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醫的主要療法范文

中醫的主要療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醫的主要療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醫的主要療法

第1篇:中醫的主要療法范文

近十幾年來,我國的房地產業發展很快。尤其是城市住宅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地以綜合開發的方式建成一大批住宅小區。據不完全統計, 現在我市已經有各類不同類型的住宅小區8 000多個,房屋建筑面積已達上億平方米。這些小區的建成,不僅給城市面貌帶來了顯著的變化,而且也緩解了城市居民住房困難,提高城市建設的社會化水平,增強城市建設的有序性,合理性和完整性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本文依據檔案資料對居民住宅小區管理及模式,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住宅小區的管理是城市管理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表現在:

1.住宅小區是國家和人民的重要財富,應通過必要的管理手段使其充分發揮作用。住宅小區是國家化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建設起來的,是人民的寶貴財富。因此,更要加強管理,使其達到它應有的使用年限,發揮其社會功能和效益。

2.加強對住宅小區的管理是國家對人民群眾關心地具體表現,搞好小區的管理,這應該體現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關心和愛護。通過小區管理和服務可以聯絡政府和人民群眾之間的感情,可以提高黨和政府的威信和凝聚力。

3.住宅小區管理關系到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關系到人民群眾物質生活,精神面貌的體現,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綜合表現。

住宅小區是人們居住生活的活動空間,從封閉的室內延續到開敞的室外自然環境空間。由于采取綜合開發,配套建設,所以住宅小區集合了土地、道路、房屋、市政綠化、環衛、供水、供電、供氣、電訊、公用設施等多項建設,同時,還包含行政,文教,經營,服務等多種社會職能和經濟活動的綜合載體。是多種因素的復合反映,過去由于小區重建設,忽視管理,不注意小區檔案原始資料的積累,給在建或已投入使用的住宅小區管理,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還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矛盾。

二、小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由于小區建設是個新事物,沒有現成的管理方法、模式,檔案資料記載不全,住宅小區普遍存在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全,物業管理與小區管理不相適應的問題。

2.小區管理跟不上建設速度。多年來,小區建設發展快,規模大,但小區管理卻是個薄弱環節。據檔案資料記載國內、國外小區住宅建設從形式到布局種類繁多,但小區管理資料檔案都很少,小區管理無從借鑒。

三、通過小區管理模式,確定小區管理方法

小區住宅管理模式即管理與經營結合起來,成立住宅小區的物業管理機構,依據物業管理條列以經營的方式對住宅小區進行有償服務,綜合管理。它的優點:

1.有利于邊建設邊管理。一個住宅小區從建設到全部建成交付使用,由于建設周期長,許多管理中的矛盾還沒有到小區全部建成就已經發生。因此,物業管理機構就可以在邊建設的同時邊進行管理。這樣,能及時解決發生的矛盾,保證小區管理的即時性和連續性。

2.各種原始檔案資料齊全,有利于售后服務。由房地產開發公司對住宅小區進行綜合開發,從規劃設計、征地施工、管道鋪設、各種圖紙、表格、數據都有第一手檔案資料,為便于日后小區管理工作,物業公司應有專業的檔案管理部門。

3.有利于管理資金的籌措。在商品房屋銷售成本中,分攤一部分管理維修消費,可以彌補小區管理費用不足,而這部分費用的提取,只有房地產開發公司才具備優越的條件。

四、依據檔案資料,完善小區管理辦法

物業管理機構對住宅小區進行管理優點明顯,但同時也還要解決綜合管理中的其他一些問題。

1.必須建立各種規章制度,應根據國家頒布物業管理法規,完整準確的收集好與開發建設小區有關的檔案資料,并以此制定小區的各項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定。

2.必須建立一支專業管理隊伍,特別是檔案管理人員及時提供給專業人員各種數據資料,以解決小區住房維修和管理方面的需求。

3.經常對住宅小區進行日常管理,除了檔案管理要保證必要投資外。還要解決維護管理,養護修繕,改造添置的經費開支,應當有一條穩定的資金來源渠道,保證小區管理工作正常開展。

第2篇:中醫的主要療法范文

關鍵詞:肝陽上亢型偏頭痛;中醫治療方法;研究進展

偏頭痛是一種反復發作的血管性頭痛,屬中醫學頭風、頭痛等范疇,臨床上常表現為一側或兩側疼痛,常伴有惡心、嘔吐,小便泛黃,心煩易怒等癥狀[1]。《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將偏頭痛證候類型共分為脾氣虛證,腎陰虛證,肝陽上亢證和瘀血阻絡證四種,其中肝陽上亢型最多見,且以中青年患者居多。肝陽上亢證的辨證要點為:舌紅苔白,脈弦數,頭痛而脹,時常裂開,易急躁,同時易感冒發熱,口苦咽苦,小便泛黃等[2]。目前,西醫治療偏頭痛的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加壓治療等,其常見的主要治療藥物為β-受體阻斷藥、麥角堿制劑、非甾體類抗炎藥、鈣通道阻滯劑、選擇性5-HT受體激動劑、激素類、抗抑郁藥、抗癲癇藥等,上述藥物發揮療效的同時也存在著嚴重的副作用,嚴重的限制了上述藥物的廣泛應用。中醫對肝陽上亢型偏頭痛的認識歷史悠久,取得了顯著的療效且副作用小[3]。筆者總結肝陽上亢型偏頭痛的病因病機和現代中醫治療研究進展,以期為肝陽上亢型偏頭痛防治提供參考依據。

1病因病機認識

中醫學認識肝陽上亢型偏頭痛的病因病機歷史悠久,大都與肝相關,或肝陽上亢,上沖于腦;或肝氣郁結,風挾上擾;或肝腎陰虛,肝陽上亢于腦,皆發為頭痛[4]。《素問》有云:“肝為剛臟,體陰而用陽,若情志暴怒,則肝失疏泄,肝之陽氣上亢,氣血逆亂,發為偏頭痛”。關竹洋[5]認為肝陽上亢型偏頭痛是由于陽亢風動,火邪上沖,從而導致頭脹頭痛,面紅目赤,口苦等。高美富[6]認為肝陽上亢型偏頭痛主要是由于肝木失養、腎陰虧虛和氣郁化火等,進而使肝陽偏亢所致。陳卡玲等[7]認為本病的主要病機為素體肝木偏旺,又因情志不暢,肝失條達,氣機阻滯,郁而化熱,加之水不涵木,而致肝陽上擾清竅,因此宜采用清肝養血法治療。陳如松[8]認為肝陽上亢型偏頭痛共有肝陽上亢與肝腎陰虛并重,肝陽上亢重與肝腎陰虛,肝腎陰虛重與肝陽上亢三種病機,治宜平肝潛陽,益腎養陰。因此,肝陽上亢型偏頭痛的發病皆和肝有關,或肝陽上亢,或肝腎陰虛,或肝失疏泄,或肝風內動等。

2現代中醫治療方法

2.1針刺療法

針刺療法治療肝陽上亢型偏頭痛遵循“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基本規律,近年來,針刺療法由于操作簡單、療效確切、創口小、不良反應小、依賴性低、無成癮性,價格低廉等優點,越來越普遍用于肝陽上亢型偏頭痛的治療。針刺療法主要包括穴位注射療法、電針療法、毫針療法、針刀療法、埋線療法、刺血療法等。李黛穎[9]采取“平腕立指針刺手法”治療肝陽上亢型偏頭痛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取百會、印堂、太陽等作為主穴治療,使平肝潛陽,息風鎮痛,總有效率達到了90%。陳碩康[10]采用賴氏通元針法治療本病,主要以調任督二脈為主,調節陰陽氣血為輔,使陰陽調和,療效顯著,總有效率達97%。魏燕芳等[11]采用巨刺法,以疏泄肝氣,調理氣機,滋陰潛陽,總有效率為86.67%。莫小琴[12]采用淺刺療法通過“治皮”、“治絡”激發經氣,調節營衛臟腑虛實,使氣血順,陰陽和,從而達到抗病祛邪的目的,總有效率為90%。張月圓[13]采用子母補瀉配穴法治療本病,其有效率為66.6%。由此可見,針刺療法治療肝陽上亢型偏頭痛具有顯著的療效,其主要作用機理是通過針刺各種穴位達到平肝潛陽,息風清熱,滋水涵木,疏通經絡氣血和止痛等作用。

