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精神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精神疾病預防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精神疾病預防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精神疾病預防知識

第1篇:精神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腹部手術患者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齡40-82歲,平均61歲,其中經腹直腸癌根治術18例,結腸癌根治術18例,經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9例;并存糖尿病6例,高血壓8例、心臟病4例。

1.2 方法 ①將間歇式充氣壓力系統(FLOWTRON EX-ECL)泵的電源插頭插入一個合適的插座中,這時不要將泵的開關打開。將壓力充氣管與泵連接,并確保在連插扣住處聽到一聲“咔嚓”。②將型號選擇好的壓力護套扣致于病人合適肢置,充氣囊致于病人的肢體下方。輕柔的將病人的肢體包裹,并安全扣好尼龍搭扣。③將與壓力泵相連的壓力管的另一端連接到壓力護套上,并確保在連接片聽到一聲“咔嚓”。證明護套和氣泵是連接緊密的。打開氣泵開關,綠色指示燈亮起,此時氣泵開始進行短暫的自檢運行。即氣泵和護套的充氣和放氣交換情況。④將壓力旋鈕調到5.33KPa(40mmHg),除非病人的主管病生提出新的要求,并且這個要求是在氣囊膨脹所允許的壓力范圍內。⑤單側肢體使用只需連接氣泵上的其中一條壓力管,另外一條自由放置,這時需按下單側肢體使用按鈕,并確保指示燈閃爍。6.使用時間每日至少兩次,每次為60min,有條件可延長使用時間或連續使用。停用時關掉氣泵開關,將壓力充氣管從護套連接處分開即可。

2 護理

①向病人解釋該治療的目的,操作方法,以取得配合。②安置患者于舒適。③應于術后6h內使用第一次,以增強預防效果。④按照正確的使用方法為患者進行治療。⑤治療期間應觀察壓力泵的使用情況:①當報警顯示LO時可能是護套軟管連接不良、護套漏氣、壓力低,要及時檢查軟管系統和護套,如有損壞更換護套即可。②當報警顯示HL按時可能是軟管打結,軟管沒有連接氣泵,單肢體使用沒有按下單肢體使用按鈕,及時檢查軟管扭曲打結處,將軟管與氣泵連接,關掉氣泵開關,重新啟動,假如是單肢使用,按下單肢體使用按鈕。③當報警顯示F時停止使用,立即報送維修。⑥要及時詢問患者使用時下肢的感覺,護套包裹是否過緊或過松。⑦停用時先關掉氣泵開關,將護套從病人下肢取下,將壓力充氣管從護套連接處分開,妥善放置。⑧取下護套后應檢查皮膚的一般情況。⑨一般使用為每日二次,每次60min,術后三天即可,同時應指導患者適當下床活動,如有特殊情況可適當延長使用時間。

3 結果

通過實施間歇式充氣壓力泵治療。本組45例腹部手術患者,術后無一例發生DVT。

第2篇:精神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摘要】 目的  為了解襄州區農村地區18歲以上人群精神障礙疾病發病現態,指導精神病防治和康復及健康教育的開展,盡可能地絕或減少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禍事件的發生。方法  根據《襄州區國民經濟統計資料》(2009)[1],按東、南、西、北、中不同方位,采用流行病學隨機抽樣方法,抽取5個鄉鎮37535戶121606人,診斷標準以《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3》(ccmd-3)[2]和2009年11月衛生部頒發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工作規范》為依據。結果  查出精神障礙疾病患者1280人,患病率為10.52‰,其中男性593例,占46.32%(593/1280),女性687例,占53.68%(687/1280)(x2=49.17,p<0.01);精神分裂癥占87.58%(1121/1280),其次為發育遲滯、躁狂癥;發病年齡集中在18-60歲,占91.02%(1165/1280)。3級以上患病率占24.06%(308/1280)。結論  疾控預防控制工作不可忽視精神疾病,早期干預、病因學研究、健康教育及社會心理康復是當前精神疾病防治的重點。

【關鍵詞】農村地區 精神障礙疾病 流行病學調查

        當前精神障礙疾病患者對社會的危害已經不容忽視,各地出現的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事件不斷發生,給社會造成了不穩定因素,肇事肇禍問題的發展態勢讓人堪憂。為此,筆者根據衛生部、財政部、人口計生委聯合下發的《關于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意見》要求,于2010年8月16日至9月6日,對襄州區5個鄉鎮37535戶121606名農村村民進行了精神障礙疾病流行病學調查,旨在準確掌握本地區精神障礙疾病流行情況,為制定預防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全區13個鄉鎮306836戶1034035人,按東、南、西、北、中不同方位,采用流行病學隨機抽樣的方法,每個方位隨機抽取1個鄉鎮,抽得張灣、峪山、程河、古驛、龍王5個鄉鎮37535戶121606人進行調查。

        1.2方法

        1.2.1線索調查:

        1.2.1.1制定方案:根據湖北省衛生廳辦公室《關于加強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和隨訪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精神,區衛生局制定了《關于加強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和隨訪管理工作的通知》。

