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優秀輔導員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幾年來,她幸福的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播灑汗水和愛心,收獲快樂和希望。同志們都說:“走近李菊英,你就能感覺到她身上蓬勃的朝氣。她像孩子般的熱情、開朗。”而她最清楚自己的追求——做一個擅長活動、善于研究的新型輔導員。
一、拼搏在閃光的事業中
自擔任輔導員以來,她積累了較豐富的工作經驗,她以輔導員特有的敏銳和細致,針對孩子點點滴滴的小事,塑造他們的心靈,培養他們的品質,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樂章。
今年她對全校的特困學生進行了全面的摸底調查,特困學生的家庭境況使她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動。她馬上啟動了班級“愛心助學”活動。通過學校對特困學生進行資助,并將此項活動規范化、長期化。積極籌集外部支援資助她班特困學生。。她們還號召全體少先隊員在隊旗下宣誓:以英雄為榜樣,堅強面對困難。
這些活動,以對少年兒童進行道德體驗教育為主線,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教育性。通過活動,為同學們提供了充分的體驗生活的舞臺,使同學們充分地體驗了生活,開拓了視野,鍛煉了能力,也對同學們進行了充分的思想道德教育。真正拉開了少先隊體驗教育活動的帷幕。作為一位少先隊中隊輔導員,她進入角色,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并且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她根據學校實際、學生特點,結合時代要求,設計、組織少先隊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養成教育系列活動、法制教育系列活動、“誠信文明主題曲”系列活動等。其中“誠信文明主題曲”活動已成少先大隊特色活動之一,這是學校圍繞“誠信”主題開展的具有規范性、目的性、實用性的系列活動,這些活動相互緊密聯系、有頭有尾、環環相扣,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誠信教育體系。
以“誠信文明進行曲”為主題的“誠信名言好句寶庫”、“友情勸誡”、“禮儀美容院”、“誠信論壇”、“誠信報”、“新道德少年秀”等十二項系列活動,讓隊員們在不留痕跡的教育氛圍中,產生了心靈感悟,將說教與灌輸變成了心靈的溝通與情感的交流;枯燥的道德要求,變成了無形的滲透和正向的激勵。在循序漸進的實踐活動中,隊員們的誠信品質得到了升華。同時也將體驗教育活動推向了。
在開展各項活動的同時,她還注重加大宣傳工作的力度,在社會上樹立良好形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還受到學生、家長、教師和社會各界的一致贊譽和諸多好評但最令她欣慰的是:孩子們健康地長大了!
二、學習——實踐——探索
輔導員工作中,她不斷更新知識結構,自覺學習少先隊工作的新理論,研究和探索少先隊工作的新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水平,邊學習邊實踐,努力探索一條符合實際情況的少先隊工作的新路子,形成少先隊活動特色——既有思想性、科學性、趣味性,又有適應性、可行性、實踐性,為小學少先隊工作開拓一片廣闊天地。
她并沒有因此而滿足,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促使她在思考,作為一名少先隊輔導員,不僅要做“活動型”,更要成為“理論型”、“經驗型”的輔導員。為此,她虛心向他人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工作水平和理論水平,并結合少先隊的工作特點,捕捉時代新信息,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她知道:面對新的起點,新的形勢,只有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用理論去推動工作縱深發展,這才能使少先隊工作躍上新臺階。她堅信:還有更廣闊的天地等待她去開拓。
這就是她,一位在少先隊組織中活躍的輔導員。
三、用心育桃李、傾心奉真情
她愛教育事業,她愛少年兒童,她更愛少先隊工作。既然選擇做教師,選擇了做一名普通的輔導員,那就應該自覺奉獻。
這些年來,她就是以這種積極的工作態度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贏得了組織的信任、同志們的尊重和全體隊員的愛戴。
四、奉獻在崗位,無悔獻青春
以師為本,著眼長遠。她立足于做好一個普通而不平凡的教師這一理念,刻苦鍛煉、精心鉆研,從實踐到理論、再到教學實踐,悉心揣摩、探索創新。她在數學、社會教學實踐中形成了熱情、嚴謹、深邃而踏實的教學風格。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以苦為舟,苦練苦學,讓教學更生動;以愛為橋,愛學生,愛學校,教給學生她的所有;酷愛事業,熱愛學生,在平凡的崗位上求真務實。
這就是她,一位在教壇中辛勤耕耘的孺子牛。
一、熱愛學生是工作的源動力。
熱愛學生是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我向父母愛子女那樣熱愛自己的學生,把愛的感情毫無保留的全心全意地傾注到每個學生身上,用愛的感情去打開她們的心靈之門,啟迪他們的聰明才智,激勵他們的進取心,使他們茁壯成長。基于此,工作才細致入微,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論成績的優與劣,家庭的貧與富。
二、狠抓少先隊組織建設。
1 加強中隊輔導員隊伍建設。我校少先隊組織將始終不渝地抓好中隊輔導員的配備、選拔培訓工作。為中隊輔導員的學習、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2 定期召開輔導員會議,組織學習研究工作,提高輔導員的工作水平。
2 抓好少先隊干部的培養。學生干部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組織和領導者,是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
(1)對干部進行培訓。講干部本身能力的培養對少先隊的重要性,明確少先隊干部對各自的職責與任務,明白以身作則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2)每學期組織少先隊干部進行工作總結經驗交流,相互取長補短,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共同進步,提高工作能力。
三、豐富多樣的少先隊活動。
首先是每周一次的班隊課,是開展活動的基礎平臺。班隊干部提掉,全體隊員參與,積極性空前高漲,可以說是隊員們每周一次的節日,共唱國歌隊歌、才藝展示、絕活比拼、課本劇排演、傳悄悄話、成語接龍、搶板凳等各種各樣的形式。主持人的穿針引線,把每周的班隊活動搞得紅紅火火。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匯報的題目是“在輔導員工作崗位上實現人生價值”。
,因工作需要我走上輔導員工作崗位,兼任文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七年來,我以“熱愛、創新、奉獻”為基點,默默付出、踏實工作,在輔導員工作崗位上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下面把我工作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向各位領導、老師做一簡要匯報。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把全部的愛送給學生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的體現。幾年的工作實踐,使我體會到:在學生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將一個“愛”字貫穿工作的始終。
4月,我院學生張培突發腦出血住院,病情十分危急,需要馬上做手術。我帶頭為她捐款籌集手術費用,為挽救她的生命起到了關鍵作用。,張培休學一年后回校復學,因腦出血后遺癥身體行動不便,仍需做康復治療,她的母親為了照顧她辭掉工作來到學校,但是住宿問題成了她們的一塊心病。到學生公寓住,不利于張培休息;如果到校外租房,上下課往返的路程又會給張培造成很大的困難。我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多次找到學校公寓中心,幫助她們母女在校內協調了一間單身教工宿舍,既為她們省去了到校外租房的昂貴費用,也方便了張培平時的上課和休息。張培是單親,家里很困難,為了緩解張培做康復治療的經濟壓力,只要條件符合的經濟資助,我都積極為她爭取。我還經常找她談心,鼓勵她戰勝困難,做生活的強者。慢慢地,張培在母親的陪護下放下了思想包袱,學習勁頭也更足了,經過一年的努力,在07-08學年的綜合測評中,全班97人,她的學習成績名列第一,成了我院學生身殘志堅的典型。
