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語教學法教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001年7月,教育部頒布了《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2003年又頒布了《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兩個“課標”的推出,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育教學的改革,與此同時,也對我國高等師范院校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與教學方式等諸多方面分別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學英語教學法課程也因其肩負著培養、訓練合格中小學英語師資的重任而備受關注。然而,從我國英語教育現狀來看,高等師范院校的英語教育改革未能與英語基礎教育改革有效的銜接。高師院校的封閉性使得師范生職前教育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如“職前師范英語專業學生存在理論貧乏問題,理論貧困是英語教育存在的普遍現象”[1],師范生的教師角色轉換緩慢等?!坝⒄Z教法課是培養合格中學英語教師的核心課程,是培養和訓練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主陣地”。[2]面臨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以教學思想和教學原則來指導英語教學法的教學,更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以何種教學方法提高英語師范生的理論素養和實際教學能力;如何優化英語教學法課程結構,使當代英語師范生的職前教育更快、更好地適應基礎英語教學改革的需要,是當前高師院校英語教法課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中學英語教學法課程在高師院校英語專業的開設由來已久,是高師院校師范生必修的課程之一,也是英語教育專業的核心課程。與其他英語專業課相比,中學英語教學法課程則直接擔負著培養未來合格英語教師的重任。教學法課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我國英語教育人才的培養。2001年和2003年教育部陸續頒布了《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和《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課標》),這不僅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育改革的發展,而且對高師院校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與教學方式,特別是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從2001年新《課標》問世以來所發表的有關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的文章和2001年以后流行的英語教學法教材來看,同時涉及基礎教育改革與新《課標》的文章較少,而且存在著對英語教法課程改革分析尚不全面的問題。根據中國知網,筆者查閱了2001年以來發表的有關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的相關文章,具體情況分析參見下表:
從表1可以看出,部分高師院校的英語教學法教師對英語基礎教育界課程改革的認識尚不到位,未能將新課改與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有效地銜接起來,因此,文章中結合基礎教育新課改的論述甚少也就不難理解。從表2可以看出,關于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最未得到關注的是課程評價問題(72%)。其次為課程建設、教學觀念和教學實踐等問題。由此可見,關于當前高師院校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存在兩大問題:一是改革存在封閉性,脫離基礎英語教育改革;二是對教學法課程應改革的問題缺乏全面、系統的認識。[2-26]
二、高師院校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面臨的問題
1.教學觀念。
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英語教學法課的教學觀念存在如下問題:首先,學校教學主管部門甚至教學法教師忽視該課程在師資培養方面的核心地位。英語教學法課程所占學時較少,一般情況下,教法課程在大部分師范院校開設一學期,約為專業課程總學時的2%左右,教學法課程的學時嚴重不足;其次,有些專業課教師也常常把教學法課與其他專業課割裂開來,未看到教學法課程與相關專業課在培養英語師資上的一致性,因而造成了英語教學法課程成為訓練師范生教學技能“孤軍奮戰”的局面,其結果是捉襟見肘,不堪重負,效果不佳。目前,值得注意的是,《英語教學法》課程教學課時少,開課時間短,講、練等教學活動無法充分展開也就成為必然。[24]
2.教材內容。
英語教學法教材是連接未來中小學英語師資培訓與新課改的橋梁。然而面對新的基礎英語教育改革形勢,筆者通過已出版的10種英語教學法教材的比較發現,這些教材在新《課標》頒布實施以后,大多都未再次作出修訂,很多實例、對中學英語教材的分析、對中學英語教學大綱的分析等(張正東,1999;杭寶桐,2000),均不能更好地體現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要求。其次,對目前出現的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如任務型教學理論、探究式、合作式教學理論等尚未被編入教材。另外,教材內容理論偏多,而案例較少,未從師范生角度充分考慮教材的實用性與可操作性等。由此可見,當前英語教學法教材的內容與英語基礎教育改革存在著脫節現象。教學法教材已無法更好地體現時展的需求,教學法教材改革已勢在必行。
筆者對目前已出版且部分高師院校采用的10種英語教學法教材(李庭薌,1983;胡春洞,1990;應云天,1997;陳學斌,1999;張正東,1999;杭寶桐,2000;王薔,2000;何光鏗,2001;張慶宗,2004;王寶印,2008)[28-37]進行了分析比較,發現存在以下問題:1)教材部分內容陳舊,部分實例過時;2)課程資源匱乏,缺少配套資料,無法向教師提供參考;3)新《課標》出臺后,教材未得到及時更新與修訂,導致教材缺乏時代性,與基礎英語教育改革脫節;4)缺乏充分詳細的課例分析,對學生的指導不夠;5)絕大部分教材的編寫未完全體現素質教育和以學生為本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6)對新課改以后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缺乏論述。因此,高師院校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的重點還應包括教材改革。
3.課程與師資建設。
對英語教學法核心地位的忽視直接影響了這門課程建設。首先,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可供參考的教學法教學大綱,教法教師大多是“摸著石頭過河”,憑自身的感覺進行教學。其次,缺乏相應的教學參考資料,教學的隨意性很大。再次,教學法課程的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很多教學法教師的理論水平十分有限,對教學法及其課程體系等不夠熟悉。同時,部分院校的教學法教材缺乏應有的穩定性。再者,有些教學法教師長期置身于高校,與中小學英語教學實踐接觸較少,導致教學中實踐不足,理論有余;另一方面,有些教法教師受聘于中學,雖有較豐富的中學英語教學經驗,但教學法理論素養欠缺。最后,高師院校間缺乏專供教學法教師溝通交流的平臺,造成教法教師自我封閉嚴重。
4.教學方法。
我國英語教育專家陳冠英教授指出:我國外語教師培養大多以“知識”為中心,教學方法和教學素質的培養相對滯后。[38]目前,高師院校英語教學法的教學大多局限于原有的單一教材和重于理論傳授的教學方式。教學過程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學中的交流與互動,教師“一言堂”傳授過多,教學活動形式單一,學生的主動思維受到限制,他們的學習興趣、潛在能力沒有得到充分關注與培養,因此,導致了該課程“費時多,收效低”。 “教法課在師范院校普遍不受學生歡迎已是不爭的事實,致使很多學生眼高手低,動手能力差”。[24]
5.教學實踐與技能訓練。
實踐是英語教學法課程的落腳點。實踐環節組織不力,勢必導致整個課程教學效果的降低。然而,目前雖然各高師院校均已確立了各自的見習、實習制度與基地,對師范生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校內試講,但很多學生在上崗之后依然難以很快適應教學工作,綜合技能不熟,教學基本功不扎實。究其原因,除了學生自身因素外,還存在著以下問題:首先,傳統試講與微格教學(microteaching)并未有效地結合,沒有形成優勢互補。其次,由于高校擴招,原有的實習基地已不能容納更多的實習生,因此,有些院校采用學生自行聯系見習、實習的辦法,但又缺乏嚴密科學的監管體系和實習質量檢測體系,故而難以保證其教育實習的質量。再次,對師范生自始至終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缺乏統籌安排,以及相對科學又可供操作的量化管理體系。因此,師范生的各項教學技能的訓練及其實踐是否落到實處,就難以保證。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我國全面、廣泛、深入地展開。在此背景下,如何改革高師院校的英語教學法課程,實現與中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有效銜接,使在校的英語師范生具備系統全面的英語教學理論知識和過硬的教師職業技能,并能順利走上工作崗位,這已成為一個亟待研究的課題。尤其是英語教學法課程,因其特殊性更應走在改革的前列。
1.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重視教法教師素質的提高。
首先,應樹立以知識、能力、素質為標準的人才質量觀,樹立以學習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深刻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和“兩個課標”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并將其滲透于教學過程的始終。《新課程標準》把“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置于“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質整體發展”的基礎上,把學語言與用語言做事聯系起來,既體現了語言的實踐性,更體現了學生學習語言的主體性。因而,我們的英語教法課程更應為這一“教育理念的轉型”做好前期鋪墊工作,以便我們的師范生能以全新的理念武裝自己去迎接新崗位的挑戰。[39]高師院校應從培養合格人民教師的角度出發,充分認識教學法的核心地位和它在培養師資上的意義,在政策、經費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時,還應加強教師和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使其認識到教法課的重要性和與其他專業課在培養教師職業技能上的統一性。此外,還需重視開發課程資源,多渠道、多途徑地加大對學生信息的輸入,打破單一、封閉的教學模式。
2.與時俱進,更新教材內容,緊跟基礎教育改革的步伐。
教材內容的革新是課程改革的關鍵因素。面對基礎英語教育與課程改革的新形勢,必須加大對教學法教材內容改革的力度。為此,首先,教學法教師需要“走出去”,向中學優秀英語教師“取經”,加強交流與合作,基于中學英語教學的實際,共同改編或重新編寫符合基礎教育改革的、符合地方教育實際的英語教學法教材。其次,我們可以根據需要對材料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以便使教材的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具有時代氣息?!按罅康难芯孔C明,只有當學生所學語言內容與他們的知識。經驗相關,與他們的需要和興趣一致時,他們的語言學習才有意義,他們的學習動機才更強,他們的學習興趣才更濃,他們的學習效果才最佳”。[40]作為教學法教師,我們要把兩個《課標》作為重點內容給學生進行學習,還要緊跟形勢,擴大該課程的信息量,及時向學生介紹和推薦有關中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最新動態和最新文獻,并鼓勵學生提高認識,自覺地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信息,可將中小學英語教學方面的重要期刊如《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等作為該課程的補充教材,拓展學生的間接經驗,提高他們的英語教學法理論修養。另外,還可向學生介紹當前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具有可操作性的內容,如現行英語教材的分析、說課、評課的技巧與方法,英語素質教育新教案的寫法等。
