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妊娠高血壓的控制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妊娠期高血壓在臨床上算是一種多發病,好發于20~35歲年齡的初孕婦。其致病原因至今不明,但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與其發病原因有關的主要因素是家族遺傳,家族中有高血壓哦病史、孕婦的母親有過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史、營養不良貧血、低蛋白血癥、羊水過多和工作壓力大的患者比較容易患此疾病。妊娠綜合征為全身性的血管病變,可以導致重要器官的功能損傷,從而出現嚴重的并發癥,比如妊高征性的心臟病、肺水腫、肝破裂等,病死率非常的高[1]。在以往的護理中效果不佳,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與舒適度等方面也不是很滿意。而筆者醫院在對該類疾病的患者進行護理的時候發現,在對妊娠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時使用產科護理干預的方法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現將其具體方法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70例進行分析研究,并隨機分成對照組(35例)和治療組(35例)。在這70例妊娠高血壓患者中初產婦有45例,經產婦25例,患者的年齡都在24~40歲,平均年齡為(28.10±2.20)歲。孕周<30周的10例,35周以下的29例,>35周的31例,全部的患者都是單胎,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沒有很突出的差別,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較性。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中對照組給予普通護理,治療組在采取普通護理的基礎上對妊娠期高血壓的患者實行產科護理干預治療。
1.2.2診斷方法。
①實驗室診斷:血壓超過140/90mmHg。24h內中段尿尿蛋白≥0.3g者。血液檢查血小板計數<100×109/L,該數據會隨著病情的加重而呈現出進行性的下降。②其他輔助檢查:心腦檢測可及時發現妊娠高血壓患者的心、腦的異常。B型超聲檢查可及時了解胎兒情況,以及羊水水量和胎盤成熟度水量的減少,比如羊水指數≤5cm,說明胎兒比孕周小,子宮動脈臍動脈血流高阻,造成胎兒缺氧。眼底檢查視網膜小動脈可以反映全身臟器小動脈的情況,正常情況下視網膜動靜脈管徑比為2∶3,妊娠高血壓是則為1∶2,甚至是1∶4,嚴重的可伴有視網膜水腫和脫落等[2]。
1.2.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對結果進行分析,統計學的P<0.05時才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組患者經過治療后血壓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從護理效果來看治療組經過產科護理干預治療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妊娠高血壓是產科中比較嚴重的疾病,假使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將會對患者與胎兒的生命安全產生巨大的威脅[3]。因此,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護理方式也十分的重要。筆者的科室通過大量的臨床研究觀察發現產科護理干預在妊娠高血壓患者的病情控制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具體方法如下:①病情觀察干預。護理人員應每天定時對患者的血壓進行檢測,情況比較嚴重的患者需要24h進行心電監護,將患者的每天的尿量進行記錄,每天囑咐患者定時定量的吃藥,如發現血壓升高或由不良反應的出現應立即向患者的經管醫師進行匯報。②心理護理干預。由于妊娠高血壓疾病比較危重,這就給患者與患者家屬的心理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進行個人化的心理輔導,并對患者及家屬講解妊娠高血壓的治療進展等,讓患者做到對自己病情心中有數,從而消除患者負面心理影響,最終達到穩定患者情緒的目的。本文通過對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70例進行分析研究,并隨機分成對照組(35例)和治療組(35例),對照組給予普通護理,治療組在采取普通護理的基礎上對妊娠期高血壓的患者實行產科護理干預治療。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血壓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從護理效果來看治療組經過產科護理干預治療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參考文獻
[1]陳秀芬.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1):2007.
[2]單月玲.關于產科護理干預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12):168.
摘 要 目的:探討硫酸鎂治療妊娠高血壓疾病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21例患者使用硫酸鎂治療,21例使用硝酸甘油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后血壓控制情況和尿蛋白變化情況。結果:觀察組平均動脈壓水平穩定患者雖少于對照組(P<0.05),但持續下降患者明顯多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蛋白消失和減少的患者明顯多于對照組(P<0.05)。結論:硫酸鎂治療妊娠高血壓疾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壓并能減少患者尿蛋白。
關鍵詞 硫酸鎂 妊娠高血壓疾病 臨床價值
關鍵詞 硫酸鎂 妊娠高血壓疾病 臨床價值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039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039
中、重度妊娠高血壓疾病是產科急危重癥,較嚴重的并發癥有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腎功能衰竭、腦出血、DIC、胎盤早剝等,為了防止其并發癥往往需要在短時間內及時有效控制血壓,否則極有可能導致孕產婦及胎兒死亡[1]。本組主要研究硫酸鎂對于重度妊娠高血壓疾病血壓控制及尿蛋白的作用,現報告如下。
中、重度妊娠高血壓疾病是產科急危重癥,較嚴重的并發癥有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腎功能衰竭、腦出血、DIC、胎盤早剝等,為了防止其并發癥往往需要在短時間內及時有效控制血壓,否則極有可能導致孕產婦及胎兒死亡[1]。本組主要研究硫酸鎂對于重度妊娠高血壓疾病血壓控制及尿蛋白的作用,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資料與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42例,本組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蛋白尿和雙下肢水腫,隨機將所有患者均分為兩組,每組各21例,觀察組年齡19~41歲,初產婦15例,經產婦6例;重度患者7例,中度患者6例,輕度患者8例,其中血壓在150/100mmHg以上11例。對照組年齡20~40歲,初產婦16例,經產婦65例;重度患者8例,中度患者6例,輕度患者7例,其中血壓在150/100mmHg以上12例,兩組年齡、產次以及血壓情況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42例,本組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蛋白尿和雙下肢水腫,隨機將所有患者均分為兩組,每組各21例,觀察組年齡19~41歲,初產婦15例,經產婦6例;重度患者7例,中度患者6例,輕度患者8例,其中血壓在150/100mmHg以上11例。對照組年齡20~40歲,初產婦16例,經產婦65例;重度患者8例,中度患者6例,輕度患者7例,其中血壓在150/100mmHg以上12例,兩組年齡、產次以及血壓情況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觀察組采用負荷劑量的硫酸鎂5g加入0.9%氯化鈉溶液100ml靜脈滴入,30分鐘內滴完,并將20g硫酸鎂加入5%葡萄糖液1000ml,微泵泵入維持,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和血壓變化進行調整,對照組使用硝酸甘油10mg加入0.9%氯化鈉溶液100ml靜脈滴入,微泵泵入維持,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和血壓變化進行調整,觀察兩組血壓控制情況以及對患者的尿蛋白進行檢測,以了解兩組治療方法對于患者血壓控制的效果以及尿蛋白的影響。
