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資源在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互聯網技術也顯得愈發成熟,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更是逐步廣泛化,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已然成為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對于現代教育教學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由于多媒體手段發展尚未成熟,多媒體資源與教材的結合尚未最優化,要實現多媒體手段中網絡資源與教學相結合還是有一定的難度,該文以高校計算機教學為例,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做出分析,并對如何實現網絡資源和高校計算機教學的有機結合做出結合方式探析。
關鍵詞:網絡資源;高校;計算機教學
網絡資源在現代教學領域的延伸意義為利用計算機通過通訊設備傳播與教學、教材相關的網絡信息,包含影音視頻、文字、圖像等,是現代教學重要的共享信息資源,更是滲透于各高校各課程各環節的教學,是高校教學必不可缺的教學資源。但是就目前高校的計算機教學來看,網絡資源的利用程度以及結合程度還有待加強,盡管計算機教學中學生能夠更輕易的接觸網絡資源,但由于教學方式的傳統、一體化等原因,使得學生也沒有充分接觸、了解、利用網絡資源,計算機教學與網絡資源存在一定的脫節,不利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所以要充分認識當前計算機教學不足之處,使網絡資源與計算機教學相結合,實現教學內容的拓展、教學效果的最優化,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1網絡資源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意義
1.1有效整合資源
網絡資源是附屬于一定的平臺之上的,并且互聯網上網絡資源、網絡平臺種類繁多,這就意味著資源的分布較為零散。而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檢索收集、整合和教材相關的所需資源,可以實現相應類別資源的有效整合,并可以提供給學生自主查閱學習,并能夠在課后對不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反復學習,從而掌握通過網絡資源更深一步掌握所學知識,通過資源的有效整合可以大大提高學習質量。
1.2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是教學信息的提供者,還是學生學習的輔助者,但是在課堂中教師往往分身乏術,難以針對不同進度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教學,并且網絡世界深似海,學生在課堂上接觸的計算機知識只是冰山一角,但是通過在教學中利用網絡資源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無法“一對多”的難題,并且拓寬學生接受的知識面,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1.3豐富教學信息
網絡資源內容豐富,涵蓋了文字、圖像、影音視頻等,而一般的計算機教學局限于課本之上,教學內容的展開都是圍繞課本來講授,并且課本內容較為固化、呆板,不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網絡資源可以展現更多的教學信息,給學生帶來更多面化的直觀感受,以此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能夠在更大的范圍內獲取更多的學習信息。
2當前高校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2.1教學方式傳統化
雖然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教育方針政策不斷實施并完善,但在真正達到教育政策完全體之前,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應試教育模式等相對落后的授課方針依然普遍存在。在信息普及化的網絡時代,計算機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新式科學的教育方法不斷涌現,但大多數學校或是教育工作者仍堅持老套的教學模式和思想,坐擁完善的多媒體教學設施卻堅持黑板粉筆的教學方式的教育工作者不在少數,這樣只會極大限制著對學生思維培養和全面教育的教學行動,如拋棄多媒體教材,用粉筆黑板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計算機編程、攝影講解、生物解刨等課程培訓的話,學生能夠展開聯想的空間極小,這樣的教學收益成果只會是最低的。所以,高校教學方式革舊迎新是勢在必行的發展,堅持自身教學特點與新式教學策略的融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才能更好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教育事業的發展。
2.2教學內容陳舊式
在信息發達的網絡時代,受益匪淺的行業之一自然會有教育行業。以往的陳舊式教學內容取材來源大多以教育工作者文化底蘊、書籍資料、前輩傳承(教師之間的教材交流)的途徑取得,局限性較大,難以避免會出現授課技術與現代教育脫節、教材單一、教學質量不穩定性等情況發生,這樣的后果不僅導致教學效率過低,也限制了學生知識基礎的鞏固、強化,讓學生難以構建厚實的學習功底。而在計算機教學中利用網絡資源可以說是幫助陳舊式教學擺脫這樣的窘境的救命稻草。網絡資源的信息優勢是無需置疑的,合理利用計算機的資料庫,教育工作者的教學內容擴展革新跟上時代步伐是信手拈來的。學校只有改變陳舊的教材內容令自身教學內容得到不斷的升級填充,教育事業的發展才能事半功倍。