3.完善課程體系建設,增強教學的系統性、計劃性和完整性。
英語教學法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它與語言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緊密相連。同時,“英語教學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理論學科”(胡春洞,1990)。英語教學實踐需靠英語教學理論的指導,但理論應隨實踐的發展變化而不斷豐富和完善。當前,隨著我國基礎英語教育改革的不斷展開,這必然對未來的中小學英語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個正在發展中的理論學科,為了加強對中小學校英語教學實踐的指導作用,并使學習和研究本學科的人真正受到訓練,英語教學法首先應當建立完善的課程體系,除以教學法課為主之外,還應輔以相關的技能訓練課,以實現教學的完整性。以往的做法是僅靠教學法課外試講、見習、實習來訓練師范生,使得教學法課不堪重負,且訓練效果不佳。新課改對未來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師院校應高度重視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除了開設英語教學法課程之外,還需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在不同階段開設與中小學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有關的實踐課程,如英文板書與設計、教學簡筆畫、英文歌曲演唱、英語教師口語、英語課件制作、教具制作與電教設備使用、英語教師實用工作文體寫作等,并且盡量將這些課程進行量化考核,成績納入畢業綜合考評;另一方面,教法課應改變以往“單打獨斗”的局面,加強與相關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的聯系,從師范新生入學起就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其進行訓練,從而為他們搞好教育實習并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4.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優化課堂教學形式。
英語教學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理論學科。因此,教學法課程的教學應以實踐為宗旨,以技能為核心,采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打破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的單一課堂教學空間限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各抒己見,實現雙邊或多邊教學,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培養師范生實踐教法的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在教學的每個環節上大膽創新。在模擬課堂操練的過程中,我們可精選“全國中學英語優質課”、“全國英語特級教師經典觀摩課”、“專家點評優質課”等符合新課程改革思路的課堂教學錄像、光盤等有實際參考價值的經典課,從理性到感性、從理論到實踐,為培訓師范生教學基本功、為其科學地駕馭教材、教法架起一座座堅實的橋梁。新《課標》強調:“英語教師的教學行為要從面向部分學生向面向全體學生轉變;從重傳授向重學生主動學習轉變;從重教師單向的信息輸出向師生互動,學生互動的多向信息交流轉變?!薄霸诮虒W思想和教學方法上強調整個教學過程都要以學生為中心(learner-centered)和學習為中心(learning-centered),重在促進學生的自我實現和主動發展。”[40]因此,教學法課應采用教師課內精講理論、示范、演示、討論、學生表演等形式,課外則通過課堂教學實錄的觀摩、第二課堂活動等形式來優化、豐富教學法的課堂教學。
5.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技能訓練,加強教學能力形成的量化管理,確保教學實踐落到實處。
為了增強師范生教學技能訓練的目的性和計劃性,教學法課程的相關輔助課程如板書與板書設計、教學簡筆畫、英文歌曲等應當從新生入校后分學期逐步完成,同時制定相關標準,采用過關、達標的形式對學生的教學技能進行量化管理。其次,選派有經驗、責任心強的教師擔任試講指導老師,將傳統試講與微格教學訓練緊密結合,形成二者的優勢互補,嚴格把關,使試講不走過場,以真正提高試講的質量。再次,加大投入,拓寬教育實習基地,完善實習、見習的監管體系和學生返校后的實習質量檢測體系,確保教育實習的質量。最后,“走出去,請進來”,加強與基層學校的聯系,師范生除了搞好校內外學習外,還需走出課堂,深入中小學聽一線英語教師講課、說課、評課,同時也可就近邀請有經驗的優秀教師開展有關中小學英語教學特點、難點、技巧、方法等方面的講座,為在校師范生指點迷津,加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結合與提升。
四、結語
我國英語基礎教育改革的開展,為高等師范英語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縱觀中外教育改革,無一不把課程改革擺在突出的位置。作為擔負直接培養未來中小學外語師資重任的《中學英語教學法》課程,更應緊跟基礎教育改革的步伐,率先做出改革,廣大教學法教師應當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樹立新的人才觀、質量觀、課程觀,盡快適應基礎教育新課程,在新課程背景下不斷思考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尋求和探索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參考文獻:
[1]林新事.英語教師教育理論貧困的癥結及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02,(5):62-63.
[2]羅曉杰.高師英語教學法課程與教學改革探新[J].課程、教材、教法,2003,(2).
[3]王屯兵.論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12).
[4]楊捷.師專《英語教學法》課程教學探索與思考[J].昆明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1).
[5]肖燕.師?!坝⒄Z教學法”課程改革探討.池州師專學報,2001.04.
[6]張子光.英語教學法課改的思路及實踐經驗[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2,(2).
[7]王淑芳.談英語教學法課程的改革[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4).
[8]劉夏芬.加強英語教學法課程建設,提高師范畢業生素質[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2002,(1).
[9]符吉祥.試論構建“英語教學法”課程教材體系[J].欽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1).
[10]馮展極.師?!队⒄Z教學法》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J].黑龍江農墾師專學報,2003,(3).
[11]董巖.新課程標準下的高師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J].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4).
[12]虞潔.新《標準》與中學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J].常熟師專學報,2004,(3).
[13]溫滿玉.求新務實 與時俱進――“專升本”中學英語教學法課改革專題研究報告[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6).
[14]胡一寧.對師范院?!坝⒄Z教學法”課程改革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5,(4).
[15]蘇秋萍.基于建構主義的高師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5,(3).
[16]荊莉.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芻議[J].懷化學院學報,2007,(2).
[17]朱曉東.新課改背景下高師“英語教法課”改革的思考[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5).
[18]周曉琳.任務型教學與高師中學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J].臺州學院學報,2008,(1).
[19 ]陳欣.對“英語教學法”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建議[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10).
[20 ]李紅梅.高師《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四年不斷線模式探討[J].南昌高專學報,2008,(5).
[21]王紅莉.關于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的思考[J].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
[22]陳紅.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師《英語教學法》課程的四年不斷線模式探索[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8).
[23]馮展極.關于“英語教學法”課程建設的思考[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9,(2).
[24]馬云多.在理論與實踐之間:關于《英語教學法》課程教學的另一種思路[J].高教論壇,2009,(12).
[25]袁燕華.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高師英語教學法改革[J].中國成人教育,2009,(5).
[26]董永民.英語教學法課程如何培養教師職業能力[J].運城學院學報,2009,(1).
[27]教育部師范司.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80.
[28]李庭薌.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29]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0]應云天.外語教學法(新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1]陳學斌.實用教學法[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32]張正東.英語教學法雙語教程[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
[33]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4]杭寶桐.中學英語教學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5]何光鏗.英語教學法基礎[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
[36]張慶宗.英語教學法[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37]王寶印.循環式素質英語教學法[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8.
[38]陳冠英.第二語言教師教育[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39]新課程改革對英語師范生教學法學習引發的思索.德育教育網.http://60.190.77.234/2011/art_view.asp?cat_id=20.
