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健康教育的診斷步驟范文

健康教育的診斷步驟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健康教育的診斷步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健康教育的診斷步驟

第1篇:健康教育的診斷步驟范文

提高護士健康教育能力

明確目的,提高認識。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康復。作為護士,首先樹立現代護理觀,明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健康教育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切實使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成為一種自覺行為。

加強業務學習,擴大護士自身的知識面。ICU內患者健康教育內容廣泛,涉及學科多,要求ICU護士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嫻熟的操作技能和穩定的心理狀態,而且要具備心理學、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的知識,通過業務學習,知識講談、外出培訓、繼續教育、訂閱科技報刊等形式,不斷給自身充電,鞏固新學知識,以滿足日益廣泛的健康教育的需求。

選擇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把握教育時機,健康教育的渠道包括交談、咨詢、講座、示范操作、個別指導、讀書、看錄像等形式。護士在掌握溝通技巧的同時,可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有效渠道。最常用、最簡便的方式是語言教育。護士感情要豐富,態度要和藹,沉著穩重,平易近人,按照保護性醫療原則,談話要有科學性,藝術性、針對性、通俗性,掌握分寸,并密切觀察患者的情緒和反應,掌握心理變化,把握教育時機。一旦患者病情稍有緩解,各方面的需求迅速浮現,護士要善于把握這個心理變化的良機開展健康教育。ICU患者病情危重,常威脅生命,對病情及治療的信息需求高過其他信息的需求。護士要靈活,突出重點,著重進述當前患者迫切需要了解的內容,例如對大手術后轉入ICU的患者,神志不清醒后要先講明在ICU內觀察治療的必要性以及不留陪護的原因,適當解釋病情,消除其恐懼、緊張心理,然后再把握時機介紹環境、規章制度、醫護人員等,不要一味急于灌輸知識,填鴨式教育,以免增加危重病人的焦慮、厭煩心理,產生情緒對立,影響教育效果,要時刻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健康教育觀。

靈活運用護理程序。護理程序的步驟為評估,診斷,計劃,確立目標,實施和評價。ICU內護士24小時在患者床前守護,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能夠及時地根據患者的病情作出評估,明確護理診斷,制定計劃,并選擇最佳時機進行健康教育和隨時評價。運用護理程序對病人實施健康教育的靈活性主要表現在及時發現新問題,適時實施健康教育,循序漸進樹立健康行為觀念。運用護理程序實施健康教育,對提高護士科學地進行健康教育的能力有著深遠的意義。

發揮護士在醫一護一患關系中橋梁作用ICU患者病情危重、變化快,有的需要長時間連續監護治療,費用較高且不留陪護,家屬及清醒患者精神壓力大,易產生焦慮情緒,對醫務人員不信任心理,影響治療護理。因此,醫護人員之間需要經常溝通,護患之間加強信息交流,尤其對昏迷患者的家屬加強溝通,發揮護士的橋梁作用,既增長患者及家屬對治療護理過程的了解,又讓患者及家屬,有對治療結果的健康心態,積極配合治療護理及時消除沖突的潛在因素。

在ICU內開展健康教育,是現代重癥護理的新嘗試,一方面護士及時發現自身不足,尋求多種渠道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另一方面加強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識能力,提高對健康的認識,從而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醫院也因此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第2篇:健康教育的診斷步驟范文

【關鍵詞】臨床路徑; 精神分裂癥; 健康教育【中圖分類號】R74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5511(2012)06-0303-01臨床路徑是以病人為中心,圍繞康復,以患者結果為導向的管理模式[1]。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對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勢在必行。應用臨床路徑進行健康教育,保證健康教育的連貫性,使護理人員依據臨床路徑對患者進行從入院到出院的系統、動態、連續而又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2],其效果是顯現的。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應用臨床路徑對部分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1.1.1 病例選擇標準:(1)診斷均符合ICD-10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2)患者沒有合并軀體疾病;(3)年齡20~60歲;(4)對照組和試驗組文化程度均衡,具有可比性。

1.1.2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廣西腦科醫院一病科收住的10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按入院日期隨機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均為男性;文化程度:文盲1%,小學18%,中學57%,大專以上24%。兩組年齡、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在應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同時進行常規的健康教育。試驗組除應用抗精神藥物治療外,應用臨床路徑制訂詳細的健康教育計劃表,進行有時間、有步驟、有計劃的健康教育。

1.2.2組建臨床路徑小組,由護士長、護理組長、責任護士組成,進行護理路徑知識培訓,確定護理人員的角色和職責。通過查閱資料,咨詢專家,充分了解精神分裂癥患者和家屬對健康教育的需求,在護理部主任的指導下,編寫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健康教育的臨床路徑表,(表1)

1.2.3 應用臨床路徑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將臨床路徑表放入護理病歷中,入院后值班護士進行入院宣教并簽名。如患者處于急性期暫緩宣教,待病情緩解后責任護士根據健康教育臨床路徑表格進行宣教,宣教時語言通俗易懂,讓患者容易理解和記憶,在每次健康教育之前先提問上一次的內容,根據患者的需要及掌握內容的情況,進行反復宣教。直至患者能夠掌握相關知識,能夠自覺采取有利于疾病恢復的行為。

