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化工污水處理工藝范文

化工污水處理工藝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工污水處理工藝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化工污水處理工藝

第1篇:化工污水處理工藝范文

關鍵詞:污水處理;浮選法;工藝改造

目前,隨著我國對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石油煉化企業污水排量也在不斷增加,針對污水處理的容量也在不斷加大,同時由于我國水資源人均量低,對水質加工能力和需求量也日益提高。為此,企業污水的再生與回用是擺在污水處理是擺在煉化企業面前的頭等大事。為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降低企業用水成本,必須要重視化工企業的工業外排廢水的處理問題,通過科學的工藝進行高效回收利用,從而緩解水資源短缺的矛盾,為后代創造良好環境,保證水質標準的長遠規劃。

1 一級預處理工藝技術及改造

1.1工藝簡介

基于重力分離的污水處理技術對廢水中體積和質量比較大的浮油進行分離,但由于煉油廠污水中的油粒直徑較小,還有一些呈乳化狀態的乳化油,僅僅只依靠重力難以進行分離。通過向含油粒直徑微小的浮油或呈乳化狀態的乳化油的廢水中通入空氣,通過空氣附著在微粒表面從而來降低污水中細小顆粒的密度,使顆粒懸浮從而實現油滴和水的分離,然后加入混凝劑,促進微粒混凝,去除廢水中微細浮游或乳化油,進而提高了油水分離效果,關鍵是控制氣泡大小,氣泡小,除油效果好。

1.2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氣浮(浮選)法工藝流程。污水從隔油池流出后,在污水流經的管道中加入混凝劑,混凝劑與污水在攪拌區內混合再經機械攪拌充分反應后, 廢水中的油等污染物與混凝劑形成的絮凝體,進入氣浮池分離段,溶氣罐釋放出的溶氣水與污水再混合。絮凝體被溶氣水釋放出的微氣泡吸附并隨之浮至水面形成浮渣層,池內設鏈板式刮渣機,浮渣在刮渣機的作用下排出池外,氣浮出水一部分進入生化處理,另一部分回流到溶氣罐。

1.3 工藝改造

1.3.1 刮渣機改造

在機械攪拌過程中,氣泡會隨著機械震動發生破碎,氣泡破碎后單獨的微粒難以分離從而大大降低浮選池的出水水質,將同向刮渣改為逆向刮渣。使用油進行提高刮渣機的運行穩定性和震動幅度,降低對氣泡的破碎作用。對設計刮渣機滾子結構進行改良,一方面要采用耐磨材質,一方面要選用大直徑的滾子,定期檢查鏈條長度,保證在允許范圍內,出現異常時及時調整鏈條松緊度。

1.3.2 增加二級氣浮設施

對于采用兩級浮選工藝,在一級氣浮設施的基礎上增加二級氣浮設施,二級氣浮采用渦凹氣浮系統。渦凹氣浮系統的優點在于舍棄了傳統的回流泵及管路系統,回流管道從曝氣段沿著氣浮的低部伸展。渦凹曝氣機的回流管與池底的接觸區域造成負壓區,通入的空氣氣泡在負壓作用會將廢水由池底帶到曝氣區,然后又返回氣浮段,形成良好的部分回流溶氣。獨特的渦凹曝氣機將“微泡”直接注入污水中,散氣葉輪將“微泡”均勻分配到水中,能避免阻塞的發生,同時降低了空壓機或射流器及循環泵、壓力溶氣罐及進氣系統。

2 二級預處理工藝技術及改造

2.1 活性污泥法工藝

活性污泥中的降解細菌處理污染顆粒的過程是個協同過程,一種細菌在利用污染物中的有機質,生成的代謝產物可以為另一種細菌的提供食物和養料,然后再進行進一步的降解直至將復雜的有機污染物逐步分解成分子量小的,容易被細菌吸收的有機物。污水的活性污相當于一個小的生態系統,池中的細菌、原生動物等微型生物在一定的氧氣量和人工控制下的理化環境中,吸收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將污染顆粒降解分離。

2.2 工藝流程

經過一級預處理的污水進入二級預處理浮池,細菌、原生動物等微型生物在曝氣條件下,吸收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細菌在曝氣條件下形成絮狀的活性污泥,再經過二次沉淀,將絮狀物質沉淀出來并進行外排,剩余的活性污泥在沉淀池中沉淀分離出來,再一次進入浮池進行循環處理,沉淀中產生的回流污泥返回到曝氣池進行再次生物處理,直到污水水質達到下一級排放標準。

2.3 改造工藝

2.3.1 雙螺旋曝氣器進行改造。

將雙螺旋改為可提升膜片式微孔空氣曝氣器。可升降式微孔曝氣器的工作原理是由底部通入壓縮空氣,氣泡經過旋轉后徑向混合反向旋轉,從而氣泡多次被切割,直徑不斷變小,形成了較大的上升流速,使曝氣器周圍的水向曝氣器入口處流動,形成水流大循環,這樣曝器的提升、混合、充氧能力就得以完成,維護方便。

2.3.2 曝氣池澄清區親水性填料安裝。

通過對曝氣池澄清區填充親水性填料能強化生化作用,提升污水處理效果,進一步提高有害物去除率,減少了向環境排放的污染物量,而且污泥濃度高,性能好,耐沖擊能力強。

3 結語

通過對氣浮裝置結構和材質進行一系列的改造和升級,大大提高了氣浮裝置出水合格率,降低了生產成本,縮短了污水凈化時間,為下一步的生化處理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賀利民.煉油廠廢水處理污泥熱解制油技術研究[J].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1,23(2):74-76.

[2]咎元峰,等.污泥處理技術的新進展[J].中國給水排水,2004,6(20):25-28.

第2篇:化工污水處理工藝范文

關鍵詞:污水處理;氧化溝工藝;流程;效果

中圖分類號:U664.9+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近年來,城市人口不斷增加,污水的排放也日益增多,城市污水處理面臨著巨大壓力。對傳統的活性污泥法進行革新,使之更加經濟合理,具有重要意義。氧化溝工藝是一種改良型循環流動式活性污泥法,又名氧化渠,一般采用低負荷延時曝氣的方式運行,具有出水水質好,運行穩定可靠,管理簡便的特點。目前,各種類型的氧化溝已經在污水處理廠中得到應用。

1 工程實例

某市污水處理廠總面積約4.22hm2,該污水處理廠采用氧化溝處理工藝,處理量約為22/d。設計出水水質達到GB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及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GB44/26-2001)第二時段一級標準。

