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環境污染引起的問題范文

環境污染引起的問題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環境污染引起的問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環境污染引起的問題

第1篇:環境污染引起的問題范文

【關鍵詞】 環境污染;水污染;責任;經濟發展

自古以來,人類都習慣了責怪,對于自責都是只字不提的。當有人說現在的社會越來越沒有責任感的時候,可能有很多人會站出來理直氣壯的說“我就很有責任感!”。難道真的是這樣的嗎?然而我想問的是:你有隨手扔過垃圾嗎?你有扔過糧食嗎?當你在公共場合見到電燈亮著、水龍頭開著但是旁邊沒有人時你會關上嗎?你會嗎!好,如果你說你沒有丟過垃圾,沒浪費過糧食,見到不文明向現象會制止,那好,地球人以你為榮。今天,我們生活的環境日益惡劣,那么,這些該歸咎于誰呢?如果還有人說是監管部門的責任,那么我想說這位仁兄你應該再從小學上起了,因為你連做人的最起碼的羞恥之心都沒有了。其實,我們都知道一個事實,但是都不愿意承認——環境污染應該由地球上的每一個人負起責任!

一、環境污染的最大因素

時至今日,環境污染對于人們來說已經麻木了,那么我們所認識的環境污染包括空氣污染、水質污染、土壤污染,然而,追根究底的話引起這些污染的“罪魁禍首”則是經濟發展。然而經濟發展對于環境所造成的污染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熱切關注的問題,從科學技術的弊端角度來講,發展勢必會帶來不可預期的副作用,而且這種副作用只能減少,沒有辦法徹底的擺脫。

經濟活動決定了環境污染,環境污染排放的積累效應最終決定了環境質量,因此經濟發展決定了環境質量。Grossman在對空氣懸浮物和SO2的排放變化與人均收入之間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后發現,環境質量或污染物的排放水平與人均收入之間呈倒U形的曲線關系,也就是說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之間既是一種互斥關系也是一種互相促進的關系,一般稱這種關系為“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s,EKC)。就像食物鏈一樣,環環相扣,每一環節都會影響到周圍環節,從而影響到整個食物鏈,只要有一個環節出問題,整個食物鏈勢必崩塌。人類活動和環境也是一樣,彼此依賴而且又互相制約,沒有誰提出來,也沒有誰能說明白,冥冥之中兩者之間很自然的就形成了一種規則,也許這就是和諧。

從最初的農業開始到現在的機器工業為止,經濟規模越來越大,投入的材料也越來越多,相應的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也更多,我們經常所說的“三廢”污染也就會越嚴重。然而,經濟發展必定引起經濟結構的改變,當然經濟結構改變必定影響到污染的程度,由于經濟的發展需要,工業必定成為主導地位,而且,人類生活中一些必需品必須有一些高污染工廠制造,這樣一來,污染在所難免。同時伴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不可再生資源被大量開采,同事由于大自然、技術、設備的制約,又有大量材料在運輸和生產過程中被浪費,從而加重環境污染,使環境自我恢復能力不斷下降,然后導致環境處于無法恢復的狀態,從而產生一系列惡性影響。然而,人類要進步,要生存,經濟發展還要進行,所以污染也將繼續上演,只是我們可以從技術上的升級減少這種不必要的污染,所以我們必須控制高污染的中小企業的開設,提倡科技革新,另外,我們必須拋棄先發展后治理的思想,要深刻認識到環境也是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我國環境污染現狀

我國環境污染主要分為農村污染和城市污染。對于農村來說,前幾年主要是因為農業生產需要,例如:秸稈焚燒、開荒造田等引起的生態失衡問題,然而今年來由于退耕還林等政策和法規的出臺,農村在這方面有所改善,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的生活垃圾也開始成為環境污染的一大問題,因為沒有特殊的規定,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就隨處亂倒,因此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再說城市,可謂是最大的生活垃圾制造廠。同時城市污染主要有: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噪音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和輻射污染等。據有關數據顯示,2012年度PITI指數名列前十的城市為寧波、東莞、青島、深圳、揚州、北京、廣州、杭州、重慶、溫州,得分都超過70分;最末十名城市為鄂爾多斯、錦州、陽泉、張家界、吉林、長春、克拉瑪依、咸陽、大同、棗莊,其平均分為19.6,墊底的棗莊僅得12分,同時數據還顯示了2012年度各省市區PITI平均分,僅北京、重慶、上海、浙江四省市的城市達到及格線,其余省市區均在60分以下(該數據來自中國日報)。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工業企業的不斷增多,城市環境壓力不斷增加。

三、結語

如今環境污染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我們日常生活,近年來,各種災害頻頻發生,由于人類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事件也是層出不窮:邯鄲水污染事件、北京霧霾、黃浦江漂豬事件、還有最近的H7N9無不警醒我們為了子孫后代我們必須要做出回應了。然而我們能做得就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追求奢華包裝、不適用一次性器具,減少不必要的生活垃圾。從現在開始,人類必須深刻反省,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對于污染也是一樣,一個人造成的污染很小,但是全世界每一個人所造成的污染加起來就足以是我們的環境遭到破壞!事到如今,人類互相推脫責任的習慣必須改掉,監管部門只是輔助作用,核心主力還是我們每一位公民!人類!醒醒吧!!別讓世界末日提前到來!!!

參考文獻

[1] 王火根,滕玉華.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空間面板數據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3(02).

[2] 蘭柏超,卜令軍.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環境問題研究[J].學術交流,2013(03).

第2篇:環境污染引起的問題范文

1.1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調查對象平均年齡為(55±14)歲,最大88歲,最小21歲。女性98人(57.6%),男性72人(42.4%)。礦區村民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小學及未上過學120人(70.6%);少數民族72人(42.4%)。調查對象民族間文化程度經秩和檢驗,Z值為-5.554,P>0.05,差異無顯著性,可認為不同民族的調查對象的文化程度無差異。性別與文化程度之間經秩和檢驗,Z值為-4.402,P<0.05,有顯著性差異,可認為男女性別受教育程度存在差異,男性受教育程度高于女性見表1。

1.2調查對象對鉛鋅礦區環境污染的自我感知調查的礦區居民對尾礦堆積、水質、耕地面積減少等直觀感性的問題有明顯的認識,但是對空氣質量、農作物質量、植被破壞等不可直觀的方面認識不足見表2。由表3可知,65.3%的調查對象認為開礦對當地的環境污染造成了較大影響。34.7%認為礦區的空氣質量受到了較大影響,55.9%認為開礦對農作物產量造成的影響較小,39.4%認為對農作物的質量影響較小。礦區的河水貫穿村莊,直觀可見,因此37.1%認為開礦對村里的河水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45.8%認為影響較大。當地的飲用水采自山里的井水與泉水,45.3%認為開礦對飲用水有一些影響,原因是開礦使他們的井變干了,泉水減少了。礦區居民認為開礦對房屋安全的影響與開礦點距離自家的距離有關,距離遠的居民認為沒有影響,占21.1%。噪音對整個礦區影響較大,僅有5.3%認為沒有影響。在治理環境污染問題上,62.4%的礦區居民自感自己和家人不能避免環境污染帶來的危害,僅有17.1%認為自己村能治理好環境污染,見表4。

1.3調查對象認為礦業開采對健康影響的自我感知調查發現,58.8%的調查對象自感開礦活動對村民的健康有影響,48.2%認為開礦對家人健康有影響,21.2%認為開礦對下一代的智力產生了影響,見表5。調查對象自我報告了最近十年來的患病種類,患病例數集中在關節骨骼類疾病、腸胃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見表6。將性別做卡方檢驗獲知P>0.05,差異無顯著性,可認為不同性別調查對象的患病種類之間無差異。

1.4對礦業開采引起的環境污染與健康危害之間關聯情況的認知調查發現,77.1%的礦區居民有家庭成員參與過采礦,自我報告的患病率為66.5%。對被調查對象家人是否參與過采礦同患病情況進行卡方檢驗,P>0.05,差異無顯著性,可認為是否參與采礦與患病之間無差異,見表7。自我報告的高患病率與調查對象自我報告的準確度以及認知能力有關,是否與礦區居民長期居住于該礦區,長期處于礦區污染環境有關,有待進一步調查。分析礦區居民自認為的患病原因可知,僅有17.6%的居民認為自身患病的原因與礦區的環境有關。但據前期在當地的研究可知,該礦區內的居民生活環境存在一定的Hg、Pb、Cd、As等重金屬污染,當地存在著較高環境重金屬暴露的非致癌和致癌風險,見表8。