1.2.4 檢查、督促。護理組長經常與家屬聯系反映患者住院情況,征求家屬意見,了解家屬有何健康需求,并指導護士,監督、了解健康教育的進展和效果。護士長定期和不定期檢查,每周一次或在晨間護理、護理查房時根據臨床路徑健康教育表格的內容,提問患者,了解患者掌握健康教育內容的情況,對在的問題進行反饋,責任護士再進行宣教。

1.2.5 出院前評價及指導:患者出院前由臨床路徑小組進行達標、總結、評價,患者出院時給予出院指導,使患者與家屬充分認識休息、適應社會、良好的心理狀態以及禁酒,遵醫囑堅持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在治療精神分裂癥中的重要意義。告之家屬一定要督促患者按醫囑服藥,防止隨意增減藥量或停藥導致復發,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隨時觀察病情,定期復查,引導患者接受適當的社會刺激,預防復發。

2 評價指標

(1)兩組患者健康教育知識達標比較? 根據健康教育內容采用自制問卷,內容主要為精神分裂癥的相關知識等,將復述內容得分在90分以上的患者視為達標。(2)患者和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采用我院護理部制訂的的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對出院患者和家屬進行護理工作滿意度問卷調查。

3結果

4.1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組疾病。其病情遷延,復發率和病殘率高,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會負擔,并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3]。由于患者對精神分裂癥疾病認識不足,治療依從性差,不能很好地認識到長程治療的重要性,導致復發率高。提高治愈率,降低復發率是當務之急,不僅對患者、對醫院,甚至對整個社會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教導患者建立良好的遵醫行為,是防止精神分裂癥復發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4.2按照臨床路徑圖表內容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使護士知道做什么,應該怎樣做,使健康教育更加規范、具體。按照護理路徑循序漸進,分時間、分階段地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克服了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盲目性與隨意性。滿足精神分裂癥患者對健康教育的需求,使患者掌握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情況、保健、康復、自我護理等知識,本文表2的結果表明,試驗組健康教育達標率比對照組高。應用臨床路徑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4.3應用臨床路徑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在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也提高了患者(包括家屬)的滿意度。經統計比較:研究組病人滿意度達95%,家屬滿意度95%。對照組病人滿意度86%,家屬滿意度88%。應用臨床路徑進行健康教育,增強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提高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動性。護士每天按照路徑內容主動實施健康教育計劃,并提供相應的社會支持,增加了護士與患者之間溝通的機會,可充分了解患者的思想動態及需求,盡量滿足患者的需要,充分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使患者在住院期間享受到人性化的護理,從而增進了護患關系,使患者和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有所提高。參考文獻

[1]方立珍.臨床路徑——全新的臨床服務模式.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23.

第3篇:健康教育的診斷步驟范文

新生兒疾病篩查是對危害嚴重的先天性、遺傳性代謝病,在新生兒早期,臨床癥狀未表現之前進行普查,通過及時的診療,避免癡呆兒等嚴重后果的發生,保障兒童正常的體格和智能發育的系統服務。常州市婦幼保健院作為江蘇省新生兒疾病篩查常州分中心成立于2002年,迄今為止,全市共篩查新生兒400157人,2015年篩查率達98.89%。經確診發現甲狀腺功能低下癥177例,發病率1/2261(全國主要城市1/3193);苯丙酮尿癥45例,發病率為1/8892(全國主要城市為1/11307);腎上腺皮質增生癥25例,發病率為1/16006(國外一些國家發病率在1/15000左右)。上述數據表明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和苯丙酮尿癥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全國,因此在我市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更具有重要意義。而做好宣傳教育、普及保健知識、取得群眾理解是做好新生兒疾病篩查的關鍵,也是新生兒疾病篩

查的第一步。

1.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近10年(2006年至2015年)全市孕產婦及其家屬、各級婦幼保健機構相關人員。

1.2 健康教育形式及內容

1.2.1 以會代訓

依托全市婦幼工作例會,對各級婦幼保健機構相關人員進行新生兒疾病篩查技術規范的培訓。

1.2.2健康講座

建立“新生兒疾病篩查健康教育基地”,配置專職新篩健康教育宣傳員,有計劃、有步驟、有載體、有重點地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1.2.3 新聞媒體、印發宣傳資料

利用常州主流媒體廣泛開展《三滴血,預防癡呆癥》《如何預約一個健康寶寶》等專題報道,編印通俗易懂宣傳折頁和小冊子等,提高孕婦對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1.2.4 簽字同意

由兒科醫生負責將新生兒疾病篩查的目的、意義、項目、條件、方式、靈敏度和費用等情況如實告知新生兒的監護人,并取得簽字同意。

1.2.5 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包分析,率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標準α=0.05.