2.2中醫方藥治療

肝陽上亢型偏頭痛多為本虛標實、虛實交雜的內傷頭痛,治療基本上遵循平肝潛陽,息風止痙,滋水涵木,疏理氣機的原則。方藥治療肝陽上亢型偏頭痛歷史悠久,各大醫家采用不同自擬方辯證治療,均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代研究表明[14],在治療本病方面,與西藥相比,中藥的不良反應更少,療效更佳。張軼丹[15]使用平肝潛陽、化瘀通絡法治療肝陽上亢型偏頭痛,療效顯著優于單純西藥治療,且未見不良反應。于紅專等[16]采用平肝熄風膠囊治療肝陽上亢型偏頭痛患者36例,總有效率達94.44%,該藥主要起平肝息風,活血通絡的作用。陳卡玲等[7]采用清肝養血法治療肝陽上亢型偏頭痛,旨在清肝平肝,養血柔肝,療效確切,總有效率達82.9%。支應鵬[17]使用平肝鎮痛顆粒治療肝陽上亢型偏頭痛患者64例,有效率為90.63%,能有效減少患者的頭痛次數和頭痛時間,同時還能改善患者的頭痛程度。張捷等[18]使用人參石膏湯聯合鹽酸洛美利嗪治療肝陽上亢型偏頭痛60例,患者頭痛發作頻率、頭痛緩解維持時間均得到明顯改善,有效率達91.67%。洪良才[19]使用頭痛寧膠囊治療肝陽上亢型偏頭痛患者76例,效果突出,總有效率為97.37%。張正學[20]采用石決明、梔子、川芎、天麻等藥物治療肝陽上亢型偏頭痛,達到平肝息風,補益肝腎,清熱瀉火的作用,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頭痛癥狀和睡眠質量。王鈴清[21]采用柔肝息風湯治療肝陽上亢型偏頭痛,能以柔肝息風,活血通絡,總有效率為90%。由此可見,現代的中醫方藥治療肝陽上亢型偏頭痛主要以自擬方為主,且療效顯著,與西藥相比,副反應更少,值得臨床推廣。

2.3針刺療法與方藥結合

李棟[22]用針刺法聯合養血平肝方治療肝陽上亢型偏頭痛43例,其結果顯示與僅服用藥物比較,結合法治療病患頭痛發作的次數更少,持續的時間更短,疼痛的強度更低。尹理娜[23]通過針刺配合天麻鉤藤飲綜合治療肝陽上亢型偏頭痛50例,其頭痛發作次數、頭痛持續時間、頭痛程度、頭痛伴隨癥狀以及患者生活質量中的功能受限及情感障礙這兩個維度上均優于單純口服天麻鉤藤飲的治療。彭英[24]采用針刺配合蝎麻散綜合治療肝陽上亢型偏頭痛38例,療效突出,結果顯示其總有效率為97.4%。劉艦遙[25]采用針刺配合天麻鉤藤飲加減口服治療肝陽上亢型偏頭痛,其治療效果顯著優于藥物組,有效率為90.9%。由此可見針刺療法和方藥結合治療肝陽上亢型偏頭痛的效果優于藥物治療,此法可值得推廣。

2.4中醫其他治療方法

此外,肝陽上亢型偏頭痛的治療還有耳尖放血療法,耳尖放血合散偏湯綜合治療,眼針療法,五音療法,刺血療法配合耳穴療法,刺絡放血合天麻鉤藤飲治療法,針刺寧神穴配合羽調式樂曲治療法,中西藥聯合使用法等。對于肝陽上亢型偏頭痛的治療,現代中醫治療方法多種多樣,且都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因此,在臨床上,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多種中醫治療方法相結合治療,增強療效,降低毒副作用。

3結語

第3篇:中醫的主要療法范文

關鍵詞:中醫綠色四聯療法;尋常型銀屑病;療效

筆者選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尋常型銀屑病患者130例,分別采用西醫和中醫綠色四聯療法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治療前后皮損積分等,探討中醫綠色四聯療法用于尋常型銀屑病治療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尋常型銀屑病患者130例,均符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年)西醫診斷標準[1]。入選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中醫綠色四聯療法組,每組各6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32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為(44.0±5.7)歲,平均病程為(5.9±1.0)年;中醫綠色四聯療法組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齡26~74歲,平均年齡為(44.3±5.9)歲,平均病程為(5.7±0.9)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及基礎皮損評分等臨床資料方面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西醫激素及光化學治療,中醫綠色四聯療法組患者則給予中醫綠色四聯療法(服、藥浴、熏蒸、外擦),其中血熱型選用涼血地黃湯,溫熱郁結型選用菝葜滲濕湯,血虛風燥型選用二仙湯,火毒熾盛型選用選用清營湯;兩組患者療程均為1個月。

1.3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994年)[2]擬定尋常型銀屑病臨床療效評價標準,評價內容為中醫癥狀減分率,分為治愈、改善、有效及無效4級。

1.4統計學處理 選擇SPSS15.0作為本次研究統計學處理軟件,其中計數資料用樣本數(n)或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加減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中醫綠色四聯療法組患者治愈11例,改善25例,有效24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5.4%)明顯高于對照組(66.2%) (χ2=9.325,P=0.023),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皮損積分比較 對照組和中醫綠色四聯療法組患者治療前皮損積分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皮損積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中醫綠色四聯療法組患者下降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

3討論

銀屑病作為皮膚科常見疾病之一,主要因表皮細胞過度增生所致。目前銀屑病發病機制還未完全闡明,大部分學者認為其發生發展與感染、變態反應及遺傳因素密切相關[3]。流行病學研究顯示[4],銀屑病發病率在我國呈逐年增高趨勢,且好發于青壯年。傳統西醫采用激素及光化學療法,效果尚可,但毒副作用明顯,患者耐受性及依從性較差。

中醫認為尋常型銀屑病屬于"干癬","松皮癬"范疇,病機為血熱風燥而瘀滯肌膚;中醫綠色四聯療法方劑組分中土茯苓清熱解毒,菝葜祛濕消腫,大青葉、金銀花解毒涼血,而赤芍則通絡祛風;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5],土茯苓可有效改善微循環,減少血小板聚集活化能力,調節機體代謝能力,而菝葜則具有抗炎抑菌、改善鱗屑干燥癥狀功效。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中醫綠色四聯療法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5.4%)明顯高于對照組(66.2%),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23),提示中醫綠色四聯療法對于減少皮疹面積作用優于西醫治療;同時對照組和中醫綠色四聯療法組患者治療前皮損積分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皮損積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中醫綠色四聯療法組患者下降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謝韶瓊,汪青良,宋勛,等.涼血潤膚湯治療尋常性銀屑病42例療效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26(8):743-745.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3]劉旭.加減清瘟敗毒飲治療尋常性銀屑病的30例臨床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32): 146-147.

