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工程結構設計概況范文

工程結構設計概況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工程結構設計概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工程結構設計概況

第1篇:工程結構設計概況范文

【關鍵詞】建筑工程;高層結構;設計;造價控制;問題

近年來,我國建筑行業快速發展,建筑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相關施工單位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必須高度重視建筑工程高層結構設計和造價控制,高層結構設計對于整個建筑工程項目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并且如果高層結構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不合理,會給施工單位和建設單位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因此應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加強建筑工程高層結構設計造價控制,推動建筑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一、建筑工程項目概況

吳川市河海路陽光花園小區某建筑工程地下室有3層,地上建筑高度約93.5m,1到4層為商業裙樓,5層以上為住宅區[1],高層結構為剪力墻框架結構體系,剪力墻通過建筑樓面梁式結構轉換為框支柱,從而滿足大跨度、大空間的建筑空間要求。

二、建筑工程高層結構設計策略

1、結構布置設計

建筑工程高層結構布置設計,應結合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原則和高層結構工作原理,降低結構的剛度突變和扭轉效應,重點考慮西部結構的力學性能,使各個構件各盡所能,實現預期目標。同時,結合建筑工程項目實際情況,做好建筑結構的布置和選型,設計人員通過建筑結構形式表達出創意和構想,實現實用又美觀,設計人員在保障建筑工程高層結構安全的基礎上,應積極創新建筑結構形式,在設計階段重點分析建筑高層結構的豎向和平面布置,確保建筑工程高層結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并且平面布置應盡量規則、簡單,縮小質心和剛心之間的距離[2],在水平荷載條件下避免建筑高層結構發生較大扭轉,對于建筑結構的豎向布置,使承重構件在整個建筑結構中貫穿起來,豎向剛度應漸變,避免在突變區域水平荷載應力集中,損壞建筑工程高層結構動力荷載。另外,建筑工程高層結構設計應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確定最合理、最經濟、最簡單的建筑結構方案,如建筑結構中的豎向承重構件,如剪力墻、墻柱等,不僅需要承載豎向荷載,還需承受地震作用和風力荷載,因此在布置豎向構件時,應將豎向構件放置在有利于分擔溫度應力和水平荷載的區域。

2、地基基礎設計

建筑工程地基土層比較復雜,當前還沒有標準的模型來精確進行地基模擬描述,因此在建筑工程地基基礎設計時,相關設計人員應結合工程實踐經驗和基本理論知識,分析和預測地基基礎容易出現的各種問題,編制最佳的設計方案。通常情況下,建筑工程高層結構設計主要是將地基、基礎和上部結構看作獨立、離散的單元進行力學分析和計算,但是為了確保地基基礎設計的合理性,不能僅僅著眼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礎,還應考慮到地基不均勻沉降有可能會造成上部結構的變形或者開裂,因此在設計時應將上部結構、基礎和地基看作一個整體,仔細分析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了解基礎剛度變化對于建筑工程高層結構的約束作用,綜合多方面因素,設計出最佳的地基基礎方案。

3、構造措施設計

建筑工程高層結構時,為了保障建筑結構在動力荷載和靜力荷載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不能僅依靠簡單的計算分析,特別是建筑工程區域發生地震時,建筑工程高層結構的一些關鍵構件遭受損壞、墻體坍塌,因此必須要采取一些可提升建筑工程高層結構延性和整體穩定性的抗震措施,如建筑工程高層結構施工設計要求,配置適量的鋼筋材料,一方面減輕建筑結構重量,另一方面,可避免水泥硬化和溫度應力造成的混凝土開裂,防止建筑工程整體坍塌或者遭受嚴重破壞。

三、建筑工程高層結構設計階段造價控制措施

1、構建科學合理的設計管理體制

為了實現對建筑工程高層結構設計造價的有效控制,應構建科學合理的設計管理體制,首先,明確建筑工程高層結構設計造價控制的主體,落實建設項目責任制,先有企業法人然后確定項目,由企業法人負責項目的籌資、籌劃、建設、資產保值、債務本息歸還、生產經營等過程管理[3],承擔建筑工程項目的投資風險。通過實行投資風險約束機制,使設計單位在建筑工程高層結構設計階段做好造價控制,提高建筑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采用招投標機制,做好設計優選工作

建筑工程設計在確定設計單位主要通過委托設計、邀請招標、公開招標三種方式,這三種方式各有各的特點,業主應結合建筑工程項目的實際特點和具體要求,選擇最合適的招標方式,加大對建筑工程項目的造價管理,將工程造價控制和確定中標單位聯系起來,使相關設計人員在建筑工程高層結構設計過程中精心設計、全面策劃、周密考慮,獲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做好建筑工程設計招標工作,選擇最優的設計單位和最佳設計方案,重點解決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和技術管理問題,通過這種方式,會促使設計單位提交造價合理、創意獨到、技術先進的設計方案,增強其競爭意識和緊迫感,提高建筑工程高層結構設計質量,用最合理的工程造價和最佳的設計,有效控制建筑結構設計成本。

3、加強結構設計造價控制

為了確保建筑工程高層結構設計的經濟性、準確性、合理性和先進性,防止相關技術操作和功能要求沖淡對建筑結構設計造價控制的要求,建設單位應明確該建筑工程項目的投資要求和使用功能,在招標文件中對投標單位采用價值工程方法和原理優化設計方案提出要求[4],招標過程中,應嚴格審查招標單位的整體實力和資質信譽,按照我國建筑設計招標細則,構建合理的評標辦法和合理的評標機制,確保設計單位公平、合理的競爭,并且設計單位應結合建筑工程項目的清單計價規范,詳細估算每個設計方案的經濟性,選擇最佳的建筑工程高層結構設計方案,提高經濟效益。

4、推行設計監理

建筑工程高層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不能僅僅依靠設計單位和政府管理,應積極推行設計監理,由監理單位監理整個設計過程,充分發揮監理的約束和協調作用,將造價控制在標準的限額范圍內,還可促使相關設計單位優化結構、改善管理。同時,建筑結構設計監理還應構建投資控制系統,對整個設計過程進行實時跟蹤,避免建筑設計的缺陷和失誤,設計單位和建設單位應加強對建筑工程高層結構設計變更的控制和管理,提前實現一些非發生不可的項目變更,考慮到建筑工程高層結構施工的切實可行和圖紙設計的合理性,不斷優化和改進建筑結構設計,確保整個建筑工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結束語:

隨著現代化城市進程的加快,高層建筑項目越來越多,建筑結構也越來越復雜,這對于建筑工程高層結構設計和造價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結合建筑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優化和完善結構設計,采用科學合理的造價控制措施,實現建筑工程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 何輝常,王靜.淺談建筑工程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J].科技信息,2011,20:510.

[2] 蔣曉慧.淺談建筑工程施工階段造價控制[J].價值工程,2014,34:90-91.

