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問題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混凝土工程中常見施工質量問題,并指出對應的預防措施。然后從建筑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方面提出一些策略,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得到保證,發生建筑工程質量問題為最小或零。
關鍵詞: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問題;對策分析
1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是由膠結料、骨料、水、摻合料和外加劑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物,經硬化后所形成的一種人造石。由于混凝土具有諸多優點,混凝土結構存在以下特點:首先,混凝土結構使用的材料性價比高,施工工藝相對簡單,不僅抗震能力與抗拉能力較強,而且混凝土中摻和礦渣和煤泥等工業廢料,其性能會得到很大改善。其次,混凝土結構在不同原材料的情況下容易出現差異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從而降低材料的承載能力。最后,由于現代建筑形態多樣化的特點,工藝流程越來越復雜,混凝土結構的工藝難度增加,因此需要規范各項工藝流程,提高施工質量與效率。
2混凝土施工常見質量問題及措施
2.1現澆板裂縫
現澆板裂縫是經常出現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質量問題,程度比較輕者,會對美觀造成影響,嚴重者會對建筑的結構安全產生影響,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養護差,受高溫或大風等外部環境影響,混凝土表面水分損失快;(2)技術間隙時間不足;(3)模板支撐不穩而變形;(4)集中堆放材料;(5)拆模早;(6)鋼筋保護層小;(7)大鋼模板或布料機等集中荷載沖擊;(8)先后澆筑混凝土接茬時間超過初凝時間,導致出現冷縫或產生開裂。如果單純從施工角度考慮,防治的措施通常有以下方面:(1)按審核批準的模板施工方案施工,嚴格控制拆模時間;(2)不得隨意在現澆板上集中堆放材料;(3)混凝土表面多次抹壓及時覆蓋,灑水養護,保證澆筑完24h內不得上人,24h揭膜彈線后及時養護;(4)編制的施工方案中應有大鋼模或布料機吊裝時的防沖擊措施。
2.2夾渣
夾渣是指混凝土中夾有雜物且深度超過保護層,造成夾渣的原因是混凝土澆筑前模板內清理不符合要求及混凝土接槎處界面處理差。因此需要施工人員嚴格按施工方案留置清掃檢查口,進行混凝土接槎處理,加強混凝土澆筑前的工序交接檢查等。
2.3露筋
露筋是指構件內鋼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其原因是鋼筋墊塊少或保護層不足、鋼筋緊貼模板、墊塊破碎或移位、混凝土離析或模板嚴重漏漿拆模早,混凝土缺棱掉角、現澆板混凝土澆筑厚度不足、鐵板登高度不合適或踩踏變形都可能導致鋼筋露筋。露筋的防治措施一般有:(1)保證墊塊的數量,厚度,強度;(2)混凝土澆筑時應有防踩踏措施:(3)拆模時間根據構件實體強度依據《拆模方案》具體確定;(4)保證負彎矩鋼筋鐵凳強度、構造措施到位及澆筑混凝土厚度符合要求。
2.4孔洞
在施工過程中,如果混凝土沒有按順序振搗,產生漏振,混凝土跑漿嚴重、砂漿分離,就會出現空洞現象。分析其原因:(1)混凝土振搗不實形成漏振;(2)混凝土間歇時間超過初凝時間,無法振搗導致;(3)混凝土離析導致漿骨分離;(4)模板拼接不嚴,漏漿導致。一般采取的防治措施:(1)加強混凝土的振搗,(2)加強混凝土進場驗收,發現混凝土離析、泌水立即退場。現場不得加水;(3)先后澆筑混凝土接槎不得超過初凝時間。(4)加強交接檢查,模板檢查合格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
2.5蜂窩
由于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漿而形成石子外露,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實造成混凝土出現局部松酥,從而形成蜂窩孔洞。主要原因是:(1)混凝土澆筑前已經離析,或澆筑高度過高或投料過多導致離析;(2)混凝土振搗不實;(3)模板拼縫不嚴,漏漿。防治措施:(1)控制混凝土進場質量,同時杜絕混凝離析及澆筑方法產生的離析現象;(2)加強振搗工的培訓,提高混凝土振搗質量;(3)加強模板安裝檢查驗收,保證振搗質量。