2結論

2.1礦區居民對礦業開采對環境污染的影響認知不足湘西鳳凰鉛鋅礦有70多年開采歷史,在開發過程中產生的廢氣、粉塵、廢水、的巖礦、廢石及尾礦圍繞著農田村落隨處排放或堆放。65.3%的調查對象認為開礦對當地的環境污染造成了較大影響,但是對礦業開采引起的不同環境污染問題的影響程度認知不足。據調查顯示,礦區居民對于河水水質、噪聲、地質災害等直觀感性的問題有明顯的認識,但是對土壤污染、糧食產量、農作物質量、空氣質量等方面感官不能感知的問題認識不足。但姬艷芳等既往對該地區的調查發現,由于原鉛鋅礦選礦廠和礦井里排除的廢水已不同程度地污染了礦區附近大部分農田,致使當地種植的稻谷、蔬菜中鎘、鉛、鋅、汞等超過衛生部《食品衛生標準》的相關限制,其中以Cd污染最為突出,其次為Zn、Hg、As和Pb,分別為國家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值的9.0、2.7、2.6、1.6和1.1倍。可見,礦區的居民對環境污染的認識不全面具體,對于感官能感受到的污染認識較高,而對于感官不能感知的污染缺乏認識。從而增加了當地礦區居民通過飲食、呼吸等途徑的重金屬暴露致癌風險與非致癌風險。

2.2礦業開采引起的環境污染對礦區居民造成一定的健康風險礦產資源的開發帶動了茨巖鎮的經濟發展,但是礦區,尤其是少數民族聚居的文化程度較低的鳳村礦區居民對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鉛鋅礦產資源開發必然引起以鉛鋅為主的重金屬對礦區環境的釋放遷移,隨著礦產開采年限的增加,礦山環境重金屬污染將越來越嚴重。本次調查發現,58.8%的調查對象自感開礦活動對村民的健康有影響。當地77.1%的礦區居民有家庭成員參與過采礦,自我報告的患病率為66.5%,自我報告的疾病集中于關節骨骼類疾病、腸胃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占累計報告人數的74.4%。雖經統計學檢驗得知參加采礦與否和患病狀況之間無相關性,但大量研究表明重金屬對機體的影響是全身性的和多系統的,主要表現在對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心血管系統、骨骼系統等終生性的傷害上。礦區居民自我報告的病種癥狀與典型的重金屬中毒癥狀相符,但僅有17.6%的居民認為自身患病的原因與礦區的環境有關。

第3篇:環境污染引起的問題范文

1畜牧養殖業環境污染現狀

畜牧養殖業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它對環境的污染是全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畜牧養殖主要集中在農村,農村生產結構落后,缺少養殖方式知識,缺乏保護環境的意識與觀念。同時使用落后的配套設施等,造成了家禽排出糞便處理不當,污染水源,污染空氣,最后威脅人類生命安全。

1.1空氣污染

畜牧養殖家禽糞便的不合理處理,產生了嚴重的空氣污染,各種糞便使空氣中充滿惡臭氣味,污染大氣環境。一方面,各種糞便不及時打掃清理,使家禽內粘膜受到刺激,引起各種不適癥狀,使家禽的體質下降,勞動功能受到削弱。另一方面,這種惡臭主要成分為NH3,氨易引起人類呼吸道的感染,極易患上咳嗽、氣管炎、支氣管炎等疾病。除此之外,各種糞便產生的氣體減少了空氣中氧氣的成分,使空氣中的CO2和CH4的成分大量增加。CO2的增加,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會造成動物缺氧的危害,使動物和人類呼吸困難,生態環境惡化。CH4的產生,使空氣中易燃氣體增加,使引發火災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1.2水污染

家禽糞便中含有大量磷氮等微量元素,一旦進入地下水中,使水中的藻類植物大量生長,減少水中的氧氣含量,會造成地下水富營養化以及水中魚蝦的大量死亡。被污染的水源流入江河湖海中,擴大了污染的范圍。這種水源一旦被使用用來灌溉農田或作為飲用水,會嚴重危害農田和人類身體健康,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

1.3土壤污染

在畜牧養殖中,飼料中大多加入了添加劑,這種添加劑會在家禽新陳代謝時排出,一旦排出的糞便不經過處理就直接當作肥料加入到農田中,其中的藥物會滲透到土壤中,被農田吸收,造成土壤污染。同時,不處理的糞便會排放出氮氣,氮氣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農作物受酸雨腐蝕,并且土壤也會被酸雨污染,使土壤的肥力下降,不能使用。

1.4生物污染

畜牧養殖業中的家禽衛生情況嚴峻,極易產生污染病,從而產生各種病菌,諸如禽流感、結核病等,不僅會對經濟造成嚴重損失,還會影響周邊環境,傳染動植物以及人類,使人類面臨生命的威脅。除此之外,糞便污染農作物,一旦被人類食用,可能會出現中毒情況甚至死亡。因此,這對人類的健康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2畜牧養殖環境污染治理對策

2.1做好糞便清理工作,實現生態良性循環

糞便的不及時清理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從根源出解決問題,使用有機飼料,保證飼料的質量。其次對家禽排出的糞便及時清理,降低糞便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及糞便中的有害成分,從源頭上減少污染。之后可以使用化學處理法對家禽的糞便進行徹底的處理,如:高錳酸鉀處理法、微波處理法等。完全處理之后的糞便可以重新循環利用,如當作肥料還田、進行發酵用作沼氣或將糞便加工轉化為飼料等。這些方法不僅從根本上杜絕了環境污染,并且可以增加農民的額外收入,促進經濟的發展。

2.2優化生產結構,增加基礎設施

農村大多畜牧養殖設施簡陋,使用原始傳統的露天飼養法,養殖與清理的方法都不規范,造成對環境的嚴重污染,因此需要改變傳統的生產結構,大量投入資金,增加農村的基礎設施,對養殖范圍進行限定,縮小家禽的活動空間。如建立禽舍、農舍等。國家增加支持力度,為農村引入科技化機器,并提供專門人員進行指導,使生產結構朝著現代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2.3培養環保意識,健全法律法規

畜牧業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還在于養殖人員的知識水平有限,環保意識薄弱以及國家的法律法規制度不健全。因此要對養殖人員進行知識技能的培訓,同時要培養起他們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養殖中可以得到深入貫徹與實踐,在養殖與清理過程中嚴格把關,把每個環節都落到實處。國家還要加強監督與管理,完善法律法規,增加對該問題法律的制定,對畜牧業環境污染作明確的禁止規定,加大對環境污染的懲治力度,同時大力宣揚環保意識,使環保觀念深入人心。這對減少環境污染具有關鍵作用。

3結語

畜牧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日趨嚴重,我們必須對此加強管理力度,不僅要消除養殖業帶來的環境污染,還要投入科技轉變發展模式,使養殖業健康地發展,并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使其真正成為生態養殖。我們要將環保意識落到實處,實現經濟與環境雙面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彭里.禽畜糞便環境污染的產生及危害[N].家畜生態學報,2005,(4).

[2]萬孝康.家禽養殖污染及治理[N].中國畜牧報,2002,(03).

第4篇:環境污染引起的問題范文

[關鍵詞]地方環境污染;治理效率;探討

一、地方環境污染治理效率重要性分析

環境污染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使人們嘗到了環境破壞的惡果,人們的保護環境意識因此逐漸提升,環保部門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對環境污染治理做出了硬性規定。那么在實際工作中,怎樣評定地方環境污染治理效果呢?