[40]宋桂月,金鶯.英語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論文摘要:與傳統的教學法注重語言知識體系學習的觀點不同,交際教學法的教學觀認為掌握一門語言就是掌握一種“交際能力”。在大學英語這門公共課課程中,為有效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課堂教學應從傳統教學ST的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因此,教師的課堂角色也就發生了變化,由知識的傳播者,灌輸者,轉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幫助者、提示者、參與者和評估者。
1、引言
大學英語是非英語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其課程內涵極其廣泛,涵蓋了詞匯、語法及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的內容,它主要通過語言基礎訓練與篇章講解分析,使學生逐步提高語篇閱讀理解能力,了解英語各種文體的表達方式和特點,擴大詞匯量和熟悉英語常用句型,具備基本的口頭與筆頭表達能力。而交際教學法則是七十年代以來語言教學觀發生的革命性變化的具體體現。它的基本原則是強調外語學習的目的,并培養學生運用外域進行交際的能力。在高校英語課堂中。傳統的教師角色只是注重知識的傳授,并不注重語言的應用。因此,英語教師應積極主動地開展教學探求。及時轉變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
2、教師的課堂角色
教師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就是教師為達成教學目標,在課堂上既扮演教師角色、又扮演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專業角色,是課堂教學中的社會角色。在交際學中,構成交際本領的,有三個方面:知識、技巧、能力?;谶@種語言交際哲學,我們認為,任何一種英語教學法,如果只管教,是遠遠達不到英語教學的目的的。而交際教學法正是為了探索一種能使學生把交際本領的三個方面都掌握的英語教學法。根據交際教學法的原則,學生學得不僅是知識、技巧,而是交際當中的本領。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教師的角色,從傳統的課堂的主導者,變為課堂教學的參與者。提示者,評價者,甚至是聆聽者。
2.1 學生主動學習的幫助者
教師是課堂上的導演,也是課堂上的配角,學生才是真正的主角。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這個教學理念要求教師轉換傳統的教師課堂角色。教師應引導、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的動起來。如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大多數老師習慣先講單詞,然后過渡到課文的訓:解。這種講課方式就局限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因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受到局限。每個步驟都是聽老師的示下,很被動,也很沒有效率。因此,英語教師在講授大學英語的過程中,應適當改變講課方式,在課堂教學的環節中,多設計一些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探究的環節。比方說,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先預習本單元的單詞,然后再課堂上讓一些學生來講解重點單詞的用法和一些固定搭配。這樣,不僅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也消除了學生的依賴心理,從而達到更好的輔助學生學習的效果。
2.2 課堂的提示者
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回答做簡要的點撥,可以激發學生興趣,促進有效競爭,生成包括知識、能力、方法甚至情感、態度、價值觀存內的有效信息資源。但教師如果對學生原始的生成資源不給予及時引導點化,那么,課堂生成的價值將會大打折扣,甚至還會對學生學習產生誤導。
我們在講授某一模塊的語言知識的時候,傳統的做法是教師把自己認為重要的知識點挑出,然后逐一地教授給學生。這種教授方式,局限了學生的靈性,沒有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其實,我們可以把語言知識的整理大膽地交給學生來做。當然,為避免學生的茫然和知識整理的無序,教師可適時點撥,合理規范。
2.3 課堂的參與者
對于語言教學而言,學生語言知識的獲得與語言能力的提高,主要體現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產生新問題的循環學習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作為引導者者和適時的參與者。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通過引導和指導讓學生通過已學的知識和學習經驗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然后再重新發現新的問題。當然通過多次鍛煉,學生還可自主選擇學習方式、解釋解決問題的思路、選擇自己的方式、并主動承擔學習責任。在自我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內在能量得以釋放。
還是以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為例,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小組活動任務。按要求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以的時論的形式閱讀課文,一邊閱讀、一邊討論。討論結束后,歸納總結本篇課文的主題和寫作手法等。在分組討論中,老師還可以讓每小組找若干組員,分別負責歸納知識點,總結課文內容,恰當闡釋文章主題等。在此期間,教師應不斷觀察各組活動進展情況,同時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之后在結果展示中,教師適當點評,還可以把討論的主題進行交換。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才真正得以體現。
2.4 課堂的評價者
在課堂上,教師的評價語言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有些教師在平時課堂上卻很少注意到這一點。我們往往對所謂的好學生進行表演,而對所謂的查收進行嚴厲的批評。實際上,我們應該多關注不同的學生群體。所謂的好生和差生并不是絕對的。當遇到某一問題的時候,能夠因材施教。把每個學生的特點發揮出來。讓他們各司其職。鼓勵每個學生自信的表達,掌握語言的同時也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從而。發揮了教師評價的積極作用。
此外,交際教學法也要求我們。對于語言的應用應該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教學評價也不例外。在大部分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的評價往往停留在知識層面。我們不應該一味的注重一些知識層面的評價。更應該注重對語言的應用。
3、結語
綜上所述,交際法旨在培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外語達到交際目的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以日常使用的語言為主。在交際法指導下的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積極與否直接影響到教學活動的成敗,也是課堂教學主要影響因素。因為在交際情景下,學生的思維方式、知識底蘊,表達方式等都會影響他們對語言形式的選擇和語言功能的發揮。所以,結合大學英語教學的特點,教學過程的組織應該以學生為主,教師的課堂角色就是作為給學生學習語言的幫助者,提示者,參與者和評估者。
參考文獻:
[1]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9).
[2]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一、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英語聽說課程教學現狀
高職教育的核心是培養適應現代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在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應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上,以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的商務英語專業為例,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發音不清晰,語音語調不標準,表達能力也不高,如何在短短的2-3年的時間把學生培養成企業需要的人才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面對的實現問題,由此可見教學方法的選擇尤為重要,教師需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把知識的實用性和趣味性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學生真正做到學習致用,達到教書育人的目標。
二、任務型教學法概念
任務型教學法是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來的以“學生做中學”的一種全新教學模式。該教學方法主張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并且課堂教學圍繞教學任務展開,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去學習知識,運用知識,提煉知識。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學習,教師根據任務的難易程度設計不同的子任務,由淺入深,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使得每堂課教師的教學目標明確,內容充實,不僅吸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商務英語聽說課程中運用的優勢
由于高職學生普遍英語基礎薄弱,學習自覺性不高,所以高職教育有著它的特殊性,關鍵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特色的教學方法。任務型教學法運用在商務英語聽說課程中有著非常大的優勢,首先英語聽說課程的教學主線是鍛煉提升學生英語聽和說的技能,讓學生能夠流利的表達。所以運用任務型教學法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任務,教師可以把語言知識點融入到具體的任務中,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到語言知識點并且運用語言點,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同時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提高自身的團隊合作精神,競爭意識,溝通技能,領導才能等等,這些素養對學生同樣是非常重要的。
四、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商務英語聽說課程中的具體運用實例
下面以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當代商務英語聽說教程4》Unit2 Sales 為例,說明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商務英語聽說課程中的具體運用。
1、教學目標 (Teaching Target):能力目標:能用英文向外商銷售商品。知識目標:掌握商品銷售中常用英文表達。素質目標: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
2、教學方法 (Teaching Approaches):任務教學法 ,角色扮演法
3、教學材料及工具 (Teaching Materials & Aids):教材、電腦、卡片等。
4、考核與評價方式 (Testing & Evaluating Mode):考核: Group work and presentation 評價方式: 學生自評,老師點評總結為了實現以上目標,具體課程設計如下:
Step1 Warm-up Questions
1) After sharing the pictures, what are the roles in the pictures?
2) What are the important qualities for a successful salesperson?
Step2 Listening Tasks
1.Students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s. Then check the answers together.
2.Students work with their partners to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
Step3 Knowledge
1. Useful Vocabularies
1.Arouse the client’s interest
2.Let our commodities go to the world.
3.to enjoy high reput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4.selling well all over the world
5.clients first, reputation first
6. quality first, consumers first
7. superior (in) quality
8.outstanding features
2. Useful Sentences
Excuse me, May I help you?
The product comes from different categories.
The product will not only save your time, but also comes in a range of colors and sizes.
I want a product that’s good value for money.
How does it compare with your competitors’ products?
I’m all ears.
Step4 Speaking Task
Main Task:
Students stimulate the selling process.
1.Task arrangement: Role-play
Divide the whole class into 7 groups, four students in one group, Role-play the two typical situations: Selling in the retail store or selling on the commodity fairs. Some students are customers: the other students are the sellers.
