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英語教育改革舉措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院校是培養技術型人才的重要場所,高質量的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的重要性。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推進,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國家之間的企業交流與合作需求增大,因此主要以就業為目標培養技術性人才的高職院校要不斷探索實施教育改革,積極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充分貫徹職業教育的理念,重視素質教育和現代企業對于英語實用性的訴求,從而培養綜合型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職業教育理念;教育改革;高職英語
一、高職英語教育的現狀
高職英語的教育改革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并適應各大企業對于英語人才的需求,面向生產、建設、服務與管理,逐漸向實用性的課程目標發展。高職英語教育在課程體系、整體方向以及一些局部內容方面都進行了革新,對于不再適應時代、冗繁的教學內容進行了刪減,更加有利于高職學生的有效學習和教師的高效教學,從實際出發,結合時代要求,讓學生接觸到和社會與時代相適應的、更寬泛的內容,同時也提高了高職院校對于教學體系的研發與改編能力。這些努力取得的成效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國目前高職英語教學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高職英語教育仍缺乏明確的改革定位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已經意識到并在強調實用性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但明顯缺乏創新理念,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并不明確,導致高職英語教學定位不清。[1]大多數高職院校教育目標的重點仍在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而高職英語作為高職教育課程中的公共基礎科目,在高職教育中有別于技能培養課程。目前我國仍以英語水平等級考試為主要途徑,來檢驗學生英語學習的成果。基于這樣的背景,大部分高職英語教師的教學目標旨在幫助學生通過英語水平等級考試,課程內容的重點主要來自等級考試題目,更加側重基礎知識的講解,而對能力的培養并不重視,且教學模式仍然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作為主導者和監督者,未讓學生主動參與進課堂,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嚴重失衡,且在長期忽視英語技能練習的學習環境中,并不能將英語課堂學習的知識遷移運用到崗位上,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也沒有得到發展,更不能作為職業發展的工具。長此以往,教學方式的僵化也不能營造活躍且積極主動的課堂氛圍,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更不利于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也不能貫徹職業教育方針。高職院校以及高職英語教師需要明確高職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以語言能力提升發展為中心,在此基礎上有效結合課程和崗位需求,既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又要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當然,實施高職英語教育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并不能要求全部高職英語教師迅速完成教學理念的更新,但是應該引起重視的是,教師也應該將自身的思想和時代與社會接軌,完成自身教學思想以及教學模式的革新,不斷要求自我、發展自我、提升自我,從而不斷提升自我的教學能力。教師對于學生的素質培養要引起重視,要不斷反思和重新定位教學,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制訂科學的教學大綱,逐步實現高職英語教育改革的目標,提高英語在學生職業發展中的地位,將實用英語與職場所需密切結合。作為向社會培養和輸送第一生產戰線的人才的搖籃,高職院校培育的技術性人才更需要熟悉生產設備和生產工具,更傾向于生產和工作的需要,必須確定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英語內容以實際工作需求為主。[2]在必要時,應聽取和采納相關技術人員的建議,例如,我國和國外合作生產的先進設備,通常會有大量的英文說明和使用須知,需要技術人員流暢通讀這些工作文件才能有效地投入使用。綜上所述,高職英語教育在課程體制、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等各方面都需要結合實際作出調整,重視高職英語教育改革的定位。
(二)生源基礎薄弱,學習目標轉變困難