2.結果

表1顯示:2006年到2015年十年來,我院新生兒疾病篩查率及召回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新生兒疾病篩查的篩查率由2006年的81.18%提高到2015年的98.8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 = 25546.90,P

3.討論

每個家庭都希望能生出一個健康的孩子,但由于生物、社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部分新生兒帶有先天性缺陷。新生兒疾病篩查是預防出生缺陷的三級措施,即是對新生兒開展相關疾病的篩查診斷和治療,以降低出生缺陷給社會和家庭造成的負擔。它是集組織管理、實驗技術、臨床診斷和健康教育等為一體的系統工程,需要多個部門、學科的緊密聯系[1-2]。

為提高孕產婦及其家屬對新生兒疾病篩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提高新生兒疾病篩查的覆蓋面,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劉艷萍等[3]分別對產婦在圍產期和/或入院后分娩前后實施系統的新生兒疾病篩查的健康教育,發現全面、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產婦對新生兒疾病篩查的認知率并提高新生兒疾病篩查率。我院自2006年以來,不斷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依托全市婦幼工作例會,對各級婦幼保健機構相關人員進行新生兒疾病篩查技術規范的培訓,同時利用新聞媒體開展專題報道,編制印發通俗易懂的宣傳折頁、小冊子等宣傳資料向公眾普及新生兒疾病篩查相關知識。通過健康教育,動員新生兒疾病篩查的管理人員及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到新生兒疾病篩查。

醫護人員不僅需要接受健康教育,同時也是實施健康教育的主體[4-5],因此要求相關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進行相關培訓,掌握篩查的內容、篩查流程、患兒的治療方法和療效;遵守采血技術規范,嚴格掌握采血時間,確保血樣本質量,避免重復采血,以實際行動消除家長的顧慮。同時,醫務人員需掌握溝通技巧和注意保護隱私,在實施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可根據孕婦的家庭經濟情況、文化為程度以及掌握新生兒疾病篩查知識的不同情況,給予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對孕產婦及家屬實施連續性、有針對性的新生兒疾病篩查教育,使其認識到新生兒疾病篩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覺地主動接受篩查,并在結果可疑時,能及時回到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進行復查,確保新生兒身心健康。本文調查結果顯示通過規范系統的健康教育新生兒疾病篩查率和召回率明顯提高。由此說明健康教育是有效的,可提高新生兒疾病篩查的篩查率、召回率。

參考文獻

[1] 劉仁林, 潘媚, 徐容, 等. 健康教育對新生兒疾病篩查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 2011, 49(17): 131-132.

[2] 于小英. 健康教育在新生兒疾病篩查的應用[J]. 醫學信息, 2015,28(4):107-107.

[3] 劉艷萍, 李文芳. 健康教育對新生兒疾病篩查的影響[J]. 全科護理, 2013, 11(7):665-666.

第4篇:健康教育的診斷步驟范文

【關鍵詞】高血壓病 健康教育 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2-342-02

心腦血管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而高血壓病是心臟血管病的諸多危險因素中最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1]。據統計,高血壓病的患病率在我國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而以高血壓及并發心腦血管疾病為主的慢性病的醫療費用也以每年17.7%的速度遞增[2],給國家和個人帶來了嚴重的經濟負擔。國內外關于如何控制高血壓進行了大量研究,認為高血壓流行是一個群體現象,對人群采取適當的干預,可降低高血壓病的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系統的健康教育是一種良好的干預手段。本文通過對81例高血壓病患者給予系統的健康教育,隨訪追蹤一年,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選病例為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本院收治的81例高血壓病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高血壓聯盟(WHO/ISA)及我國新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其中男51例,女30例,年齡(47.1±10.2)歲,Ⅰ級高血壓50例,Ⅱ級高血壓20例,Ⅲ級高血壓11例,曾有吸煙飲酒史者54例,單純吸煙者8例,只飲酒者10例,合并腦血管病者12例,冠心病者15例,糖尿病者8例。

1.2 方法 先行認知缺陷問卷調查,在對個體進行有針對性的“知、信、行”健康教育[3]。具體地說,就是先運用護理程序進行健康狀況和基本的情況評估,然后形成診斷,制定健康教育計劃,實施計劃和評價效果,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包括不定期的醫學講座,定期出宣傳板報,贈送宣傳畫頁或小冊子,組織看錄像、DVD及定時組織高血壓患者進行座談討論等。內容上有針對性的進行一對一咨詢,主要包括:①介紹血壓測量的基本知識并教會患者家屬測量(測量結果記錄入健康手冊)。②合理膳食,限制鈉鹽攝入(每日<6g),為動態觀察膳食結構的變化,給患者發放日歷,記錄每天攝入的食物種類。③戒煙限酒。④控制體重,適量運動。⑤心理指導,保持患者平和的心態,緩解工作、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壓力。⑥講解高血壓的病因、臨床表現等基本知識以及降壓藥物的服用常識,對醫囑依從性的重要性等。在病人接受健康教育的同時,也讓家人接受干預。健康教育的患者每月電話或上門回訪一次。

1.3 評價指標 患者入選前和干預滿1年后,均進行問卷調查和相關檢查。問卷為自行設計,共50個題,內容涉及高血壓防治基礎知識,相關行為和自我管理技能等方面。答案均為二項選擇,答對率60%以上視為合格。相關檢查為測量血壓、體重指數(BMI)、抽血查血脂等,血脂紊亂包括高膽固醇血癥和高甘油三酯血癥。

1.4 資料統計分析 所有數據輸入Foxbase數據庫,使用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包括t檢驗,x2檢驗等。

