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下我國審計制度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國家審計制度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是為了滿足國家管理監督需要,以實現對國家財政經濟秩序進行有效維護為目的,深入推進廉政建設。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視角出發,闡釋了在我國當前經濟形勢下,如何更科學有效地建設和完善國家審計制度,提高審計制度的供給能力和水平,以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維護國家經濟運行的正常秩序,保障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審計制度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視角下的審計制度
國家審計是由國家審計機關所實施的審計,是根據國家管理和監督的根本需要,以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確保經濟健康發展為目的,代表國家對政府部門、企業事業單位進行審計監督。因此,從本質上講,國家審計制度是審計機關依法行使行政權力的各項活動的制度體系。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國家審計制度始終承擔的是“免疫系統”的角色,是國家實現對經濟活動有效監督,促進政府各項宏觀調控措施落實的有力手段。立足于國家治理方面而言,政府審計制度起著預防、抵抗、預警等效能。國家審計單位經過客觀審查、科學評價、追究責任,保護政府財產,維護群眾利益,是防止資源低效與權力不合規使用的重要舉措,同時是政府審計輔助國家治理的有效舉措。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經濟學中蘊含著與國家審計密切相關的規律和真理,為我國審計制度的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精髓思想和理論借鑒。國家審計制度本身是涉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全領域的制度。從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經濟學視角出發思考審計制度,一方面應當關注維護資本積累穩定性的層面;另一方面則應重點關注強化國家審計制度層面。審計制度本身是一種維護資本積累穩定性的制度安排,而通過有效的審計制度,則可以進一步強化審計制度的供給,確保國家審計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2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視角下完善國家審計制度的重要性分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下,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已發生變化,且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全面小康社會進入了決勝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即將實施新戰略,踏上新征程,這意味的國家治理必須順應新問題、新挑戰、新要求,對審計制度予以完善,能更好地保障和促進社會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從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視角下完善國家審計制度的重要性分析。其重要性集中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2.1有助于推進廉潔政府建設
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各項工作中,在從經濟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一定會出現很多新現象、新問題、新挑戰,應對這些問題和挑戰必然要求制度建設。我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利來自人民,政府既是社會的管理者、協調者,也是服務者,理應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審計制度的完善和發展,囊括審計工作的每個環節、每個領域,能夠將國家審計的功能更有效地發揮出來,不斷提高新時代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能力,同時有助于建設清正廉潔政府和形成風清氣正的社會風氣,這符合民眾的盼望,符合民主執政、科學執政的要求,也是增強黨的執政能力的必要措施。
2.2有助于促進審計監督功能的發揮
審計實質上是活躍在經濟工作占線的發揮監督作用的生力軍,審計工作的進行能夠辨識與預防經濟活動中的隱患,防患于未然。理想的審計成效需要健全的制度作保障。任何審計活動的進行均需在有關法制規章、規則章程的機制內,選用恰當的方式、形式、技術經過審核、分辨、剖析等流程的進行,發揮自身功能且將審計結果制成報告。增強國家審計制度建設,從根本上明確國家審計的形式、審計機關結構設立、運行規律等,有利于審計機關確定職責、權利、自身社會地位,有效深化審計工作精準度,將自身的監督功能更全面、有效地發揮出來。
2.3有助于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已經越來越寬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各種制度已基本健全和成熟,政府的治理機制逐漸完備。當前階段,經濟建設依然是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創造與累積經濟財富依舊是主要目標。與此同時,所有領域的發展都離不開經濟投入,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才能同步推進,只有具備足夠的經濟實力才能支撐起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順利展開。因此,審計結果和成效是對經濟活動情況的客觀呈現和評價,事關政府和市場的科學定位,關系到其他領域健康發展。加快構建且增大制度供給力度,能夠提高社會主義制度的活力,充分發揮出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順利推進各項事業的發展。