像張培這樣家庭困難又極需幫助的學生我院有很多,我在積極為他們爭取經濟資助的同時,總是千方百計地想辦法,盡可能地幫他們渡過各種難關。
二、與時俱進、勇于創新,不斷探索新形勢下開展學生工作的新經驗
近年來,隨著社會環境和校園環境的改變,特別是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大,學校的管理工作和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都面臨著許多新矛盾和新問題。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我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并在實際工作中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
比如,,我院一名學生患眼病到北京救治需高額的醫療費,學院組織全體師生為她捐款近3萬元。這名同學康復后,為使剩余的一萬余元捐款發揮更大的作用,經我提議,學院建立了學生急病、大病應急基金,使師生們的愛心能夠繼續傳遞下去。急病、大病應急基金自建立以來,目前已成功啟用了五次,解決了學生患急病、大病臨時籌措住院費的難題。
再比如,,為解決畢業生就業壓力大、就業崗位少的問題,我以學院50年院慶為契機,依托各地校友,建設學生就業網絡,積極為畢業生尋求就業崗位,既為學生解決了實實在在的問題,也拉近了學生和學生工作者的情感距離。
其實,要想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有所創新,就得多聽、多看、多想、多征求學生的意見,特別是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斷更新工作理念,盡可能從學生角度考慮問題,既要當好管理者,更要當好服務者。
三、甘當綠葉、甘為人梯,我們的人生價值不是索取而是奉獻
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可以說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工作千頭萬緒、任務繁重,要想把工作真正做實、做細、做好,就得多花時間、多費心思,更多的是干良心活,不僅要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還必須得有吃苦耐勞、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
我剛剛走上輔導員工作崗位,就參加了抗擊“非典”的戰斗。那時我做輔導員工作還不滿半年,還十分缺乏處理和應對重大事件的經驗。為保證每個環節都不出現任何紕漏,我堅決落實學校抗擊“非典”的各項措施,嚴防死守、忘我工作。我一天至少三次深入到學生公寓,逐個宿舍檢查通風情況、消毒情況、垃圾清理情況,詢問學生有無發燒狀況,全院每個學生的一舉一動我都能完全做到心中有數。
“非典”期間,個別外出找工作的畢業生不聽勸阻執意返回學校,每次我都冒著隨時被傳染的危險,自己先到學校門口接待,安排學生接受隔離觀察。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危險的發生,平時可以請學生協助或班主任解決的問題,我都獨力完成。比如99級一名學生從包頭返校,一路經過的幾乎全部是重疫區,晚上一下火車就被隔離了。晚上12點多,這名學生給我打電話,“孫老師,我被隔離了,現在醫院里沒有行李,只有一張硬板床,我實在太冷了,給我送套行李吧!”我二話沒說,放下電話就馬上到學生公寓取上她的行李,騎自行車送到了離學校很遠的醫院隔離區。部分學生患感冒,都是我親自給他們量體溫,隨時監控他們的身體狀況。
在“非典”重點防控時期,為了隨時掌控學生情況,應對突發事件,我吃住在學院,每天只能通過電話了解家里的情況。 一天中午,我急匆匆跑回家,敲開門,在門外交給妻子一包東西。妻子問:“這是什么?怎么不進屋?”“聽說這中藥能預防非典,我托人買了幾付回來,你把它熬了,一定要喝。”“進屋看看女兒吧!”“不看了,她太小,沒有抵抗力。”妻子沒再說什么,慢慢地關上了門。我則在門外站了許久,心里充滿了對妻兒的愧疚。那時我的孩子還不到三個月,正是需要我照顧的時候。
“非典”后期,我患慢性闌尾炎,持續發燒,為了不影響工作、更為了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恐慌,我沒有到醫院就診,只是每天請做醫生的朋友給我打消炎針,直到“非典”結束。
正是這次不平凡的經歷使我在工作中得到了鍛煉、經受住了考驗,也在學生中樹立了輔導員的良好形象。
國慶節假期結束后,我在核查學生返校情況時發現有三名學生沒有按期返校。通過多方調查,我確認這三名學生是被人騙到了遼寧盤錦的傳銷組織,人身自由已受到限制。當時遼寧盤錦地區傳銷活動非常猖獗,當地工商和公安部門對此也束手無策。學校派出的解救組先行趕到盤錦,但沒有絲毫線索。當我得知學院一名叫李志強的同學與盤錦傳銷組織的負責人是同鄉這一情況后,我立即向解救組申請,打算由我帶著李志強以參加傳銷為借口與傳銷組織取得聯系,以便實施解救工作。解救組的領導同意我的方案后,我做通了李志強的思想工作,與傳銷組織取得了聯系,并約定在盤錦汽車站見面。為了盡早趕往盤錦,我們買了第二天一早的火車票。臨行前的那個晚上我怎么也睡不著,腦海里都是如何解救學生的問題,因為我知道將會有很多無法預知的情況等著我去應對。去盤錦需先坐火車到溝幫子站下車,之后再轉乘汽車到盤錦。如果傳銷組織的人在溝幫子車站接我們怎么辦?萬一傳銷組織識破了我們的意圖那又該怎么辦?我把能預想到的各種情況都提前制定了解決方案,同時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一夜很快就過去了。我知道,妻子也一夜未眠。
一路奔波,到了盤錦,天正下著鵝毛大雪,路上幾乎沒有行人,我和李志強在雪中足足等了兩個多小時,又餓又冷,但并沒有人來接我們。沒辦法,我們只得與解救組會合,商量下一步打算。一連兩天,我們不停地給李志強的老鄉打電話,催他來接我們,可是他總以各種理由推托,好像并不著急與我們見面。直到我們以馬上回通遼相要挾,他才同意見我們,并說會派人接我們。按照約定的時間和地點,我和李志強準時來到盤錦汽車站大廳中間等傳銷組織的人來,解救組的同志則分布在大廳四周,密切注視著我們。當時大廳里人很多,來來往往的,我看誰都像是搞傳銷的,別人很隨意的一個眼神都會使我變得異常警覺。過了大約一個多小時,一個身穿黑色西裝、瘦高個的年輕人朝我們走來,我禁不住一陣興奮,傳銷組織的人終于出現了。但那人只是在我們旁邊停了一下,什么也沒說,扭身走了。正當我失望地向解救組的同志搖搖頭,示意他們不是的時候,那人又返了回來,走到我們跟前小聲地說了句:“跟我走。”就快步往汽車站外面走去。我馬上意識到他就是來接我們的傳銷人員。我來不及向解救組發出信號,立即追了上去,從后面一把摟住那人的脖子把他按倒在地,這時解救組的老師和當地公安局的一名同志也迅速趕了過來,一起把那人給制服了。經訊問得知,那人是傳銷組織的一名小頭目,但他怎么也不肯說出我的學生被關在什么地方。后來經過與傳銷組織長達三個多小時的談判,最終他們同意用那名小頭目換我們被困的三名學生,條件是當地的公安局不能出面。當天晚上八點多,傳銷組織選擇在一個人流較多的商場前換人,看到三名學生出現在我面前,我恨不得馬上把他們拉過來。等把三名學生安全接到我們手中,已是晚上九點多。那時學生已經被徹底洗腦,其中一名學生苦苦哀求我說:“孫老師,不要帶我走,再給我半年時間,我就能給咱們學校蓋個人文樓,真的不騙你。”為了防止夜長夢多,我們連夜租車返回學校,一路上,傳銷組織的人還不斷地給學生打電話,叫他們馬上回去。回校后,我院適時召開了抵制傳銷、預防詐騙的專題教育報告會,并將它作為每年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加以落實,以后學院再未發生過類似事件。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擔任輔導員工作的七年時間里,我共承擔了六個班級的教育管理工作,班級和學生多次獲得校、區級表彰,,我所帶的04中文一班的于志忠同學還獲得了全國優秀學生干部稱號。七年來,我本人也先后獲得了校級優秀班主任、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工作者、自治區高等學校學生工作先進個人、校“三育人”先進個人、校優秀黨務工作者、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及學生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在新隊員入隊前上好隊前教育課,通過講隊史、講英雄故事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形式,讓學生能夠了解少先隊建成的經過,以及少年先鋒隊的含義。知道少先隊的歷史及一些小英雄的故事,并能夠了解正確的隊知識,認識隊旗、國旗、學會敬隊禮,寫申請書,知道如何佩帶紅領巾及紅領巾的意義。學會唱隊歌,牢記少先隊的呼號。每年舉行規范的全校性的建隊節入隊儀式,增強隊員的自豪感。通過訂閱隊報隊刊,使隊員了解隊的新聞,先進隊員的事跡。通過美化教室的布置,各中隊選取富有中隊特色的中隊名,制作中隊介紹牌等方式增強隊的氛圍。
二、以活動為載體,推動少先隊發展,牽領學校德育工作。
