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妊娠高血壓的保胎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促胎肺成熟;妊娠結局
未足月胎膜早破是指妊娠未滿37周,胎膜在臨產前自然破裂,其發生率大約為3%-4.5%;若處理不當可能發生羊膜腔感染、早產、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胎盤早剝、羊水過少、胎兒窘迫,導致孕產婦產褥感染率、圍產兒患病率及死亡率顯著提高。所以恰當處理未足月胎膜是減少母嬰并發癥及圍產兒死亡率的關鍵。本文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治療的212例患者資料,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文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治療的212例患者資料,所有患者均為28周-36+6周孕婦,患者發生胎膜早破并早產情況,同期進行分娩的孕產婦為6360例,其占3.9%。年齡19歲-42歲,平均(3.0±3.5)歲。入院時妊娠28-33+6周的68例;孕34-35+6周90例;>36周54例,74例患者為經產婦。所有患者的情況均符合胎膜早破并早產的診斷標準。
1.2方法常規監測體溫、脈搏、血壓、宮縮、子宮壓痛、血常規、C-反應蛋白、胎動、胎心監護、動態監測羊水量,根據不同孕周采取三種治療方法。
1.2.1孕周28-33+6周的處理方法抑制宮縮、抗生素預防感染、促胎肺成熟,地塞米松6毫克肌注1次/12小時,連用2天,盡量延長孕周至34周;對破膜超過12小時者,應用抗生素。首選青霉素類、對青霉素類過敏者選用紅霉素類,抑制宮縮,靜點硫酸鎂、口服硫酸舒喘靈。
1.2.2孕34+6-35+6周的處理方法靜點硫酸鎂、口服硫酸舒喘靈保胎、抗生素預防感染促胎肺治療2天后待其自然分娩或催產素引產或剖宮產。
1.2.3孕周>36周的處理方法破膜>12小時者抗生素預防感染。根據產科指征決定分娩方式。
以上三種方法在治療過程中一旦出現感染征象、羊水持續減少、胎兒窘迫等異常情況及時終止妊娠。
1.4評價新生兒以出生后Apgar評分、體重、并發癥進行評價。
1.5統計學方法采用X2檢驗。
2結果
2.1胎膜早破的相關因素所有患者中66例患者為原因不明,占總例數的31.1%。10例患者有多胎妊娠的情況,占總例數的4.7%。12例患者有妊娠高血壓疾病,占總例數的5.7%。18例患者為合并肌瘤、瘢痕子宮、發育異常情況,占總數的8.5%。30例患者有外傷、性生活史,占總例數的14.2%。32例患者為胎兒橫位、臀位,占總例數的15.1%。44例患者有早產、流產、陰道炎的病史,占總例數的20.8%。
2.2保胎情況孕周
2.3分娩方式孕周36周有54例,剖宮產12例,占12.2%,經陰道分娩42例,占77.8%。
2.4不同孕周對圍產兒結局的影響見表1。孕周34周者(P
3討論
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臨床處理比較復雜,處理不恰當會給母嬰造成不良結局。根據以上病例分析,對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處理是在嚴密監測體溫、脈搏、血象以及胎心的情況下,促胎肺成熟、抑制宮縮、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盡可能延長孕周至34周以上分娩,可以減少新生兒窒息及降低圍生兒病死率。
3.1胎膜早破的相關因素胎膜早破是產科常見并發癥,據報導發生率4.5%-7.6%,而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發生率為1.6%,其發病可能與感染、宮內壓力異常、宮頸機能不全、創傷以及胎膜機構發育不良等有關。本組資料也表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患者陰道炎、流產史、早產史、臀位、橫位、雙胎、剖宮產史及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為常見原因。預防胎膜早破的發生,應從防止上述相關因素著手。對子宮發育異常者孕前手術治療。
3.2孕周對圍產兒影響未足月胎膜早破最終導致早產的發生。從表1看,孕周越早,早產兒并發癥及病死率越高,孕周34周以上者。其中出生時重度窒息率14.7%,輕度窒息率41.2%,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73.5%,肺炎發生率14.7%,生活力低下32.4%,并發呼吸窘迫綜合征有6例。死亡18例中有14例是
3.3促胎肺成熟治療臨床觀察病例中,孕34周-35+6周圍產兒并發4例重度窒息,2例呼吸窘迫綜合征,4例生活力低下,均為入院24小時內分娩;28例孕周34周以上計劃終止妊娠的圍產兒發生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綜合征、生活力低下均為0;輕度窒息4例;保胎治療成功的74例患者圍產兒并發癥的發生率較同期未保胎治療者明顯降低。由此可見,糖皮質激素促胎肺成熟治療對降低孕周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92:145.
[2]王立,李昭榮,韓玉環,雷俐.早產合并胎膜早破108例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1.4,17(4):237.
