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綠色經濟背景下的企業社會責任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綠色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社會責任成了學者關注的焦點。本文分析了綠色經濟背景下,企業社會責任缺失所帶來的員工身心健康受到威脅、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提出了企業社會責任的作用機制,并以此為基礎探討如何促進幫助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組織倫理氛圍;綠色智力資本
1引言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深入開展以及“工業4.0”大變革的到來,使我國傳統型經濟增長模式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同時,由于傳統型經濟發展模式的弊端,保護生態環境成為了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中之重。綠色經濟理念的提出,政府加大了對綠色環保企業的扶持力度,以及對污染嚴重企業的處罰力度,關注生態環境以及綠色健康地發展成為我國企業應當履行的社會責任。但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仍然有很多企業,把績效的提高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目標,而沒有重視環境問題。本文在以往學者研究的相關成果基礎上,分析了當前我國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綠色智力資本、組織倫理氛圍與社會責任三者之間的關系,提出綠色經濟背景下促進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措施。
2相關概念
2.1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
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Wcwilliams.A&Siegel.D(2001)[1],他們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一種超越了一般法律所規定的道德性行為,是一種為社會大眾服務的福利性行為。另外,Philipkotler&Nancylee(2005)[2]指出,企業社會責任更多的是一種“自愿”行為,是企業為了實現他人的幸福和環境的改善,自愿奉獻自身資源的無私行為。我國學者劉俊海教授曾經指出[3],企業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不能只是關注財務目標的增長及股東利益的最大化,而是應該充分考慮供應商、零售商、顧客、員工等相關利益主體的合法權益。通過對學者研究的整理,并且結合我國企業發展的具體情況,本文認為,社會責任首先是一種自愿行為,企業在滿足和實現股東利益的同時,要充分考慮企業自身的實力,履行好維護其他相關利益主體合法權益的義務。另外,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僅只是為了滿足相關法律的要求,而且更深一層的是要符合傳統倫理道德的要求。
2.2組織倫理氛圍的內涵
“組織倫理氛圍”最早是由國外學者提出來的,VictorB&CullenJB(1987)[4]指出,組織倫理氛圍是企業內員工對于企業內部所特定的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形成的共同理解和認可,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一直保持,最終形成員工自己的行為規范和倫理道德認知。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時立足于我國的具體情境,本文認為,組織倫理氛圍是一個企業組織文化的集中體現,是該企業內部成員在長期的相互磨合及工作實踐中所形成的對于其他事物的共同認知,一旦形成,短時間內很難改變。不同類型的企業,其內部的組織倫理氛圍也是不一樣的。擁有健康的組織倫理氛圍的企業,能夠引導員工用符合倫理要求的行為去處理問題,企業也更能夠積極地承擔社會責任;反之,不健康的組織倫理氛圍可能會使得企業更愿意實行“投機式”經營,以減少企業的運營成本,實現財務指標的增長。
2.3綠色智力資本的內涵
21世紀以后,經濟發展方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產業結構也在變革升級,綠色經濟及綠色環保型企業受到了市場的青睞,綠色智力資本的概念隨之而來。Dzinkowski(2000)[5]指出,綠色智力資本實際上是智力資本的升級,在傳統智力資本的基礎上融入了綠色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它主要由綠色人力資本、綠色結構資本和綠色關系資本構成。針對綠色智力資本的定義,本文仍沿用Dzinkowski的說法。
3企業社會責任缺失的主要表現
3.1忽視員工身心健康
近年來,企業與員工之間的糾紛和沖突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經常性地強制員工加班但不給予相應補助;有些工作崗位工作環境惡劣,嚴重威脅員工身體健康;工作時間較長,員工活動單一;對于員工的抱怨,企業往往采取的都是消極應對的措施等等。一旦員工無法承受,就會做出過激行為。