(一)、以“成長在中隊”為基點,開展系列主題中隊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增強少先隊的生命力和凝聚力。霞浯小學重視少先隊育人功能的發揮,以“成長在中隊”為基點,以“加強和改進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為核心積極開展主題活動,讓少先隊員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去體驗道德,體驗教育。
1、各中隊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本學年,學校把少先隊的“成長在中隊”系列主題中隊活動的開展納入了學校德育的重點工作之一。建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具體組織實施該活動。在學年初,確定本學年主題活動的幾個方面的選題,讓各中隊輔導員結合本中隊學生年齡、心理、行為等特點選擇恰當的選題進行主題中隊活動。各中隊都能認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并確保每學期開展兩個主題活動。如:六(1)中隊的“老師,您好”,三(1)中隊的“雛鷹爭飛——我是紅領巾”,二(1)中隊的“做誠信人,辦誠信事”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開闊了隊員的視野,活躍了課余活動,調動了隊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2、主題中隊活動輪展制度。在主題中隊活動開展一個學期后,大隊部準備推出中隊主題活動輪展制度,讓各中隊有特色的主題活動在年級、在全校中展示。以展示活動來激勵各中隊輔導員及隊干部的組織熱情,激發全體隊員的參與熱情。
(二)堅持以人為本,在中隊活動的基礎上,大力開展大隊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1、“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教育系列活動。
①“做合格小公民,我能行”。結合“四個一”活動,大隊部組織了一次“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做保護地球小主人”活動。全校七個中隊的隊員們在隊會上激烈討論,各抒己見,在活動中,隊員們領悟到了環保的重要性,知道了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這次活動,隊員們都紛紛爭做環保小衛士。在上個學年,我校就評出了十四名“環保小衛士”。六年級的六名隊員還自發成立了“環保衛士”小隊。他們在節假日,通過張貼標語、清除村里的衛生死角等小隊活動,向村民宣傳環保意識,發揮“小宣傳員”的作用,帶動村民參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活動。
②開展各種節日慶祝活動。我校利用節日契機,如:建隊節規范的入隊儀式,五一、十一長假的讀書活動,精彩的元旦匯演,春節的感恩行動……,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慶祝活動。
③積極開展一些主題周活動。充分發揮紅領巾廣播站、櫥窗、升旗儀式等少先隊的陣地教育功能,積極開展一些主題周活動。如:“安全教育周”、“推普周”等。
2、全面實施“雛鷹行動”,開展“五自”活動,“手拉手”活動。
①成立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假日小隊。如:“環保衛士”小隊,“快樂”小隊, “禮儀之星”小隊……
②深化“雛鷹爭章”活動。將“雛鷹爭章”活動與主題中隊活動有機結合,設立了“環保章”、“愛國章”、“感恩章”、“閱讀章”、等特色章。
三、“養成教育”。
今年,我校繼續推進養成教育模式,在全校少先隊員中開展“養成教育”。它不但培養了隊員的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且培養了隊員的法制觀念,使他們懂得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在學年初,組織學習四大校園生活規范:《課堂規范》、《衛生規范》、《禮儀規范》、《升旗規范》,以規范的落實來促使隊員思想的提高,培養隊員良好的行為習慣。
1、“養成教育”措施之一:隊員的自主管理
(1)文明監督崗的自主管理。我校由大隊委員及一些希望參與學校管理的中高年段同學組成了監督員隊伍,輔導員對文明監督崗進行每周崗前培訓以及崗后小結,輪流站崗維持學校紀律,督促學生對規范的執行,協助教師把學校的紀律、衛生、禮儀工作搞得井井有條。
(2)小干部的自主管理。我校繼續開展少先隊小干部培訓活動,以此提高各中隊少先隊小干部的管理能力。每月一次的干部培訓會,讓新隊干工作更有頭緒,讓老隊干工作更有方法。通過培訓班的學習,小隊干們一個個干勁十足,各中隊的面貌煥然一新。
2、“養成教育”措施之二:檢查、評比的激勵機制
(1)開展“流動紅旗”的評比活動,以集體榮譽感激勵全體隊員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005年我從東吳外國語師范畢業,到xx區實驗小學工作,成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輔導員,至今已有8個年頭,其間帶過好幾個班級,唯一不變的是我的火熱的兒童情懷,不變的是自己希望自己永遠戰斗在星星火炬的旗幟下。
第一個中隊,一份難以忘卻的記憶。2005年剛剛參加工作,我服從學校工作安排,擔負起四(3)班的輔導員和英語教學。接班之初的喜悅,漸漸地被班級的無序沖淡了,但是班級的無序讓我冷靜了許多,憑著一股年輕人特有的朝氣和好學的精神,我把時間都花在了班級里。小學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強,是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和品德的最佳時期,我注重狠抓養成教育,及時糾正學生不規范言行。我從升旗儀式的排隊、行隊禮、唱國歌做起,教他們做到升旗儀式上行隊禮,國歌聲要雄壯、有力等,有計劃、有步驟的對他們進行常規訓練,為保證教育的實效性,做到以下兩點:一是嚴抓實管,經常、反復地組織隊員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守則》,要求隊員記清記牢,做到諄諄教導,堅持不懈;二是通過大力表揚,個別談話的方式肯定隊員的進步,逐步帶著隊員走上規范。當年所帶班級奪得學校田徑運動會的第一名,期末被評為學校的先進班級。雖然過去很多年,我還是記憶猶新,難以忘懷。
一個班級的實驗,我經歷了一次成長。2008年,我新接手一個班級。在這個班級的身上,我大膽地進行改革與嘗試,從班級小干部的培養到班級活動的開展,我都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后來到六年級的時候,班級里的小干部成為學校少先隊大隊部干部的骨干力量。小活動的開展,特別是少先隊的體驗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人人來護蛋”這個小小的體驗活動在我們班級取得成功以后,迅速在全校鋪展開來,成為我校進行感恩教育的一個基本途徑。主題班隊會是一種傳統的教育形式,每月我班都開展好兩次主題班隊會,如曾召開過“書香童年”、“夸夸我自己”、“今天你快樂嗎”、“感恩母親”、“爭當雷鋒式好少年”等主題會,通過豐富多彩的班隊會的開展,學生們在濃厚的興趣中輕松、愉快地受到了教育,動手、動腦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2012年我參加了區班主任培訓班的學習,通過學習,我更加認識到我崗位的重要性,認識到自身在工作中還有很多不足,因此,我更加努力地學習,勤奮地工作。“己所不正,何以正人”,我時時刻刻謹記自己是一名輔導員,要起模范帶頭作用,無論在同事中間,還是在學生面前,都努力按照一個優秀輔導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而且做得更好,達到言傳與身教相結合的效果,使輔導教育工作更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教好書是育好人的前提,同時中隊輔導員日常表現出來的事業心和忘我工作精神,也能給學生以極強的示范作用和影響,從而轉化為特殊的感召力。因此,我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從各類報刊雜志的閱讀中,從優秀班隊會中,我都抓住了每一個學習的機會,認真摘記,及時內化。
我是一名輔導員,我的事業是紅領巾的事業,我將在星星火炬的指引下,繼續認真學習,努力工作,為紅領巾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 腺病毒科
關鍵詞: 低氧;反應元件;轉錄靶向;端粒,末端轉移酶;腺病毒科;遺傳載體
摘 要:目的 構建由缺氧反應元件串聯重復體修飾的人端粒酶逆轉錄酶(hTERT)核心啟動子引導酵母胞嘧啶脫氨酶FCY1基因表達的復制缺陷型重組腺病毒. 方法 人工設計缺氧反應元件串聯重復序列,克隆后插入hTERT啟動子上游并經測序證實.將修飾后的hTERT啟動子和酵母胞嘧啶脫氨酶基因FCY1插入穿梭質粒,與輔助質粒共轉染HEK293細胞,重組產生復制缺陷型腺病毒. 結果 獲得了由3倍和6倍缺氧反應元件修飾的hTERT核心啟動子引導FCY1基因表達的復制缺陷型重組腺病毒. 結論 基于Cre重組酶/loxP的腺病毒載體構建系統操作簡便、重組效率高.