        1.2.1.2召開培訓會:為切實加強我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排查和隨訪管理,減少患者因病導致的社會危害事件,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疾控中心舉辦了全區重性精神疾病治療管理工作培訓班。由公安、衛生行政部門按衛生部頒發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工作規范》的十一條標準和《區衛生局關于加強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和隨訪管理工作的通知》,逐戶調查,初篩出可疑病人并填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線索調查登記表》,并要求各級篩查人員對可疑患者信息保密。

        1.2.2走訪調查: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科的專業人員對本地區和周邊地區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開設有精神衛生專科的單位進行走訪,對近三年收治的精神障礙疾病患者進行排查,屬本區域的列為重點調查對象。

        1.2.3診斷:根據各鄉鎮、社區篩查和有住院史的人員名單,由區衛生局指定的襄州區平安醫院精神衛生科專業人員(具有精神疾病執業醫師資格)和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組成專班,逐鎮進行診斷。診斷標準以《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3》(ccmd-3)。危險性等級評估按2009年11月衛生部頒發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工作規范》。

        2  結果

        2.1不同區域患精神障礙疾病情況:被抽樣的5個鄉鎮37535戶121606人中,被確診患有精神障礙疾病的1280人,總患病率為10.53‰,其中張灣為8.21‰,峪山為10.82‰,程河為11.89‰,古驛為10.49‰,龍王為10.64‰。

        2.1.1以往治療情況:在1280例精神障礙疾病患者中,有536例以往接受過治療。見表1。 

         

        2.2疾病分類:被確診患有精神障礙疾病的1280人中,精神分裂癥患者1121例。占87.58%,其次為精神發育遲滯患者52例,占4.06%,躁狂癥患者38例,占2.97%。見表2。

        表2  各類精神障礙疾病患者患病率和構成比 

         

        2.3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人群患精神障礙疾病情況:發病年齡集中在20—40歲之間,占76.09%。

        本次調查男性62187人,患病583人,患病率為9.37‰,女性56418人,患病687人,患病率為12.17‰。經統計學處理,x2=49.17,p<0.01,說明女性患精神障礙疾病明顯高于男性,可能與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有關。見表3。

        表3 精神障礙疾病患者性別、年齡分布統計表(人、%) 

         

        2.4危險性等級評估:本次調查出0-1級的530例,占41.41%,2級的442例,占34.53%,3級的270例,占21.09%,4級的38例,占2.97%。雖然本次沒有發現5-6級病人,但3級以上病人占24.06%,躁狂癥病人38例,肇事肇禍的危險系數很高。加強對精神障礙疾病患者的監護管理勢在必行。見表4。

        表4  危險性等級評估統計表(人、%) 

         

        3  討論

        從本次調查顯示,襄樊市襄州區農村18歲以上精神障礙疾病時點患病率為10.52‰。與1993年全國七地區調查的10.68‰相近[3]。1280例精神障礙疾病中,男性583例,患病率為9.37‰;女性687人,患病率為12.17%。經統計學處理,x2=49.17,p<0.01,說明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與大多研究報道相同[4]。在1280例精神障礙疾病患者中,3級以上的占到24.06%。

        在≥18歲以上人群各類精神障礙疾病患病率中,以精神分裂癥患病率占首位,占9.22‰,其次是精神發育遲滯為0.43‰,居第三位的是躁狂癥為0.31‰,而第四位則是抑郁癥為0.22‰,與廣東省肇慶市的各類精神障礙疾病排名大致相同[5]。從精神分裂癥單病種患病率看,我區高于江蘇省鹽城市的4.49‰[6]、安徽省阜陽市的4.77‰[7]、山東省的3.37‰[8]。

從本次調查看,襄州區農村精神障礙疾病患者的診療情況來看,精神疾病患者存在就診不及時,治療不規范,即使就醫也有相當比例的病人沒到正規(由精神疾病專科執業許可證)醫院就診。本次調查出有住院史的的患者比例不到二分之一,反映了精神疾病的診療現狀不容樂觀。

        精神疾病多為終身疾病,是對家庭和社會的沉重負擔,襄樊市襄州區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雖然當地農村地區精神疾病流行水平不高,可能與傳統文化背景及心理衛生知識的大眾知曉率偏低有關。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存競爭的加劇,可以預見的精神疾病快速增長的背景,及早開展社區水平的精神疾病干預措施,有效的建立精神疾病救治的社會網絡,避免出現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增長而出現精神疾病患病率的共同增長的局面。

參  考  文  獻

[1]襄州區統計局,2009襄州區國民經濟統計資料、襄樊市襄樊日報印刷廠,2000.201-203.

[2]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會,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344.

[3]張維熙,中國七個地區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8.31.69-71.

[4]石其昌,章建民,徐方忠等.浙江省15歲及以上人群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5.39(4):229-236.

[5]饒順勇,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禍相關因素回歸分析[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02.2(3):233-234.

[6]李祥仁,朱正峰等.江蘇鹽城市精神分裂癥流行病學調查[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03.3(5):356-357.

