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財務管理中納稅籌劃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納稅籌劃;企業財務;企業管理
引言
企業管理中,稅務籌劃是重要組成部分,增加稅務籌劃能力能夠為企業經濟效益實現產生正向引導。實踐中,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根據國家最新稅收政策制定合理可行的納稅方案,可幫助企業節約大量納稅支出。目前使用的納稅籌劃方法主要有差異法、扣除法和免稅法,相關人員需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稅收籌劃手段。
1納稅籌劃的政策內容和制度設計
1.1政策方面
稅收在本質上是國家提供公共商品的成本,因此稅收具有公共商品價格性質,可按照公共商品價格理論進行稅收籌劃。根據我國《稅收法》納稅人權利和義務是對稱統一的關系,稅收籌劃中各類要素均必須在法律框架內進行,防止出現重復征稅問題,確保稅收籌劃合理性。根據政策內容,企業應制定規范合規的納稅制度,對納稅項目進行籌劃,為企業發展提供可靠保證。根據2020年6月1日出臺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對稅收優惠政策進行解析。目前,對自由貿易港區域內高端和緊缺人才實施個人所得稅最高15%稅率,對符合條件的鼓勵類產業企業實施15%企業所得稅。同時,規定企業進口生產設備(自用)免除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在稅收政策設計中,嚴格根據總體方案,實施零關稅、低關稅、簡稅制原則,并且鼓勵企業分階段建立健全稅收籌劃和管理制度,構建與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納稅體系,增加稅收管理的制度化與法治化[1]。
1.2制度設計
零關稅制度具體指免征進口關稅,低稅率則主要實施優惠稅率。在簡化稅制方面,主要參考我國稅收改革,注重優化稅種制度,降低間接稅比例,并且合理籌劃稅種要素、稅種結構,降低企業自身稅務負擔,確保財務收支平衡,強化財務會計管理水平。實踐中,稅務管理機構根據經濟活動發生地和價值創造屬地原則,對企業納稅行為進行合理性評估和風險預警。為確保納稅籌劃合理性,應加強制度設計,防范出現納稅基礎侵蝕和利潤轉移問題。例如,在某電網有限公司的納稅籌劃中,嚴格根據實質經營地和居住地判定標準,增加對納稅行為的控制能力,并且對管理中存在各類風險要素進行識別。
2納稅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路徑
2.1制定總體籌劃方案
納稅籌劃工作對企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為增加企業財務管理有效性,需要制定稅收籌劃方案,對企業納稅行為進行有效規范。制定總體稅收籌劃方案也能夠增加引導作用,為企業生產經營目標選擇提供理論支持。企業決策制定時,也應參考納稅總體方案,注重增加稅務籌劃能力。總體方案制定前,應對企業經營生產活動需求進行仔細考量,增加對企業投資和稅費支出控制能力,使得稅務籌劃方案得到落實。財務管理人員應發揮自身職能,通過財務分析為稅務籌劃提供技術支持。目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深度融合,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應增加財務風險識別能力,并且對不合理納稅,尤其是重復納稅、稅收政策應用不足問題進行明確,為企業經濟發展提供可靠保證。稅務籌劃方案落實中,需要對方案有效進行充分考量,并且綜合全面分析稅收籌劃與企業經濟效益實現之間關系。此外,也應分析目前最新法律和政策內容,利用合法手段降低企業稅務負擔,并且注重提高納稅管理工作效率。例如,某自由貿易港科技公司,充分利用港區內稅收優惠政策,對納稅籌劃方案進行設計,發揮納稅籌劃對企業經濟效益提升有利影響。
2.2應用在企業籌資中
籌資渠道選擇對企業納稅籌劃產生深遠影響,目前企業籌資渠道主要包括金融機構、個人舉債、非金融機構等渠道。在納稅籌劃工作中,應根據不同的融資方式選擇差異化的管理方法。企業籌資方式決定納稅中是否對相關項目進行扣除。根據納稅管理相關規定,公司對金融機構的籌資以企業借款形式進行核算,在有效期限內產生的利息支出,可在整合企業所得稅前扣除,不納入稅收核算中。而企業向非金融機構籌集的借款,應按照低于同期貸款利率的數額進行抵扣,執行納稅優惠政策。權益融資和債務融資是企業籌資的主要方式,通過對不同籌資方式選擇,增加企業財務核算能力。根據企業經營和管理規定,在投融資和籌資選擇中,相關人員應分析企業發展前景,對企業流動資產和負債進行核查,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稅務籌劃方法,提升市場競爭力。納稅籌劃理念下,對可行性籌劃方案進行制定,并且融合成本管理理念,將債務成本從企業納稅核算中扣除,并且增加過程管理能力,使得企業納稅核算更加科學合理。同時,在成本控制中,應注重沖減所得稅稅基,將債務資金作為企業減少稅基的有效方法。債務資金具有不穩定性特征,滿足企業經營管理緊急需求,因此,在會計核算中,應對這部分資金進行單獨記錄,不可將其作為永久性費用進行核算,防止企業發生虧損。而權益資金則作為企業費用列支項目,不可將其在稅前扣除。企業為提升自身綜合實力,對內部管理系統進行優化,應注重開展稅務籌劃工作,對影響企業稅務籌劃因素進行控制。籌資過程中,企業應形成優先權,根據合理的規章制度,對涉稅業務進行規整。但是,稅務籌劃工作中,應堅持合法、合規原則,不能存在偷稅漏稅問題。隨著納稅籌劃管理制度完善,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應提高自身工作能力,通過合理籌資管理方法,降低企業稅務負擔。