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習通平臺下線上教學模式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對線上教學實施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并以大學物理課程的一個內容作為案例充分展示這種教學模式的全部活動內容,同時對教學反饋形式與評價指標也作了說明。
[關鍵詞]線上教學;過程性評價;教學反饋;學習通;騰訊會議
一、引言
2020年這個特殊的時期,舉國上下乃至全世界都按下了暫停鍵,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均開啟了“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新模式。為了響應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停課不停學”的指示,所有學校要求教師利用網絡課堂進行線上教學,其教學模式打破了時空的界限[1],不同師生在不同的地點和時間進行學習。這樣一方面需要學習者自身具備較強的自制力和主動性,另一方面更需要教師采用一定的方式給予指導和監督[2]。本文根據自己所開展的課程依托教學平臺,闡述線上教學模式的運用與實踐過程。
二、主要教學環節
本學期承擔了大學物理三個班的教學任務,均采用線上教學模式,所用的平臺有學習通、MOOC、騰訊會議和QQ群。可謂充分發揮了各個平臺的最大功能,使網絡教學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線上教學主要的環節可分為課前資源準備與發送、課上直播教學活動以及課后輔導。下面對這三個教學環節的具體過程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課前資源準備與發送
課前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制作PPT課件、錄制重要知識的教學微視頻、選擇適量數目不同類型并能涵蓋每次教學知識點的習題轉換成電子文檔、習題答案文檔、錄制習題講解視頻等教學資源,這些資源在上直播課前全部上傳于學習通平臺供學生課前預習和自學,同時對不同班級部分學生進行前期學情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提出要求。
(二)課上教學活動
嚴格按照教務處安排的課表時間進行直播教學,利用“騰訊會議”容量大、直播不卡頓的優點采用該平臺線上直播,但是它沒有回放功能,不過在家里無線網速不好的前提下,“騰訊會議”平臺能滿足我的教學需求。另外,再配合EV錄屏軟件來彌補回放功能,將錄屏傳到學習通和QQ群。直播課上不能滿堂灌,由于課前學生有了一定的預習基礎,因此課上的教學活動主要是師生之間的互動,這種遠程互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可以檢驗學生的預習效果;其次更是對學生遠程上課的一種監督,設想不同的學生位于不同的空間卻要在同一時間聽同一個老師的講解,只有集中注意力聽,才能避免被點名時不知所措的尷尬;最后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形式包括教師提問、學生分組討論以及學生分組合作完成某個具體任務等。提問什么、討論什么都要圍繞教學目的和學生的學情進行設計,這些內容大部分是在課前準備工作中設計好的,也有一部分是根據課堂上學生表現而臨時安排的。互動是最主要的直播教學形式。此外,會對重要知識點作深入的講解和總結,同時對上次課后學生完成的作業進行點評,并對共性問題一一解答。
(三)課后輔導
課后輔導時間不限,輔導形式主要以QQ進行交流。學生有任何不理解的內容,包括在預習時觀看教學視頻聽不懂,或者是直播課上講解的知識點不明白以及遇到不會做的習題等,所有這些問題學生都可以通過QQ方式隨時聯系我,而我只要看到學生的信息都會在第一時間給予回復。每次直播教學后都會布置一定的作業,學生完成作業后均需通過學習通平臺提交,大部分作業的批改是由我完成的,有時為了鍛煉學生閱卷的能力,同時可以看到其他同學對作業的解題方法會將批閱設置成學生互評形式。對學生每次提交的作業及時批改并找出共性的問題以便在直播課上解答,或者是批改完作業后對習題的講解錄制一個微視頻上傳于QQ群和學習通,供學生自己校對。
三、學生反饋與考核
加強對學生的監管,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和學習的積極性以實現線上教學效果的最大化,需要不間斷地從學生端口得到他們的反饋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反饋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二是采取和部分學生談話的形式了解其對課程的掌握情況。線上教學的考核更側重于對學生參與的一切教學活動的過程性評價,包括出勤、作業、習題測試、回答問題以及參與每次討論活動中的表現等,根據每個環節的難度系數設置一定的分數,學生參與的任何活動都有相應的得分。
四、實踐案例
以大學物理課程中的剛體的轉動[3]為例。(見表1)
五、結語
大學物理課程知識應用性強,如果課前能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學習資源,課上圍繞中心點師生互動,會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且能彌補這種只有純粹的線上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4]。經過三個多月的實踐,根據學生對教學的反饋和期間實施的兩次測試成績,表明本課程基于線上教學達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和要求。但是在這種教學模式的運用中,存在一些比較難解決的問題。1.個別學生在學習通上完成簽到卻不上騰訊會議參加直播課,教師在QQ群發起尋人呼叫卻得不到回應。由于時間有限,不能一直追究個別人的問題。2.作業的提交均是拍照后上傳,所以會有個別學生不獨立完成作業而直接復制別人的勞動成果上傳,教師不好鑒定。
參考文獻:
[1]韓素芬,王惠.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實施的關鍵環節與有效方法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20(4):99-101.
[2]魏武華,羅雅過,侯敏,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計算機時代,2020(5):87-89.
[3]侯德亭,柳青峰,楊華,等.抗疫期間提高大學物理線上教學效果的探索實踐[J].物理與工程,2020,30(5):11-15.
[4]李子龍.基于移動網絡環境下的精準教學模式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2):108-109.
作者:楊文錦 景銀蘭 段振興 單位:太原工業學院理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