第3篇:精神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1.1研究對象

以廈門市6家區級精防機構和3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為研究對象,共44家,其中6家區級精神衛生防治機構為各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社區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由2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13家鄉鎮衛生院負責。各社區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主要從事的精神衛生工作包括對轄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檔管理與隨訪、病情分類干預、健康體檢;患者家庭健康教育及護理指導、居民心理衛生知識健康教育、精神疾病患者雙向轉診、應急醫療處置等。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編《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人力資源現狀調查表》,收集區級精防機構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主要從事社區精神衛生人員的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專業、學歷、職稱、從事精神衛生工作年限、接受精神衛生知識培訓等。

1.3統計分析方法

采用SPSS15.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形式描述,計數資料采用頻數資料進行描述。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一般情況

截止2013年12月31日,廈門市登記在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約8328人,在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約為5763人。3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均有1名兼職人員,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2名兼職人員。平均每個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約要服務7.51萬人口,服務約122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廈門市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基本情況。

2.2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兼職數情況

在47名精神衛生工作人員中,專職數為2人(4.26%),兼職數為2項的有37人(78.72%),3項的6人(12.76%),4項的2人(4.26%)。

2.3社區精神衛生人員接受精神衛生知識培訓情況

廈門市精神衛生中心每年對從事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進行2~4次精神衛生專業知識培訓。主要內容包括各種精神疾病相關知識,如病因、癥狀、治療、愈后;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規范、隨訪和溝通技巧培訓;社區精神衛生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導;提供心理支持與危機干預;以及向精神衛生機構轉介患者等知識。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培訓的參與率為97.9%(46/47)。

3討論與建議

本研究結果顯示,廈門市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中兼職比例達到95.7%,同時負責其他工作;此外,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學歷總體較高,但專業以臨床醫學為主,進一步提示需要給予精神衛生工作人員在精神衛生防治工作更多的時間,以及優化專業機構。這與李麗紅等對深圳市的研究結果相似。其他地區經驗表明,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的工作應該由社區全科醫生承擔較好,但本研究結果中47名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中臨床醫學專業僅占68.07%。此外,精神科醫師、精神科護理人員、心理治療師、社會工作者等專業人員在大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都普遍缺乏。社區精神衛生工作者以中青年為主,平均年齡(35.09±9.3)歲,隊伍雖然年青化能更快理解和把握工作思路,但年齡大的工作人員則有較為豐富的社區工作經驗,在多部門協調及工作組織開展方面更有經驗,進一步建議各社區或鄉鎮衛生院在精神衛生工作中新老工作人員合理搭配,優勢互補,將更有利于社區精神衛生工作的開展。本研究中從業精神衛生工作平均年限僅為2.77年,人員隊伍流動性較大,無法保證精神衛生工作的順利交接,許多工作被迫停滯不前。由于精神衛生工作涉及到患者的個人信息,需保護個人秘密,患者及家屬與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之間建立長期穩定關系,保持工作人員的穩定將有利于社區精防工作順利推進。由于基層人員的技術力量薄弱,精神科專業知識缺乏又無法接受系統培訓,雖然每年他們都會接受相關的培訓,但是由于人員流行性太大,導致無法順利完成精神衛生工作,進一步提示穩定專業人才隊伍,減少人才損失是重中之重。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流動性大,將在醫患關系和業務能力方面給社區精神衛生工作的持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除此之外,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存在人員參差不齊,學歷水平低、專業培養不盡規則等問題,精神疾病的康復現狀等不容樂觀。因此,我們建議衛生行政部門應制定相關政策,保障社區精神衛生工作者的配備及穩定性,促使高素質人才愿意到基層從事精神衛生工作。對社區人員積極加強健康教育,提高知曉率,消除社會對精神疾病的偏見和歧視,使社區居民能正確識別精神疾病的早期表現,認識到精神疾病是一種可以預防、可以治療及康復的疾病,這將有利于社區精神衛生工作的開展。大力加強精神衛生工作人力資源的培養和開發,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采取多種方式對精神衛生從業人員進行培訓以及開發,積極開展培訓,提高他們對精神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及護理,提升他們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4總結

第4篇:精神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1.1調查工具

1.1.1精神衛生與心理保健知識問卷采用衛生部辦公廳精神衛生工作指標調查評估方案制定的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識和精神疾病預防知識知曉率問卷進行測量[7]。此問卷為知識問卷,共20個條目,主要來源于衛生部辦公廳印發的《精神衛生宣傳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識要點》[8]。根據正確的參考答案評分,答對一題計1分,答錯不計分,最后計算總分,則為精神衛生與心理保健知識問卷得分。得分越高,表示對精神衛生和心理保健知識的了解程度越高。1.1.2病例測驗采用衛生部辦公廳精神衛生工作指標調查評估方案制定的病例測驗問卷進行測量[7]。共有5個病例問卷,本研究只對抑郁癥、陽性癥狀為主的精神分裂癥2個核心問卷進行測驗。共有9道題,其中第1、2題是知識問題,第3題至第9題不是知識問題,也沒有標準答案,反應對特定精神疾病的觀點及態度。1.1.3精神疾病有關態度問卷采用衛生部辦公廳精神衛生工作指標調查評估方案制定的精神疾病有關態度問卷進行測量[7]。此問卷為1至5級評分,部分條目為反向計分,最后計算總分,則為精神疾病相關態度問卷得分。得分越高,對精神疾病的態度越正面。