【關鍵詞】 干預性早產;因素構成; 防治妊娠并發癥
妊娠滿28周至不滿37足周間分娩者稱早產。此時娩出的新生兒稱早產兒,出生體質量為1000~2499 g,各器官發育尚不夠成熟[1]。早產可分為自然早產和干預性早產。早產占分娩總數的5%~15%[1],是圍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為降低孕產婦死亡率,提高圍生兒存活率,當孕婦和胎兒存在某些合并癥或并發癥時,又需采取必要的醫學干預措施及時終止妊娠,以改善妊娠結局而致的早產,即Meis[2]等于1995年提出的干預性早產。干預性早產也稱醫源性早產,為了解干預性早產的原因及對母兒預后的影響,本研究對干預性早產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干預性早產的相關問題。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試驗組收本院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干預性早產216例的完整資料。對照組隨機抽取我院同期、同地區正常足月分娩產婦216例。兩組孕婦年齡均數相仿,凡孕28周后死胎、胎兒畸形引產者未列入統計中。
1.2 方法 對于有指征可能提前終止妊娠的病例在引產前或剖宮產前均行地塞米松5 mg肌肉注射,1次/12 h,共2 d。對病情危急者,剖宮產前靜脈推地塞米松10 mg以促進胎肺成熟,預防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生,同時進行預防感染;抑制宮縮;營養治療等。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0.0統計學軟件包處理。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干預性早產各相關因素構成,見表1。
2.2 母體與胎兒并發癥的比較,見表2。
注:兩組間比較*P<0.05,干預性早產的母體與胎兒并發癥比正常足月妊娠的母體與胎兒并發癥多,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3.1 干預性早產的指征 本研究216例干預性早產中前6位的分別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胎膜早破、多胎妊娠、胎兒宮內窘迫、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胎位異常。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在30~32孕周以后病情一般會逐漸加重,甚至出現先兆子癇和先兆心力衰竭,所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醫源性早產發生率居高不下;中央性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及時終止妊娠是保護母兒安全的唯一選擇;胎膜早破的臨床處理及保胎治療是關鍵又棘手的問題。若過早終止妊娠,可引起圍生兒死亡率上升,而長時間保胎,繼發感染可能導致不良的母嬰預后。因此,對于先兆早產的孕婦,在臨床應盡量保胎1~2周后再終止妊娠,以減少早產兒的并發癥及圍生兒的死亡率[3]。
早產兒常見合并癥:早產兒由于身體各個器官發育未成熟,生活能力低下,容易發生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居首位,常見肺透明膜病、呼吸暫停征、肺出血、腦室內出血、動脈導管未閉、壞死性小腸炎、新生兒窒息等。
筆者認為在妊娠合并威脅孕婦健康和可能導致胎兒預后不良的內科疾病時,適時地終止妊娠對母兒是有利的。妊娠終止后,母體負擔明顯減輕,胎兒又能及時地脫離不利的環境;同時又有利于各種治療措施的實施,各種合并癥、并發癥癥狀明顯好轉。所以如何把握本次妊娠機會,盡可能獲得良好的妊娠結局,顯得尤為重要[3]。
3.2 干預性早產治療和終止方式 本研究表明,早產兒的母親妊娠時大多數伴有妊娠期貧血、低蛋白血癥,所以筆者提出早產治療方案主要有:應用對嬰幼兒無明顯損害的抗生素預防感染;許多研究表明,產前應用糖皮質激素不僅能預防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而且能降低腦室內出血、動脈導管未閉、壞死性小腸炎等并發癥;應用硫酸鎂、鹽酸利托君等抑制宮縮外;應加用營養療法。營養療法主要是孕婦應用10%葡萄糖500 ml加用維生素C或能量合劑;孕婦口服氨基酸、維生素E、B族維生素、硫酸亞鐵、樂力、葡萄糖酸鋅等及脂肪乳劑等營養療法。通過脂肪和葡萄糖雙能源方式供熱,熱量能滿足需要,有利于蛋白質的合成,改善氮平衡,以促進胎兒的生長發育,降低早產兒的死亡率[4]。實施干預性早產分娩方式的選擇必須綜合考慮,權衡利弊、慎重考慮。本組資料顯示216例干預性早產患者,201例行剖宮產終止妊娠(剖宮產率為93.1%),均獲得了良好的母嬰結局。本資料中干預性早產孕婦剖宮產率較高,其原因有三:①母親由于有較嚴重的并發癥,不宜經陰道分娩;②即使母親的一般條件穩定,適合陰道分娩,但孕周小,宮頸條件差,難在短期內分娩;③早產兒,特別是體質量<1500 g早產兒的血管脆性大,經陰道分娩容易發生腦室內出血[5]。而陰道分娩早產兒的不良結局,值得進一步的探討。筆者認為剖宮產是進行干預性早產的主要方式。
3.3 干預性早產的預防 產前檢查是做好孕期保健的重要手段,有規律的產前檢查對妊娠結果有重大影響。定期產前檢查可及時發現并及早防治妊娠中存在的問題,使孕婦掌握先兆早產的早期輕微癥狀,以便及時到醫院診治,從而可降低早產率。因此,要加強圍產期保健工作,提高孕期婦女自我保健意識,定期進行產前檢查[6] ,加強安全妊娠教育減少醫源性早產。比如:孕婦減少人工流產率可降低胎盤因素造成的干預性早產。隨著對早產認識的不斷提高,有許多指標可以提高早產的預防,早產前宮頸陰道分泌物中的胎兒纖維連接蛋白(fFN)>50 μg/ml水平最高可以作為早產預測及診斷指標,國外最早報道有宮縮而fFN檢測陽性者,83%發生早產[6,7]。本組資料顯示干預性早產的孕婦大多伴有妊娠期貧血,所以孕期要加強營養,必要時到醫院咨詢指導。
