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商專業調研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創業教育;就業現狀;專業技能;創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8-0039-02
在全球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大趨勢下,互聯網使用客戶的增長速度大約接近100倍,據搜狐不完全統計,我國在最近幾年將有20萬的人才缺口等待補足,但是我國現有的培訓機構和高校每年所能培養的人才,只能達到缺口的一半。與此同時,我國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對口就業率僅為20%[1],遠遠低于全國大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率的平均就業率。
目前我國高校對創業教育的意識很淡薄,沒有真正認識到創業教育對學生就業的重要性,國內外針電子商務專業創業教育的研究還處于探討階段。
一、電商專業學生的就業形勢分析
1.內部因素對就業的影響。當前我國開辦電子商務專業的高校已經超過1600所,在校學生的人數已經突破五十萬人。目前電商教育的主要問題是在于理論學習過多,而缺乏了相關專業實踐教育,學生對課程設置的滿意度僅30%。超過36.14%的院校沒有自己的實踐基地,接近80%的學生對實踐課程安排表示一般或者不滿意的態度[2]。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在于學校與社會企業的脫鉤,以及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思維,這樣培B的人才并不符合電子商務專業注重實踐的特點。
2.外部因素對就業的影響。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教育的任務是讓大學生在適應新環境的同時具備獨立自主的學習和創新能力,自我發展的能力[3],培養具有刨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電商專業人才[4]。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大學生面臨的嚴重問題之一是剛畢業就面臨著失業,中國高校的不斷擴招、以及全球金融危機等帶來的就業壓力日益嚴峻。面對這些問題,讓人們不得不思考如何解決這一困局。
二、電商環境下的創業教育
1.開展電商專業創業教育的意義。開展創業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還可以使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前就有一定的實踐技能和成熟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成功的幾率也會隨之變大,等到相關條件成熟穩定時選擇創業,不僅能夠達到減小畢業生就業壓力的預期目的,還能夠為其他畢業生提供合理有效的就業工作崗位,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創業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素質,挖掘大學生的創業潛能,使其擺脫安于現狀的心態,養成新一代青年人奮發進取,開拓創新的個性[5]。
2.電商專業創業教育的現狀。根據《201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分析顯示出,大學生創業比起其他就業群體來,創業項目與創業者專業學習的相關性不大,約為36%[6]。課程設計偏重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課程教學還是以傳統的課堂授課為主,缺乏真正的實踐機會,更缺乏真正的實踐基地,全國各高校電商專業培養目標和定位比較混亂,沒有統一的培養方向,這也是一個阻礙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創新創業教育的能力落實和進步的一個因素。
三、創業教育與電商專業就業關系研究
1.通過創業教育達到就業的目的。從某些特定的層次來說,學生在學校被進行創業教育,實質是為了讓學生培養創業綜合素質等技能[7],這些創業綜合素質,便是在就業中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在理論教育和實踐訓練中,高校電商專業學生能夠增強自己在就業時成功的幾率,使學生在就業當中更具有市場競爭力和就業競爭力,可以更好地就業。
2.通過創業教育創造就業崗位。當前國家就業市場形勢灰暗,畢業生人數持續增長,而待業人數也只增不減,情況堪憂,高校通過開展創業教育,帶動創業,提高創業成功的幾率,在成熟的環境中,可以達到讓一部分人真正實現創業的目的,在創業的同時勢必也將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從而降低失業率,創造社會價值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價值。
3.通過創業教育支撐成功的就業。通過創業教育,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相關的專業技能,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學有所長,學有所專,學會在陌生的環境中自我調整,從容面對突發狀況,變被動為主動,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崗位,提高學生的就業滿意度,這勢必也會讓學生在畢業之后的就業變得更為輕松。同時通過創業教育使得一部分學生具備了創業的能力,在實現自己的創業理想的同時也能夠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四、開展電商專業創業教育的意義
1.實現學生為教育主體的轉變。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況下,學生不再是老師教什么就學什么,而是變為自己想去學習什么,然后自己去探索,在實踐中去了解自己真正的想法,老師只是起到一個輔助和指引的作用,這樣學生學習也就有了目的性,也使得學生的積極性變得更高。將學校的狀態調整為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其中,不管是老師的授課內容還是學校成果的評判都是有學生的參與,改變以往只是“以考試成績論英雄”的狀況,把原本的“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這種改變之下的結果,應該也是老師和學生都更加愿意看到的結果。
2.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學校為學生開展創業活動搭建實踐平臺,教育改革建立在科學、理性的基礎之上,老師的理論教學為學生實際動手操作提供基礎,帶領學生們在創業實踐中學習,在學習時也指導同學們動手實踐,鞏固理論知識,教師們從“教什么”讓學生主動的想要自己要“做什么”需要“怎么做”,達到學做統一。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轉變為以學生為主導的,才更好地迸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學生真正地掌握相關的技能,同時也明白了自己真正需要做什么。
五、結語
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促進了高校電商專業的擴招與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同時也使得電商專業學生就業局面尷尬,本文研究了電子商務環境下創業教育的現狀,以及對電子商務專業學生進行創業教育的意義,并分析這些原因得到理論和數據的支持,結合其他大數據,揭示出高校電子商務專業進行創業教育會在將來就業關系中所處的優勢,并通過分析對已經進行電商專業創業教育的院校情況,對有利于高校電子商務專業開展創業教育活動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參考文獻:
[1]韓民心.2015最新分析:電子商務專業就業前景[N].應屆生畢業網,2015-07-15(2).