1.2調查方法

調查問卷采用自填方式完成。調查對象當場作答,當場回收問卷。對于因視力及文化程度較低等填表有困難的調查對象,可以由調查員向調查對象念出問卷,記錄答案。調查員對整個知識問卷不作任何解釋。

1.3統計學方法

所有調查資料錄入EpiData3.0,數據轉入SPSS16.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根據朱紫青[9]等制定的知曉率計算方法進行計算,知曉率的計算方法為:將問卷中的可統計項作為分母,正確率=回答正確的項目/總的統計項目×100%。得分≥60%為知曉合格。然后計算知曉率=知曉合格人數/抽樣人數×100%。在病例測驗問卷調查中,知曉率=正確回答該條目的樣本數/抽樣人數×100%。

2、結果

2.1城市與農村普通人群精神衛生與心理保健知識知曉率

比較城市人群對精神衛生與心理保健知識知曉率80.0%;農村人群對精神衛生與心理保健知識的知曉率64.6%。兩組比較(χ2=27.04,P<0.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城市與農村精神疾病有關態度調查的比較

城市與農村對精神疾病有關態度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4.93±6.54)vs.(32.83±7.76),t=4.82,P<0.001]。同時從各個條目的比較來看,條目1、2、3、4、5、8、10之間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城市與農村抑郁癥及陽性癥狀為主精神分裂癥知曉率及有關態度的比較

共有1205名被試完成抑郁癥病例的測驗,抑郁癥知曉率為32.4%(390/1205),城市知曉率高于農村(37.8%vs.29.5%,χ2=13.73,P<0.001),在給出建議及是否有判斷是非的能力方面城市和農村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共有1317名被試完成陽性癥狀為主的精神分裂癥病例測驗,陽性癥狀為主的精神分裂癥知曉率為35.8%(472/1317),城市和農村知曉率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31.6%vs.37.2%,χ2=3.18,P=0.080),在給出建議及判斷有無傷害性方面城市和農村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3、討論

第5篇:精神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為居民提供一般心理咨詢服務建立“心理輔導工作室(站)”,“陽光之家”,并堅持定期開放。根據居民的需求,開展預約心理健康咨詢服務,使居民的一般心理問題都能得到及時疏導。開展“精神康復進家庭”主題活動,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精神疾病康復的健康教育,并進行效果評估。對嚴重的心理問題及精神疾病,通過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及時送上級醫院明確診斷。精神衛生健康教育時間為1年,比較干預前后居民的精神衛生知曉情況。評價標準采用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精神衛生中心統一制訂的《上海市民精神衛生知識問卷》,內容主要包括:精神衛生方面的一般知識、精神衛生機構的作用、精神疾病的常見病種和癥狀、求醫方式、精神衛生宣傳教育以及精神衛生服務等方面,共37項。肯定回答或正確回答大于≥27項者為知曉,18~26項者為部分知曉,≤17項為不知曉。知曉人數占調查人數之比為知曉率。數據處理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及統計分析。

部分知曉率為33.0%;不知曉為28.0%;干預后知曉率為62.0%;部分知曉率為24.0%;不知曉率為14.0%。干預前后知曉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精神衛生知識知曉率的影響因素知曉率與性別的關系不同性別居民干預后精神衛生的知曉率均高于干預前,干預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80,P<0.05),而干預后兩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知曉率與年齡的關系干預前精神衛生知識的知曉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而干預后知曉率呈倒U形,知曉率最低的為40~49歲年齡段,該年齡段知曉率與其他年齡段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7.29,P<0.05)。除40~49歲年齡段外,干預后居民的精神衛生知曉率均高于干預前(x2=10.58,P<0.05)。知曉率與職業的關系干預后,無論工人、農民的知曉率均比干預前提高;干預前工人的知曉率高于農民。但干預后,農民的知曉率反而高于工人,干預后兩組知曉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知曉率與文化程度的關系小學組精神衛生知曉率,干預后和干預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0.07,P>0.05),中學組和大學組的精神衛生知曉率,干預后顯著高于干預前,兩者比較差別有統計學意義(x2分別為3.91和12.52,P<0.05。

40~49歲年齡段的對象知曉率低于2005年的調查結果,這可能與青壯年忙于工作,無暇關心精神衛生相關知識的學習有關,這部分人群是我們今后重點關注和干預的對象。知曉率與性別、年齡、職業以及文化程度的關系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精神衛生知曉率男性高于女性,可能與農村的男性文化程度高于女性、且接觸外界信息比女性廣泛,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強于女性有一定關系。從不同年齡組分析,知曉率隨年齡增加而有增加的趨勢,老年人的知曉率相對最高,分析可能是由于老年人的空閑時間相對較多,有更多時間去了解精神衛生知識。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干預后農民和無業人員對精神衛生的知曉率反而高于工人,說明隨著社區衛生服務的深入開展,農民接受精神衛生健康宣教的機會比工人更多,提示做好在職工人的健康教育是今后加強的重點。大學文化的對象的知曉率好于中學組,中學組又好于小學組,說明精神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在內容和形式上應該更加通俗易懂,更加貼近農民兄弟,才能讓精神衛生健康宣教深入人心。