地方環境污染治理對提高我國整個環境保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落實環境保護相關舉措時,應將地方環境污染治理當做重點工作加以落實,采取針對性措施,不斷提高地方環境污染治理效率。一方面,地方環境污染治理效率是地方環保部門治理環境污染能力的外在反應,是考核地方環保部門工作業績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根據地方環境污染治理效率實際,可為環保部門分析環境污染治理問題提供參考,促進環保部門不斷優化環境污染治理手段與方法,為實現環境污染治理的長遠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地方環境污染治理效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地方環境污染治理效率的評定

本文采用數據包分析法(DEA)對地方環境污染治理效率進行評定。該種方法實施的原理為利用線性規劃將最優生產前沿面求解出來,將其和每一個多投入多產出同類決策單元(DMU)的可能集進行對比分析,獲得所有DMU相對效率的測度。

上述公式中x、y、z分別表示投入、產出及權重,而N表示投入變量,M為產出變量,K表示DMU的個數。Fi表示第i個DMU的技術效率。當其數值為1時表示DMU位于最優生產前沿面,生產為DEA有效,反之,生產為DEA非效率。利用該方法對我國地方環境污染治療效率進行評定,結果發現我國經濟發展是以環境污染為代價的,而且不同的地區環境治理效率有所差異,但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同時,我國環保部門對環境保護重視的不斷提高,使地方環境污染治療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

三、地方環境污染治理效率提高策略

調查發現,經環保部門及人們的長時間努力,我國環境污染問題雖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從整體來看仍不容樂觀。因此,為切實提高地方環境污染治理效率,應結合環境污染治理實際,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具體可參考以下內容實施:

1.提高認識,增加投入

地方環保部門應提高對環境污染治理的認識,加大環境污染治理方面的資金投入。首先,結合上級部門制定的環境污染治理目標,根據當地實際制定環境污染治理細則,尤其應明確地區內污染嚴重的生產企業,定期派專門人員檢查其廢水、廢氣、廢渣等的排放是否符合相關標準要求,一旦發現偷排及不符合規定的行為應給予嚴厲的處罰,必要情況下責令其停業整頓。其次,地方環保部門應設立環境污染治理的專項資金,用于支持當地環境污染治理工作,尤其應綜合分析當地企業生產特點及規律,制定詳細的環境污染治理應急預案,有效控制環境污染突發事件帶來的損失。最后,定期組織知名生產企業召開環境污染座談會,認真聽取不同生產企業在控制環境污染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時,給予在環境保護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適當獎勵,鼓勵其再接再厲,爭取在確保企業效益增長的基礎上,充分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為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2.加強研究,引進方法

地方環保部門應加強研究環境污染治理的新方法、新思路,尤其應加強與西方發達國家的交流,借鑒其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經驗,不斷提高環境污染治理效率。一方面,環保部門應定期抽派相關人員到環境污染治理比較好的地區參觀學習,條件允許的話可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出國參觀考察,引進發達國家環境污染治理的新思路、新工藝。另一方面,成立專門的環境污染治理研究部門,認真調查引起當地環境污染的原因及環境污染治理的常用方法,針對環境污染存在的不足之處,通過引進新的方法加以改進,切實提高環境污染治理質量。

3.善于總結,不斷優化

地方環境污染治理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新的問題,因此環保部門應善于總結,不斷優化環境污染治理途徑。首先,環保部門應建立常見環境污染情況檔案,列出針對性治理方案與方法,為后期治理類似環境污染事件提供有效指導。其次,總結環境污染治理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狀況積極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法,為提高環境污染治理質量奠定基礎。最后,認真分析不同環境污染特點,從治理效率、治理時間、治理成本等方面入手,不斷優化環境污染治理細節,切實提高環境污染治理水平。

4.加強培訓,提高水平

地方環境污染治理效率一定程度上受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影響,因此,環保部門應注重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一方面,定期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加強專業技術的培訓,提高工作人員專業技能水平,為環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開展做好鋪墊。另一方面,鼓勵工作人員加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在環境污染治理工作中表現優異的人員應給予適當的獎勵,不斷鞭策工作人員充分做好環境污染治理工作。

四、總結

環境污染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怎樣在確保經濟穩步發展的基礎上,提高環境污染治理效率,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環保部門及生產企業應深刻思考的問題。要求地方環保部門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工作,不斷增加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人力、財力方面的投入,切實提高環境污染治理效率,為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斌.環境污染治理與規制博弈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

[2]董文福,傅德黔,努麗亞.我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的發展及存在問題[J].中國環境監測,2008,04:87-89.

[3]劉超.管制、互動與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02:96-104.

第5篇:環境污染引起的問題范文

關鍵詞:光污染 法律缺失 立法規制;

一、光污染的發生及其防治現狀

1996年8月,被告22層的大廈竣工后,其通體的玻璃幕墻及樓頂的金屬裝飾球的反光從原告家的后窗直射進屋,光照導致室內溫度過高,使人根本無法休息且使原告及老伴的高血壓等病情加重。原告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權,排除妨礙,并賠償由此造成的經濟及精神損失共計2.8萬元。但法院對于反光是否達到“光污染”標準、應當承擔什么責任,于法無據,而原告不能證明其中存在必然聯系。法院不予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有學者認為,該相關案子可以采用《民法通則》中關于相鄰關系得以解決。但由于《民法通則》中只第124條規定:“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其雖可作為侵害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前提和要件,可以作為處理光污染侵害案件的法律依據,但對于是否光污染及應當如何承擔責任卻無法做出裁判。其中對于“光”方面的僅“采光”方面的相鄰關系做出規定,但“光污染”中是“光”的強加給予而不是索取,不是相鄰各方有權獲得生產、生活所必需的充足的光線,而是人為向環境排入超過環境自凈能力的物質或能量,嚴重侵害人們生活生產。因此對于“光污染”的規范、控制與治理已迫在眉睫。

二、光污染侵權的構成要件

光的有意圖的侵入作為一種環境污染侵權,其構成要件與一般的環境侵權相類似,主要有以下幾項:

1、必須有因光的侵入而污染環境的行為

也就是說,光的侵入使環境發生了變化,如溫度的明顯上升,影響視覺等,從而降低了環境質量,改變了原先的生活環境,影響了被侵入方的正常生活,降低了被侵入方的生活舒適度,如本文所舉案例中原告房屋內溫度明顯上升等現象。

2、必須是人為因素而造成光的侵入

造成光污染必須是人為改變光的自然狀態,如新建建筑物玻璃幕墻反光以及設置各種燈飾等。這些情況下,光經過了人的活動而改變了其原來的狀態。若僅僅是天然的陽光等,而且未經過人為的反射等活動來改變其自然狀態,則不存在光污染問題。

3、必須超過一定的限度

并不是只要有因人為活動而造成光的侵入就會產生光污染侵權。作為環境污染的一種,只有超過一定的限度方可構成光污染,也就是被侵入方負有一定的容忍義務,輕微的光侵入并不構成光污染侵權。那么如何來確定這一限度呢,立法中可以確定一定的判斷標準,并賦予法官以自由裁量權根據個案的具體情況予以判斷。

4、要有一定的損害事實

這種損害包括財產損害(包括直接和間接的財產損害),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損害。因為光的侵入影響了他人的正常生活,降低了生活的舒適度,給人的身心帶來了極大的損傷,影響了工作、學習和生活,所以光污染最關鍵的在于造成精神損害。

5、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也就是說,光污染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具有關聯性,即光污染行為直接或間接造成了損害事實。沒有因果關系,則不存在光污染侵權問題。

三、我國立法的有關規定

1、 憲法

憲法第26條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憲法的這條規定實際上是賦予了公民享有舒適環境的環境權,任何影響他人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的行為都構成侵權,都應當被禁止。但憲法對哪些行為、現象屬于侵權并未作出規定,這就需要其他法律法規予以確認。

2、 民法通則

民法通則第83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風、采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防礙,賠償損失。

民法通則的這條規定是規范相鄰關系的,這與法國的近鄰妨害制度是類似的。依現今通行的說法,該條規定并不適用于“光的侵入”這種侵權形式,因為防礙“采光”都被解釋為影響(一般是阻止)他方正常采光(一般指自然陽光),對于這種“光的侵入”情形,如本文開頭案例中所指的情形及其他燈光的人為侵入等,似乎不是本條立法的規范范圍。但是作為處理相鄰關系的基本條款,僅僅作這種字面的狹義解釋,也未免不符和社會發展的實際。

3、 環境保護法

環境保護法第24條規定:產生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單位,必須把環境保護工作納入計劃,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產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噪聲、振動、電磁波輻射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這條規定是我國進行環境污染侵權認定的最基本的條款。本條列舉了廢氣、廢水等眾多的環境污染類型,但是對“光的有意圖的侵入”是否是一種環境污染也未作出明文規定。但是根據環境保護法的立法精神,“光的有意圖侵入”應該構成環境污染,因為光的有意圖的侵入是因為人的活動而引起的,它能引起環境質量的下降,如溫度的升高,光線過于強烈而影響視覺等,這些都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所以“光的有意圖的侵入”與其他污染形式一樣是一種環境污染,構成侵權,當然輕微的情況下可不認為構成侵權。