第2篇:工程結構設計概況范文

關鍵詞:地下工程超長無縫結構設計技術

1.地下工程超長無縫結構設計原理

地下工程超長無縫結構設計的思路是“抗放兼施,以抗為主”,利用膨脹加強帶所建立的預壓應力,與混凝土抵抗收縮變形所產生的拉應力達到補償平衡,這是設計的關鍵。膨脹加強帶的構造一般共設置二道(包括底板、墻板、頂板),寬度2m,在加強帶的兩側架設密孔鋼絲網,網孔5mm,以防止帶外混凝土流入加強帶,帶內增加水平構造鋼筋,加強帶混凝土強度等級要求比兩側混凝土提高一級,施工中,先澆一側帶外混凝土,澆到加強帶時,改用膨脹混凝土連續澆搗。膨脹混凝土用于超長結構無縫施工,其限制膨脹率設計和設定非常重要,膨脹率偏小,則補償收縮能力不足,無縫施工難以實現,膨脹率過大,對混凝土強度有明顯的影響。微膨混凝土的設計,主要是在混凝土的配比中摻入適量的外加劑、添加劑,使得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產生水化熱和凝固后的干燥收縮,即熱脹冷縮所產生的變形壓縮到最低的一種構思。

2.某工程概況

該工程為一商業廣場,地下工程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長約440m,寬約420m,地下一層,局部二層,總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地下室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9萬平方米?;A為嵌入式整體肋梁筏板,底板厚400-700mm,地梁尺寸多為1000×1500mm,外剪力墻厚350-400mm,混凝土設計標號C30/S10。結構屬于超長無縫混凝土結構。

3. 超長無縫結構設計技術

3.1超長無縫結構總體設計

對于超長結構工程的無縫設計問題,目前已形成了較系統的經驗和理論。膨脹劑在常規摻量下,一般可60m不設縫,當超過60m時,可采用“加強帶”解決,帶寬2m,“加強帶”內大摻量,帶兩側普通摻量。帶兩側設鋼絲網,目的是防止兩側混凝土流入“加強帶”內。施工時連續澆筑,澆到加強帶時改換配合比。

結合超長結構無縫理論和膨脹劑抗裂技術要求,根據本建筑要求及地基情況,底板分為A-F六個區域,使用摻YQA膨脹補償收縮混凝土。每個分區內大約每40m設一條膨脹加強帶,帶寬2m;加強帶二側設孔徑小于5mm鋼絲網,帶中膨脹混凝土摻入12%YQA膨脹劑,混凝土標號較底板砼增加5MPa。每80m設一條后澆加強帶,帶寬800mm,帶中摻入12%YQA膨脹劑的膨脹混凝土,混凝土標號較底板砼增加5MPa。

對于工程地下室超長、結構及工程地質條件復雜,施工技術要求較高情況,除必須滿足強度、剛度、整體性和耐久性外,還存在裂縫控制及防水問題。所以如何控制混凝土硬化期間水泥水化過程釋放的水化熱所產生的溫度變化和混凝土干縮的共同作用,產生的溫度應力和收縮應力導致鋼筋混凝土結構開裂,成為施工技術的關鍵。

3.2后澆加強帶與膨脹加強帶設計

后澆加強帶是一種擴大伸縮縫間距和取消結構中永久伸縮縫的有效措施,它是施工期間保留的]臨時收縮變形縫,保留一定時間后,再進行填充封閉,后澆成連續整體的無伸縮縫結構,這是一種“抗放兼施,以放為主”的設計原則。因為混凝土存在收縮開裂問題,后澆加強帶的設置就是把大部分約束應力釋放,然后以膨脹混凝土填充,以抗衡殘余收縮應力。后澆加強帶間歇施工,總長度控制在80m左右。

為確保地下工程混凝土底板和墻板在施工和使用階段不出現有害裂縫,采用了YQA膨脹劑。A-F區域各個分區內大約每40m設一條膨脹加強帶,帶寬2m;帶兩側設孔徑小于5mm鋼絲網,帶中用12%YQA膨脹劑,混凝土標號增加5Mpa,帶外用常規摻量膨脹劑混凝土。每80m設一條后澆加強帶,帶寬800mm,按常規方法施工,帶中用12%YQA膨脹劑。即“后澆加強帶-膨脹加強帶-后澆加強帶”的設計及施工技術(圖1)。

鋼絲網 膨脹應力曲線

YQA YQA

2m

加強帶 收縮應力曲線

圖1后澆加強帶設計做法示意圖

膨脹加強帶分段設計,每條總長度控制在80m左右,連續施工,即在80m的中段設一條加強帶。膨脹加強帶與后澆加強帶設計示意如圖2。

圖2膨脹加強帶與后澆加強帶設計示意圖

3.3膨脹劑使用設計

摻膨脹劑的補償收縮混凝土在限制條件下使用,構造(溫度)鋼筋的設計和特殊部位的附加筋符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規定。

在地下室底板、外墻后澆縫最大間距不超過80m情況下,后澆加強帶回填時間應不早于45d。

4. 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本地下工程混凝土工程量為25萬立方米,混凝土配合比規模較大,優化配合比設計主要從以下個方面控制。

4.1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水泥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1999)。YQA膨脹劑符合混凝土膨脹劑(JC476-2001)技術標準。粗骨料粒徑不大于4.0cm,且含泥量小于1%,泥塊含量小于0.5%。細骨料細度模數2.5以上,含泥量小于3%,泥塊含量小于1%的中粗砂。其它外加劑達到國家規定的品質指標,使用前作適應性試驗。YQA型混凝土膨脹劑可以與減水劑、緩凝劑等復合使用,YQA混凝土中摻用的其他外加劑,符合《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J50119),滿足施工條件要求。各種材料的運輸與保管按有關標準執行。但是,對于膨脹劑作如下規定:在運輸與保管過程中不得受潮和混入雜物,并應單獨存放;膨脹劑有效期為一年。

4.2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根據設計要求及工程的不同部位、混凝土標號、膨脹率和收縮率、以及施工時所要求的混凝土塌落度指標進行YQA混凝土試配。

攪拌站選擇泵送劑時,除對減水率進行要求外,必須考慮其緩凝時間,因為工程在秋冬季節施工,比較實驗室凝結時間而言現場的混凝土凝結速度要快一些,因此必須根據氣溫變化調整緩凝劑的摻量,確?,F場混凝土的初凝時間不得少于10小時。入模混凝土坍落度120-130mm,同時確?;炷敛坏糜忻谒F象。

抗裂混凝土,其性能應滿足下表的要求,限制膨脹率與干縮的檢驗按補償收縮混凝土的膨脹率及干縮率的測定方法進行。

表1有關混凝土的抗裂技術性能

項目 限制膨脹率(×10-4) 限制干縮率(×10-4) 抗壓強度(MPa)

齡期 水中14天 水中14天,空氣中28天 28天

性能指標 ≥1.5 ≤-3.0 滿足設計要求

表2填充用膨脹混凝土的技術性能

項目 限制膨脹率(×10-4) 限制干縮率(×10-4) 抗壓強度(MPa)

齡期 水中14天 水中14天空氣中28天 28天

性能指標 ≥2.5 ≤-3.0 滿足設計要求

本工程C30/S10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如下:

表3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參數表

水泥 YQA 粉煤灰 砂子 石子 緩凝減水劑 水

280 22.4 43 789.6 1005 4.96L 190

混凝土7天膨脹值128×10-6,抗壓強度36.9Mpa,滿足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龔曉南.復合地基理論及工程應用[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

[2]鄭喜若.地下室工程結構設計探討與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4):267.

