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好壞決定了建筑企業的價值,尋找出建筑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的薄弱環節是促進建筑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全面提高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管理水平涉及到管理制度、管理體系和管理要素各個環節,只有多方聯動,增強質量管理責任意識,優化工程質量管理方案,才能推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強建筑企業的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管理
引言
伴隨著建筑業迅猛發展,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備受關注,城市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建筑企業的最終效益和社會效應[1]。當前,事后檢查依然是建筑行業對工程施工質量的主要監管方式,導致工程質量標準問題不斷,構建更加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已成為促進建筑行業的良性發展的必經路徑。
1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意義
1.1提升建筑企業經濟效益
建筑管理項目是多部門分工合作共同管理的系統工作,強化建筑質量管理工作直接關系到建筑施工工程的經濟收益,良好的建筑質量管理工作為建筑企業的生存提供了物質支撐。不合理的建筑成本管理規劃會導致施工成本控制難度的增加,進而影響到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阻礙建筑企業的發展。而對建筑工程各個環節合理的建筑成本及施工管理就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優化施工現場的工作程序和資源配置,避免損壞設備、浪費材料狀況的發生,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促進建筑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1.2消除施工安全隱患
建筑施工管理過程中,良好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能減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消除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且保障了施工項目后期的使用安全性。基于此,加強施工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實施有效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案,并定期加強專業人員的安全培訓及施工現場的監督檢查,能及時消除建筑施工安全隱患,保障生命財產的安全。
1.3提高建筑施工單位的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質量實施中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一是人員的管理,施工人員主要來自缺乏質量管理控制意識的農民工,如果施工項目監督管理不到位就會導致因工序施工質量不達標、不同工種之間的不配合而造成的工程質量問題,加上管理人員自身的懈怠也會影響到施工的質量;其二是機械因素的影響,如果沒有完備的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去落實,就會導致機械損耗的加重及維修成本的增加,進而影響到施工質量;其三是材料因素,合格的材料是建筑施工質量得以保障的基礎,材料供應商的選擇、入場、驗收、保管等管理環節都會影響到施工質量。其四是施工工藝因素,對施工工藝的監管不到位就會導致和交底的技術方案不符的現象,會導致工程質量的降低;其五是施工環境管理因素,施工規劃中不考慮環境氣候和社會環境也會對施工質量也會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健全的施工質量的管理制度不僅能夠促進各個施工單位及環節的協同聯動及溝通合作,而且能加快項目的施工進度,提高建筑施工單位的綜合管理水平。
2現階段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2.1工程質量監管制度的管理漏洞問題
如前所述,建筑工程本身就是多部門系統協作工程,在具體建筑施工中,每家合作者都會關注自身的獲利情況,在施工工程進展時就會出現質量管理方面的漏洞與差錯。首先是沒有確切落實職業,導致建筑施工的每個參與單位在遇到交叉作業疑難問題時會推脫責任以保全自身利益。其次是面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相關管理人員缺乏相應管理手段,存在怠惰疏忽的問題。而且相應的質量監督管理專業人員儲備不充分,尤其是施工技術層面缺乏高水準管理儲備人才,導致在技術與管理生產系統的環節的管理監督缺位,現有監督管理人員因技術不精湛而造成技術改善措施方面出現各種問題。最后,材料的檢測質量設置過程計劃大多因缺乏專業化而粗糙,很多細節無法追求,對材料的實際推行保管階段因缺乏仔細的核對和比較而漏洞百出。
