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專項資金是確保行政事業單位承擔某個領域項目順利實施的資金保障,對專項資金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不僅可以規范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降低貪污舞弊概率,也是提高國家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確保資金安全使用的有效途徑。本文將通過對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的若干措施。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不足;措施
一、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在專項資金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行政事業單位忽視專項資金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我國個別行政事業單位一味地追求向上級主管部門、財政部門申請專項資金,并在項目數量及資金規模上提出訴求。但行政事業單位在爭取到了專項資金后,由于缺少財務核算、資金監管方面的意識,造成專項資金在使用方向上存在隨意性。個別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只關注賬目的金額記錄的正確,至于專項資金在使用用途、預算管理、結轉結余及國庫集中支付等規定未能給予必要的重視。總體來說,當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專項資金管理時,主要存在財務控制意識薄弱的問題。
(二)未對專項資金進行有效的預算
目前,多數行政事業單位未能根據下一年項目開展情況編制專項資金預算,或者編制的項目資金預算只是填列了幾個大項,未能將各項目細化至規定的“科級、款級”,為預算執行帶來阻礙。同時,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對財政部門制定的預算編制要求不予重視,預算編制結果十分混亂。
(三)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內部制度缺失
個別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未建立符合自身管理需要的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或者直接照搬其他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制度,導致內部各業務處室、財務部門在具體操作中出現一定的偏差。這種流于形式的專項資金管理制度無法對本單位專項資金在申請、使用、結轉、會計核算等工作給予指導。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做好專項資金管理制度的落實,同時對實際執行狀況實施有效的監督和檢查,從而確保資金管理制度的真正實施。
(四)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分配標準不合理
目前,個別行政機關在獲取到上級主管單位某項目資金后,隨意將資金分配給轄區內各所屬下級部門,一來造成專項資金分配上的不公,也給個別行政機關領導在分配金額上出現尋租的可能。由于個別行政事業單位未能制定相關專項資金分配制度,使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在分配上存在一定的隨意性、主觀性,這種分配上的不公平是外部審計監督部門無法監管的,不但會使專項資金可能出現使用效率較低的狀況,同時還可能影響專項資金的劃撥,進而可能影響行政事業單位的整體發展以及政府部門的高效工作。
(五)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支出監管不力
按照《預算法》規定,專項資金應根據項目預算實施進度進行支付,而個別行政事業單位在具體撥付、使用專項資金時,未能根據項目實施情況,而是根據領導主觀意向進行支出與撥付。正是由于專項資金在撥付上的隨意性,使得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在資金支配上具有巨大的權利,而會計部門為了不得罪上級領導,只能確保專項資金在支付金額上的正確,至于資金支出的用途是否正確,資金的效益是否發揮等問題一概不予過問。正是由于財務人員未實施必要的資金支出記錄,從而使得專項資金控制和監督工作無法高效地實施。
二、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的若干措施
(一)樹立正確的專項資金管理控制觀念
正是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對專項資金法律意識的淡薄,使得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使用混亂,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無法發揮。因此,行政事業單位領導首先要帶頭重視財經法規,并對財會人員進行必要的業務、法律培訓。其次,行政事業單位應在內部建立可行的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以此作為引導、規范內部工作人員支出資金的準繩。而且,在專項資金管理過程中,單位的管理人員要加強工作環節的把控,從而做好專項資金管理工作的監督工作。
(二)完善專項資金管理體系架構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人員不但應熟悉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及預算法律制度規定,還應與業務處室取得進一步的溝通,不斷細化專項資金預算編制及資金使用方向、用途。同時,行政事業單位應結合自身財務管理需求及專項資金使用辦法制度內部報銷流程,使單位內部工作人員可參考流程規范予以操作,不但可以提高財務管理效率,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個別工作人員因制度缺失而出現徇私舞弊等問題。最后,還要實施專項資金的報銷結算工作。行政事業單位還需要實施必要的激勵制度,進而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工作人員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
(三)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的規范化程度
為了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使用的科學、合法,應保證制定的內部管理制度符合《預算法》、《項目支出結轉結余管理辦法》及相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同時,行政事業單位應在賬簿中按照項目名稱開設單獨的會計科目,詳細記錄專項資金從申請撥付到結轉結余整個過程,以便領導備查及審計、財政部門監督管理所用,也可為上級主管部門考核提供有效的依據。總體來說,專項資金運用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做好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監督,進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專項資金運用的合理性以及科學性。
(四)對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進行有效的績效考核
行政事業單位在提高專項資金管理效率的同時,應在內部建立績效考核機制,以此作為領導晉升、部門考評、工作人員績效獎金發放的標準,調動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專項資金管理工作,不斷規范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核算與使用。同時,由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帶頭執行考核制度,以督促各業務處室積極響應考核規定。行政事業單位應在年末組織各業務處室及工作人員對項目立項的可行性、實施的進度、資金使用的規范性、項目效益的發揮等內容進行考核,對于表現突出的業務處室與工作人員給予物質、精神方面的獎勵,以此作為激發廣大工作人員提高專項資金管理觀念的重要推手。總體來說,開展有效的績效考核體制,從而確保專項資金管理工作的高效實施。
(五)提高專項資金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業務水平
專項資金管理制度的執行及資金使用效率的發揮,離不開行政事業單位專業人才的貢獻。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應不斷提高財務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及職業道德水平,保證專項資金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目前,由于個別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在專業技能、政策理解、主觀態度方面的影響,其在編制項目資金預算中常常會出現預算不切合實際,管理混亂等問題。再者,財務人員對項目實施中所涉及的專業領域知識的匱乏也是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中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因此,行政事業單位不光應在預算法、會計法、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等財經理論方面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而且還應聘請相關專家對業務知識、實踐操作、生產工藝流程等方面進行培訓。
(六)行政事業單位各部門之間應加強溝通與協作
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工作涉及單位各個業務處室,特別是在財務部門編制預算、制定核算流程及結轉項目資金余額時,應取得各個業務處室的準確、及時的資料。因此,行政事業單位首先應在管理制度中明確各業務處室在資金管理工作的職責,避免部門之間因制度不明確出現推諉、扯皮。同時,財務部門應主動與業務處室取得溝通、協作,保證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及會計核算的規范性,也可防止有些部門或者人員出現消極怠工的狀況。總體來說,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工作涉及很多部門,所以必須做好這些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
參考文獻:
[1]趙強.分析對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的思考[J].財經界,2016(15).
[2]楊凱峰.縣級行政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探索[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10).
[3]袁梅.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研究[J].財會學習,2018(28).
[4]葉旭.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績效評價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
作者:孔令春 單位:昌圖縣財政金融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