4、有關地方法規

《山東省環境保護條例》第10條規定:“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家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標,制定本區域環境綜合整治目標和措施,加強對廢水、廢氣、粉塵、固體廢物、噪聲和光污染的防治”;《珠海市環境保護條例》第32條規定:“產生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振動、電磁波輻射、光污染等對環境有污染和危害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必須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環境污染”;《廈門市建筑外墻裝飾管理暫行規定》第14條規定:“對周圍環境會產生光照污染的玻璃幕墻或金屬幕墻,應采用低輻射等鍍膜或非拋光金屬板,不得采用鏡面玻璃或金屬板等材料。”

可見,諸多地方法規對光污染這種環境污染類型已作了明確的規定,這實際上是依據憲法及有關民法、環境法等的立法目的及宗旨,針對實際情況及社會的發展在不違背法律的前提下,對相關法律及時作出的補充性地方規章。可以說這些地方規章符合社會的發展需要,體現了有關環境法方面的立法方向,在司法實踐中具有積極的意義。

綜合以上我國的立法可見,對“光侵入”這種侵權形式,我國的現行立法雖無明文規定,但根據立法精神、目的及學理解釋,光污染侵權損害這一侵權類型實際上已經包括在有關立法之中,特別是許多地方規定已作出了明確規定。對于光污染侵權,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的相鄰關系的規定請求予以禁止并請求賠償,也可將其作為一種環境污染根據有關環境保護法規予以禁止并請求賠償。特別是于2008年制定的物權法對此問題作出了更詳細的規定,但物權法是基于所有權來規范光的有意圖侵入,更重要的是應當在環境立法中將其確認為一種環境污染形式,同時納入環保法的范圍,以保護當事人及整個社會的利益,維護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

四、光污染在認定或防治中所表現出的特殊性

第一,由于缺乏標準及相關法律,對是否已造成光污染而無法認定。

是以光射的強度認定、是以光射引起的溫度升溫程度認定、還是以光射所引起的人或物的不適認定呢?標準相當難,若以光射的強度認定,那么,是否就是說該侵害者只擔當中午的光污染(該問題于上述光污染侵害行為具有間歇性與時空不定性中已論述)就可以了呢?倘若以光射引起的溫度升溫程度或以光射所引起的人或物的不適程度認定,那么個別的受害者之間的抵抗強度與接受程度各有不同,又如何正確、準確地認定一個污染源呢?

第二,由于光污染侵害行為具有間歇性與時空不定性,對光污染的測定上具有難度性。

這點其實也是上一點的延伸。對不同受害者在測定上具有時間性與空間性。如何測定呢?是以污染源(假設認定)與受害者之間的距離判斷還是以受害者所在環境的變化測定呢?其中,均面臨著上述第一條中的幾個假定而無法測定。

第三,對有些光污染具有無法處理性。

如對書本紙張問題,以及電腦等工業產品所產生的光污染(在上述第四,對有些光污染具有無法懲罰性中已經論述)將如何處理?1.對生產商具無法懲罰性,原因在于生產商在生產中并無過錯。2.若不處理,則該光污染仍舊存在,依然在影響著人的生產生活。

第四,對于是否光污染在取證上存在極大難度。

1.受害者一般不具備測定光污染程度的條件即使是其訴訟人也未必具備。2.就算受害者或其訴訟人具備相應知識,而在取證時依然有難度,原因在于由于光污染侵害行為具有間歇性與時空不定性。

五、對于光污染的解決原則

在國際光污染大會上,各國專家們建議控制光污染工作的重點,一是抓宣傳和教育,二是抓科技,三是抓立法,四是抓監控與管理。我國的光污染防治總方略應是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在開始規劃設計城市建設時就應注意防止光污染,也就是從源頭防治光污染,實現城市建設與防治光污染雙達標的要求。由于與其他環境污染相比,光污染很難通過分解、轉化和稀釋等方式消除或減輕,因此,其防治應以預防為主,把光污染消除在萌芽狀態。

同時,對于有觀點認為采國外將取水權放入市場運作的立法規定,產生噪光污染的單位或個人可通過購買噪光地役權的方式取得免責之觀點不甚贊同。首先,該觀點只在于小處出發無沒有從全局上對光污染加以防范,從作用上說只能達到一個緩和的作用。其次,對光污染的規范目的在于對促進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和諧。而該觀點則可能對部分地區造成更大的傷害。原因在于該民事主體已購買噪光地役權,而相應則會忽視對自然生態的保護。再次,環境保護資源法的立法目的在于“停止污染和破壞自然資源,保護環境”而非在于單單為解決兩民事主體間的矛盾。環境保護的立法核心應為以“生態自然的和諧發展”解決人與自然矛盾關系。

六、對于光污染的解決的對策與建議

(一)盡快著手制定實施我國光污染環境問題預防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規及標準,結束我國在光污染立法中的空白點。

建議在國家或地區性環境保護法規中增加防治光污染內容;強調城市建設中要嚴格按照照明標準設計,設計時,要合理選擇光源、燈具和布燈方案,盡量使用光束發散角小的燈具,并在燈具上采取加遮光罩或隔片的措施,嚴格限制光污染的產生。

(二)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在積極治理老的環境問題的同時,嚴格控制新的環境污染和破壞問題。

在鬧市區、居民密集區、交通要道等處不宜設計玻璃幕墻,或采取高層部分使用的方法解決光污染問題。不在高層建筑上大面積使用隱框玻璃幕墻,而可采用鋁板幕墻間隔使用。使其無法形成整體的大面積反光鏡面,從而減少隱框玻璃幕墻的光污染。再一個就是采用對可見光的反射小于基底玻璃的反射率,達到反射率小于2%的無白光污染的幕墻玻璃作建筑物的墻面材料。

(三)對于上述中存在有些光污染具有無法懲罰性的光污染可以以經濟學方式著手,對于存在光污染的產品以稅收或宣傳教育促其改進,即防治的全過程原則,從經濟、技術、法律、教育、行政等各方面對污染源進行整治。

(四)在環境侵權訴訟中實行舉證責任轉移,法院組成固定專家組實行會測,分級、分段、分點測,對于是光污染及其它環境污染應當采用特殊訴訟程序,以適應時代的發展與訴訟的須要.

由于對是否光污染在取證上存在極大難度所以,在該類訴訟中應采用民事侵權和賠償的舉證責任采用舉證責任倒置較為合理。并且采用無過錯責任說,即,光污染侵害者侵害行為不論其原先是否存在過錯,都承當侵害責任。原因在于在光污染侵害者侵害行為未發生前對其行為應充分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對存在光污染的設施做好防治工作。同時制定相關規定規范房地產商的行為,使其善盡注意的義務,規范規劃的市場和開發商。

參考文獻:

[1]康九如.城市照明光污染問題的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年08期

[2]薄榮祺.試論光污染問題的法律規制[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第6篇:環境污染引起的問題范文

其實,在地球上沒有絕對的廢棄物。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循環利用。但是人類的介入,使這個循環出現了偏差,出現了不能循環的東西。比如早些年的發泡飯盒。如果這樣的話,那么,就是一個惡性循環。這樣地球的資源就會被消耗完。那么,地球就危險了。保護的措施應該是盡量的接近地球的自我循環。預防應該是多做些“遠視”,不要老是盯在經濟目標上。應該從人文和自然的角度出發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環境污染會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如沙漠化、森林破壞、也會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除。例如,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就是由大氣污染衍生出的環境效應。這 種由環境污染衍生的環境效應具有滯后性,往往在污染發生的當時不易被察覺或預料到,然而一旦發生就表示環境污染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當然,環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等。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

讓我們都來關愛自然,熱愛地球吧,手挽手、肩并肩、心連心地鑄起一道綠色環保的大堤,捍衛資源、捍衛環境、捍衛地球、捍衛我們美好的家園吧!