[2]魏章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J].企業導報,2014,(20):135-136.
[3]蔣亦華.大學本科教育目標的審視與建構[J].教育研究,2013,(03):66-73.
[4]張卓綺.高校面向制造業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泉州:華僑大學,2014.
[5]Jeffrey Timmons,Stephen Spinelli jr.New Venture Creation Entrepreneur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第8版英文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56-72.
關鍵詞:城鎮化;竹房城鎮帶一體化實驗區;電子商務
中圖分類號: C93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3-100-2
0 引言
2010年湖北省委決定“將兩竹百公里城鎮帶納入全省城鄉一體化規劃,作為山區城鄉一體化建設試驗區。同時,將房縣沿305省道,緊鄰竹山縣,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較好的軍店、化龍、窯淮3個鄉鎮,一并列入全省山區城鄉一體化建設試點”。定名為“竹房城鎮帶城鄉一體化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本次調研以試驗區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問題為切入點,通過調查了解民眾對電子商務的知曉程度、城鎮網商基本建設和使用經營狀況。掌握該區域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分析電子商務在該區發展的制約因素、提出對策建議。為試驗區經濟政策的制定提供真實的調查數據和資料,以資相關部門參考。
1 樣本與方法
1.1 樣本說明
本項目的調查地點為試驗區中心縣十堰市房縣的軍店鎮和紅塔鎮。調查對象為當地鄉鎮、村落的居民,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和代表性。調查問卷為自行設計問卷,共發放調查問卷550份,收回有效問卷523份。
本次調查:男女比例相當;小學、初中學歷的占比較大;家庭人口集中于3~6人、部分家庭人口在6人以上;52.6%的家庭尚未完全脫離農業生產;69.6%的家庭無常年外出務工人口,而是選擇就近謀生、待業。數據反映的情況,與國內諸多關于農村城鎮化、農民市民化進程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
1.2 方法選擇
1.2.1 模型建立
最優尺度回歸分析是由荷蘭Leiden大學DTSS課題組研制并于SPSS11.0之后新增的一個應用程序,它不同于一般的回歸分析,專用于解決統計建模時分類變量量化的問題。基本思路是基于希望擬合的模型框架,分析各級別對因變量影響的強弱變化,在保證變換后各變量間的聯系成為線性的前提下,采用一定的非線性變換方法反復迭代,從而為原始分類變量的每一個類別找到最佳的量化評分,隨后在相應模型中使用量化評分代替原始變量進行后續分析。綜合此次調查所獲取數據的類型,本文用SPSS22.0統計分析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最優尺度回歸分析。
主要目標是探究試驗區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因素,電子商務發展是核心變量。以居民的網上購物意愿、開設網店意向為兩大基本點,進行相關因素探析。因變量(Y)是行為意愿,為二分名義變量,取值1表示事件發生,取值2表示事件未發生,即考察網上購物意愿(Y1)和開設網店意向(Y2)的影響因素。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Y為因變量,X1,X2,…,Xi為自變量;β1,β2,…,βi為自變量對應的回歸系數,i為自變量個數,ε為誤差項,β0為常數項。最優尺度回歸模型是線性回歸模型的擴展,其模型如(1)式。
<E:\123\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11\1-197\0-1.jpg>
(1)式中,表示標準化后的因變量為自變量;β1,
β2,…,βi為自變量的標準化回歸系數,i為自變量個數,ε為誤差項。
1.2.2 變量選取
周海琴等分析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要素時提出核心要素和要素。鄭亞琴等構建農村電子商務評價指標體系時,主要論述了信息化測度方面;張勤等探究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影響因素時,提出了“農民文化程度及農村微觀發展水平”、“社會投資規模及物流發展水平”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三大公因子。
2 結果與分析
2.1 總體情況
57.7%的有網購經歷,其中,79.1%的年齡在20~40歲之間;62%的文化程度在高中(中專)水平及以上。56.6%的有開設網店意向,其中,89.5%的年齡在20~50歲之間;80.7%的沒有從事農業生產,68.6%的不外出打工,25.0%的常年外出打工。這說明:一方面,城鎮化進程中,存在教育基礎薄弱、青壯勞動力外流、就業不充分等問題;另一方面,參與電子商務活動(至少是購買)的人數上升空間還很大,雖然目前年輕的、文化相對較高的人是網購主流人群,但文化程度低、年齡大的群體并非完全被排斥在外。