3.2生產假冒偽劣產品
產品是企業價值的集中式體現,產品的優劣能夠直接反映出一個企業的優秀程度。如,用水勾兌假酒事件、火鍋店地溝油事件、食品添加劑蘇丹紅事件、奶制品添加劑三聚氰胺事件等等。這些行為直接反映出了一個企業的盈利模式及價值觀,嚴重威脅到社會大眾的人身財產安全。
3.3破壞生態環境
一直以來,工業是第二產業,工業企業在第二產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對于造紙行業來說,樹木是產品生產的必要原材料,有的造紙企業為了自身發展,不顧生態平衡,到處亂砍濫伐;一些采礦和采煤企業,為了最大限度地開采資源,深入地下進行礦井作業,開采結束,不進行填埋工作等等。這些不合理且不合法的企業行為破壞了生態環境。
3.4缺乏社會公益和救助意識
舉辦公益活動,是一個社會良性發展的代名詞,而且企業的發展也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近年來,由于各種自然災害的頻發,我國不少地區受到了地震、臺風、暴雨、泥石流的侵害,房屋倒塌、道路阻斷。企業作為經濟發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應該積極協助政府解決自然災害帶來的問題。但是,一些有實力的大型企業,并沒有參與實施社會救助。據統計,截止到2013年,全國僅有不到2%的企業在社會及群眾需要幫助的時候實施了援助之手[6],這反映出企業實力與承擔自身社會責任的不匹配。
4綠色經濟背景下促進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策略
企業綠色觀念、綠色關系維護有利于促進組織倫理氛圍的健康發展,組織倫理氛圍的形成也有利于加強綠色智力資本的提升;企業社會責任是提升綠色智力資本的前提基礎,綠色智力資本也是提高企業社會責任的動力源泉;健康的組織倫理氛圍能夠促進企業積極承擔自身的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的提高也有利于組織倫理氛圍的良性發展。
4.1提升綠色智力資本
綠色智力資本主要分為:綠色人力資本、綠色關系資本、綠色結構資本。首先,企業應該完善員工招聘制度,通過招聘增加企業內部的綠色人才;其次,企業要加大對員工的教育和培訓力度,增加員工的綠色知識以及綠色創新思維;再次,企業要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式,實現內部組織結構和運營流程的升級再造,降低企業成本;最后,企業要充分維護好其他利益主體的合法權益,同供應商、零售商、周邊社區、消費者等形成良性互動,從而實現各關系主體之間綠色關系的健康發展,提升企業品牌和塑造企業形象。
4.2創建良性健康的組織倫理氛圍
組織倫理氛圍是組織文化強有力的體現。因此,構建組織文化是建設良好組織倫理氛圍的前提和基礎[7]。首先,企業應該完善內部相關的規章制度,以正式條文的形式明確規定員工行為,促使員工自覺遵守公司制度,企業上下形成一致的觀念和認識;其次,加強企業內部的精神文明建設,加大對遵守規章制度和踐行倫理責任的宣傳力度,例如通過發行內部刊物、建立企業圖書館、定期舉行員工交流會等來實現,以便更好地幫助員工和企業共同加深對于自身責任的理解程度。
4.3強化政府引導和監督
政府是整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堅強后盾,政府的支持和鼓勵是促進發展的助推器。首先,政府要明確不同企業的社會責任,對于大企業和小企業要分別對待;其次,政府要加強同企業的溝通協商機制,雙方共同商討以何種方式和力度來促進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最后,政府要加強監督和獎懲力度,對于有能力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給予表揚和扶持,對于有能力但不履行相應社會責任的企業進行懲罰。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和幫助企業積極主動地承擔社會責任,為我國綠色經濟的發展貢獻一分力量。
參考文獻:
[1]MCWILLIAMSA,SIEGELD.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atheoryofthefirmperspective[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01(26):117-127.
[2]劉俊海.公司的社會責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
[3]VICTORB,CULLENJB.Atheoryandmeasureofethicalclimateinorganizations[J].ResearchinCorporateSocialPerformanceandPolicy,1987(9):51-71.
[4]DZINKOWSKIR.Thevalueofintellectualcapital[J].JournalofBusinessStrategy,2000(21):3-4.
[5]崔麗.當代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以關系契約理論為視角[D].長春:吉林大學,2013.
[6]寇龍浩.組織倫理氛圍對員工倫理行為影響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
作者:王健菊 任紅怡 單位:貴州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