第7篇:環境污染引起的問題范文

    我國長期以來的司法實踐證明,這種將同屬于第二類環境問題的環境污染和自然環境破壞截然割裂開,分別采取特殊侵權行為責任與一般侵權行為責任進行處理的做法,不僅違背了環境侵權行為的本質特征,欠缺科學性,而且還不利于充分發揮環境侵權民事責任功能以實現救濟受害人的目的。近年來,當我們翹首以待《侵權責任法》能科學構建我國環境侵權民事責任制度時,2009年12月26日通過并于2010年7月1日施行的《侵權責任法》第八章“環境污染責任”的規定卻令人失望!特別是《侵權責任法》第65條依然沿襲《民法通則》第124條的規定,繼續無視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的特殊性,固守傳統“二分法”的做法,其實質是原地踏步,毫無進展。本文試圖通過對我國司法實踐中的典型案件的分析,反思我國現行立法在構建環境侵權民事責任制度方面的嚴重不足,探尋我國司法實踐適用現行立法所存在的問題,以期對我國環境侵權民事責任制度的完善盡綿薄之力。

    一、法官斷案:是固守現行立法,還是造法創新?

    2007年4月9日,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重慶市梁平縣七星鎮仁安村村民委員會、吳高斌、楊正平等與劉國權、湯昌華等環境侵權糾紛案”作出了終審判決。該判決雖然及時解決了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的民事糾紛,使本案受害人也在經歷了一審、二審的維權歷程之后,獲得了民事救濟,[3]但是,該案的判決理由卻不得不令我們進一步反思。

    (一)基本案情

    本案是一起因煤礦開采引起的水資源破壞糾紛案件。重慶市梁平縣人民法院作為一審法院受理了原告重慶市梁平縣七星鎮仁安村4組村民以梁平縣七星鎮仁安村村民委員會、高斌煤礦業主吳高斌、高平煤礦業主楊正平等作為被告的民事訴訟。在一審訴訟中,原告認為原告所在地所發生的地表水與地下水的水位下降、當地水資源流失嚴重等現象,是由于被告開設煤礦礦井后的采煤行為所致,因而向人民法院提出了要求被告賠償損失、停止侵害、排除妨害的訴訟請求。

    一審法院受理本案后,對本案事實進行了調查,在對原被告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未果的情況下,作出了“由四被告連帶賠償原告每人3000元,限本判決生效后5日內付清;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6760元,其他訴訟費25350元,共計42110元”,由四被告承擔的一審判決。[4]一審判決后,一審被告人均不服(2006)梁平縣人民法院民重字第3號民事判決,向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訴人以損害行為不存在、原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原審判決訴訟程序違法等為上訴理由,請求撤銷原審判決,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二審法院”)受理了此案,并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在二審訴訟中,二審法院進行了實地調查,并對雙方當事人進行了調解,但終因雙方爭執較大而未能達成調解協議。因此,二審法院最終于2007年4月9日作出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判決。[5]

    (二)法官造法:創新性地運用了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理論

    本案一審與二審法院創新性地運用了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理論,科學地對原告與被告的舉證責任進行分配,充分發揮了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的功能,迅速救濟了受害人。從目前的司法實踐來看,本案一審與二審判決突破了我國現行立法僅將“污染環境致人損害”的案件作為特殊侵權案件的缺陷,將法學界成熟的環境侵權理論成果運用到具體的案件審理過程之中,堪稱積極學習法學新理論、靈活將法學理論與司法實踐現結合、積極救濟受害人的司法實踐典范。

    1.明確案件性質是環境侵權

    在審理過程中,本案一審、二審法院首先明確了案件的性質,并以此作為前提對原、被告的舉證責任進行科學分配。具體而言,在一審審理中,原審法院即重慶市梁平縣人民法院在判決中首先對本案性質進行了判斷,認為“本案原告主張被告采煤后,煤炭礦層遭到破壞,原告賴以生存的地表、地下水位下降,水資源流失,導致原告的生產生活受到了嚴重損害,屬于因水資源受到破壞而引起的訴訟”,在此基礎上,認為“水資源破壞屬于環境侵權,適用舉證責任倒置”,為原被告雙方舉證責任分配奠定了理論基礎。一審法院最后以“要求被告舉證證明其開采行為與水資源受到破壞無關,但被告未舉證證明,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為由而判決被告敗訴。在二審審理中,二審法院繼續堅持一審法院關于本案性質是環境侵權糾紛案件的判斷,在闡明環境侵權屬于特殊侵權行為,適用無過錯責任歸責原則以及在因果關系方面實行舉證責任倒置規則等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認定上訴人構成環境侵權,應該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突破現行立法存在的缺陷,創新造法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124條關于“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環境保護法》第41條關于“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并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的規定,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意見》第74條的規定,以及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三)的規定等,只有“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行為,才被作為特殊侵權行為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且在舉證責任分配上實行舉證責任倒置規則,即“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加害人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而對于破壞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情形,只能按照一般侵權行為處理,且在舉證責任方面也只能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誰主張,誰舉證”原則進行舉證。顯然,這樣對遭受因具有復雜性、漸進性、潛伏性和廣泛性等特征的環境侵權行為侵害的受害人而言,是很難獲得救濟的。

    為了有效救濟受害人,對于并非屬于“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行為,本案一審及二審法院均突破了其審理案件時現行立法的缺陷,創新性地運用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理論這一法學研究成果,[6]將環境侵權擴展至“水資源破壞”的情形,認為“水資源破壞屬于環境侵權”,并進一步闡明“環境侵權屬于特殊侵權行為,因此產生的損害賠償責任應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因環境侵權具有復雜性、漸進性和多因性,且損害具有潛伏性和廣泛性,故法律規定應由被告對損害事實與損害后果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川由于被告未能舉證證明不存在因果關系,”因此,法院認為被告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即“被告的采礦行為已構成環境侵權,應共同承擔損害賠償責任”。[7]本案一審、二審法院通過活學活用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理論研究成果,最終實現了積極救濟受害人,充分發揮環境侵權民事責任功能的效果。

    二、立法現狀:《侵權責任法》第65條的缺陷

    如前所述,2009年12月26日通過并于2001年7月1日施行的《侵權責任法》的第八章的規定依然沿襲了此前的立法規定,固守“環境污染責任”的傳統規定,在第65條規定“因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污染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并在第66條中規定只有在“因污染環境發生糾紛”的情形下,“污染者”才“應當就法律規定的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可見,《侵權責任法》第65條的規定是對《民法通則》第124條的沿襲,雖然該條刪除了《民法通則》第124條中有關“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但由于針對“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所引起的司法實踐的困惑,國家環境保護局(現國家環境保護部)早在1991年已通過《關于確定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責任問題的復函》[1991年10月10日((91)環法函字第104號]進行了解決;[8]而((侵權責任法》第“條的規定,也只是對2001年最高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三)的規定的照抄,因此,《侵權責任法》第65,66條的規定實際上是原地踏步,并沒有克服我國現行立法中所存在的關于環境侵權民事責任規定的缺陷。

    第一,《侵權責任法》第65條的規定欠缺科學性。我們知道,因人為活動或自然原因使環境條件發生不利于人類的變化,以致于影響人類的生產或生活,給人類帶來災害的現象被稱為環境問題,其通常可分為第一環境問題和第二環境問題。第一環境問題,是因自然界自身變化而引起的、人類不能預見或避免的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現象,因此,對這類環境問題,人類只能通過采取預防措施,減少或避免其危害后果的發生。與此不同的是,第二環境問題,是因人類自身的人為活動所引起的地球局部或全球性的環境變化以及環境污染等現象。[9]這樣,通過對人類活動進行調整,不僅能夠避免、減少該類環境問題的發生,而且還能對已產生的有關環境問題進行抑制、治理,從而使已被污染、破壞的環境得以再生。從民事侵權法的角度而言,環境侵權行為,正是引起第二環境問題,并致使他人生命、身體健康、財產乃至環境權益遭受侵害的行為。

第8篇:環境污染引起的問題范文

關鍵字:光污染、環境污染、環境侵權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人類社會生產力的迅猛發展,特別是自工業革命以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但同時,由此而造成的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于是環境污染問題成了近年來全球普遍關注的熱門問題。環境問題是指因自然變化或人類活動而引起的環境破壞和環境質量變化,以及由此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1]環境問題最主要的就是常說的環境污染。環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的原因致使環境發生化學、物理或生物學等方面的不良變化而影響人類生存的現象。[2]其實自從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環境污染就一直是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特別是近現代以來,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環境污染出現了許多新的形式,如噪音污染、電磁輻射污染等。本文擬從下面一個案例入手,探討人們生活別是在城市生活中日益引起人們重視的一種新的污染形式-光污染,進而分析光污染侵權損害的有關問題。