2.Task implementation
Invite 1-2 groups to perform in public and ask the other groups to make the comments.
3. Controlling
Lead the students use the correct expressions to make the presentation.
4. Evaluation
1) Give the students evaluation points and ask someone from different roles to talk about their own ideas, point out the mistakes students have made in the procedure.
2) The teacher will make some comments for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
Step5 Homework:
Group Work:
Share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ement within your group: Everyone is a salesperson: you are always selling yourself.
五、對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商務英語聽說課程中運用的啟示及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平衡教學法;綜合英語;意義與形式
綜合英語教學不應該是枯燥乏味的語法講解,也不應該是機械的朗讀和背誦。如何教會學生運用已掌握的基本語言知識去閱讀、欣賞英語課文,并且吸取這些原汁原味的文章中的精華,使之成為學生自身具有的語言文化素質,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1. 綜合英語課程的定位
綜合英語是英語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每周6~8課時。英語專業課依據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的培養分別設置課程。顧名思義,綜合英語是將這五種能力融為一體的課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靈活過渡,使學生的五種能力都能得到鍛煉。
2. 平衡教學法
英國應用語言學家Peter Skehan于1998年發表的《語言學習的認識法》中提出平衡教學法,即“形式與意義的平衡,及對二者注意力的交替”。其關鍵在于如何根據信息處理的自然規律,使語言學習者的注意力在形式與意義之間平衡交替,最終建立起自己的語言知識體系。
Peter Skehan同時提出平衡教學法的五項原則:①選取一定范圍的目標結構。②選取符合使用環境的任務。③選擇并操作任務使其達到平衡的目標。④通過控制注意力盡可能使學生注意到形式。⑤重復訓練。
五原則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第四原則又最為重要。第四原則的操作可分為任務前、中、后三個步驟。在組織任務前活動時,應要求學生注意學習語言形式。在進行任務中活動時,應控制好學生的注意力在意義與形式間切換。在任務后活動中,學生應有機會表現并鞏固所學語言知識。不論何種活動,皆以達到意義與形式的平衡為最終目標。Peter Skehan最為擔憂的是如何掌控學生的注意力以達到這種平衡。
3. 綜合英語教學中的平衡法
綜合英語的課堂教學通常分為教授和練習兩部分。教授是為了介紹新的語言知識并鞏固已學知識,其中既包括詞法語法知識,也包括文語義文化甚至文體知識。練習是為了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積極進行語言再創造,逐漸形成其內在的語言體系。教授與練習各有分工,各有側重。
3.1 教授中的平衡法
目前國內綜合英語教學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過多講授生單詞新語法,而忽略文章本身的意義。這就直接導致很多學生認為背好單詞就能學好英語。有些老師課堂上過分專注單詞,在講課文的同時穿插講相當多的單詞。這無疑會分散學生對文章整體把握的注意力。通常一堂課下來,學生記住了不少新單詞,卻沒能清楚文章的脈絡,更不用說對美文的欣賞。
根據綜合英語課時的充足性,筆者認為在講解新課之前花兩個課時詳細講解重要的生單詞及語法是可行的。這樣既可保證課堂上的練習頻率,又可避免講解課文過程中發散過廣減弱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但涉及習語或詞性活用等知識倒不如在課文講解中進行,一來可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二來可培養學生根據語境推測詞義的閱讀能力,實現對文章意義的理解。課文講解過程中,則不宜過多注意單詞,應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字里行間的意義上來。遇到前堂課介紹過的新知識,可簡單帶過稍加鞏固,但仍以理解文章意義為根本目的。這樣既可增強教授的節奏性,也可減輕學生的注意力負擔,提高課堂效率。
3.2 練習中的平衡法
準確性,流暢性,及復雜性是衡量內部語言系統的三個指數。準確性衡量語言系統無誤程度。流暢性衡量交際的語速。復雜性衡量句法結構和詞匯的復雜程度。在語言產出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資源是有限的,他必須決定到底需要更加注意哪一方面。注意了一個方面,另外兩個方面自然會受影響。
為解決這一矛盾,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掌握好學生語言產出的環境,以及任務的難易程度。根據Peter Skehan的觀點,所選的任務必須以意義為重心,體現真實的交際環境,任務必須完成,以及結果易衡量。
在綜合英語課程的語法練習中,可就重要語法進行專項練習。翻譯練習則可根據重要詞匯設計,同源詞、詞性活用等皆可并入練習內容。口語練習中,可要求學生盡量使用新學詞匯及句法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此同時學生的寫作及聽力也會得到鍛煉。在此過程中,學生應以要表達的意義為出發點,將注意力更多放在形式上,以使其語言能力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4. 結語
綜合英語課程對知識儲備的全面性,教授方式的多樣性,內容銜接的靈活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巧妙運用平衡教學法,適當牽引學生的注意力,將有利于整個課堂的推動,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交際教學法成人英語教學教學理論
一、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對外交流活動越來越多。許多人已經認識到英語在工作和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大量的社會工作人員積極接受繼續教育學習英語,為自己的工作增加動力。成人學習英語與青少年學習英語存在著許多的差異。如何能使成人學好英語?交際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將就交際教學法在成人英語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
二、交際教學法的概念及理論基礎
1.交際教學法的概念
教學方法指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它包括具體的教學步驟、教學活動和教學技巧,也包括有關教與學的一般性原則。理想的英語交際教學法應該是借助有效的交際教學手段,實施交際教材提供的任務,達到交際大綱所規定的目標。
2.交際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英語交際教學法理論主要受三大方面學說的影響,即社會學與社會語言學、哲學和語言學。在社會學和社會語言學方面,德爾•海姆斯首先提出關于交際能力的學說。他和岡珀斯等人,強調語言使用中的社會文化因素。哲學方面主要有奧斯汀和塞爾提出的言語行為學說。這一學說對英語交際教學法理論有間接影響。語言學方面的影響主要有韓禮德關于語言的功能、語言的銜接與連貫和社會符號學方面的學說。此外,辛克萊和庫爾特哈德的語篇分析學說也對交際法英語教學法理論產生影響。
三、交際教學法的基本原則
1.以交際為中心
交際教學法倡導的是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指導學生進行交際活動,活動的內容圍繞教學目的展開,從而使學生在交際環境中學習語言。課堂教學的目的是學生能用英語進行有意義的交際。
2.模擬真實交際過程
交際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法相比較,最大的不同就是盡可能地在課堂上重現語言使用的交際過程,一般而言,交際過程中出現的交際特性大致可以歸納為:信息填補、自由交際和信息反饋三個要素。首先,交際雙方應互相提供一些對方所不知曉的信息,從而實現信息填補。交際教學法強調課堂上學生所從事的交際活動和練習都必須有信息交換,否則這只是簡單的句型操練。因此,教師的作用是為學生提供有信息交換內容的活動和練習,并引導學生用恰當的語言進行交際。其次,交際雙方交際的內容和方式可以自由選擇。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鼓勵學生就某個話題進行自由交際,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目的。最后,交際雙方應根據對方的信息做出相應的調整。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時,應使交際教學法的課堂練習力求讓學生在完成交際任務的過程中提高自己判斷對方語言、語氣和態度的能力,提高自己做出相應的語言反應能力,以求達到自己的交際目標。
3.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
交際教學法區別于其他教學法的又一個明顯特征就是對學生的語言錯誤,特別是語法錯誤采取比較寬容的態度。語言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創造語言結構,不斷判斷語言使用正確與否的過程。交際教學法強調意思的相互傳遞,語言的自由選擇和交際目的的實現;交際教學法認為有錯必糾的做法會使學生因為害怕犯錯誤而不敢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會妨礙學生的自由交際,成人學生更是如此。語言教學的首要任務是給學生提供各種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提高自己,以求不斷接近完美。其次,根據英語交際教學法的觀點,學生學習外語的目的是為了運用此種語言學習、工作和生活,即以交際為目的。最后,交際教學法不是對學生的語言錯誤不做糾正而是對錯誤做具體分析,區別對待。由此可見,英語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此期間,學生不斷接觸和使用語言直至最終掌握此種語言。總之,由學生自己發現錯誤,幫助其他同學發現錯誤,或在教師指導下進行錯誤糾正,比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正確答案的做法對學生的學習更有效。
四、交際教學法的主要關系
1.教師與學生
傳統教學法強調知識的傳授,課堂上以教師為中心。交際教學法