Keywords:anoxia;response elements;transcriptional target-ing;telomerase;adenoviridae;genetic vectors
Abstract:AIM To construct replication-defectiv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with FCY1driven by multimer of hypoxia re-sponsive elements-modified hTERT core promoter.METHODS Multimer of hypoxia responsive elements were de-signed and cloned upstream to the hTERT core promoter,then confirmed by sequencing.The modified hTERT promot-er and FCY1were inserted into shuttle plasmids and cotrans-fected HEK293cells with rescue plasmid pBHGlox(delta)E1,3Cre.RESULTS Recombinant adenoviruses with FCY1driven by three or six copies of hypoxia responsive elements-modified hTERT core promoter were constructed and ampli-fied.The titers of the resulting adenoviruses were8.4×1010 pfu?L-1 and6.9×1010 pfu?L-1 ,respectively,as deter-mined by end-point dilution assay.CONCLUSION The ade-noviral vector construction kit based on Cre recombinase/loxP system can be easily and efficiently used in construction of replication-defective adenovirus.
0 引言
轉錄靶向已成為腫瘤基因治療的熱點[1,2] .使用腫瘤特異性啟動子或組織特異性啟動子引導治療基因在腫瘤組織異性的表達不僅能有效治療腫瘤,而且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減輕基因治療的毒副作用.目前研究證實,85%以上的人類腫瘤組織中均有端粒酶活性的上調,提示存在端粒酶逆轉錄酶啟動子(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的激活.已有使用該啟動子對膀胱癌[3] 、肝細胞肝癌[3] 、骨肉瘤[4] 、膠質瘤[5] 等惡性腫瘤進行靶向轉錄基因治療的報道.為了進一步提高該啟動子在骨肉瘤組織中的表達特異性并增強其活性,根據實體瘤組織局部的缺氧微環境特點以及缺氧反應元件可使異源啟動子獲得在缺氧環境下可被激活的特性[6-9] ,我們使用Cre重組酶/loxP腺病毒構建系統成功構建了使用缺氧反應元件串聯重復序列修飾的hTERT啟動子引導酵母胞嘧啶脫氨酶基因FCY1表達的重組腺病毒,為其在實體瘤治療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HEK293細胞系和AdMax Kit D購自Microbix Biosystems Inc.(Canada).pGL3-181hTERT[10] 由日本Kanzawa大學Satoru Kyo教授惠贈.pCI-neo-FCY1[11] 由法國Transgene研究所Philippe Erbs教授惠贈.T4DNA連接酶、pGEM-T Easy Vector,KpnⅠ,XbaⅠ,SalⅠ,XhoⅠ,MluⅠ,NheⅠ,EcoRⅠ等限制性內切酶以及X-gal,ITPG,Taq DNA聚合酶購自Promega Corporation(USA).CONCERT High Purity Plasmid Miniprep System,LipofectAMINE等購自Gibco BRL.Opti-CellTM 10mL?100cm-2 培養板購自Bio Crystal公司.50bp DNA Ladder購自MBI Fermentas公司.
1.2 方法
1.2.1 缺氧反應元件串聯重復序列的構建 人工設計內含3個小鼠磷酸甘油酸激酶1基因5’端缺氧反應元件(5’-TGT CAC GTC CTG CAC GAC-3’)的S84寡核苷酸序列,其中5’端加入KpnⅠ,XbaⅠ,SalⅠ酶切位點,3’端加入XhoⅠ和MluⅠ酶切位點.同時以S84為模板設計引物,上游引物PP1為5’-GGT ACC TCT AGA GTC-3’,下游引物PP2為5’-ACG CGT CTC GAG TG-3’.S84,PP1,PP2均由上海Sangon公司合成.以S84為模板,PP1,PP2為引物做PCR反應.循環參數為94℃30s,55℃30s,72℃30s,32個循環,最后延伸10min.反應結束后在20g?L-1 TAE瓊脂糖凝膠電泳上鑒定,用QIAEXⅡGel Extraction Kit回收DNA并插入pGEM-T Easy Vector,轉化JM109感受態細胞后進行藍白篩選.挑取白色菌落,加入含100mg?L-1 氨芐青霉素的LB培養基30mL,160r?min-1 搖菌,37℃過夜培養后提取質粒,用KpnⅠ和MluⅠ進行雙酶切鑒定.獲得正確克隆后將KpnⅠ-MluⅠ片段插入pGL3-181hTERT獲得pGL3-3HRE-181hTERT.根據SalⅠ和XhoⅠ為同尾酶,將pGL3-3HRE-181hTERT的SalⅠ-MluⅠ雙酶切片段插入pGL3-3HRE-181hTERT的XhoⅠ-MluⅠ雙酶切載體,獲得pGL3-6HRE-181hTERT.
1.2.2 穿梭質粒的構建 將pGL3-3HRE-181hTERT和pGL3-6HRE-181hTERT的XbaⅠ-HindⅢ片段插入pDC312,獲得pDC312-3HRE-181hTERT和pDC312-6HRE-181hTERT.然后根據NheⅠ和XbaⅠ為同尾酶將pCI-neo-FCY1的NheⅠ-EcoRⅠ片段插入pDC312-3HRE-181hTERT和pDC312-6HRE-181hTERT獲得pDC312-3HRE-181hTERT-FCY1和pDC312-6HRE-181hTERT- FCY1.為了獲得聚腺苷酸尾,以XbaⅠ-EcoRⅠ雙酶切將3HRE-181hTERT-FCY1和6HRE-181hTER-T-FCY1插入以XbaⅠ-EcoRⅠ雙酶切反應切除MCMV啟動子的pDC316載體上.
1.2.3 復制缺陷型腺病毒的重組 將HEK293細胞傳入OptiCellTM 10mL?100cm-2 培養板,用含100mL?L-1 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在37℃,50mL?L-1 CO2 、飽和濕度條件下培養.用CONCERT High Purity Plasmid Miniprep System提取pDC316-3HRE-181hTERT-FCY1,pDC316-6HRE-181hTE-RT-FCY1和pBHGlox(delta)E1,3Cre質粒.待細胞達到50%匯合時,使用20μL LipofectAMINE將10μg pDC316-3HRE-181hTERT-FCY1或pDC316-6HRE-181hTERT-FCY1質粒和10μg pBHGlox(delta)E1,3Cre質粒共轉染HEK293細胞.觀察細胞病變.待50%的細胞出現典型病變反應時,收集細胞并重懸于5mL PBS,-70℃,36℃反復凍融振蕩3次,12000g離心5min,收集病毒上清,分裝后置-70℃保存.