2 結果

2.1 81例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血壓控制情況 見表1

2.2 81例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衛生行為構成情況 見表2

2.3 81例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血脂等心血管危險因素控制情況 見表3

3 討論

高血壓的發病,除遺傳因素外,主要與人們過多的攝入動物脂肪和膽固醇,高鹽飲食、吸煙、酗酒、肥胖、久坐、精神過度緊張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從多方面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干預是國內外公認的防治高血壓的有效方法。健康教育干預是指導患者掌握有關疾病防治知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自我護理能力的非藥物治療手段。而運用護理程序進行的系統健康教育則是一種科學的思維和工作方法,包括持續循環的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五個步驟。對高血壓患者來說,系統的健康教育更加有針對性,醫務人員與患者保持經常性接觸,緩沖病人的緊張情緒,及早發現病情變化,及時采取相應對策,能達到知己知彼,缺什么補什么,對癥下藥的目的。因而對病程進展的控制有較好的效果。

從表1結果可以看出,運用護理程序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血壓下降幅度較大,控制在正常值范圍內,健康教育干預前后自身對照,差異有高度顯著性意義(p<0.01)。從表2結果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干預后,患者對高血壓病的基本知識,危險因素和防治等方面有較好地認識,在配合藥物治療的目的,能認真做好非藥物治療,即改變相關行為,做到較好的控制飲食,堅持適量運動,減輕體重,戒煙限酒,提高遵囑服藥的依從性。相關行為轉變例數干預前后自身對照,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1)。從表3結果可以看出,血脂紊亂等心血管危險因素在系統的健康教育干預后,控制效果良好,從而減緩病程進展,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關于前后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由于高血壓的流行是一個群體現象,臨床上應用護理程序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方法,應積極推廣到社區,在一般人群中預防高血壓的發生,在高危人群中降低血壓水平,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管理率、服藥率、控制率,最后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總之,開展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干預,幫助高血壓患者掌握知識,樹立健康觀念,建立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是有必要和有意義的。

表1 健康教育前后血壓比較(x±s)

注:經t檢驗,教育前后比較:p

表2 教育前后衛生行為構成情況[例(%)]

注:經x2檢驗,教育前后對照:p

表3 教育前后危險因素的變化

注:經t檢驗,干預前后對照:p

參考文獻

[1]楊江柳.高血壓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干預.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5,10(6):250.

第5篇:健康教育的診斷步驟范文

【關鍵詞】2型糖尿病;社區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社區中常見的慢性病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目前有超過1.5億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加一倍[1],其發病率有年輕化的趨勢,嚴重影響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健康水平。通過調查分析發現,大多數患者對此病認識不夠,重視不夠,導致血糖控制不理想,極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影響生活質量及生命健康。開展糖尿病患者的社區健康教育,對其良好控制血糖水平和保證其正常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82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知曉率,遵醫行為,體重指數,血糖(早晨空腹靜脈血漿)控制情況比較有明顯改善,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82例,其中男46例,女36例,年齡38--72歲,平均年齡63.5歲,病程5個月—8年,平均4.2年,其中文盲4例,小學32例,初中37例,高中9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1997年提出的糖尿病診斷標準[2]。

1.2方法 定期開展糖尿病基本知識講座,患者之間經驗交流與討論,健康咨詢,經驗介紹等方式進行社區健康教育。強調2型糖尿病治療中的藥物資料,飲食控制治療,定期復查和預防保健的重要性。分4步驟進行:第1階段,通過入戶調查建立完善的健康檔案,根據患者的病情和生活習慣制定群體的教育計劃和個人的教育計劃。第2階段,糖尿病相關知識教育,社區健康教育的內容有病因,誘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并發癥,飲食營養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心理疏導及糖尿病相關指標監測的介紹,特別是遵醫行為,提高患者對2型糖尿病的認知。第3階段,幫助患者樹立健康信念,改正不利疾病的生活方式,落實健康行為。第4階段,患者建立正確的生活方式和遵醫行為并能長期堅持下去。

對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糖尿病相關知識健康教育前,分別測試糖尿病知識知曉率,生活方式情況調查及堅持服藥治療,飲食營養治療和運動治療情況調查。并測量體重指數和空腹血糖(早晨靜脈血漿)二大監測指標。在社區健康教育執行一年后,再次測試這些指標和調查相關情況。

1.3統計學處理 數據經過SPSS16.0統計軟件分析,體重指數和空腹血糖采用(X±s)表示,組間差異進行t檢驗P

2結果

第6篇:健康教育的診斷步驟范文

醫院醫院護理健康教育是護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分支,具有自己的特殊性。為了總結醫院護理健康教育的規律性,更好的指導健康教育的實踐,本文對醫院護理健康教育的內涵、內容和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作一粗淺探討。

1 醫院護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特點

1.1 概念 健康教育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和有評價的教育活動,核心是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保護和促進個體和群體健康。護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統中的一個分支,主要是由護理人員針對患者或健康人群所開展的具有護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動。

