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音樂創新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針對以上小學音樂傳統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創新型教育在音樂課堂活動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作為根據,不斷深化小學音樂教學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改革,使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達到飛躍式的進步。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音樂老師采用的教學理念思想和教學方法。具體來說,創新型的小學音樂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鼓勵學生發揮創造性思維,在生活中培養音樂審美能力
音樂是一門關于美的藝術,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除了要傳授給學生必要的音樂樂理知識外,提升音樂藝術的審美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這對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揮有著積極作用。小學生好奇心較重,特別善于模仿事物,老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這一特征,應用到日常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將音樂的藝術感染力轉化為帶動學生學習氛圍的示范表演,這樣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才會得到激發。例如,老師在講授《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曲時,可以主動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感受大自然,在生動地范唱這首歌曲時,也讓他們感受到歌曲表達的生機勃勃的意境。另外,學生還可以在理解歌曲意境的基礎上發揮聯想能力,自主拓展想象空間,培養音樂審美能力。
2.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密切師生關系
目前的教學模式早已從傳統的應試教育過渡到素質教育,尤其是在小學音樂教學問題上,素質教育模式成了教學界的主流方向。所謂的素質教學要注重人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以記憶書本知識和應付考試測驗作為教學的根本任務。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更應該將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觀念深入貫徹到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斷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創新精神,強化他們動手創造的能力。要徹底將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應用到實踐中,老師必須增強教學主動性,多與學生進行課內課外互動。例如,教學《拉鉤鉤》這首歌時,老師首先鼓勵大家根據歌曲的對應節奏,組織全班學生演示拉鉤的游戲活動,并參與到游戲活動中,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同時培養學生聽覺、肢體動作、口頭表達等多方位的能力。老師在設計音樂活動類游戲時,應該給予學生更廣闊的參與空間,引導他們展開對音樂藝術審美的討論,培養創新型思維,而不是像過去那樣以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突出自己的指導作用,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處于被動從屬的位置。
3.結合高級的科學教學手段,讓小學音樂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
隨著教學手段的不斷豐富,小學音樂課堂上已經不再局限于音樂書本教材、錄音機、電子琴等相對陳舊的教學設備。在電子圖書館資源和計算機網絡信息渠道發展的情況下,多媒體教學資源逐步走進小學音樂課堂,這些以高科技為主的教學資源設備無疑會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授課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率。其中,將以多媒體技術為主的教學手段應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就是教育創新模式。教師結合圖片、音樂音頻和視頻、電影等多種多媒體手段,不但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而且突破了傳統音樂教學中的刻板方法,避免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遭到禁錮。另外,老師如何正確利用多媒體進行有效教學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雖然多媒體教學已經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得越來越普及,但是音樂課堂上老師只是單純地播放歌曲給學生們欣賞,這會逐漸背離音樂藝術欣賞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無從談起。
二、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教學的創新改革已經勢在必行,音樂老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新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認知審美能力,這樣才能為日后學生的藝術審美情趣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陳早 單位: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世茂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