1.2.4 復制缺陷型腺病毒的擴增 待HEK293細胞達到80%匯合時,每板加入0.5mL病毒粗提上清,并以含20mL?L-1 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在37℃,50mL?L-1 CO2 、飽和濕度條件下培養.待50%的細胞出現病變反應時收集細胞,制備病毒粗提液.
1.2.5 復制缺陷型腺病毒的鑒定 根據FCY1基因序列(GeneBank access number:U55193)使用Primer Premier軟件(Version5.0,PREMIER Biosoft Inc.)設計鑒定引物.上游引物5’-CTT ATC AAT AAC AAA GAC GGA AGT G-3’,下游引物5’-TTG CCC TCT AAT CTC CCA CA-3’,擴增片段長度為122bp(291-412).循環參數為94℃60s,55℃60s,72℃60s,36個循環,最后延伸10min.模板制備方法:取100μL病毒粗提液加入常規裂解液(0.2mol?L-1 NaOH,50mmol?L-1 Triton X-100,50mmol?L-1 Tween20,10mmol?L-1 SDS),振蕩混勻,100℃水浴20min,12000g離心10min,取上清作為模板.反應結束后在20g?L-1 TAE瓊脂糖凝膠電泳上鑒定.陽性對照以回收的pCI-neo-FCY1NheⅠ-EcoRⅠ片段為模板,以由pFG140轉染HEK293細胞獲得的復制缺陷型腺病毒粗提上清制備模板作為陰性對照.
1.2.6 腺病毒滴度測定-終點稀釋試驗(End-Point Dilution Assay) 將HEK293細胞接種于96孔板上,接種密度為1×104 /孔.將病毒粗提液進行10-1 ~10-10 系列稀釋,每一稀釋度占用一行,1~10孔加入稀釋后病毒粗提液100μL,11,12孔為對照.10d后觀察細胞病變反應,并以Spearman-Karber法計算病毒滴毒.
2 結果
2.1 缺氧反應元件串聯重復序列的構建 經測序證實pGL3-3HRE-181hTERT和pGL3-6HRE-181h-TERT與設計相符(Fig1).
圖1 - 圖2
2.3 Ad3HRE181hTERTFCY1和Ad6HRE181hTERTFCY1的鑒定 如Fig3所示,在Ad-3HRE-181hTERT-FCY1和Ad-6HRE-181hTERT-FCY1的粗提液中均成功擴增出122bp目標片段,而在陰性對照中則僅有引物二聚體.由于本研究中采用了OptiCell細胞培養系統,所有細胞都處于完
全封閉系統中培養,不會出現因空氣傳播而造成的交叉感染.
2.4 Ad3HRE181hTERTFCY1和Ad6HRE181hTERTFCY1的滴度測定 終點稀釋試驗是用來測定腺病毒感染顆粒濃度的簡單、精確方法.在本研究中Ad-3HRE-181hTERT-FCY1和Ad-6HRE-181hTERT-FCY1的滴度分別為8.4×1010 pfu?L-1 和6.9×1010 pfu?L-1 .
圖3 略
3 討論
由于hTERT基因在腫瘤細胞中高度表達而在大多數正常組織中受到嚴格抑制,同時hTERT基因表達的調控主要在轉錄水平,所以hTERT啟動子可以被用做腫瘤基因治療的靶向轉錄啟動子引導治療基因表達,從而降低基因治療對正常組織帶來的毒副作用[12-15] .Majumdar等[4] 采用hTERT啟動子控制人類單純皰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表達構建了腺病毒載體hTERTp/TK,同時構建了人巨細胞病毒早期啟動子引導HSV-TK基因表達的腺病毒載體CMVp/TK,并將二者進行比較.在人骨肉瘤143B移植瘤模型,兩種載體一次注射繼以丙氧鳥苷治療可引起相同程度的腫瘤消退.注射CMVp/TK的動物在腫瘤組織和肝臟中均有胸苷激酶表達,丙氧鳥苷治療可造成嚴重的肝組織病變和肝臟酶活性升高.而注射hTERTp/TK的動物僅在腫瘤組織表達胸苷激酶,丙氧鳥苷治療后其肝臟酶活性與正常健康鼠無明顯差異,提示hTERT啟動子可限制胸苷激酶在腫瘤組織表達,避免對正常組織和重要器官的不良效應.
使用hTERT啟動子驅動凋亡基因或細胞毒性基因表達來治療腫瘤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對干細胞的毒性.比較干細胞和實體腫瘤細胞微環境的特點,可以發現缺氧是其中的主要差別之一,提示可以利用缺氧反應元件來對hTERT啟動子進行修飾,從而進一步提高其腫瘤特異性.缺氧反應元件是存在于可被缺氧誘導或增強表達的基因中的保守DNA序列,其核心為5’-TACGTGC-3’.已有研究證實采用缺氧反應元件對異源啟動子進行修飾可使異源啟動子獲得缺氧誘導增強表達的能力[16-19] ,亦有采用缺氧反應元件修飾異源核心啟動子治療腫瘤的研究[20] ,但尚未見有使用缺氧反應元件串聯重復體修飾hTERT核心啟動子的轉錄靶向基因治療腫瘤的報道.
綜上所述,我們根據骨肉瘤的分子生物學特點和腫瘤局部微環境特點,設計并成功構建了由不同倍數缺氧反應元件串聯重復序列修飾后的hTERT核心啟動子引導酵母胞嘧啶脫氨酶基因FCY1表達的復制缺陷型重組腺病毒,然而其在體外和體內的腫瘤殺傷效應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Harrington KJ,Linardakis E,Vile RG.Transriptional control: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cancer gene therapy strategies [J]?Adv Drug Deliv Rev,2000;44(1-2):167-184.
[2]Nettelbeck DM,Jerome V,Luller R.Gene therapy:Designer promoters for tumor targeting [J].Trends Genet,2000;16(4):174-181.
[3]Abdul-Ghani R,Ohana P,Matouk I,Ayesh S,Ayesh B,Laster M,Bibi O,Giladi H,Molnar-Kimber K,Sughayer MA,de Groot N,Hochberg A.Use of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se-quences of telomerase(hTER and hTERT)for selective killing of cancer cells [J].Mol Ther,2000;2(6):539-544.
[4] Majumdar AS,Hughes DE,Lichtsteiner SP,Wang Z, Lebkowski JS,Vasserot AP.The tele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romoter drives efficacious tumor suicide gene therapy while preventing hepatotoxicity encountered with constitutive promot-ers [J].Gene Ther,2001;8(7):568-578.
[5]Komata T,Kondo Y,Kanzawa T,Hirohata S,Koga S,Sumiyoshi H,Srinivasula SM,Barna BP,Germano IM,Takakura M,Inoue M,Alnemri ES,Shay JW,Kyo S,Kondo S.Treatment of malignant glioma cells with the transfer of con-stitutively active caspase-6using the human telomerase catalytic subunit(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gene promoter [J].Cancer Res,2001;61(15):5796-5802.
[6]Brown JM.The hypoxia cell:A target for selective cancer ther-apy [J].Cancer Res,1999;59(23):5863-5870.
[7]Hockel M,Vaupel P.Tumor hypoxia:Difinitions and current clinical biologic,and molecular aspects [J].J Natl Cancer Inst,2001;93(4):266-276.
[8]Williams KJ,Cowen RL,Stratford IJ.Hypoxia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breast cancer:Tumor hypoxia-therapeutic considera-tions [J].Breast Cancer Res,2001;3(5):328-331.