2.2 模型概述
回歸模型決定系數R2=0.705/0.456,方程檢驗F=15.659/6.015,P<0.001,有統計學意義;從容差(Tolerance)來看,各變量的容差均大于0.1,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進一步證明了模型在統計學意義上的有效性。
2.3 Y1與Y2的最優尺度回歸分析
2.3.1 基本情況
顯著性和重要性系數顯示,該維度中X2(年齡)和X3(文化程度)對回歸方程的貢獻顯著,重要性系數較大。
第一,年齡對網上購物意愿、開設網店意向均有顯著正向影響。表明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年齡越大,行為意愿越弱,這與預期一致。據調查,在參與過網購的群體中,年齡為20~30歲、31~40歲、41~50歲、51~60歲、大于60歲的占比依次是:39.7%、39.4%、13.9%、6.0%和1.0%;在有開設網店意向的群體中,各年齡段人數占比依次是:37.5%、34.5%、17.6%、8.4%和2.0%。各年齡段之間差距明顯,原因在于隨著年齡的增大:①感知、接受、應用新事物緩慢,接觸網絡較少,不了解、不信任、不會用;②需求單一;③思想漸趨保守。
第二,文化程度對網上購物意愿、開設網店意向均有顯著負向影響。表明,其他條件不變,文化程度越高,行為意愿越強。調查數據顯示,文化水平為文盲半文盲、小學、初中、高中及中專、大專及以上的網購率分別為:10.5%、18.8%、52.7%、75.5%和85.4%;有開設網店意向的百分比依次為15.8%、29.4%、52.7%、70.5%和76.0%。原因在于隨著個人文化素質提高:①感知、接受、應用新事物能力增強,具有一定的網絡知識和應用能力。②需求結構豐富,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2.3.2 生產方式
結果顯示該維度中,X10(參加政府舉辦的職業技能培訓)對Y1和Y2的均有顯著影響,重要性系數較大;X7(從事農業生產)的重要性系數均為負;X8(“竹房城鎮帶”知曉度)對Y2影響顯著。
第一,是否從事農業生產與因變量呈負相關。
第二,是否參加政府舉辦的職業技能培訓與因變量呈顯著正相關。
第三,“竹房城鎮帶”知曉度對開設網店的意愿存在著顯著影響。
2.3.3 生活方式
在這一維度中,顯著性因素有X14(2011年以來主要交往對象)、X21(上網頻率)、X23(家中每月主要支出),X21(上網頻率)是整個回歸模型中重要性系數最大的。
第一,交往對象對行為意愿有顯著影響,且重要性系數為負。
第二,上網頻率與網上購物意愿和開設網店意向顯著正相關。
第三,家庭月主要支出對因變量存在顯著影響。
2.3.4 心理認同
自變量X31(目前生活的滿意度)、X32(傳統購物模式和網上購物模式的比較)對Y影響顯著;另外X26(個人身份認同)對Y2有顯著性影響。
第一,生活滿意度為顯著性因素。
第二,傳統購物模式和網上購物模式的比較認識這一因素重要性系數分別為0.112、0.215,與因變量顯著正相關,即主觀上越傾向于傳統購物模式,行為人行為意愿越弱。
第三,身份認同對開設網店意向有顯著影響。
3 討論與建議
新一屆政府執政以來,中國首次把信息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現在所稱的“城鎮化”,是十提出的“四化同步”同步推進的新型城鎮化,其中也包括了信息化。城鎮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載體和依托,信息化是城鎮化的提升機和倍增器。可以說,信息化有利于優化城鎮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揮科技創新優勢,提升城鎮公共服務能力,從而為城鎮化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注入新的活力。本調查探究了“竹房城鎮帶城鄉一體化試驗區”在城鎮化進程中,影響當地居民網上購物意愿以及開設網店意向兩大方面的因素。因為網上購物和開設網店是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基礎,以此為觀察點可以發現該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建議。
①出臺相關政策予以引導支持。
②增強居民使用網絡獲取信息的意識。
③加快完善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
④加大電商專業人員的培養。
⑤梳理打造地區特色品牌。
⑥創新模式,培育不同規模的電商群體。
4 結語
本文基于523個樣本的調查數據,采用最優尺度回歸模型,從兩大方面四個維度對實驗區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其回歸方程雖不具有普通線性回歸方程的預測性,但能大致地反映態度、水平與相關因素重要性,及各因素起推動作用還是阻礙作用。在一般社會調查中,該模型分析結果通常較小,本文R2值為0.705、0.465,由于不做具體預測,所以相對是有效的。研究發現,試驗區居民對電子商務認識有一定的差距,但仍有強烈的意愿發展電子商務。建議在試驗區城鎮化建設中政府要擔負起引導責任,制定出適合本地區的發展計劃,加快完善信息基礎建設,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指導培育符合本地特點和優勢的電商群體。
參 考 文 獻
[1] 湖北省委專題辦公會議紀要([2010] 15號)[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