2 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廠的工藝流程如圖1 所示。

圖1 回轉式氧化溝法工藝流程

本工藝主要由預處理段、生物處理段和后處理段組成。預處理段由格柵及旋流沉砂池組成,主要去除污水中的砂粒及較大的懸浮物,確保后續生化工藝及各設備的正常運行。生物處理段由氧化溝及二沉池組成。氧化溝采用曝氣轉碟作為充氧手段,在氧化溝前端增設厭氧段,污水經厭氧、缺氧、好氧交替運行,可以達到同時去除有機物、脫氮、除磷的目的。后處理段由接觸消毒池組成。通過對污水的加氯,消滅污水中的大腸桿菌及其他殘留細菌。

3工藝流程簡述

該污水處理廠平面布置設計圖緊湊、美觀,中間空白部分為二期預留地,便于參觀學習,可操作性強。進廠污水,經過粗格柵截留大的漂浮物后,用泵提升經細格柵后,進入旋流沉砂池,再依次流經氧化溝、二沉池、接觸消毒池后,達標出水一部分進入回用水池作為回用水,其余外排自流入河。二沉池污泥自流進入污泥回流泵房,回流污泥采用軸流泵回流至氧化溝,剩余污泥采用螺桿泵送至污泥脫水機房,經濃縮脫水后,泥餅外運。同時各工段產生的柵渣外運。

3.1粗格柵及污水提升泵房

粗格柵主要用于去除較大的漂浮物及懸浮物,以保證污水提升泵的正常運轉。粗格柵出水自流進入污水提升泵房前的集水井,再經污水提升泵提升進入細格柵。粗格柵及污水提升泵房的設計流量為40萬m3/d。

(1)粗格柵

設計粗格柵1座,全地下式鋼混結構。粗格柵前設進水閘門井,尺寸為4.0m×2.0m×5.8m,粗格柵渠道總尺寸為7.2m×11.63m×5.5m。

設計采用3臺SBD1750型全自動回轉式格柵機,柵間距25mm,格柵渠道寬1.9m,傾角70°,電機功率為1.5kW,設計流量為40萬m3/d時的過柵流速為0.70m/s,柵前水深2.2m,設計流量為20萬m3/d(時變化系數為1.3)時的過柵流速為0.60m/s,柵前水深為1.65m。柵渣經螺旋輸送機送至壓榨機壓榨后外運。每臺格柵進出口各設一臺1400mm×2700mm手電兩用閘門。格柵采用液位差壓計自動控制開停,柵渣外運。

(2)污水提升泵站

設計污水提升泵站1座,與粗格柵合建,地下部分為鋼筋混凝土池體。泵房平面尺寸為20.0m×10.5m,地上高10.0m,地下深6.9m;集水井尺寸為20.0m×10.5m×6.9m,全地下式。設計500QW2780-12-132型潛水污水泵6臺,Q=2780m3/h,H=12.0m,N=132kW。雨季時開泵6臺,旱季最大流量時開泵4臺,平均流量時開泵3臺。污水提升泵站內設Lk型單梁懸掛起重機1臺(配套2個CD15D-12型電動葫蘆,起吊重量為5t,起升高度為12m,跨度為7m,N=(7.5+0.8)×2+0.8×2kW。污水提升泵房內設超聲波液位計,控制泵的運行。

3.2細格柵

細格柵主要用于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以減輕后續生物處理裝置對不溶性COD的處理負荷。細格柵出水經出水渠,自流進入旋流沉砂池。細格柵設計流量為40萬m3/d。設計細格柵1座,地上式構筑物。細格柵渠道總尺寸為29.30m×26.00m×5.20m。鋼混結構。細格柵內設8條柵槽,單條溝寬2.5m,溝深1.7m,安裝8臺SRH2400型回轉式格柵機,柵隙5mm,過柵流速0.5~1.0m/s,柵前水深0.7m,單臺設計流量為2083.3m3/h,功率1.5kW。每臺細格柵前后各安裝1200×1500mm的手電兩用閘門1臺。截留的柵渣用1臺CSS300型水平螺旋輸送機輸送,處理能力為8m3/h。細格柵根據水位差或定時控制細格柵和輸送機聯動運行。柵渣經螺旋柵渣壓渣機脫水后外運。

3.3旋流沉砂池

旋流沉砂池主要去除污水中的無機砂粒,雨季時一部分出水通過溢流管外排,另一部分自流進入氧化溝,進行生化處理。旋流沉砂池設計流量為40萬m3/d。

設計XLC6300型旋流沉砂池4座,單池直徑為5.8m,圓形鋼筋混凝土結構。

細格柵來水經兩條渠道分別切線進入沉砂池。每座沉砂池中安裝1臺漿葉分離機,并附有一臺氣提吸砂泵,每兩座沉砂池共用安裝1臺羅茨鼓風機。污水在沉砂池中經旋流作用,水中的砂礫沉入池底,經氣提泵提升至砂水分離器。設砂水分離器4臺,與旋流沉砂池一一對應,砂水分離器的單臺處理能力為5~12L/s,單臺功率為0.37kW。

3.4回轉式氧化溝

回轉式氧化溝是去除污水中污染物的主要場所。通過固定曝氣裝置,氧化溝內沿溝長存在著溶解氧濃度的變化,在曝氣器下游溶解氧濃度較高,但隨著與曝氣器距離的增加,溶解氧濃度不斷降低,呈現出由好氧區-缺氧區-好氧區的交替變化。回轉式氧化溝的這種特征,使溝渠中相繼進行硝化和反硝化的過程,達到脫氮的效果,同時使出水中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為保證磷的去除效果,氧化溝設前置厭氧區。氧化溝按20萬m3/d的污水量設計。氧化溝出水自流進入二沉池。

3.5二沉池

二沉池是固液分離的主要場所。

設計4座輻流式沉淀池,鋼筋混凝土結構,采用中心進水,周邊出水。單池直徑為60.0m,池邊水深為4.0m。二沉池設計流量為8333.3m3/h,表面負荷為0.75m3/m2•h。二沉池出水采用明渠匯入接觸消毒池。

每座二沉池設HSCM-D-60型全橋式周邊驅動的刮吸泥機1臺,用于收集的污泥通過管道排至污泥泵房,單臺刮吸泥機功率為3kW。

3.6接觸消毒池

設水平折流式接觸消毒池1座,鋼混結構,總停留時間為30min。消毒池平面尺寸為42.0m×26.0m,有效水深為4.0m。池內分5條廊道,每廊寬為5m。出水直接排入河。

3.7回用水池

設回用水池1座,鋼混結構。回用水池平面尺寸為5.5m×4.5m,有效水深為3.0m。池內設綠化用潛水泵2臺(1用1備),Q=70.0m3/h,H=27m,N=11.0kW。回用用潛水泵3臺(2用1備),Q=75.0m3/h,H=30m,N=15.0kW。

