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高職院校應急教育培訓探索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創建“企業離不開、社會口碑好”的高職院校,是大慶職業學院辦學目標,培養“責任心、真功夫、好習慣”的學員,是大慶職業學院的辦學使命和責任,“求真務實”是大慶職業學院砥礪前行的內在精神追求。正是在這樣的辦學目標、使命、責任與追求的推動下,創建了國家應急救援培訓演練基地,以“情境構建教育技術”為主線,開展了一系列以解決企業員工“最后一公里”應急能力建設為核心的應急基地建設與應急人才培養的探索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實踐經驗。
[關鍵詞]高職院校;應急教育培訓;石油石化
職業教育是為企業服務的教育,作為央企創辦的高職院校,就更應該體現行業特色、服務企業發展。大慶職業學院作為大慶油田創辦的高等職業院校,針對石油石化行業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點多面廣、管轄區域大、系統聯動強、安全壓力大、經營風險高的特點,緊密對接石油石化行業企業實際需求,在企業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中積極發揮作用,做了一系列有益的嘗試和實踐。
一、創建國家應急救援培訓演練基地
學院按照國家強化安全生產管理與應急教育培訓的部署,主動配合企業開展安全與應急領域方面的培訓和服務工作。2012年,在省、市、局、中石油集團公司和原國家安監總局的指導和支持下,成為原國家安監總局(〔2012〕127號)批準的中央企業32家應急救援培訓演練基地建設單位之一,成為全國高職院校唯一創建單位。為高職教育的“職前職后一體化”改革搭建了一個獨具特色的平臺。應急救援培訓演練基地是集仿真、實操和綜合演練為一體的綜合實訓基地。從布局上,基地由3000平方米的單元應急培訓主樓、3300平方米的綜合實訓演練廠房、2995平方米的室外演練拓展基地、4000平方米的石油化工演練基地4個部分組成。從功能上,分為采油、采氣、集輸、公共安全等9個模塊?;亟ǔ梢詠?,開展各級各類應急管理培訓2.23萬人次,深受企業和社會各界好評。為油田企業和地方區域應急管理培訓作出重大貢獻。《中國應急管理報》2019年4月17日以“演練全仿真實戰出實效———大慶職業學院應急救援培訓演練基地掠影”為題作了整版報道。
二、打造應急救援培訓核心功能
基地把應急理念的宣傳貫徹和應急能力的提升作為核心任務,打造應急救援培訓3個核心功能模塊:一是單項認知和訓練功能模塊。包括典型災害個體應急處置室內實訓設施、逃生能力、體能訓練設施、公共場所救援、逃生模擬仿真及培訓考核6大系統。二是“三維模擬仿真”訓練考核功能模塊。該模塊涵蓋油田上下游生產流程和公共安全事件,以感知工藝流程,訓練生產突發事件處置注意事項為主。三是實物模擬仿真訓練考核系統功能模塊。包括天然氣化工典型生產裝置應急仿真模擬及培訓考核系統、油氣集輸應急實訓演練設施及相關配套設備、鉆井應急實訓演練設施及相關配套設備、采油應急實訓演練設施及相關配套設備、儲運銷售應急仿真模擬及培訓考核系統、天然氣開采與凈化處理典型災害應急仿真模擬及培訓考核系統。在實際培訓過程中,利用以上3類硬件訓練環境,實現了“體驗式實訓、模擬式實操、演練式實戰”的培訓授課,取得了實實在在的培訓成效。
三、開發情景構建演練技術
情景構建技術可以簡要歸納為“情景、后果、任務”三大要素”[1],是國內現已在重大災害風險演練中廣泛使用的演練技術。學院基于石油石化企業應急管理與安全生產的實際,集合國內先進技術和理念,開發了針對石油石化企業的情景構建演練技術,并依托這項技術,做了3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托情景構建技術,有效解決企業培訓難點。“演習是檢驗和提高應急救援體系的反應能力、救援能力以及協同作戰能力的重要手段?!盵2]以往的應急救援情景構建下的應急演習演練,囿于設備與技術的制約,只是一般的情景設計,無法做到嚴格意義上的情景構建,致使企業在進行應急演練培訓時缺乏現場的真實感,成為企業應急管理與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中的一個難點。學院引入先進的“情景構建”技術和設備,通過應急響應和啟動程序的集中訓練,真實模擬應對重大災害的策劃方案,應急場面真實震撼、沖擊效果強,參訓人員體驗感強烈,易于提升和喚醒參訓及觀摩人員對應急認知和意識,便于應急管理和應急策劃、準備和處置,有效解決了企業培訓難點。二是依托情景構建技術,開展員工應急準備能力評估。結合油田員工素質實際,確定關鍵節點和應急處置機會窗,把“情景構建技術”的思想方法逐級分層地內化提煉為“典型工作任務”,并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訓練單元,以行動為導向,分層開展員工應急準備能力的訓練和評估,針對評估結果開展針對性的糾偏和系統能力提升培養。例如,在油氣集輸模擬系統中,對工藝流程不再是簡單的真實生產工藝的再現,而是以解決參訓員工應急中怎么干、為什么兩個問題為核心,省略次要環節,切實提升員工的應急準備能力。三是依托情景構建技術,強化演練式實戰。“應急培訓對全面提升基層員工的應急處置能力起著基礎性作用,持續性的應急培訓可以提高基層員工應急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使其在突發情況下具備應急處置的能力。”[3]在培訓過程中,學院依據能力“建構主義”理論,在利用三維模擬系統進行規則和程序訓練的基礎上,進行以真實事故為情境的事故應對的演練式實操單項和綜合訓練。具體環節包括:課程導入環節,熟悉區域工藝,分組分發問題;分組討論解決問題方案環節;向專家咨詢,修訂方案環節;操控系統與工藝控制對應關系熟悉環節;分組組織實施處置方案,專家輔助糾偏環節、分組進入模擬情景開展應急處置操練考核環節;經驗分享環節;接受任務環節,再次組織訓練等共9個環節。
四、打造“三師型”“三層面”應急培訓師資團隊