3.4 干預性早產預防、治療的意義 早產是圍生醫學中的一個重要、復雜而又常見的妊娠并發癥,因其圍產兒的發病率、死亡率和后遺癥較足月者顯著升高而成為一個世界性的衛生問題。隨著助孕技術的應用和普及,早產發生率呈上升趨勢。早產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并不完全清楚,普遍認為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6]。因此,提高對早產危險因素的認識,對預測早產的發生有一定的臨床意義。我院資料顯示定期產前檢查以及孕期健康教育對妊娠結局有著決定性意義。缺乏或不適當的產前檢查可能會增加早產率,定期檢查不但可以讓孕婦得到良好的孕期保健,醫生還可以早發現、治療各種妊娠合并癥和并發癥,并適時促胎肺成熟,預防早產兒并發癥,提高生存率,降低孕產婦死亡率[8]。
參考文獻
[1] 樂杰. 婦產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29.
[2] Meis PJ, Michieufutte R, Peters TJ,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eterm birth in Cardiff, Wafes. Ⅱ. Indicated and spontaneous preterm birth . Am J Obstet Gynecol, 1995(173):597-602.
[3] 王豫黔,方燕,王有,等. 干預性早產74例臨床分析.實用婦產科雜志,2007,23(5):303-305.
[4] 李越,張秀群,趙卓姝,等. 218例早產的臨床分析. 蛇志,2008,20(1):19-21.
[5] 董捷. 干預性早產135例分析. 浙江醫學,2006,28(7):581-582.
[6] 李娟. 292例早產的臨床分析. 中國婦幼保健, 2008,23(1):37-38.
關鍵詞 胎膜早破 未足月 新生兒
現回顧性分析9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療,總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6年2月~2011年5月收治孕28~36【sup】+6【/sup】周未足月胎膜早破者96例,平均年齡28.5歲,平均孕周35【sup】+3【/sup】周,其中初產婦82例,經產婦14例,單胎91例,雙胎5例。其原因有早產流產史、陰道炎、雙胎、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臀位、頭盆不稱、宮頸內口松弛、子宮肌瘤、瘢痕子宮、前置胎盤、、外傷及其他不明原因者。
診斷標準:胎膜早破發生在妊娠28周后,不足37孕周者為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sup】[1]【/sup】。
治療方法:將9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者分為兩組,28~34【sup】+6【/sup】周(A組,47例)及34~36【sup】+6【/sup】周(B組,49例)。入院確診后,孕周<35周者,常規應用地塞米松6mg,肌肉注射,每12小時1次,共4次促胎肺成熟。破水時間>12小時者,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宮口開大3~5cm者52例用利托君保胎治療,鹽酸利托君150ml溶于5%葡萄糖500ml中,開始50μg/分滴速,每30分鐘增加50μg/分至宮縮被抑制,最大給藥濃度不超過300μg/分,宮縮抑制12~24小時后改為口服,10mg每4~6小時1次。宮口開大<3cm者44例用硫酸鎂保胎治療,25%硫酸鎂40ml溶于5%葡萄糖液100mg中靜滴,30分鐘滴完,此后1.0~1.5g/小時,滴速至宮縮<6次/小時,24小時總量不超過30g【sup】[2]【/sup】。
統計學方法:數據處理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包,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歸分析法,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和X【sup】2【/sup】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96例中剖宮產46例,經陰道分娩50例,剖宮產指征有胎兒宮內窘迫、臀位、前置胎盤、雙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瘢痕子宮、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妊娠合并糖尿病。不同孕齡未足月胎膜早破對產婦的影響及新生兒情況,結果見表1、2。
討 論
胎膜早破的病因不十分明確,最初是從傳統力學觀點來解釋,然后發現胎膜本身結構變化和感染因素對胎膜早破很重要,近年來又進一步探討酶類和細胞因子在胎膜早破過程中的作用。①胎膜發育不良:原因很多除胎膜本身因素外,孕早期孕婦維生素C缺乏、銅缺乏和孕婦吸煙等因素與胎膜發育不良有關。②感染:胎膜早破導致宮腔感染是傳統的胎膜早破和感染的因果關系,近些年已經普遍認識到感染和胎膜早破互為因果關系,而且感染是胎膜早破的最重要原因。③子宮頸功能不全:在非妊娠的狀態下,子宮頸內口可以無阻力地擴大到8.0號即可以診斷子宮頸功能不全,子宮頸功能不全主要表現在內口松弛和峽部缺欠。④宮腔內壓力異常:宮腔內壓力不均常見于頭盆不稱和胎位異常;宮腔內壓力過大常見于雙胎妊娠、羊水過多、劇烈咳嗽和排便困難等。⑤創傷和機械性刺激:主要分為醫源性和非醫源性兩類。非醫源性常見的為妊娠晚期的活動;醫源性的包括多次羊膜腔穿刺,多次陰道檢查和剝膜引產等。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原因通常認為與孕婦年齡較大、胎次較多、宮頸內口松弛,羊膜腔壓力增高、胎膜受力不均,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性感染、外來創傷,絨毛膜中催乳素含量偏高,陰道pH值較高,維生素C、銅元素缺乏及吸煙有關,發生后多難免早產,通常給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治療;應用宮縮抑制劑盡可能延長孕周,提高新生兒成活率同時減少新生兒病率;同時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sup】[3]【/sup】。