[9]Jaffar M,Williams KJ,Stratford IJ.Bioreductive and gene ther-apy approaches to hypoxic diseases [J].Adv Drug Deliv Rev,2001;53(2-3):217-228.
[10]Takakura M,Kyo S,Kanaya T,Hirano H,Takeda J,Yutsudo M,Inoue M.Cloning of human telomerase catalytic subunit(hTERT)gene promoter and identification of proximal core pro-moter sequences essential for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in immor-talized and cancer cells [J].Cancer Res,1999;59(3):551-557.
[11]Erbs P,Exinger F,Jund R.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CY1gene encoding cytosine deaminase and its homologue FCA1of Candida albicans [J].Curr Genet,1997;31(1):1-6.
[12]Plumb JA,Bilsland A,Kakani R,Zhao J,Glasspool RM,Knox RJ,Evans TR,Keith WN.Telomerase-specific suicide gene therapy vectors expressing bacterial nitroreductase sensitize hu-man cancer cells to the pro-drug CB1954[J].Oncogene,2001;20(53):7797-7803.
[13]Komata T,Koga S,Hirohata S,Takakura M,Germano IM,I-noue M,Kyo S,Kondo S,Kondo Y.A novel treatment of hu-man malignant gliomas in vitro and in vivo:FADD gene transfer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gene promoter [J].Int J Oncol,2001;19(5):1015-1020.
[14]Koga S,Hirohata S,Kondo Y,Komata T,Takakura M,Inoue M,Kyo S,Kondo S.FADD gene therapy using the human telomerase catalytic subunit(hTERT)gene promoter to restrict induction of apoptosis to tumors in vitro and in vivo [J].Anti-cancer Res,2001;21(3B):1937-1943.
[15]Gu J,Kagawa S,Takakura M,Kyo S,Inoue M,Roth JA,Fang B.Tumor-specific transgene expression from the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romoter enables targeting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Bax gene to cancers [J].Cancer Res,2000;60(19):5359-5364.
[16]Boast K,Binley K,Iqball S,Price T,Spearman H,Kingsman S,Kingsman A,Naylor S.Characterization of physiologically regulated vec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disease [J].Hum Gene Ther,1999;10(16):2197-2208.
[17]Binley K,Iqball S,Kingsman A,Kingsman S,Naylor S.An adenovirus vector regulated by hypoxia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aemic disease and cancer [J].Gene Ther,1999;6(10):1721-1727.
[18]Dachs GU,Coralli C,Hart SL,Tozer GM.Gene delivery to hy-poxic cells in vitro [J].Br J Cancer,2000;83(5):662-667.
關鍵詞: 地方院校輔導員 職業化建設 職業路徑
自2005年以來,我院開始設置專職輔導員。作為首批八名專職輔導員之一,我親歷了學院的快速成長、輔導員隊伍的日漸壯大與制度的日漸完善。從開始參加輔導員工作,到熟悉工作,到步入正軌,期間遇到許多困難,也收獲許多欣喜,在學院領導與廣大同事的關心與支持下,我解決了一個個困難,工作日漸順利,生活逐步改善。回首六年的風雨歷程,對學院及自身的輔導員工作有許多反思。在此,我就學院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建設談談自身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輔導員隊伍職業化的內涵與特點
何謂輔導員職業化?職業化就是輔導員把輔導員工作作為一個可以長期從事的職業來做。輔導員既能通過該職業謀求生活來源,又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也就是說輔導員職業在人生中,一為生計,需要通過該職業勞動獲得生活資料;二為承擔義務,即通過該職業服務于學院發展而滿足社會的需求;三是可以在該職業中張揚個性,滿足興趣的最大化,在職業勞動中產生幸福感和快樂;四是該職業具有成長性,長期從事要有政治、經濟待遇的成長路徑[1]。
我院專職輔導員隊伍有近30名,大都具有學士以上學位,且十分年輕,從長遠看是對職業成長性要求迫切的一個群體,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我院輔導員管理制度應為輔導員成長界定一個良好的職業路徑。
二、地方院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制度的建設及職業路徑的構建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教社政 [2005]2 號文)明確談到了輔導員的三個發展方向,文件中提道:“要把專職輔導員隊伍作為黨政后備干部培養和選拔的重要來源,根據工作需要,向校內管理工作崗位輸送或向地方組織部門推薦。高校選拔黨政領導干部,要重視專職輔導員的經歷。根據本人的條件和志向,也可向教學、科研工作崗位輸送。”
該規定明確了輔導員成長的兩條路徑,一為行政路線,即校內管理工作崗位乃至黨政領導干部,該發展路線適合行政能力優秀,且本人有志向向此路線發展的輔導員;二為教學科研崗位,該發展路線適合教學優秀或科研優秀,且本人有志向向此路線發展的輔導員[2]。
教育部此項規定十分務實,考慮到了高校職稱路線與輔導員工作的契合點,考慮到了輔導員的長遠發展需要。如何把該意見很好地貫徹落實到我院輔導員職業化建設中,需要綜合考慮我院現狀與輔導員隊伍基本情況。
目前我院近30名專職輔導員中,學什么專業的都有。考慮到行政級別提升的時間不確定性與管理職位的有限性,目前幾乎所有輔導員都走事業單位專業技術職稱路線,該路線條件清晰、方向明確、自主性與平行發展性強是廣大輔導員的務實選擇。畢竟,在國家沒有輔導員職稱制度的情況下,廣大輔導員在工作中不可能不考慮自身能力培養前景、崗位發展前景、職稱職位提升前景、薪酬增加前景。
我院輔導員大都十分年輕,處于成家立業的初始階段,發展壓力、經濟壓力、家庭壓力都是不可回避的問題。本著“以人為本”和高效配置人力資源的精神,結合學院需求和輔導員實際情況,我院及輔導員應在以下三方面加強輔導員職業化建設。
1.輔導員考核制度建設
良好的組織管理必須依賴于良好的制度保障,因此出臺一些可行性強、人性化的考核制度十分必要。輔導員考核制度的制定尤其是實施需要追求“滿意解”而不是“完美解”;要考慮管理大學生與管理中學生的區別;要以“目標考核”為主,“程序考核”為輔,考核的重心應偏重于學生的管理成果,畢竟輔導員的主要職責是管理好學生進而培養好學生,而一批批優秀的畢業生才是學院的長遠發展之本;此外,要發揮輔導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使其有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與時間[4]。
2.輔導員管理制度建設
輔導員管理應做到“一個堅持,三個鼓勵”,即堅持輔導員在任期內做好本職工作不動搖,鼓勵長期喜歡輔導員工作的同志往專家型輔導員方向發展,鼓勵教研優秀的輔導員往專業教師崗位發展,鼓勵行政管理能力優秀的輔導員往領導崗位發展。對愿意長期從事輔導員工作的同志,學院在要求他們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應參照公務員設置“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辦法制定相關規定,按照一定年限、學歷等條件給以工作良好的同志副科/正科級待遇,對表現特別優秀的老輔導員給予副處級待遇,財政級別待遇不足部分由學院自籌補齊[3]。
3.輔導員隊伍三條職業路徑的構建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在學院明確輔導員發展方向的基礎上,按照輔導員考核制度要求,并結合以上學院輔導員管理制度。我院輔導員可結合自身條件及努力結果制定以下三條職業發展路徑。
