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虛擬機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1理論課堂教學
傳統的教學是一種知識的傳輸,即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遞。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課程不再僅僅是通過這種途徑就可以完成教學,就如同計算機課程,這本身就需要一種動手操作的技能,需要學生理論聯系實踐,在操作中掌握這項技能,如果不能動手嘗試的話,得不到教學效果,即使都背下來,到了用時也不會操作,這叫“紙上談兵”。相關的一些網絡課程,如訪問網絡資源權限和使用網絡權限的控制,以及1P網絡協議的設置和測試等,需要教師進行現場的網絡操作演示,如果沒有現場演示,就是空洞的說教,沒有足夠的說服力和吸引力。如果能夠通過教程講解并同時使用虛擬系統操作演示,最后再加上學生的上機動手實踐操作,效果必然會很好,會高效地完成技術知識的傳遞。再比如說,教學中有學習系統的操作和安裝這節課,還會有格式化等操作,沒有虛擬教學的話,學生就會直接在裸機上進行操作,這個過程會讓學生由于操作不當對計算機帶來一定的破壞?,F實中大部分的學校都會選擇網絡化的管理,對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程序和軟件,即使有操作錯誤也不會對計算機有任何系統上的損害,只要恢復程序就好。
1.2網絡操作實驗
學校都很重視信息化教學,大多數的高校都具備了網絡實驗室或者多媒體信息教室,但這樣的情況下也頂多是一人守著一臺電腦操作,進行網絡實驗的時候,就會有硬件條件的限制,無法正常進行計算機上的教學內容。如果運用虛擬系統,就可以使整個教室連成統一的網絡范圍,相互連接,教師可以在終端機器上進行操作,學生都可以看到。
1.3網絡安全試驗
計算機初級教學中就會講到計算機病毒和黑客等計算機安全隱患,這些知識是一個網絡使用者必須知道、必須防范的,但是,教師不可能為了講這些知識就要在真實的機器上進行演示,為了維護設備,就只能用書面講說的形式來進行。對這些抽象的知識,學生不看到具體的現象是無法想象出來的,沒辦法從根本上理解知識的本質。有了虛擬網絡就不一樣了,教師可以在虛擬的網絡中進行操作試驗,等結束后關掉終端虛擬系統,計算機不會受到任何損傷。
1)病毒感染試驗。計算機病毒有很多種類,破壞力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它們具有普遍的共性,對計算機的破壞表現也可以很直觀地看出來。在實驗中,教師在虛擬機上做病毒感染試驗,讓學生觀看病毒入侵的途徑、帶來的破壞力和損失,并找出解決的辦法和防御的措施。這個過程是直觀的體驗過程,學生一般會非常有興趣,教學效果會非常好。
2)黑客入侵試驗。黑客,本身就非常有神秘感,他們能夠在無形之中入侵別人的電腦、遠程控制或者盜取密碼。學生對黑客非常的感興趣,很想解密黑客的入侵手段。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夠用虛擬的計算機系統,在計算機之間對學生進行直觀的入侵試驗,并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試驗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學會獨立的操作,不僅提高動手操作能力,也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
1.4監督作用
虛擬機具有屏幕錄像功能,教師可以在終端計算機處觀看每個學生的動態和操作過程,并記載下來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不規范的地方和錯誤的地方。教師可以集中這些不正確的問題進行二度指導,加深學生的理解,從而使他們更牢固地掌握技能。
1.5編程應用與測試
專業學習計算機的學生或者軟件學習者、網頁設計學習者,在學習中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就是網絡編程。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需要在多種環境和多個系統的操作下進行試驗和運行,有時候會因為一點兒小的失誤而導致全盤皆輸。有了虛擬系統就不需要多臺機器同時操作了,因為一臺虛擬機可以虛擬出來多個系統程序和環境,更容易操作,也更容易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這些問題,以免給程序的編制過程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2結語
計算機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因為其帶來的便利性,現在也漸漸成為人們工作生活的得力助手,生活中少了計算機,效率也會降低。以上探討了高校計算機教學中虛擬機的運用,通過本文也從教學這一方面看到了信息技術為人們帶來的方便。當然,虛擬機的運用過程中也有一定的問題,還有改善的空間,為了其以后能更好地為人們所用,為工作生活帶來方便,還需要不斷地進行研究和創新。
作者:馮川 單位:濰坊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