方法:觀察組采用負荷劑量的硫酸鎂5g加入0.9%氯化鈉溶液100ml靜脈滴入,30分鐘內滴完,并將20g硫酸鎂加入5%葡萄糖液1000ml,微泵泵入維持,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和血壓變化進行調整,對照組使用硝酸甘油10mg加入0.9%氯化鈉溶液100ml靜脈滴入,微泵泵入維持,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和血壓變化進行調整,觀察兩組血壓控制情況以及對患者的尿蛋白進行檢測,以了解兩組治療方法對于患者血壓控制的效果以及尿蛋白的影響。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結 果
兩組平均動脈壓變化趨勢比較:觀察組平均動脈壓水平穩定患者雖少于對照組(P<0.05),但持續下降患者明顯多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兩組平均動脈壓變化趨勢比較:觀察組平均動脈壓水平穩定患者雖少于對照組(P<0.05),但持續下降患者明顯多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兩組尿蛋白變化情況比較 觀察組尿蛋白消失和減少的患者17例(81.0%),而對照組蛋白消失和減少的患者僅9例(42.9%),觀察組蛋白消失和減少的患者明顯多于對照組(X2=6.462,P=0.011)。見表2。
兩組尿蛋白變化情況比較 觀察組尿蛋白消失和減少的患者17例(81.0%),而對照組蛋白消失和減少的患者僅9例(42.9%),觀察組蛋白消失和減少的患者明顯多于對照組(X2=6.462,P=0.011)。見表2。
討 論
討 論
妊娠高血壓是妊娠期婦女所特有而又常見的疾病,以高血壓、水腫、蛋白尿、抽搐、昏迷、心腎功能衰竭,甚至發生母子死亡為臨床特點。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按嚴重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又稱先兆子癇和子癇,子癇即在高血壓基礎上有抽搐。
妊娠高血壓是妊娠期婦女所特有而又常見的疾病,以高血壓、水腫、蛋白尿、抽搐、昏迷、心腎功能衰竭,甚至發生母子死亡為臨床特點。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按嚴重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又稱先兆子癇和子癇,子癇即在高血壓基礎上有抽搐。
妊娠高血壓疾病是由于遺傳方面的某些缺陷導致母胎免疫功能失衡,胎盤缺血、缺氧或免疫病理反應引起毒性因子的產生,損傷血管內皮引起全身動脈痙攣而發病。與孕齡無直接關系,不同年齡組發病率無顯著差異[2]。其治療的原則為不影響腎血流量,不影響胎盤灌注,對胎兒無害。注意使用硫酸鎂靜脈滴注治療時不良反應,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和膝發射進行監測十分重要[3]。硫酸鎂作用于神經肌肉交接處,拮抗Ca2+內流,減少乙酰膽堿的釋放,從而解除血管痙攣,降低血壓,由于患者的特殊敏感性,應嚴格控制用量,24小時硫酸鎂用量10~20g,體重低于60kg應適當減量[4]。
妊娠高血壓疾病是由于遺傳方面的某些缺陷導致母胎免疫功能失衡,胎盤缺血、缺氧或免疫病理反應引起毒性因子的產生,損傷血管內皮引起全身動脈痙攣而發病。與孕齡無直接關系,不同年齡組發病率無顯著差異[2]。其治療的原則為不影響腎血流量,不影響胎盤灌注,對胎兒無害。注意使用硫酸鎂靜脈滴注治療時不良反應,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和膝發射進行監測十分重要[3]。硫酸鎂作用于神經肌肉交接處,拮抗Ca2+內流,減少乙酰膽堿的釋放,從而解除血管痙攣,降低血壓,由于患者的特殊敏感性,應嚴格控制用量,24小時硫酸鎂用量10~20g,體重低于60kg應適當減量[4]。
由于鎂離子能抑制運動神經末梢對乙酰膽堿的釋放,阻斷神經和肌肉間的傳導,從而使骨骼肌松弛,故能較好地預防和控制子癇的發作,靜滴或肌注硫酸鎂有預防和控制子癇發作的作用,故適用于中、重度妊高征患者。本組發現觀察組平均動脈壓水平穩定患者雖少于對照組,但持續下降患者明顯多于對照組,且觀察組蛋白消失和減少的患者明顯多于對照組。
由于鎂離子能抑制運動神經末梢對乙酰膽堿的釋放,阻斷神經和肌肉間的傳導,從而使骨骼肌松弛,故能較好地預防和控制子癇的發作,靜滴或肌注硫酸鎂有預防和控制子癇發作的作用,故適用于中、重度妊高征患者。本組發現觀察組平均動脈壓水平穩定患者雖少于對照組,但持續下降患者明顯多于對照組,且觀察組蛋白消失和減少的患者明顯多于對照組。
同時本組研究還發現,對于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均要求長時間的低鹽甚至無鹽飲食,患者往往并存低鈉血癥,同時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發生嘔吐也會導致體內鈉離子的進一步降低,引起酸中毒,可出現呼吸深慢、肌無力、尿量減少、膝反射減弱或消失等,此種臨床表現與鎂中毒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同時本組研究還發現,對于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均要求長時間的低鹽甚至無鹽飲食,患者往往并存低鈉血癥,同時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發生嘔吐也會導致體內鈉離子的進一步降低,引起酸中毒,可出現呼吸深慢、肌無力、尿量減少、膝反射減弱或消失等,此種臨床表現與鎂中毒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所以此時切忌盲目處理,應該立即抽血查患者體內血清鎂及其他電解質濃度,進行床旁心電圖監測處理。所以,硫酸鎂治療妊娠高血壓疾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壓并能減少患者尿蛋白,是值得推廣的治療方法。
所以此時切忌盲目處理,應該立即抽血查患者體內血清鎂及其他電解質濃度,進行床旁心電圖監測處理。所以,硫酸鎂治療妊娠高血壓疾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壓并能減少患者尿蛋白,是值得推廣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張優玉.硫酸鎂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臨床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3(14):75-76.
1 張優玉.硫酸鎂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臨床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3(14):75-76.
2 樂杰.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99-104.
2 樂杰.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99-104.
3 汪映華.心痛定聯合酚妥拉明、硫酸鎂治療妊娠高血壓100例分析.贛南醫學院學報,2010,30(2):251-252.
3 汪映華.心痛定聯合酚妥拉明、硫酸鎂治療妊娠高血壓100例分析.贛南醫學院學報,2010,30(2):251-252.
4 馮秀坤,羅永榮,鄧智先.硫酸鎂靜脈給藥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7,15(6):381-384.