受我國高職院校招生制度的影響,近些年來,高職院校的生源文化分數普遍較低。[3]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底子差,并且在之前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基礎薄弱的情況下,學習英語便會是一件困難的事,學習力不從心,無法在短時間內達成良好的學習效果,這些因素甚至會讓大部分學生出現嚴重的抵觸心理。高職英語教師無法良好地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也遭遇了很大的困境。基于上述情況,高職英語教師更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學情出發,以學生學習遇到的困難為立足點,在課堂上增強英語教學的趣味性,而不是一味地讓學生抄寫以及機械地練習和考試。而對于有些英語基礎的學生,雖然學習能力較強,但是同樣受到傳統教育的不良影響,過于重視英語的理論學習,以考試分數和等級證書為學習動機,更是加重了英語課堂死氣沉沉的氣氛,不能給英語教師良好的反饋,固化英語教學模式,忽視了技能實用的重要性。此外,英語教師改變傳統英語教學方式,需要長期的探索和努力,最重要的是對于教育理念的轉變。
二、職業教育理念下的高職英語教育改革舉措
(一)深化高職英語教育改革,重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要想傳統教育教學的弊端,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必須改革教學方法,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如情景教學法、任務教學法以及小組合作教學法等。1.以學生為中心,最主要的是角色的改變在傳統教學課堂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被動接受者,因此容易導致“灌輸式”和“填鴨式”教育,并不利于構建高質量的教學課堂。而在改革后的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把學生完全當作課堂的主角,一反以往認知,讓學生居于主體地位。而高職英語教師負責在課前給學生布置創新型任務,以任務為導向,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對任務和問題作出積極的思考與探索,提高參與性和互動性。在此基礎上,高職英語教師應給予適當的指導,確保學生能夠在此過程中獨立觀察,提高事物歸納與聯想能力,主動參與進來。在課堂活動完成以后,教師應及時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給予鼓勵和肯定,即積極的反饋,同時對于不足適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的學習接受規律,堅決拒絕“填鴨式”教育,與時俱進,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思考。2.以小組合作和團隊合作為中心轉變方式在就業與職位發展中,團隊是重要的組織形式,運用到高職英語教學課堂中,可以作為職業技能發展的組織,有效體驗和實踐企業與工作中的管理職能。設立學習合作小組,既可以讓基礎能力較差的學生體驗到以自主學習為主的自信,又可以促進不同差異背景下的學生共同學習;既是一個相互借鑒的過程,也可以讓學生提前體驗團隊運作機制,培養在職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合作以及管理能力。
(二)深化高職教育改革,更新調整課程教學內容
1.解讀重構舊的高職英語教材,形成系統化教學英語教材作為英語教學的主要藍本,以及學生學習內容的基本來源,要先于高職教育改革,更為貼合企業與職業需要,這是英語教材改革的重要基礎。目前我國高職英語教材體系還是借助于普通英語教材的體系,但是經過分析學生學情以及學生學習目標,發現現階段的高職英語教材的適用性并不是很好。一方面,高職院校生源文化基礎薄弱,采用有一定難度普通英語教材體系并不能與學生的能力匹配,不能滿足高職院校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現階段的高職英語教材的側重點還是傳統的詞匯與閱讀,而一些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模塊并不適用于高職院校的學生,更不存在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可能。因此,新的教育改革體制下,應該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能力重新制定教學大綱內容,調整教材難度,增加實用性內容,讓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學生不再苦惱于沒有目標、沒有實用性的英語學習,要以行業導向為核心。以經貿職業學院為例,課程教材內容的重建就應該把商務英語、財經英語和公共基礎英語的內容結合起來;以計算機職業學院為例,就應該融入計算機專業英語的使用,且因為計算機行業的特殊性,更應該對計算機的專業英語高度重視起來;以旅游學院為例,充分研究旅游英語專業,英語教學應更加重視學生的聽說技能。這樣才能符合高職英語教學的教學特點,讓學生能夠適應未來工作的需要。教材內容重建的側重點應該體現出高職英語教學的共性以及社會發展與時代特色。根據不同專業與不同的就業方向,構建出既生活化又突出職業需求的模塊英語教學,使學生在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和基本專業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實現行業知識的深入和延伸。