對提升全體居民心理健康素養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對精神障礙的社區辨識能力還明顯不足,普及精神衛生知識的任務依然繁重,仍然是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重點之一。精神衛生宣傳應與常規宣傳活動相結合,通過舉辦專題知識講座、創辦社區板報、開設健康咨詢點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精神衛生知識傳播給社區居民,使普通人群對精神疾病的認識有明顯的提高。同時在今后的宣傳工作中,應對不同人群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活動,以提高精神衛生健康宣教的效果。青少年是精神衛生問題高發群體,也應列為精神衛生知識健康教育的對象。只有把精神衛生健康教育工作做好了,才能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提高健康素養,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

作者:王麗琴 陳燕 錢春芳 單位:上海市青浦區重固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第6篇:精神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組織領導

(一)成立廬陽區三十崗鄉公共衛生服務與居民健康管理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鄉政府鄉長為組長,鄉分管副鄉長及三十崗衛生院院長為副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及村書記,衛生院公衛科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負責制定實施方案,規范工作流程,檢查、督促、指導項目落實,匯總資料,信息反饋,并及時向上級領導報告。

(二)各村成立公共衛生服務與居民健康管理工作站。村書記任站長,村委會相關工作人員、鄉衛生院全科團隊及村衛生室等人員為成員。工作站設置于村委會或村衛生室內,日常工作由村委會領導牽頭,計生、衛生等相關人員負責具體落實。

(三)實行鄉衛生院與各村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機制,由“衛生院”按照《廬陽區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考核標準》對各村衛生室進行考核獎懲。

(四)基本衛生服務及公共衛生服務日常工作納入鄉政府對相關部門和村委會的年度綜合目標管理考核范圍。廬陽區衛生局給予各村委會每年2000元的公共衛生管理經費專項補助,由鄉政府考核發放。

工作目標

通過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對社區居民健康問題實施干預措施,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和控制主要傳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到2011年,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工作要達到以下階段性目標:

(一)按照全國統一標準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2013年達到20%;2011年末達到30%。

(二)向轄區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詢服務,居民基本衛生知識知曉率2013年達到60%以上;2011年達到70%以上。

(三)實施擴大免疫計劃,為適齡兒童免費接種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達到90%以上。

(四)傳染病防治取得明顯進展,傳染病疫情報告率達100%、及時率達100%,準確率達100%;結核病人、艾滋病病人80%得到規范的隨訪和治療管理。

(五)為3歲以下兒童建立兒童保健手冊,開展規范的兒童保健服務。兒童保健覆蓋率達到90%。

(六)為孕產婦建立保健手冊,開展規范的孕產期保健服務,孕產婦保健覆蓋率達到95%,減少出生缺陷。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90%以上。

(七)開展老年人保健工作,定期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做健康檢查,老年人健康登記管理率達到50%。

(八)加強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工作,以上兩類人群登記管理率分別達到50%。

(九)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隨訪和康復指導,對明確診斷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登記管理率達到80%。

主要任務

(一)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自2012年起,三類九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免費向轄區居民提供,由區衛生局組織,三十崗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與居民健康管理領導小組牽頭,各村委會公共衛生服務與居民健康管理工作負責具體實施。

1、完成針對全體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為轄區常住人口建立統一、規范的居民健康檔案;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傳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詢服務。鄉政府相關部門和各村委會負責提供各村相關基礎資料,協助鄉衛生院和村衛室開展各類人群的建檔工作,配合鄉衛生院和村衛室開展健康教育及其他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2、完成針對重點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為0-36個月嬰幼兒建立兒童保健手冊,開展新生兒訪視及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為孕產婦開展每年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務和2次產后訪視;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健康指導服務。

3、完成針對疾病預防控制的公共衛生服務:為適齡兒童接種乙肝、卡介苗、脊灰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及時發現、登記并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參與現場疫點處理,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和咨詢服務;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進行指導,對確診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定期進行隨訪。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在專業機構的指導下,對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治療隨訪和康復指導。具體實施意見和考核標準按照《廬陽區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實施方案》執行。

(二)重大公共衛生項目

繼續實施結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預防控制與國家免疫規劃等重大公共衛生項目。

1、完成為全鄉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任務。2013年,為1997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期間出生的規定接種對象實施乙肝接種疫苗;2011年,為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期間出生的規定接種對象實施乙肝接種疫苗接種。

2、實施麻疹強化免疫接種。全鄉范圍內所有8月齡至14周歲的兒童,無論既往免疫史及麻疹患病史,均免費接種1劑次麻疹疫苗。接種率達到95%以上。

3、按照上級要求,積極探索適合我鄉婦女的“宮頸癌、乳腺癌”服務模式。

4、對全鄉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進行免費補服葉酸,預防出生缺陷。

(三)民生工程項目

配合區保健站免費提供婚前保健服務,全鄉婚檢率達到70%以上并逐年上升。

基本要求

(一)提高認識。各部門和村委會要提高認識,合理安排,認真組織,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與協調,確保項目順利實施,確保年度目標的實現。

(二)落實責任。按照市下達的9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度項目實施方案、一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的要求,各村委會要結合實際,確定目標和年度指標,并分步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通過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免費為全鄉居民提供。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通過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組織實施,其他醫療衛生機構予以支持配合。各村委會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認真落實各項公共衛生服務任務,切實讓三十崗鄉轄區居民受益。