由于不堪忍受對面高樓玻璃幕墻的反射光每天長達十余小時的照射,家住歷下區武庫街的一居民以“光污染”為由,將山東華能大廈有限責任公司告上了法庭。原告李某系濟南市歷下區武庫街17號院內的一戶居民,被告華能大廈則位于泉城路17號,原被告相距近百米。1996年,22層的華能大廈建成竣工。原告訴稱:由于華能大廈的玻璃幕墻及樓頂的金屬球的反光從原告的后窗直射進屋,一天14個小時的光照導致室內溫度過高,不但使人根本無法休息,而且讓原告及其老伴的高血壓、心臟病等病情加重,先后花去醫療費2000多元。為了降溫,原告家里的電風扇從早到晚地吹,近幾年來,已相繼燒壞了3臺電扇,落地扇也修過兩次。為此原告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權,排除防礙,并賠償經濟及精神損失共計28000元。但華能大廈認為,自己不應對此承擔任何責任。因為大廈是按規范要求設計建設的,該大廈與原告住房相距百米,其反光不會對人體及財物造成任何損壞;且原告所說的“光污染”,目前沒有法律規定,其訴訟請求于法無據。受理后,歷下區法院即對該案進行了審理。審理中法院查實,被告華能大廈頂部的兩個金屬裝飾球確實存在反光現象。但目前我國法律沒有有關光污染的規定,因此,華能大廈頂部金屬裝飾球的反光現象是否達到光污染標準,應當承擔什么責任,由于沒有法律依據而無法定論,且原告不能證明其病情加重及財產損失與反光現象之間存在必然聯系。因此,原告要求被告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經濟及精神損失的要求,法院不予支持。一審宣判后,原被告雙方均未提出上訴。[3]

至此,這起“光污染”侵權損害案件因為我國沒有“光污染”的相關規定而以原告敗訴而結束。那么,光照是否能構成環境污染侵權呢?“光污染”侵權的構成要件又如何呢?我們不妨從外國立法例中加以研究分析。

二、國外有關立法及理論探討

1、德國立法-不可量物侵害制度

從歷史上看,對于他人土地權利之享有或使用而發生排他害(亦即妨害)的情形,德國自中世紀開始即以概括性名詞“Immission”稱之,進而形成為獨立的“Immission”制度。大約于13世紀,該制度開始成為德國法制上的一項重要制度,并受到相當重視。[4]所謂“Immission”制度,一般被理解為“不可量物侵害”制度。德國對于光污染沒有做明文規定,但其不可量物侵害制度實際上包含了光污染這種侵權類型。

對于不可量物侵害制度,德國現行民法典有明文規定。其民法典906條規定:不可稱量的物質的侵入:(1)土地的所有人,以干涉不侵害或只是非重大侵害對其土地的使用為限,不得禁止煤氣、蒸汽、氣味、煙氣、煤炱、熱氣、噪聲、震動和來自他人土地的類似干涉的侵入。依法律或行政法規確定和估價的干涉不超過在此種規定中規定的極限值或標準值的,通常為非重大侵害。對于在依《聯邦公害防治法》第48條的,并且能夠反映技術發展水平的一般行政規定的數值,適用相同規定。(2)在重大侵害為因按當地通行的使用方法使用他人土地而引起,并且不能通過在經濟上可以要求此種使用人采取的措施加以阻止的限度內,適用相同規定。所有人依此應容忍干涉的,在干涉對按當地通行的使用方法使用其土地或對其收益所造成的侵害超過可以要求的限度時,可以向他人土地的使用人請求適當的金錢補償。[5]

由此可見,德國民法典對不可量物侵害指的是煤氣、蒸汽、氣味、煙氣、煤炱、熱氣、噪聲、震動七種及來自他人土地的類似干涉的侵入。至于“類似干涉的侵入”,依其司法判例看大致包括下述物質所生侵入:塵埃、砂、采石之粉、灰、火花、濕氣、真菌類、雪、銃彈、電流、落葉及“光的有意圖之侵入”。此外,僅有較小體積且其侵入之防止成為困難的某些動物,如蜜蜂、鳩、耗子所生侵入亦包括在內。[6]

對于德國的不可量物侵害制度,可以說其民法典第906條已規定的相當詳盡可行,對七種典型的不可量物侵害作了列舉式規定,而對于那些不典型的不可量物侵害,以及隨著社會生產力、科技的發展而新出現的不可量物侵害全部包括在“類似干涉的侵入”之中。對這些“類似”侵入,不可能作完全詳盡的列舉式規定,因為這些侵入具體包括哪些種類很難確定,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對生活環境要求的提高,會產生出許多新的不可量物侵害類型,作此“類似干涉的侵入”的立法規定符合社會實際,體現了法律的靈活性,同時賦予法官以自由裁量權,在司法實踐中以判例的方式確定“類似干涉的侵入”的具體類型,有利于實現立法的目的。正是因為有此“類似干涉的侵入”的規定,且由法官以判例的方式確定了諸多種類的“類似侵入”,如電流及“光的有意圖的侵入”等,才真正完善了不可量物侵害制度。而且,隨著社會的繼續發展,不可量物侵害所包含的范圍仍會不斷擴大,因為科技的發展給人類帶來巨大物質財富和方便的同時,也可能給人類帶來新的“不可量物侵害”類型。

參照德國立法及判例可發現,德國對不可量物侵害的規定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確認,例如在其司法判例中就確認“光的有意圖之侵入”構成不可量物的干涉侵入,對被侵入方構成侵權,這實際上就是對他方生活環境的侵權,是環境侵權。從某種意義上講,“光的有意圖之侵入”就是對環境的一種污染,因為它造成了人們生活質量的下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干擾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環境,是一種新的環境污染類型(相對于傳統的環境污染類型而言,如廢氣、廢水、廢渣等)。當然,若僅是輕微的光的侵入就不認為是侵權,因為被侵入方負有一定的容忍義務,即有一定的容忍限度,如何來確定這一限度應由法官自由裁量。

2、法國立法-近鄰妨害制度

在民法立法上,法國民法典并未象德國民法典那樣就不可量物之侵害問題設置特別規定。對于社會生活中的近鄰妨害如煙霧、音響、震動、聲、光、電、熱、輻射、粉塵等不可量物侵入鄰地造成干擾性妨害,對于鄰地之日照、通風、電波障害(電波干擾),以及因挖掘、排水致鄰人侵害等,法國民法典并未作出規定,而是將其納入“近鄰妨害制度”之中,因為,法國長期以來的司法判例與學說理論經過不斷的探索與積極的討論,以至于時至今日,基于判例形成、學說構筑的近鄰妨害制度已成為一種較為成熟的定型的制度,實現并積極發揮著與德國法的不可量物侵害制度同樣的調整功能。[7]當然,法國的近鄰妨害制度與德國的不可量物侵害制度在法律要件及法律構成上有所不同。

由于法國的近鄰妨害制度主要是由司法判例與學說構筑而成,因而更具有靈活性,能隨著社會的發展,根據實際的需要而及時確立各種類型的“近鄰妨害”侵權類型。從其判例來看,其近鄰妨害侵權不僅包括實物侵權(粉塵、落葉侵害、光害、煤、煙、噪音等,這類似于德國的不可量物侵害),還包括觀念侵害(如家之營業等)。對于光侵害,法國也是以判例的方式予以確認,其典型判例為:

Pairs24mars1936,Graz.pal.1936.1.757

Y機動車公司在與鄰地相接近的境界處安裝了一個霓虹燈廣告招牌(一共6個字,招牌本體與地面垂直,霓虹燈發出的光成橙色,分外耀眼)。亦正是因此,其鄰地之居住者X1等,每每在該招牌的霓虹燈被接通電源之時起,即必須馬上把窗簾等遮蔽物拉上。同時,因在窗戶旁邊有如此強烈的光,致使在窗戶旁邊進行工作及居住都成問題(尤其是

三、四層之住戶遭受的損失更大)。為此,X1等提訟(其提出的請求事項不明)。控訴院維持原審判決,指出,以霓虹燈作廣告活動,即使其與國家的有關公共道路之行政規則相和,也不得對近鄰不動產的居住者之平穩生活與他們日常進行的通常的業務活動施予重大妨害。因此令Y撤去其霓虹燈廣告招牌(于判決后1個月內完成),并賠償損失(25000法郎)。[8]

