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房地產企業營改增后的稅收籌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實施“營改增”稅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重復納稅現象,減輕了企業納稅負擔。房地產作為特殊行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也給房地產稅收帶來了一定的負擔。本文分析了“營改增”政策對房地產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影響,并探討了合理化的指導性建議。
關鍵詞:房地產企業;營改增;稅收籌劃
由于我國推行“營改增”稅收政策,導致了增值稅的納稅范圍也不斷擴展,如何做好“營改增”后的納稅籌劃工作,對企業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房地產是特殊行業,在經營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特別表現在稅收成本中。因此,房地產企業應該更加重視土地增值稅的稅收籌劃工作,以便積極應對“營改增”后對房地產企業產生的不利影響,以實現房地產企業的收益最大化。
一、房地產企業實施“營改增”稅收增長的背景
1.頒布“營改增”稅收政策背景
2011年1月,我國財政部頒布了對“營改增”試點政策的規定,率先在上海等地的交通運輸業和服務業進行試點,后續又擴大試點范圍和行業,取得了明顯成效。2016年4月,國務院總理就全面實施“營改增”到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進行了全面的考察工作[1]。自2016年5月開始,“營改增”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等都納入了實施范圍,“營改增”極大地改變了土地增值稅的清算規則,也極大地影響了房地產行業的利潤實現。
2.實施“營改增”后房地產稅收情況
房地產企業實施“營改增”后改善了企業的毛利水平,很多房地產企業在“營改增”后企業的毛利水平都低于均衡點,因此,“營改增”的實施減輕了企業的納稅負擔,對企業取得發票和開票管理上更加具有嚴格性,原先房地產企業是根據銷售額的百分之五交納營業稅,而在“營改增”的政策實施之后,房地產企業作為一般納稅人,稅率會比原先營業稅高,要有效運用進項稅額抵扣的優惠政策,從而降低稅收負擔,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資金的占有,加快了企業資金流動速度,進而推動了房地產企業的進步與發展[2]。
二、“營改增”后對房地產企業稅收籌劃帶來的影響
1.稅負的影響
房地產企業在“營改增”政策實施后避免了消除重復納稅的現象,對進項稅額抵扣進行積極籌劃,為房地產企業減輕了納稅,提升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但如對財務管理、采購控制沒有做好籌劃工作,進項稅額的抵扣不足,會增加房地產企業的納稅負擔[2]。因此應該做好房地產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以提升進項稅額的抵扣。從而減輕房地產企業納稅負擔。
2.對“營改增”政策認識不足
雖然“營改增”已于2016年5月起在我國全面實施。但房地產企業在實施運用時,財務人員和管理者對“營改增”稅收政策認識度不高,并且由于我國一直加強對房地產企業實施土地增值稅和營業稅方面的稅收管理,因此對增值稅的相關政策了解相對不足。所以房地產企業在“營改增”政策的實施過程中,面臨著很大的風險,因此做好“營改增”政策后的稅收籌劃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3.房地產企業面臨的風險
我國房地產企業的業務相對廣泛,但是對建筑成本與土地成本占據很大的比例,在實施“營改增”后,房地產企業對土地的取得成本要求更加嚴格,造成了房地產企業進項稅額的不足,一些房地產企業稅收負擔大幅度上升,“營改增”政策是通過改革進而對服務或者產品的增值部分的納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重復納稅的現象,通過對全國“營改增”試行和先期的“營改增”行業的反饋來看,很多企業實現了稅負下降,但是很多企業由于生產周期性以及成本結構中能夠抵扣的成本占據比例相對較低,出現無法抵扣的費用等原因,進而出現了一定的稅負增加的現象。在實際的工作中,由于房地產開發企業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的特征,因此就要求其必須擁有較為良好的資金管理能力,且具有充足的現金,進而能夠維持其正常的運轉。在實際的工作中,“營改增”后改變了價格內涵,且在稅收上實現層層抵扣,進而將房地產企業經營流程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調整,促使企業在進行稅收過程中內部管理更加正規,降低了稅收負擔。