保胎治療目前最常使用的藥物是利托君和硫酸鎂。對宮口開大3~5cm者,利托君可以延長分娩時間48小時,僅25%宮縮被硫酸鎂成功抑制。
新生兒結局:兩組分娩方式比較無顯著性差異。新生兒死亡2例,均發生在A組。對A組(28~34【sup】+6【/sup】周)及B組(35~36【sup】+6【/sup】周)的新生兒窒息比較,A組明顯高于B組,差異有顯著性;早產兒死亡主要原因是RDS,<35周者必須使用糖皮質激素促胎肺成熟,使用宮縮抑制劑盡可能延長孕周;A組產褥感染率顯著高于B組,故<35周者必須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分娩方式的選擇:應根據新生兒科的搶救水平、破膜時間長短、孕周、宮頸成熟情況、胎兒情況、是否合并宮內感染等做出決定。本文中96例其中經陰道分娩59例(61.5%),剖宮產37例(38.5%)。宮口開全后行會陰側切以防顱內出血,合并產科指征者選擇剖宮產【sup】[4]【/sup】。如妊娠<32孕周,胎肺多不成熟,新生兒并發癥多,應選擇期待療法;如果沒有出現嚴重并發癥,可期待治療至35孕周,此時,胎兒已接近成熟,新生兒發病率顯著降低,可終止妊娠,若繼續妊娠發生宮內感染危險性明顯增大。但如果出現宮內感染、臍帶脫垂或胎兒宮內窘迫時,或期待過程中出現無法抑制的子宮收縮,分娩已發動時,無論孕周多少,均應盡快終止妊娠。
參考文獻
1 漆洪波,吳味辛.重視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研究[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6,41(1):3-4.
2 趙野,王光杰.未足月胎膜早破128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1):2956-2957.
3 孫立軍.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治療進展[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9,11(1):33-34.
4 陳曉科,郭彩萍.鹽酸利托君與硫酸鎂治療先兆早產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1,6(3):851-852.
自2007年9月我院新住院大樓落成,產科病房搬入了新樓,針對住院孕婦的安全隱患,采取了相應的護理對策,盡可能減少住院孕婦的請假外出,避免因孕婦外出出現安全問題而引發不必要的護理糾紛。
1外出孕婦易出現的安全隱患
(1)保胎孕婦外出后不利于保胎,使保胎失敗。(2)有并發癥的孕婦不利于病情的觀察,對各方面體征的觀察及監測不到位,影響病情的穩定。(3)接近預產期的孕婦對胎兒的監護不夠;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每3h聽胎心音1次,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早處理,但孕婦請假外出后不能保證胎兒是否安全。(4)不利于治療護理操作的落實;存在漏服或錯服口服藥的安全隱患,孕晚期因胎兒宮內窘迫的孕婦不能定時吸氧,加重了胎兒缺氧,存在著嚴重安全隱患。(5)請假到醫院外易造成住院病人意外傷害的增加:如車禍、摔倒等,對孕婦及胎兒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6)請假外出的孕婦內心存在著焦慮、擔心的心理狀態,惡劣的情緒不利于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
2護理方面采取的對策
2.1改良住院的硬件環境遷入新的大樓后,病區寬敞亮堂,增加了一條長而寬的孕婦走廊作陽臺,置有沙發、茶幾、窗簾,溫馨宜人,家屬和孕婦有了一個聊天散步的場所;病房有單人間、雙人間、三人間;24h供應熱水淋浴,備有飲水機喝水方便,每間病房安裝中央空調和中心供氧裝置。有便民冰箱、微波爐方便孕婦食物的儲存和加熱。房間內有柜、椅、電視;床與床間有隔簾;衛生間內統一座廁,方便大肚子的孕婦如廁。這些人性化的設施為孕婦提供了溫馨方便的休息環境,生活上提供了便利,使孕婦安心住院養育胎兒。
2.2改善服務態度,加強心理護理,提供優質服務孕婦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她們敏感,情緒易波動,懷孕期間渴望得到更多的呵護和關注,特別是保胎的孕婦更易多愁善感。有的因保胎時間長,家人因有工作不能經常陪伴易產生孤獨感。護理人員每天走進病房面帶微笑,輕言細語噓寒問暖,及時滿足孕婦所需。學會換位思考,理解寬容孕婦,幫助生活護理,勸解她們,讓她們提高心理適應能力,做一個堅強的孕婦。對情緒管理能力差的孕婦,我們護理人員常抽空聊天陪伴,讓孕婦如有家的感覺,消除她們的孤獨寂寞感。
2.3適時健康教育,讓孕婦明白住院監測的必要性孕婦孕期常見合并癥有妊娠高血壓和妊娠糖尿病,她們需要監測血壓和血糖。而她們存在著兩種態度:一是不以為然,經常外出;二是過于緊張,逃避監測。針對不同并發癥的孕婦,我們護理人員把專業知識用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語言講解給孕婦聽,讓她們明白住院觀察的重要性。同時,講解相關疾病的保健預防知識,指導飲食調理、適宜活動的具體方法。這樣在住院監測各項生理指標的同時,孕婦的病情得以穩定,甚至于安心住院幾天后有的化驗、生命體征指標恢復正常,加強了住院的信心,讓孕婦更安心住院,積極配合監測及治療。