從法國立法及司法判例來看,對光的侵害也認定為是近鄰妨害侵權的一種類型,是屬于相鄰關系的范疇。

3、瑞典的《環境保護法》

瑞典由于地處北歐,環境優美,國民對環境污染也相當關注。與此相應,該國《環境保護法》(1969年第387號,1995年修訂)詳細列舉了眾多造成環境污染的情形,其中就有光污染。該法第一條規定:本法適用于:3、(1、2兩款本文略)以可能造成大氣污染、噪聲、震動、光污染或其他類似方式干擾周圍環境的方式對土地、建筑物或設施的使用,但暫時性干擾除外。[9]可見,瑞典對光污染這種造成環境污染的情形在立法中作了明確規定,這在各國立法中是比較少見的。

綜合國外各國的有關立法及司法判例可以發現,對于光污染這一侵權類型,雖然大多數國家沒有在立法中明文規定(當然,瑞典作了明文規定),但從各國的司法判例來看,對于光污染這種侵權形式都作了確認,有的認為它是相鄰關系侵權之一種(如法國),有的認為它就是一種環境污染(如瑞典)。其實,雖然德國、法國等國家沒有將“光的侵入”規定為一種環境污染形式,但是歸根結底,“光的有意圖的侵入”(即因人為因素非自然地侵入他方),實際就是侵害了他人享有舒適生活的環境權,因為大氣、水、日照、通風等自然環境是人類的共有財產,各個人都享有在良好的自然環境中享受舒適生活的所謂環境權。如果因為人為因素(如新建筑物反光、新增發光設施等)而使光(包括日光及各種燈光光線)侵入他方,實際上就是干擾了他方工作、學習、生活的生活環境,影響了他人的正常生活、工作,有可能給他方造成財產甚至是人身上的損害,這種損害實際上就是通過改變環境因素,使他方的環境發生某些變化而發生的,因此,應當視為一種環境污染侵權。

三、我國立法的有關規定

1、憲法

憲法第26條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憲法的這條規定實際上是賦予了公民享有舒適環境的環境權,任何影響他人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的行為都構成侵權,都應當被禁止。但憲法對哪些行為、現象屬于侵權并未作出規定,這就需要其他法律法規予以確認。

2、民法通則

民法通則第83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風、采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防礙,賠償損失。

民法通則的這條規定是規范相鄰關系的,這與法國的近鄰妨害制度是類似的。依現今通行的說法,該條規定并不適用于“光的侵入”這種侵權形式,因為防礙“采光”都被解釋為影響(一般是阻止)他方正常采光(一般指自然陽光),對于這種“光的侵入”情形,如本文開頭案例中所指的情形及其他燈光的人為侵入等,似乎不是本條立法的規范范圍。但是作為處理相鄰關系的基本條款,僅僅作這種字面的狹義解釋,也未免不符和社會發展的實際。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相鄰關系的侵權類型也在日漸增多,而且該條文在列舉了截水、排水、通風、采光之后又加上“等方面”的相鄰關系,這也類似于德國民法典906條之中的“類似干涉的侵入”。至于“等方面”具體應包括哪些方面,應當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思想觀念認識的不斷變化,在司法實踐中作出具體的判斷,也就是應當賦予法官以自由裁量權來判斷哪些情況還會構成侵害相鄰關系的侵權類型,這樣的話,本文開頭所舉的案例似乎也有適用該條文的余地。

3、環境保護法

環境保護法第24條規定:產生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單位,必須把環境保護工作納入計劃,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產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噪聲、振動、電磁波輻射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這條規定是我國進行環境污染侵權認定的最基本的條款。本條列舉了廢氣、廢水等眾多的環境污染類型,但是對“光的有意圖的侵入”是否是一種環境污染也未作出明文規定。但是根據環境保護法的立法精神,“光的有意圖侵入”應該構成環境污染,因為光的有意圖的侵入是因為人的活動而引起的,它能引起環境質量的下降,如溫度的升高,光線過于強烈而影響視覺等,這些都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所以“光的有意圖的侵入”與其他污染形式一樣是一種環境污染,構成侵權,當然輕微的情況下可不認為構成侵權。

4、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

本草案建議稿第134條規定:不可稱量物侵入的禁止: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于他人的土地、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有煤氣、蒸汽、熱氣、臭氣、煙氣、灰屑、喧囂、無線電波、光、振動及其他相類者侵入時,有權予以禁止。但其侵入輕微,或按土地、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形狀、地方習慣認為相當的除外。[10]

該條實際上是仿照德國民法典第906條加以發展完善而制定的。不可量物侵入的禁止實質上是保護居家安寧和生活環境,其立法目的是保護環境,所以說不可稱量物侵入這種侵權類型實際上侵害的是環境權,這些侵權類型實質上是基于物權(所有權)的環境侵權。如果是僅僅是禁止不可稱量物的侵入,則可依據該條文予以請求禁止。但如果這種侵入給他人造成財產、甚至是人身損害,僅僅依據該條文予以禁止似乎還不夠,除禁止外,還應當請求損害賠償,這時的侵權損害就應當歸于環境侵權。將不可量物侵入侵權類型歸為環境污染侵權,更有利于維護受害方的合法權益。

該條文明確列舉了“光”這種侵入形式,對于光侵入既可以基于物權(所有權)要求予以禁止,同時也可以基于環境侵權要求侵權賠償。

5、有關地方法規

《山東省環境保護條例》第10條規定:“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家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標,制定本區域環境綜合整治目標和措施,加強對廢水、廢氣、粉塵、固體廢物、噪聲和光污染的防治”;《珠海市環境保護條例》第32條規定:“產生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振動、電磁波輻射、光污染等對環境有污染和危害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必須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環境污染”;《廈門市建筑外墻裝飾管理暫行規定》第14條規定:“對周圍環境會產生光照污染的玻璃幕墻或金屬幕墻,應采用低輻射等鍍膜或非拋光金屬板,不得采用鏡面玻璃或金屬板等材料。”

可見,諸多地方法規對光污染這種環境污染類型已作了明確的規定,這實際上是依據憲法及有關民法、環境法等的立法目的及宗旨,針對實際情況及社會的發展在不違背法律的前提下,對相關法律及時作出的補充性地方規章。可以說這些地方規章符合社會的發展需要,體現了有關環境法方面的立法方向,在司法實踐中具有積極的意義。

綜合以上我國的立法可見,對“光侵入”這種侵權形式,我國的現行立法雖無明文規定,但根據立法精神、目的及學理解釋,光污染侵權損害這一侵權類型實際上已經包括在有關立法之中,特別是許多地方規定已作出了明確規定。對于光污染侵權,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的相鄰關系的規定請求予以禁止并請求賠償,也可將其作為一種環境污染根據有關環境保護法規予以禁止并請求賠償。特別是即將制定的物權法可能對此問題作出更詳細的規定,但物權法是基于所有權來規范光的有意圖侵入,更重要的是應當在環境立法中將其確認為一種環境污染形式,同時納入環保法的范圍,以保護當事人及整個社會的利益,維護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

四、光污染侵權的構成要件

光的有意圖的侵入作為一種環境污染侵權,其構成要件與一般的環境侵權相類似,主要有以下幾項:

1、必須有因光的侵入而污染環境的行為

也就是說,光的侵入使環境發生了變化,如溫度的明顯上升,影響視覺等,從而降低了環境質量,改變了原先的生活環境,影響了被侵入方的正常生活,降低了被侵入方的生活舒適度,如本文所舉案例中原告房屋內溫度明顯上升等現象。

2、必須是人為因素而造成光的侵入

造成光污染必須是人為改變光的自然狀態,如新建建筑物玻璃幕墻反光以及設置各種燈飾等。這些情況下,光經過了人的活動而改變了其原來的狀態。若僅僅是天然的陽光等,而且未經過人為的反射等活動來改變其自然狀態,則不存在光污染問題。

3、必須超過一定的限度

并不是只要有因人為活動而造成光的侵入就會產生光污染侵權。作為環境污染的一種,只有超過一定的限度方可構成光污染,也就是被侵入方負有一定的容忍義務,輕微的光侵入并不構成光污染侵權。那么如何來確定這一限度呢,立法中可以確定一定的判斷標準,并賦予法官以自由裁量權根據個案的具體情況予以判斷。

4、要有一定的損害事實

這種損害包括財產損害(包括直接和間接的財產損害),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損害。因為光的侵入影響了他人的正常生活,降低了生活的舒適度,給人的身心帶來了極大的損傷,影響了工作、學習和生活,所以光污染最關鍵的在于造成精神損害。

