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學前教育美術專業教學的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前,我國對學前教育不斷進行改革,尤其是對學前教育中美術教育的探究正處于最關鍵的時期。美術教育對學前幼兒有非常大的影響,其能夠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創新性思維,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筆者對目前學前美術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學前教育;美術教育;實踐與思考
一、美術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美術教材的內容沒有及時更新
在學前教育中,美術教育占非常大的比重。但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教材內容不符合幼兒的接受能力;幼兒園安排給幼兒的美術課時間也比較少;幼兒園沒有足夠的幼兒教師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幼兒對美術學習失去興趣。
2.教師的專業素養不足
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能否順利地將教學活動進行下去,其專業知識和技能發揮著關鍵的作用。但是,筆者調查發現,很多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師大都出自美術專業,沒有系統學習過學前教育的相關知識,導致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進入幼兒園后,所學的美術知識不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無法順利開展美術教學活動。
3.美術教學的方法太過單調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將直接影響教學結果。但目前許多幼兒教師喜歡用讓幼兒模仿自己畫畫的方法,這種方法枯燥無趣,很難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而且美術知識正多元化發展,教師卻仍然依據陳舊的教材內容進行教學,導致幼兒的思維被束縛。
4.“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
在開展和落實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工作時,美術課程的設置也很重要。美術教師應以培育學生的幼兒美術教學能力為基礎,對美術課程進行精心而科學的設計。但不少院校和教師在設計美術教學課程和繪畫訓練實踐方面存在問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重理論、輕實踐。對該專業的學生來說,美術教學的實踐訓練遠比接受理論教育重要得多。
二、針對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的相關對策
1.美術教育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不同于其他年齡階段的學生,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心理特點。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不僅是為了教給幼兒簡單的美術知識,讓幼兒理解各種繪畫技巧和方法,還要提高幼兒的繪畫水平,培養幼兒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
2.對學前美術教育的課程進行改革
學校在給學前教育的學生安排美術課程時,應考慮到所學課程需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幼兒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其教學方案要適合幼兒;在教學過程中,對幼兒的繪畫技巧不能要求太高,要先教給幼兒美術知識,再讓幼兒用繪畫等美術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美術的樂趣。教師要對美術課程的各個環節進行規劃,讓幼兒學習系統化的美術知識,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
3.不斷創新,豐富教學方法
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幼兒觀察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新課程標準的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做到以人為本,不僅要重視幼兒的全面發展,還要挖掘幼兒的個性特點,注重幼兒的個性化發展,使每個幼兒都能成為獨特的個體。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幼兒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才能更好地學習,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運用多媒體提高幼兒興趣,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
4.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師的專業素養與教學活動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息息相關,因此,幼兒園的美術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不斷吸收其他方面的知識,使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幼兒天性好奇,會提出許多奇怪的問題,并希望得到教師的解答,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若教師不具備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就無法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教師在評價一節課的時候,應更看中幼兒的表現能力,要想提高美術課的質量,就要為幼兒提供更多表現的機會。因此,美術教學時,應將幼兒看作課堂的主體,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幼兒主動探索、提高興趣,充分挖掘幼兒的潛力。總之,學前教育專業中的美術教學,是以培養優秀幼兒教師為目標,為了更好地滿足幼兒教育的實際要求,成為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課程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曹斌.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探索[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4).
[2]楊旭.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3)
作者:郭晶晶 段偉紅 單位:咸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