2.4強化、指導入院須知認真搞好護理人員的安全教育,增加自律性和工作責任心,及時排除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才能有效提高護理質量[2]。每個孕婦住院時及時評估孕婦的狀況,依不同情況重點強調住院的必要性,重點強調外出的安全隱患和私自外出后出現問題應承擔的責任。耐心向孕婦及家屬介紹醫院的病區環境、醫院規章制度、醫護查房制度、主管醫師及護士等內容,取得孕婦及家屬的理解,達成共識,并簽字夾入病歷中,方便安全制度的順利落實。
2.5加強陪護人員及家屬的指導以及相關知識的培訓提高自我防護的能力,降低安全隱患的發生率。
2.6要求在醫師的同意下孕婦簽字夾入病歷中針對有些孕婦多次勸阻無效強行外出的情況,通知他們在規定時間內必須返回到醫院。同時,我們將我院120的急救電話、科室辦公電話告知她們,如有意外及時聯系返院。
目的探討產科護理干預對妊娠合并高血壓產婦的臨床效果,為臨床護理提供參考意見。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妊高癥產婦13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65例,給予產科護理干預內容;對照組65例,采用常規護理。比較兩組產婦血壓變化情況,并記錄兩組產婦分娩結局情況。結果治療前,兩組收縮壓、舒張壓無顯著差異(P>0.05);經治療后,研究組收縮壓為(129.1±13.2)mmHg、舒張壓為(80.7±5.9)mmHg,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56.7±14.3)mmHg、(95.2±6.7)mmHg,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研究組經護理干預后,自然分娩61例、早產3例、流產1例,其自然分娩率為93.85%,顯著優于對照組的49例、10例、6例及75.3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產科護理干預應用于妊高癥婦臨床護理工作中,可有效舒緩產婦不良情緒,提升產婦治療依從性及治療信心,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從而有效控制血壓波動,保障高水平臨床療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護理干預;產科;妊高癥
伴隨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破壞以及運動的缺乏,妊高癥發生幾率呈顯著上升趨勢。妊高癥臨床表現為頭暈頭痛、血壓升高及四肢浮腫等,若治療不當,極易合并腦卒中、子癇等嚴重并發癥,導致胎兒早產甚至死胎[1]。因此,針對妊高癥產婦,除對癥支持治療外,還應給予護理干預措施,以保障母嬰平安。筆者旨在通過將護理干預措施應用于產科護理工作中,以控制血壓波動,提高患者自然分娩率。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對象為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妊高癥產婦13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65例,年齡(28.5±4.1)歲,孕周(39.1±3.5)w,初產婦39例,經產婦26例;對照組65例,年齡(29.1±4.5)歲,孕周(38.7±4.1)w,初產婦40例,經產婦25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病例納入標準:(1)經臨床檢查確診,符合妊高癥診斷標準;(2)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3)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病例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2)合并惡性疾病或精神障礙者;(3)臨床資料不全或配合度較低者。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產科常規護理,包括生命體征監測、尿量變化觀察、胎心監測及遵醫囑用藥等內容。1.2.2研究組在常護基礎上,加用產科護理干預內容,具體如下:(1)心理護理:妊娠期婦女本就心理壓力較大,在得知血壓異常升高后,會因擔心胎兒安危而產生大量負性情緒。產科護理人員應及時幫助產婦疏解不良情緒,利用輕音樂等幫助產婦放松心情,并積極講解臨床治療的意義,提升產婦治療依從性,有效控制血壓波動。另外,可邀請治療效果良好的妊高癥產婦與之交流,提升產婦治療信心。(2)并發癥處理及藥物護理:加強查房,定時監聽胎音,若出現并發癥及時報告醫師,并配合進行處理。當出現痙攣癥狀時,應立即使用毛巾壓住舌體,避免壓傷或舌后墜造成窒息。嚴格遵醫囑給藥,降壓藥物或利尿劑等一定要嚴格控制藥物劑量。(3)胎兒監測:妊高癥可導致胎兒宮內缺氧或胎動異常等并發癥,應嚴密觀察胎兒情況,做好急救準備;急救原則:孕37w以上可選擇終止妊娠,孕37w以下以保胎為主。(4)飲食指導:針對妊高癥產婦,由于血壓維持在較高水平,所以飲食應以低鈉食物為主,同時,也應鼓勵產婦多食用鈣、鐵等微量元素較多及維生素較高的食物,以保障母嬰營養需要;另外,應適當補充優質蛋白食物,為胎兒生長發育提供良好營養條件;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補充營養的前提下,應該嚴格控制熱量的攝取,避免體重過快生長而因此血壓進一步提高。(5)健康宣教:在分娩前,告知產婦分娩過程中注意事項及可能發生的合并癥,提升產婦治療依從性;在分娩后,及時告知胎兒健康情況,使產婦安心;另外,在留院觀察期間,囑產婦以休息為主,可適度運動,孕中晚期子宮右旋者可取左側臥位,避免壓迫胎兒。
