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制度改革對事業單位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提要]從過去的計劃經濟到現在的市場經濟,我國的預算會計制度經歷多次改革,目的是促進預算會計制度能夠與時代相接軌。目前的預算會計制度已經無法完全應對現在的經濟態勢,必須做出改革,事業單位作為預算會計制度的主要管理對象必然受到影響。我們從預算改革的角度對事業單位所受到的影響進行分析,有助于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完善。
關鍵詞:預算會計制度;事業單位;經濟態勢
一、預算會計制度改革的原因
(一)現行制度與時代有所脫節。
現行的預算會計制度中存在一些弊端,如果不進行改革,這些弊端會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絆腳石。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飛快,進而帶動了事業單位的發展,事業單位的財政動向已經一改原來的單一性,逐漸變得多樣化。比如原來的事業單位的財政動向主要是員工工資的結算以及公共設施、設備的購買與維護費用等,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事業單位參與的項目逐漸增多,導致財政動向變得較為復雜,原有的會計核算已經無法滿足這樣的需求,所以必須進行相應的變革。改革后的預算會計制度必須在體制方面具有靈活性,以適應瞬息萬變的經濟形勢。
(二)公共事業迫切需要。
我國經濟的發展建立在經濟體制逐步成熟的基礎上,我國社會需要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而公共服務體系的主要構建和參與者是我國的公共事業單位,那么國家為進一步提升對這些事業單位的管理效率以及推進公共服務的向前發展就必須對現行的預算會計制度進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建立更加科學、更加完善的制度,并且要保證這項制度與我國的現在的經濟環境和發展趨勢相適應。預算制度的改革能夠有效地促進公共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在公共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方面進行進一步的完善,促進財政狀況向著合理、有序的方向發展。
(三)財政預算參與主體的需求。
我國的財政預算參與部門主要包括國家財務部門和各相關部門的財務機構,這些機構的良好合作是保證我國財政狀況處于可控狀態的基礎。國家對國內的財政狀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后,才能通過宏觀調控的手段來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進行指導。在我國對國內經濟發展進行調控中,公共事業單位在其中承擔了重要作用,因為公共事業單位的良好運行會為社會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務,從而保障了我國公民的基本權益。公民權益得到保障,會促進社會環境的改善和穩定,進一步的為經濟發展創造條件。這是財政預算的根本目的,所以需要進行相關制度的改革來調整財政預算參與主體的具體作用。
(四)財政資源優化配置的需要。
公共事業單位的職責是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從長遠來看,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持續程度會受限于公共財政資源的使用效率,所以公共事業單位必須對公共財政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在財政資源的分配和使用方面進行合理的規劃。要實現這樣的目的,國家財務部門和公共事業單位必須對財政資源以及具體實施項目的狀況進行了解,做好財政預算,確保不出現財務浪費的情況。在現行的預算會計制度中,國家對公共事業單位的財政狀況不能實現有效的監督,導致在財政狀況的了解上存在誤差,這會給財政資源的優化配置帶來阻礙。
二、預算會計制度改革方向
(一)增加會計機構的獨立性。
長久以來,預算會計制度的功能就是為國家財政部門與公共事業單位之間的財務關系進行合理的規范,但是具體的財務信息只是作為相關財務部門制定某項措施的依據,并且這樣的財務信息只能在財務部門之間進行傳遞或者儲存。預算會計制度的改革方向就是要增加會計機構的獨立性,會計人員有義務將財務信息的傳遞范圍進行擴大。不僅如此,還會要求公開財務使用方向和政策依據,以進一步地對財政機構進行監督,預防腐敗的發生。這樣的改革是我國推進社會民主化中的重要內容,目的是確保社會向公平正義的方向發展。
(二)改進財政預算中的核算方法。
以前財政預算的核算方法是基本的“收付實現”,這種核算方式是基于實事求是的態度來進行,無論是收款還是付款,都是現時結清,不存在后續的財務糾紛。經過這種方式核算出的財務狀況不會有“虛賬”出現,能夠真實反映目前的財務狀況。但是,隨著各種支付手段和交易方式的多樣化,這種收付實現的核算方法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有些財務行為發生后,但資金沒有現時到賬,如果等待資金到賬再進行核算,就可能造成財務統計的積壓,降低核算效率。所以,在改革中對財政核算方法進行改進,加入“權責發生制”的核算方法,這兩種核算方法同時并行,能夠有效地反映出財務狀況。