(三)規范管理。各村委會要依據衛生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結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條件,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要以重點人群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對象為切入點,各村委會主動配合鄉衛生院和各村衛生室逐步建立規范統一的居民健康檔案,積極推進健康檔案電子化管理,加強公共衛生信息管理。

第7篇:精神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關于印發《2007年全省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要點》的通知

衛防秘〔2007〕89號

各市、縣(市、區)衛生局,廳直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2007年全省衛生工作會議精神、根據衛生部《2007年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要點》,結合我省實際,我廳制定了《2007年全省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要點》,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工作實際,遵照執行。

安徽省衛生廳

二七年二月九日

2007年全省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要點

一、鞏固和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提高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綜合服務能力。貫徹落實衛生部《關于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的若干規定》,全面組織實施《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建設審評標準》評審工作,引導和推進全省疾控機構實行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完善服務功能。加強實驗室設備裝備,結合疾病預防控制重點項目的實施,加強疾病預防控制人才培養和專業技術培訓,提高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綜合服務能力。同時,繼續加強鄉鎮防保組織建設,完善基層衛生組織疾控服務功能。

二、認真貫徹《艾滋病防治條例》,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一是繼續開展艾滋病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全省城市居民對艾滋病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知曉率達到75%以上,使農村居民和城市農民工達到65%以上。二是進一步完善監測檢測網絡,完成全省所有艾滋病確認實驗室和篩查實驗室的指導和認證工作,不斷提高檢測工作質量。進一步做好免世界秘書網版權所有費自愿咨詢檢測,擴大自愿咨詢檢測點,努力提高咨詢檢測人數;逐步加強對娛樂服務場所和吸毒等重點和高危人群的篩查和監測,及時掌握全省疫情動態和發現更多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三是充分發揮高危人群(行為)干預工作隊的作用,加大預防艾滋病性傳播的干預力度。全省各類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識知曉率達到85%以上,安全套使用率達到70%以上;爭取到2007年底將美沙酮治療社區維持門診數量擴大到6個以上。四是繼續加強對艾滋病病人的醫療救治工作。組織開展抗病毒治療專業人員培訓,提高基層醫務人員抗病毒治療水平,進一步規范抗病毒治療工作,提高服藥的依從性,減少耐藥性。積極開展療效評估和耐藥性監測,同時做好中藥治療艾滋病試點項目工作。五是加強對艾滋病重點地區的支持和指導,認真組織實施好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在2007年年底按時完成第一批48個重點救助關懷村“四個一、三條線”工程建設,明確下一批重點村建設任務,加強對艾滋病病人救助關懷工作。

三、繼續推進結核病防治工作。進一步貫徹落實《安徽省結核病防治規劃(2001~2010年)》,完善結核病防治工作領導機制、工作機制和經費保障機制,加強“全球基金結核病項目”管理,加強醫療機構與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之間協作,強化重點措施,在防治工作中提高“五率”(醫療機構病人報告率、病人轉診率、病人系統管理率、結核病防治機構追蹤到位率和病人家屬篩查率)。在提高DOTS策略實施質量的基礎上,保持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蓋率100%,全省新發涂陽肺結核病人發現率在70%以上、新涂陽肺結核病人治愈率在85%以上,初治涂陰病人完成治療率達90%。

四、全面加強瘧疾防治工作。認真組織實施《全國2006-2015年瘧疾防治規劃》,按照突出重點、分類指導、注重實效、綜合防治的原則,扎扎實實做好休止期根治工作,在高發期切實抓好以控制和消滅傳染源為重點的綜合防治措施。一是加強高發期瘧疾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和及時正規治療工作;二是按照衛生部專家組核實的方案,切實做好2007年的春季休根治療工作;三是加強對基層瘧防人員業務培訓,提高基層防治人員的報病意識、鏡檢水平和防治能力;四是落實防蚊滅蚊、健康教育、環境清理、愛國衛生運動等綜合性防治措施,防止輸入性惡性瘧發生,努力遏制瘧疾發病回升勢頭;五是組織實施好全球基金瘧疾項目工作。

五、加強乙肝防治工作。認真落實《2006-2010年全國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規劃》各項措施,做好乙肝疫苗接種工作。提高貧困地區乙肝疫苗接種率和首針及時接種率,對2002年1月1日以來出生、未接種乙肝疫苗的兒童予以查漏補種;針對高危人群開展乙肝疫苗接種工作;結合乙肝血清學調查結果,進一步完善防治策略和具體措施,加大防控力度;認真組織實施GAVI項目,開展乙肝防治隊伍培訓。

六、鞏固和擴大免疫規劃工作成果。一是繼續做好《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宣傳貫徹及其相關配套文件的制訂和實施工作,全面落實《條例》的各項規定;二是繼續抓好鄉鎮以上預防接種門診(點)的規劃、規范化建設和管理,規范化門診建設達100%,完善和健全入托、入學查驗預防接種證制度;三是保持高水平的免疫規劃疫苗的接種率,“五苗”接種率分別以農村鄉鎮和城市街道(社區)為單位達到90%以上,乙肝疫苗首針及時接種率達到75%以上;四是加強流腦、乙腦等疫苗針對性疾病的預防控制;五是利用省財政安排的免疫規劃專項,逐步對各級冷鏈設備進行更新與補充,維護冷鏈的正常運轉;六是協助省人大、省政府法制辦完成《安徽省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修訂頒布工作,并積極履行職責,推動實施工作。七是啟動全省消除麻疹行動計劃相關工作。