5、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也就是說,光污染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具有關聯性,即光污染行為直接或間接造成了損害事實。沒有因果關系,則不存在光污染侵權問題。

五、光污染侵權損害賠償的舉證責任

對光污染侵權損害賠償的舉證責任問題,應當參照一般環境侵權的舉證原則,即由受害方舉證存在光污染侵權事實以及所遭受的損失,只要對方不能證明這種光污染事實是自然形成的,或是污染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或者這種污染行為顯著很輕微,就應當承擔停止侵權并賠償的責任。

第9篇:環境污染引起的問題范文

關鍵詞:環境化學;環節科學;地位;作用

環境科學是隨著環境污染的出現、加劇而逐漸形成并發展起來的。經過漫長的發展,環境科學已經成為了一門比較成熟的綜合性學科,并且逐步形成了許多分支學科,主要包括三大體系:社會環境科學、自然環境科學和綜合環境科學。而環境化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分支之一,是環境科學的重要核心組成部分。一是因為引起環境污染的化學、生物、物理等因子中,化學物質占據較大的比例;二是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現代環境科學的研究開始轉為對圍微觀層面的研究,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需要運用到環境化學。因此,環境化學在現代環境科學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環境化學概述

簡單來說,環境化學就是以化學為基礎,對污染物進行一定的分析、鑒定,了解污染物在環境中如何實現轉化和轉移,進而認識污染物通過何種方式污染環境和生物,然后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和治理措施,有效治理環境污染。環境化學主要有以下幾類:

1.環境分析化學

環境分析化學是環境化學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主要是指借助一些現代儀器,根據具體的環境情況進行研究,主要研究環境中污染物的具體含量、污染物的形態、污染物的價態,以及污染物的結構。目前,環境分析化學的發展重心主要是環境中微量有害化合物分析和痕量有害化合物分析,主要是“三至”有機化合物的痕量分析和具體的超痕量分析,如室內空氣中的劇毒化學物質;農業生產中的農藥、除草劑、有機磷、有機氮;因工業固體廢棄物揮發、分解、燃燒等產生的揮發烴、芳烴、醛、酯,以及工業廢氣等。

2.環境污染化學

環境污染化學主要是研究環境污染物在水、空氣、土壤等各種介質當中的產生、轉化、降解、遷移、累積、危害和歸宿過程中的化學行為,及其產生的一連串生態效應。根據不同的環境介質,基本可以將環境污染化學分為水污染化學、大氣污染化學、土壤污染化學,以及生態污染化學等各種不同的介質污染化學。

3.環境污染控制化學

環境污染控制化學是針對環境污染化學而產生的,主要研究如何控制污染物和控制污染物相關技術,以及一些相關的化學原理。目前,很多人都已經意識到了環境污染給人們生產和生活帶來的巨大危害,所以自覺地提高了污染預防意識和清潔生產意識,逐步形成了一體化污染預防戰略,而傳統的對環境污染進行末端控制的思想已經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4.生態化學

生態化學,顧名思義,主要是研究各種化學污染物在環境中引起的各種生態效應,以及這些生態效應有可能對人體產生的各種影響。當前,對生物化學研究的熱點物質主要有多氯聯苯、有機氯化物、類雌激素有機污染物、農藥和多環芳烴等。對物質有害性研究的重點也發生了變化,開始由傳統的研究直接毒性轉變為今天的研究間接毒性,由研究人類轉為研究各種野生動物,由研究局部環境轉為研究全球性環境生態系統,如對寒帶、溫帶、熱帶等氣候差別較大地區的環境進行研究。可以說研究的范圍更廣、研究的對象更豐富,研究的更深入、更透徹。

二、環境化學在現代環境科學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1.環境化學在對環境污染認識中的地位和作用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急劇增長,人們在生產和生活當中產生的大量污染物被肆無忌憚地排放到環境當中,引起了一系列嚴重的環境問題。但是,這些污染物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它們是通過何種方式危害環境的?除了危害環境它們還對什么造成嚴重的危害,是如何危害的?它們在環境中如何實現各種轉化過程?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人們就只能看到環境被污染、被破壞的表面現象,而且沒有任何解決辦法,只能被動地接受環境污染帶來的各種危害和災難。如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日本痛痛病、水俁病、四日市哮喘以及倫敦煙霧事件等重大公害,已經奪取了數以千計人的寶貴生命。而環境化學不但可以清楚地揭示化學物的具體來源,而且還可以給出這些污染物對環境和生物的危害機理。通過對污染物在環境中遷移和轉化過程的研究,人們認識到污染物在環境中可以通過一定的理化作用,以及借助一定的生物發生轉化、降解,或富集、增毒,進而改變其原有的濃度或其原有的性狀,產生各種不同的危害。并且,污染物還可以通過水體、食物、大氣、土壤等多種途徑,對人體產生長期影響。也就是說,通過環境化學,人們可以對環境問題進行更深入、更科學的認識,從而增強對污染的防治能力。

另外,由于自然環境中的因素不僅數量較多,而且復雜多變,人們只是單純地應用一般的化學規律,并不能很好地揭示反應的實質和全貌。所以,我們需要借助環境化學提出和探索新的課題,如大氣中光化學反應和二次污染物的生成、有毒污染物在各種生物體內的酶化學反應、有機污染物在環境中的生物氧化和降解等。可以說,環境化學在對各種環境問題認識的具體過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這些問題得到解決的同時也促進了環境化學的迅速發展。同時,環境化學將人們對環境污染的研究從過去的宏觀研究轉向了微觀研究,使人們對環境污染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刻,少走很多彎路。

2.環境化學在環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環境化學是環境治理的理論基礎,在環境治理中的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體來說就是,在環境治理的過程中,我們只有對環境中的污染物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研究,找出這些污染物在水體、大氣、土壤等介質中的轉化、遷移等規律,才能找到合理的預防措施和科學的治理措施。如面對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和污染,要想實現有效的治理,就要對產生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的原因及產生的污染物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和分析,這樣才能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和治理措施。如人們可以通過吸收劑吸收,以及轉化等兩種方法,對石燃料燃燒產生的SO2、CO2等有害氣體進行比較有效的處理;可以通過吸附、曝氣、化學凝聚,以及沉淀、電滲析、氯消毒、離子交換、反滲透等處理方法,對污染水進行處理,使之能夠正常使用。以上這些治理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具體治理措施,都是在對環境化學進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慢慢產生的。所以水,環境化學在治理環境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不可替代。

3.環境化學在環境監測中的地位和作用

環境化學除了是治理環境的理論基礎,同時也為環境監測提供理論依據,在環境監測有著廣泛的應用。而環境監測在治理環境污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為環境質量評價提供重要的可靠信息,為相關部門制定相應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提供重要科學依據,是現代環境科學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通過環境監測,我們可以及時發現環境污染情況,了解污染物的來源,以及污染物的組成和各種成分的含量等,進而采取相應的有力措施,進行綜合治理。

環境監測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建立在環境分析化學基礎上,是一種比較常用的研究手段。如環境監測中常用的色譜分析法和光譜分析法,其理論支撐就是環境分析化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說,環境分析化學的快速發展可以極大提高環境監測儀器的精確度和靈敏度。

結語

總之,環境化學在現代環境科學研究中具有不可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以深化人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是環境治理的理論基礎和環境監測的理論依據。但是,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環境污染物物開始多樣化,環境問題更加復雜化,環境進一步惡化,環境化學在現代險境科學研究中的地位將更加突出,作用將更加重要,環境化學的發展將帶動現代環境科學研究的全面進步,進而為人類的環境保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江桂斌,蔡亞岐,張愛茜. 我國環境化學的發展與展望[J]. 化學通報. 2012(04)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久久片| 91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亚洲成a人片| 午夜三级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91伊人国产| 日韩啪啪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观看视频| 久久久婷婷综合五月天|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欧美丝袜| 久久久久久一本大道无码 | 熟妇无码AV| 91孕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18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女同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草莓| 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元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 青青草免费在线手机视频| 成人精品免费av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aⅴ丝袜旗袍无码麻豆 | 八个少妇沟厕小便漂亮各种大屁股|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永久在线|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麻豆|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镇东影视 |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高清播放 | 人人草人人做人人爱| 揉着我的奶从后面进去视频|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亚洲| 亚洲最大成人综合网720p | 少妇丰满爆乳被呻吟进入|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色婷婷精品大在线视频| 婷婷丁香五月深爱憿情网| 无夜精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