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能力培養下的學科基礎課教學方法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課程標準指出,人才培養工作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專業課程知識點的教學,還要全面增強學生實踐技能、專業素養、道德品質等等,為全面落實學生能力培養工作,為學生將來專業發展和就業提供良好保障,需要全面結合新課程標準,加大對學科基礎課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力度。不斷根據當前學科基礎課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探索學生能力培養背景下,學科基礎課課程教學改革策略,進而才能在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促進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進而更好滿足新時期背景下,社會對于創新型人才的要求,突出學科基礎課課程教學改革工作有效性。
關鍵詞:學科基礎課;能力培養;教學方法
立德樹人教育背景下,基于能力培養的教學工作改革,對于培養創新型人才具有深遠意義和影響。現階段,在能力培養背景下,創新學科基礎課課程教學工作至關重要,通過創新學科基礎課課堂教學方法,有助于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全面培養。
一.基于能力培養的學科基礎課課堂教學改革現狀
其一,缺乏完善的課堂教學體系,學校在構建學科基礎和課堂教學體系中,通常都是結合學校的辦學特色和要求,安排自己的課堂教學體系和內容,沒有結合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的差異性,合理完善課堂教學體系,過于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方面課程的建設,而忽略對學生實踐課程方面的建設。同時,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方面存在不足,課堂教學體系的構建出現語言類課程、思政類課程占學時學分較多的問題,在合理開展專業核心課程、實踐課程等方面存在問題,并且所開設的學時和學分被大大壓縮,這對有效構建系統和完善的學科基礎課課程教學體系產生不利影響。其二,在學生能力培養視角下,學科基礎課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存在忽略多樣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以強制灌輸、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學生處于被動聽講狀態,而且由于時間有限,在課堂教學當中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沒有通過設立課題、設計問題等方式,了解不同學生學習情況和引導學生發表不同看法,從而導致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培養效果不理想,也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其三,在開展實踐課堂教學活動中,過于注重教學實踐活動的演示性和驗證性,未能根據學生學習的需求,為學生設計綜合性和系統性的實踐課堂教學活動,比如,在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通常都是以直觀演示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學科知識和相關課程內容,給予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的機會較少。學科基礎課課堂教學,在學生考核評價方面存在問題。過于強調對學生期末教學的考核,而忽略學生在學習過程期間的考核工作。而且期末的考試通常以卷面的形式為主,對于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和學習態度的評價方面存在不足,從而導致這種考核方式過于單一,難以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并且還會出現學生平時不認真學習,考試之前死記硬背取得不錯成績的現狀,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基于能力培養的學科基礎課課堂教學革新策略
(一)重新構筑課堂教學體系通過重新構筑課堂教學體系的方式,實現學思結合、知行統一的課堂教學目標。首先,在重新構筑課堂教學體系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理論課程教學學科的建設,還要注重對學生實踐教學學科的建設,在培養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強化學生實踐技能和職業技能。其次,在課堂教學體系構建的過程中,要加大對教學工作的經費投入,構建實驗實踐一體化的課程教育體系,合理開展多種多樣的實踐課堂教學活動,進而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現實與虛擬密切配合的教學工作狀態,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例如,以“管理學”學科課程為例,在培養學生能力的過程中,可以在理論教學環節向學生講解組織管理理論的相關知識和內容,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知和了解,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可以讓學生結合該理論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應用價值進行深入思考。并且分析該理論應用在實踐過程中的方法和形式,繼而有效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最后,在構筑課堂教學體系的過程中,要多為學生創造實踐的機會,通過完善實踐教學平臺和基地等方式,構建一體化的課程教育體系。比如,學科基礎課課堂教學,可以采用沙盤推演、軟件實踐教學、參加競賽等方式,提升學生實踐技能和能力,真正將學生能力的培養工作落實到位,強化學科基礎課課堂教學工作質量。
(二)采用多樣課堂教學模式在學科基礎課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采用多樣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多元能力的培養。一方面,在學科基礎課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采用自主閱讀教材的方式,對學科知識和學習內容進行有效探究,也可以通過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相結合的方式,鼓勵和引導學生閱讀與學科基礎課程有關的課外讀物和書刊,豐富學生學習的知識面,幫助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同時,學生在課堂閱讀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較短小的案例和趣味性的小資料進行有效分析和探究,學生在探究和分析完閱讀材料后,由教師采用隨機抽問的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督促學生認真閱讀和思考,進而幫助學生增強對學科基礎課堂相關知識和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采用案例研究法、情景模擬法等方式,加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比如,以《管理學》為例,在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模擬法、案例研究法,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將與企業經營有關的教學案例引入到課堂當中,并且讓學生通過分析和探究的方式,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感知認識和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全面分析文字型案例和視頻型案例,從而最大程度的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
(三)開展實踐課堂教學活動多樣化的實踐課堂教學活動,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開展實踐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科基礎課程教學可以采用與企業之間進行合作的方式,通過校企合作平臺和基地,為學生創造實踐教學機會。比如,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將與企業實際項目和案例有關的活動引入到教學中,并且讓學生進行軟件實驗模擬和企業參觀等方式,及時了解學科基礎課程有關的實踐技能和實踐方法,最大程度地開闊學生學習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此外,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校還可以通過組織參加競賽的方式,培養學生實踐技能和能力,豐富學生社會實踐經驗,從而更好地在未來參與到工作和行業中。為實現對學生課堂學習情況的良好評價,還需要在開展實踐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學生互評、督導評價等方式,對學生實踐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學習情況和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分析,全面將學生考核過程貫穿到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比如,學校實踐課堂活動參與情況,作業完成情況、課堂回答表現情況等等,加強學生學習過程考核與考試結果的有機結合,實現對學生的多元化評價。
結語:
學科基礎課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在學生能力培養背景下,所存在的問題日益呈現出來,需要全面對這些問題進行剖析,進而才能具有針對性的解決相關問題,提升教學質量。在全面落實人才培養工作的過程中,學科基礎課課堂教學改革工作,需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同時,采用多樣課堂教育模式、開展實踐課堂教學活動,實現對學生能力的全面培養,促進素質教育和能力教育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曉楠.課堂使用手機對工商管理學科基礎課程大學生學習成績與學習效率的影響分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9(06):36-37.
[2]李健,羅海萍,李書平.科研在機械工程專業學科基礎課和專業課課程群中的應用研究[J].大學教育,2017(06):29-30.
[3]王前鋒,高凱.基于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高校管理類專業學科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09):193-194.
[4]王仕松.基于翻轉課堂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6,18(04):126-130.
[5]張琳,王佳.高校學科基礎課程研究型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5(18):113-114.
作者:賈云赟 單位:南 陽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