七、加大《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實施力度,做好各種疫情監測和報告工作。繼續開展霍亂、流感、157腹瀉、出血熱、菌痢、狂犬病、鉤體病等病種監測工作;加強全省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工作的管理,完善疫情網絡直報系統。進一步規范傳染病信息報告,提高疫情報告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同時,加強疫情報告和監測資料的分析利用,提高預警、預測能力;逐步強化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依法對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治工作的經常性檢查指導和考核工作,會同教育部門進一步加強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

八、認真指導組織實施中央財政支持項目、省財政支持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通過強化督導檢查,加快中央、省財政支持的疾病預防控制專項資金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執行進度,提高執行能力,規范項目管理,保證項目資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益,促進重點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開展。同時繼續開展有關疾病預防控制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爭取新的項目支持。

第8篇:精神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一、重點做好民生工程,全面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一)組織實施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全面落實國家“四免一關懷”防治政策和“五擴大,六加強”艾滋病綜合防治措施。繼續開展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阻斷傳播工作,保證臨床用血安全。

(二)扎實做好結核病防治工作。實施結核病現代控制策略,加強談檢能建設,牢牢抓住提高結核病防治“十二率”關鍵環節,切實提高DOTS實施質量,推進“三位一體”新型結核病防治服務模式。

(三)不斷鞏固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工作成果。認真扎實開展適齡兒童預防接種,尤其要高度關注流動兒童的預防接種工作,特別是窯廠等重點地區的流動兒童。全面落實2012年國家消除麻疹工作行動計劃和鞏固無脊灰狀態工作成果,確保適齡兒童麻疹疫苗2劑次疫苗接種率達到98%以上,及時接種率達到95%以上。確保轄區麻疹報告排除發病率≥2/10萬;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單苗接種率≥98%,及時接種率≥90%,民生工程預防接種任務續時進度完成率≥90%;同時要積極創新工作模式,定期舉辦“預防接種知識進社區—家長講堂”活動,進一步提高廣大適齡兒童家長對擴大國家免疫規劃政策知曉率。切實做好、做實新生入學查驗預防接種工作,做到督導、補種全到位,新生查驗率100%,督導率100%。

(四)全面做好2012年全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

重點加快居民健康檔案的電子化建檔率,特別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重點人群以及65歲以上老年人的摸底、篩查、建檔、年檢、隨訪工作,以及重性精神病建檔等各種項目工作。要緊隨時間節奏,確保工作質量和目標任務,切實提高居民健康檔案的有效使用率和利用率。

1、居民健康檔案: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80%;健康檔案合格率:城市≥90%、農村≥90%;真實率:100%;健康檔案使用率:城市≥70%、農村≥50%。

2、老年人保健:至2012年12月,轄區65歲以上老人登記管理率≥90%,檔案體檢表完整率≥90%。

3、慢性病人管理:慢性病患者(高血壓、糖尿病)健康管理率城市≥90%、農村≥90%,規范管理率城市≥70%、農村≥70%慢性病,隨訪及時率100%,規范管理率≥70%。

4、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納入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本項目年度患者規范管理率≥40%。

二、做好急性傳染病防控,進一步提升衛生應急能力。

(一)提高疫情報告管理工作質量。嚴格貫徹落實衛生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管理辦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加強疫情報告督導管理,實行季度督導通報制,疫情網絡直報工作專人負責,進一步提高疫情信息的分析利用率。直報網絡覆蓋率要達到100%,及時報告率100%,法定傳染病漏報率小于2%,傳染病卡片準確率100%、完整率100%。

(二)重點做好以甲型H1N1流感、“非典”流腦、麻疹、風疹、流腮為主的呼吸道傳染病與以霍亂、手足口病為主的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健全“發熱門診”和“腸道門診”,落實預檢分診和“二專”“六分開”等各項規章制度,全面做好疫情監測與控制。

(三)高度重視學校等人群較為集中的地方疫情防控工作。加強疫情監測和食物中毒應急處置,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切實落實各項疾病預防控制措施,全面做好防控工作。同時要進一步加強應急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建設,制定、完善并認真落實各項應急預案,適時進行演練與培訓,提高傳染病監測預警、應急處置、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能力,確保應急工作做到準備充分,從容應對,一旦發生疫情,能夠及時有效處理。

三、繼續做好學校衛生及健康危害因素監測報告工作。

及時更新并掌握轄區學校基本信息,規范開展學校常見病防治工作督導,督導率覆蓋率100%;收集轄區內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單位基本信息,掌握轄區職業病危害的分布及種類,規模企業和存在嚴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企業信息收集達到100%,職業病和農藥中毒病例上報及時率、準確率達到100%。按要求完成轄區居民合理膳食營養宣教指導工作。

