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創新教育能力的提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化不斷向前推進,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創新教育能力的提升顯得尤為迫切。本文論述了英語教師與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化之間的關系,分析了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創新教育能力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國際化視野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創新教育能力提升的路徑。
[關鍵詞]國際化視野;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創新教育能力;路徑
選擇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是提高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關鍵。教育部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中指出:“在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鼓勵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是教育系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措施”。由此可見,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在學校的課程體系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擴大教育開放,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理念,“要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交流與合作,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的水平”。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載體,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高質量、具有國際視野的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重任。英語師資隊伍建設是高職院校開展國際化教育的重要基礎,也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通曉國際規則的國際化人才”的關鍵。如何在國際化視野下提升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創新教育能力,通過改革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國際化程度和水平,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一、英語教師與高職教育國際化的關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66年10月在法國巴黎召開了一次關于教師地位的各國政府間特別會議,通過了文件《關于教師地位的建議》,提出世界性教育改革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將提高師資質量作為提高教育質量和解決現代學校教育各種問題的突破口。因此,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發展應該與國際教師的發展接軌,做好頂層設計,從國際化視野來定位高職英語教師的發展,使高職英語教師素質能夠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適應新的國際形勢下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英語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授學生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英語學習,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將國際上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運用到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國際化意識和水平,也為部分高職學生將來去國外大學深造奠定基礎。英語教師如果缺乏國際化視野,按照傳統的授課方式開展教學,無法滿足當前社會對國際化應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具備國際化視野的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所彰顯的“國際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從而提升學生國際化素質。
二、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創新教育能力現狀分析
(一)缺乏英語教師創新教育能力培養機制
很多高職院校由以前的中專升格而成,發展時間較短,且發展初期比較注重規模擴張。經歷了最初“野蠻式”的發展之后,最近幾年才開始加強內涵建設。作為內涵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師資隊伍建設逐漸走上正軌,例如組織教師參加省培、國培、國外培訓、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等,但對教師創新能力的培訓不多,特別是對英語教師創新教育能力的發展。英語教師創新教育能力的發展還沒有被提升到應有的高度,尚未形成英語教師創新教育能力培養機制。
(二)英語教師創新教學意識不強
經過十多年的快速擴張,高職院校開始由外延式發展轉向注重內涵建設,加大對師資的培訓,積極推動教學改革,試圖改變傳統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就英語教學來說,盡管高職院校做了一些教學改革方面的嘗試,組織英語教師參加各類培訓,但目前英語教師創新教學意識普遍不強。在不少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仍舊起主導作用,“一言堂”現象依然存在。雖然“以人為本”的理念已經提倡了很多年,可是很多英語課堂教學卻沒有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在現行的高職英語教學中,為了提高英語應用能力考試通過率,教師過分注重英語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更談不上通過英語教學提升學生的國際化意識。
(三)英語教師進行創新教育的能力有待提高
很多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工作后,除了完成必需的教學工作以外,沒有積極地加強英語知識的更新和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的學習,英語能力不斷退化。眾所周知,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很多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由于長期不使用英語交流,缺乏自信,甚至畏于與外國人溝通,或者溝通時不是很流暢。良好的英語應用能力是英語教師開展創新教育的必備條件。英語教師除了需要不斷“充電”,更新自己的英語知識之外,還需要加強新的英語教學方法及理念的學習,特別是學習國際上二語習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教學中不斷嘗試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
(四)缺乏開展創新教學的自主權
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往往需要英語教師擁有一定的教學自主權,但現實情況是,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及教學管理都由教務部門負責,新的教學模式可能會與原有的教學安排相沖突,需要學校管理層的支持和配合。例如,英語教師使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時,需要在上課時使用手機,但是在很多學校明文規定上課時學生和老師不可以使用手機,教師如果創新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使用手機,有可能被認定為嚴重的教學事故。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缺乏自主權扼殺了教師的創新意識。此外,英語課程一般都有課程大綱、授課計劃和指定的教材,英語教師必須嚴格按照課程大綱、授課計劃及教材開展英語教學,學校會定期檢查教師是否按照授課計劃開展教學,但是,英語教材的更新總是會“慢半拍”,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而英語教師又缺乏自己選擇教學內容的自主權。
(五)缺乏科研創新意識
中國傳統的教育觀點認為教師的職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很多教師也認為自己的職責就是傳授知識,英語教師也不例外。很多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缺乏科研創新意識,缺乏對本學科及教學理論的研究,固步自封,教學方法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重心由素質教育轉向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教師自身需要進行科研創新,深入研究本專業前沿理論知識、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