第3篇:化工污水處理工藝范文

關鍵詞:地埋式,醫院污水,工藝,優化設計,設計數據,最佳工藝

中圖分類號: U6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地埋式醫院污水處理工藝應用情況簡介

近年來,應用在醫院污水處理的地埋式設備越來越多,目前,應用于醫院污水的地埋式工藝路線大體是:物化處理-生化處理-消毒-排放。物化處理主要是采用化糞池、格柵、初沉池以去除大尺寸沉渣及懸浮物。生化工藝一般采用水解酸化-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水解酸化-MBR、水解酸化-缺氧-接觸氧化法和SBR法。消毒工藝一般采用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線、次氯酸鈉和氯片消毒。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民眾到各大小醫院看病就醫、做健康檢查和保健的越來越多,各省二級乙等以上醫院普遍出現入院人數長年爆滿現象,醫院污水水質、水量變化大,為了確保水質達標排放、降低投資、節省占地,需要重視醫院污水處理的優化設計。

2、地埋式醫院污水處理工藝優化設計原則

(1)、出水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8466-2005》;

(2)、處理設備體積小,設備幾何尺寸便于運輸、適應地埋場地;

(3)、運行穩定、能耗低;

(4)、動力設備盡可能少以降低故障率。

3、設計優化要點

3.1應用條件

為了便于運輸和地埋,單體設備最大寬度不宜超過3.0米,最大高度不宜超過3.3米,最大長度不宜超過14.0米。依據這樣的設備尺寸限制條件,單體設備最大有效容積為120m3。醫院污水在化糞池中的水力停留時間為24~36小時【1】,與醫院污水處理其它工藝環節相比,水在化糞池中的水力停留時間相對最大,單體化糞池最大處理能力為120m3/d,兩組并聯達到240m3/d。并聯數不宜超過2組,否則占地將會增大。以此為限制條件,則地埋式污水處理工藝最大處理能力為240m3/d。對于中小醫院(500床以下),每床位污水產量按300L/(床.d)計算【2】,日產最大污水量150 m3/d,適于采用地埋式工藝;對于設備齊全的大醫院(500床以上),每床位污水產量按400L/(床.d)計算,則地埋式污水處理工藝僅適應于600床以下的大醫院。簡單地講,地埋式污水處理工藝適于600床以下的醫院。

3.2 化糞池設計

化糞池按最高日排水量設計。對于400床以下的醫院,化糞池不宜分組設計。如果后續工藝需要分組設計,可以將化糞池的出水分兩路即可。化糞池宜采取強化水解酸化的措施,以進一步減小容積,如增加水力停留時間、回流污泥、增設攪拌設施等。

3.3、水解酸化池設計

對于設有化糞池的工藝,不宜再另設水解酸化池。化糞池本身就具有水解功能,而且水力停留時間較長,從實際應用情況來看,設有化糞池的處理工藝基本不需要另外單設水解酸化池。如果醫院污水中的不可生化的藥物成分較多,B/C比小于0.3,可以采取強化化糞池的水解酸化功能措施。

3.4 好氧生化池設計參數與最佳好氧工藝

為了盡可能減少地埋設備的體積,在設計生化處理工藝時,最好采用容積負荷或水力停留時間設計生化池有效容積。由于單體地埋設備最大水力停留時間為12小時,所以,生化池的水力停留時間也不宜超過12小時,而且越小越好。為了比較不同生化工藝的可行性和優劣特點,設反應池有效容積為V,硝化容積負荷為Nv,污水設計流量為Q,進水中擬去除的水污染物濃度為S0,反應池的有效容積、水力停留時間HRT,則:V=Q*HRT/24 ,HRT = 24S0/(1000*Nv)。醫院污水中BOD5最大含量按200mg/L計、氨氮最大含量按50mg/L計【2】。由于封閉式的地埋式設備不宜采用生物轉盤、氧化溝等工藝,在此不作分析比較,其它可用于地埋式的生化工藝設計參數如下:

上表所列參數可供設計參考。從上表參數看出,采用接觸氧化法,地埋設備體積相對最小,在實際應用中,采用接觸氧化生化工藝的也最多,系統運行也相對最穩定可靠,故推薦生物接觸氧化法作為地埋式醫院污水處理的最佳好氧生化工藝。采用SBR、MBR工藝雖然可以省去沉淀池,但應用操作與維護的要求較高,運行成本也會提高。SBR、MBR工藝一般應用在規模很小的醫院,但是,小醫院往往難以配備具有相應素質的運行與維修人員,從采用SBR、MBR工藝的案例實際應用情況來看,設備故障率相對較高。所以,除非特別要求,一般不建議為了省去沉淀池而采用SBR或MBR工藝。

3.5 缺氧生化處理設計

醫院污水氨氮含量最高可達50mg/L,平均為30mg/L【2】。《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規定,醫療機構水污染物中只規定氨氮不得超過15mg/L,而沒有規定總氮的排放限制,以此看,似乎無需設置缺氧池,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設備廠家、設計院也存在爭議。從優化水處理效果角度講,宜設置缺氧池。設置缺氧池后,如果實際確實不需要提高脫氮效率的,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停止混合液回流,將缺氧池變為生物選擇池,這樣也有利于后續好氧處理。考慮到醫院水質波動大的特點和醫院的發展趨勢,建議設置缺氧池,而且缺氧池內宜適當設置填料【5】。

3.6 接觸氧化池設計

地埋式接觸氧化池在結構上難以完全滿足《生物接觸氧化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009-2011)》的相關要求,接觸氧化池曝氣層可取1米,穩水層可取0.3米,填料層可取2米,為了達到設計要求的接觸氧化時間,宜設計兩級接觸氧化池。由于填料高度低于規范要求,為了達到必要的配水均勻性,需要設置導流墻、導流槽。目前,市場上的地埋式污水處理工藝中接觸氧化池的氣水比一般采用15:1或12:1,從實際的運行情況來看,這樣的氣水比略大,建議取8:1~10:1。

3.7沉淀池設計

沉淀池宜采用斜板(管)沉淀池,表面負荷宜取3.0~4.0。

3.8 消毒設計

為了殺滅醫院污水中的芽孢病菌,宜采用臭氧消毒或二氧化氯消毒。

4、最佳工藝流程

綜合上述優化設計要點和市場上應用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處理醫院污水的實際情況,推薦最佳地埋式醫院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如下:

參考文獻:

【1】 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8466-2005

【2】 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 環發[2003]197號

【3】厭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576-2010

【4】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577-2010

【5】生物接觸氧化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2009-2011

【5】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GB50014-2006

第4篇:化工污水處理工藝范文

關鍵詞:水解酸化 抗生素廢水 序批式活性污泥系統(SBR)

