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結合翻轉課堂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針對計算機網絡課程理論性強、實踐性強、知識點多、課時有限等問題,分析了翻轉課堂在該課程應用的可行性,探索了分別以視頻資源和資料為載體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授課結果表明翻轉課堂模式有助于增強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
[關鍵詞]翻轉課堂;學習興趣;課程參與度
一、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計算機網絡課程是所在學院的專業必修課,理論性和實踐性強,知識點多、內容覆蓋面廣,目前該課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內容繁多但課時有限。由于課程理論性強、內容多,教師通常需要花大量時間進行理論講解,此外還需要兼顧仿真實踐環節,這使得理論課時更為有限。如何能夠在有限的課時里幫助學生盡量理解和掌握眾多知識點是一項艱巨的任務。(2)無法兼顧學生差異化的問題。課堂整體講授的方式,內容進度統一,而該課學生人數通常較多,學生們的理解能力有高有低,學習效果參差不齊。翻轉課堂方式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可能,所以嘗試在計算機網絡課程中引入翻轉課堂以改進教學。
二、翻轉課堂在計算機網絡課堂上的實施
(一)翻轉課堂方法及其優點傳統的講授型教學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課堂上以灌輸為主,學生處于被動地位,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后學生無法獲得課堂講解內容進行再學習。翻轉課堂模式與傳統模式的不同之處在于:在傳統模式下,學生是通過課堂講座來接觸新知識;而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通過閱讀課外新材料或觀看講座視頻等方式先接觸新知識,然后利用課堂時間通過解決問題、討論或辯論等方式進一步掌握知識點。在翻轉課堂模式中,老師的作用從講課為主轉變為以輔導為主,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BarbaraWalvoord和VirginiaJohnsonAnderson在1998年就提出讓學生在課前進行新知識的第一次接觸,而在課堂上則專注于課堂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等方面[2]。這意味著學生在課外進行較低水平的認知工作(獲得知識和理解),而在課堂上專注于更高形式的認知工作(應用、分析、綜合、評估等)[3]。翻轉課堂的好處在于: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和參與度;而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分別進行解惑,這對于那些需要特別幫助的學生尤其有好處;此外,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學習,對于不懂的內容可以反復觀看和學習;促進學生對內容的深度掌握和應用,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記憶的層面上[4]。
(二)翻轉課堂方法在計算機網絡課程中的實施1.主要實施方式。我們在計算機網絡課程中使用翻轉課堂時,主要采用視頻預習和資料預習兩種方式:(1)課前預習知識點視頻+課堂串講。第一,課前視頻預習、完成練習題。學生可以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自學,例如可以通過反復觀看視頻以加深理解學習知識點。如果學生在自學中遇到問題,可以在網絡課程群中進行咨詢和討論。習題要求在課前完成并在線提交,以便老師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并進行重難點分析。第二,課堂上知識點串講、重點闡述。老師將重要知識點進行串講,這樣對學生課外自學時間要求較少,無須學生自學所有內容。此外,教師通過課前習題的統計數據,能夠了解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進行針對性的闡述。由于學生已經提前接觸了學習內容,所以在課堂上可以通過有深度的提問、討論等方式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并輔以課中檢測。第三,課后網絡群答疑。如果課后學生對于相關內容仍有疑問,可以在網絡課程群中進行提問,教師和助教會及時答疑。(2)課前自學資料+課堂分組討論。第一,采用案例等內容進行課前自學。課前自學資料以案例為主,所選案例要有一定復雜度,使得學生能夠通過案例學習在實際中應用知識點,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和綜合運用。第二,課堂進行分組討論和結果展示。學生在小組中可以各抒己見、同時又需要給出小組的綜合意見,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團隊溝通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維能力。2.實施時需要著重考慮的內容。(1)課程翻轉內容的選擇。大多數翻轉課堂采用全部翻轉的形式,即所有內容均在課前由學生自學、課上進行討論和輔導。但由于授課班級所在專業的課程較多、課外時間較少,如果對所有內容采用翻轉課堂方式的話,容易給學生造成很大的課外學習壓力,所以我們只針對重要知識點,尤其是較難理解的內容采用翻轉課堂模式。例如TCP的工作原理、ARP的工作過程等。(2)視頻數量的選擇。視頻數量不宜過多,每次2~3條較為合適,以減少學生的課外學習壓力。例如在網絡層部分,每次課涉及的重點和難點較多,這時就需要對主題進行篩選,控制視頻數量。(3)視頻長度的選擇。對授課班級的調查結果顯示,相比電腦而言,班上學生更喜歡用手機進行課外自學,而手機屏幕偏小,更適合觀看短小的視頻。因此知識點的視頻材料時間不宜太長,我們選擇的視頻長度通常不會超過15分鐘。(4)習題的范圍和難度。課前自學練習題的設計要盡量覆蓋視頻的前、中、后部分。同時,課前習題的難度要適中,以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三、結論
課程結束后的調查顯示,對于“視頻預習+習題”和“資料預習+討論”兩種方式,同學們更喜歡“視頻預習+習題”的方式。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視頻可以反復學習,而習題可以迅速幫助學生確定是否掌握了該知識點,從而得到快速反饋和糾正;而資料預習后,學生需要等到課堂討論時才能夠檢驗自己的掌握情況,并且討論的深度和效果取決于教師對討論問題的設計。此外,關于課程引發興趣的投票結果顯示,76.7%的參與者表示該課程的學習引起自己對計算機網絡產生了較大或很大的興趣。通過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結合計算機網絡課程本身的特點,并兼顧學生所在專業的情況,設計適當的翻轉方式和翻轉內容,提高了學生的課程參與度,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有效地利用了學生的課外時間,同時能兼顧學生個體差異情況,從而改善了該課程的教學效果。
作者:余艷梅 嚴斌宇 單位: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