關鍵詞:酚妥拉明;硝苯地平;硫酸鎂;妊娠高血壓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亦稱為妊高癥,其多發于妊娠期孕婦,屬于妊娠期常見并發癥,對患者身體健康及其妊娠結局具不良影響,目前醫學者認為其發病的主要原因可能與內皮細胞的激活及損傷有關,臨床采取降壓藥治療[1]。本院對116例妊娠高血壓患者采取酚妥拉明、硝苯地平及硫酸鎂進行聯合治療,取得良好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116例妊娠高血壓患者臨床資料,均符合《婦產科學》中妊高癥的診斷標準[2]。按治療所用不同方法分為兩組,觀察組63例,年齡25~39歲,平均(26.4±2.6)歲,孕齡3l~40w,平均(36.3±1.5)w,初產婦34例,經產婦29例;對照組53例,年齡22~39歲,平均(25.9±3.4)歲,孕齡31~41w,平均(35.4±2.5)w,初產婦24例,經產婦31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均行吸氧、鎮靜等基礎治療,對照組行硫酸鎂(北京益民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318,10ml∶1g)治療,25%硫酸鎂20ml加至5%葡萄糖液100ml中,靜滴30min后改為25%硫酸鎂50ml加至葡萄糖液中,靜滴。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酚妥拉明(必康制藥江蘇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0439,1ml∶10mg)、硝苯地平(湖南華納大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558,10mg/片)治療,20mg酚妥拉明加至250ml的5%葡萄糖液中,前30mim靜滴10mg,再按血壓水平調整滴速;口服硝苯地平片,30mg/次,1次/d。7d為1療程,兩組均治療3個療程。
1.3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收縮壓、舒張壓)的變化及妊娠結局不良情況,包括早產、產后出血、胎盤早剝、新生兒窒息及胎兒窘迫。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用SPSS21.0軟件分析,均數標準差(x±s)表計量資料,t行組間比較;百分比(%)表計數資料,?字2行組間比較,P
2結果
2.1兩組血壓比較 兩組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較治療前均有所改善,觀察組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比對照組低(P
2.2兩組妊娠結局不良情況比較 觀察組妊娠結局不良率9.5%比對照組43.4%低(P
3討論
妊娠高血壓通常在患者妊娠24w以后出現,其臨床主要癥狀有高血壓、浮腫、蛋白尿等,嚴重者伴有視網膜血管痙攣、心腎功能衰竭等現象,且亦造成母嬰死亡,對患者妊娠結局具不良影響[3]。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較治療前均有所改善,觀察組治療后收縮壓(134.3±4.1)mmHg、舒張壓(80.1±3.6)mmHg比對照組(145.8±7.9)mmHg、(85.9±5.4)mmHg低,說明酚妥拉明及硝苯地平聯合硫酸鎂治療可有效控制妊娠高血壓患者血壓穩定。分析原因可能為:酚妥拉明作為一種α受體阻滯劑,可減小血管外周阻力,加大組織外周的血流量,從而促進患者內臟灌注及其微循環得到改善,且對妊高癥具協同降壓的效果[4]。同時硝苯地平片是另一種2型鈣離子阻斷劑,能阻礙鈣離子流向慢通道內,保持平滑肌松弛,使患者全身血管擴大,起到持續降壓效果,與酚妥拉明聯合使用后,促進患者血壓平穩[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妊娠結局不良率9.5%比對照組43.4%低,說明酚妥拉明及硝苯地平聯合硫酸鎂治療可降低妊娠高血壓患者妊娠不良結局的發生,提高患者妊娠安全性。分析原因可能為:硝苯地平屬2型鈣離子拮抗劑,對心肌細胞膜中抑制鈣離子內流具選擇性,減少鈣離子超負荷量,使心肌減小收縮,降低氧耗量,同時其可減輕子宮平滑肌發生痙攣,促進子宮血管擴張,給予胎兒在宮內氧供量,減少新生兒窒息發生率[6]。另外,硫酸鎂具抗驚厥作用,亦能減小肌肉收縮,使血管平滑肌擴張,緩解血管痙攣,控制血壓上升,保護胎兒,防止缺氧,避免胎兒窘迫;加之硫酸鎂可控制子宮收縮度,保持子宮血液流量充足,提高母嬰間血液內血紅蛋白與氧氣的親和力,從而改善妊娠結局[7]。加之酚妥拉明通過減小動脈高壓,促使患者心臟負荷量減小,有利于改善體內血流灌注效果,從而確保母嬰間營養充足,提高妊娠安全性[8]。
綜上所述,酚妥拉明、硝苯地平及硫酸鎂聯合治療妊娠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控制血壓升高,減少妊娠不良結局發生。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7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63.
[2]曾艷.幾種不同治療方法用于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治療臨床對比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7):31-32.
[3]鐘燕珍,林鳳瓊,譚小平,等.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和酚妥拉明治療妊高癥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5):3-5.
[4]袁雪梅.酚妥拉明、硝苯地平、硫酸鎂聯合用藥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效果觀察[J].吉林醫學,2014,35(34):7635-7636.
[5]任韌.硝苯地平和酚妥拉明及硫酸鎂聯合治療妊高癥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16):16-17.
[6]劉江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產科治療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33):4646-4647.