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營改增”政策實施后,房地產企業所承受的稅務負擔可能會出現加重的情況。一般情況下,建筑企業的成本主要來自于房地產企業的開發成本,因此建筑施工企業應該選擇擁有一定資金實力的建筑企業。由于建筑施工企業是房地產在開發中的開發成本主體,例如:人力資源成本費用。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很多的人力,所以在進行整個施工建筑的過程中,人力的成本投入會占據百分之三十左右,企業支出的勞動費用相對來說較高,難以將人力資源成本所產生的增值稅進行稅費扣減,因此增加了建筑施工企業的稅負。與此同時,房地產企業在實施“營改增”政策后,其采購部分材料不能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另外還存在著抵扣具有一定的限度,因此縮小了增值稅進項額,所以增加了房地產企業的納稅金額,進而加大了資金成本與稅收成本[3]。
三、“營改增”政策背景下房地產企業稅收籌劃措施
在“營改增”背景下,房地產企業稅收籌劃工作是房地產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有效緩解“營改增”政策帶來的影響,關系著房地產企業的未來發展。因此房地產企業在“營改增”后要重視稅收籌劃,進而幫助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
1.合理調整企業內部財務問題
“營改增”時代的到來,新舊稅收制度銜接,在業務處理與稅務核算的轉變等相應的難題中,應該處理好企業內部的財務問題。例如:對于房地產企業的賬薄科目要進行適當的調整,對財務人員要進行專業的培訓,以方便“營改增”政策中出現的相關財務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處理。在“營改增”后,房地產企業的稅負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進項稅額抵扣情況所決定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在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房地產企業要提高對票據的管理水平。
2.規范操作,強化風險控制,防止稅務風險
在“營改增”政策推行之后,房地產企業面臨著難以避免的稅務問題。房地產企業針對相關稅務風險問題要早做預防,早準備,做好“營改增”政策后的風險防范措施,加強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合理地進行稅收籌劃。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收到增值稅的發票,應該認真審核,防止出現虛假發票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營改增”實施后房地產企業的稅收籌劃風險加大,所以,房地產企業要謹慎行事,規范操作。需做到以下幾點:第一,企業大小支出都應該做好稅收籌劃工作,以減小成本資金投入為目的,根據以下步驟進行實施。從項目立項工作--土地獲取--采購--簽訂合同--銷售環節,應該根據預算做好項目的稅收籌劃工作。第二,在“營改增”實施的過程中,應該做好防范措施,加強稅收風險控制和內部管理,在做好稅收籌劃的同時,也應該根據稅收法的要求規范操作,避免出現財務風險。
3.謹慎選擇供應商
為了能夠保障“營改增”政策的順利實施,要更大限度地將進項稅額抵扣工作做好。因此針對供應商的選擇要謹慎,要結合稅收政策,選擇具有一般納稅資格的供應商,并對其進行綜合的考慮。例如:考慮供應商所供產品的價格和質量,還應考慮能否取得增值稅的專用發票,以實現進項稅額的抵扣。
四、結束語
企業的稅收籌劃是為了能夠實現企業經營和發展。我國企業在不斷完善相應的財務制度的同時,全面實施“營改增”政策,在此背景下,房地產企業要根據我國稅收法的相關規定保障企業的資金安全。首先要規范財務核算;其次,做好“營改增”的準備工作;再次,要規范操作,強化風險控制,防止稅務風險;最后,謹慎選擇供應商。總之,房地產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適合企業長期發展的稅收籌劃方案,進而促進企業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金曉云.“營改增”后房地產企業的稅收籌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5):64-65.
[2]朱旭丹.淺析“營改增”對房地產企業稅收的影響及籌劃對策[J].全國流通經濟,2016,(10):68-69.
[3]毛明清.基于營改增后的房地產企業稅收籌劃探析[J].中國經貿導刊,2016,(17):56-57.
作者:鄭玉欣 單位:鴻一(臨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