2.6混凝土施工縫
造成混凝土施工縫的常見情況是施工縫未剔鑿、混凝土強度不足時進行界面處理、剔鑿清理不到位、接槎處理差。防治的措施首先在施工縫處(接槎處)進行剔鑿處理,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再進行表面剔鑿,加強界面剔鑿的過程過程控制,從而保證剔鑿和清理質量,接著按《混凝土施工方案》在界面鋪貼10~20厚的去掉石子的同配比水泥砂漿,進行接槎處理。
2.7模板支固不牢在模板施工過程中,如果模板龍骨、支撐變形或模板位置不準,沒有嚴格按照要求起拱造成樓板起拱不符合規范要求或樓板厚度不足等現象存在,就會出現模板下撓、脹模、虧模、倒模等問題。這時采取的防治措施:(1)編制《模板專項施工方案》時應對梁、板構件底模板的龍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間距應通過計算決定,使模板的支撐系統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2)模板安裝時嚴格按《模板專項施工方案》施工。
2.8樓梯模板標高的常見問題
樓梯結構施工時,樓梯段及平臺支模未綜合考慮結構標高和建筑標高,裝修時為保證踏步高度一致,導致斜板厚度不一,這就需要施工人員認真核對圖紙建筑與結構標高,考慮裝修做法,控制樓梯平臺及踏步的結構標高。
2.9樓層處上下錯臺
如果樓層連接處模板位置不準或固定不牢,下層混凝土由于虧模板或脹模導致位置不準,造成樓層處上下錯臺,這時采取增強加固措施,保證模板位置正確,并固定牢固,同時檢查施工完混凝土端部位置尺寸是否標準,做適當修整,使之與新模板順暢連接。推薦做法是模板做下跨或留置埋件進行模板下端有效固定。
2.10填充墻頂部填塞不實、開裂
如果填充墻砌墻的過程中,樣板引路及技術交底落實不到位,砌磚工人未按要求施工,過程控制差及檢查驗收不到位,就會造成填充墻頂部填塞不實、開裂。因此需要加強施工人員技術交底和樣板引路的落實,提高砌磚工人的質量意識,強化每道墻的檢查驗收。
2.11拉結筋常見問題
在混凝土工程中,拉結筋存在著未按墻體通長設置,拉結筋搭接長度不足,拉筋末端無彎勾,位置不準的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一般是施工過程技術交底及樣板引路落實不到位,施工過程不認真,砌磚工擅自將鋼筋取消或未按要求進行搭接,空心砌塊砌筑拉結筋未放置縱肋上。防治措施:(1)嚴格按設計文件施工;(2)加強技術交底和樣板引路,砌筑前應對砌磚工進行拉結筋安裝綁扎的簡單培訓;(3)注重過程控制及每墻完成后的檢查驗收。
2.12構造柱常見問題
如果混凝土的構造柱截面及位置布置不明確,存在混凝土強度低、蜂窩、裂縫等質量缺陷,其產生原因一般是:無設計構造柱布置圖,且結構說明表達不清;構造柱混凝土澆筑振搗差;拆模過早,養護不及時等。防治措施:(1)由設計明確構造柱布置圖,明確節點做法及截面尺寸;(2)混凝土施工加強振搗保證構造柱混凝土的澆筑質量;(3)控制拆模時間,加強養護。
2.13二次結構混凝土過梁常見問題
在施工中常見的過梁截面高度不足、支座長度不足、混凝土強度低、裂縫、后植筋過梁施工縫處開裂等問題,究其原因是:過梁與一次結構梁或板距離小,施工操作不便,易造成過梁高度不足;衛生間受墻體長度限制未設置L型過梁,造成過梁支座長度不足;混凝土振搗差、養護時間短或不養護、拆模過早等原因造成強度低、開裂;過梁植筋端混凝土施工縫不處理,新老混凝土結合處開裂。防止措施:(1)衛生間過梁支座不足可設置L型過梁;(2)防治過早拆模,加強混凝土振搗、養護;(3)過梁的植筋端混凝土施工縫處認真剔鑿毛化處理,并在抹灰前釘掛構造鋼絲防裂網。在實際施工中推薦的做法:當過梁與一次結構距離較小時,應征得設計同意,采用一次結構施工時下掛過梁,一次性澆筑完成。
2.14通道填充墻砌體抗震網常見問題
人流疏散通道、樓梯間通道的填充墻砌體抗震網經常出現上下端未與一次結構固定的問題。一般是設計圖紙中未明確節點做法,技術交底不到位,樣板引路未落實,防治措施:(1)設計圖紙明確做法;(2)抗震網上下端必須與一次結構連接(3)加強技術交底及樣板引路,加強抗震網隱蔽前檢查。
2.15回填土質量問題