(1)專家型輔導員路徑。對喜歡并愿意長期從事輔導員工作的同志,應具各一個專家型輔導員所需的以下技能。①事務性管理工作模式化、模板化:輔導員工作中事務性工作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時間,對于這些經驗性工作,應做好資料的留存,尤其是電子資料的留存,比如學生聯系信息電子表,這樣可以節約大量時間。②復雜性管理工作經驗化、理論化:除了像學生信息統計表等事務性工作外,問題學生談話、學生生涯導航、班級管理制度制定等問題都屬于動態問題,需要輔導員善于總結、反思,把一系列經驗做法上升到理論高度,以發表文章或寫書的形式展示出來。當然,要把經驗提升到理論高度并非易事,需要輔導員具備較強的管理學、心理學、政治學等學科知識儲備和豐富的研究素養。③創新性工作普及化: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隨著經驗的提升與積累,專家型輔導員應總結出一套創新性工作,并把經過實踐檢驗確實行之有效的創新性成果加以向外宣傳與推廣。④職稱發展差異化。專家型輔導員應走思政類職稱路線,按照《陜西省高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資格標準條件》要求,做好學歷提升、發表文章等硬性工作;在這方面能力欠缺而輔導員工作優秀的輔導員比照學院輔導員管理制度走“副科級輔導員、科級輔導員”路線。
(2)行政管理型輔導員路徑。與長期從事輔導員工作的專家型輔導員不同,部分學生工作優秀且行政能力突出的輔導員可向學院中層領導儲備人才方向發展,把自身發展為學院發展需要的管理人才梯隊成員。有志于往這方面發展的輔導員應在具備專家型輔導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掌握好以下技能:①公關、協調技能:能很好地協調好上下級關系、同事關系、校內外關系,以完成學院發展所需任務;②戰略規劃力、執行力:有獨特的眼光、有對學院長遠發展的深入思考,有很強的工作執行力;③人力資源管理等管理能力。
(3)教研型輔導員發展路徑。此發展路徑又分為兩條子路徑,教學能力一般科研能力強的輔導員路徑與教學科研能力突出的輔導員路徑,教學一般科研強的輔導員可在做好輔導員工作的同時多做科研,使得本職工作與專業技術職稱晉升兩不誤;教研能力均強者可向專業教師方向發展;為學院專業教師隊伍增加骨干力量。在這方面,學院應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把最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根據各位輔導員在工作中展示出的能力把他們配置到合適的崗位上,做到“不設限,不強推,不強留”。
三、結語
我院輔導員職業化建設是一個迫切的任務,也是一個可行的過程,對我院提升為“省級示范性本科院校”具有突出意義,它需要學院與輔導員雙方共同努力。
學院要把“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具體化、路徑化、可操作化,使愿意長期做輔導員的同志做得安心,適合提干的輔導員提得上,適合轉崗的輔導員轉得走;輔導員要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縱向或橫向發展,使自己先成為輔導員工作專才,并努力向適應學院多個崗位需要的全才方向發展,不能讓自己成為學院的“包袱”、“冗員”。
參考文獻:
[1]盧其樂.試論高校政治輔導員的職業化崗位管理.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2).
[2]張林茂.我國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建設探究.消費導刊,2006,(12).
【關鍵詞】高校 輔導員 隊伍建設 策略
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輔導員工作對象是大學生,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是最親近學生、最了解學生、最能影響學生的一線教育工作者和服務者。因此,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提高輔導員綜合素質,對于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促進學校的改革、發展和穩定,培養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合格人才,是當前高校面臨的共同課題。
一、高校輔導員角色再分析和定位
從高校政治輔導員的宗旨、使命和職責看,其理應扮演以下幾個主要角色:首先是大學生政治思想的布道者和引領者;其次是大學生行為規范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其三是學生班級黨團建設的指導者和參與者;其四是大學生的實踐活動和第二課堂的策劃者和組織者;其五是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各種服務的勞動者和志愿者。扮演好這些角色看似簡單,可是卻包含著許多學問。特別是當前部分青年學生政治信仰迷芒,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偏離,個性要求突出,集體主義缺失,奉獻意識淡薄等等,這與高校思想教育“被弱化”,高校輔導員角色不清,崗位職責不明不無關系。因此,重申高等學校輔導員角色定位,明確職責和使命,并切實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強化輔導員自身崗位意識,重塑崗位形象,從窮于應付的繁重行政事務中解脫出來,做到進位到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輔導員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剖析
比照上述輔導員角色定位和職責分工,部分高校輔導員隊伍不同程度上存在以下多方面問題和不足:
(一)職責不清、角色不明。
在不少高校,輔導員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多的角色,在日常工作中“被賦予”的太多份外職責。不僅承擔著教育學生、引導學生、管理學生、組織學生、服務學生等特定任務,還或多或少的,定時不定時的被所在院系或學校有關職能部門安排承擔類似教學秘書、行政秘書、專業教師或工作人員工作任務或突擊性工作,使輔導員成為了“萬金油”,而在學生管理和服務的本職崗位上精力投入不足,工作研究不深,學生工作只能應付了之,僅能滿足于過得去,難以突破常規,更談不上創新。
(二)格局不大、品味不高。
輔導員作為學生政治思想的教育者和引領者,作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的布道者,理應具有更高的思想境界。不少輔導員由于受到現實社會和生活現狀的影響,或者本身政治素質不高等因素,決定了他們在學生面前顯得格調不高、缺乏人格魅力、說話底氣不足,難以信服學生。學生的思想引領工作成效欠佳。
(三)出路不明、隊伍不穩。
從學校宗旨和職責分工來看,輔導員既是干部,又是教師。但是,更多的輔導員覺得本身既不是干部,也不是教師。簡單的理解是,輔導員要像干部一樣的上行政班,但八小時之外還有許多活要干,而且這種長時間的工作是常態,算不上“加班”;另一方面,更直接的感受是,輔導員在政治待遇、工資待遇和事業發展前景更不能與干部或教師相比。這種工作上的辛勞、待遇上的次等級和發展前景不明確,導致輔導員隊伍不穩定,千方百計往干部和教師崗位轉崗。
(四)職業道德欠缺、工作動力不足。
輔導員作為一種職業分工,具有特定的職業責任和職業操守。特別是其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導力量,強調其具備基本的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和職業信仰尤為重要。部分輔導員由于對工作職責、使命理解不透,工作待遇不高,工作時間長,任務繁瑣,容易產生身心疲勞,工作有畏難情緒,工作動力明顯不足。這種職業表現不僅影響工作效果,更為嚴重的是在學生面前帶來負面形象。
(五)法制觀念不強、應急處事不力。
依法施教、依法管理是輔導員應該具備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操守。但是,在現實中,部分輔導員的法制意識比較淡薄。表現在:一是工作中對學生人格尊重不夠,情緒激動時言行不當;二是在某些熱點、難點、爭議問題上立場不堅定,大方向不明確,正義感缺失,或是以情代法;三是面對突發事件,政治敏感度不夠,法律意識不強,不能依法處理,或沒有按規定程序處理,使事情復雜化。
三、打造一支優秀輔導員隊伍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一)統籌規劃輔導員職業化發展之路,解決輔導員后顧之憂。
給輔導員規劃一個美好的未來上升發展空間,是保證輔導員隊伍穩定的首要任務。學校根據工作需要統籌規劃輔導員的發展,有計劃地對輔導員進行分類、定向培養,多渠道分流輔導員。一是對熱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業務能力強、深受學生歡迎、成績突出的優秀輔導員,繼續留在輔導員崗位上向職業化、專家化方向發展;二是對有志于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滿聘期的輔導員,可申請轉作教學科研工作,也可根據個人意愿攻讀相關專業高一級學位;三是對特別優秀的輔導員,列入學校后備干部重點培養,向地方和上級組織部門推薦、輸送;四是根據輔導員的任職年限及實際工作表現,確定相應級別待遇。考核合格,相應享受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正處級待遇;五是按教師職務崗位結構比例合理設置輔導員的相應教師職務崗位。在職稱評定時,可以單獨設置輔導員系列,政策上給予適當照顧,輔導員可按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要求評聘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專業技術職務。
(二)提升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水平,提高輔導員隊伍整體素質。
