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載體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時期各種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為計算機專業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教學載體。本文首先介紹了計算機教學載體的內涵和傳統計算機專業教學載體運用中的缺失現象,接著從校企合作載體、技能大賽載體和微視頻載體三面說明計算機專業教學載體的構建途徑。
關鍵詞:新時期;高職;教學載體
新時期各種新媒體技術的層出不窮,帶來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互動表達、數字化程度高、即時交流等特點的計算機教學環境,在這個新環境下如何選擇合適的計算機教學載體是教學方面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它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好壞。
(1)計算機專業教學載體內涵。目前,在高職院校對于計算機教學載體還沒有給出一個準確的定義,原因是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載體是一個新出現的概念,許多領域專家對這個概念有不同的解釋,觀點千差萬別。有的專家認為計算機教學載體是一種教學方式;而有的專家認為計算機教學載體是連接施教者與受教者之間的橋梁,是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重要組成元素。雖然專家們對計算機教學載體沒有給出統一的概念,但是對于計算機教學載體的基本組成部分的意見一致。一方面,計算機教學載體必須承載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和教學能力目標;另一方面,計算機教學載體必須讓受教者接受,能激發受教者學習積極性,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間能產生互動,把施教者和受教者緊密連接在一起。
(2)傳統計算機專業教學載體運用中的缺失現象。計算機專業中的教學載體的運用與教學過程密不可分,但是由于施教者不能深刻認識教學載體的作用和功能,致使計算機教學載體在運行過程中造成缺失現象,具體表現如下:①施教者把教學載體進行了條塊分割和離散化,導致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載體整體功能的分化。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是一個整體的、動態的、開放的過程,它不能簡單的依靠幾節課內容或幾個實驗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把載體的整體功能進行條塊分割的問題比較明顯,每個條塊之間的無縫銜接匱乏,最終整個教學過程中載體運行表現的是無序和自發的混亂狀態,結果是學生被動學習,沒有學習積極性。②載體的盲目跟風與隨意運用致使計算機教學實效性的弱化。新時期各種新媒體技術的出現給計算機教學提供了形式多樣的教學載體,但是由于施教者欠缺載體運行能力削弱了載體功能的發揮。例如,有些施教者熱衷于應用各種新媒體技術進行授課而不對課程進行深層次的解析,使學生對講解內容理解不透,甚至一知半解,課后施教者只是通過新媒體技術作為工具收作業、判作業,取代面對面的知識講解和答疑,最終弱化了計算機教學的效果。③在計算機教學載體運行中不能正確認識各種新媒體技術的作用,導致不能在載體運行中有效規避新媒體引起的各種負面作用。新時期中出現的各種新媒體技術是個“雙刃劍”,它在給我們的計算機教學提供豐富載體的同時也存在負面影響。施教者在充分認識和利用它的積極作用的同時要淡化它的消極作用[1]。
2新時期高職計算機專業載體的構建
(1)以校企合作為載體,實現計算機專業教學的一體化。計算機專業教學的一體化指根據市場的需求來設計學生的教學目標,以就業為導向來設計典型工作任務和課程方案。注重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學生在課堂學習理論知識,到企業進行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在企業的親身實踐,在學生畢業時能實現從學校到企業的無縫銜接。同時,把學生放到企業進行實踐的同時也要提升教師的自身能力,這樣在制定教材和教學方案時才能緊跟時代,與時代所需知識同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載體,即提高了學生的各方面的素質,增強了學習信心和興趣,又提升了教師的知識水平和教學水平,同時還提高了就業率,學生畢業就能上崗,得到企業的認可[2]。
(2)以各種技能大賽作為載體促進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各項改革。技能大賽類別分為省級和國家級兩種,技能大賽每年都會舉行,所以可以通過參加各類技能大賽作為載體促進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改革。首先,從教學方式上進行改革,傳統的教學地點是在課堂或機房,教師講授,學生聽講,按部就班的進行,這些對于參加技能大賽的學生遠遠不夠,參賽學生必須要有很強的應變能力、綜合素質,知識面不但要有廣度還要有深度,不但學習課表上有的課還要學習課表上沒有的課,要在實驗室中圍繞著技能大賽比賽內容反復進行練習。其次,要改革考核方法,傳統的考核方式除了試卷就是過程考核,這兩種方式都不適合參加技能大賽的學生,他們不在課堂上課,每天在實訓室中進行實訓,不去做期末試卷,而是以參加技能大賽的成績作為期末考核成績。總之,新時期以技能大賽作為計算機專業教學載體已成一種趨勢,通過這種載體,既能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提升其各方面的素質,也能鍛煉教師的各項能力,達到雙贏[3]。
(3)以微視頻作為載體進行計算機專業教學。微視頻是指短則30秒,長則不超過20分鐘的視頻短片。新時期各種新媒體技術的出現為微視頻的制作和觀看提供了平臺。微視頻自身的特點使其成為計算機專業教學載體。計算機專業知識具有如下特點:首先,計算機專業中有些課程理論性強,不好理解,有些內容要花很長時間進行講解,學生很難記憶深刻。其次,有些課程實踐性較強,注重動手操作能力。再次,計算機知識更新換代快,系統版本經常更新,操作方式和操作界面也在變換。利用微視頻就可以解決上述問題。在上課前,教師把每次課要講解的知識錄制成微視頻發到網絡平臺,學生直接下載進行觀看并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在上課中,教師講解課堂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為了幫助學生很好的記憶,把每堂課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錄制成微視頻,方便學生課下復習,學生也可以自己錄制微視頻把自己遇到的疑問和問題傳給教師;在課下,教師通過微視頻展覽學生優秀作品,解答學生的疑問和問題。
參考文獻
[1]季海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合力”的動態生成———以新媒體語境為視域[J].南京社會科學,2009,10:120-126.
[2]周林衛.以校企合作為載體,大力推進一體化教學———基于就業導向的技工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實踐研究[J].信息與電腦,2015,3:126-128.
[3]吳明.以技能比賽為載體,推進校計算機應用專業教學改革[J].信息與電腦,2016,2:230-231.
作者:陳步英 單位:邢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