三、國際化視野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創新教育能力提升路徑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國際化教學能力
國際化教學能力是英語教師開展創新教育的先決條件。“知識無國界”,高職院校英語教師首先要具有活力,對學生的培養、教育注重學生的知性、個性發展和創造性思維提升,接軌國際教育理論,使學生的就業勝任力能夠更好地適應和滿足國際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營造國際化的、開放的英語教學環境,讓學生在放松的環境中學習。創新教育能力強的教師會有強烈的教學質量觀,一套完整、有效、可持續發展的英語教學體系,能夠保障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經驗的國際化。因此,英語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采用國際化的教學方法與創新、實踐能力,擔負起培養教育學生成為國際化應用型技能人才的重任。英語教師可以借鑒國外英語教學開展好的學校,研究課程設置,制定出符合社會發展、跟上國際認證的課程方案,達到國際化教學的效果,使學生在不同國家區域文化背景下受到熏陶,創造性地發揮作用,以適應日益發展的國際化人才市場需求。
(二)鼓勵英語教師學習國際先進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領域的研究重點,雖然理論研究比較多,但是實踐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難。為此,應鼓勵教師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特別是要把國際上先進的、新的理論運用到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應該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成果,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通過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或網絡,了解國際上最新的教學方法,開展英語課堂教學改革。高職創新型英語教師不僅要懂得如何傳授英語知識,還要教導學生如何進行自主探究式英語學習,特別是向學生傳授國際上先進的自主學習方法。創新型英語教師要通過優化的教學方法,采取“個性化”教學手段,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不斷啟發學生創新學習能力。注重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敢于思考、挑戰權威。鼓勵個性發展,對于不同專業、不同班級的學生,要根據其實際情況進行教學。
(三)教學內容的創新
傳統的高職英語教材偏重語法和詞匯知識,注重篇章結構。國際化視野下,英語教師在選取教學內容時,不能完全依賴于指定教材,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根據國際社會對國際化人才的實際需求,自己組織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通過英語學習,獲取最新的先進知識,讓學生領悟到英語作為一門工具的重要性。創新型英語教師的教學內容應體現國際性、開放性、多元性與全面性。例如,可以根據國際上發生的熱點事件開展教學,在課堂教學時,引發學生思考和討論。
(四)鼓勵英語教師參與國際學術會議,提升科研創新能力
科研能力是衡量教師專業基礎和應用能力的重要標志。創新的基礎是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知識。英語教師僅擁有單純的英語知識,無法有效開展創新教育。英語教師科研創新能力由以下方面組成:以整體教學觀設計教學的能力,收集、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熟練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能力,開展創新型教育的能力,組織教學活動及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和創新精神的能力。基于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背景,對高職院校教師國際化的科研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英語教師有著天然的語言優勢,學校應該鼓勵英語教師參加國內外舉行的英語國際學術會議或論壇,讓英語教師能夠與國際同行之間直接交流,了解其他國家英語教學情況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最新前沿研究成果,借此來提升自身的科研創新能力。同時,通過參與國際學術會議,英語教師還可以與國外高校建立聯系,促進校際交流與合作。
(五)學校應大力支持提升英語教師創新教育能力
國際化發展是職業院校發展的必然趨勢,而教師國際化是學校國際化發展的重要構成因素。英語教師國際化又首當其沖,應該是學校師資隊伍國際化的“先遣隊”。試想,如果一個學校的英語教師都不能體現國際化要素,其他教師更談不上國際化。學校應該完善英語教師創新教育能力培養機制,有目的、有意識、有步驟地逐步提高英語教師開展創新教育各方面的能力,特別是要和學校的國際化發展相結合,制定激勵措施,在職級審定及職稱評定過程中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鼓勵英語教師參與培訓,總體上提高英語教師的創新教育能力。此外,學校還應該為開展創新教育的英語教師提供寬松的氛圍,比如說在課程設置、授課地點、課堂組織上不要過于苛刻,允許英語教師根據授課實際需要,靈活開展創新英語教學模式。
(六)鼓勵英語教師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
隨著教育國際化持續推進,許多高職院校都與國外高校開展了國際交流與合作,鼓勵英語教師參與學校對外交流與合作也是提升教師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開展國際合作辦學的目的是引進國外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目前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的合作院校主要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英語國家,英語教師更可以憑借語言的優勢,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辦學的整個過程,包括合作院校的遴選、合作協議的擬定及翻譯、合作開始后定期溝通、資源共享、教學安排、師資培訓等。通過參與國際合作項目,英語教師既可以學習國外先進的高職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也可以分享本校的教育成果,實現優勢互補,協同創新發展。除了參與國際合作項目之外,英語教師還應積極參與學校的國際交流,一方面可以鍛煉自己的語言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獲取國外高職院校的新的教學理念。在高職教育國際化進程中,英語教師創新教育能力的提升對培養國際化人才至關重要。英語教師應該通過多種渠道,努力提升創新教育能力,更新教育理念,學習國際上先進的教學方法,加強科研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創新學習能力,適應國際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國際化視野下,高職英語教師創新教育能力的發展任重而道遠,在國家教育政策的引導下,不斷有新的教育改革舉措發生,英語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提升創新教育能力,適應社會及教育變革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胡小禮.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存在問題及應對策略[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4):91-93.
[2]韓秀芹.高職創新型英語教師探究[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0(7):136-137.
[3]盛冬梅.構建創新型英語教師培養模式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0(33):57-58.
[4]李茂林,范琳.協同創新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師職業能力提升路徑[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12):124-127.
[5]劉艷艷.創新型大學英語師資隊伍建設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6(4):59-61.
[6]李茂林.高職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現狀與思考[J].嘉應學院學報,2014(6):83.
[7]胡小禮.基于網絡環境的高職英語分層教學之探討———以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業技術,2016(9):40-42.
[8]周振浪,徐鐘,盧麗麗.淺議創新型教師的素質和能力[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08(3):79-80.
[9]黃秋華.高職院校教師發展國際化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時代文學月刊,2015(5):167-169.
作者:胡小禮 單位: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