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科技創新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影響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是保證我國社會基本發展、維持人們健康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析了科技創新對現代農業發展的積極影響,總結了科技創新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科技創新;現代農業;發展
科技不僅能帶動農業發展,也能對傳統農業進行改變和創新,因此推動市場經濟大環境下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非常關鍵。應積極調整農業的產出、經營和銷售等,順應市場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提高農業產業的現代化發展。跟隨市場經濟的引導,完善產業體系的綜合性建設,采用科學的方式帶動農業發展,促使我國經濟隨著科技、農業的發展而不斷提高,推動新農村發展與改革。
1農業科技創新的含義
農業科技創新就是研究、開發、實驗、推廣和應用新農業技術,促使農業生產要素重新組合,將得到的新品種應用在農業經濟活動中。農業科技創新的含義包含3方面。首先,對農作物的原始狀態進行創新,通過科學的方法使農作物由整個農業技術的傳統領域進入創新領域,進而實現一定的突破。其次,對農產品的成果進行研究和匯總,形成集成式的創新方式,這種方法在農業市場發展中更具發展潛力,能夠提高農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再次,對全球的科技成果進行廣泛收集和積累,引進先進的技術對新產品進行消化吸收后再創新[1]。
2農業科技創新對農業發展的積極作用
2.1加快農業產業的信息化建設
在當前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更新不斷刷新著人們的認知,快速更新的信息具有非常強的流動性,如果人們不能及時掌握信息,就會落后于社會和市場發展。在農村發展信息化可以建立完整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目標,為農村集群化奠定良好基礎。要將科技成果和技術應用在農業中,利用計算機網絡建立農業發展的數據共享平臺,對新的數據、資料、規模進行更新和統一管理。在生產過程中,互聯網的共享性和及時性能夠保證農業信息及時有效地更新,實現跨區域的農業溝通。還可以借助集群發展打破空間、時間的限制,推動農業生產部門的合作與協商,對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保證農業集群化發展。在產業溝通方面,應積極應用現代技術成果,保證信息溝通的高效性。除了傳統銷售之外,通過網絡進行線上銷售,有效展示產品的相關信息,增加產品的銷售渠道,并與當地物流產業合作,形成完整的農副產品產業鏈,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加快提升農產品的綜合效益。
2.2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積極進軍國際市場
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畜牧業和農業密不可分。傳統農牧業生產以自然條件為基礎,但由于人類長期使用化學藥劑對土地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因此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堅持走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了加快我國農業產業升級,要結合高新技術做好農村相關項目的融合,在使用創新科技時,保護環境對農業生產有積極作用。要嚴格把控生產加工和銷售環節,加強對農業和畜牧業防疫、防蟲的研究,減少農藥化肥使用,保證生產過程綠色環保,這也是減少對環境和資源破壞的有力方法。在發展中,要借鑒其他發達國家的先進科學技術,對資源進行整合,推動對外合作機制的發展與建立,堅決維護我國農業發展的主權和安全性,從而推動現代農業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2]。
2.3加快農業產業向集群化、系統化和科學化的方向發展
在農業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創新的生產模式包括農產品的集群化發展,這一發展模式與傳統的農產品發展模式不同,它不再局限于某一個農產品或某一個地方農業的綜合發展,而是將工、農、商等行業聯合在一起,實現融合性發展。在農業集群發展過程中,要利用創新科技對生產的關鍵點、環節、主體進行整體把握,保證農業生產系統化和健康化。在選種和種植方面要做好相應的工作,并根據當地自然條件和氣候環境選擇合適的品種,實現種植的科學性和專業性。在實施過程中要進行農業的機械化運作,實現農業大規模發展,提高產量與工作效率,在生產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大膽嘗山西農經/2021年8期試并做好相關記錄[3]。
3農業科技創新在我國現代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各地對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對農業發展的創新投資也越來越多,通過營造農村科技發展氛圍等措施推進農村科技創新,已成為農村科技發展的主要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從總體上看,仍需進一步改進。