1.2 特點 ①場所特點:教育的場所是以醫院作為健康教育基地,對來醫院就醫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活動;②教育主體特點:教育的主體是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整體護理中,對患者所患疾病和患者的具體健康需求所開展的健康教育;③對象特點:教育的對象是到醫院就醫的患者及其家屬;④內容特點:教育的主要內容是針對患者和與患者所患疾病有關的知識進行健康教育;⑤方式方法上的特點:教育的方式方法靈活多樣,可以采取聊天式口頭教育,也可以采取圖文宣傳、視聽資料和示范訓練等多種方式方法;⑥教育目的特點:直接目的是教育患者相關的健康知識,積極配合醫院的治療,使醫生的診治方案取得最佳效果,最終目的是不僅使患者沒有疾病和病癥,而且使患者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具有良好的狀態。

2 醫院護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

2.1 入院教育:入院教育是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基礎內容,其目的是使住院患者盡快適應醫院環境,積極調整心理狀態,配合治療,促進康復。

2.2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要采用心理疏導和正面鼓勵的方法,調動患者的正性心理,耐心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使其在心理上認同治療,配合治療,早日康復。

2.3 用藥護理:藥物治療是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用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護士首先應熟知主要藥物的藥理作用、觀察項目、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以達到合理用藥,增加療效;其次指導患者或家屬了解所患疾病常用藥物的用法、劑量、不良反應以及劑量不足或超量應用的危害;第三,輸液過程應嚴格控制滴速。應用口服藥物時,要強調服藥時間、方法、劑量等。

2.4 飲食指導:合理膳食有助于疾病的康復,護理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疾病的特殊性指導患者合理膳食,如高血壓患者宜用低鹽飲食等。

2.5 特殊指導:凡需要特殊治療及護理的患者都應做好相應的教育指導。如對手術的患者應做好術前、術后指導,包括向患者深入淺出的介紹相關的手術注意事項,手術可能經歷的事情及如何應對等。

2.6 出院指導 患者出院前,護士應向患者進行出院后有關休息、營養、飲食、用藥等知識的出院指導,目的是鞏固住院治療及健康教育效果,進一步恢復健康,防治疾病的再次發生。此外,醫院護理健康教育還包括體育鍛煉指導、生活習慣指導、行為方式指導等內容。

3 醫院護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3.1 醫院護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醫院護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式可分為非正式的教育和正式的、有計劃的教育。①非正式健康教育活動的內容是點滴的、不系統的,是以語言教育方法為主的教育方式。護理人員可以通過日常護理活動,隨時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一些必要的健康知識,可以在危重患者搶救時對急需患者配合的問題進行教育。盡管非正式的健康教育內容是點滴的、不系統的,但能對患者急需知道的問題作出應答,解除患者的心理壓力;②正式健康教育活動是護理人員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時間,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系統地、較為全面的健康教育。正式健康教育包括以下五個基本步驟: 護理教育評估、護理教育診斷、護理教育計劃、實施計劃、 效果評價。

第7篇:健康教育的診斷步驟范文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8(b)-0017-02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Complianc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ZHU Lin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Jianyang People’s Hospital, Jianyang, Sichuan Province, 641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complianc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ethods 23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16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given the systematic evaluation by the primary nurses after admission immediately, and the “three-step”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disease conditions, and the specific steps: first step: nursing during hospitalization, second step: nursing after discharge, third step: nursing in 6 months after discharge, and both groups were followed up for six months ,and the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effect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in the compliance rate betwee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obvious, (77.59% vs 55.17%), (χ2=3.94,P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Diabetes an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pliance; Prognosis

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謝失調是誘發肺結核的重要機制,且患者一旦病發肺結核臨床惡化進展迅速。血糖水平是影響肺結核發病率與進展速度的重要影響因素,血糖水平高的患者其發病率與進展速度都顯著高于血糖水平低的患者,尤其是活動性病灶進展會進一步促進患者糖代謝的紊亂,提升患者血糖控制難度。由于糖尿病與肺結核兩種病情會相互影響,所以治療難度也會顯著增加。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將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病理機制等醫學專業知識傳遞給患者,增加患者對病情的科學認知,提高患者的治療已從性,從而有助于提高患者預后效果。該文選取了該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32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進行了健康教育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依從性和預后的影響效果,該文對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232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其中男178例,女54,年齡32~83歲,平均年齡(54±8)歲。入組條件:①符合WTO公布的糖尿病診斷標準;②符合《肺結核診斷標準》規定的肺結核標準;③簽署知情同意書,有效隨訪;④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研究組與對照組各11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的開展方法 對照組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管理,不定時的為患者提供關于糖尿病與肺結核的醫學知識,并在患者出院后進行相關的出院指導。研究組患者入院即刻由責任護士進行系統性評價,并針對患者病情開展“三步走”的系統健康教育,具體“三步走”步驟為:①第一步:住院期間護理,根據患者病情,進行小組糖尿病與肺結核醫學知識講座,對于個別患者還應該進行一對一宣教,頻率為2次/周,1 h/次,且講座完成后,還應給患者之間0.5 h的討論時間,促進患者間的經驗交流,以及講座教師的及時問題解答;②第二步:出院時護理,在患者出院時,告知患者堅持服藥的重要性,以及及時監控血糖的意義,并叮囑患者一旦血糖出現異常應及時就診或打電話咨詢如何處理;③第三步:出院后6個月內的護理,通過患者復查以及電話隨訪的方式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及時了解患者血糖、服藥、X胸片等健康狀況,電話隨訪頻率應保持在2周/次,確保患者病情的及時收集。