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視角下強化我國審計制度的具體建議
推動國家審計制度發展,高效應對新時代審計工作出現的新趨勢、新問題、新挑戰,需要對審計作用、權責等重新解讀,另外還應加大制度建設力度。在國家審計制度的發展建設過程中,以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為理論指導,推進制度層面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合理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精髓思想,強化國家審計制度供給,進一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完善。具體而言,應從確保審計機關設立及獨立性的保障、審計機關職能及權限的明確、具體制度的構建提出國家審計制度供給構建的內容體系;對強化國家審計制度供給提出建議,以期推動制度順應新時期審計工作面臨的新趨勢、新機遇,提升國家審計質量,更好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3.1確保審計機關的獨立性
對于國家治理而言,審計監督是不可缺少的構成部分,優化審計機關職能、提升其的社會地位需要機構結構的不斷健全和有關法制規章的出臺。在將來的建設過程中,應立足于審計法律法規,確保審計機關的獨立性,行使權力的獨立性以及法律地位等。隨著我國國家審計的發展,在未來審計機關應當受上級審計部門的指揮,獨立地擔負審計責任,審計結果回報給同級別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或者人民代表大會,其職員招錄、選聘、經費劃撥等工作都保持獨立。在國家審計制度供給的建設方面,不管采用哪種舉措,均應有效保證審計機構的獨立性,著實保證其職責在不受任何干擾的情況下踐行。
3.2明確國家審計機關的地位和職能
在國家治理中,審計機關作為主要的監督機構,其地位與職能是不可替代的。鑒于國內當前現狀和以行政為中心的審計形式,應當對審計機關的功能、權利、責任進行明確規定。一方面,在職責方面應該單一清晰,也就是審計機構僅擔負獨立審計的職責,僅接受上級部門的指導而不是同時受多方指導。具體的職能應當包括重大政策、經濟責任等諸多領域,讓審計監督囊括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審計權限在當前的審核、評定、審計處理、報告的范疇內,應當對權利的實行主體、運用情形等進行明確,比如審核、評定的范圍可恰當增大,報告的對象可由向當地政府報告轉變為向上級領導部門報告,在審計處理的權限方面不斷擴充審計問責,應當利用科學的制度設計有效保證審計機關的權限,從而健全國家治理機制。
3.3完善國家審計的各項具體制度
審計是一種包括諸多內容的工作,審計類型不同,審計的客體、工作模式、范圍等也不一樣。國家審計重點是審計財政資金的運用和配置、財政收益的管控、事業部門職員的廉政狀況等,涉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需有關制度作為基礎和保證。一是完善審計結果公告制度。在目前我國經濟環境下,政府做出戰略決策需以對國有機關、企事業部門的精準審計為基礎,得到的審計報告可面向利益有關方或者社會群體公布,接受群眾與有關部門的監督。這是提升審計工作公開度的重要措施。因此,應當在相關法律條例中更加科學地明確審計報告公開要求,提升審計報告的透明性。針對審計獲得的結果,應當及時依法向社會公告,及時公布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確保追責問責情況能夠接受社會監督、公眾監督以及新聞輿論監督。二是健全跟蹤審計制度。跟蹤審計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制度的不完善妨礙了其功能的發揮,為此構建完善跟蹤審計機制是特別重要的。跟蹤審計是國家經濟社會運行的免疫系統。為進一步完善跟蹤審計機制,一方面應著力于創新審計理念,拓寬跟蹤審計的覆蓋面;另一方面,則應以跟蹤審計為載體,盡可能拓展跟蹤審計的內容。此外,對跟蹤審計的項目以及方式予以創新,則可以有效的促進跟蹤審計成效的提升。三是進一步健全審計追責機制。審計的功能是依托審查、評定、報告、審計處理等活動來體現的,審計和追責有效融合才能夠發揮威懾力。
4結語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系,但不是孤立地研究生產關系,而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研究生產關系。生產力是動態的,生產關系也必然是動態的。制度建設有起點,但制度完善沒有終點。在我國當前經濟形勢下,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般原理,增大國家審計制度建設力度,更科學、有效地建設發展國家審計制度,提高審計活力與成效,對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保障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實現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具有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余越.探究新馬克思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視角下我國發展的依附問題[J].決策與信息旬刊,2015,(8):44-44.
[2]陳昌兵.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的“特色”研究[J].學習與探索,2016,(11):140-144.
[3]劉堯.政治經濟學視角下強化國家審計制度供給的構建研究[J].當代經濟,2018,(9).
作者:趙沛 李丹 單位:西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空軍工程大學軍政系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