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校企合作旅游管理實踐教學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現階段,雖然我國很多高職院校均開設了旅游管理專業,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追求理論知識教學,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性非常強,這種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其實際需求,因此,高職院校必須開展校企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促使學生成長為職業素質優良的旅游管理人才。
一、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對于旅游管理專業而言,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的首要途徑,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職業經驗,提高其職業技能,促使其實現綜合發展。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進行實踐教學,首先,可以幫助學生豐富職業經驗,鞏固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其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健康方向;最后,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而強化學生的突發事件處理能力。總體而言,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進行實踐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職業經驗,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避免學生畢業后,難以快速從學校向工作崗位過渡。除此之外,實踐教學還能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職業應用能力,為學生的日后發展奠定夯實的能力基礎。
二、校企合作模式的不足之處
(一)形式化
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校企合作模式并沒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機制,導致校企合作模式流于形式化。例如,我國某高職院校,雖然針對旅游管理專業開展了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模式,但實踐教學對象并不是該專業的全體學生,而是一些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在企業中通過頂崗實習,積攢了豐富的職業經驗,而普通學生只能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畢業后,優秀學生憑借良好的突發事件處理能力以及職業操作能力,在社會上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而普通學生的職業素質難以滿足企業需求,多數難以順利就業。這種形式化校企合作模式,不僅不利于高職院校培養專業化人才,甚至會降低高職院校的整體教學質量。
(二)實踐不合理
學校的實踐教學安排缺乏合理性,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時間往往是最后一學期,此階段學生要么投入到升學備考或是公務員備考中,沒有時間參與實踐教學;要么已經找到適宜工作,對實踐教學的興致較差,實踐教學難以順利進行。合作企業的實踐安排缺乏合理性,很多合作企業并沒有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實踐崗位,例如,實習導游等,而是讓學生定崗前臺接待,學生的專業技能無處發揮。
三、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策略
(一)構建實踐教學基地
高職院校可以選取適宜的企業進行長期合作,并以該企業為教學實踐基地。在擇取合作企業時,高職院校要基于實踐目標,制定嚴謹的實踐計劃,確保合作企業可以為學生提供與旅游管理專業相關的實踐崗位。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要配備專業教師,指導學生的崗位實踐操作行為,并在實踐完成后,由合作企業客觀評價學生的職業表現,幫助學生明確自身不足之處,進而不斷完善。
(二)加大管理力度
高職院校要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進行全程監管。在實踐教學前,高職院校應選拔專業教師充當實踐輔導員,由其針對學生的具體實踐內容,制定合理化的實踐計劃,并對學生的實踐行為進行標準化規范,這樣,有利于學生對實踐教學目標形成明確的認知,在實踐過程中,認清自身的職責所在,提高學生實踐的整體效果。除此之外,在實踐過程中,輔導員還要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及時把握學生的真實想法以及具體時間情況,從而為學生提供針對性服務。
(三)提高教師素養
現階段,很多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普遍存在理論知識豐富、實踐經驗匱乏的現象。因此,高職院校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提高旅游管理專業教師的職業素養,例如,派遣教師去企業實訓等,促使教師及時掌握旅游管理專業的先進管理理念以及服務理念等,進而提升教師的實踐經驗。教師只有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才能確保學生及時掌握先進專業知識,成為符合時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四)開展專題講座
高職院校可以聘請旅游管理方面的人士,例如,旅游企業領導者、旅游管理部門人員以及旅游管理學者等,定期到校開展專題講座,向學生傳遞旅游管理領域的先進理念以及旅游市場的發展趨勢等,這樣不僅有利于拓展學生的專業視野,還能幫助學生準確且及時的掌握市場行情,幫助學生端正實踐態度,提高實踐效果,強化學生職業綜合素養。
(五)對學生進行實踐動員
高職院校在開展實踐教學前期,可以將實踐教學的目的傳達給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這樣有利于學生及時調整實踐心理狀態,以端正的態度投入到實踐教學中。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要做好引導與疏通工作,幫助學生提高實踐信心,有利于學生獨立解決實踐過程中的各項困難。最后,鼓勵學生對于實踐企業的客戶、領導以及同事進行溝通與交流,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與交際能力。
四、結語
實踐教學是培養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必要途徑,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大力發展校企合作模式,不斷創新與完善合作機制,并將其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貫徹性落實,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綜合素質,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有效助力。
作者:車燕 單位:重慶商務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