1.2.2 健康教育的內容 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糖尿病與肺結核的病因、發病機制,以及臨床表現癥狀和并發癥等基礎醫學知識,重點講述糖尿病與肺結核的防治措施,如隔離消毒、緊急處理措施,以及相關的預防知識。并強化患者藥物、心理、飲食、運動等治療方法對疾病控制的重要性,教會患者掌握胰島素的注射方法和用量,以及藥物的用藥常識。同時也要確保患者養成自我監控血糖的習慣。

1.2.3 隨訪 對兩組患者進行為期6個月的院后隨訪,觀察治療性與預后效果。

1.3 依從性觀察

采用數藥片法和督導法對患者用藥依從性進行觀察,用藥遵醫囑規定次數90%以上且用量85%以上為好,否則為差。

1.4 預后效果評定

患者出院6個月內保持血糖8.0 mmol/L以下水平,且肺結核癥狀基本消失、X胸片顯著改善、痰菌陰轉率>90%,否則為差。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并分別用(x±s)[n(%)]表示,等級資料wilcoxon秩和檢驗,P

2 結果

2.1 依從性對比

研究組患者依從性好率為77.59%,對照組患者依從性好率為55.17%,兩組依從性好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4,P

2.2 預后對比

兩組患者血糖、癥狀、X胸片、痰菌陰轉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第8篇:健康教育的診斷步驟范文

【關鍵詞】健康教育;外科護理;應用

整體護理是集身心護理、健康教育和院外指導為一體的新的護理模式。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醫院為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而賦予護士的重要職能,以患者及其家屬為主要對象,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健康教育,可增進患者及家屬健康知識,幫助其建立健康行為,提高健康水平。本科從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對320例外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間健康教育質量的情況進行總結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外科住院患者320例,年齡17~68歲,其中男150例,女170例。學生20例,工人98例,農民120例,干部82例。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的內容 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疾病知識、癥狀處理、用藥觀察、自護技能四個方面。通過護士長組織主管護師、高年資護師進行廣泛交流后,編寫了《外科常見疾病健康教育手冊》、《外科疾病注意事項》、《手術前注意事項》、《常見疾病出院指導》,具體內容包括疾病的防護知識以及術前準備的目的、術后的注意事項、護理配合等。此外,本科護士為了使患者盡快熟悉病區,編寫了《外科病區指南》、《入院須知》,其中詳盡介紹了病區的規章制度、作息時間、探視安排等。還摘錄了外科常見藥物的用途、劑量、方法,并制訂成冊,以便患者了解和掌握。同時護士們還下病房與患者廣泛交流,精心收集了如《外科患者的飲食》、《外科患者的心理》、《外科患者的用藥》等患者共同感興趣和關心的話題,其內容豐富,語言簡練,通俗易懂,更易于患者和家屬接受。

1.2.2 健康教育的方法

1.2.2.1 入院宣教 患者入院后首先接觸的是護士,由于患者對醫院這個特殊環境比較陌生,再加上患者對其病情不了解,特別是需要手術的患者對手術的擔心恐懼,往往會產生緊張、焦慮情緒,希望得到醫務人員的重視和精心照顧。因此,責任護士在患者入院時應熱情接待。不僅要詳細介紹入院須知、病區環境、主管醫生和護士,介紹同室患者,讓患者盡快熟悉醫院環境及有關制度,進入患者角色。而且責任護士要成為患者與之交流的知心人,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要耐心解答,消除患者的顧慮,使患者處于接受診斷、治療的最佳精神狀態。同時,護士還應介紹患者結識同類手術康復者,講解自己的經歷及經驗,患者之間相互交流,使患者通過同類患者的現身說法體會成功的經驗。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及勇氣,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2.2.2 術前宣教 完善的手術前準備是手術成功的重要步驟,手術前護理的重點是評估和矯正可能增加手術危險性的生理和心理問題,對患者進行有關手術的健康教育。護士可以根據患者的年齡和文化程度等特點,結合其病情,利用圖片資料、宣傳手冊、錄音、錄像或小講課等多種形式介紹疾病的有關知識,手術的方式,術者的臨床經驗,不僅有利于糾正患者對自身疾病的錯誤認識,提高其健康意識,而且能使患者對自身將經歷的一系列治療過程有所了解,減少恐慌,主動配合護理措施的實施。

1.2.2.3 術前準備 護士對術前患者的各種檢查、護理等應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說明、解釋及指導,以改變患者的負性心理。鼓勵患者術前練習并掌握深呼吸運動、咳嗽和排痰等方法,指導胸部手術者進行腹式呼吸的訓練,腹部手術者進行胸式呼吸的訓練。有吸煙嗜好者于術前2周停止吸煙,以減少呼吸道分泌物。