第4篇:中醫的主要療法范文

近些年來,我國在多層面方向開展了對中醫臨床診療技術研究項目,得到了豐厚成果,并積累了大量經驗,形成了針對中醫臨床診療技術研究管理模式,并且還初步形成了有第三方參與中醫臨床診療技術評價、管理體系。

1.1 管理模式

通過專項“量化針刺手法治療中風后遺癥”等50項中醫特色臨床診療技術規范化的示范研究項目,中醫臨床診療技術的整理和研究形成了一種由專家委員會和數據管理中心對重點環節監控、技術持有者和單位作為主體組織臨床驗證和推廣的研究管理模式。這達到了提高第三方驗證的科學性、客觀性和研究水平和管理效率的目的,初步形成了中醫臨床診療技術遴選、評價和管理的工作程序。

1.2 診療技術作用機理

近些年來,我國對中醫臨床診療技術的研究不斷取得多方面的進展。其中,平衡針療法的臨床診療技術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項。平衡針療法是我國新型針灸療法。這種針灸療法在檢查的8項平衡針反應點的調查中,有5個反應點顯示出了明顯不同,而這種不同恰好與平衡針的取穴原則一致。這不僅證明了不平衡針找穴的準確性和合理性,還揭示了平衡針反應點與發病位置之間的一些聯系[1]。

1.3 推廣形成機制

近年來我國開展了中醫診療技術推廣機制的創建研究工作,成功建立了第一個中醫診療技術推廣標準和認證體系;建立了模范單位近20家,基本形成了初期中醫診療技術推廣網絡。新建立起的推廣網絡通過調查和分析后,歸納了多種中醫診療技術在多個地區和多種醫療機構的推廣示范模式。

1.4 日常診療方法

在我國多數醫院,甚至社區醫院中都會對一些病癥采用中醫療法治療。中醫已然是被人民所廣泛接受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理療、養生、保健方法。

1.4.1

足浴療法

足浴療法是對人的雙腳底部豐富的反射區的熱療、按摩等方式進行。從治療效果中可以證實它確實具有多項保健作用。足浴療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在不斷的與其他方式積極配合,以求能夠獲得更加的保健治療效果。

1.4.2

中藥貼敷與熱熨配合

不同的中藥貼劑適用于不同的病癥,廣泛應用于風濕痛、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頸椎病和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引起的關節痛等病癥,中藥貼敷與熱熨療法相結合,可以有效緩解和消除癥狀。

1.4.3

刮痧、撥罐、施炙 刮痧、撥罐、施炙三項中醫治療方法以其簡便易行、效果顯著的特點在我國人民大眾中普及度最高。刮痧治療主要對久咳不愈、積食、感冒等疾病有明顯效果。撥罐治療主要對外科吸膿血、肺經受寒引起咳嗽等疾病有明顯效果。施炙治療主要可以對人體起到保健強身、預防疾病、行氣活血、消瘀散結、溫通經絡、溫補中氣的作用。

1.5

康復階段的中醫調理作用 它既可以用于疾病的治療,也可以用于對人體非健康狀態的調理。

1.5.1

現今醫療技術不斷發展,疾病可通過手術進行治療,但隨之而來的是術后恢復的問題。患者經手術治療后多會出現元氣受損的情況,身體較為虛弱。此時應考慮選擇中醫中藥給予患者身體狀態的調節,促進患者恢復精力,提高抗病能力。

1.5.2

中風是人們談及色變的病癥。中風的基本病機為神昏竅閉、瘀滯不通,后遺癥包括:輕者口眼歪斜、肢體麻木不仁、舌強語騫,重者半身不遂偏癱。中醫針灸,推拿傳統療法通過刺激穴位,疏通經絡,恢復正氣[2]。

2 中醫臨床療效的評價

2.1

中醫臨床療效評價的現狀

中醫本身比較復雜、模糊,又受傳統臨床評價標準影響,現階段中醫臨床療效評價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都制約了中醫被國際相關機構的正式認可和承認。這些問題包括:①不夠重視臨床科研方法學,缺乏嚴謹合理的設計。②RCT(隨機對照試驗)試驗隨機質量不能讓人滿意。③缺乏影響生命質量的評價及對遠期結局的評價。④對不良反應、隨訪資料的收集欠缺。⑤沒有嚴格的操作規范和質量控制等。這些原因造成了療效評定困難,療效評價標準不統一,不能充分體現中醫個體診療和復合干預策略的特色和優勢。使得中醫藥的研究成果缺乏說服力,難以得到國際認同。

2.2

第5篇:中醫的主要療法范文

搜集歷代中醫書籍和現代期刊中記錄的中醫心理治療案例共122例,分別從案例年代、性別、年齡、療程、致病因素、中醫疾病診斷、中醫心理治療方法、合并治療方案、現代診斷、現代治療分類以及有無違背倫理學原則等11個方面進行統計調查,了解診治情況。

其中,中醫疾病診斷,根據案例記載的內容進行分析,按照《中醫診療常規》[1]中相關疾病的診斷依據進行診斷;現代診斷按照《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2]進行診斷;有無違背倫理學原則,是依據現在的法律法規,以治療的實施過程有無涉嫌違法、侵犯公民(包括患者、治療師或他人)的權益為判定標準。中醫心理治療方法,參照全國醫學院校心理學專業教材《中醫心理學基礎》[3]中的心理治療分類進行分類。其中情志相勝療法是指在中醫陰陽五行學說及情志相勝等理論指導下,醫生有意識地運用一種或多種情志刺激,以制約、消除患者的病態情志,從而治療由情志所引起的某些心身疾病的心理療法;勸說開導療法是針對患者的病情及其心理狀態采取語言交談方式進行疏導,以消除其致病心因,糾正其不良情緒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順情從欲療法是順從患者的意念、情緒,滿足患者的心身需求,以釋卻患者心理病因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移情易性療法是通過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或通過精神轉移,改變患者內心關注的指向性,從而派遣情思,改變心志,以治療由情志因素所引起疾病的一種心理療法;暗示解惑療法是指采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患者的心理狀態產生影響,以誘導患者“無形中”接受醫生的治療性意見,或通過語言等方式,剖析本質,以解除患者的疑惑,從而達到治療由情志因素所引起疾病的一種心理療法;修身養性療法是指通過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發展多種興趣愛好及增加交往活動等方式改善心身素質,陶冶性情促進身心平衡的治療方法;激情療法指有意識地加以誘發,以利用隨激情而出現的某些可以預期的強烈機體或行為反應,從而改善軀體功能狀態,達到治療目的的療法;習以驚平法是讓患者習慣于接觸某些刺激因素,提高其適應能力,使之不再對該刺激因素敏感,以治療由情志因素所引起的病癥的一種心理療法;懲罰治療指對患者施以責打、旋轉、厭惡刺激等適當的懲罰,把癥狀和不愉快的體驗聯系起來,以矯正病態行為的方法;行為誘導療法是指用各種方法對患者施以行為誘導,以矯正變態行為的方法;音樂療法是使人處于特定的音樂環境,感受音樂的藝術意境,娛神悅性,宣通氣血,以此來產生預防或治療疾病的效應;導引吐納是通過調身、調息、調心等一系列功法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

2結果與結論

2.1案例年代見表1。表1122例中醫心理治療案例年代分析(略)

在122例中,有13例年代不明。能識別年代的案例中,明清時期46例;近現代案例27例;唐代至元代為24例;唐代以前8例;民國時期4例。可見,明清時期是中醫心理治療比較盛行的時期,到民國又明顯減少。建國后,中醫心理治療又取得了飛速的發展,應用逐漸增多。

2.2性別構成見表2。表2122例中醫心理治療案例性別構成(略)

2.3年齡構成見表3。表3122例中醫心理治療案年齡構成(略0

0~3歲4例;3~14歲4例;14~30歲17例;30~50歲18例;>50歲8例;另有71例不能識別患者的年齡。提示心理疾病各年齡組均有分布,但中青年最多,可能是與這個年齡組壓力較大,心理疾病的患病率高有關。

2.4療程見表4。表4122例中醫心理治療案例療程分析(略)

有58例(47.54%)在治療當天病情就獲得緩解,1個月之內緩解的占68%。說明中醫心理治療是1種短程、有效的心理治療,多數在1個月內使病情獲得緩解。

2.5致病因素見表5。表5122例中醫心理治療案例致病因素分析(略0

共有59例發病與情志刺激有關,其中“憂”“思”致病為最多,分別為10.66%和11.48%。可見憂思是導致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2.6中醫診斷見表6。表6122例中醫心理治療案例中醫疾病診斷分析(略)