[3]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S].GB50105-2001.

[4]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技術規程[S].DBJ/T15-22-98.

第3篇:工程結構設計概況范文

關鍵詞:復雜高層;超高詠ㄖ;結構設計;設計要點

中圖分類號:TU97 文獻標識碼:A

在建筑行業發展中,越來越多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應用其中,這就對工程結構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當前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結構設計中,可能受到一系列客觀因素影響,為工程結構埋下安全隱患,影響工程結構設計質量。尤其是在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相較于普通的建筑而言,結構設計要求更高,需要充分結合建筑特性,把握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設計技術要點,提升設計合理性,為后續施工活動有序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

某建筑工程總高度78.5m,高22層,主樓地下兩層,地面20層。建筑結構為框剪結構,通過多方設計方案論證,樁基工程選擇后壓漿鉆孔灌注樁,選擇端承-摩擦樁的裝荷載形式,壓漿鉆孔灌注樁295根,φ700樁252根,有效樁長18m~19m。采用標號C25的混凝土,關注前0.5m?~0.5m?碎石置于空洞地步。關注過程中,導管同孔底之間的距離為0.5m,連續灌注混凝土。

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相較于普通的建筑結構設計而言存在明顯的差異。一般其概況下,普通建筑的高度是在200m以下,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高度則超過了200m,這就對建筑工程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建筑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而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則是多為鋼結構或是混合結構,設計技術含量較高,結構更為復雜。此外,在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建筑抗震要求、環境因素、自重以及風荷載等因素的影響,設計內容較為復雜,所以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難度更大。

二、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概念設計

(一)提升對概念設計的重視程度

近些年來,在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設計理念不斷創新,積累了豐富的結構設計經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概念設計。在概念設計中,提升結構設計規則性和均勻性;結構中作用力傳遞更為清晰;結構設計中應該充分體現高標準的要求;結構設計中融入節能減排理念,促使結構設計更為科學合理;設計中,提升建筑材料利用效率,在滿足建筑結構整體設計要求的同時,迎合可持續發展要求?;诖?,為了滿足上述設計要求,設計人員應該同建筑工程師進行密切的交流,在充分交流基礎上,提升建筑結構設計合理性。

(二)選擇合理的結構抗側力體系

在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為了可以有效提升結構設計安全性,選擇抗側力體系是尤為必要的。在選擇結構抗側力體系中,應該根據建筑具體高度來選擇,明確結構抗側力體系和建筑物高度之間的關系,如果建筑高度在100m以下,可以選擇框架、框架剪力墻和剪力墻體系;如果建筑高度在100m~200m以內,則選擇框架核心筒、框架核心筒伸臂;建筑高度在600m左右時,選擇筒中筒伸臂、桁架、斜撐組合體;在結構設計中,需要充分考慮到結構內部各個部件之間的關系,形成一個整體;如果建筑工程結構中存在多個抗側力結構體系,應該分別對這些抗側力結構體系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科學分析和判斷。

(三)提高建筑抗震設計重視程度

提高建筑抗震設計重視程度是尤為必要的,尤其是在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抗震設計對于建筑安全影響較大。在選擇抗震方案中,需要選擇合理的施工材料,質量符合建筑要求;盡可能降低地震過程中能量的擴大,對建筑構件的承載力進行驗收,計算地震下建筑結構位移數值;高層建筑工程設計中,結構抗震手段的應用需要在得到位移數據基礎上實現,設計更加合理的建筑工程結構設計方案,一旦建筑結構發生變形可以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結構設計中體現出建筑構件的生產要求和界面變化情況,提升結構設計穩定性和牢固性。

(四)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融合經濟理念

在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由于工程項目較為龐大,在具體的結構設計中,可能受到客觀因素影響出現一系列成本問題。故此,在建筑結構設計中,需要充分融合經濟型設計理念,對結構設計方案優化處理,避免建筑工程結構冗長帶來的資源和資金浪費,提升資金利用效率。

三、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精準性

(一)選擇合理的結構設計軟件,提升設計結果精準性

在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設計工程師需要充分掌握前沿的設計手段和方法,能夠選擇合理的分析軟件,提升計算結果準確性。當前我國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計算軟件種類繁多,但是不同軟件側重點存在明顯的差異,這就需要在結構設計中,設計人員可以了解到不同軟件的具體功能和應用范圍,結合工程結構設計要求來選擇合理的計算機軟件。此外,在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還應該對力學理念合理判斷和分析,結合自身豐富的設計經驗,提升計算結果精準性。

(二)加強荷載和作用力的考量

在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設計工程師需要充分結合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特性,明確結構自身的豎向荷載力大小和風荷載的影響因素,將其融入到后續的結構設計中,提升設計合理性。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除了需要考慮到結構穩定性問題以外,還可以組織風洞試驗,測試建筑的抗風能力。在后續的實驗中,可以設計模型來模擬在不同風場環境下,建筑物的抗風能力和受力情況,有針對性提升建筑物結構的穩定性。

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還需要考慮到倒塌水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延性結構構件,構件的彈性變形能力高低同結構抗震能力存在密切聯系;其二,對于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中的構件,滿足各項技術要求;就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要求,對于建筑物中的控制構件,滿足建筑結構抗震設計要求,能夠在不同環境下保持相應的彈性。

(三)科學計算自振周期

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需要充分把握震動規律,提升設計合理性。但是不同的振幅和頻率,可能出現大幅度震動現象,進而影響到建筑結構穩定性。故此,在建筑結構設計中,需要科學計算出自震周期,結合抗震強度、建筑高度進行科學計算,確保自振結果精準性。

(四)建筑的垂直交通設計

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結構形式主要為框架―剪力墻和核心筒結構,此種建筑結構形式可以有效提升結構穩定性,同時垂直交通體系結構可以產生較大的水平在和抵抗力。除了需要考慮到樓梯、電梯和衛生間等區域以外,向平面中央集中,可以有效減少空間占地面積,賦予建筑更好的交通環境和采光效果。垂直交通結構體系設計中,需要充分協調采光和節能之間的關系,便于后續的維護工作開展。