2.3教學忽視實操性
在我國現代教育中,應試教育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不少的高校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過分強調計算機課程的學科性質,忽視了其本身的作用性,偏向于掌握應試理論,忽略了計算機運用的操作性質之關鍵。計算機不同于政治、語文等思想培養課程,它更注重的是靈活使用程度,所以實際操作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視的。傾重于計算機理論知識的掌握,只會導致學生知識結構單一,從而讓紙上談兵的情況發生,空有一腔理論卻不能真正習得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光說不做并不是一個能彰顯學習成功的表現。只有讓學生理論和實操相結合,將理論的內容代入到計算機的硬件、軟件、網絡等了解與運用中,才能培養出能說會道與動手能力兼備的優秀人才。
3網絡資源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方式
3.1網絡資源與教材相結合
以往的計算機教學中教材僅局限于教材,但是在這信息發達的網絡時代,豐富的網絡資源對于教師而言不失為一種有效并且具有時代特色的教材。網絡時代的到來,出色地解決了以往教材資源單一、地區教材資源匱乏等教材不足的問題。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通過在互聯網采集優質的教學輔助材料,結合教材進行教學,達到如虎添翼的效果,并且能通過互聯網這個平臺向廣大教師群體分享優秀的教學方式,以及填充相關教學材料的資源庫,擴大資源的多樣性,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比如在學習Java編程語言中,教師可以事先結合各網絡教學方法,然后結合教材結合學生之間的共性進行教學,并將網絡資源分享到平臺上,供學生課后學習,以此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將網絡資源與教材相結合是計算機教學中較為有效的手段。
3.2引導學生自主檢索資源
雖然計算機普遍存在人們的生活中,并影響這人們的生活,但是由于高校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甚至是一些偏遠的山區,基本上沒有接觸過計算機,更有甚者不知道計算機,而有的學生生活水平較高,早早就接觸了計算機,對計算機有一定的了解,基于這兩種極端情況,各學生掌握計算機的能力參差不齊,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傳授計算機知識的同時也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去利用所學的計算機知識來認知、熟悉、分析、深入了解計算機知識,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如何自主檢索尋找有效資源,尤其是對計算機缺乏了解的學生。當然,在這個網絡為主的計算機時代,教育工作者的職責不僅限于知識的傳授,也有注重發揮對學生網絡法律意識的引導職能,讓學生重視獲取信息、傳播信息等方面的法律責任,在接觸信息處理工作時加強信息安全意識,合理使用資源,規范自身道德行為,這樣還能在使學生學習網絡資源的同時影響法律意識道德的樹立。
3.3搭建網絡資源共享平臺
網絡資源的分布是零散的、非系統化的,但是網絡技術是發達的,并且網絡最方便的是可以通過輸入關鍵詞自動檢索,教師或者校方可以基于這點認識,搭建具有學科針對性的網絡資源共享平臺,將整合的網絡資源上傳到平臺,建立網絡資源信息庫,供學生在課后也能自主提取多媒體資料學習。如此一來,不僅彌補了課堂教學內容展現的局限性,也能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習內容的需求以及課后的反復學習。網絡資源共享平臺就像云端儲存,即用即取,看或者不看它都在那里,網絡資源共享平臺能夠有效保證教學信息的時效性以及實時性,能夠隨時隨地通過計算機或者通訊設備獲取信息,為學生獲取學習信息提供了一個科學系統化的渠道,大大提高了獲取信息的來源,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
4總結
在現代教育教學中運用網絡資源實現教學目標是時展趨勢所向,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在計算機教學中是促進學生計算機水平提升的較優途徑,而計算機水平又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的發展空間,可見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網絡資源的實際意義一斑。所以要高度整合網絡資源與教材的結合,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的最優化,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實現學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袁赟.網絡資源的價值最大化——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網絡資源的運用與實踐[J].河南科技,2017(07):31-32.
[2]郝興偉,徐延寶,王憲華.我國高校計算機教學情況調研與分析[J].中國大學教學,2014(06):81-86.
[3]高素雙.網絡資源在開放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探索[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12):13-14.
作者:劉瑜 單位: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