與傳統教學法相比有很大區別,主要是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變化。具體的講,作為交際過程的促進者,教師首先要了解和分析學生的交際能力和交際需要。教師應該認識到作為交際過程的促進者(組織和向導),教師在課堂上不是“教”學生,不是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指導、促進學生自己學習,及組織學生開展交際活動。作為教學資源本身,教師給學生提供的服務是咨詢。作為交際過程的參加者,教師以和學生平等的身份加入活動,不“喧賓奪主”,不干擾交際,它既是交際的一方,又是一個觀察者。作為交際過程的參加者,教師在參加的過程中應該認識到,學生們有許多潛在的能力和期望可供教師探索和利用。最后,教師也是一個研究者和學習者。交際教學法強調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本,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生的需要才是教學目標。交際教學法給學生創造一個自由的學習環境。課堂上,教師只有真正的讓學生控制他們自己的聽、說、讀、寫等交際活動,學生們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學習。交際教學法強調學習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學習是相互依賴的行為,應該在相互合作的環境中進行。教師應在各個教學實施環節都關注不同學習風格學生學習的需要。最后,在交際教學法里,學生的一個重要角色就是信息反饋者??傊?,在交際教學法里,教與學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相互依賴、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過程。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驅除心理障礙,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學習規律。
2.準確與流利
英語教學往往有兩種不同的要求,一是要求學生的語言形式正確恰當、符合規范。另一種要求是學生在使用外語時能夠像使用母語一樣自然、流利。區分準確與流利對英語教師有重要意義。從理論上講,教師希望學生使用的語言既準確又流利。但在實際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法比較重視準確,而交際教學法則強調流利。我們的英語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學習語音是為了學習說話,為了能聽懂別人的話;學生學習語法是為了能理解別人,也為了能讓別人理解自己;學生學習閱讀是為了能獲得信息、得到消遣,增長知識。過分強調準確會影響學生在流利方面的發展,妨礙語言的自然使用。因此,我們要加強語言流利性的培養。
3.學習與習得
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正確處理的第三對關系是學習與習得。學習指有意識地去獲得語言知識,了解和認識語法和語言規則,能夠談論這些規則。習得是個潛意識的過程,類似學母語的孩子發展自己的語言能力一樣,不是去可以追求,而是自然發展。心理語言學家克拉申認為習得比學習更重要。學習能使語言準確,但習得能使人自然流利地使用語言。如果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重視一點語言習得作用的話,教師就不會急功近利,上課滿堂灌,下課搞題海戰術,陷學生于書面語法作業之中。我們也許會花時間多創造一點自然的語言學習與語言使用的環境和氣氛,讓學生像學母語一樣學英語。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通過交際學會一門語言,而不僅僅是通過課堂句型練習來習得語言。
交際教學法所提供的交際活動鼓舞著潛意識的語言習得,因為在交際活動中,人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語言的意思方面,而不是在形式方面。語言使用中出現的語言學習,必定主要是潛意識的。因此,正確處理學習與習得之間的關系也是交際教學法的任務之一。
五、成人英語學習特點、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成人教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成人加入到學習英語的行列中來。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成人學習英語成為英語教師不得不思考的一個問題。他們學習英語的方法和兒童是不一樣的,這也要求我們的教師要采用針對他們的有效教學方法。1.成人學習英語的特點
成人學習英語有其不同于其它學習者的特點。(1)年齡偏大。大多數處于20歲至45歲。(2)工作和家庭壓力大。日常時間安排緊張,不僅有兼顧工作和家庭,還要利用晚上和周末到學校進修。(3)學習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職業競爭力。英語的重要性越來越為人們所意識到。在城市,尤其是像廣州這樣的大型城市,對外交流多,很多工作都直接或間接地要和外籍人士打交道。為了在職業上能有更大地發展,許多在職人員不得不來高校進修英語,提高語言技能和學歷水平。(4)學習方法和策略不當。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離開學校多年,學習習慣和策略不能適應現在高校英語學習的環境。(5)語言學習環境缺乏。工作和生活中,較少使用英文,害怕開口說英文。(6)文化背景缺乏。閑暇時間,他們較少接觸英語國家的文化,這也成為他們學習中的障礙。(7)學習動力大。成人學習英語的目的性強,主要是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和學歷證書的獲得。(8)社會經驗豐富,理解力強。
2.目前成人英語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而事實上,在我國的很多課堂教學中,許多的英語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法,如語法—翻譯法等。這種在英語課堂中使用母語的教學方法,有其不利的影響。駱微微,程幼強認為其不利影響主要在于:(1)教師或學生只有把目的語(外語)翻譯成母語,才覺得真正理解了語言內容。(2)教師或學生很難辨別兩種語言在形式、語義及語用特征上的不同,只簡單地使用一些并不準確的翻譯。(3)即使當學生有能力使用外語表達自己的意思時,他們也習慣性地用母語和教師交流。(4)學生不能隨時意識到課上應該只講目的語(外語),避免使用母語。這使得許多的學習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仍然局限于擅長做語法、翻譯題,而不能熟練、恰當的使用地道的英文,口語和聽力水平仍達不到自由交際的目的。教師如何能有效地利用課堂時間,幫助成人學生掌握英語?張伊娜認為究其實質,交際教學法倡導的是一種以方法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它給語言教師的信息是不管在何種環境下、教何種學生、為何種目的、學習何種語言,教師所要做的最要緊的事便是以各種方法制造交際語境,幫助學生投入到教學所預設的交際活動中。下面就交際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使用,談談筆者的觀點。
六、解決方法
要使英語課堂交互活動真正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符合教學目標的需要,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語言教師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有益的嘗試。
1.積極營造和諧的交互情境
和諧的交互情境是實施英語課堂教學交互的基礎。首先,老師要給學生,同時也給自己營造平等、合作的教學氣氛。其次,教師要給學生一份愛心,要善于理解學生。最后,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程度的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2.明確交互的要求
英語教學需要課堂交互。課堂的一定時間應用在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語言互動上面。從學生角度來說,了解教師課上的交互意圖很重要。明確交互的要求,也利于師生平等地位的確立,為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時間有效監督創造條件。另外,在課堂教學的準備階段,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教學設計過程,聽取學生對教學交互的意見,了解學生對課堂教學交互的需要和愿望,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課堂教學交互才有可能朝著有效交互的方向發展。
3.精心設計提問和問題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精心設計問題,并把握好提問的時機和方式,為了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交互,設計問題應著眼于以下幾點:(1)問題應對學生有吸引力,使學生進入所創設的問題情境。(2)所提問題要形成逐級上升的序列,能吸引學生向交互的縱深發展。(3)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所要回答的問題。(4)為所有的學生提供平等的回答問題的機會。此外,在提出問題后,教師還要細心觀察學生的反應,對預先準備的一些問題,要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修正和完善。簡言之,教師在設計問題和提問方式時,既要注意課前的充分準備,又要注意課堂的隨機應變,確保交互之路暢通。
4.加強對英語課堂教學交互的研究
英語教師應切實提高對英語課堂交互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英語課堂教學交互的研究。首先,教師應不斷探究英語課堂教學的交互模式。其次,教師應加強培養學生的互動交際能力,幫助學生克服語言交際的心理障礙。教師有必要向學生傳授一定的會話技巧,幫助學生把握必要的交際策略,使他們的互動交際能力有所提高。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從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布置實踐性作業、利用網絡為學習載體等方式幫助成人學生實現自己的夢想。
七、結語
本文論述交際教學法的概念、理論基礎、基本原則、主要關系及我國成人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交際教學法在成人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及運用。文章旨在說明在成人英語教學中,語言教師能積極營造良好的交互情境、明確交互的要求、精心設計提問和問題以及加強對英語課堂教學交互的研究,將更多的課堂教學時間和重點放在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上,運用符合我國成人英語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徐強.交際法英語教學和考試評估[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劉玉梅,肖肅.英語教學法:理論與實踐[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
[3]PaulDavies.SuccessinEnglish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TeachingPress,2002.
[4]王慶,張鴻.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學習風格差異探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6,(3).
[5]晨梅梅.探索與變革:轉型期的英語教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6],黃金巖.實用英語教學論[M].湖南: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7]于秋波,隋巖,戴衛平.論成人英語教學中的輸入與輸出[J].石油教育,2007,(1).
[8]遲振峰.成人英語教學的特點與對策[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7,(3).