(1)三七灰土。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三七灰土一般存在問題表現在以下方面:土質及白灰的材質不符合要求;拌和均勻程度和含水率等質量方面不符合要求;分層厚度超過300mm,未做到層層檢測;局限部位未碾壓或壓實度不符合要求;冬季進行回填土施工。防治措施:①必須使用合格的白灰和素土;②要求素土和白灰按比例攪拌均勻,按試驗的含水率控制現場攪拌時的加水量;③必須控制分層厚度不大于300mm,且必須進行層層檢測;④對局限部位無法使用大型機械進行壓實時,應采用一些小型機械進行壓實,保證壓實度;⑤回填土不得進行冬季施工。(2)素土回填。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素土回填存在的問題有:回填土質不符合要求的濕陷性土、建筑垃圾等,分層厚度超過300mm及未分層檢測;素土含水率不符合要求;冬季進行回填土施工。解決以上問題就必須在施工中選用合格的素土進行回填,分層厚度不能超300mm,同時要層層進行壓實度檢測,并現場檢測控制素土含水率,回填土不得在冬季施工并進行回填。
3建筑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策略
3.1提高施工人員施工技能
施工人員技術水平直接決定施工質量的好壞,因此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及其重要。一是要做好施工人員的崗前技能培訓,混凝土工程的技術要點,如鋼筋焊接綁扎、混凝土制作運輸及模板安裝等環節要著重強調,保證所有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都達到相關的技術要求。二是在平時施工過程中加強施工質檢,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地進行糾正,齊心協力做好混凝土工程。
3.2完善施工流程
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期間,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流程,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施工工作,保證施工質量。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包含有多方面的內容,任何一個環節的工作沒有做好,都可能會對工程的整體質量造成影響。如果沒有完善的施工計劃和流程,可能會導致施工混亂,致使工程質量不佳。如在建筑施工中最容易出現紕漏的部分就是混凝土運輸環節,運輸沒有銜接好,導致混凝土凝結或者是離析,影響施工質量,之所以會出現該問題就是因為施工流程不夠完善。而制定了完善的施工流程之后,能夠保證在短時間內將混凝土安全的運輸到工地上,提高施工質量。
3.3完善施工質量監管體系
施工質量監管是保證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符合標準必不可少的環節。工程質量監管人員在平時工作中應著重監管模板搭建、鋼筋焊接等對工程質量影響比較大的環節,加強對工程的巡查和清點,杜絕施工期間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同時,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后,還要對竣工資料進行檢查驗收,確保相關資料的真實性、權威性和有效性。如果資料不符合相關規定要求的建筑不允許其投入使用,對存在問題及時改進,保證建筑工程在交付日期之前達到規定標準。
4結語
建筑工程中影響鋼筋混凝土工程質量的因素還有很多,本文只是闡述了在工作中最常見的幾種質量問題,需要建筑施工人員全面熟練施工技術,在工程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才可有效避免鋼筋混凝土工程的質量通病,從而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袁林.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問題探究[J].山西建筑,2019(8):192~193.
[2]安賢慧.建筑工程中鋼筋混凝土施工常見的質量問題及防治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8(26):5~6.
作者:王瑞珍 單位: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