結論

綜上所述,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由于自身特性,建筑物高度較高,在結構設計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建筑抗震性能、垂直交通設計和載荷計算等問題,確保建筑工程結構穩定性和安全性,滿足高層建筑使用要求,維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對于建筑行業長遠發展具有更加突出的促進作用。

第4篇:工程結構設計概況范文

[關鍵字] 市政給排水管路、結構設計、勘察技術

市政給排水工程的質量直接關系著整個城市的給排水系統,對于城市的正常運行、道路建設、交通運輸安全的作用巨大。因此,相關的從業單位要重視市政給排水管道工程的重要性,在設計結構方案時,綜合考慮實際的工程狀況,尤其是場地周圍、氣候變化、地下管線和電纜的情況,在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的同時,避免其他因素影響給排水管路工程設計方案的實施。

一 現場踏勘

市政給排水管路工程的建設距離相對較長,需要穿過城市密集區,施工場地周圍的周圍車輛對施工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如果施工之前現場勘察工作不到位,就會對管道工程建設中可能面臨的困難估計不足,進而影響了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在市政給排水管路工程中,要綜合考慮復雜的交通狀況和城市地下電線的分布,結構設計人員應當和給排水施工人員、專業預算人員、市政交通人員一同進行實地的工程概況勘察,了解管道線路的通過地帶的交通狀況和地質概況,必要時在施工圖上對于個別的疑難地段重新踏勘。

二 測量和地勘要求

測量和地勘要求是要準確的了解給排水管路沿線的地質狀況、地形外貌和地下水水文狀況,另外提供準確的地形和水文地質資料。

2.1 勘探點間距和鉆孔深度

勘探點的應均勻的分布在管道的中線上,不得偏離中線,同時根據的地質的變化和施工現場的狀況確定合理的間距,一般采用的間距是30到100米,對于地形較為復雜的地段,適當的縮小間距。此外鉆孔的深度要達到管道埋設深度的1m以下,到管道周圍的水位較高或者是河流周圍時,要增加鉆孔的深度,一般要求鉆孔深度在河床沖刷深度以下2―3m。

2.2 提供勘探成果要求

查明管道埋設深度內的土層的特性、地層成因、巖石厚度等,并明確劃分不同地質的分界線,同時調查的巖石強度和分化破碎程度對于給排水管道的影響,判斷巖石是否會破壞管道的結構,調查管路沿線發生土層斷裂、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概率以及發展趨勢,并判斷對于給排水管路的威脅指數;查明管道沿線的地下水位的水文狀況,查明垮河流岸坡的穩定性,河床兩側的底層巖石和洪峰淹沒范圍。

三 結構設計內容

3.1結構形式

管道結構的設計形式應當由給排水專業機構完成,同時在結構設計匯總參考管道的用途,對于管道中輸送的不同液體,確定是給水還是排水工程,選用不同的設計標準。而且管道的工作環境、管道的規格、輸送液體的流量、埋設深度、地下水文狀況、經濟指標等方面的因素也是結構設計中必須要考慮的因素。鑄鐵管、玻璃鋼管等;而非承壓管道采用混凝土管、鋼筋混凝土管、砌體蓋板涵、現澆鋼筋混凝土箱涵等;污水管路的結構設計選用的是大口徑的管路,而且優先使用抗腐蝕能力強的管道,如玻璃鋼管、UPVC 管、PE 管等。對于特殊的負荷承載較大的路段,要采用抗壓能力強的管道,如橋梁、河渠、公路段等局部地段非承壓管也采用鋼管等形式。

3.2結構設計

根據管道施工中管道規格、埋設深度、地面承載力等工程條件,嚴格計算管道的強度和剛度,同時提供管道壁厚、管道等級、結構配筋圖,對于特殊要求的管道,要進行加固處理,保證其強度和剛度符合實際的工程使用,并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加固措施,確定加固的位置和程度,在給排水管道中,常采用的加固措施是混凝土包管。

3.3敷設方式

敷設方式的選擇應當結合埋置深度、地面地下障礙物確定,通常采用的敷設方式有:溝埋式、上埋式、頂管及架空等,當工程的不便于采用溝埋式敷設方式時,可以用頂管和架空方式,總之,施工方式的選擇要參照實際工程狀況。

3.4抗浮穩定

部分市政給排水管路施工中,會出現地下水位較高的情況,尤其是在施工期間降水較多或者施工地區的氣候多雨等,管道敷設的地段會出現漂浮現象,嚴重影響了管路施工的質量。因此在結構設計中要重視抗浮措施,避免這一現象的出現。

3.5抗震設計

3.5.1 場地和管材的選擇

在結構設計中,管路基線的選擇要盡量避開抗震性能不足的場地、地基,減少對管路結構完整性的破壞,如果是不可避免,則必須要對這一地段的地基進行特殊處理,同時選用抗震性強、抗拉性強、延展性強的管道,并做好管道的防腐蝕工作,避免由于土層振動、位移對管路結構產生影響。

3.5.2 構造措施

在管道結合處設置柔性連接,砌體材料要滿足管道結構要求的抗震強度,增強整體的抗震性能和結構剛度,減少地震的影響形變。對于圓形給排水管設置不小于120度的混凝土管基,管道接口采用鋼絲網水泥帶,管道穿越構筑物時應在管道與套管的縫隙內填充柔性填料。

3.5.3 地基處理

對于特殊地段的地基處理至關重要,首先要測定地段的工程參數,畫出地基處理的平、縱斷面圖,注明樁號、基底高程、溝槽范圍、地下水位等,確定需要處理的地基范圍,然后根據測量的數據,根據不同的地質情況和厚度采用合理的處理方法,如:換填、拋石擠淤、砂石擠密、水泥攪拌樁、灰砂樁、木麻黃樁等方法。

四 給排水管道設計中的其他問題

除了加強市政給排水管路的結構設計工作,還要采取一些措施,避免給排水管路中出現堵塞現象,具體的措施如下:

4.1在用戶管線出口建立格柵

工程建設中出現的纖維、塑料等沉積物、懸浮物、漂浮物的存在給管道建設、維修、疏通等作業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特別是抽升泵站中如果進入漂浮物就會造成水泵葉輪堵塞、磨損損壞現象的發生,雖然已經采取了減小格柵條之間的間距 ,但是還是不能避免更小的雜質進入。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建議在庭院或住宅小區的管道出口處設置簡易人工攔污格柵,定期進行清理、清掏,從源頭上控制漂浮物進入市政管網,以減輕市政管網維護管理的工作量。

4.2在檢查井井底設置沉淀池

要革新傳統的檢查井方法,將井底改為沉淀式,井底下沉 30~50 cm。這樣中的沉積物多數會沉積在檢查井中,不至于流入下游管段,只要定期清掏檢查井內的沉積物即可,減少了管道維護作業的工作量。這種做法也可用于雨水檢查井。

4.3在檢查井內設置閘槽

給排水管路中的流量和流速均較大,對管道的維修工作帶來諸多不便,為了方便維護作業,建議干管的管道交匯處檢查井、轉彎處檢查井或直線段的每隔一定距離的檢查井內根據需要設置閘槽,利用閘槽控制水流的流量,當有施工需要時,便利用閘槽切斷給排水管路的水流,為維修施工帶方便。

五 總結

市政給排水工程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了整個城市的發展狀況,對城市運作、道路建設、交通安全等多個方面都有顯著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工程中,市政給排水管道建設中存在著較多的結構問題,所以在工程結構設計中,要綜合考慮施工周圍環境、地下電網鋪設等因素,保證管道結構設計的科學性,全面性。以上是本人的粗淺之見,由于本人知識水平有限,文中如有不當之處還望不吝賜教。

[參考文獻]

[1] 童新國.給排水管道工程中的結構設計[J].工程結構與施工技術,2008年12月.