1.2.2.4 術后飲食指導 根據不同的病情制訂相應的飲食處方,如:流質飲食、半流質飲食、軟食、低脂飲食、低鹽飲食、糖尿病飲食、普食等。以半流質飲食為例,膳食特點:①較軟飯更為細軟,而且易消化、易咀嚼,含纖維少而營養較高呈半流質食物;②制備半流質時,應少用或完全不用強烈的調味品,如辣椒、胡椒粉等。禁用油脂過多或用油煎炸的食物;③少吃多餐,每天可供應5~6頓餐。其熱量為1500~2000 kcal(6276~8368 kJ),蛋白質達到正常需要量;④腸道手術后患者,不能進食含纖維及脹氣的食物,如蔬菜、生水果等;不能進食牛奶、豆漿及過甜的食品。

出院時的健康教育 患者康復即將出院時應重點強化預防復發、飲食、服藥、休息、隨診、院外急救的要點。增強患者的自護技能,使其減少疾病的復發,及時掌握就診時機。

2 結果

對外科住院患者320例實施持續性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外科患者住院期間對健康教育的需求滿意度和對治療成功的信心。

3 結論

健康教育是護理發展的一個方向,是護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健康教育對外科患者身心兩方面的健康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有利于提高護士的理論水平、組織能力及表達能力,增加了護士對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健康教育的內容應該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針對性,應根據不同疾病,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個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1]。要搞好健康教育,護士的素質是關鍵。護士專業知識的水平直接影響著健康教育的深度,影響著健康教育的質量。

第9篇:健康教育的診斷步驟范文

[關鍵詞] 實習;注重;健康教育技巧;培養

[中圖分類號]R19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1(c)-090-02

健康教育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和有評價的教育活動,是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培養良好的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保護和促進個體和群體健康。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就醫觀念及就醫時的心理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們在得到病癥診治的同時更希望獲得相關知識的指導,這就更加體現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護理學走過了從單純“護病”到全面“護人”的歷史階段,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缺少了健康教育,就不能稱其為整體護理[1]。健康教育本身是一種治療方法,病人有權力享受這種護理服務。在21世紀,人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自身的健康,這就決定了護士將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做好健康教育、掌握交流技巧是護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生職業訓練和基本技能之一。然而交流至今仍是護生能力的一個弱項。臨床實習是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并使之鞏固和加深的重要教學環節。臨床帶教教師在帶教中應指導學生如何負責病人從入院到出院的全程護理;在收集資料、制訂計劃、實施計劃、評價效果的過程中如何利用一切機會對病人及其家庭、社會支持系統進行健康教育,帶領學生一起探討適當的健康教育方法,同護生共同實施、完成對病人的健康教育[2]。學生在護理活動中不僅要掌握健康教育的技巧,而且還要切身體會對病人實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作用,并認識到自身價值與責任。醫院健康教育的對象是病人及其家屬這種特定人群。因此,在實施健康教育中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

1 護患溝通技巧

良好的護患溝通會使護患關系更貼近,促進各項護理工作的開展,減少護理糾紛的發生,對病人的治療和康復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建立良好的護患溝通,護士不僅要具備高水平的情商,還需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護患溝通首先要有共情意識,即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找準感情的共同點,情感上保持同步,有效溝通就有了良好的開端[3]。在護患溝通中,護士運用語言性溝通技巧的同時,還要靈活地運用傾聽、表情、眼神、儀表、姿勢等非語言性溝通技巧,更好地滿足病人的需要。

1.1 語言性溝通

語言性溝通中,護生要充分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注意言語的語氣、語調和感情,以適應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的病人;應學會根據不同的對象通過語言來有效表達自己的護理意圖,使病人不僅能聽懂,更要達到使其心悅誠服地配合并接受護理要求的目的;要善于使用美好語言,經常給病人說些安慰性、鼓勵性、勸說性、積極暗示性和健康指令性語言,就會改變病人不良的心理狀況;絕對不能說那些傷害、攻擊、譏諷的語言,要牢記“言語能治病,也可致病”的道理。

首先,要根據病人的身份、年齡、職業等準確恰當、有禮貌地稱呼病人,避免直呼其名或用床號取代。接著,主動熱情地做好自我介紹,同時耐心地介紹經管醫生及住院環境,尤其是病人所關心的進餐、用水情況等,和病人及家屬進行家常式閑聊。聊天也是一種治療和護理的手段。通過聊天可以獲得病人的許多信息和資料,制訂出好的健康教育計劃,增進護患感情;也可以通過聊天給病人一些治療和護理的建議,及時調整病人進入角色,便于實施各種計劃。

在臨床護理中,經常碰到病人對檢查、治療、護理、飲食等問題不理解、不合作或難以接受的情況。這時護理人員要耐心地解釋和說服,在說服的過程中要注意從病人的利益出發,達到說服的目的。說服時要考慮病人的自尊心,不要隨意批評。

1.2 非語言溝通技巧

非語言是指人的儀表、神態、行為語言。非語言交流是通過眼神、動作、表情、姿勢等方式將信息傳遞給對方,是無聲的、持續的,它有著強化感情的作用。護患之間的非語言溝通有以下幾個方面:

1.2.1 眼神、表情 關注的目光、微笑的表情能夠穩定病人的情緒,從而減輕病人入院時所產生的恐懼與焦慮心理。護士的微笑本身就是“安慰劑”,可以給病人以鎮靜和親切感。