疾病的診斷多為癲狂、郁證等精神科疾病以外的內科雜癥(心身疾病),占55.74%。在心理疾病中,以郁證為最多,約占總數的1/5(21.31%)

2.7心理治療方法分類比較見表7。表7122例中醫心理治療案例治療方法分析(略)

使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情志相勝法(19.67%),其它依次是暗示解惑法(14.75%)、激情療法(12.30%)、勸說開導法(9.84%)、順情從欲法(8.20%)、行為誘導法(9.02%)等。

2.8合并治療情況見表8。表8122例中醫心理治療案例合并治療情況(略)

有近1/3(31.97%)的案例合并藥物或針灸治療,說明歷代中醫醫家很重視心理疾病的綜合治療。

2.9現代診斷分類見表9。表9122例中醫心理治療案例現代診斷分類(略)

由表9可以看出,按現代診斷分類,診斷較多的是神經癥、應激相關障礙和癔癥,與現代心理治療的適應證是一致的。還有一部分為精神分裂癥患者,也使用了中醫心理治療。

2.10現代治療分類見表10。表10122例中醫心理治療案例現代治療分析(略)

由表10分析,有近一半(57例,46.72%)的案例所使用的心理治療方法與現代心理治療的某些理論相當一致,如支持治療、行為治療、認知治療等,但比現代心理治療要早許多年。還有一些屬于中醫獨特的治療方法,如情志相勝等,具有明顯的中國文化特色,值得挖掘。

2.11倫理學問題統計見表11。表11122例中醫心理治療案例倫理學問題統計(略)

有22例(18%)的案例中使用了有悖于倫理的方法,對患者施以痛打等,嚴重的甚至因治療引來殺身之禍。

由上可知,中醫心理治療是一種有效的短程心理治療,主要適用于神經癥、應激相關障礙、癔癥等精神障礙,具有明顯的中國文化特色,值得挖掘和推廣。但有些治療過程有悖于倫理學要求,應注意避免。

3討論

盡管精神科臨床中,藥物治療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對社會心理因素的關注將逐漸成為精神科工作的重點,心理治療也將成為精神科治療手段的主流之一,心理治療的一些基本理念及思維方式也是臨床醫生不可或缺的[4]。現代心理治療理論及操作技術大都產生于西方,而心理治療的理論建構、價值取向和具體操作會受到社會文化的深刻影響,西方的心理治療理論、概念、技術在應用于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咨詢時往往會產生不相容性和矛盾[5],所以研究和使用中國本土化的心理治療理論及操作技術是必要的[6]。

中醫學歷來重視心理因素在治療中的重要作用,歷代醫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總結出來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是中醫學重要的組成部分。

短程心理治療一般指不超過25次會談的心理治療[7],它正逐漸成為最為流行的心理治療形式[8]。本研究顯示,中醫心理治療是一種療效確切的短程心理治療,經治療后1個月之內緩解比例高達68%,而在治療當天就有明顯效果的達到47.54%,盡管當時的治療師和記錄者對于療效的評價不一定準確和嚴格,但也至少說明中醫心理治療是一種短程、有效的心理治療。如金代張子和著的《儒門事親》載:名醫張子和采用“思勝恐”的治療方法來治療恐懼癥,取得了滿意的療效,這就相當于現代西方心理學的系統脫敏法,收效顯著而迅速。

在中醫心理治療的適應證方面,本研究顯示,多以神經癥、應激相關障礙和癔癥為主。值得一提的是,有8.21%的案例為精神分裂癥的個案,當前精神分裂癥的非藥物治療也是一個重要的治療手段,對于精神分裂癥的治療和康復起到重要的作用。

情志相勝治療是使用最多的一種中醫心理治療方法也是最具有中醫特色的心理治療方法。情志相勝心理治療中,“情志”指人的怒、喜、思、悲、恐五種基本情緒,按照五行的屬性分類,它們分別歸屬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間存在相互制約的相勝關系,如木勝土,土勝水,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根據上述五行相勝的規律,情緒之間也可以互相制約,喜勝悲、悲勝怒、怒勝思、思勝恐、恐勝喜等。因此情志相勝心理治療是有意識地使患者產生一種情緒去克服、緩解另一種情緒,是醫學家在長期臨床觀察及實踐中,用五行原理概括出來的對情緒相互之間最佳調節的一種假說[9]。例如,成書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的《續名醫類案》中記載的一例“怒勝思”案例,及《儒門事親》中記載有1例“喜勝悲”案例,這些案例的成功均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借鑒意義。

情志相勝心理治療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理解,其原理主要是:解除情緒刺激多余的能量、改變情緒刺激的方向、改變在引起情緒的中介——認知(理性情緒療法ABC理論)[9],與當代被廣泛認可的認知行為療法有某些相通之處,值得我們在臨床中不斷實踐和探索。

在治療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最主要的是有些治療方法有悖于倫理學原則,占18%,在現代的治療中應當堅決避免。

另外,本研究是一個文獻回顧性研究,年代跨度較大,每種心理治療方法操作各異,缺乏對照組。所以,本研究結論有其局限性,還需要在更為嚴格的大規模前瞻性研究中加以證實。

【參考文獻】

[1]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中醫診療常規[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9:62.

[2]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5.

[3]董湘玉,李琳.中醫心理學基礎[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03.

[4]唐登華.心理治療在精神科中的應用[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3,17(5):355.

[5]Yii-NiiLin.Theapplicationof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tocounselingChinese[J].AmericanJournalofPsychotherapy,2002,56(1):46.

[6]向慧,張亞林,黃國平.中國本土化心理治療的回顧與思考[J].醫學與哲學,2006,27(2):64.

第6篇:中醫的主要療法范文

摘要: 通過列舉中醫古籍中行為療法的案例,采用現代心理學術語分析了與現代行為治療相似的中醫行為療法及有中國特色的中醫行為療法。認為中醫行為療法中的厭惡療法、習見習聞法(系統脫敏法)、心理轉移法(反應預防法)、模仿法和沖擊療法在具體治療方法上與現代行為療法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同時也帶有鮮明的文化特點;而氣功療法和課業療法則是有中國特色的中醫行為療法。并指出中醫行為療法重視患者自我調節、注重個體差異性,治療方法設計精巧,療效明顯,但也存在重實踐而輕理論、缺乏量化研究等局限性。研究中醫行為療法將有利于建立適合中國人的心理療法以及完善現代心理治療。

關鍵詞: 行為療法; 心理療法; 中醫治療學

中醫對心理治療有獨到的研究,中醫典籍《黃帝內經》精辟論述了心身疾病的致病機制和診治,深刻揭示了心理疾病的諸多成因及治法。采用中醫治療手段幫助患者消除或建立某些適應性行為,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門醫學技術稱為中醫行為療法。中醫行為療法有與現代(西方)行為療法不謀而合之處,同時中醫行為療法也帶有鮮明的文化特點。中醫行為療法不象現代行為療法有一整套行為治療理論作指導,但傳統醫案中仍然可找到不少行為治療案例及對行為治療的精彩論述。因研究傳統心理治療的目的在于古為今用,故本文采用現代心理學術語來說明中醫行為療法案例。

1 與現代行為治療相似的中醫行為療法

中醫行為療法雖然與現代行為療法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兩者在具體治療方法上仍有一些相似之處,這不是指依賴于現代醫學技術發展的治療手段等物質性的東西,而是指一些可供指導的治療思想和用于操作的基本步驟。

1.1 厭惡療法

中醫心理治療的厭惡療法是指把可以令患者產生厭惡情緒的感覺刺激與其病態行為緊密結合起來,使患者產生強烈的躲避傾向及明顯的身體不適的感覺,從而矯正其病態行為的方法。現代行為治療中的厭惡療法是一種通過懲罰來消除不良行為的治療方法。