“三師型”師資團隊建設是學院推進“職前職后一體化”職教改革的核心舉措。所謂“三師”,是指“講師、工程師、培訓師”。“三師型”教師的基本要求是:講師的基本功(系統知識體系+扎實教學基本功)、工程師的專業能力(良好專業素養+豐富實踐經驗)和培訓師的特質(成人的教學經驗+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具體到應急培訓教師,學院提出的要求是打造“教學培訓是教官、檢查考核是專家、應急救援是能手”的過硬的應急培訓團隊。經過多年的廣泛發動和努力打造,已形成應急培訓“三層面”專兼職師資隊伍。一是學院專任教師57人,其中黑龍江省安全專家2人;二是中石油、大慶油田行業教師及專家332人,其中HSE咨詢師38人,行業專家294人;三是特聘資深專家教授20人,包括原中國安全科學研究院院長劉鐵民、原國務院參事張綱等國家級專家教授5人,中石油質量安全環保部副總工程師劉景凱等集團公司專家10人,中國應急管理學會公共安全標準化專業委員會主任王金玉等協會及著名咨詢機構專家5人?!叭龓熜汀薄叭龑用妗钡膽迸嘤枎熧Y隊伍有效保障了應急安全培訓工作在大慶職業學院的開展和運行。
五、承擔企業應急科研與管理項目
在不斷強化基地軟硬件建設的同時,學院還積極承擔企業應急科研與管理項目。一是承擔大慶油田一級科研課題。學院針對油田員工應急能力培養不系統、針對性不強、應急處置與綜合訓練能力不足的問題,于2018年承擔“大慶油田員工應急管理和處置能力研究”項目,利用學院是中國應急管理學會理事成員單位和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標準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的便利條件,委托中國應急管理學會管理單位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應急救援培訓中心的專家及客座教授團隊為該項目的外協單位,目前已全部超額完成該項目計劃規定的9個單元的全部內容,編寫的“油田員工崗位應急能力圖表”和“油田員工應急能力培養方案”,將對員工應急能力系統建設和提高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應用項目研究成果“情境構建教育技術”,為采油一廠礦長(大隊長)等應急相關干部開展的基于應急情境開展的“桌面推演”培訓,使參訓人員在梳理了應急處置程序開拓視野的同時,更學到了應用桌面推演開展單項與綜合應急訓練的方法,隨后仿照“桌面推演”形式的應急培訓在采油一廠各礦也隨之展開。二是“大慶油田HSE咨詢師之家”落戶學院。它為油田提供3方面咨詢服務:為油田企業提供咨詢服務;開展全油田HSE管理體系審核;對油田企業管理體系進行持續改進。學院先后為大慶油田第八采油廠、第九采油廠、物資公司、慶新油田公司等單位編制指導應急預案、修訂審核應急預案;先后參加大慶油田試油試采公司、工程建設公司、第七采油廠、榆樹林油田、第十采油廠、方興油田、頭臺油田應急預案管理檢查工作;參加了華北油田、天津儲運銷售、蘭州石化、中石油應急能力準備與評估檢查工作。三是開展應急學科建設。2019年10月28日,國家應急管理部等四部委的《關于高危行業領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應急〔2019〕107號)提出:“各級應急管理、煤礦安全培訓主管部門要會同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推動職業院校設置安全管理相關專業,通過‘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等多種方式面向高危班組長招生,由校企共研培養方案,根據企業生產特點靈活安排學習,推行面向真實生產環境的任務式培養模式,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备鶕@一文件,學院將依托辦學優勢,以打造鐵人式高技能人才為目標,以體驗式實訓、模擬式實操、演練式實戰為核心,開辦應急管理專業,構建應急專業技術知識體系,招收全日制高職學生,為企業和社會應急救援管理補充血液。同時,將依托自身的基地資源優勢、師資優勢、軟硬件優勢,積極爭取建設應急管理“三個中心”,即大慶油田危化品應急培訓中心、大慶市應急救援演練中心、大慶市應急裝備中心。為大慶油田和大慶地區行業企業和社會各界應急教育培訓工作作出更大貢獻。2019年9月,學院成為全國第一家建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以外的“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教育科研實訓基地”。學院近3年開展安全應急培訓總規模達67,388人次。其中,應急教育培訓達22,361人次。在應急管理的教育培訓實踐中,學院形成了三個基本理念:一是應急管理理念。有備才能無患,思危才能居安。二是應急設備建設理念。寧可一生不用,不可一日不備。三是應急培訓理念。責任心、真功夫、好習慣。職業教育在應急產業方面有著寬廣的舞臺,應急產業的發展不僅需要政策機制、技術支撐、設備保障,還需要人才培養、素質提升和推廣傳承。為此,職業教育在為企業應急管理服務的道路上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劉景凱.情景構建技術與應急準備能力建設[J].勞動保護,2019,(10):90-93.
[2]劉鐵民,劉功智,陳勝.國家生產安全應急救援體系分級響應和救援程序探討[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3,(12):1-8、11.
[3]朱錕.石化企業基層應急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J].安徽化工,2020,46(4):109-111.
作者:王志恒 單位:大慶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