1.3判斷標準
[2]比較兩組產婦分娩結局及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情況。其中,分娩結局包括:自然分娩、早產及流產等。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控制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收縮壓、舒張壓無顯著差異(P>0.05);經治療后,研究組收縮壓為(129.1±13.2)mmHg、舒張壓為(80.7±5.9)mmHg,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56.7±14.3)mmHg、(95.2±6.7)mmHg,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分娩結局情況
研究組經護理干預后,自然分娩61例、早產3例、流產1例,其自然分娩率為93.85%,顯著優于對照組的49例、10例、6例及75.3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妊娠合并高血壓是妊娠中晚期最常見并發癥之一,其發生與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改變及運動量顯著下降有一定關系。相關研究指出[3,4],近年來,我國妊高癥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妊高癥患者臨床多表現為頭痛頭暈、肢體浮腫及血壓升高等癥狀,嚴重者甚至可出現蛋白尿,如果任由疾病發展而不及時給予治療和護理,甚至可能誘發腦血管意外及子癇等嚴重并發癥。研究指出[5~7],妊高癥可導致胎兒缺氧或胎動異常,甚至可引起胎兒宮內死亡,治療或護理不當均可引起不良后果。因此,在常規對癥治療基礎上,給予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極為重要。在本組研究過程中,筆者通過實施心理護理干預,以減輕產婦及家屬心理負擔,提高治療依從性和治療信心,從而提高血壓控制水平,避免合并癥發生[8,9]。另外,再給予藥物護理、胎兒監測等護理內容,以避免護理不良事件發生,降低胎兒早產、流產等發生幾率。最后,通過飲食指導,為產婦和胎兒獲取足夠營養,同時,又可以避免體重過快增長,控制血壓平穩,保障臨床療效;而通過健康宣教內容,可以幫助產婦養成正確作息與運動方式,有效提升預后質量[10]。本組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收縮壓、舒張壓無顯著差異(P>0.05);經治療后,研究組收縮壓為(129.1±13.2)mmHg、舒張壓為(80.7±5.9)mmHg,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56.7±14.3)mmHg、(95.2±6.7)mmHg,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給予護理干預后,可幫助產婦有效控制血壓。另一組數據顯示,研究組經護理干預后,自然分娩61例、早產3例、流產1例,其自然分娩率為93.85%,顯著優于對照組的49例、10例、6例及75.3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不良分娩結局發生,提高自然分娩率。綜上所述,產科護理干預應用于妊高癥婦臨床護理工作中,可有效舒緩產婦不良情緒,提升產婦治療依從性及治療信心,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從而有效控制血壓波動,保障高水平臨床療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蘭玲.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臨床護理干預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10(23):316.
[2]單月玲.關于產科護理干預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34):168.
[3]林瑞玲.早期臨床護理干預對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4):116 ̄117.
[4]吳秋香.妊娠合并高血壓臨床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8(24):94.
[5]黃冬梅.產科護理干預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護理中的效果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28):4357 ̄4358.
[6]牟霞,楊文東.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2(5):117 ̄119.
[7]張燕,杜娟.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臨床護理干預的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2(54):1511 ̄1513.
[8]楊偉,劉志霞,楊勝珍,等.關于產科護理干預對妊娠高血壓疾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5):172 ̄173.
[9]鄺慕潔,張秀蘭.妊娠合并高血壓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對母嬰結局影響探討[J].中外健康文摘,2014,30(10):2311 ̄2314.
