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發展生產農業機械化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農業機械化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的快速增長,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是推進農村經濟建設,加快小康步伐的必然選擇。實踐證明,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發展農業是我國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也是保持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而農業的穩定發展是農村經濟快速增長的前提,為了推動農村經濟的快速增長,強國富民,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就必須加快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從而推動農業和整個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發展農業機械化是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生產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農村經濟整體水平的重要保證,是縮小城鄉差別的必由之路。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讓農民從提高勞動率、提高農業效益、延長農業產業鏈以及農業生產之外去獲得更多的收益。具體來說發展農業機械化的重要作用在于:一是農業發展必須依靠科技,不斷向生產的廣度和深度進軍,提高質量,增加效益為中心。而農業機械可以實現人力畜力所做不到的高端作業質量,是先進的作業技術和方式,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節本增效;二是農業機械化的運用提高了農業生產力。大量的農業機械投入到農村,在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些農民靠農業機械走上了富裕之路;三是農業機械化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農業機械化可以降低成本,使農業生產和流通基本設施建設加快,機械化作業替代出來的勞動力可以從事二、三產業,增加經濟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四是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建設全面小康社會;五是高質量高速度的機械化作業,能夠解除外出打工農民的后顧之憂,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因而可以說,大力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是十分必要和緊迫的。
2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歷史機遇
近十年來,在我國農機化發展史上是極為輝煌的時期,國家對農業機械發展極為重視。為了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對農民個人、農機專業戶和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機服務組織購置和更新大型農機具給予一定的補貼,將農機購置補貼上升為全國“兩減免三補貼”重要的惠農政策,這在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史上還是首次。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出臺,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群眾購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
3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趨
勢今后我國的農業生產發展主要依靠大型農機具,尤其洮南市處于平原地帶,土地成方連片,要想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實行規模、集約化管理,農業生產從種到收全部實現機械化,大中型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是農業新技術的發展目標。從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的技術要求來看,目前重點推廣能夠提高土地產出能力的技術,如水稻育插秧,水稻機械收獲,機械化深松、深翻、免耕、秸稈還田以及精量播種、化肥深施、植物保護、旱作節水、機械覆膜保水和節水灌溉等,都是由小型機具向大中型轉換的必然趨勢。還有保證糧食豐產豐收的機械化聯合收獲、烘干技術等。從對農業機械的要求看,一是這些技術只有以農業機械為載體才能實現,必須通過機械的動力、精度和速度才能達到;二是必須使用大中型農機具?,F代農業技術要求具有一定的規模復合立體作業,然而這絕非是小型農業機械所能完成的;三是高性能的大型農業機械其優越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性價比也遠遠高于小型農業機械?,F今國家又拿出大筆資金予以扶持,相信應用發展速度會大大加快。
4結語
終上所述,當前發展大中型農業機械的要求和趨勢十分明顯,但發展大中型農業機械的問題,是家庭承包責任制后的零散地塊作物種植繁雜,沒有統一規劃所造成的不適于大中型農業機械作業的局面,這樣就產生了發展大中型農業機械與億萬小規模農戶的矛盾。在這個似乎無解的難題面前,近幾年興起的小麥水稻跨區聯合收割作業模式為解決這個難題探索了一條重要途徑,其實這也是農機作業生產走向產業化專業化道路的開始。如果繼續發展到播種、插秧、植保及玉米機收等領域,則將形成極具中國特色的農機化發展道路。要想走好這條中國特色的農機化發展道路,我們要做很多工作,一是要繼續引導農民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加大觀念轉變力度,跳出傳統農業的視野,立足“發展大農業,發展大農機”,變國家政府要我應用機械化為我要積極主動的應用機械化;二是各級農機管理服務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農機化促進法,真心實意熱情周到地為農民群眾提供優質服務;三是充分利用國家各項優惠政策法規,大力扶持各類農機專業服務組織,成立農機專業協會,把零星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進行區域化、標準化作業,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作者:徐靜 單位:洮南市農機管理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