3.1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隨著市場快速發展,科技時代日益創新,不少地區的農業科技研究不能將科技體制和運行制度緊密結合起來,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業科技發展與農業產品經濟同農民增收存在嚴重的脫節現象。在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背景下,農業科技創新體制不能完全適應并與其結合,導致農業科技創新與現代農業發展缺乏緊密的聯系,因此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非常必要。
3.2缺少有效轉化的農業科技成果
目前,我國的農業科技轉化還存在很多缺陷,包括轉化速度慢、規模小、效果差等問題。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很多科技成果沒有促進經濟增長,并未給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帶來創新和改變[4]。
3.3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少
農業科技發展的資金不足,沒有形成多形式、多渠道的農業科技資金融入制度,科技投入存在很多不連貫性,在經費的應用上對科技項目的分配不均勻,缺乏對重點研究項目的資金投入,農村集體經濟薄弱,使基層農業科技的投入不足。
3.4缺乏農業科技的創新人才
在農村科技創新方面,科技創新部門缺少創新服務體制,人員培訓以及知識學習滯后,部分科技人員重理論、輕實踐,對科技創新的指導缺乏有效性,造成很多優秀的人才流失,這是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缺乏“后勁”的主要表現。
4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現代農業的對策
4.1建立適宜、完善的農業科技創新制度
在農業科技發展過程中,政府要發揮創新導向作用,采取更多渠道和辦法幫助農業科技創新發展,采取相應的實踐技術促進農業科技主體創新。財政部門要加強對研究和實施的重點項目的投資與扶持。在發展過程中,有實用價值的部分要采取有償使用的方式進行開發,以獲取更多價值,在技術以及服務的轉變上,政府要提供更多的資金調動研發單位的積極性,采取激勵手段鼓勵工作人員持續創新和研究;在技術轉讓和技術服務上,要形成發展合力,共同走科技共享的發展之路,彌補科技成果轉化周期慢的弊端,為農戶提供具有時效性的農業創新科技。
4.2創新農業科技服務體系
在農村建立并推廣科技服務團隊,專業的農村合作組織與當地龍頭農業企業合作的科研機構,以及當地高等農業科技學校等建立新型農業服務體系。農業服務技術體系的創新在于合作,政府要充當引導者,將龍頭企業與專業合作組織及高等農業學校有效聯合起來,建立農業科技發展創新項目,開展各種新型農業活動,以科研組織為基礎,與農戶產業鏈相連。在創新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提高農業科技成果在農村的轉化率,提高農業科技成果在農村土地中的應用能力。
4.3加強農業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隊伍的發展建設,有利于創新型人才在農業隊伍中脫穎而出。在發展中要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以提高農業創新型人才的工作積極性。為鼓勵科技人員大膽創新,需要將能力和業績作為科技人員創新體系評價的基礎,從而對有貢獻的人員進行獎勵,使科技人才不斷進步。
4.4加大農業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
為建立長期穩定的農資應用體系,財政部門應加大對各類涉及農業創新的企業和科研機構的資金投入,實現資金的完美轉化,使資金的投入來源更廣、渠道更多,啟動農業科研專項資金,提高科研資金的使用率,對現代農業建設有重要作用的應加大技術和資金支持。在有條件的基礎上開展農業科技研究,引導并壯大農業集體經濟,以改善農業科技發展中經費不足的現象。
4.5提高農業科技人員的素質
農業科技發展的最大動能是農業科技人才,提高農業科研人才的素質對提高農業科技發展創新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對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有重要的意義。
5結束語
農業科技的第一生產力就是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需要以科技創新為引導,促進農業發展的產業化和集群化,對農業產業發展具有一定意義。
參考文獻:
[1]丁鳳珍,王嘉虎.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發展[J].中國農村科技,2018(5):26-29.
[2]馬明遠,楊國航,耿東梅.京津冀區域農業科技創新發展與對策———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為例[J].農業科技管理,2018(1):15-17.
[3]柴帆.打造國家現代農業產業高新技術發展的戰略智庫———科技部農村司巡視員王喆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相關問題答記者問[J].中國農村科技,2017(3):44-45.
[4]陳建偉.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效率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0.
作者:王俊生 單位:忻州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