《世醫得效方》記載:一個嗜酒如命的酒鬼的家人把他手腳捆綁起來,放一壇酒在酒鬼口邊,“其酒氣沖入口中,病者急欲就飲,堅不與之”。一會兒病人吐出一塊瘀血。家人將瘀血放入酒中燒煮。瘀血形狀難看,又散發出惡臭味。這個嗜酒如命的人“自后雖滴酒不能飲也” [1] 。

《吳鞠通醫案》載:有章姓病人“不時脫盡衣褲上大街”,吳鞠通一邊用小竹板打他,一邊命令其穿衣服,患者“知痛后而自著衣,著后稍明” [2] 。中醫行為療法的厭惡療法在治療原理上與現代行為療法的厭惡療法相同,都是把可以令患者產生厭惡情緒的感覺刺激與其病態行為緊密結合起來以矯正其病態行為的方法。現代行為療法在選用厭惡刺激時更為慎重,充分考慮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承受能力,并制定了現代臨床心理學從業人員倫理守則以規范治療行為。

1.2 習見習聞法

中醫行為療法中的習見習聞法是指通過反復練習,使受驚敏感的患者對刺激習慣而恢復常態的心理療法。習見習聞法類似于現代行為治療中的系統脫敏法。系統脫敏法是指把一個可引起微弱焦慮的刺激暴露在處于全身松弛狀態下的患者面前,使該刺激逐漸失去了引起焦慮的作用 [3] 。《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提到“驚者平之”,從“驚”變為“平”即是脫敏。張子和治療受驚患者的案例就是使用系統脫敏法的典型例子。

《儒門事親?內傷形》記載:“衛德新之妻,旅中宿于樓上,夜值盜竊人燒舍,驚墮床下,自后,每聞有響,則驚倒不知人。家人輩躡足而行,莫敢冒觸有聲,歲余不痊。諸醫作心病治之,人參、珍珠及定志丸皆無效。張見而斷之曰:驚者為陽,從外入也;恐者為陰,從內出。驚者為自不知故也,恐者自知也。足少陽膽經屬肝木,膽者敢也。驚怕則傷矣。乃命二侍女執其兩手按高椅之上,當面前下置一小幾。張曰:娘子當視此。一木猛擊之,其婦大驚。張曰:我以木擊幾,何以驚乎?伺少定,擊之,驚少緩。又斯須連擊三、五次,又以杖擊門,又暗遣人畫背后之窗。徐徐驚定而笑曰:是何治法?張曰:《內經》云,驚者平之。平者常也。平常見之,必無驚。是夜使人擊其門窗,自夕達曙。夫驚者,神上越也。從下擊幾,使之下視,所 以收神也。一、二日,雖聞雷亦不驚” [4]207 。

這個案例中的患者是恐懼障礙,因精神驟遭刺激所致。張子和讓兩個侍女對患者作了按刺激等級從弱到強、循序漸進的一系列的擊茶幾、擊門窗動作,使患者達到脫敏效果。患者從開始時“大驚”到習慣了不再對木棒猛擊茶幾的聲音感到恐懼,就是讓這個刺激不再引起患者焦慮,使患者逐步適應了原來可引起極大焦慮的刺激。

中醫行為療法的習見習聞法在治療原理上與現代行為療法的系統脫敏法相同,只是操作程序不夠具體,刺激等級的劃分和步驟的施行沒有形成固定的模式和方法。中醫行為治療實踐者運用習見習聞法成功治愈患者,這是在個人實踐經驗基礎上的創新和開拓。

1.3 心理轉移法

中醫行為治療的心理轉移法是指通過改變病人心理活動的指向性,使其注意焦點從病所轉移到它處的心理療法,類似于現代心理治療的反應預防法。反應預防法主要用于治療強迫癥。例如治療強迫性儀式動作為主訴的患者,讓患者在想要行儀式動作前向治療者報告,并在治療者的鼓勵和監督下克制自己而不作儀式動作。

《名醫類案?目》記載:“楊賁亨治一貴人,患內障(眼疾)性暴躁,時時持鏡自照,計日責效,數醫不愈。召楊診,曰:公目疾可自愈。第服藥過多,毒已流入左股,旦夕間當發毒,竊為公憂之。既去,貴人日夕視左股撫摩,惟恐其發也。久之目漸愈而毒不作。貴人以楊言不驗,召詰之。對曰:醫者意也。公性躁欲速,每持鏡自照,心之所屬,無時不在于目,則火上炎,目何由愈。故詭言令公凝神于足,則火自降,目自愈矣” [5]569 。這樣的患者急躁焦慮,治療者用巧妙的暗示,將其對目疾的病理性過分關注,轉移到其他部位,促進了目疾的痊愈。對患者過度性生理性的焦慮反應采用反應預防法(心理轉移法)是比較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儒門事親?九氣感疾更相為治衍二十六》載:“昔聞山東楊先生,治府主洞泄不已,楊初未對病人。與眾人談日月星辰躔度及風云雷電之變,自辰至未,而病者聽之而忘其圊。楊嘗曰:治洞泄不已之人,先問其所好之事,好棋者與之棋,好樂者與之笙笛,勿輟。又聞莊先生者,治以喜樂之極而病者,莊切其脈,為之失聲,佯曰:吾取藥去。數日更不來,病者悲泣,辭其親友曰:吾不久矣。莊知其將愈,慰之。詰其故,莊引《素問》曰:懼勝喜” [4]111 。

《南郡縣志?人物志?李建昂醫事》載有一書生,畏懼光亮,“不近燈火”。李建昂診畢,索其所著文章,“亂其句讀,郎聲而誦”,結果,患者“憤然奪其文曰:客非此道中人,不解句讀,何其妄也,因就燈而坐,頓忘畏明之習” [2] 。

《針灸大成》記載:“同寅謝公治婦人喪妹,甚悲思不能進食,針藥用之無功,即以親家之女日夜與之陪歡,轉移其思念故人之意,佐以解郁之品,逐漸恢復如常” [6] 。

中醫行為療法的心理轉移法在治療原理上與現代行為療法的反應預防法相同,都是通過改變病人心理活動的指向性,使其注意焦點從病所轉移到它處的心理療法。可以看出中醫在治療心理疾病時能夠根據病情和情境靈活運用心理轉移法。

1.4 模仿法

中醫心理治療中的模仿法是指通過旁人有意示范來培養患者的正常行為,與現代行為療法中的模仿法基本相同。

《儒門事親?內傷形》記載:“項關令之妻,病怒,不欲食。常好叫呼怒罵,欲殺左右,惡言不輟。眾醫皆處藥,幾半載尚爾。其夫命戴人視之,戴人曰:此難以藥治。……其旁常以兩個能食之婦,夸其食美,其婦亦索其食,而為一嘗之。不數日,怒減食增,不藥而瘥” [4]207 。這是個厭食的案例,張子和采用模仿法治療因過分生氣發怒而導致不欲飲食的患者,讓兩個食量大、胃口好的婦女在一旁邊吃邊夸食物的可口,對患者施加影響,使這位“病怒不食”的患者胃口好轉而開始進食。

中醫行為療法的模仿法是指通過他人的特定行為有意對患者施加影響,使患者也趨向于采取同樣的行為方式而放棄先前不良行為方式,與現代行為療法的模仿法治療原理相同。

1.5 沖擊療法

沖擊療法,是指讓患者一下子面對大量的懼怕的情況,個體的恐怖反應逐漸減輕,甚至最終消失。它的基本原則與系統脫敏法相反,不是使患者按輕重程序逐漸面對所懼怕的情況。

《續名醫類案?驚悸》記載:“盧不遠治沈君魚,終日畏死,龜卜筮數無不叩,名醫之門無不造。一 日就診,盧為之立方用藥,導諭千萬言,略覺釋然。次日侵晨又就診,以卜當十日死。盧留宿齋中,大壯其膽,指菁山叩問谷禪師授參究法。參百日,念頭始定而全安矣” [5]645 。案例中的這個患者多疑畏死,用開導勸慰法只能“略覺釋然”,于是醫生詐稱“卜當十日死”,使患者一下子面對最難以接受的刺激,患者反而放得開不再“終日畏死”了。患者接著參禪百日,提高對生命本源的認識而得以痊愈。這個案例采用了多種心理治療方法,沖擊療法是其中一種,對治療起了關鍵性作用。