關鍵詞:妊娠期高血壓病癥;危險因素;妊娠結局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為妊娠期所特有,具有較高的孕產婦和圍生兒死亡率,因此如何識別以降低其發病的危險因素是臨床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在我院治療的150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作為病例組,以同期15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婦為對照組,對照組孕婦無糖尿病、慢性高血壓、腎病、心臟病等內科合并癥病史。病例組按病情輕重分為妊娠期高血壓(GH)、輕度子癇前期(M-PE)和重度子癇前期(S-PE)三組,分別為50例、38例和62例。
1.2 調查方法:統一使用調查表和調查員培訓,以問卷調查和查閱臨床資料相結合的方式獲取資料,調查內容包括:①一般情況:孕期每天工作時間、年齡、妊娠前體重指數、每天睡眠時間;②生育史:產次、孕次、自然流產次數、人工流產次數;③家族史:父母高血壓史和糖尿病史;④臨床檢查資料:包括孕中期平均動脈壓、基礎血壓、血尿酸分娩孕周、住院24 h內治療之前的血脂、新生兒體重等。
1.3 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多組間比較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較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用二分類logistic回歸。
2 結果
2.1 影響因素分析:首先作單因素分析,將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用逐步篩選法作多因素logistic回歸,α=0.05,最終有5個變量進入回歸模型,見表1。
表1 妊娠期高血壓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危險因素
系數
WaldX2值
P值
初中以下文化
1.22
26.53
<0.01
雙胎
4.28
16.58
<0.01
早孕期未補充葉酸
0.55
5.18
<0.05
BMI>24
0.81
6.92
<0.05
基礎收縮壓≥120 mm Hg
0.97
10.46
<0.01
注:1 mm Hg=0.1333 kPa
2.2 妊娠結局:不同組別平均分娩孕周和新生兒體重比較見表2。
表2 研究對象分娩孕周及新生兒體重()
組別
分娩平均孕周
新生兒平均體重(g)
對照組
39.01±1.32
3 316.81±402.67
GH
38.52±1.64
3 147.90±508.05
M-PE
37.31±2.86
2 896.60±724.72
S-PE
35.77±3.02
2 362.42±782.27
F值
85.38
95.23
P值
<0.01
<0.01
2.3 不良妊娠結局:病例組共有15例出現并發癥,其中GH組2例,電解質紊亂和產后出血各1例;M-PE組3例,1例為產后出血,2例為肝功能異常;S-PE組10例,4例為肝功能異常,3例為產后出血,3例為多臟器功能損害。S-PE組并發癥發生率(16.1%)明顯高于GH組(4%)和M-PE組(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2,P<0.05)。
3 討論
本文研究顯示雙胎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這與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Malone的研究提示雙胎妊娠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危險比單胎妊娠時增加4倍;基礎收縮壓≥120 mm Hg時,會增加孕婦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風險,所以可將基礎血壓用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預測[1]。另外本文還揭示文化程度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關系,文化程度越低,患病的風險越大,可能是因為低文化程度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識缺乏,具有較差的自我保健意識,對疾病的發生不能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從而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患病風險增加,這也提示應將低文化程度婦女納入產前重點保健對象。而且孕婦孕前BMI越高,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風險也越高,炎性反應和高脂血癥是兩者產生這種關系的主要機制,并且在前期癥狀出現之前就已出現這些代謝異常[2]。除此之外,孕早期未增補葉酸的孕婦,也增加了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風險。這些危險因素模型的建立,為有效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指明了方向。
本文的另外一個結果,即由表2所示: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平均分娩孕周和新生兒體重明顯低于輕度子癇前期患者、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以及對照組,說明病情越重,越早地結束妊娠,可能新生兒出生體重就越低,這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血管痙攣有關,它可降低胎盤灌流,加之伴有胎盤血管急性動脈粥樣硬化以及內皮損害,降低了胎盤功能,使胎兒生長受限,發生胎兒窘迫。在本文150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中,15例出現并發癥,且多發于重度子癇前期患者,這可能與子癇前期的多因素發病機制有關,患者體內可能存在著某種觸發機制,遺傳異質性很可能是決定觸發機制的關鍵所在[3]。
4 參考文獻
[1] 鄭俊峰.早期干預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危因素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6(11):1360.
【關鍵詞】妊娠高血壓;臨床護理;妊娠并發癥
妊娠高血壓是孕婦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5%左右的孕婦都患有妊娠高血壓,而我國的發病率大概在9.4%左右,大多是在產后2周后,以及妊娠20周內,患者可能會出現水腫,或者蛋白尿,甚至還有可能會出現上腹疼痛、視力模糊、頭痛等多種癥狀,對于母嬰的生存質量和生命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甚至還有可能會導致孕產婦死亡。有效地控制妊娠期高血壓,能夠減少死亡率、防止并發癥、確保圍生兒及孕產婦安全。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間所收治的100例妊娠高血壓孕婦作為研究年齡范圍在20-40歲,平均年齡為(33.2±3.45)歲;其中60例患者為經產婦,40例患者為初產婦,25例為自然分娩,75例為剖宮產,本組資料中所有的患者都沒有出現原發性心臟病、高血壓、高血壓等并發癥。
1.2護理措施
1.2.1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妊娠高血壓孕婦臨床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整個孕期,包括飲食、鍛煉、血糖監測以及胰島素治療等內容。健康教育具有積極作用,可明顯提高妊娠高血壓孕婦的相關健康知識及保健能力,提升孕婦對疾病的認識程度,改善妊娠結局,降低圍生期并發癥發病率。因此應對患者進行高血壓基礎知識的宣傳教育,幫助孕婦及家屬理解飲食治療的重要性,積極配合治療,保證母嬰健康。
1.2.2心理護理應該讓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及患者家屬對病情有充分的知曉,務必要讓他們認識到,在目前這種病情下,及時治療是最好的方法,一旦耽誤了治療時機,就會增加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醫療開支和身體痛苦,延長病程,更會影響預后。有些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由于疾病而導致的心理問題,不時會出現躁狂舉動,守在床邊的護士隨時都有可能被蹬踹,護理人員遇到了這樣的狀況或是親屬的不理解,她們必須冷靜對待,用耐心將矛盾化解在萌芽中,防止不良情緒影響患者而加重病情。
1.2.3嚴密監測病情變化應該密切關注孕產婦的生命體征,如尿量、血壓、呼吸等,同時注意隨時詢問孕產婦是否存在胸悶、嘔吐、惡心、眼花、頭痛等現象,如果發現妊娠高血壓孕婦出現陰道流液、陰道流血、宮縮現象,如果發現患者出現異常現象,那么應該配合處理。妊娠高血壓很容易引起胎兒胎死宮內、胎兒宮內窘迫、生長發育遲緩等。
1.2.4出院指導繼續加強產褥期保健,應保證充分的休息。教會患者及家屬自測血壓,如有頭痛、眼花、惡心、嘔吐、胸悶等先兆征象及時門診隨訪。產后42天來院復查。
2結果
100例妊娠高血壓孕婦經過上述護理之后,顯效(癥狀較治療前明顯減輕)86例(86%),有效(癥狀有所減輕)12例(12%),無效(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無改善)2例(2%),總有效率98%。
3討論
妊高征是由于孕產婦全身小動脈痙攣致全身各臟器功能障礙的一種妊娠期特有的綜合征,易并發胎兒宮內生長遲緩、胎死宮內、胎盤早期剝離、腎衰竭、產后大出血,是產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該病發病與性格、內分泌、免疫、營養等因素密切相關,甚至可因心理、環境等因素而加重病情,誘發子癇危及孕產婦及新生兒健康及生命安全。本研究通過心理護理、妊高征護理、產中及產后護理等護理措施,對部分妊高征孕產婦實施妊高征及圍生期綜合護理,結果表明,合理、科學的綜合護理可有效控制妊高征病情,對減少并發癥發生率及提高母嬰生存質量、健康水平有著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海虹.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并發低蛋白血癥對妊娠結局影響150例觀察[J].上海預防醫學雜志,2009(04).
[2]李樹英,梁玉蘭,王沂峰.妊娠高血壓疾病的母嬰結局-附215例臨床分析[J].中國病案,2006(02).
[3]陳暉.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合并胎兒生長受限的圍生兒結局分析[J].中國醫藥,2006(05).
[4]易巖,陳秀霞.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綜合版),2007(15).
[5]鄭俊峰.早期干預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危因素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11).
[6]史素玲,李莉莉,李斌.妊娠高血壓疾病產前檢查與母兒結局相關性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08(35).
[7]吳文玲,郝德芬.妊娠高血壓的護理建議[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2008(17).
[8]黃春蘭,陳妍華,劉鋒,鮑萬春,陸漫,劉洪峰.妊娠期動態血壓監測預測妊娠高血壓疾病結局的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08(25).