抗生素的工業產生的廢水它的最大特點就是污染物濃度高、殘留的抗生素大都具有很強的生物毒性,加上它的色度大、組成成分比較復雜,很多年以來一直困擾著工業廢水處理行業,它屬于典型的難以處理的污水類型。本文總結了北京萬邦達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一些重大污水處理工藝中的具體案例,采用氣浮-水解酸化-UBF-SBR工藝處理高濃度抗生素廢水,分析了在不同的工藝處理條件下的處理效果。

1 工藝流程

在工藝流程中為了確保生物處理環節的有效性,再加上工業污水的水質復雜不均以及pH值變化過大,所以在工藝設置上,多采取中和調節-沉淀-氣浮預處理的工藝流程來降低SS濃度和調節pH值的大小。通常還根據工業廢水的污染物雜質的濃度過高,導致了可生化性逐漸降低的趨勢,我們選擇了水解酸化的工藝流程以便有效地提高廢污水的可生化性,為提高后繼的處理環節中污染物的除去率目的。

2 工藝選擇

2.1 氣浮藥劑用量

經過一些學者的實驗和研究,目前已經出現了很多種的氣浮藥劑,據試驗的數據顯示,這些藥劑處理高濃度的抗生素工業廢水的能力都得到了很高的SS與CODCr去除率,國內的有些學者才用分散型水介質陽離子PAM處理SS濃度68500mg/L,CODCr濃度50000mg/L硫酸慶大霉素制藥廠所產生的廢水,SS與CODCr的去除率分別高達到98.7%和75.9%。與它不同的是本工藝流程處理中對氣浮藥劑的選用是采用聚合氯化鋁和陽離子型的PAM。聚合氯化鋁配制濃度為1%,PAM配制的濃度為0.03%,將配置好的聚合氯化鋁分別加入濃度200mg/kg, 150mg/kg,100mg/kg,把PAM分別加入濃度為10mg/kg,5mg/kg,3mg/kg,然后進行氣浮藥劑的實驗,測定出、進水中SS和CODCr濃度。

2.2 水解酸化

水解酸化工藝流程主要是通過對控制污水的酸度、停留時間將厭氧消化反應控制在酸化和水解階段。它是利用產甲烷菌與產酸菌的世代周期、pH值以及生存環境等條件的不同,經過水解酸化的不斷處理,流出的工業污水中那些較為難以分解的一些大分子就會逐漸降解為一些比較容易分解的小分子顆粒,從而確保了抗生素生化毒性的降低,保證了廢水的可生化性提高的可能。本文闡述的水解酸化的工藝流程中設置了2個5m×5.3m×5.3m的反應器,他們的有效容積達到120m2;每一個反應器底部3.4m~1.5m處設有XY型彈性的藥劑填料層,填料占空間占整個反應器容積的40%左右,當水解酸化的反應器里面布設了填料,既可以通過掛膜的方法,進行廢水的上流過程中所產生的水解酸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同時還可以阻留和過濾細小的輕質雜質污泥,從而大大降低了出水COD濃度、SS以及污泥的流失率。然后通過2臺抽水泵的運行,不斷地向2個反應器中注水,讓氣浮后的工業廢水能夠在水解酸化的反應器中長時間的停留,停留最佳時間為分別為26h、13h、6.5h。然后在測定出、進水中的NH3-N、BOD5、CODCr濃度以及出水中的所有的有機揮發酸(VFA)的濃度。

2.3 SBR負荷

SBR工藝流程具有厭氧與好氧兩個過程不斷交替進行,它的優點是耐沖擊負荷性能強、脫氮除磷處理效率高、各工序可根據水量、水質靈活調整,無須二沉池、占地省、工藝流程簡單、造價低等特點。它主要是用于那些間歇排放以及小流量污水處理工程。高濃度的抗生物廢水通常都是采用好氧-厭氧等多種方法進行聯合處理,好氧性反應器的主要作用就是進一步地處理那些在厭氧環節中出水,使其能夠達標排放標準。本工藝流程中對SBR采用了2個5.2m×6.3m×5.4m的反應器,他們中最大的有效容積為125m3;污泥的濃度高達2000mg/L;排出比為35%。排水1h,沉淀1h,進水1h,通過不斷地加入自來水或調節池的儲水,就可以調節進水COD濃度分別為1500mg/L,1000mg/L,通過調整操作的時間分別是8h,6h,4h,可以調整污泥負荷0.05kgBOD/kgSS·d~0.2 kgBOD/kgSS·d,測定在不同條件下出、進水的NH3-N、BOD5、CODCr濃度,以確定SBR對負荷的承受能力。

3 結論

運用氣浮-水解酸化-SBR工藝處理硫酸卷曲霉素是切實可行的,不同負荷處理結果表明系統抗沖擊性能較好。本工藝較適宜的運行條件為:氣浮工藝PAM濃度5mg/kg、聚合氯化鋁濃度100mg/kg;水解酸化反應器廢水停留時間13h;SBR反應器污泥負荷為0.14kgBOD/kgSS·d。在此參數下運行,出水水質能夠達到COD

參考文獻

第5篇:化工污水處理工藝范文

關鍵詞:城鎮污水新型一體化氧化溝工藝脫氮除磷

1、工程概況

石阡縣污水處理廠工程設計規模為0.4萬m3/d,占地2.67hm2。采用新型一體化氧化溝工藝。由于廠外配套的污水管道系統還在完善之中,目前日均處理水量為0.26萬m3左右。該廠自投產以來運行效果良好。

2、設計進、出水水質

石阡縣污水處理廠主要進、出水水質設計指標見表1。

3、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石阡縣污水處理廠采用新型一體化氧化溝工藝,其流程見圖1。

圖1 新型一體化氧化溝工藝流程

4、主要構筑物及設備參數

4.1粗格柵井

在污水提升泵房前采用粗格柵。粗格柵為機械清渣,柵距25 mm。

4.2進水泵站

采用4臺不堵塞潛水污水泵,其中2臺功率為11kw,流量為110m3/h,2臺功率為5.5kw,流量為55m3/h,

4.3旋流沉砂池

采用旋流沉砂池,2座,每座池的直徑1.83 m,深3.30m,單池設計流量為60.2L/s。

4.4一體化氧化溝

一體化氧化溝分為2組,每組池集厭氧、缺氧、好氧、沉淀為一體。約30%從旋流沉砂池流出的污水與從好氧區回流過來的富含硝酸鹽的混合液在預缺氧區混合,混合液由1臺水下攪拌器攪拌以保持懸浮狀態。隨后,混合液由缺氧區進入厭氧區,在此與約70%的從旋流沉砂池過來的污水混合。厭氧區內有1臺水下攪拌器進行攪拌。然后,厭氧段的混合液流入推流進入好氧段。好氧段采用3臺深水射流曝氣機曝氣。在好氧段內完成硝化反應的混合液被回流水池內的1臺低揚程的穿墻回流泵從好氧區回流至缺氧區中。一體化氧化溝的設計參數及其各單元的有效容積分別見表2和表3。