中醫行為療法中沒有沖擊療法這個名詞。中醫采用沖擊療法可能更多地源于對“物極必反”這一哲學觀點的認同,并認為該觀點同樣適用于人的心理治療。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西醫雖然在治療理論的建構程度和理論取向(是否偏向哲學)上不同,但都使用沖擊療法來治療恐懼癥,中西醫在心理治療上有殊途同歸之處。

2 具有中國特色的中醫行為療法

2.1 課業療法

課業療法是指通過讓患者參加有醫療意義的工作或勞動來治療心理疾病的一種方法。中醫行為治療中的課業療法是通過行為改變來調整可具體描述的心理狀態。《四川醫林人物》記載:“肖文鑒,南充人。一室女患郁癥,形消骨立,鑒囑女結伴鋤菜園蔓草,日刈草二背。女初不耐,久習為常。如是一百日,體漸強壯,面生華澤” [2] 。患憂郁癥的人活動量減少,治療抑郁癥可以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安排患者做適度的勞動,循序漸進來改善心情。上例中患者是個室外活動極少的“室女”,需要加強戶外運動,所以醫生采用結伴割草來治療抑郁癥。類似的做法還有:每天按時練習書法可以調節情緒;長期從事腦力勞動的人適當增加體力勞動,以舒緩大腦長期所處的緊張狀態。

2.2 氣功療法

氣功是通過自我有意識地松弛機體、平靜思想、調節呼吸,以達到自我調整生理、心理活動,從而防治心身疾病的一種方法。氣功門類繁多,如太極拳、八段錦和鶴翔樁等,均由一定的行為方式組成。氣功強調天天練習,持之以恒才能夠生效、鞏固,故練功過程可看作是學習一種新的行為方式以代替疾病行為的行為訓練。氣功與一般的行為療法有所不同,氣功著重是意念的內部運行和內在調理。氣功與生物反饋法比較接近,是一種不用儀器的生物反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生物反饋好比是在儀器指導下的一種氣功,其著眼點是反饋信息的調理 [7] 。氣功吐納、導引是患者自己練氣功,將不利于健康的情緒通過呼吸導引調整過來。在氣功中包含了自我暗示效應。實踐證明,氣功能夠有效地調節身心,古往今來用氣功治愈心病的例子數不勝數。

氣功療法是最有中國特色的行為療法,其更能體現中國人對心身辨證關系的認識。中國傳統醫學很早就認識到了心身疾病的辨證關系,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兼顧心理調節,從而創造出氣功這一有效而且富有特色的療法。氣功療法傾向于養生,這有利于將心理治療融于日常生活而不必一律求診心理醫生,但中醫心理治療也因此未能從生理疾病的治療中分離出來,從而影響了心理治療理論和實踐技術的發展。客觀地說,氣功療法有些不適應現代人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使得一部分有興趣嘗試氣功導引法的人們失去了練習機會。今后氣功療法如果能夠被更好地改編成一系列調節身心的簡便易行的健身運動,或許能同瑜伽一樣受到不少中國人的歡迎。

因為不同于一般的體育運動,氣功有特殊的練習規則和禁忌證,練習不當可能會出現偏差。目前對氣功的研究剛起步。氣功因缺乏現代科學的理論闡釋,因而易被蒙上一層迷信、神秘色彩,但這并不能抹煞氣功的科學性及它在健身、疾病防治和康復中的作用。

3 對中醫行為療法的評價

中醫行為療法在治療恐怖癥、抑郁癥、不良情緒導致的軀體化癥狀和矯正不良行為等方面有顯著效果,有其獨特的優點和長處。

3.1 重視患者的自我調節

中醫行為治療同西方現代行為治療相比更重視患者的自我調節。在患者的康復階段,自我調節起著重要作用。氣功療法、課業療法都是以一種積極主動的特定行為方式去改變消極心態從而治愈心理疾病。自我調節貫穿于氣功療法、課業療法的始終,充分體現了中醫心理治療重視人的主體作用。

3.2 治療方法設計精巧,療效明顯

在中醫行為治療過程中,醫生根據患者特定的生活條件和范圍進行簡單而精巧構思的治療設計。 習見習聞法、厭惡療法、心理轉移法、模仿法等都被古代醫家根據患者的情況靈活運用,體現了古代醫家的高超醫術和智慧。這比西方某些脫離現實生活的治療方法更具有實踐上的優勢。中醫行為療法實踐者重實踐,不囿于現有治療理論而勇于開創新的心理治療方法,這是值得肯定的。

3.3 注重個體差異性

中醫行為治療的心理轉移法、模仿法都是在充分考慮患者個體差異性的基礎上使用,靈活多變,秉承了中醫的“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原則。注重個體的差異性是貫穿整個傳統心理治療的指導思想,《內經》就明確提出了個體的差異性對病情的影響。

然而,中醫行為治療也存在局限性:重實踐而輕理論,缺乏量化研究。心理治療案例的記載僅用一些描述性的語句,難以精確全面地反映出治療過程和方法,不利于心理治療技術的推廣和發展。例如習見習聞法與現在廣泛運用的系統脫敏法治療原理十分相似,如果古時醫生能夠將這一治療技術再精確化并進一步總結治療方法,系統脫敏法就有可能不必從西方引進。當然,這種遺憾的產生是與文化背景、中國人思維方式和科技發展水平等多種因素有關。

中醫行為療法與西方行為療法的對比讓我們看到了博大精深的祖國醫學在心理治療方面的杰出成果,也使我們堅信,注重吸收中醫行為療法的優點才能尋找到適合中國文化傳統和民族心理的心理治療方法,這也是發揮中醫心理治療的優勢和推動心理治療中國化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顏世富.中國傳統情緒療法及其應用[J].心理科學,1996,19(5):267.

[2]鐘斌.論中國古代心理治療方法[J].心理科學,2004,27(1):175.

[3]許漢新,呂秋云.現代心理治療手冊[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7:62.

[4]張從正.子和醫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5]江 ,魏之.名醫類案(正續編)[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

第7篇:中醫的主要療法范文

關鍵詞:中醫綜合療法 針刺 耳針 中藥 心理疏導 產后抑郁

中醫綜合療法治療產后抑郁體會

景利娟

(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醫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摘要】目的:觀察中醫綜合療法(包括針刺、耳針、按摩、耳穴壓籽、中藥、心理疏導)治療產后抑郁療效。方法:將31例確診患者用愛丁堡(Edin-burgh)量化評分,綜合治療4周后,再次評分,觀察其癥狀消失程度,評定療效 結果:患者癥狀和情緒均有明顯改善,總有效率93.6%,療效明顯,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體會:產后抑郁病機偏重氣陰兩虛;中醫綜合療法彌補單一療法局限,依從性更高。

【關鍵字】中醫綜合療法 針刺 耳針 中藥 心理疏導 產后抑郁

[ Abstract ] Objective :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mbined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including acupuncture, massage, acupuncture, auricular seed-pres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 for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effect. Methods: 31 cases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Edinburgh ( Edin-burgh )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for 4 weeks, once again score, to observe the symptoms disappeared, assessment of efficacy results: patients symptoms and mood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93.6%,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experience postpartum depression pathogenesis on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for single limitation, compliance and higher.