2.深化高職英語教育改革體系,豐富英語教學資源首先,英語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結合新時代發展要求,把新鮮的內容和資源帶到課堂上,尤其是作為國際化的語言工具,教師更應該將教學內容拓展到生活和職業教育的實踐中,豐富教學資源。例如,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將教學內容以圖像、聲音、視頻的方式帶給學生,留下富有趣味和深刻的印象。但是要想豐富教學資源,一方面高職英語教師需要作出努力,不滿足于講解枯燥的課本內容,根據教學內容積極制作教學資源。也可以為了提高學生的互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參與教具的制作,如可以引導鼓勵學生自主動手、動腦制作英語單詞卡片,也可以利用英文電影和電視劇的配音讓學生參與口語練習,讓英語口語走進學生的生活,走進職業技能的培養。另一方面,高職英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備課時充分拓展教學內容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實例,將這些實例穿插進英語課堂教學中,讓英語學習更加立體化、具體化,也可以幫助學生深度了解并掌握課堂內容的重難點。其次,高職院校應該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適當對經濟基礎和場所提供加以支持,讓深化高職英語教育從體制到具體落實,不再是高職英語教師群體人微力薄的責任,而是學校和教師共同為現代化英語教育發展的需要作出貢獻。
(三)深化高職英語教育改革,創新考核成績的方式
既然高職教育的目標是面向企業、面向職業,那么高職公共英語的課程不應該單一地采取英語等級水平測試,可以實行階段性考核、就業考核以及英語水平等級考試多種考核方式和體系相結合的模式。這樣一來,學生就不會拘泥于對理論知識的死記硬背。1.創新考核成績的方式,注重以技能考核為導向在貫徹職業教育理念,重新制定考核體系時,更應該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考核。例如,教師可以開展英語演講活動,也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或者創設情境考查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此外,英語等級考試水平測試仍是各大企業人才錄用的重要依據之一,在就業市場中充當著“就業通行證”的作用,更是高職學生就業和職業發展的“門票”。[4]因此,高職院校在不放松聽、說、讀、寫實操技能考核的同時,也不能放棄督促學生參加英語等級水平測試,因為只有拿到就職的“門票”,才能進入職業的門檻,同時充分展現自己的實際英語運用才能,提高自身的職業競爭力。2.創新考核成績的方式,采取多種評價和反饋機制考核體系方式的革新,意味著學校和教師作為考核體系的主導者,應該采用多元化課程考核的評價方式和反饋機制。一方面,可以對英語基礎能力差但是取得了一定進步的學生進行鼓勵,提高其自信心和學習興趣,不至于使學生因為短時間看不到成效而輕易放棄學習英語的堅持和努力。另一方面,多元化的反饋機制也可以使有一定英語基礎但是只注重理論學習的學生參與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例如,可以采取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參與評價,欣賞同學的長處,取長補短;還可以采取校外實習教師與校內授課教師共同評價的機制,不再單一注重以結果為導向的考核。讓考核成績更加公平、科學,也能夠全面發展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際運用能力。學生在參與這些多元化的評價過程中也能夠提升主動學習的意識,調整傳統的學習價值觀。綜上所述,高職院校若要結合社會發展與時代特征實現對人才的真正培養,就要在探索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貫徹職業教育理念的指導原則,重視高職英語教育的改革。此外,教師首先應該徹底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全面革新教學模式和方法。其次,高職英語教育內容應從教材系統化的革新和現代化教學資源的多元化入手,來提高教學質量。最后,改變傳統單一的考核體系,以側重學生實際聽、說、讀、寫技能的考核為導向,不放棄英語等級考試,綜合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并輔助多元化的考核體系和反饋機制,展現高職英語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
參考文獻:
[1]黃勇.以職業教育理念深化高職英語教育改革的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9):218-219.
[2]于劍.以職業教育理念深化高職英語教育改革[J].中國成人教育,2011(13):89-90.
[3]解晶.試論如何以職業教育的理念深化高職英語教育改革[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6,33(2):65-66.
[4]趙燕.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現狀與對策[J].河北職業教育,2017,1(2):76-77,81.
作者:趙繼海 單位:朔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