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護理技術操作中護士人文素養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析護士人文素養在護理技術操作中的要求和評價方法。方法選擇護士100名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運用《護理操作規程與考核標準》進行考評和目標教學,而觀察組則運用《護理技術操作中人文素養要求及效果評價標準》和《護理操作規程與考核標準》進行考評和目標教學,對兩組的患者滿意度和人文素養考核成績進行比較和分析。結果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人文素養考核成績得分明顯較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較高,組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和考核標準中,應該充分認識到人文關懷能力考核與培養的重要性,重點考評護士的靈活應變能力、交流能力以及溝通能力,從而使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關鍵詞:人文素養;護理技術操作;評價
0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護理事業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并且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增強,對臨床護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護理思想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給臨床護理帶來了新的挑戰。人文關懷護理作為現代化醫院和現代醫學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其護理質量的高低也關系著醫療質量的提高[1]。因此,本文對護士人文素養在護理技術操作中的要求和評價方法進行了探討,如下報道。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護士100名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50例,所有護士均為女性。對照組年齡19~24歲,平均年齡為(21.6±2.9)歲,其中4例為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30例為大專畢業,16例為中專畢業;觀察組年齡20~25歲,平均年齡為(21.7±3.1)歲,其中5例為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32例為大專畢業,13例為中專畢業。兩組護士在學歷、年齡構成等資料方面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能夠進行對比。
1.2方法
1.2.1對照組;
在日常的護理操作中,對照組運用《護理操作規程與考核標準》進行考評和目標教學。
1.2.2觀察組;
觀察組則運用《護理技術操作中人文素養要求及效果評價標準》和《護理操作規程與考核標準》進行考評和目標教學,通常情況下,考評內容包括五個方面:①禮儀要求。護理人員應該保持鞋帽、服裝干凈和整潔,日常著裝滿足職業需求,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行為規范,儀表大方,舉止端莊和文雅,在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時,應該保持溫和的態度,面帶微笑,友善親切,并且語言易懂、清晰、流暢;②操作前。護理人員在對患者實施操作前,應該主動自我介紹,并耐心給患者解釋接下來需要進行的操作名稱、內容、步驟以及配合要點等,對于無法理解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仔細、認真解答,并且告知患者操作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解決措施,使患者的顧慮消除,獲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合作程度、意識狀態、病情以及心理狀態等進行綜合評估,傾聽患者的主訴,了解患者的需求,做好護理準備;③操作中。操作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協助患者保持合適的體位,對患者的隱私進行保護,給予患者積極的關心和支持,親切詢問患者,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給予患者無微不至的關懷,并且將患者的實際需求作為基本出發點,為患者提供周到、全面、系統化的護理服務;④操作后。完成護理操作后,護理人員應該及時告知患者治療的情況,并且協助患者保持相對舒適的臥位,做好患者的保暖措施,對床單進行整理,耐心詢問患者,了解患者的需求,并且告知患者相應的注意事項,對患者進行致謝,感謝合作等;⑤整體效果評價。通常情況下,整體效果評價則包括患者滿意度和護士的應變能力。
1.3評分標準。
在考核兩組護士時,評分包括了五個方面,即操作中要求、禮儀要求、整體效果評價、操作前要求以及操作后要求等,每個項目20分,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則說明護士的人文素養越高。
1.4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分析和處理本次研究的數據,運用(χ—±s)表示計量資料,運用t檢驗2樣本均數對比,運用χ2檢驗組間計數資料對比,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人文素養考核成績對比。
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人文素養考核成績得分明顯較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較高,組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3.1護理操作中加強人文關懷。
在臨床護理中,護理操作作為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操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與患者的身心狀況和治療效果密切相關[2]。所以,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護士人文素養的重要性,對操作前、操作中以及操作后護士需要體現的人文關懷精神進行明確的劃分,并且要求護理人員將《護理技術操作中人文素養要求及效果評價標準》作為基本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增強護理人員的人文服務意識,重視人文護理和溫馨護理,提高護理人員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2重視人文關懷能力考核。
對于護理人員而言,護理操作技能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項技能,而考評標準和操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護理人員的操作訓練起到積極的塑形和導向作用[3]。但是在傳統的考評標準中,片面重視護理操作技術和程序,沒有充分認識到考慮患者感受和需求的重要性,使人文服務在護理工作中得不到體現。所以,應該對考評標準進行改革,充分認識到人們關懷能力考核的重要性,進一步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和考評標準,并將人文關懷能力納入績效考核中,充分調動護理人員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確保護理操作規范性的基礎上,又能實現以人為本的護理觀[4]。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人文素養考核成績明顯較高,并且患者滿意度高,說明在護理技術操作中,進一步加強人文素養考核,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操作水平和質量。
綜上所述,在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和考核標準中,應該充分認識到人文關懷能力考核與培養的重要性,重點考評護士的靈活應變能力、交流能力以及溝通能力,從而使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盧玉彬,達朝錦,馬佩芬,郭艷春.護理技術操作中護士人文素養要求與評價探討[J].中華護理教育,2011,04:168~170.
[2]盧玉彬,達朝錦,馬佩芬,郭艷春.護理技術操作過程中護士人文素養要求與評價方法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1,15:89~90.
[3]陳魯,陳德.護理技術操作中護士人文素養要求與評價探討[J].生物技術世界,2014,03:174.
[4]方菊花.李楊.臨床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3,19(4):214~215.
作者:單位:河北省高碑店市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