[ Key words ]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ear acupuncture, herbal medicin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postpartum depression

    產后抑郁是產后常見精神障礙,筆者在兼管轄區圍產保健工作期間收治31例患者,運用中醫綜合療法治療,效果很好,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2003年7月~2009年8月門診患者31例。年齡小者21歲,最大者42歲,病程2周至6個月。其中初產婦26人,經產婦5人;剖宮產14人,正常產17人.1.2入組標準:采用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評分,總分≥13分者診斷為產后抑郁癥,總分在12-13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狀。中醫標準 參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5年公布實施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郁證》,并排除既往有精神病史,嚴重心、腦、腎等器官病變,藥物、酒精等依賴史。

2治療方法  2.1選取高立山“鎮定六穴”即神門、足三里、迎香、耳神門、耳心穴,耳肺穴。配百會、內關、三陰交。兩脅脹痛、善太息加刺膻中、太沖。易怒加風池。痰多加豐隆穴。先針百會穴,進針后快速捻轉,得氣后留針。三里、三陰交用補法,其余穴平補平瀉,每日或隔日一次。2.2如果病人拒絕針刺或暈針,改穴位按摩,每穴按摩3~5分鐘,耳穴可選王不留行壓籽法2.3中藥(基本方)黃芪30g 當歸12g 木香10 g郁金10g生地12g 白芍15g 山萸肉10g 炒梔子9g煅龍骨、牡蠣各20g 龍齒10g。見神疲、健忘、多慮多疑、舌淡苔白脈緩者,加四君子湯健脾益氣;失眠多夢加炒棗仁30g、茯神15g;淡漠寡言、嗜睡加菖蒲10g。腸燥便干加麻仁10g對不能堅持服湯藥,可用歸脾丸加逍遙丸。2.4心理疏導:營造安靜舒適的休養環境;建立良好醫患關系;每日半小時對話,幫助患者消除災難化思維,做好角色轉變,產后身心康復訓練等。對話者可以是醫生、親人、同事或朋友。

3治療效果

3.1療效評判標準 3.1.1每治療4周進行一次Edin-burgh產后抑郁量表評分。痊愈:評分減分率〉75%;顯效評分減分率25%~50%之間 有效:評分減分率〉25%;無效:評分減分率<25%. 3.1.2中醫標準: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擬定:痊愈:癥狀完全消失,情緒恢復正常 顯效:主要癥狀明顯好轉,情緒基本穩定 有效:部分癥狀好轉,情緒稍有改善 無效:癥狀及情緒均無改善

3.2結果:31例患者,18例痊愈,治愈率51.1%;8例顯效,顯效率25.8%;3例有效,有效率9.6%;2例無效6.5%;總有效率93.6% .療效滿意,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

4體會 產后抑郁在中醫屬“郁證”范疇,《古今醫統大全.郁證門》說:“郁為七情不舒,遂成郁結,既郁之久,變病多端”。此病多因七情不隨,肝氣郁結,氣機逆亂,經絡不通,郁而化火生痰,導致五臟功能失調;五志分屬五臟,五臟失調,則出現精神情緒上一系列表現。中醫認為,孕育分娩氣血本已受損,產后多汗,哺乳,使氣陰虧虛成為產后抑郁基本病機,藥用黃芪,當歸補氣補血;木香、郁金疏理肝氣;生地、白芍、山萸肉滋補肝腎之陰;炒梔子清肝火;煅龍骨、牡蠣,龍齒斂汗,安神,定驚;四君子湯健脾益氣,使氣血生化有源,加以炒棗仁,茯神安神養心。

   針刺選用“鎮定六穴”是高立山先生總結的經驗穴,有鎮痛熄風,安神定志功效;百會穴,為百脈之會,百病所主,是醒腦開竅,安神定志要穴;三陰交,足三陰交會穴,,有健脾補腎滋陰作用;內關,八脈交會穴,心包絡穴,有理氣鎮痛,寧心安神之功,諸穴協同使氣血生,郁結散,痰清火降,百脈通暢,心神得養。由于害怕針灸之痛,湯藥之苦,不能堅持治療,改施穴位按摩術;耳穴壓籽術;湯藥改成藥調理,同時根據情況施灸,經絡導引等,因為任何單一療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西藥,往往見效快,副作用大,長期服用依從性差,, 況且病人處于哺乳期,考慮對嬰兒的影響,往往不愿意用藥。中醫綜合療法打破了這種局限性,減少不良反應發生.

   心理疏導對心神疾病是確實有效的。中醫歷來認為七情是致病的重要因素,也是治病良方。目前中醫心理療法還不夠全面系統,研究和發展中醫心理療法任重道遠。中醫推崇“治未病”思想,中醫通過體質辨識,,通過圍產期健康教育,在產婦分娩之前做好身體和心理的充分準備,是減少和預防產后抑郁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第8篇:中醫的主要療法范文

近日,記者采訪了綜合骨科副主任兼康復醫學科、中醫骨傷科主任黃振俊。黃主任除了擅長手法配合中藥、中西醫結合治療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癥、骨質疏松癥、股骨頭壞死等頸腰痛疾病。還對人工關節置換術后、骨折術后等肢體功能康復有著豐富的經驗,并對中醫養生保健及相關心理疾病的防治、咨詢有著深厚的造詣。在他多年的醫療實踐、科研創新中,探索并實現了一條中西醫結合“一體化”的骨科治療新途徑。

骨傷康復融入綜合骨科發展新模式

黃振俊主任說,康復醫學科主要致力于運動損傷的康復治療,利用各種先進設備使損傷部位消炎鎮痛、消腫,在骨科患者術后運動功能的恢復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其臨床治療包括各種骨外科手術后和肩關節脫位、網球肘、踝關節扭傷、半月板損傷、交叉韌帶斷裂等疾病的康復治療。中醫骨傷科主要是用正骨手法配合中藥、針灸、理療等手段治療各種骨傷病,如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癥、骨質疏松癥等頸肩腰腿痛疾患。

黃振俊回憶說,1999年康復科剛剛成立時,人力、物力資源都十分有限。2003年,康復科與理療科合并成立康復醫學科,僅有醫技人員5名,工作區面積較小,設備也十分陳舊。2006年,科室結構調整,康復醫學科被并入骨科,開展以骨科康復和神經康復為主的診療項目。這七年間,因經濟和環境等因素的制約,科室從人員、設備到治療項目的開展等均發展緩慢,進步甚微,處于康復醫學專業的起步階段。然而,科室的所有醫務人員從未氣餒過,正是他們的堅持和努力,為科室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7年10月,在醫院首長和機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原康復醫學科的基礎上又重新發展組建成分工更細致、技術更完善的兩個科室,即中醫骨傷科和康復醫學科。2008年,組建的“綜合骨科”被總醫院評為首批研究型建設科室,實現了骨科規模和品牌的跨越式發展。2008年3月,中醫骨傷科、康復醫學科以兩個亞專科形式融入“綜合骨科”。在黃振俊主任的帶領下,中醫骨傷科、康復醫學科全體人員克服了種種困難,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發展。為患者盡心盡力,使工作業績逐年進步。2009年,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及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指定總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為北京市工傷康復定點機構,同時成立了骨傷康復病區。

現今的中醫骨傷科、康復醫學科可謂人才濟濟,有副主任醫師3名,主治醫師3名,針灸師5名,康復治療師10余名,中醫正骨推拿師5名,心理康復師3名。科室擁有中藥熏蒸機、高級牽引床、微電腦中頻治療儀、半導體激光等多種先進康復理療設備。其康復治療病區面積發展到300余平米,床位數30余張。科室在完成臨床任務的同時,積極開展教學、科研工作。

據黃振俊介紹,近幾年,中醫骨傷科、康復醫學科以醫院先進設備為基礎、專家精湛技術為保證、軍醫嚴謹醫德為宗旨,為患者提供“預防-治療-康復”全面、連貫的服務。“綜合骨科”還實施了門診“一號通”服務,包括骨內科、手足外科、脊柱科、關節科、中醫骨傷康復科五個專業診室,開通了綠色救治通道。如遇突發骨折等病例,便立即啟動高效、便捷的“急診-入院-術前準備-手術-術后治療-康復”一條龍式服務。這些都是將中醫骨傷科、康復醫學科融人“綜合骨科”后發展起來的新模式。得到了患者和同行的廣泛好評。