第5篇:工程結構設計概況范文

關鍵詞:建筑結構;結構設計;計算分析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工程概況

本建筑總面積1.8萬m2,建筑屋面結構高度46.2 m,底層層高為4.5 m,標準層3 m。標準層活載展廳功能取為3.5kN/m2,辦公樓取值2.0kN/m2,機房取7.0kN/m2??紤]隔墻自由布置特點,活載增加每延米墻重/3 的數值??紤]大空間及結構高度的需要,結構抗力體系為框剪結構。因甲方建筑外觀的要求,建筑北側及東側墻面因安裝玻璃幕墻及建筑效果緣故,不允許設置剪力墻,只能在西部南部及樓梯間布置剪力墻以控制位移。但樓電梯間布置也較偏,這樣造成了結構質心和剛心不重合,造成了扭轉不規則。但從平面規則性和豎向布置規則性角度看,結構均屬于較為規則,無開大洞大凹進也并無明顯豎向剛度突變。

主要設計條件計算參數如下:結構安全等級為丙類,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地震加速度為0.10 g。場地類別為IV 類,場地土無液化,特征周期按上海規范取0.9S,風荷載基本風壓0.55kN/m2,地面粗糙度為B 類。初步計算下,剪力墻承擔抗傾覆力矩均在50%以上,因此按框架剪力墻類型來決定抗震等級。因此決定框架抗震等級為三級,剪力墻為二級。結構計算采用PKPM-SATWE 軟件進行。框架剪力墻結構按高規考慮0.2 調整系數。頂部塔樓地震力放大系數取2.0。

2 設計計算分析

根據工程概況及現行規范,該工程的設計計算要點主要如下。

2.1 位移控制

根據抗震規范,彈性位移角應控制在1/800以內。另根據地方抗震規范,首層彈性位移角應控制在1/2000 以內。

2.2 結構規則性要求

最大層間位移與平均層間位移比不得超過1.5,宜控制在1.2 范圍內,第一扭轉周期與第一平動周期比值應小于0.85。并不出現豎向剛度突變,剪力墻上開洞宜對齊。因屬于扭轉不規則結構,應考慮雙向地震下扭轉效應。

第6篇:工程結構設計概況范文

關鍵詞:高層建筑;位移角;地基基礎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are analyzed, an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building use,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also fully embodies the shear wall structure of the advantages, its stiffness big, small and comfortable high degree of displacement. Practice proves the shear wall structure system are used in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Keywords: high building; Displacement Angle; foundation

中圖分類號: TU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工程概況

本工程總建筑面積114128m2 。1#住宅樓建筑面積22169 m2 ,地上29層,地下2層地下室。該工程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設計使用年限為50a,建筑抗震設防為丙類,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抗震7烈度設防,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2.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剪力墻抗震等級為二級。1#住宅樓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抗震等級為二級。

2、高寬比確定

高層建筑的高寬比,是對結構剛度、整體穩定、承載能力和經濟合理性的宏觀控制。根據《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程》JGJ3-2002第4.2.3條條文解釋“一般場合,可按所考慮方向的最小投影寬度計算高寬比,但對凸出建筑物平面很小的局部結構(如樓梯間、電梯間等),一般不應包含在計算寬度內?!备鶕幏短峁┑姆椒?, 本工程高寬比超過《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程》JGJ3-2002第4.2.3條表4.2.3-1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時,A級高度剪力墻結構高寬比不宜大于6的規定。因高寬比超過規范限值,因此,本工程在結構設計時應采取必要的加強措施。

3結構設計

3.1 結構選型

建筑物的結構設計,不僅要求具有足夠的承載力,而且必須使結構具有足夠抵抗

側力的剛度,使結構在水平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側向位移限制在規定的范圍內,基于上述基本原理,工程綜合分析了結構的適用,安全,抗震,經濟,施工方便等因素,選取結構為剪力墻體系,由鋼筋混凝土框架承擔豎向力和側力。鋼筋混凝土框架剛度布置相對比較均勻,在滿足建筑功能情況下,盡量減少平面扭轉對結構的影響。

3.2 主要材料

混凝土強度等級。墻、柱:-1~5層為C50,6~10層為C45,11~15層為C40,16~20層為C35,21~25層為C30,26~29層為C25;梁、板:-1~20層為C30,11~天面層為C25。鋼筋采用普通鋼筋HPB235級、HRB335級、HRB400級。

3.3板厚取值

現澆樓蓋中,板的混凝土用量約占整個樓蓋的50% ~60% ,板厚的取值對樓蓋的經濟性和自重的影響較大,在滿足板的剛度和構造要求的前提下,應盡量采用較薄的板,雙向板的最小板厚度為80 mm, 板的厚度與跨度的最小比值:四邊簡支板為1 /40, 連續板為1 /50。工程最大板跨為5m, 其余板跨均小于4 m, 考慮到工程為住宅樓,板內有埋機電暗管, 因此小于4 m的板跨板厚也取100 mm, 5 m板跨板厚取140 mm。

4結構計算分析

工程采用了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的PKPM系列SATWE軟件( 多、高層建筑結構空間有限元分析與設計軟件)進行計算,施工圖采用SATWE的計算結果,按15個振型進行結構計算分析。

4.1結構整體抗傾覆驗算結果

===============================================

傾覆力矩Mr 傾覆力矩Mov 比值Mr/Mov零應力區(%)

X風荷載5250527.5 209207.725.10 0.00

Y風荷載2947079.2 429299.7 6.86 0.00

X 地 震5250527.5 252271.620.81 0.00

Y 地 震2947079.2 270002.410.92 0.00

從結果可以看出,由于Y方向較“薄”,造成Y風荷載作用時所產生的傾覆力矩遠大于X風荷載及地震力產生的傾覆力矩,分別為X風的2倍、X地震的1.5倍、Y地震的1.6倍。