【關鍵詞】 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治療;護理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 PPROM)是指妊娠未滿37 周時,胎膜在臨產前自然破裂。妊娠中PPROM 發生率為1% ~2%, 早產合并PPROM占30% ~40%,然而PPROM孕婦中只有7.7% ~8.7%的胎膜破口能自然愈合, 而持續陰道流液的孕婦60%在7 d內啟動分娩[1]。PPROM可導致一系列較為嚴重的產科并發癥,如宮內感染、胎兒窘迫、臍帶脫垂和胎肺發育不良引起的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等,使圍產兒病死率明顯增高[2]。早產的防治仍是圍產醫學最重要的焦點問題。研究表明妊娠22~30 周,每延長1 d 宮內時間,早產兒的存活率可增加3%。因此早產的主要處理原則是延長孕周,促進胎肺成熟,降低新生兒病率和病死率。以下就我院對于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期待治療的一些臨床工作做相關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分娩孕婦中胎膜早破321 例,而妊娠28~36 周+6 的胎膜早破者78 例,占整個胎膜早破的24 %。78例PPROM 孕產婦19~41 歲,平均29. 3 歲。其中經產婦45 例,初產婦33 例;單胎69 例,雙胎9例。入院時孕周28 周~34 周+6 38 例, 35 周~36周+6 40 例。
1.2 治療
期待療法適用于妊娠28~35 周、胎膜早破不伴感染、羊水池深度≥3 cm 者。包括一般處理:絕對臥床,臀高位臥床休息。
抗生素的應用:破膜12 h內未臨產或有證據表明絨毛膜羊膜炎者,均應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3]。
子宮收縮抑制劑的應用: 利托君的用法為100 mg 加入5% 葡萄糖溶液500 ml 中(濃度為200 μg /ml),5 滴/min(50 μg) 開始滴注,每15min增加50 μg /min 至宮縮被抑制,最大滴速不超過350 μg/min(36 滴/min)。維持用藥24~48 h,以50 μg /min 減量,改為口服, 10~20 mg,每2~4 h 1 次, 24 h 后改為10 mg,每8 h 1 次。
2 結果
2.1 其中35 周~36 周+6 之間40 例未進行保胎,28 周~34 周+6 孕之間38 例,10 例破膜有規律宮縮,宮頸口開大≥2 cm,早產不可避免,未行保胎,其余28 例均進行不同程度的保胎,其中10 例在破24 h 內分娩,17 例保胎1~3 d,9 例保胎4~13 d,2 例分別保胎26 d、33 d。
2.3 剖宮產指征為胎兒宮內窘迫、胎位異常、瘢痕子宮、雙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合并內科疾病、胎盤因素、臍帶因素。
2.4 例新生兒死亡(1 例新生兒畸形,3 例28~30 周入院3 h 內分娩者)
3 討論
PPROM 的期待療法:期待療法是在保證孕婦安全的前提下,為了有效延長孕周,降低母嬰感染率為胎肺成熟提供時機, 從而改善圍生兒預后。因此, 積極處理PPROM, 促肺成熟, 盡量使孕周≥34周+6 后分娩,增加新生兒存活力,本組資料顯示34周+6 后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顯著減低。
使用宮縮抑制劑延長孕周的前提條件是:對藥物無禁忌、無延長妊娠的禁忌、胎兒健康并可繼續妊娠、孕周應在28 周~34 周+6。胎膜早破發生于34~36 周。此時延長孕周不能明顯降低圍生兒死亡率,這一孕周段的圍生兒,其存活率與足月兒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
由于PPROM 發生后,早產常不可避免,應立即使用宮縮抑制劑,而不應等到出現宮縮后才使用。我們采用利托君抑制宮縮,輔以絕對臥床休息避免不良刺激的治療方式。使用宮縮抑制劑的最大益處在于及時給予促胎肺成熟治療提供時間。臨床實踐經驗表明,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抑制宮縮的功效在各類宮縮抑制劑中是最值得信賴的,因而不少國家和地區將其作為治療早產的首選藥物。但是,由于其在激動β2受體發揮抑制宮縮作用的同時也可興奮β1受體,因此用藥后常出現比較明顯的副作用,其中以心血管系統方面的副作用尤其明顯,可在有監護條件的醫院可以將其作為抑制早產宮縮的首選藥物[4],但必須嚴格掌握藥物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并在用藥期間給予密切監護另一方面,使用宮縮抑制劑過分延長孕周會增加母胎并發癥。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應密切監護母-胎情況,權衡利弊,選擇最適時機終止妊娠,以減少并發癥,提高新生兒存活率。
4 期待治療期間的觀察及護理
4.1 孕婦的觀察及護理
4.1.1 孕婦的心理護理 因胎兒胎齡較小就破膜,孕婦通常都會擔心胎兒早產影響胎兒健康而擔心,護士要給予一定的心理支持,應主動熱情關心孕婦,用科學的態度,真誠和藹的言語,使孕婦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感,并可介紹成功病例,增強其繼續安胎的信心。
4.1.2 預防感染的護理 胎膜破裂后細菌逆行進入羊膜腔,易引起孕婦發生急性絨毛膜羊膜炎,故要做好會陰護理,每天予安爾碘消毒液抹洗兩次并密切觀察羊水性狀及氣味。每天予監測體溫四次并定期復查血常規情況。破膜超過12 h常規給與抗生素治療。
4.1.3 要注意孕婦的一般情況,因PPROM孕婦由于需抬高臀部絕對臥床休息,易發生便秘,排便時過度使用腹壓會刺激子宮誘發宮縮,所以要鼓勵孕婦多飲水,多吃蔬菜、香蕉等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幫助孕婦定期翻身觀察皮膚骨突處有無紅腫出現,防止壓瘡。
4.2 胎兒的觀察及監護
PPROM 很少能使妊娠延遲至足月分娩,故PPROM 早產常不可避免,且PPROM 易發生胎兒宮內窘迫,臍帶脫垂甚至圍生兒死亡,加強PPROM 胎兒的監護尤其重要。
告知孕婦左側臥位,教會其自數胎動的方法并做好記錄,同時每天定期胎心監護,每周測量宮高及腹圍,每天予低流量吸氧2次,每次1 h,遵醫囑使用促胎肺成熟藥及宮縮抑制劑。
4.3 產時的觀察及護理
PPROM孕婦臨產后要做好全產程胎心監護,發現胎兒宮內窘迫要及時協助醫師積極處理,同時要密切關注產程進展。無論是陰道分娩還是剖宮產分娩,均應積極協助做好新生兒搶救的藥品及物品準備工作,提高新生兒搶救成功率。
參 考 文 獻
[1] 李瑋,漆洪波.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研究進展.中華圍產醫學雜志, 2005, 8(1):57-59.