[9]駱微微,程幼強.英語專業學生對課堂使用母語和目的語的矛盾心理[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1).
[10]張伊娜.交際教學法問題之思考[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4).
[11]呂飛飛.對英語課堂教學交互活動的認識與思考[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3).
[關鍵詞]交際教學法 成人英語教學 教學理論
一、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對外交流活動越來越多。許多人已經認識到英語在工作和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大量的社會工作人員積極接受繼續教育學習英語,為自己的工作增加動力。成人學習英語與青少年學習英語存在著許多的差異。如何能使成人學好英語?交際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將就交際教學法在成人英語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
二、交際教學法的概念及理論基礎
1.交際教學法的概念
教學方法指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它包括具體的教學步驟、教學活動和教學技巧,也包括有關教與學的一般性原則。理想的英語交際教學法應該是借助有效的交際教學手段,實施交際教材提供的任務,達到交際大綱所規定的目標。
2.交際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英語交際教學法理論主要受三大方面學說的影響,即社會學與社會語言學、哲學和語言學。在社會學和社會語言學方面,德爾海姆斯首先提出關于交際能力的學說。他和岡珀斯等人,強調語言使用中的社會文化因素。哲學方面主要有奧斯汀和塞爾提出的言語行為學說。這一學說對英語交際教學法理論有間接影響。語言學方面的影響主要有韓禮德關于語言的功能、語言的銜接與連貫和社會符號學方面的學說。此外,辛克萊和庫爾特哈德的語篇分析學說也對交際法英語教學法理論產生影響。
三、交際教學法的基本原則
1.以交際為中心
交際教學法倡導的是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指導學生進行交際活動,活動的內容圍繞教學目的展開,從而使學生在交際環境中學習語言。課堂教學的目的是學生能用英語進行有意義的交際。
2.模擬真實交際過程
交際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法相比較,最大的不同就是盡可能地在課堂上重現語言使用的交際過程,一般而言,交際過程中出現的交際特性大致可以歸納為:信息填補、自由交際和信息反饋三個要素。首先,交際雙方應互相提供一些對方所不知曉的信息,從而實現信息填補。交際教學法強調課堂上學生所從事的交際活動和練習都必須有信息交換,否則這只是簡單的句型操練。因此,教師的作用是為學生提供有信息交換內容的活動和練習,并引導學生用恰當的語言進行交際。其次,交際雙方交際的內容和方式可以自由選擇。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鼓勵學生就某個話題進行自由交際,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目的。最后,交際雙方應根據對方的信息做出相應的調整。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時,應使交際教學法的課堂練習力求讓學生在完成交際任務的過程中提高自己判斷對方語言、語氣和態度的能力,提高自己做出相應的語言反應能力,以求達到自己的交際目標。
3.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
交際教學法區別于其他教學法的又一個明顯特征就是對學生的語言錯誤,特別是語法錯誤采取比較寬容的態度。語言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創造語言結構,不斷判斷語言使用正確與否的過程。交際教學法強調意思的相互傳遞,語言的自由選擇和交際目的的實現;交際教學法認為有錯必糾的做法會使學生因為害怕犯錯誤而不敢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會妨礙學生的自由交際,成人學生更是如此。語言教學的首要任務是給學生提供各種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提高自己,以求不斷接近完美。其次,根據英語交際教學法的觀點,學生學習外語的目的是為了運用此種語言學習、工作和生活,即以交際為目的。最后,交際教學法不是對學生的語言錯誤不做糾正而是對錯誤做具體分析,區別對待。由此可見,英語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此期間,學生不斷接觸和使用語言直至最終掌握此種語言??傊?,由學生自己發現錯誤,幫助其他同學發現錯誤,或在教師指導下進行錯誤糾正,比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正確答案的做法對學生的學習更有效。
四、交際教學法的主要關系
1.教師與學生
傳統教學法強調知識的傳授,課堂上以教師為中心。交際教學法
與傳統教學法相比有很大區別,主要是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變化。具體的講,作為交際過程的促進者,教師首先要了解和分析學生的交際能力和交際需要。教師應該認識到作為交際過程的促進者(組織和向導),教師在課堂上不是“教”學生,不是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指導、促進學生自己學習,及組織學生開展交際活動。作為教學資源本身,教師給學生提供的服務是咨詢。作為交際過程的參加者,教師以和學生平等的身份加入活動,不“喧賓奪主”,不干擾交際,它既是交際的一方,又是一個觀察者。作為交際過程的參加者,教師在參加的過程中應該認識到,學生們有許多潛在的能力和期望可供教師探索和利用。最后,教師也是一個研究者和學習者。交際教學法強調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本,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生的需要才是教學目標。交際教學法給學生創造一個自由的學習環境。課堂上,教師只有真正的讓學生控制他們自己的聽、說、讀、寫等交際活動,學生們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學習。交際教學法強調學習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學習是相互依賴的行為,應該在相互合作的環境中進行。教師應在各個教學實施環節都關注不同學習風格學生學習的需要。最后,在交際教學法里,學生的一個重要角色就是信息反饋者??傊?,在交際教學法里,教與學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相互依賴、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過程。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驅除心理障礙,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學習規律。
2.準確與流利
英語教學往往有兩種不同的要求,一是要求學生的語言形式正確恰當、符合規范。另一種要求是學生在使用外語時能夠像使用母語一樣自然、流利。區分準確與流利對英語教師有重要意義。從理論上講,教師希望學生使用的語言既準確又流利。但在實際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法比較重視準確,而交際教學法則強調流利。我們的英語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學習語音是為了學習說話,為了能聽懂別人的話;學生學習語法是為了能理解別人,也為了能讓別人理解自己;學生學習閱讀是為了能獲得信息、得到消遣,增長知識。過分強調準確會影響學生在流利方面的發展,妨礙語言的自然使用。因此,我們要加強語言流利性的培養。
3.學習與習得
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正確處理的第三對關系是學習與習得。學習指有意識地去獲得語言知識,了解和認識語法和語言規則,能夠談論這些規則。習得是個潛意識的過程,類似學母語的孩子發展自己的語言能力一樣,不是去可以追求,而是自然發展。心理語言學家克拉申認為習得比學習更重要。學習能使語言準確,但習得能使人自然流利地使用語言。如果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重視一點語言習得作用的話,教師就不會急功近利,上課滿堂灌,下課搞題海戰術,陷學生于書面語法作業之中。我們也許會花時間多創造一點自然的語言學習與語言使用的環境和氣氛,讓學生像學母語一樣學英語。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通過交際學會一門語言,而不僅僅是通過課堂句型練習來習得語言。
交際教學法所提供的交際活動鼓舞著潛意識的語言習得,因為在交際活動中,人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語言的意思方面,而不是在形式方面。語言使用中出現的語言學習,必定主要是潛意識的。因此,正確處理學習與習得之間的關系也是交際教學法的任務之一。
五、成人英語學習特點、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成人教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成人加入到學習英語的行列中來。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成人學習英語成為英語教師不得不思考的一個問題。他們學習英語的方法和兒童是不一樣的,這也要求我們的教師要采用針對他們的有效教學方法。
1.成人學習英語的特點
成人學習英語有其不同于其它學習者的特點。(1)年齡偏大。大多數處于20歲至45歲。(2)工作和家庭壓力大。日常時間安排緊張,不僅有兼顧工作和家庭,還要利用晚上和周末到學校進修。(3)學習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職業競爭力。英語的重要性越來越為人們所意識到。在城市,尤其是像廣州這樣的大型城市,對外交流多,很多工作都直接或間接地要和外籍人士打交道。為了在職業上能有更大地發展,許多在職人員不得不來高校進修英語,提高語言技能和學歷水平。(4)學習方法和策略不當。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離開學校多年,學習習慣和策略不能適應現在高校英語學習的環境。(5)語言學習環境缺乏。工作和生活中,較少使用英文,害怕開口說英文。(6)文化背景缺乏。閑暇時間,他們較少接觸英語國家的文化,這也成為他們學習中的障礙。(7)學習動力大。成人學習英語的目的性強,主要是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和學歷證書的獲得。(8)社會經驗豐富,理解力強。