(三)擴大財政核算范圍。
原先的預算會計制度中,財政核算的范圍主要包括公共事業單位的財務使用狀況,而對于國家財政的其他財務行為不進行核算,這樣就會導致國家財務部門對財務狀況不能進行全方位的了解,進而影響到后續的財政決策。當時,國家在制定預算會計制度時可能是受到當時會計核算水平影響,在核算范圍上有所控制,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會計核算方法和方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已經能夠滿足大量的財務核算要求。通過改革后擴大財政核算范圍,我國的財務狀況會更加明了,這將有利于政府對財政資金進行合理的使用和分配。
(一)促進事業單位在核算制度方面的進步。
在預算會計制度改革以后,核算方法進行了改進,在原先收付實現核算方法的基礎上增加了權責發生的核算方式。這樣的改變會使事業單位在對財務進行核算時要對具體的財務狀況進行分類,因為事業單位在向國家財務部門提交財務預算時,需要對預算數目進行準確的統計,否則就會出現財政緊張或者財務浪費的情況。事業單位的核算制度會逐漸向企業的方向發展,因為企業的會計核算能夠清晰地展示當前的財務狀況,企業一般采用的核算方法是權責發生制,但是企業財政是“自負盈虧”,可能會在一些狀況下縮減財政支出,而事業單位是為公共利益服務,還需要對現時的財務狀況進行核算來要求國家財政支持。
(二)推動事業單位的會計業務與主要業務進行分離。
在事業單位中,它的主要業務是為公共利益服務,而會計業務則加入到主要業務中,為主要業務的實施提供財政支持。但是會計機構在人事關系方面屬于事業單位所調配,這會造成財政信息的不透明進而滋生出腐敗現象。在改革后,會計機構的獨立性得到了加強,事業單位的會計業務與主要業務之間進行了分離。事業單位在進行某項業務時所涉及的財務狀況會被會計機構如實記錄,這樣有利于事業單位在財務使用方面進行合理的規劃,并且能夠使提交的財務報表具有更多的實際意義。
(三)事業單位更加趨向于服務單位。
我們知道,我國事業單位的基本屬性是為公共利益服務,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事業單位承擔著購買公共設施、營造公共服務環境的責任,這就會造成事業單位成為相關企業單位的消費對象,就可能出現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建立利益關系的現象,這不僅會對國家財政造成影響,還會損傷公共的利益。在改革后,國家引進了政府采購制度,隔開了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的聯系,更加有利于提升事業單位的服務屬性。
(四)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后會計科目的設置更加趨向合理。
在改革后,事業單位預算會計的核算范圍發生了改變,目的是能夠更加全面清晰地反映出事業單位的全部收入與支出,進一步與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賬目相呼應。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范圍增加了債務預算收入、債務還本支出、投資支出等內容,將一些特殊的經濟業務排除在核算范圍之內,比如預借差旅費、撥付備用金、代管現金等。在進行具體核算時,應該以收付實現制核算方法為基礎,將財務會計賬目與預算會計賬目具有關聯關系的賬目進行轉移,對于特殊的經濟業務,按照規定進行權責發生制核算。在改革后的制度中將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和財政應返還額度納入了財務會計賬目中,為了與之對應,在預算會計核算中加入了“資金結存”科目,這樣能夠更加清晰地將財務變動、資產變動等內容在預算會計核算報表中體現出來,更符合財政管理和改革的要求。
四、結語
預算會計制度的改革是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所以改革之路是不會停止的。我國的事業單位要及時、充分地領會改革措施的內涵,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改進內部的會計制度,達到與國家新型預算會計制度的統一。這不僅能夠促進國家對財務狀況良好控制,還能更加有效地服務于公共利益。
主要參考文獻:
[1]沈麗欣.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探微[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1).
[2]姜青梅.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J].財會學習,2018(1).
作者: 邱偉華 單位:黑龍江省牡丹江南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