[9]夏玉英,何新榮.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對圍產兒結局的影響[J].現代醫院,2003(05).
[關鍵詞]回顧性研究;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死亡; 原因; 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714.24+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0)-8-006-01
Study the death causes of 60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ZHAO Xue-hong
(Guangyu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Guangyuan 628000,China )
[Abstract]Objectiveto retrospectively study the death causes of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in order to summarize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decrease death rate of gestational hypertention. Methods60 patients of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who were dead during in-patient were collected. The causes of death were analyzed. ResultsThere were 21 patients (35% of the total)dying of eclampsia, 15 patients (25% of the total) dying of cerebral hemorrhage, 12 patients (20% of the total) dying of embolism, 6 patients (10% of the total) dying of left heart failure,3 patients (5% of the total) dying of renal failure and 3 patients (5% of the total)dying of hepatic failure. ConclusionsEmergence and severity of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mostly occurred after 28 weeks of pregnancy. The death rate were high and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 was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
[Keywords]Retrospectively study;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Death; Reason; Clinical study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簡稱妊高征)是妊娠期婦女所特有而又常見的疾病,臨床表現為妊娠期高血壓合并水腫、蛋白尿、抽搐、昏迷、心腎功能衰竭,甚至發生母子死亡。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按嚴重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又稱先兆子癇和子癇,子癇即在高血壓基礎上有抽搐。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屬高危妊娠,該病嚴重影響母嬰健康,是孕產婦和圍生兒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有關其病因及發病機制仍不清楚。先對近15年在我市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死亡的病人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臨床經驗,從而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產婦的死亡率。
1資料及方法
1.1資料回顧性收集我市1995年3月1日~2010年5月31日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死亡的患者,共60例。記錄病人的年齡,血壓,孕周,主要臨床癥狀及主要死亡原因等,并進行分析。產后出血的診斷參考文獻[1]。
1.2統計學分析數據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部分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
2結果
死亡的60例患者,病人年齡介于20~43歲,平均年齡(35.34±5.50)歲,初產婦34例,經產婦16例,孕周介于28~40周,平均孕周(35.68±3.62)周。從表1可以看出60例患者中死亡原因分類: 子癲死亡病人共21例,占35%,腦出血死亡病人15例,占25%,腦血栓死亡病人12例,占20%,左心衰死亡病人6例,占10%,腎衰死亡病人3例,占5%,肝衰死亡病人3例,占5%。
表1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死亡原因分析
3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急重癥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中病情最為危重的類型,其多種并發癥的發生常導致孕產婦的不良結局,如處理不當或不及時,嚴重危及孕產婦生命,導致孕產婦死亡,其發病可能為全身小動脈痙攣。對機體的影響涉及多個器官,主要為腦部、心臟、肺、腎、肝等器官,當這些器官功能出現明顯損傷時,可造成嚴重后果。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循環血量減少,血液重新分配,皮膚、四肢血液流向中樞,腦灌注量高,血管充盈,平均動脈壓高達140 mmHg,血管自動調節功能喪失,腦血管膨脹滲漏,發生血管性腦水腫,使顱內壓增高,甚至出現腦出血及腦疝。在除外神經系統疾病,在重度子癲前期的基礎上出現的一次或多次全身抽搐和昏迷。子癇引起的抽搐是自限性的,每次持續時間通常不超過3~4 min,腦電圖沒有特異性。75%發生在足月,子癇抽搐在產后數小時到數天可自然緩解,故重度子癲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為終止妊娠。控制抽搐及預防子癇再次發生,首選為硫酸鎂。予以硫酸鎂1~2 g快速靜脈滴注同時檢測鎂離子濃度。以硫酸鎂4~6 g靜脈滴注10~20 min,然后以2~3 g/h維持,也可予安定每小時10 mg靜脈滴注維持對預防子癇再次發生均有滿意效果。終止妊娠是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有效措施。其指征為:子癇前期患者經積極治療24~48 h仍無明顯好轉;子癇前期患者孕齡已超過34周;子癇前期患者孕齡不足34周,胎盤功能減退,胎兒已成熟者,胎兒尚未成熟者可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后終止妊娠;子癇控制后2 h可考慮終止妊娠。終止妊娠方式根據情況而定。
由于妊高征時全身小動脈痙攣,動脈壁受損傷,變脆硬化,造成血管出血或栓塞,最常發生的為視網膜脫離[2]。當腦部出現動脈破裂或者血栓時即為腦出血或者腦血栓。一般認為腦出血是子癲發作時常見的并發癥,而腦血栓可能是一個慢性過程,發展緩慢。妊娠36周前如孕婦發生腦出血,若母親及胎兒狀態良好,如有神經外科手術指征,應盡早手術。妊娠36周后,一旦發生腦出血,應經緊急治療后迅速剖宮產,但注意禁用催產素以防血壓升高加重腦出血。但是發生腦疝時,應立即開顱手術。
因重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心血管系統處于低排高阻狀態,加之內皮細胞活化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內液進入細胞間質,心肌缺血、間質水腫,導致心功能損害引起心排出量減少,回心血量改變而引起的一系列癥候群。左心衰導致肺靜脈淤血,出現端坐呼吸,紫紺,咳嗽,吐粉紅泡沫痰,肺內音,胸片可提示心臟比例增大,肺充血。由于凝血和動脈硬化,體內容易形成血栓,當血栓脫落時易引起肺栓塞。當發生左心衰或肺栓塞時應立即給予對癥治療,待癥狀控制后24小時內終止妊娠,并應選擇剖宮產為宜[3]。
腎血流量灌注不足發生急性腎功能不全,最早表現是蛋白尿。因人體器官中腎毛細血管多耗氧量最多,腎對低氧狀態特別敏感,小動脈痙攣性收縮缺血,損傷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蛋白漏出,大量蛋白漏出低蛋白血癥,膠體滲透壓下降,血管內外液體交換失衡,鈉水潴留,腎血流減少。隨著妊娠高血壓疾病病情加重,尿素氮及肌酐逐漸增高。腎小球濾過后腎小管不再重吸肌酐,血肌酐增高表示腎小球濾過率極度下降,繼而發生少尿(尿量400 ml/d),無尿(尿量lOO ml/24h),尿素氮可高達90 mg/dl,導致腎衰竭。臨床上發現尿酸升高后應警惕,注意糾正低蛋白.改善肝功能,血小板。多尿期補充血容量,糾正水及電解質平衡,預防感染。少尿期,嚴格控制輸液量,小于排出量500 ml,降低血鉀,葡萄糖+胰島紊靜脈滴注,碳酸氫鈉、鈣等拮抗鉀離子,糾正低鈉,低鈣,糾正酸中毒,必要時血液透析,預防感染。如果病情控制不好,應盡快終止妊娠。
在重癥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由于全身小血管痙攣、缺氧,因而肝細胞線粒體內所含的谷氨酸酶被釋放,以致患者血清谷氨酸酶升高,少數重癥者也有血清總膽紅素升高,如果出現黃疸則預后不良。其中比較嚴重的為Hellp綜合征,其病理改變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血管內皮損傷的基礎上發生血小板聚集、消耗、減少、纖維蛋白溶解消耗,激活纖溶酶原.發生微血管病溶血,纖維蛋白沉積于肝竇,肝臟損傷,嚴重門靜脈周圍組織出現壞死,侵入裂傷的肝臟被膜,形成被膜下血腫,被膜破裂導致肝破裂,出血兇險,不及時搶救危及生命[4]。當出現肝功能受損表現時,應積極護肝治療,避免應用不必要的藥物,24小時治療控制病情后應迅速終止妊娠。
本研究中孕婦孕周介于28~40周,其中主要的死亡原因:子癲死亡病人共21例,占35%,腦出血死亡病人15例,占25%,腦血栓死亡病人12例,占20%,左心衰死亡病人6例,占10%,腎衰死亡病人3例,占5%,肝衰死亡病人3例,占5%。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急重癥是多發生在妊娠28周后以高血壓、蛋白尿為基礎,發展為腦、心臟、腎臟、肝臟等多種器官損害為表現疾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急重癥發生率高,危害大,后果嚴重,如不及早發現,早期治療,孕產婦死亡率極高,加強圍產期保健,適時終止妊娠是減少孕產婦死亡率最有效的手段。
參考文獻
[1]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41.