2.目前成人英語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而事實上,在我國的很多課堂教學中,許多的英語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法,如語法—翻譯法等。這種在英語課堂中使用母語的教學方法,有其不利的影響。駱微微,程幼強認為其不利影響主要在于:(1)教師或學生只有把目的語(外語)翻譯成母語,才覺得真正理解了語言內容。(2)教師或學生很難辨別兩種語言在形式、語義及語用特征上的不同,只簡單地使用一些并不準確的翻譯。(3)即使當學生有能力使用外語表達自己的意思時,他們也習慣性地用母語和教師交流。(4)學生不能隨時意識到課上應該只講目的語(外語),避免使用母語。這使得許多的學習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仍然局限于擅長做語法、翻譯題,而不能熟練、恰當的使用地道的英文,口語和聽力水平仍達不到自由交際的目的。教師如何能有效地利用課堂時間,幫助成人學生掌握英語?張伊娜認為究其實質,交際教學法倡導的是一種以方法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它給語言教師的信息是不管在何種環境下、教何種學生、為何種目的、學習何種語言,教師所要做的最要緊的事便是以各種方法制造交際語境,幫助學生投入到教學所預設的交際活動中。下面就交際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使用,談談筆者的觀點。
六、解決方法
要使英語課堂交互活動真正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符合教學目標的需要,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語言教師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有益的嘗試。
1.積極營造和諧的交互情境
和諧的交互情境是實施英語課堂教學交互的基礎。首先,老師要給學生,同時也給自己營造平等、合作的教學氣氛。其次,教師要給學生一份愛心,要善于理解學生。最后,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程度的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2.明確交互的要求
英語教學需要課堂交互。課堂的一定時間應用在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語言互動上面。從學生角度來說,了解教師課上的交互意圖很重要。明確交互的要求,也利于師生平等地位的確立,為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時間有效監督創造條件。另外,在課堂教學的準備階段,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教學設計過程,聽取學生對教學交互的意見,了解學生對課堂教學交互的需要和愿望,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課堂教學交互才有可能朝著有效交互的方向發展。
3.精心設計提問和問題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精心設計問題,并把握好提問的時機和方式,為了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交互,設計問題應著眼于以下幾點:(1)問題應對學生有吸引力,使學生進入所創設的問題情境。(2)所提問題要形成逐級上升的序列,能吸引學生向交互的縱深發展。(3)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所要回答的問題。(4)為所有的學生提供平等的回答問題的機會。此外,在提出問題后,教師還要細心觀察學生的反應,對預先準備的一些問題,要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修正和完善。簡言之,教師在設計問題和提問方式時,既要注意課前的充分準備,又要注意課堂的隨機應變,確保交互之路暢通。
4.加強對英語課堂教學交互的研究
英語教師應切實提高對英語課堂交互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英語課堂教學交互的研究。首先,教師應不斷探究英語課堂教學的交互模式。其次,教師應加強培養學生的互動交際能力,幫助學生克服語言交際的心理障礙。教師有必要向學生傳授一定的會話技巧,幫助學生把握必要的交際策略,使他們的互動交際能力有所提高。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從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布置實踐性作業、利用網絡為學習載體等方式幫助成人學生實現自己的夢想。
七、結語
本文論述交際教學法的概念、理論基礎、基本原則、主要關系及我國成人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交際教學法在成人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及運用。文章旨在說明在成人英語教學中,語言教師能積極營造良好的交互情境、明確交互的要求、精心設計提問和問題以及加強對英語課堂教學交互的研究,將更多的課堂教學時間和重點放在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上,運用符合我國成人英語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徐強.交際法英語教學和考試評估[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劉玉梅,肖肅.英語教學法:理論與實踐[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
[3]Paul Davies. 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 2002.
[4]王慶,張鴻.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學習風格差異探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6,(3).
[5]晨梅梅.探索與變革:轉型期的英語教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6],黃金巖.實用英語教學論[M].湖南: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7]于秋波,隋巖,戴衛平.論成人英語教學中的輸入與輸出[J].石油教育, 2007,(1).
[8]遲振峰.成人英語教學的特點與對策[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 2007,(3).
[9]駱微微,程幼強.英語專業學生對課堂使用母語和目的語的矛盾心理[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1).
[10]張伊娜.交際教學法問題之思考[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4).
[11]呂飛飛.對英語課堂教學交互活動的認識與思考[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3).
英語學習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高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學生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變化都很大。具體反映在學習英語的能力上,他們模仿和記憶的能力特別強。學生的發音器官很靈敏,耳朵辨音的能力強,口舌也能靈活準確地模仿各種聲音。
高中英語課程教學的目的,是要明確語言不僅是知識和應付測試的技能,而且是進行交際的工具。下面,筆者就從這幾個方面具體談談交際法在高中英語新課程教學中的運用。
一、交際法在Warming up教學中的運用
熱身教學主要通過問卷調查、看圖討論、情景聽說、思考問題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學生進行語言實踐,從而實現在真實的情景中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交際法要求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語言實踐為主線,教師創造氛圍引導學生進入交際活動中。教師要放手幫助學生大膽地進行語言實踐,盡可能以生動活潑的形式給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實踐和創造的環境,這樣才能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英語的感受力和語感,進而增強學生的思維活動和創造能力。
二、交際法在Learning about Language教學中的運用
語言學習不應該在孤立的句子中就事論事,而應該在交際活動的框架內將語言知識和真實語境結合起來,將語言知識形象化、交際化地呈現。如定語從句是一個重要的語法項目,教師在教授該語法時,可以采用游戲的形式進行。事先可準備一些卡片,上面分別有一個名詞(選用學過的單詞,利于加深印象),如patient, camera, grape等。上課時請A、B兩位學生上臺。A抽張卡片,然后用定語解釋卡片上的詞,B則猜單詞。如patient―a person who is sick;camera―an instrument which is used for taking photos; grape―a fruit which is grown in clusters on a climbing plant.這樣將大大地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學生既練習了口語又復習了單詞和定語從句,一舉兩得。教師要善于動腦筋,不時變化練習方式,讓學生感覺時時有新意,從而保持濃厚的興趣。
三、交際法在Using Language教學中的運用
語言運用提供了圍繞中心話題的聽說讀寫的綜合練習,創設了不少情景。一方面,擴大了有關話題的跨文化交際的信息輸入,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為他們提供了綜合運用語言的空間。在現有的條件下,教師在課堂上要創造各種情景,充分營造交際的氛圍,從而創造更多的機會加強師生間或學生間的對話交流。學生在談話中互相啟發、共同構思。
一、“六程序教學法”的提出根據
1. 英語是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獲取世界各方面信息、進行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為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學素養,需要培養大量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并在不同程度上通曉英語的各方面人才,這一形勢,要求我們中小學外語教學必須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礎訓練,培養學生在口頭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特別是要側重培養閱讀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打好堅實的基礎,這也是中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和任務?!傲绦蚪虒W法”正是為達到此目的服務的。