表2 生化反應池的設計參數

表3 一組一體化氧化溝各單元的有效容積

4.5紫外線消毒

紫外消毒渠道深2140mm,寬800mm,長7300mm,采用浸沒式紫外消毒設備,12個紫外燈分兩排安裝在一個明渠內,每排6個紫外燈,與設計流量0.4萬m3/d相適應。自投入運行以來消毒后出水中糞大腸菌群數在1000個/L以下。

4.6污泥脫水機

采用2臺JX-103疊螺式濃縮脫水機,1用1備。剩余污泥經脫水后含水率達到78%以下。

5、運行效果及討論

5.1運行效果

新型一體化氧化都工藝有自身的優點[1]。石阡縣污水處理廠2010年1~12月運行結果見表4。從表中可看出,污水處理廠除了TN的去除率在68%以下之外,其他指標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出水水質均能滿足設計要求,說明該一體化氧化溝工藝具有較好的脫氮除磷功能。

表4 連續運行階段的工藝條件及運行結果

5.2討論

(1)缺氧池與厭氧池倒置, 將缺氧池放在厭氧池前面, 回流污泥、混合液和部分污水先進入缺氧池,回流污泥和混合液中的硝酸鹽在此進行反硝化, 以確保后邊的厭氧池處處于絕對厭氧狀態, 提高了對磷的去除效率[2]。石阡縣污水處理廠的實際運行結果已表明,該新型一體化氧化溝工藝TP去除率在62.1%~81.6%。

(2)該一體化氧化溝工藝NH3-N的去除率在80%以上,NH3-N去除率較高,但對總氮去除率不高,說明了硝化作用較好,而反硝化作用不好。原因是缺氧區的容積偏小影響反硝化的效率。為了提高反硝化效率,在實際運行中,控制好氧區曝氣量及溶解氧,將部分好氧區改為缺氧區,增大缺氧區的容積,從而使反硝化更完全。

(3)石阡縣城內的生活污水屬于典型的低濃度城鎮生活污水,石阡縣污水處理廠采用新型一體化氧化溝工藝,其COD、BOD5、SS、NH3-N去除率較高,均在80%以上,說明對于低濃度城鎮污水處理采用新型一體化氧化溝工藝較合適。

(4)一體化氧化溝工藝中各生化池的溶解氧控制是保證脫氮除磷效果的關鍵。在運行中缺氧段和厭氧段溶解氧宜分別控制在0.5mg/L、0.2mg/L以下。由于缺氧段的溶解氧受回流污泥中溶解氧的影響,因而要求好氧區溶解氧不能太高,控制在3mg/L以下為宜。缺氧段的溶解氧主要取決于好氧區的溶解氧和內回流比,該工藝好氧區溶解氧的控制是通過在回流水池附近實行遞減供氧,內回流比控制在200%對。而為保證硝化效果和聚磷菌的超量吸磷以及BOD5的去除,好氧區的溶解氧控制宜在2 mg/L以上。

(5)該污水處理廠服務地域的污水水質濃度偏低,所以設計時不設初沉池,污水經過沉砂池后直接進入生化池,提高了污水進入生化池的有機物濃度,從而保證脫氮除磷所需的碳。該改良一體化氧化溝工藝采用了多點進水方式,為脫氮與除磷提供了充足的碳源,保證了脫氮除磷的效果。經過預處理的污水有70%的污水直接進入厭氧區,為聚磷菌的釋磷提供碳源。而余下的30%的污水直接進入缺氧區,為反硝化菌對內回流的硝態氮進行反硝化提供碳源,解決了傳統氧化溝工藝缺氧區碳源不足的問題。多點進水的流量分配比例要根據實際的污水水質計算求得[3]。為滿足除磷要求的C/P比,該污水處理廠直接進入厭氧段的污水比例在50%~70%之間調整。

(6)該一體化氧化溝工藝沉淀區斜板下部設有特殊的過渡區,具有良好的消能和調整流態的作用,沉淀效果較好,沉降過程不受溝內主流的影響[4]。沉淀后的污泥部分自動回流進入好氧區,部分通過行車刮吸泥機抽至好氧區,沉淀污泥及時回流且回流方式靈活,提高了沉淀區的沉淀效率。

(7)該污水處理廠曝氣系統采用深水射流曝氣機,這種曝氣設備的噴嘴位于水面下一定深度,水氣混合流從噴嘴噴出后需經歷較長的行程才能達到水面,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氧的轉移效率,比傳統的氧化溝工藝采用的轉刷、轉碟、微孔曝氣的供氧效率高,維護管理方便。

(8)該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為設置污泥濃縮池,剩余污泥直接通過疊螺式濃縮脫水機進行處理,避免了污泥在濃縮池中停留時釋磷,從而防止了磷隨濃縮池上清液回流到污水處理系統。

6、結語

石阡縣污水處理廠采用新型一體化氧化溝工藝處理低濃度生活污水,說明了該工藝缺氧區、厭氧區和好氧區的排列方式基于倒置A2/O工藝的原理,在傳統厭氧池前增加預缺氧池,經過預處理的污水先經過缺氧區再到厭氧區,這樣達到了更好的脫氮除磷效果。運行實踐表明新型一體化氧化溝工藝在該污水處理廠的應用是比較成功的。

參考文獻:

[1] 楊星宇 , 孟凡麗. 新一代一體化氧化溝處理城鎮污水技術研究[J]. 環保科技 2008,4: 42-46

[2] 陸天友, 鐘仁超. 倒置A2/O型一體化氧化溝工藝特點及經濟性分析[J]. 貴州化工 2011, 36( 2): 36-38

第6篇:化工污水處理工藝范文

關鍵詞:三峽庫區;人工濕地;農村污水

中圖分類號:G81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三峽庫區居民居住相對分散,農村生活污水具有污水面廣、排放分散、水量偏小、有機物濃度偏高、日變化系數大等特點,農村村落集鎮的污水處理,不可能鋪設大型污水管網,只能走小型化、就地化、分散式處理的道路[1]。分散式污水處理的方法有中小型污水處理設備、人工濕地、土地滲濾及其他一些土地處理技術,在這些方法中,人工濕地處理農村生活污水具有一次性投入低、日常管理方便,很適合三峽庫區農村的生活污水處理要求。本研究首先通過中試試驗研究了采用高效厭氧-接觸氧化-人工濕地組合工藝處理三峽庫區農村生活污水的運行參數和處理效果,探討了該組合工藝處理農村污水的可行性。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裝置