[2]張效房.眼科學.第2版.鄭州:河南醫科大學出版杜,1996:1381.
目的:探討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發生的相關危險因素及治療方法,為臨床預防與治療提供依據。方法:選取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期間我院婦產科收治的100例產婦作為觀察對象,其中50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婦作為觀察組,其余50例健康妊娠產婦作為對照組,對比分析觀察組患者的發病危險因素及相應治療效果。結果:(1)年齡、BMI、高血壓家族史、產前系統檢查、不良情緒等均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風險因素。(2)觀察組50例患者根據其血AngⅡ及醛固酮水平分別給予相應治療后,胎盤功能低下8例(16%),出現低體重兒7例(14%),圍生兒2例(4%),未出現孕產婦或胎兒死亡病例。結論:年齡、BMI、高血壓家族史等因素都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風險因素,在臨床中應采用針對性的措施以預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生,硫酸鎂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臨床中效果確切,可以改善妊娠結局,適合作為臨床首選用藥。
關鍵詞:妊娠;高血壓;硫酸鎂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153-02
在我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病率我為9.7%[1],其發病人數隨季節變化而出現明顯增多,尤其是冬未春初或季節交替時發病患者會劇增。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會嚴重影響母嬰的健康,是孕產婦和圍產兒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中將探討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發生的相關危險因素及治療方法,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期間我院婦產科收治的100例產婦作為觀察對象,其中50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婦作為觀察組,其余50例健康妊娠產婦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年齡22-39歲,平均(28.47±5.14)歲;孕周38-43周,平均(39.74±5.42)周,初產婦33例,經產婦17例。對照組中,年齡20-39歲,平均(24.51±5.31)歲;孕周38-43周,平均(39.55±6.32)周,初產婦36例,經產婦14例。觀察組產婦均符合《婦產科學(第6版)》[2]中對妊娠期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孕次等方面無明顯差異。
1.2 方法
1.2.1 風險因素分析:
對所有觀察對象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主要內容包括:年齡、文化程度、體重指數(BMI)、高血壓家族史、產前系統檢查、季節變化、不良情緒等。
1.2.2 觀察組治療方法:
靜脈滴注25%硫酸鎂20ml+5%葡萄糖300ml,1-2h滴完;后將25%硫酸鎂40ml+5%葡萄糖1000ml,注射速率控制在1-1.5 g/h;滴注后睡前加用25%硫酸鎂20ml肌肉注射,20-22.5g/d,持續治療3d后減至15g/d。
1.3 統計學方法:
研究中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針對所得資料進行系統的統計學分析,其中的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方法進行檢驗。當P
2 結果
2.1 風險因素: 年齡、文化程度、BMI、高血壓家族史、產前系統檢查、季節變化、不良情緒等均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風險因素。見表1。
2.2 妊娠結局:
對照組出現低體重兒6例(12%),圍生兒1例(2%);觀察組患者給予相應治療后,出現胎盤功能低下8例(16%),低體重兒7例(14%),圍生兒2例(4%),未出現孕產婦或胎兒死亡病例。
3 討論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是妊娠期婦女特有疾病,臨床表現為妊娠期婦女在孕20周以上發生高血壓、蛋白尿和浮腫等[3]。HDCP是導致產婦和圍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大量研究認為,HDCP可能與免疫遺傳、血管以及社會因素等都有直接關系。
通過本組研究發現年齡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病率呈正相關,因為年齡越大動脈硬化程度越高;肥胖孕產婦較體型正常的孕產婦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機率要更大,因此肥胖孕產婦的血容量增加,心輸出量也隨之增加,導致血壓升高;而且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具有明顯的家族性;系統的產前檢查能及早發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并有利于早期治療;孕婦容易出現緊張、急躁、易怒等情緒變化,使神經內分泌功能異常,導致高血壓的發生。
硫酸鎂可以迅速抑制血管、神經與肌肉連接處乙酰膽堿的釋放[4],同時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從根本上解決全身小動脈痙攣,改善心、腦、子宮等全身多臟器的血液供應,使患者血壓得到平復,緩解血運壓力,改善腦部組織缺血情況。另外,硫酸鎂還具有鎮靜、制止抽搐的作用。
綜上所述,年齡、BMI、高血壓家族史等因素都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風險因素,在臨床中應采用針對性的措施以預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生,硫酸鎂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臨床中效果確切,可以改善妊娠結局,適合作為臨床首選用藥。
參考文獻
[1] 田瑞環.妊娠高血壓疾病危險因素的臨床分析及預防[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16):1979-1980.
[2] 雷紅,孫莉君,李莉.社會因素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生的臨床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32):1045-1046.