企業籌資中,也應用到了融資租賃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企業融資租賃中產生的費用與企業固定資產不產生矛盾,相關項目只會增加企業融資租賃的凈利潤收入。租賃方應按照相關規定將租金在稅務籌劃前進行扣除,同時考慮到融資租賃屬于固定資產一部分,需要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準備,進而減少納稅基數,降低企業稅務負擔。此外,財務管理人員也對企業權益資金進行了稅務籌劃。權益資金和債務資金在稅務資金籌劃中具有明顯不同,實際操作中,只能在納稅后盈余中,對相關項目進行扣除,使得納稅后中的資金余量獲得增加。綜合分析這一效應,企業方面應選擇發行權益類資產和負債,降低納稅額度,繼續擴大企業所得。
2.3在生產經營中應用
將納稅籌劃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結合,增加對固定資產、存貨和收入結算的籌劃,是提升企業內部控制能力的有效方法,應對此提高重視程度。企業固定資產具有穩定性特征,對企業經營與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需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稅務籌劃,應用與企業自身發展相適應的折舊方法,并且在現有稅收制度和法律政策下,對核算方式進行優化。例如,選擇直線法適應稅率上升,加速法適應稅率下降。對存貨計價方法進行合理選擇,也是稅務籌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方法被應用在原材料的購入與核算中。通常情況下,使用先入先出法應對原材料價格走低。即在原材料市場價格變低時,可直接購入,將材料進行入庫,當市場價格高于進貨價格時,可銷售剩余材料,獲取中間價格差,作為經濟利潤新的增長點。實踐應用中,可使用加權平均和移動加權的方式,對材料價格變動情況進行調節,以上述方式進行計價,降低價格波動對企業利潤帶來的不利影響。納稅籌劃中,對企業收入結算方式進行了選擇,通過優化收入確認方式,影響企業納稅額。例如,在稅務籌劃中,考慮到以直接收款銷售物和貨到付款銷售物手續和時間不同,會計管理人員可對收入結算方式進行不同核算,用以調節收入確認時間,進而起到延緩納稅時間的目的。稅收籌劃是一個綜合的改變,在企業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是企業合理降低納稅負擔,增加經濟利益的有效手段,應對稅務籌劃工作方法進行完善,健全納稅管理制度體系,對企業生產與經營進行合理調整,發揮納稅籌劃對企業發展重要作用[2]。
2.4納稅籌劃案例解析
以企業增值稅為例,對案例籌劃工作進行分析。增值稅是商品或勞務在流通中產生增值額,以此為計稅依據,進行征收的流轉稅。企業可通過納稅籌劃方法,增加管理力度,對納稅額進行降低,減少企業負擔。案例分析如下:某電力有限公司納稅符合增值稅方案。企業年應稅銷售額600萬元,則適用13%增值稅稅率,可抵扣項目金額累計200萬元。將企業作為一般納稅人,進行納稅籌劃,則增值稅額為52萬元。相關核算方式:(600×13%-200×13%)=52萬元。對納稅行為進行籌劃,則企業應納稅所得額變為600×3%=18萬元。以上通過對涉稅業務進行規整,能夠適當降低企業納稅負擔,提升企業管理與財務控制能力。所得稅也是企業納稅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根據稅務籌劃原則,對企業所得稅進行籌劃,使用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納稅負擔。所得稅也是企業在經營中設計的主要業務和其他業務合并稅種。某企業位于自由貿易港,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稅務制度改革后,企業進行稅務籌劃,降低了企業納稅負擔,在多種納稅方案中選擇有利于稅收利益最大化的決策方案,并且具有合法性,確保企業籌劃工作有序開展。稅務籌劃成為企業財務管理重要組成部分,新時期,企業應不斷強化自身管理能力,對企業納稅制度體系進行完善,通過納稅籌劃節約支出,促使財務管理模式深化。為強化管理力度,應對積極推動稅務籌劃工作理念落實,對企業財務管理方式進行升級,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
結論
綜上所述,納稅籌劃對企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能夠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增加經濟收益。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應增加納稅籌劃能力,制定科學有效的納稅管理方案,將稅收籌劃理論應用在企業籌資和生產經營實際中,使得內部管理更加科學有序。未來企業發展中,應重視納稅籌劃思想,注重在最新稅收政策和會計制度框架下對納稅籌劃方案進行調整,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于娣.納稅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08):155-156.
[2]唐亞林.稅收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現狀和改善策略[J].財會學習,2020(13):45-46.
作者:許海戀 單位: 海口江東新區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