本中試試驗設施位于重慶市涪陵區某鎮,其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工藝流程示意圖

該系統由格柵井、高效厭氧池、接觸氧化池、一級潛流式人工濕地池和污泥干化池五部分組成組合工藝。格柵井設置細格柵網,柵條間隙10mm,污水經過格柵通過提升泵提升進入高效厭氧池,該池HRT為10h,厭氧池出水自流進入接觸氧化池;接觸氧化池內設軟性填料,HRT為3h,采用穿孔曝氣管通過充氣機曝氣。好氧池出水經豎流式沉淀池沉淀處理后進入人工濕地進行深度處理,濕地池出水經渠收集并經消毒處理后直接排放。沉淀池產生的污泥定期排放污泥干化池,干化處理后的污泥運往垃圾填埋場處理。

1.2 運行條件

原水為該鎮場鎮的生活污水,系統處理能力為10m3/d,系統連續進水,連續出水,接觸氧化池采取充氣機曝氣,采取開5h停1h的曝氣方式,曝氣量通過閥門調節,出水DO控制在2.0mg/L左右;連續運行約4個月,從系統開始啟動到調試運行結束用時2個月(2011年6月21日-8月15日),后2個月(2011年8月15日-10月10日)為穩定運行期。進水水質如表1所示。由于間斷暴雨的影響,導致進水污染物濃度有較低水平出現。

表1 污水水質

1.3 測定指標與方法

pH:pH-3C型酸度計;COD:重鉻酸鉀法;NH4+-N: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TN: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TP:鉬銻抗分光光度法[2];DO:溶氧儀;生物相:光學顯微鏡。

2 人工濕地系統除污效果與分析

2.1 對COD的去除效果

組合工藝對COD的去除效果如圖2所示。出水COD為23.3~256.0mg/L,平均值為88.4 mg/L,組合工藝對COD的平均去除率為70.2%,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

圖2 組合工藝對COD的去除效果

調試運行初期,進水COD濃度較穩定,平均在341.6 mg/L,而厭氧接觸池出水COD濃度約為411.3 mg/L,說明投加污泥還未完全適應系統環境,發生了“厭氧增溶”現象,約20天后增溶現象消失,此時接觸氧化池有少量掛膜。期間有2天受暴雨影響,進水COD濃度出現較大波動,如圖所示,而組合工藝系統出水較為穩定,表明系統有較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受8月9號暴雨影響,進水有機負荷急劇下降,而曝氣強度未及時調低,導致短程接觸氧化池出現污泥老化現象,池體表面浮現較多褐色死泥,污泥鏡檢發現活性污泥中累枝蟲等固著型原生動物逐漸消失,出現大量表殼蟲和游仆蟲等游泳型原生動物,如圖3所示。隨后通過采取逐漸提升進水有機負荷,定量排泥和適當降低曝氣強度等措施,污泥老化現象消失。8月中旬,系統進入穩定運行期,出水COD完全達標,穩定在53.4 mg/L左右。

污泥老化前鏡檢照片―累枝蟲 污泥老化后鏡檢照片―表殼蟲

圖3 微生物鏡檢照片

2.2 對NH4+-N的去除效果

組合工藝對NH4+-N的去除效果如圖4所示。

圖4 組合工藝對NH4+-N的去除效果

由圖4可知,系統穩定運行期間,系統出水NH4+-N為1.0~15.8 mg/L,平均為6.5 mg/L,平均去除率為74.4%。

7月14號之前,厭氧接觸池出水NH4+-N濃度略高于進水濃度,說明投加污泥未完全適應系統環境,一部分污泥失去活性,且被厭氧氨化,從而使厭氧接觸池出水NH4+-N濃度略有升高;最終出水NH4+-N濃度逐漸降低,此時短程硝化池掛膜也逐漸增加。之后,進水NH4+-N濃度略有波動,而厭氧接觸池出水NH4+-N濃度趨于穩定,但在8月15號至29號之間,人工濕地池出水NH4+-N去除率急劇降低,最低低至41.7%,是由于8月9號暴雨引起的接觸氧化池污泥老化使硝化細菌流失嚴重,而該細菌世代時間長,雖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最終出水氨氮濃度仍長時間處于較高水平。8月29號后,系統開始恢復,氨氮平均去除率達到88.3%。

2.3 對TN的去除效果

系統穩定運行期,TN的去除效果如圖5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該組合工藝對TN的處理效果較好,高效厭氧池和接觸氧化池對TN的去除分擔率較低,TN的去除主要發生在人工濕地池,是在濕地濾料中生物膜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和水生植物的同化吸收作用共同作用下得以去除,人工濕地池出水TN平均濃度為13.9 mg/L,平均去除率為54.5%。

圖5 組合工藝對TN的去除效果

2.4 對TP的去除效果

系統穩定運行期,組合工藝對TP的去除效果如圖6所示。

圖6 組合工藝對TP的去除效果

該系統TP的去除主要是由厭氧接觸池鐵碳床通過電化學原理除磷和人工濕地池去除,接觸氧化池對TP的去除分擔率較低,主要是因為接觸氧化池剩余污泥排放量少。從圖6中可以看出,厭氧接觸池對總磷的去除貢獻率達到50%左右,再經過接觸氧化池過量吸磷,最后在濕地系統的生物、化學和物理共同作用下使系統出水TP能夠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平均去除率為77.9%。

2.5 討論

系統穩定運行期,組合工藝各處理單元對污染物的去除分擔率如圖7所示。

圖7 組合工藝各處理單元對污染物的去除分擔率

綜合來看,穩定運行期組合工藝出水各指標均達到甚至優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高效厭氧池、接觸氧化池和人工濕地池對COD的去除率分別為50.1%、34.0%和15.9 %,對NH4+-N的去除率分別為31.8%、54.1%和14.1%,對TN的去除率分別為6.7%、26.5%和66.8%,對TP的去除率分別為49.5%、13.3%和37.2%。

厭氧接觸池內設置的鐵碳床除了有除磷作用外還能通過鐵碳微電解作用進一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彈性填料能截留大量異養微生物且較高SRT和HRT,使得厭氧接觸池有較高的COD去除率;該反應單元對NH4+-N的去除能力有限,主要是通過該單元所產生的CH4和CO2從反應器中溢出從而吹脫去除NH4+-N;TN的去除率也很低,主要是由該單元NH4+-N吹脫量有限,且反硝化作用底物不足所致。

接觸氧化池對厭氧出水進行進一步處理。NH4+-N的去除主要發生在該處理單元,維持出水DO在2.0mg/L左右,且進入該池的進水有機負荷較低,有利于硝化細菌成為優勢菌種,使得硝化作用能充分進行;TP的去除是通過聚磷菌過量吸磷作用去除,但由于該池進水有機負荷低和較少排泥量,使得該處理單元TP分擔率不高。

人工濕地池作為生態處理系統,在預處理系統之后,對污水進行進一步的凈化,該凈化過程是以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式共同作用的結果。該處理單元對COD和NH4+-N的分擔率較低,主要是由于預處理系統對COD和NH4+-N處理能力較強,使其進水負荷較低。TN和TP分擔率較高,分別為66.8%和37.2%。