【關鍵詞】 產前子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預防
產前子癇是在子癇前期的基礎上,進而有抽搐發作或伴昏迷,多發生于妊娠晚期或臨產前,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高征)發展的最嚴重階段,也是產科嚴重并發癥,是孕產婦及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防治產前子癇能明顯降低孕產婦及圍產兒死亡率。我院2005年1月~2010年6月共收治產前子癇患者19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總結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2005年1月~2010年6月共收治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產婦430例,其中發生產前子癇19例,發生率4.4%;年齡20~34歲,平均年齡25.3歲;其中初產婦16例(84.2%),經產婦3例(15.8%);孕周:27-31孕周有4例(21%),32~36孕周6例(31.6%),≥37孕周有9例(47.4%);
1.2臨床表現
入院后即刻完善各種檢查,本組患者均有抽搐、昏迷發作,產前抽搐次數1至3次,主要表現為頭昏、頭痛、惡心、嘔吐、視物模糊,合并有心慌、咳嗽、氣喘等;絕大部分有組織水腫,尿蛋白+~+++,且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以及意識障礙。同時監測病人血壓、體重、心肺疾病、尿量、胎兒情況。
1.3產前子癇的診斷
既往無高血壓、癲癇病史,妊娠20周后在高血壓、蛋白尿、水腫基礎上出現抽搐或伴昏迷。
1.4治療方法
1.4.1搶救原則:控制子癇抽搐,預防并發癥及適時終止妊娠。
1.4.2控制抽搐:常規使用硫酸鎂解痙治療,用25%硫酸鎂20rnl加入25%葡萄糖20rnl中靜推,時間不少于5min,繼之7.5~15g硫酸鎂加入5%~10%葡萄糖或低分子右旋糖酐500~l000ml中靜滴(速度以2g/h為宜),維持血藥濃度;同時靜脈推注安定10mg后以安定20mg溶于5%葡萄糖500ml中靜脈滴注;若患者使用安定后仍煩躁不安,特別是遇到已臨產的患者,不與醫生合作,給予氯丙嗪注射液及異丙嗪注射液各50mg,肌注,此時若有杜冷丁加用更好;靜脈給予地塞米松20mg以減少毛細血管滲出防治肺水腫,并可促胎肺成熟;對心功能正常者常規給予20%甘露醇250ml于20~30min內滴注。
1.4.3預防并發癥:保持呼吸道通暢,嚴密監測患者呼吸、血壓、心率及尿量,血壓高時酌情使用降壓藥,間斷面罩吸氧;用碳酸氫鈉糾正酸中毒,及時發現并處理并發癥;心率≥110次/分者可用西地蘭0.4mg加人25%葡萄糖20ml中緩慢靜脈推注,改善心功能;有肺水腫時用速尿20~40mg靜脈推注,同時補鉀;對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可用強心藥物;同時應用廣譜抗生素,防治吸入性肺炎,一般我們用青霉素或氨芐青霉素靜脈滴注。
1.4.4適時終止妊娠:抽搐控制2~4h后即可終止妊娠,方式視產婦、胎兒情況及宮頸成熟度等因素而定,宮頸已成熟者行人工破膜及靜脈點滴催產素引產;產前子癇抽搐發作經積極治療得以控制2~4h;或經足量的解痙、降壓藥物治療仍未能控制者,應行剖宮產終止妊娠[1]。終止妊娠后根據情況繼續鎮靜、解痙、降壓、適時擴容、利尿治療。
2結果
本組19例產前子癇患者經上述治療后子癇于3~15h控制,未發生心腎功能衰竭、產后出血及DIC等并發癥,其中剖宮產13例,陰道分娩6例,19例產婦均病愈出院;19例新生兒中,早產2例,輕度窒息5例,無死亡病例。
3討論
產前子癇可引起胎盤早剝、彌漫性血管內凝血、HELLP綜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嚴重的并發癥[2],是圍產兒及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全身小動脈痙攣,腦部小動脈痙攣,引起腦組織缺血、缺氧水腫,腦血管自身調節機能喪失,引起癲癇樣放電,發生抽搐;子宮胎盤血流減少,致胎盤功能減退,當宮縮胎盤供血不足時易致胎兒宮內窘迫。特別是子癇患者,適時終止妊娠是極為有效的治療措施之一。
本組病例絕大部分未定期參加產前檢查,缺乏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認識,因此,做好孕期保健是預防子癇的重要措施,特別是對流動人口的孕期保健管理應是今后預防產前子癇的重點。同時,要切實做好產前檢查,開展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預測,了解血液流變學變化,及早發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并予以相應治療,提高產前檢查的質量[3]。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能明顯地減少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減少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并發癥的發生,極大限度地減少母胎危害[4]。為提高圍生兒存活率,應盡量在妊娠37周以上積極給予解痙、降壓、鎮靜、糾正酸中毒、擴容等綜合治療,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適時選擇正確的分娩方式終止妊娠,可降低孕產婦及圍產兒的死亡率,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381.
[2]韋奉香.46例子癇臨床分析.臨床研究,2007,4(31):4l42.
【關鍵詞】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圍手術期; 剖宮產; 麻醉方法
中圖分類號 R61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1-0144-02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hypertension disorders in pregnancy)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以高血壓、水腫、蛋白尿、抽搐、心腎功能衰竭為臨床特點,繼發累及心、腦、腎臟、肝臟等重要器官,嚴重者可出現痙攣抽搐、胎盤早剝、顱內出血及死亡,對母嬰的生命造成嚴重威脅[1]。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導致產婦和嬰兒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會誘發全身的病理變化,可累及多個重要器官,最終導致孕婦死亡,胎兒將因發生胎盤供血障礙而在宮內窘迫或死亡[2]。因此,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因的掌握及手術時麻醉方法的應用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母嬰的安危。本文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進行分析及剖宮產麻醉方法進行探討。
1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病因
目前有關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闡述,但基本病變已經確定,多數學者傾向于子宮,由于遺傳方面的某些缺陷致母-胎免疫功能失調,胎盤缺血、缺氧或免疫病理反應引起毒性因子產生,損傷血管內皮,引起全身小動脈痙攣,從而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2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病理生理
2.1 心血管疾病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尤以合并慢性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持續收縮壓大于140 mm Hg或持續舒張壓大于90 mm Hg。由于患者體內總的水分和鈉含量增加,因此體液和蛋白質從血管轉移至血管外,結果導致血容量不足,以致于可能出現低蛋白血癥和外周水腫。嚴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者由于心室功能障礙、膠體滲透壓降低、血管內靜水壓增高和肺毛細血管滲透壓增加出現肺水增多傾向,出現肺充血、急性肺水腫。由于心室前負荷及心搏量降低和左心室后負荷升高,導致心力衰竭。
2.2 中樞神經系統
孕婦常精神過分緊張或受刺激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發生紊亂,表現為高度的特異性,如頭痛、視力減退及相關病理反射亢進等,但嚴重程度并不肯定與血壓重程度一致。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死亡的孕婦有大部分是由于發生了腦出血。
2.3 血液系統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血液大多數凝血因子、纖維蛋白原明顯增多,血液黏稠度會增高,最常見的凝血功能障礙是血小板相對減少,盡管血小板計數基本不變,但功能可能受損。妊娠期機體凝血、抗凝和纖維功能發生改變,表現為凝血功能增強,抗凝、纖溶功能減弱,出現妊娠期高凝狀態[3]。
2.4 腎臟