4.2結構整體穩定驗算結果

X向剛重比 EJd/GH**2=7.24

Y向剛重比 EJd/GH**2=5.15

該結構剛重比EJd/GH**2大于1.4,能夠通過高規(5.4.4)的整體穩定驗算

該結構剛重比EJd/GH**2大于2.7,可以不考慮重力二階效應

4.3 彈性層間位移角

根據廣東省《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2002)補充規定DBJ/T15-46-2005第3.5條“對于高度小于150m的剪力墻、筒中筒結構等彎曲型結構,當彎曲變形的影響明顯,某層層間有害位移角小于層間位移值的50%,該層層間位移角限值可放寬至1/800?!北竟こ蘗方向風荷載控制時的位移角1/851

4.4軸壓比

計算結果分析表明,本工程各項整體指標均能滿足相關規范的有關要求或未超出規范規

定的最大限值;柱的軸壓比和各構件的強度及變形也均能滿足規范的要求。

4.5樁基礎設計

本工程采用PKPM系列JCCAD程序進行布樁、樁反力計算及承臺配筋。由于Y向風荷載產生較大的傾覆力矩,最大樁反力為Y向風荷載控制,且最終的配樁數量要多于根據D+L結果估算的配樁數量。

5、地基與基礎

該場地土類型為中軟場地土,建筑場地類別為Ⅲ類?;A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基坑開挖時應采取降水措施,建議采用管井降水方案。該工程地基持力層為4層粉質粘土,其承載力特征值為180kPa,天然地基不能滿足工程對地基承載力和沉降的要求。地基處理方案為:采用:CFG 樁處理地基,其持力層為樁下沉降變形較小的第7層卵石、圓礫層?;A平面布置見圖1。

第7篇:工程結構設計概況范文

關鍵詞:建筑框架結構;設計;措施

隨著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趨多樣化,無論是工業建筑還是民用建筑,建筑框架結構設計作為現行比較常用的實際模式,已經廣泛應用在各類建筑中,在結構設計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也日益增多,因而作為一個結構設計者需要在遵循各種規范下大膽靈活的解決一些結構方案上的難點、重點。

一、建筑框架結構設計的說明

建筑框架結構設計是主要設計依據,抗震等級,人防等級,地基情況及承載力,防潮抗滲做法,活荷載值,材料等級,施工中的注意事項,選用詳圖,通用詳圖或節點,以及施工圖中未畫而通過說明來表達的信息。如混凝土的含堿量不得超過3kg/m3等等。

1)建筑結構類型及概況,建筑結構安全等級和設計使用年限,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抗震設防烈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及設計地震分組),場地類別和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等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砌體結構施工質量控制等級,基本雪壓和基本風壓,地面粗糙度,人防工程抗力等級等。

2)設計±0.000標高所對應的絕對標高,持力層土層類型及承載力特征值,地下水類型及標高、防水設計水位和抗浮設計水位,地基液化,濕陷及其他不良地質作用,地基土凍結深度。

3)設計活荷載值。

4)混凝土結構的環境類別、材料等級、強度等級、材料性能(包括鋼材強屈比等性能指標)和施工質量的特別要求等。

5)受力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結構的統一做法和構造要求,現行規范規程及標準圖選用,以及在施工圖中未畫出而通過說明來表達的信息。

6)建筑物耐火等級、構件耐火等級。

7)施工注意事項,如后澆帶設置、封閉時間及所用材料性能、施工程序、專業配合及施工質量驗收的特殊要求等。

二、建筑框架結構設計的原則與措施

(一)建筑框架結構設計原則

抗震驗算時不同的樓蓋及布置(整體性)決定了采用剛性、剛柔、柔性理論計算。抗震驗算時應特別注意場地土類別。8度超過5層有條件時,盡量加剪力墻,可大大改善結構的抗震性能。框架結構應設計成雙向梁柱剛接體系,但也允許部分的框架梁搭在另一框架梁上。應加強垂直地震作用的設計,從震害分析,規范給出的垂直地震作用明顯不足。

雨蓬不得從填充墻內出挑。大跨度雨蓬、陽臺等處梁應考慮抗扭??紤]抗扭時,扭矩為梁中心線處板的負彎距乘以跨度的一半;框架梁、柱的混凝土等級宜相差一級;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梁或過梁等截面較大時,應驗算構件的最小配筋率;出屋面的樓電梯間不得采用磚混結構;框架結構中的電梯井壁宜采用粘土磚砌筑,但不能采用磚墻承重。應采用每層的梁承托每層的墻體重量。梯井四角加構造柱,層高較高時宜在門洞上方加圈梁。因樓電梯間位置較偏,梯井采用混凝土墻時剛度很大,其它地方不加剪力墻,對梯井和整體結構都十分不利;建筑長度宜滿足伸縮縫要求,否則應采取措施。如:增大配筋率,通長配筋,改善保溫,鋪設架空層,加后澆帶等;柱子軸壓比宜滿足規范要求;當采用井字梁時,梁的自重大于板自重,梁自重不可忽略不計。周邊一般加大截面的邊梁;當建筑布局很不規則時,結構設計應根據建筑布局做出合理的結構布置,并采取相應的構造措施;當地下水位很高時,暖溝應做防水。一般可做u型混凝土暖溝,暖氣管通過防水套管進入室內暖溝。有地下室時,混凝土應抗滲,等級S6或S8,混凝土等級應大干等于C25,混凝土內應摻人膨脹劑。混凝土外墻應注明水平施工縫做法,一般加金屬止水片,較薄的混凝士墻做企El較難。

(二)建筑框架結構設計措施

在用PKPM軟件計算梁柱時,應盡量采用TAT或SATWE三維軟件。第一,計算結果更接近實際受力狀態,如地震力或風力是按抗側移剛度分配,而不是按框架的樓面從屬面積,還如從框架柱出挑的梁和從次梁出挑的梁,因次梁的支座(框架梁)發生下沉變形,內力重分布,從框架柱出挑的挑梁配筋將較大。第二,快速方便,三維軟件整體計算,不必生成單榀框架,再人工歸并,可整樓歸并。第三,TAT或SATWE還可以進行井式梁的計算,由于PKPM 軟件計算梁時僅按矩形計算,而井式梁的斷面較小,有可能超筋,此時可取出彎距再按T型梁補充計算,不必直接加大梁高。在繪制施工圖時,較大直徑的鋼筋連接宜用機械連接取代焊接,造價相差不大,但機械連接可靠并易干檢查。機械連接接頭位置可任意,但一次截斷的鋼筋不大于50%,接頭位置應錯開70d?!∪?、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

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是一種由梁和柱以剛接或鉸接相連接成承重體系的房屋建筑結構。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文件與圖紙是最主要的依據之一,全面理解設計文件,并規范進程加以實施,是結構方案的主要工作。全面理解設計意圖和設計要求,看懂容懂圖紙的每項內容,達到按圖紙施工的要求,對圖紙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會審加以解決,對其遺誤交易糾正,是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必須認真地組織與實施,該項工作由甲方或委托監理工程師進行。