五大項目配合手術的綜合治療

黃振俊說,中醫骨傷科、康復醫學科的加入,為“綜合骨科”的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在臨床診治上,我們始終堅持將現代康復醫學與傳統醫學相結合,充分開展中西醫結合診療工作。診療項目從最初的以骨科康復和神經康復為主,逐漸向心腦血管病康復、肺功能康復、燒傷后康復、老年康復、殘疾人職業康復等眾多領域發展。

中醫骨傷科、康復醫學科獨立開展了五個主要項目療法,并配合“綜合骨科”患者治療康復的全過程。第一是推拿按摩療法。以正骨手法配合中藥、針灸、理療等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肩周炎、強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傷、腰背部筋膜炎、骨性關節炎等頸肩腰腿痛疾病。例如,用“五步手法”配合中藥治療頸椎病,療效尤為顯著。第二是針灸療法。快、慢針結合治療腦血管疾病,如腦出血、腦梗死等后遺癥。帕金森病,血管性偏頭痛: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如呃逆、嘔吐等;治療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以及針灸減肥。第三是物理療法。對于多種疾病,運用中藥熏蒸、脈沖短波、半導體激光、微電腦疼痛等物理療法治療肩周炎、強直性脊柱炎、骨質疏松癥、頸椎病等頸肩腰腿痛疾患,以及腰椎骨質增生癥、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等老年骨關節病。第四是運動療法。采用運動療法恢復腦外傷、腦血管疾病,如腦出血、腦梗死等的偏癱肢體功能;有效防止頸椎、腰椎、髖關節、膝關節等術后神經粘連、血腫形成,消腫,減輕疼痛,減少復發。第五是康復療法,主要治療骨折術后、關節脫位后、人工關節置換術后、交叉韌帶重建術后、手外傷,包括神經、肌腱吻合術后、運動損傷,以及肌肉、肌腱、韌帶和關節軟骨損傷、骨關節系統疾病和腦血管病后遺癥的肢體功能康復。

據黃主任介紹,頸椎病的類型包括:一是,頸型,一般采用牽引、按摩推拿、針灸、理療、中草藥、醫療體操等療法,均可見效。少數有殘存癥狀者可用頸圍保護等一般措施繼續治療,原則上不須手術。二是,神經根型,主要采用牽引、按摩推拿、針灸、理療、中草藥、醫療體操等非手術療法;其中牽引、按摩推拿、醫療體操三者結合的綜合療法效果較好。手術僅用于經非手術治療后上肢放射性疼痛嚴重、肩臂部肌力減弱、明顯肌萎縮等癥狀仍嚴重的病人。三是,椎動脈型,選擇理療、牽引、中草藥、西藥、頸圍等方法,并可用抗凝療法。在進行按摩推拿手法時,應避免大幅度的旋轉等手法,以防中扯、激惹椎間孔或椎管內竇脊神經或興奮交感神經而引起眩暈、惡心等癥狀。四是,脊髓型,原則上禁止牽引、按摩推拿手法治療,可用保護性頸圍。減少頸部活動,以及采用活血化瘀中草藥等療法。對較嚴重的病例,手術應及早進行。五是,混合型,根據患者的主要癥狀和體癥,視各型的偏重不同。有重點、有目的地采用針對性方法治療,多可獲得良效。

以發展全軍一流中西醫結合

康復中心為己任

黃振俊說,中醫骨傷科、康復醫學科積極響應醫院和“綜合骨科”的號召,圍繞全軍乃至全國中西醫結合骨傷康復中心的總體發展目標,不斷深入開展科室文化建設。

第9篇:中醫的主要療法范文

關鍵詞:中醫療法西醫療法月經不調臨床觀察

目前隨著人們工作和生活壓力的增強,女性在月經上出現了不調現象,并且在人數總量上呈逐漸遞增的趨勢,在臨床上針對于該疾病的治療手段具有多樣性,下面我們將以86例月經不調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中醫治療成效進行觀察,現報道如下:

一、 資料與方法

1. 臨床資料以86例2013.1.1.~2014.1.4之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月經不調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的年齡在20~4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5±3.5)歲,患者月經失調的時間在半年~2.5年,主要表現為月經量過多或者是過少、月經期推遲或提前一周左右,并且質稠色紫黑或者是色淡質清稀,在月經期間有小腹和脹痛,無妊娠和停經患者。

2.方法治療組的46例患者采用的是中醫療法,具體的方法是將15g白芍藥、12g菟絲子、10g茯苓、15g當歸、15g熟地黃、12g山藥、10g炒荊芥穗作為基本處方藥物[1],在此基礎上將苦參和仙鶴草給予月經提前患者;將升麻和杜仲給予腰酸患者;將烏藥和全蝎給予痛經患者,將蘇木和澤蘭給予月經量少的患者;將柴胡和郁金給予脹痛的患者。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對以上藥物進行煎服,保證每日一劑,早晚各服用一次,持續性治療3 個月。而對照組的40例患者采用的是西醫療法,具體方法是對患者采用孕激素和雌激素周期療法,持續性治療3個月。

3.療效評估標準治愈:患者治療三個月之后,月經周期、經期和量等均恢復正常,無其它癥狀發生,并且停藥之后未發生復發現象;顯效:患者治療三個月之后,月經周期恢復正常,但是經期在7d以內、月經量減少 1/3或者是減少100ml,癥狀消失或減輕,并且停藥之后未發生復發現象[2];有效:患者治療三個月之后,月經量和周期都發生了明顯改善,同時癥狀也得到減輕;無效:患者接受治療之后,各項情況均未得到改善。治療有效率=(治愈人數+顯效人數+有效人數)/該組總人數。

4.統計學處理對調查的兩組患者的資料借助統計學軟件SPSS16.0進行分析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以t 檢驗,當P

二、結果

調查統計顯示,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后,在不良反應、治療有效率和復發率上,治療組的分別為6.52%(3/46)、93.48%(43/46)、6.52%(3/46),而對照組分別為10%(4/40)、80%(32/40)、20%(8/40),兩組患者的差異顯著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1:兩組患者的治療成效比較[n/(%)]

(注:P

三、結論

在中醫學上,相關業界學者和專家認為多產房勞、七情所傷、外感六以及過度勞倦時導致月經不調的主要原因,在損傷患者臟器的情況下,導致的氣血失調;除此之外,患者在精神抑郁、情志不暢和氣滯血瘀的情況下,也會導致月經不調的發生[3]。以上的中藥處方具有溫腎補血的功效,同時使患者的機體能量代謝增強,并全身溫暖、精神振奮,除此之外中醫療法還具有治療成效顯著、不良反應和復發率低的特點。基于此,在后期的臨床治療過程中,針對月經不調患者的治療應該以中藥療法為主,促進患者的治愈。

參考文獻:

[1]何本陽,郭峰.當歸芍藥散在婦科病中的應用舉隅[J].中國中醫急癥,2011,12(7):103-104.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毛片| 91国语精品3p在线观看| 97成人午夜精品长长久久|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蜜桃| 日本牲交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女人体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真实乱对白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91免费在线看|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妇三级|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a片漫画|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中国免费一级毛片| 人妻中出受孕 中文字幕在线|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蜜臀| 熟妇高潮喷沈阳45熟妇高潮喷|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av |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顶级嫩模精品视频在线看|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另类人妖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欧美老熟妇喷水| 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色翁荡熄又大又硬又粗又视频| 色优久久久久综合网鬼色|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黑人好猛厉害爽受不了好大撑 |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调教亚洲| 精品产区wnw2544| 最新版av天堂熟女免费播放| bt天堂新版中文在线地址|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