2.6 經濟分析

本中試試驗裝置配置有潛污泵2臺(1用1備),充氣泵2臺(1用1備),混合液回流泵1臺,每天工作20h,電價按0.52元/(kW?h)計,根據長期統計數據計算得總運行費用約為0.28元/m3(不含設備折舊費),其中動力費0.23元/m3,藥劑費(微量元素等)0.05元/m3。

3 工程實例

在中試試驗的基礎上,調研小組對三峽庫區重慶段兩個采用高效厭氧-接觸氧化-潛流式人工濕地組合工藝的鄉鎮污水處理工程(涪陵區南沱鎮農村截污處理工程和云陽縣盤龍鎮農村截污處理工程)進行了現場調研。兩鄉鎮污水處理工程工藝基本相同,都以格柵、高效厭氧和接觸氧化工藝作為前處理工藝,主體工藝采用潛流式人工濕地工藝。

表2 兩鄉鎮污水處理廠處理數據統計

兩座污水處理工程均已成功運營,處理能力已基本飽和,如表2所示,污水排放均已達到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標準的B類排放標準。從而進一步用實例證明了該工藝適用于三峽庫區污水的處理,可以應用于污水處理廠項目的工藝設計。

4 結論

① 采用高效厭氧-接觸氧化-潛流式人工濕地組合工藝處理三峽庫區鄉鎮生活污水是完全可行的,出水各指標均能達到甚至優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對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別可達84.1%、86.9%、63.2%和79.5%。

② 高效厭氧池對NH4+-N和TN的分擔率較小,對COD和TP的分擔率較大;接觸氧化池對COD和NH4+-N分擔率較高;人工濕地池對TN和TP的處理效果較好。綜合來看,組合工藝處理效果穩定,抗沖擊負荷能力較強。

③ 通過兩個工程實例的相關數據分析,進一步證明了該工藝適用于三峽庫區小城鎮污水的處理,可以應用于污水處理廠項目的工藝設計。

參考文獻

第7篇:化工污水處理工藝范文

關鍵詞:化工污水處理;化工企業技術

中圖分類號:TQ08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11-000-01

前言

當今時代,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石油化工企業也在快速發展,石油化工企業直接影響著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實際上,我國的石油化工企業在運轉的過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但是我國大部分的石油化工企業都建在水資源匱乏的地區,這樣會導致石油化工企業由于水資源不足而影響石油化工企業的長遠發展,另一方面,我國飛速發展的經濟使得石油消耗量不斷增加,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規模就會越來越大,企業內部污水量會持續增長,污染物也變得越來越多。尤其是在最近幾年,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注石油化工企業的污水處理問題。

一、化工污水處理問題

對于不同的化工企業來說,在企業運行過程中都會產生不少廢水,并且這些廢水中都存在不少有害物。在化工企業的生產過程中主要通過以下幾個工序產生廢水,化工鍋爐排水、產品洗滌、循環水脫鹽、產品分離脫水等工序。此外,由于不同的化工企業產生的廢水中有害物質的含量不同,因此污水處理技術也不同。當然通過科學的污水處理方法我們還能夠讓一些污水進行再次利用。科學合理的污水處理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確保污水處理系統的穩定運行。

二、淺究化工污水處理技術

目前,我國主要運用了以下幾種方法進行化工污水處理,首先是化學處理法,其次是物理處理法,最后還有生物處理法。

(一)化學處理法

化學處理法,顧名思義就是運用相關的化學反應科學處理污水。通常情況下主要有以下幾種化學反應,第一種是氧化還原反應,第二種是中和反應,第三種是絮凝反應等。這就需要我們根據污水中不同的物質進行施行相應的化學反應,最終達到分解污染物的目的。中和反應處理方法一般情況下運用在酸堿含量大的廢水中,尤其是對于化學藥劑制作時產生的廢水、鍋爐水等來說,大都需要運用中和反應來分解污水中的有害物質。我們還可以充分發揮中和反應的作用,盡量中和酸堿含量過大的廢水,也可以在過濾過程中運用藥物完成廢水的中和反應。

一般情況下,進行廢水處理時我們可以選用石灰、燒堿等材料進行中和反應,日常生活中燒堿的使用比較廣。氧化還原法,也就是充分利用了化學物質可以氧化還原的特征,合理運用氧化還原方法把廢水中的有害物質變成危害性較小或沒有危害性的物質,至少可以降低廢水對環境的影響。我們都知道,氧化還原法主要有3種,一種是臭氧還原法,一種是濕式空氣氧化法,還有一種是聲化法。值得一提的是,第二種方法一定要確保高溫高壓密封的環境,然后才能在此基礎上運用氧氣使廢水中的硫化物進行氧化。如果溫度和壓強達不到要求就會影響硫化物的氧化結果,并且這種方法投入生產還需要大量的資金,這樣就制約了這種處理方法的使用范圍。

(二)物理處理法

所謂的物理處理法就是充分發揮物理反應的作用,把污水中的有害物質進行分離,使用較為廣泛的物理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吸附法,一種是分離法。前者主要是利用多孔顆粒的吸附作用,讓多孔顆粒充分接觸廢水,進行完成廢水中有害物質的吸附。這種吸附法主要是運用活性炭、沸石等物質。吸附法的原理就是化學引力以及靜電力等。但是分離法與此不同,分離法主要是運用膜分離廢水中的有害物質,在分離過程中,分離結果一般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使用范圍較為廣泛,并且分離法的設備操作簡單,處理效果較為滿意。另外,在一些化工企業中,分離方法還包括電滲析、液膜等其他方法。

(三)生物處理法

在所有的污水處理方法中,生物處理方法是目前為止用途最廣、方法最多、污水處理效果最好的方法。這種污水處理方法就是運用微生物來分解廢水中的有害物質,進而完成廢水的科學處理。不同廢水中存在的微生物不同,在進行廢水處理時就需要用不同的生物法。一般分為兩種方法,一種是好氧生物處理法,一種是厭氧生物處理法,兩種處理方法的選用是需要根據廢水的含氧量來確定的。好氧生物處理法主要適用于氧氣含量高的廢水處理中,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則適用于缺氧的廢水處理中,進行有害物質的分解。并且還能夠回收利用分解過程中產生的甲烷,這樣就能降低污水處理技術對環境的破壞。

三、結束語

當然,在實際的污水處理過程中,通常沒有那么簡單,大多數時候都需要運用多種處理方法的結合,結合具體的污水有害物質的含量及種類,設計出最佳的處理方法,確保污水的排放符合要求,盡可能的降低環境污染。不同的污水處理方法組合在一起效果不同,并且組合方法多種多樣,我們一定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制定科學的處理方法。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工業發展迅猛,化工企業的污水處理面臨著很大的挑戰,經過處理后的污水需要滿足環保的要求。另外,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增強了人們的環保意識,污水排放標準也越來越高,我們需要加強污水排放監督力度,保證污水合理排放。除此之外,政府部門還需要增加污水處理的投入,重視污水處理工作。綜上所述,化工企業為我們的生活注入了新的血液,只有不斷強化污水處理工作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化工企業的發展,才能為造福于人類,最終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

參考文獻:

[1]朱進銘.化工污水處理技術分析[J].中國化工貿易,2012(5).