一是按照“職業化、專家化”的發展方向,全力培育輔導員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增強職業能力。不斷提高輔導員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才能保證輔導員在學生日常管理、第二課堂組織、學生思想交流、資助工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應對突發事件等方面勝任。
二是建立分層次、多形式的培訓體系。不斷拓展培訓形式,把崗前和在崗、理論和業務、校內和校外等培訓有機結合起來。積極創新培訓內容,組織輔導員參加社會實踐和學習考察。
三是創造條件有計劃地推薦優秀輔導員到上級機關或有關部門掛職鍛煉,增強輔導員社會經驗和基層工作能力。
(三)完善輔導員隊伍管理、考核機制。
制定輔導員管理規定和考核辦法,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工作由學生工作部和各學院(系、所)共同進行,組織人事部門參與,每年進行一次。考核評定結果作為獎懲、晉級的依據。同時,加大評選優秀輔導員力度,塑造先進典型。把優秀輔導員表彰、獎勵納入學校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表彰體系,名額單列,統一表彰。有條件的學校設立優秀輔導員獎勵基金,對成績突出的輔導員予以獎勵。
(四)明確輔導員角色定位,為輔導員減負。
明確輔導員角色和職責:一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遠大理想,堅定社會主義信念。二是加強學生日常管理,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養成習慣,具備基本的社會道德品質,培養大學生增強自覺學習、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三是以班級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組織各種課外活動和各種競賽活動。四是落實好對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有關工作,組織好學生勤工助學,積極幫助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五是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與輔導,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六是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七是引導學生認識、了解社會,正確看待熱點、焦點問題,化解各種矛盾沖突。八是參與處理有關突發事件,維護好校園安全和穩定。
(五)加強法制觀念教育,提高輔導員法律素質。
國家法制的不斷完善使公民的法律意識,特別是學生的權利意識日益增強。同時,部分大學生的法律素質堪憂,法律信仰缺失,法律意識薄弱。這要求輔導員自身分具備較高的法律素質,并影響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因此,定期不定期召開輔導員法律知識專題培訓,或進行法制案例分析是必要的。
(六)搭建良好成長平臺,著力打造研究型、創新型輔導員隊伍。
關鍵詞:高職院校;輔導員;傳幫帶;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12-0070-01
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輔導員發揮了十分重要的功能作用,輔導員制度是高職院校發揮教育功能的一項有效制度,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關鍵性的影響。這些年來,高職院校輔導員們積極主動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對學生認真開展輔導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在推進高職院校輔導員制度的過程中,擁有一支高素質、作風硬,能高效開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輔導員是根本保證。而在目前,我國高職院校輔導員進入到了一個新老交替的關鍵時刻,具有豐富經驗的輔導員在不久的將來即將先后退休,許多80后、90后的年輕大學畢業生陸續加入到輔導員隊伍中。這批新進加入到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中的年輕人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具有顯著的80后、90后特征,他們個性獨特、思維超前,具有和老一輩明顯不同的特征。新進年輕輔導員具有許多在開展輔導員工作方面的優勢,比如,比較年輕,好高職院校學生能夠打成一片等等。但是,他們也具有開展輔導員工作的劣勢。為此,如何將高職院校老輔導員多年的工作經驗傳授給年輕一代,事關高職院校輔導工作的開展,事關稿子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筆者對如何通過“傳幫帶”培養年輕輔導員談談粗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當前年輕輔導員迫切需要對其“傳幫帶”
當前年輕輔導員大多數是80后甚至是90后,他們大部分是從本科畢業或者研究生畢業今年入到高職院校擔任輔導員的,相關的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比較膚淺,并且還比較缺乏對于社會的親身體驗,對社會的認識還比較膚淺,無法對社會具有深刻的認識。高職院校學生畢業后大多數要進入到各類企業參加工作,但是年輕輔導員對于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還不十分清楚,所以難以針對企業的需求對高職院校學生開展相應的職業規劃教育。同時,年輕輔導員大多數是未婚人士,所以對學生的感情問題難以進行合理的處理,無論是對輔導員自身的成長還是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教育,都是比較不利的。所以,高職院校必須對此問題高度重視,想方設法提升年輕輔導員開展工作的能力水平,而通過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老輔導員對其進行“傳幫帶”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二、“傳幫帶”的內涵
所謂的“傳幫帶”中的“傳”是指“傳授”,“幫”是指“幫助”,“帶”是指“一對一或者一對若干人”地進行專門指導。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傳幫帶”是指老輔導員對年輕輔導員進行教導、交給他們開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經驗,是具有相應經驗的老輔導員對新進入高職院校年輕輔導員進行個別化的教師和實踐、傳授經驗的做法,目的是盡量克服年輕輔導員經驗不足等方面的弱點,加快年輕輔導員成長的步伐。筆者認為,應當將“傳幫帶”作為高職院校培養輔導員的一項教育教學管理制度予以確立下來。在“傳幫帶”的過程中,由學校相關部門或者通過“雙向選擇”等其他方式為年輕輔導員確定其“指導教師”,對年輕輔導員開展工作進行“一對一、多對一、一對多”的輔導,加強對年輕輔導員思想上的引導、行動上的指導。
三、對高職院校輔導員做好“傳幫帶”的具體措施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中開展對輔導員的“傳幫帶”是十分必要的,是目前提升高職院校年輕輔導員開展輔導工作能力素質的重要舉措。在具體工作中,要采取如下措施切實加強高職院校輔導員“傳幫帶”制度的落實:
首先,要將真正的優秀教師選聘為年輕輔導員指導教師。在開展高職院校年輕輔導員“傳幫帶”教學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選聘指導教師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首先要開展好的第一個環節。為什么說指導教師的選聘至關重要呢?因為,年輕輔導員剛從學校畢業又進入到學校開展輔導員工作,是從“一個學校到另外一個學校”,他們沒有相關的社會實踐經驗,沒有工作經驗。如果學校一旦為其指定了輔導教師,指導教師的一言一行必將對年輕輔導員產生重要作用,他們也是從指導教師身上學習開展輔導員工作的技巧和經驗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所選聘指導教師是否優秀,決定了其所培養出來的輔導員是否優秀。
其次,要制訂對指導教師的獎懲機制。筆者發現,目前有的高職院校確實是已經開展了對年輕輔導員的“傳幫帶”活動,為年輕輔導員指定了其專門的輔導教師,但是還沒有為指導教師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所以,如果有的年輕輔導員比較積極主動,就會向指導教師請教問題,指導教師也會給予相應的指導,從而真正發揮了指導作用。但是,有的年輕輔導員本身并不積極主動向指導教師請教問題,指導教師本身自己也在學校開展其他工作,把都年輕輔導員的指導工作作為自己的“第二職業”和“額外的工作”來對待,所以對自己所負責指導的年輕輔導員不聞不問、漠不關心,使“傳幫帶”活動的成效大打折扣,形同虛設。所以,高職院校應當制訂相應的獎懲機制,對于在指導年輕輔導員工作中做出成績的指導教師給予表彰獎勵,在晉職晉級方面優先考慮,對于對自己負責的對年輕輔導員的指導工作沒有盡到必要職責的指導教師給予相應的處罰,對于指導工作嚴重不負責任的指導教師,實行一票否決,當年不能評為學校的任何優秀和不能晉職晉級。
最后,要通過專門機構考核、向學生征求意見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對年輕輔導員進行考核,對于優秀輔導員和進步較大的輔導員給予及時獎勵,符合晉職條件的及時晉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