根據設計文件和相關規范、規程、編制和審查施工組織設計。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由水平承重體系一各層樓蓋和屋蓋連接形成空間的整體結構體系。其中各平面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形成豎向承重體系,它們承受由樓蓋和屋蓋傳來的豎向和水平荷載并再傳給地基基礎。

做好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技術交底,根據設計要求和施工隊的技術素質狀況對其不熟悉的施工工藝過程,經批準實施的新工藝、新材料、新結構等,必須認真進行技術交底。明確各項工藝參數指標、操作方法、質量要求和檢測辦法,并認真的加以實施。

現澆式框架即梁、柱、樓蓋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F澆式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整體性強、抗震性能好,因此在實際工程中采用比較廣泛。但現場澆筑混凝土的工作量較大。

預制裝配式框架是指梁、柱、樓板均為預制,通過焊接拼裝連接成的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其優點是構件均為預制,可實現標準化、工廠化,機械生產。因此,施工速度快、效率高。但整體性較差,抗震能力弱,不宜在地震區應用。

現澆預制框架是指梁、柱、樓板均為預制,在預制構件吊裝就位后,對連接節點區澆筑混凝土,從而將粱、柱、樓板在連成整體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F澆預制框架既具有較好的整體性和抗震能力,又可采用預制構件,減少現場澆筑混凝土的工作量。因此它兼有現澆式框架和裝配式框架的優點。

總結:

以上幾點是我在工程設計中對框架結構設計的認識體會,希望這些設計體會能給各位同行在今后的工程設計中有些幫助,以提高工程設計的質量。

第8篇:工程結構設計概況范文

一、煙臺萬科御龍山工程概況

1、項目概況

煙臺萬科御龍山工程項目位于煙臺市芝罘區,整個項目分為多個地塊,其中D地塊場地條件尤為復雜,整體呈現東高西低、南高北低的臺階形狀,高差較大;在場區的中部橫貫一條沖溝;西南臨水庫,勘察時場區地面標高最大值70.25m,最小值51.43m,地表相對高差18.82m。整個小區包括30號-39號共10個單體,一個地下車庫以及一排商業網點,其中32號樓和網點位于車庫范圍之外。由于場地高差大,不同位置的主樓基礎方案存在較大的差異,大概可以分為三大類:①東側場地高的部分需要爆破;②西側靠近水庫的需要打樁;③位于沖溝邊緣的主樓需要進行地基處理。

2、地質概況

對煙臺萬科御龍山工程現場進行實地勘察和分析,得出其地質層的基本分布規律和評價如下:①第一層:素填土,厚度不均,變化較大,松散,固結性一般,工程性質差;②第二層:粉質粘土,場區部分鉆孔分布,可塑,工程性質較差;③第三層:上層粉質粘土,場區部分鉆孔分布,可塑-硬塑,中等壓縮性,工程性質一般;中層中砂,場區部分鉆孔分布,稍密-中密,飽和,工程性質一般;下層角礫混粘性土,主要分布在沖溝區域及商業樓部分區域,松散-稍密,飽和,該層土質極不均勻,局部粘性土與角礫互層,工程性質一般;④第四層:上層全風化云母片巖,風化成砂狀,遇水軟化、泥化,工程性質一般,承載能力一般;下層全風化閃長巖,風化成砂土狀,承載能力一般;⑤第五層:上層強風化云母片巖,場區局部分布,分布區域穩定,厚度連續,場區厚度變化較大,物理力學性質較好,工程性質較好,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V級;中層強風化閃長巖,場區局部分布,場區厚度變化較大,物理力學性質較好,工程性質較好,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V級;下層強風化花崗巖,場區局部分布,場區厚度變化較大,物理力學性質較好,工程性質較好,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IV級;⑥第六層:上層中風化云母片巖,場區局部分布,物理力學性質好,工程性質好,為場區穩定基巖;中層中風化閃長巖,場區局部分布,物理力學性質好,工程性質好,為場區穩定基巖;下層中風化花崗巖,場區大部分分布,物理力學性質好,工程性質好,為場區穩定基巖。

二、坡地建筑的基礎設計

坡地建筑的基礎設計應當滿足《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中的相關要求,即上部建筑的承載能力要求、沉降變形要求以及建筑整體的穩定性要求。坡地建筑持力層分布不均。一般在持力層埋藏較淺并且分布均勻的情況下,首先可以考慮天然淺基礎,天然淺基礎具有開挖深度小、經濟性好等優點,當坡地建筑的上部結構傳至基礎的荷載較小時這是一種最為經濟合理的基礎選擇;在持力層埋藏較深并且分布起伏變化較大的情況下,由于坡地建筑的上部結構傳至基礎的荷載較大,所以天然淺基礎不能夠滿足其承載力要求,此時可以選擇人工挖孔墩基礎,同樣造價較低、質量較好;而在持力層埋藏很深的情況下,人工開挖基礎的施工難度增大,需要穿越較厚的巖土層,此時建議采用沖孔灌注樁,不過其工程造價要比較高,成樁質量不穩定[2]。另外,為了防止基礎不均勻沉降情況的發生,原則上同一結構單元的基礎不能夠設置在性質相差較大的地基上,也不能夠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樁基。不過在實際建筑設計之時,受坡地地形的影響,當基巖面起伏較大時常常不得不采用多種土層作為持力層,這造成很多坡地建筑工程出現大部分基礎落在土層、另外一小部分基礎落在巖石層的情況,從而導致土層上的基礎沉降遠大于基巖上的基礎沉降,進而引發不均勻沉降問題,嚴重者更可能會使建筑結構遭到破壞。對此,解決方法主要有兩種:①采用褥墊層對基礎與巖石接觸區域進行處理,褥墊主要由中砂、粗砂、爐渣等組成,厚度以300-500mm為宜;②采用天然淺基礎與人工挖孔墩基礎結合的形式,將持力層均引至基巖上,同時還可以通過在基礎下布設巖石錨桿來解決基礎滑移的問題[3]。

