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2010年,教育部基于黨在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發展戰略,在《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中首次引入“創新創業教育”的概念。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平穩發展要求大學生不能只是崗位的需求者,同樣也需要是崗位的提供者;會計本科教育也要求以一種全新的教育價值觀為導向,深化教育教學的改革,培養出既有會計專業素質,也有創新創業能力的綜合型人才。基于此,本文通過分析會計本科院校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現狀,建立會計本科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分析框架,并提出相應的實施對策。
關鍵詞:會計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對策
一、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質內涵
顧名思義,創新創業教育主要就是由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兩方面組成的。一方面,創新教育主要是將創新意識、創新思維以及創新精神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并將其作為教育目的的一種活動。另一方面,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和開創型個性的人才為目標的實用性教育。通過將創新應用到社會活動當中,使其更加具體化,更容易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以及實踐能力。總的來說,創新創業教育則是一種全新的教育觀念和形式,其本質是一種素質教育,目標是將學生培養成具備創新精神以及創業意識的綜合型人才。創新是創業的前提與基礎,而創業又是創新的載體,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不斷發展。
二、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問題
(一)未能正確認識創新創業教育
研究發現部分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問題上普遍存在著重視程度不足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平時教育教學活動中拘泥于傳統的知識傳授。同時,地方領導和高校認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需求意義不大,學生的當務之急應解決就業問題,創新創業是學生畢業以后的事,或極少數未能就業人的事。
(二)培養目標不明確、培養方式不科學
創新創業教育的宗旨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創業能力的學生,始終以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為培養目標。但是,從我國各大高校會計人才培養目標來看,并沒有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其中,沒有開設系統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而是以舉辦講座、創業計劃大賽、科技創新項目等形式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這樣的確可以收到一些效果,但很多只是流于形式,并未形成規范的課堂教學模式,而且這將造成只有一部分學生能參與進來的尷尬局面,未能把全體學生調動起來。
(三)創新創業教育師資極度匱乏
教師在教育的實施過程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目前,我國高校在引進師資時依舊以高學歷、高職稱作為首要條件,而未考慮應聘者的綜合素質。這雖然保證了較高的學術水平,但是他們缺乏創新創業理念和企業管理實戰經驗,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依舊遵循填鴨式教學傳統、沒有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這也難怪,因為教師正是從這樣的教育環境中走過來的,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在他們心中根深蒂固。
(四)創新創業教育教材體系不具系統化
系統化的教材體系是有效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石,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教材體系需涵蓋創新思維激發、創業團隊構建與管理等方面的內容。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仍處于摸索階段,知識結構體系不健全,可選用的本土化優質教材較少。同時,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教材選用也比較隨意,這很難保證良好的教育教學質量。
(五)創業支持體系不健全
據中國人民大學的《2016年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顯示,在所有的大學生創業中,僅有2%左右的學生創業成功。創業不僅需要創業者本身的努力,更需要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從2006年起,各地政府紛紛出臺相關創業政策,但是僅僅依靠政府的力量,無法滿足創業者多樣化需求,也無法形成有效的、系統的創業支持體系。
三、創新創業教育與會計專業融合發展的必要性
(一)兩者融合可以擴展學生的創業技能
在一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的過程中,始終離不開財務系統的支持,掌握相關財務知識往往可以較大的提升創業成功的可能性。這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具備先天的優勢,因此在本科會計專業的教學當中,通過融入創新創業知識,加強對學生對財務系統知識的培養,激發他們創業的積極性。
(二)兩者融合是會計專業發展的趨勢
2016年10月,《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指出會計的發展必須要堅持創新引領。會計行業必須要推陳出新,堅持理論創新與制度創新的結合,不斷更新發展的理念來消除體制障礙,為改革和發展會計專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其核心就是要將核算型會計人才逐漸向管理型會計和創新型人才轉變。
(三)兩者融合可有效提升會計人員素質
會計的專業性要求較高,專業人才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在會計本科教學當中,科目設置雖涉及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等核心課程的教學,但是隨著現實經營環境的改變,專業科目的知識已經無法滿足時代進步的需要。因此將會計專業教育融入創新創業教育中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在會計專業中不斷挖掘學生們的個性思維,刺激創業的熱情,從而提高會計人才培養質量。
四、創新創業教育與會計專業融合發展的建議
(一)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價值觀
教育理念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方法的綜合體,科學的教育理念可以引導正確的教育活動行為。高校在開展本科會計學教學工作中,需打破傳統會計學教育理念的禁錮,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滲透到會計學專業的教學過程中,使兩者融為一體。
(二)建立會計專業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的常規化、科學化、現代化培養方式
高校傳統的會計學人才培養目標大都強調職業素養,未體現出創新理念。將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與會計學人才培養目標相融合是首要前提。在授課方式上轉換師生位置,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理論知識傳授方面,在基本知識教學基礎上加入創新創業教育,在學生基礎知識學習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實踐方面,要求學生提出創業設想并用創業計劃書展示出來。
(三)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有效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重中之重。我們應提倡高校教師在授課之余進入會計一線崗位進行考察、調研。在老師的招聘上不能僅以高學歷、高職稱為標準來招聘教師,應主動去企業中招聘專業素質強,創新意識高的人員作為學生的實踐導師。分批選拔優秀老師到國外進行進修,為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培養領軍人物。
(四)開發本土化的創新創業教育教材體系
隨著我國對創新創業教育探索的逐步深入,現有的教材體系,已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急需我們組建自己的教材編著團隊依據我國發展特點來編制。國外的創業教育課程已經系統化,涵蓋了創業構思、設立、運作管理等方面,這為我們編著本土化教材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我們可以在其基礎上,開發出實踐性強、具會計專業特色的教材體系。
(五)建立與創新創業教育相適應的創業政策、資金支撐體系
創新創業活動是具有風險性和不確定的事業性活動,創業的成功與否不僅需要創業者本身的努力還需要高校、社會、政府等各方面的支持,對好的創業項目進行培育和扶植。探索針對創業各個階段和行業特點的優惠政策。此外,還應聚集社會力量成立創業基金、建立咨詢平臺等,形成集高校、社會、政府于一體的多層次支持體系。
五、結語
高校是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的搖籃,傳統的會計學教學模式已不適合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除舊立新迫在眉睫。本文認為:只有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價值觀,結合會計學專業的辦學特色,重點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和創新創業支持體系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建設,不斷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與會計學專業教學深度融合,才能培養出與時展相呼應的高級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趙紅梅,廖果平.以構建核心競爭力為導向的會計本科創新創業教育[J].會計之友,2010(4).
[2]張蕾.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財會學習,2016(24).
作者:王璽 王云陽 劉錦英 單位:河南大學商學院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