四、做好健康教育,強化督導與培訓工作。

(一)加強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全縣健康教育服務網絡,提高城鄉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健康教育人員專業技術服務水平,普及居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實現2012年城、鄉居民基本衛生知識知曉率分別達到80%、70%以上的工作目標。協助縣愛衛辦抓好公共場所、醫院、學校等重點部位和重點人群的控煙健康教育,組織開展“無吸煙單位”的創建工作,結合“世界無煙日”,組織開展控煙健康教育活動。

(二)加大督導力度。認真開展公共衛生實施單位項目工作督查與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予以解決。縣級督導鄉級每年不少于4次,鄉級督導村級每年不少于6次,做到工作質量督導通報制,信息反饋交流制。

(三)認真做好項目工作培訓工作。切實提高公共專業技術人員實際工作能力。縣級培訓鄉級每年不少于4次,鄉級培訓村級每年不少于6次。認真制定培訓計劃,保證工作培訓效果。

五、全面完成其它疾病防控工作任務。

(一)消毒與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積極配合縣疾控中心開展醫療機構、托幼機構消毒效果監測工作;規范開展疫點(疫區)的消毒,切斷傳播途徑,及時有效控制疫情;要積極參與重大自然災害救災防病與除“四害”工作。

(二)寄生蟲病防治。認真貫徹落實全球基金瘧疾項目實施計劃,規范開展鏡檢工作篩查,及時發現病例,落實規范治療。發熱病人瘧原蟲血檢完成率不低于轄區總人口的1%。對村級衛生室瘧防工作督導覆蓋率100%。加強流動人口監測,及時發現輸入性瘧疾病例,并做好治療工作。

第9篇:精神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二)繼續實施5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對未完成全程接種乙肝疫苗的15歲以下人群進行免費補種;為1.9萬名農村婦女免費進行“兩癌”檢查;為8000名農村婦女進行住院分娩補助;為部分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復明手術補助;對農村集中供水水質進行衛生監測。

(三)在基層衛生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6-9月份,繼續開展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前的相關調研工作,全面完成基層衛生院的財務審計,徹底摸清工作人員的具體情況,清查核實基層衛生院庫存藥品品種、數量,進一步測算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所需補償資金。第四季度,進入基本藥物制度正式實施前的過渡期,自10月1日零點起,對全市基層衛生院的基本藥物和目錄外藥品價格實行“雙低”控制。

(四)鞏固和完善新農合制度。一是上調結報比例。7月1日起,將新農合結報封頂線從3萬元提高到6萬元,一級醫院結報比例從60%提高到70%,二級醫院比例1萬元以下從42%提高到50%,1萬元以上從49%提高到60%,三級醫院比例1萬元以下提高到30%,1萬元以上提高到35%。二是實行門診統籌。不再設置家庭賬戶,結余基金結轉下年度使用并逐步消化,參合農民在戶籍所在地定點的醫療機構就診發生的門診費用按不低于20%的比例補償,其中中醫藥費用(不含中成藥)補償比例提高10%,個人當年累計門診實際補償費用不高于200元。三是推行現場結報。要求定點醫療機構在參合農民出院或在門診就診的當日下午4:00以前,將有關結報材料送至開戶銀行,由開戶銀行將補助款于當日劃撥到參合農民的借記卡上,確保參合農民當日即可得到補助款。四是加強基金監管。研究實施單病種控費制度,定期通報、公示醫療機構費用增長情況,嚴格控制次均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實行日常監管與集中檢查相結合,杜絕各類違規行為的發生。

(五)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抓好手足口病等重點傳染病的防治,突出抓好社區、學校、幼兒園等重點區域和重點人群的防控工作。加強防控知識宣傳,強化群防群控防控措施的落實和督導。加強救治藥品、設備及物資儲備,強化醫務人員培訓,不斷提高醫療救治能力,切實降低流行強度和疫情危害,減少重癥病例和死亡病例。落實國家擴大免疫規劃,規范免疫接種行為,提高免疫接種率和覆蓋率。

(六)積極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對上爭取中央財政投資,對四處衛生院的附屬設施進行配套建設。繼續完善精神殘疾人托養中心的設施配套,加強內部管理,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繼續積極協助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村委等開展村衛生室的達標建設工作。

(七)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工作。下半年組織一次全市醫療質量大檢查,并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通報,限期整改存在的問題。強化院長是醫療質量第一責任人意識,不斷健全科學、高效的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體系,健全醫療服務規范和標準。對全市不符合基本標準的201處醫療機構,依法予以注銷,進一步規范醫療市場秩序。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男女做爰真人视频直播|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桃花岛 |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国产极品视觉盛宴|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玩弄丰满少妇人妻视频| Y111111国产精品久久久|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播放国产| 未满十四周岁A毛片在线| 国产精品麻豆久久AV| 片永久免费看无码不卡| 国产精品所毛片视频| 色香蕉网站| 毛片最新网址| 久久精品美女久久| 少妇伦子伦情品无吗|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人妻少妇精品专区性色av|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97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 久久久成人毛片无码| 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导航|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萝卜视频高清免费视频日本| 国产偷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100|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成年午夜精品久久精品| 丰满少妇a级黄片在线免费观看 |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国产露脸150部国语对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 国产亚洲高清不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