三、坡地建筑的擋土墻設計

在坡地建筑的結構設計中,擋土墻的設計意義重大,因為擋土墻的設計直接關系著建筑上部結構的整體設計,是上部結構設計的關鍵。總體來說,坡地建筑擋土墻的設計應當遵循安全、合理、經濟這三項原則,要從工程場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結合當地的地形地質條件,遵循其使用要求,因地制宜地進行設計[4]。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工程項目取得最佳的社會效益。一般情況下,坡地建筑擋土墻的設計有兩種手段:①將擋土墻與建筑的主體結構分開脫離,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受力明確,并且有利于建筑防水防潮,缺點在于會增加巖石的開挖量,從而增加工程造價、延長施工工期,并且還會使建筑的使用空間縮小,容易達不到業主的要求;②結合建筑的主體結構布置擋土墻,也就是說對擋土墻與相應部位的主體結構進行聯合設計,將擋土墻和底板、頂板等組成合理的建筑空間結構,從而既減少工程造價、縮短施工工期,又增大空間面積[5]。當然,坡地建筑的擋土墻本身就對設計要求較高,必須要滿足如下要求:①強度要求:在靜止土壓力和水壓力的雙重作用下,坡地建筑擋土墻的計算模型應當按照一米板帶寬度,下端固定、上端簡支的單向板進行計算,其中土壓力值以靜止土壓力取值,K以0.5取值;②剛度要求:為了增加坡地建筑擋土墻的剛度,可以選擇在框架柱位置上設置鋼筋混凝土扶壁柱,或是增加地下室頂板和底板的厚度;③穩定性要求:在覆土、自重、土壓力及水壓力等的共同作用之下,坡地建筑擋土墻必須要滿足一定的穩定性要求,一般可以在進行墻身設計之時通過增加墻趾的外挑尺寸來增加擋土墻的抗傾覆力矩和抗滑移摩阻力,并同時穩定土壤性質、緩解墻背土壓力;另外需要注意,擋土墻內側不能直接設置泄水孔,而是要在背面底部和中部設置排水盲溝。

四、坡地建筑的上部結構設計

在對坡地建筑的主體結構進行計算時,首先要考慮到側向上壓力的影響,利用理正軟件得出集中力,再對結構整體進行計算分析。坡地建筑的結構設計不但要滿足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還應當滿足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除卻基礎不均勻沉降外,在風荷載、地震作用等水平荷載的作用下也容易產生局部滑坡、失穩等破壞[6]。煙臺位于環渤海地震帶,故而煙臺萬科御龍山工程的建筑結構設計更要重點關注抗震設計。綜合考慮各種不利因素,在坡地建筑的上部結構設計中應當采取如下措施:①建筑場地盡量避開不穩定的邊坡,并嚴格控制施工質量;②加強對底部的設計,從概念設計上重視抗震措施;③設置防震縫;④增強建筑上部結構與基礎之間的協調性;⑤加強對基礎的監測,及時發現沉降、滑移等情況,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

第9篇:工程結構設計概況范文

關鍵詞:中國規范 英國規范 差異

隨著海外港口碼頭設計項目的增多,海外項目堆場面層結構設計越來越多的采用國外設計規范和標準。本文以非洲某工程為例,分別采用中英港口規范進行設計并對比分析其差異,為海外堆場鋪面設計提供參考。

1.工程概況

工程位于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地區,后方堆場需要新建和改造,需復核已建堆場面層結構能否滿足使用要求及設計計算新建堆場面層結構。本文以后方集裝箱堆場道路鋪面結構設計為例進行計算分析。

堆場道路寬15m,已建道路面層結構為:80mm高強聯鎖塊+30mm砂墊層+ 4 0 0 m m水泥穩定碎石+200mm天然碎石。道路設計荷載為集裝箱拖掛車(Tr-60),LWR為1800~1850mm,LWF為2000mm,LSR為1300mm,LSM為8500~9500mm,LSF為2700mm,半掛車重載輪壓力為 56KN/輪,單輪接地面積為620cm2;拖掛車重載后輪壓力為70KN/輪,單輪接地面積為780cm2,前輪為20KN/輪,單輪接地面積為600cm2,荷載圖式見圖1,年作用次數為10萬次,設計年限20年。

2.采用的規范及設計原理

2.1中國規范

國內港口面層結構設計采用《港口道路、堆場鋪面設計與施工規范(JTJ296-96)》,規范分別規定了瀝青混凝土鋪面結構、聯鎖塊鋪面結構、水泥混凝土鋪面結構及獨立塊鋪面結構的設計方法。本文主要介紹聯鎖塊鋪面結構設計方法,其采用面層有縫的半空間軸對稱模型,針對粒料基層以回彈彎沉、車轍深度指標控制,穩定類基層及貧混凝土基層以基層的彎拉強度指標控制,設計步驟見圖2。

2.2英國規范

工程所在國家為英屬殖民地,鋪面結構設計一般采用英國《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Pavements for Ports and other Industries》(edition 4),其以彈性層狀理論體系為基礎,采用一個圓柱體層狀的軸對稱理想化有限元模型,并以水泥穩定料支撐混凝土預制塊為假定的鋪面結構模型,通過施加于模型頂部的荷載最終得到設計采用的圖表。設計分為三個要點:面層、基層和基礎。其中面層一般采用80mm厚聯鎖塊+30mm砂墊層,基層一般采用水穩混合料(HBM)。

3.面層結構設計計算

3.1中國規范面層結構計算

其中雙層體系表面垂直位移系數Wc通過查規范中圖5.2.7垂直位移系數Wc諾魔圖確定。

假設墊層厚度150mm,土基回彈60MPa,墊層回彈模量200MPa,查表得WC為0.72,基層以下回彈模量為73MPa,基層采用水泥穩定類材料,查規范中流動機械穩定類基層厚度設計圖5.4.3-3得基層厚度300mm。

根據中國規范,集裝箱場區道路鋪面結構為80mm高強聯鎖塊+30mm砂墊層+30 0m m水泥穩定類基層+150mm天然碎石。

3.2英國規范面層結構計算

考慮拖掛車制定、轉彎、加速及路面不平整,查表3得動力荷載影響系數為0.7。

查圖3得堆場道路面層厚度為80mm高強聯鎖塊+30mm砂墊層+380mmCBGM +150mm天然碎石。

通過以上計算可知已建堆場道路鋪面結構能夠滿足使用要求,新建堆場道路可采用中國規范計算優化的面層結構。

4.結語

中英港口鋪面設計從理論及計算過程均存在較大差異。

從計算結果來看,采用英國規范計算的面層厚度較中國規范要厚,從而反映出英標較中國規范更為保守。

中英兩國規范從設計參數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國規范采用的地基參數為地基圖3基層厚度設計圖回彈模量,英國采用的是CBR。從目前海外工程經驗來講,海外工程地基一般采用CBR值,往往缺少地基回彈模量值資料,采用CBR更為方便。

荷載臨近系數方面,英國規范基于土基CBR值和輪距得出的靠近系數,但其忽略了面層結構強度對臨近系數的影響;中國規范綜合經驗,考慮了輪組系數。

英國規范考慮了基于轉彎、加速、制定及路面不平整確定的動力荷載系數,中國規范未考慮此影響。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午夜色大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国产精品xxx在线| 精品人妻人妇中文字幕视频|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亚洲bd| 麻豆国产成人AV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资源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少妇又紧又深又湿又爽视频|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色| 亚洲18色成人网站www|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草草影院发布页|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蜜桃视频在线网站免费|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清|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少妇裸交aa大片| 无码成a毛片免费| 一区二区久久不射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色呦呦在线视频|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av无码av高潮av喷吹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色婷婷|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欧美丝袜激情办公室在线观看| 18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xxx| 国产精品久久777777| 国产熟女AAV久久| 欧美性xxxx极品少妇|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女警| 强d乱码中文字幕熟女100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