2. 根據教育學原理,我們知道交際有兩方面:一是接收信息,二是傳遞信息。如果能接收信息(即聽懂)就完成了交際的一大半,而聽不懂就根本不能交際,在外語教學中,應把“聽”的教學放在首要地位。
3. 中小學生年齡在6~14歲之間,已經過了語言的敏感期,不能期望學生的輸入等于輸出,盡管有時似乎能說出一些完整的句子,但事實上,那是暫時的記憶不牢固的。只有靠大量的輸入語言信息,即多聽、多讀,逐漸積累,才能融會貫通。所以,就其學習方法來說,讀更重于說,只有先會讀,以讀促說,才能會說,說得更好。因此,以前流行的說法“聽說領先”我認為對于中小學生來說應為:“聽讀領先,以讀為主,四會并進”更好些。
二、“六程序教學法”的步驟說明
1. 聽――進行新授課的入門手段。無論單詞、句型、還是課文教學,應從聽其發音入手。聽單詞能學到純正的發音方法,有助于單詞的記憶。講句型課文時,可以通過對話、看圖、敘述、配音動畫片、英語小故事、戲劇片段、教師用英文介紹等方法加強“聽”的訓練。以聽引入句型或課文的情景中,創造一定的語言環境。從環境中啟發學生發現問題之所在,努力思索,引起興趣。從而掌握句型、課文中的語言重點即課文的整體內容。
為了不看書能聽懂,必須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上課時才能與教師配合好。
2. 講――精講指導。為了便于學生迅速掌握新的知識點,教師應精講重點,突破難點。如:
(1) 單詞的變化、習慣用法。
(2) 語音中的一般和特殊形式。
(3) 句型中的重點句型結構、語法。
(4) 課文中的句型、短語習慣用法及課文的整體內容。
值得強調的是:不是不講,也不是多講,而是“精講”,并配合以一定量的練習。
3. 讀――學習的中心環節。對于已過了語言敏感期的中小學生來說,學習的主要方法是閱讀。中小學生讀的范圍,主要是課文中的單詞、句型、課文,輔以課外讀物和《同步閱讀訓練》為輸入大量語言信息,提供更多的單詞復現機會,加強記憶,以便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為說和寫打好基礎,同時又可以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提高英語單詞的復現率。
根據閱讀時出聲和不出聲,可分為朗讀與默讀。根據速度可分為速讀、視讀和精讀。對于中小學生來說,主要是朗讀和精讀。
朗讀是打好口讀基礎的最好方法之一。教句型時,是以說促讀。讀書上的句子時,又是以讀促說。朗讀時,眼睛要看,腦子要想,聲音又刺激著聽覺,來自幾方面的信號都強化大腦中的神經聯系,使學生所學的東西理解得更深,記得更牢。
朗讀時,要求學生人人張口,發音清晰,速度適中,語調正確,聲音洪亮。
精讀是預習和復習的重要手段。
對于有一定語言基礎的初三學生來說,大量的閱讀擴大英語的知識面尤為重要。
4. 說――多多益善。中小學生在一個新知識學習過程中,經過聽、講、讀三個環節后,教師應盡量地發揮和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開始,學生可能張不開口,也說不好,這就靠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方法如下:
(1)教師根據所學的句型,讓學生造句。
(2)根據課文回答問題。
(3)教師根據課文、句型等說漢語,讓學生說出相應的英語。
(4)復述或背誦課文、句型的主要部分。
(5)要求學生做一些日常生活的匯報或對話。
(6)利用所學文章角色,讓學生進入角色表演。
(7)讓學生分析出課文的段落和說出段落大意。
5. 寫――不可忽視。盡管現今高考采用MET試卷,但作為學習手段,要求中小學生寫出英文句子、短文的能力不可忽視,更何況即使MET中也有15%的書面表達。這也是《課標》規定的學生必須培養的能力之一。
寫可以分為兩大類:(1)根據所學的句型、課文,寫出相應的英語。如,翻譯句子、短語,一段文章、甚至是背默課文,改寫課文。(2)基于學生水平,寫一些小文章。如,“My Family”、“Our school” “spots meet”等,初學外語的學生水平較低,不能過高要求,5~8句即可。這樣逐漸積累,能夠豐富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
這一步,可以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課外做一些書面的作業完成。
6. 記――復習鞏固。因為學生年齡的特點,接受能力較強,所學知識能很快地掌握,但他們也有缺點,“即學得快,忘的快。因此,復習、深化記憶是他們為保證新知識不致在較短時間遺忘而必不可少的辦法。
(1)當堂所學的知識,必須在下課前3~4分鐘內總結出,達到鞏固的目的。
(2)課后必須配合一些必要的練習,使學生在課后有機會溫習剛學過的知識。
(3)每課、每單元結束后,要系統地復習檢查??梢詫iT上一節復習課,每單元后的練習課,不能僅滿足于做練習,而應當把一個單元的重點知識――語音、語法、詞匯、句型有系統地復習――溫故而知新。
三、關于“六程序教學法”的補充說明
1. 該“法”是針對“聽說讀寫”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但并非每堂課必須都包含“聽講讀說寫記”六步,而是根據當堂課需要,適當調整,即有時可采取四步、三步等。特殊情況下“六步”的“聽講讀說寫記”,順序可以有所變動。
2. “六程序法“融匯了其它教學法的長處,意在創設語言環境,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即情景教學,還含有啟發學生思維發現的啟發式教學,其中“聽、說”兩步,又是“聽說法”的演變,利用直觀教具、圖片等,又是興趣教學的范圍。
關鍵詞:成人英語教育;教學方法;實用;基礎
隨著全民素質的提高,成人教育也承擔著提高公民知識水平的重要責任,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成人英語教育也逐步走到臺前,成為教育的重點難點之一。
一、成人教育學習者的特點分析
參加成人教育的學生,年齡層次參差不齊,有高考落榜生,也有已參加工作若干年的成人學生,他們的英語水平普遍不高。這些學生中,剛剛走出校園的,雖然他們知識掌握不精、不牢,基礎有漏洞,但他們有一定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而已經步入社會若干年的學生,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英語環境,英語知識更加匱乏,但是他們大多數人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心智比較成熟,綜合演繹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較強,并且有一定的意志力。所以,成人教育中的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性、積極性相對缺乏,在英語的聽、說、讀、寫中障礙性較大,學習中挫折性較強。但如果能夠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夯實基礎,調動學習積極性,釋放學習潛力,解決學習中的心理和思想問題,也是可以取得成功的。
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強調基礎
1.克服母語干擾,增加外語接觸量和練習量
根據Stephen Krashen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成人學生語言習得期早已超過了人類第二語言習得的最佳年齡――少年早期。成人的學習者對于外語的學習不是無意識的識記:由于生理機能及外部環境等內外成因,他們的記憶能力,特別是機械記憶能力不斷衰退,同時母語干擾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把外語與母語作比較,用母語的句法結構去套外語。
2.把握學習的目的,重視實際需求
成人高校的英語教育不能和普通高校中專業英語教育相提并論,我們并不是要培養精通英美國家概況與語言發展歷史的外交人才,也不是培養可以參加外貿談判或是出口成章的翻譯人才,我們培養的是實用型,有一定的語言溝通交流能力,能夠使用輔助工具讀懂相對簡單的操作使用說明的社會人。
由于學習英語目的的實際應用性,英語的基礎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
3.教學方法
(1)交際法,也叫功能法或意念法。倡導的是在教學活動中,由教師指導學生進行交際活動,圍繞教學目的,形成語言環境,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在英語環境中學習英語。
(2)視聽法,又稱情景教學法。該方法強調語言是一個完整的系統,語音、詞匯、語法以及句子的組成都是學習重點??梢栽谡n堂中有針對性地使用,但是不能最大限度的滿足語言交際的實際需求。
(3)語言經驗教學法,強調的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習效果也會相對較好。這種方法與“語感”密不可分,幫助學生能夠自然的由口頭語言發展到書面語言,針對成人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不高的特點,需要利用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經歷感受引起學生的求知欲。
4.夯實基礎:語音、詞匯、語法
語音是英語的基礎,如果沒有發音正確的語音,無論詞匯、語法多么的精通,那也是紙上談兵,也就是“啞巴英語”。而由于成人教育的學習者來自于全國各地,語音帶有一定的方言特征,有些人沒有進行過系統的學習,因此,語音的教學作為成人英語教育的第一步,無可厚非。
糾正發音時,語音的整體掌握程度由簡到難排列教學內容,利用英語相似因素之間的對比和英漢相似因素之間的對比,幫助學習者分清易混淆的因素,從而準確地把握英語發音技巧。采取聽/模仿―說―糾音―再聽/模仿―再說的過程??梢越柚F代多媒體教育技術,對重點因素的發音方法和發音器官加以演示和講解,或在課上、課后播放一些發音標準、優美的英語錄像片段,給學習者產生耳濡目染的影響。
詞匯是組成英語的基本元素之一,英語的詞匯也是豐富多彩的,這就要求學生要熟記詞匯,能夠辨析詞匯的用法。而記憶詞匯也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聯想記憶法、推測記憶法等,但是最有用的還是利用語音記憶單詞,成人學生發揮他們的理解能力強的這一優勢,運用英語語音中劃分音節的方法,并與形似的單詞加以對比識記,效果是死記硬背所不能比擬的。
語法教學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難點,針對成人教育的特點,我們不要求學生說出狀語從句有幾種,只要知道在什么情況下用什么樣的連詞,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根據實際需求進行教學。針對成人學生有較強的分析、比較能力的優點,講解語法時,我們常把相關聯的可并列的語法拿出來一起梳理,進行對比聯系,既鞏固了舊知識,又增加了總體認識,學習效率也就高了。
成人是社會的主體和中堅力量,成人的素質決定著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程度,他們必須不斷學習以應對科技的飛速發展和世界的迅猛變化。而成人的英語教育也要緊跟時代步伐,結合成人學生的特點,以“實用為主,注重基礎”為原則,進行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培養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初明.解釋二語習得連接論由于普遍語法[J].外國語,2001,(05).
[2]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 [M]. Oxford: Perganmon,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