1.2.2 傾聽 這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種技術,護生必須學會耐心、專心和關心地傾聽病人的講述,不能有任何拒絕、厭惡、嫌棄和不耐煩的表現,檢查和核實自己的感覺,及時做出點頭、微笑等相應的反應。

1.2.3 儀表和技術 嫻熟的技術,沉著、穩重的舉止和大方得體的裝束,可以消除病人的心理疑慮,給病人以安全、信任感。這就要求護生掌握過硬的本領,苦練操作,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

1.2.4 身體的接觸 可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增進護患的情感交流,但要因人而異,把握尺度。如撫摸患兒的臉,觸摸發熱病人的額頭,晨護整理完床鋪后輕拍病人的肩部等。

1.2.5 沉默 有些病人常常無緣無故地發脾氣,責罵醫生、護士,這時護士就應保持沉默,讓病人將內心的情緒宣泄出來,等病人安靜后再來安慰、鼓勵病人。

1.2.6 要善于通過病人的身體語言來了解病人的要求 在臨床實習中,護生要注意通過觀察病人的表情、動作、手勢等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及病情變化,協助診斷和治療。

2 知識灌輸技巧

2.1 講授

通過循序漸進的敘述、描繪、解釋,親切耐心地向病人及家屬進行通俗易懂的醫療科普宣傳,介紹檢查、治療、護理內容以及有關的醫學護理知識,幫助病人正確認識自己的問題,樹立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提高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

2.2 閱讀指導

指導閱讀專科教育材料。用布置作業法指導病人有針對性地學習專科教育材料,對不懂的問題,待護士進行床邊指導時再做解答。這種方法既調動了病人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又節省了護士的教育時間,是臨床常用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指導閱讀應對病人學習能力、身心狀態進行評估。另外,指導病人閱讀保健書籍,掌握自我保健知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2.3 視聽教育

利用幻燈、錄像、掛圖為病人提供較形象、直觀的畫面。

3 行為訓練技巧

3.1 行為訓練分類

包括以下幾方面。①自我護理能力訓練: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訓練,自數脈搏,自測血壓訓練,尿糖定時自測,自行注射胰島素,自記尿量訓練,人工處理訓練和行走訓練等。②住院適應能力訓練:包括床上排便訓練,咳嗽、咳痰訓練,深呼吸訓練,放松訓練,叩背訓練,引流訓練,正確留取標本訓練,上呼吸機后手語訓練等。③康復能力訓練:包括關節功能訓練,協調運動訓練,膀胱功能訓練,吞咽功能訓練和語言矯治訓練等。

3.2 行為訓練方法

行為訓練的主要方法是演示。演示的基本步驟是:①先解釋操作的全過程,并示范一遍。②演示者再重新慢慢地示范并解釋每個步驟、原理、方法及這個步驟與其他步驟如何連貫。③演示者重新示范全部的步驟。④請病人在演示者的指導下,先練習分解動作,再練習連貫動作,最后完成整個操作。⑤病人完成整個操作后,演示者給予講評或鼓勵。

值得注意的是,在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的時候,要將健康教育溶于護理操作中。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的人常抱怨工作忙,沒有教育的時間;但又常常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在為病人做護理操作時總是三緘其口,很少與其進行交流。實際上,這時是進行教育的最好時機,其教育效果遠遠高于用專門時間對病人進行說教。因為病人并不需要也不可能系統地學習護理知識,他們的學習往往來自于自身病痛的需要。在與病人接觸特別是進行護理操作時,向病人進行必要的講解會使他們感到放心并得到安慰。因此,與病人任何接觸的時間都是進行健康教育的機會。

加強健康教育是實施整體護理的客觀要求,是加強護理隊伍建設的內在需要,也是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和工作水平的必然之舉。總之,在現在知識與技術半衰期縮短的時期,我們要在臨床中卓有成效地開展健康教育,培養護生的健康教育技巧,要不斷地充實自己,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能。

[參考文獻]

[1]徐建鳴.全球化背景下的整體護理再認識[J].中華實用護理雜志,2005,21(1A):29.

[2]丁炎明.運用護理程序對病人實施健康教育[J].實用護理雜志,2003,16(5):75-76.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 婷婷开心深爱五月天播播| 99久9在线视频 | 传媒|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情趣图文 | AV 无码 高潮 在线网站| 国产老熟女伦老熟妇露脸| 欧美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 国产又粗又硬又大爽黄老大爷视频| 97亚洲欧美国产网曝97| 无码制服丝袜人妻ol在线视频| 丰满多毛的大隂户毛茸茸| 免费99精品国产人妻自在现线| 亚洲欧美性另类春色| 有码无码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成人在线视频网站不卡| 日本激情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二区在线| 日韩精品首页在线观看| 一级做a爱视频在线播放| 好爽~又到高潮了毛片视频 | 夫前人妻被灌醉侵犯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韩国AV| 四虎在线播放无码| 91亚瑟视频| 69搡老女人老妇女老熟妇| 24小时日本在线www免费的|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 揉着我的奶从后面进去视频| 国产精品卡1卡2卡3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站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下载| 99色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后入清纯学生妹| 一性一交一口添一摸视频|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经典视频| 中文字幕2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