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師范院校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基于師范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的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本文提出了以下培養方向:建立“案例—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使實踐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注重對文科生邏輯思維及理科生形象思維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師范院校;計算機教學;案例—任務驅動;邏輯思維;形象思維
計算機實踐教學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更好的發揮,師范院校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
一、建立“案例—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使實踐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能夠運用理論知識,靈活解決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是實踐教學的主旨。實際操作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又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實踐教學的這一優勢,推行創新教育理念。在教學中運用案例—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結合學生專業特點,調查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知識點,以此為切入點設計較貼切的案例,讓學生接觸到這些知識點的時候能有耳目一新的感覺。通過組織學生圍繞相關案例進行研究討論,讓他們在實際應用中能進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點,培養他們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使學生對自己的課程感興趣,首先要根據教學內容,給出相關的案例,再通過其中的內容引出對應的知識點,引導學生對不確定的問題和方法提出疑問,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和探索,研究解決方案,從而使學生掌握知識,在實際操作中更好地運用計算機相關知識點,同時他們還明白了遇到問題時應該用什么方法和理論知識去解決。這樣,學生就能切身體會到計算機技術在教學方面的作用,不但使所學知識得到全面的應用,還使他們的思路更加開闊,思維更加靈活,從而逐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施案例—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所需使用的教材是整個過程中比較關鍵的。實踐教材包含以下幾個要素:1.對應知識點:整理和歸納知識點有助于學生對重點內容的理解和掌握。2.實例練習:案例實施的基礎,促使學生運用相關知識點和技巧解決操作中遇到的問題。3.案例的實施:與實例練習的作用相似,主要是對相關知識點的靈活應用。4.任務驅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方面的創新能力。
二、注重對文科生邏輯思維及理科生形象思維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通過研究和觀察可以發現,文科生思維比較活躍,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但是他們的觀察思考能力相對薄弱,邏輯思維能力相對較差,理科生則正好相反。有人說過,科學創新人才不能只是邏輯思維縝密,還應以形象思維為基礎,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得到啟示,再用縝密的邏輯去探究。回顧歷史可以發現,絕大多數偉大的科學家都是由想象和假設開始,然后才有了獨特的見解和結論。由此可以看出,形象思維是創意的切入點,是激發創新理念的要素之一,提高形象思維能力可有效培養科學創新人才。因此,科學創新人才的培養就不能只側重邏輯思維或者形象思維的培養,而是要兩者兼顧。形象思維作為創意的切入點,邏輯思維作為創新的基礎。因此,在公共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內容方面應持續探究并完善,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要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培養都是不容忽視的。在日常教學中,要因材施教,對象(知識點、學生類別)不同,教學方法和技能也因此有差別。例如,對于flash動畫設計,如果對象是文科生,就應教他們在面對實際問題時按從易到難的順序去處理,引導他們用邏輯思維去觀察、思考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系,從而發現其中的規律,根據自己的設想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理科生而言,教師要引導理科生從多方面去思考,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將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相結合,增強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培養出創新人才。
三、結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觀念,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學生不僅掌握扎實的計算機知識,還要提高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為其成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陶勁松.淺析高職計算機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25-27.
[2]馬茹輝.試論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36):171-172.
作者:劉瑞冰 單位:泉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