2.2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施工工程項目管理機制落后,目前大多數建筑企業依舊采用的是行政手段和強制命令為主的計劃經濟時代的管理模式,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方面忽略了建筑工程自身的客觀規律,導致生產要素和生產設備滯后于時代的發展,加之不規范的競爭機制和不合理的人才選拔機制制約了建筑企業員工的發展,導致建筑企業的凝聚力不強、工程質量低下和建筑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下滑。其次是管理方法落后,當前大部分建筑企業存在管理方法陳舊,行政手段和管控手段落后的現象。建筑施工企業對建設工程項目的科學性,系統性和綜合性缺乏足夠的了解,缺少相應的管理知識和市場營銷知識,難以對建筑市場以做出有效,合理的判斷。對待員工的績效有效性評估也缺乏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導致大多數建筑企業的員工和項目基層管理人員缺少職業動力和活力。在工期制定方面缺乏科學合理的依據,施工進度編制方法往往以橫道圖為主,施工的進度規劃的不合理導致各個工序之間邏輯關系不清晰。最后在工程施工控制方面缺少先進科學的控制理論和方法。一方面,建筑施工時往往缺乏量化的控制標準和合理的編制安排,在工程質量的控制方面也往往缺少對工程質量中間過程的監管;另一方面,直線職能制仍然是當前很多建筑施工企業的組織形式,這種應變靈活性差的組織形式導致管理集權嚴重和沉重的企業負擔,不能適應當前建筑工程項目的體量及對施工工藝的質量要求。此外,忽視信息化建設在工程施工控制管理中的優化作用,也阻礙了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系的完善。
2.3工程質量要素存在的問題
首先,人是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中的首要因素,然而當前建筑企業施工人員的教育程度和技術水準懸殊太大,加上施工質量管理人員缺少管理知識和管理經驗的現象也很常見,無法對建筑施工人員做差異化管理,導致建筑施工質量受到影響。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的設計者缺少對施工細節方面的設計,決策管理者也往往關注眼前利益,部分班組長對班組人員的施工質量要求把控不嚴和缺少技能性強的施工建造者等因素均會影響施工工程質量。其次是施工中的材料與機械要素問題。材料質量是建筑工程質量的基礎,在建筑材料采購階段,部分管理人員因缺少相關的才來采購知識培訓,導致無法把控材料的性能和特點,經常會出現以次充好的材料。另外,運輸過程中對材料的性能的不了解也會導致材料出現運輸或天氣原因造成的損壞,入庫時對材料的內在性能和質量檢驗缺位及入庫后的存放不當均會造成建筑材料出現質量問題。機械要素方面,對機械要素的監管也會影響著施工的進度和效率,大部分租賃的機械均沒有得到及時的機械保養,加之很多施工項目部并沒有在管理上設定專人專機的制度,導致機械出現故障而影響施工工程的質量。最后,在工程施工的環境要素方面,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政治環境均會影響工程施工質量。當前,建筑施工現場經常會出現材料雜亂堆放和電線雜亂無章的現象,銀行貸款及政府對建筑產業的政策等也容易導致建筑項目整體施工的質量問題。
3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改進措施
3.1建立工程質量管理相關制度
完善的質量管理制度應涉及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各階段。事前建立安全培訓制度,定期對施工工程實行工程質量培訓,優化企業內部控制,形成企業的質量管理文化。事中增加每周質量例會制度和工程質量統計制度,由項目質量總監主持,分析質量階段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下階段的改進措施,定期收集匯總施工質量檢測的各項數據,為后續施工提供可行的質量參考。另外,還應建立考核制度,對出現質量問題的個人或部門給予相應的懲罰。事后建立回訪制度,對客戶的體驗及公司工作的疏漏或優勢作好回訪記錄,并建立相關回訪檔案,為公司施工質量的改進提供原始資料。
3.2優化質量管理體系
首先,建筑企業應樹立建筑企業員工的質量管理體系的意識[2]。注重質量管理體系的頂層設計,在領導層面豐富質量管理的相關理論知識,對公司的質量管理現狀做到充分了解,在質量管理體系中組合項目管理部各不同部門的人員建立質量管理小組及督導委員會,做好對質量管理各個環節的監督控制,然后對質量管理組織機構進行優化,厘清質量管理責任分解,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與溝通,在管理方法工具方面資源共享,做好質量管理資源協調工作。另外還要加強對于員工的關注,降低員工的流動性,提升員工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其次,建筑企業應建立工程的工序交接檢驗程序流程,由總包單位對完成的工程進行初驗合格后交與監理工程師進行實體質量及資料的驗收,不斷強化竣工工程的驗收程序,做好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程序流程。
3.3強化對工程質量管理各要素的控制
其一,在施工人員管理方面組建優秀的管理團隊,施工人員進入工地前需經過工程級的相關培訓并取得相關證書,并在人才建設和培養上加大投入,通過加強專業培訓的方式提升隊伍建設。其二是完善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加強施工機械設備的質量管理,對設備使用情況進行統計建檔,加強對機械設備操作規范及操作人員的要求,加強對機械設備的保養和檢查。其三是成立材料管理小組,嚴格遴選材料供應商,規范采購流程,并加強材料的存放和使用管理。其四是完善施工組織設計,加強對樓板厚度、主體結構垂直度、主體結構平整度、頂板水平度、洞口尺寸及二次結構施工質量等細節的控制管理,并落實技術交底工作。其五是加強建設施工管理環境的建設,做好施工現場的平面規劃及管理,在社會環境上協調好各方關系,在自然環境方面收集有關工程的自然環境信息,及時針對環境變化做出應急反應,盡量減少對周邊環境帶來負面影響。綜上,施工質量管理關系著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對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進行優化可以幫助企業樹立全面的質量管理文化。質量管理是個復雜系統化的管理活動,需要多部門協同,從不同的角度把控好每一個環節,才能實現建筑企業利益最大化目標。
參考文獻
[1]毛君毅.建筑工程管理的現代化發展模式[J].工程技術,2016(25):78.
[2]吳濤.建筑工程施工項目質量管理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20(36):131+139.
作者:丁印領 單位:中鐵十五局集團城市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