第8篇:化工污水處理工藝范文

微污染水源水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啟動過程、工藝狀態是如何變化的?工藝啟動過程完成的標志有哪些?氣水比在工藝啟動及運行調節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調節氣水比的依據又是什么?我們通過YDT型彈性立體填料穿孔管曝氣方式的生化池在水源水自然接種的條件下,填料掛膜過程工藝運行狀態的變化,分析工藝啟動過程完成的標志。并通過氣水比的調節考察氣水比對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響,以期為工程設計及運行管理提供優化的設計參數和運行條件。

1 試驗概況

1.1 工藝流程

試驗在廣東省東江的一條引水渠道邊開展,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工藝流程框圖

渠內水源水通過潛水泵提升至進水計量槽,由量水堰測針讀數計量進水流量,經進水井和進水配水池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由尾門測針讀數控制生物接觸氧化池水位。處理后的出水經出水配水池排入主渠。以羅茨鼓風機向生物接觸氧化池供氣,供入池內的空氣量通過玻璃轉子流量計、氣壓表和壓力式溫度計進行計量,多余的空氣通過旁通管排空。

1.2 試驗設計

1.2.1 工藝運行條件

采用引水渠內的水源水對生化池進行微生物接種,保持水力停留時間(HRT)為60min,控制氣水比為1.70(空氣量已換算成20℃、1 atm狀態,下同),進入填料掛膜的工藝啟動過程。啟動過程完成后,進入工況試驗階段,保持生化池HRT為50min,調節氣水比分別為1.30、1.00、0.90、0.80和1.20,每個工況運行10天左右。工況試驗階段水溫為25.4℃~30.1℃,平均為27.6℃。

1.2.2 取樣與測試

每隔1h分別在生化池進出口取樣,連續取12h的混合水樣作為當日水樣,并及時分析。測試項目與方法如表1所示。

2 試驗結果與分析

2.1 工藝啟動過程

2.1.1 氨氮去除效果的變化

第9篇:化工污水處理工藝范文

氧化法本身又有多種分類,主要是石油化工企業產生的廢水在成分上具有巨大的差異,所以要針對其成分特點選擇具體的氧化方法,以實現高效、最經濟、最安全的處理石油化工廢水的目的。在此介紹幾種典型的氧化方法和適用范圍:第一,利用光催化氧化法處理含有21種有機污染物的污水,效果顯著,且不會產生二次污染,該方法屬于最新的處理石油化工污水的技術方法,目前還在研究和完善中;第二,利用濕式氧化法對含有有毒有害污染物和高濃度難降解的有機污染物進行處理,經過實踐調查研究,利用濕氧化法處理石油化工廢水時COD、無機硫化物等物質的去除率分別能達到81.8%和100%。該技術方法在應用上效果顯著,能夠有效的控制環境污染物,我國通過濕式氧化法處理石油化工廢水在效果上已經達到了國外同類設備處理石油化工廢水的效果;第三,利用臭氧化法與生物活性炭吸附技術相結合對石油化工廢水進行深度處理,能夠有效氧化有機污染物,同時提高活性炭的含氧量,延長使用期限,降解效果顯著。

物理方法處理石油化工廢水

物理方法處理石油化工廢水也有諸多的分類:

1吸附

吸附是指通過利用固體物質的多孔性來吸附廢水中的污染物的物理方法,吸附一般選用活性炭,因為活性炭具有較強的吸附性能,處理廢水效果好,但是吸附方法在應用上具有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陷,所以吸附方法需要和上文提到的絮凝和臭氧氧化方法結合運用。

2膜分離

膜分離污水處理方法在類型上也表現為多樣化,如微濾、超濾及反滲透等,在實踐應用中膜分離技術方法在去除石油化工廢水的臭味、色度上都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還能夠有效去除有機污染物和微生物,該技術方法具有穩定可靠的應用價值。

3氣浮法

氣浮法是通過投放分散度高的小氣泡哎粘附石油化工中的懸浮物,小氣泡在廢水中浮升到水面也會把附著物帶出并使油類物質分離。在石油化工廢水的處理程序中,氣浮法是在經過絮凝工序后應用的技術方法,經過實踐表明,氣浮法在處理石油化工廢水中具有穩定可靠的效果,值得繼續推廣,夸大其使用范圍。

生化方法處理石油化工廢水

1好氧處理

好氧處理的方法種類較多,在石油化工廢水處理中可以應用的好氧處理方法有高效好氧生物反應器、生物接觸氧化等技術方法,這一方法一般都與厭氧處理方法相結合應用,很少單獨在石油化工污水處理中使用。

2厭氧處理

石油化工廢水可生化性能差異在處理上一般需要先進行厭氧處理來提高其在后續的處理中的可生化性。厭氧處理方法主要有兩類:其一是在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中應用的升流式厭氧污泥床,不但成本低,效果也十分顯著;其二是厭氧固定膜反應器,能夠有效截留附著污水中的厭氧微生物,將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進行轉化后去除,該技術方法具有簡單便捷、應用時效長的特點,也具有深遠的應用價值和推廣必要。

3組合法

石油化工廢水的污染種類復雜多樣,在不同的煉油廠廢水水質表現得不盡相同,所以在處理方法上也不能單一的使用某種方法,所以將好氧處理方法與厭氧處理方法有效結合在處理效果上必將更加有效。這種組合的處理方法經過在石油化工廢水處理中應用,效果非常好,所以值得在應用中加以推廣,來為廢水處理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技術方法。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投稿咨询
日本少妇浓毛bbwbbwbbw|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色污在线观看| 777午夜福利理伦电影网 | 日韩精品国产自在欧美| 久久精品美女久久| 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综合在线视频精品专区| 国产大片内射1区2区| 国产小屁孩cao大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 国产后入又长又硬| 色亚洲成人|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精品樱花网站| 国产不卡在线看| 大地资源在线播放观看mv| 麻豆av传媒蜜桃天美传媒|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一性一交一伦一a片|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三级网址|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 国产偷人妻精品一区|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日韩亚洲欧美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AA|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app| 欧美激情第1页| 中文字幕亚洲区第一页|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人妻少妇偷人无码视频|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 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app|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嫩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