由于腎小球血管受損及腎小球上皮細胞變性壞死,可出現腎功能異常,如腎血流量和腎小球率過濾顯著下降,同時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升高。文獻[4]報道,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腎小球疾病有相同的免疫反應發病過程,表現為IgG在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大量沉積。
2.5 肝臟
患者肝血流量減少,導致功能受損,可出現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乳酸脫氫酶升高。文獻[5]報道,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時常伴有脂代謝異常,高血脂是血管內皮損傷因子之一,而血管內皮損傷則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直接相關。
2.6 胎盤或滋養葉細胞缺血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子宮內壓增高使子宮胎盤循環血量明顯減少,因此胎盤處于低灌注狀態,可導致胎兒慢性缺氧和宮內發育遲緩。免疫病理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存在明顯的母胎免疫損傷,如胎盤免疫性絨毛炎,病灶中有大量的巨噬細胞和細胞的聚集與活化,提示可能與母胎間保護性免疫機制的異常有關[6]。
3 麻醉選擇
3.1 硬膜外麻醉
其具有麻醉效果好,麻醉平面容易控制,血壓波動小,對母嬰影響小的優點,能充分消除患者術中因緊張、激動引起的應激反應,加快血液流速,擴張區域阻滯內周圍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同時增加子宮胎盤血流量,改善腎功能,減輕心臟負荷,另外腹腔內壓和宮內壓也降低。有研究表明硬膜外麻醉的鎮痛作用能使催乳素分泌增加,促進早泌乳,有利維持孕婦的循環穩定[7]。缺點是用藥量大,麻醉過程中起效慢誘導時間較長[8],阻滯效果欠佳,麻醉不完全發生率較高,給產婦和胎兒帶來一定的影響。
3.2 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
在臨床工作中被廣泛應用,可充分發揮腰麻和硬膜外的優勢避免其缺點,它是將脊麻與硬膜外麻醉融合的一種麻醉方式,具有起效迅速、阻滯效果良好,局部用藥量小、肌肉松弛完全[9],對心率、血壓和心臟功能影響小,術后并發癥少,對胎兒影響小等優點,而且阻滯平面可控性強,通過調整注藥速度,控制平面高低,大大降低了局麻藥中毒的危險。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后,低血壓經有效預防和及時處理常使其發生率降低,發生時間縮短及降低其嚴重程度。在改善血液流變學的作用時間更長,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恢復大有益處[10]。該麻醉方式物用量相對較少,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11]。麻醉平面在最低有效平面及解除子宮對下肢靜脈的壓迫均能達到有效預防效果。麻醉后雖有血壓下降,但大多數在生理范圍內,而且適度的降壓可預防及控制產婦抽搐,減輕心臟負荷,增加腎臟、子宮的血液灌注量,避免心衰及胎兒宮內窘迫的發生。缺點是麻醉平面過高時呼吸、循環抑制明顯,術后頭痛發生率高。
3.3 全身麻醉
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剖宮產手術中應用不多,主要是在患者出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并大出血、凝血功能障礙、肺水腫、心功能不全、伴有子癇發作者、有椎管內麻醉禁忌時。全麻具有誘導迅速,心血管功能穩定,良好的氣道控制,麻醉效果好的優點。缺點是必須氣管內插管,返流誤吸,術后呼吸系統并發癥多,插管拔管時的應激反應對體循環和肺循環血壓影響大,易誘發心肌梗死和心跳驟停等。
4 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由于其病理、生理的改變,增加麻醉處理的難度,麻醉過程中既要鎮痛、肌松完善,以防疼痛及手術刺激引起產婦不適及腦出血意外,又要維持產婦血流動力學平穩,避免血壓劇烈下降,造成子宮血流減少,還要防止鎮痛、鎮靜藥物對母嬰的影響,降低母嬰死亡率,麻醉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2]。近年來研究表明,血液流變學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病中有重要作用,其血液中紅細胞聚集能力增強,纖維蛋白原含量及血漿黏度相對增高,血液及流動性出現異常[13]。導致患者血流減慢,并發全身血液循環和微循環障礙,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時低切變率下全血黏度增加,直接影響到胎盤灌注,不利于胎兒正常發育。對胎兒影響較大,因此要適時終止妊娠,剖宮產就是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的重要措施[14-15],為避免并發癥的發生,合理選擇麻醉方式,術中起效時間的長短、麻醉效果、舒適程度、肌肉松弛度程度直接關系到胎兒取出的快慢和新生兒安危。
綜上所述,在保證產婦及新生兒安全的前提下,腰硬-聯合麻醉總體效果優于硬膜外麻醉,這是因為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平面較高,普通患者出現低血壓的情況較多,但產婦在妊娠期間腰椎代償性前屈,椎管內靜脈叢明顯擴張,容積變小[16],物在節段內擴散較多,減少了物的用量,這樣既避免產婦局麻藥中毒,又保證胎兒的安全。總之,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可以控制,對母嬰影響較小,是一種較好的用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剖宮產的麻醉方法。
參考文獻
[1]湯浩,胡玲卿,陳江.動態觀察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血液流變學變化的臨床意義[J].中國微循環,2008,12(5):282.
[2]胡慧.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1):108-109.
[3]李雅麗,蘇兆娟,葛月萍.妊高癥患者血小板激活功能及血液纖溶狀態的變化[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9,34(7):426-427.
[4]鄭敏,張四友,孔耀中.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腎臟穿刺結果分析[J].中華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6):356-357.
[5]郭海香,高眉揚.脂質代謝與高血壓疾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6,17(2):106-108.
[6]Dekker G A,Sibai B M.Low-dose aspirin in the prevention of preeclampsia and fetal growth retardation:rationale,mechanisms,and clinical trials[J].Am J Obstet Gynecol,1993,168 (1 Pt 1):214-227.
[7]劉祥麒,易理生.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剖宮產麻醉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36):36-37.
[8]劉永琳,覃永安,梁於鳳.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對手術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比較[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8(10):49-50.
[9]吳天娥.腰硬聯合麻醉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23(11):1296-1297.
[10]方永珍.王佩林.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麻醉處理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6,5(1):11.
[11]陳桂英.腰-硬聯合麻醉與硬膜外麻醉在剖宮產中麻醉效果比較[J].西南軍區,2009,11(4):674-675.
[12]申素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手術麻醉體會[J].基礎醫學論壇,2012,16(20):2621-2622.
[13]王小芬,朱文英.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的麻醉選擇[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24(22):3388.
[14]鐘淑敏,黨艷麗.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的預后因素分析[J].浙江臨床醫學,2011,13(3):259-261.
[15]趙海泉.重癥妊高癥患者剖宮產的麻醉處理[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