[2] 萬偉林,華,趙時敏,等.產前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對早產兒肺透明膜病的預防作用中華兒科雜志,2000,38 (3):137.
胎膜早破
臨產前胎膜破裂叫胎膜早破,是常見的分娩并發癥之一。因為胎膜破裂后子宮內部就與外界直接相通了,外部的細菌可以經陰道上行感染,從而易引發宮內炎癥。
一般我們將胎膜早破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還沒有到孕37周時胎膜突然破裂,這往往是因為感染增加了胎膜的脆性。這時孩子還沒有足月,需要保胎。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孕37周后胎膜早破,這往往是因為胎位不正,羊水囊受力不均。這時就需要及時引產,盡早結束妊娠。
有的準媽媽可能會擔心胎膜早破后羊水流出,如果遇到外界壓力,沒有了羊水的緩沖作用,胎兒會有危險。其實羊水是胎兒排尿以及羊膜不斷分泌產生的,所以準媽媽們不必過分擔心。
解決辦法:胎膜早破者,必須立即住院,臥床休息。如果胎頭高浮或臀位、橫位,應抬高床尾,以防臍帶脫垂。要嚴密觀察羊水性狀及胎心情況,防止胎兒窘迫的發生。胎膜破裂,重要的是預防感染。破膜超過12小時后,應該酌情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同時,孕婦還應該注意外陰的清潔衛生。
一、胎膜早破接近預產期,胎兒已成熟,如果無胎位異常、骨盆狹窄、臍帶脫垂,且胎兒先露部較低者,多不影響產程進展,可經陰道自然分娩。
二、破膜12小時尚未臨產者,如果無胎位不正及頭盆不稱,可在抗感染的情況下進行引產。如果有感染情況,不能完全排除胎位不正、胎兒窘迫等情況存在,應該立即剖宮產,手術后應給予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
三、胎膜破裂距預產期尚遠、胎兒不成熟、孕婦迫切要求保胎者,醫生應在排除感染情況下行保胎治療并積極促胎肺成熟。此時還應嚴密觀察孕婦的體溫、脈搏,子宮有無壓痛,流出的羊水有無臭味,胎心、胎動的變化,并給予對胎兒無害的抗生素治療,如青霉素類藥物。保持孕婦外陰清潔,避免不必要的肛查或陰道檢查。一旦發現胎心不規律,或有感染可能,不管孕周,應立即終止妊娠。
宮內感染
胎膜像一層保護膜,保護著胎兒并使之與外界隔離,保持子宮內部處于無菌狀態。如果胎膜破裂或者患陰道炎癥,破水會使子宮內部與外界相通,外界的細菌就會從陰道順勢而上進入子宮內,從而發生上行感染。子宮內感染不僅可以造成孕婦患上羊膜炎、子宮內膜炎、敗血癥等,還可以造成胎兒宮內感染,也容易使新生兒感染肺炎等其他疾病。
解決辦法:胎膜破裂后,為了預防感染,醫生通常會讓準媽媽服用抗生素或靜脈滴注抗生素。如果預防無效,子宮內真的發生感染,孕婦就會出現體溫上升、羊水混濁等癥狀。這時最主要的就是促進宮縮,讓胎兒盡快娩出,緊急狀況下可能就要選擇剖宮產了。所以,對于胎膜破裂者而言,預防感染是重中之重。同時,陰道炎也要積極治療,如果準媽媽發現自己白帶增多,或者有外陰瘙癢、灼熱等癥狀,應該盡快就醫治療,以免發生宮內感染。
羊水混濁
羊水是胎兒的生命之水,在妊娠初期,它透明、無色;進入妊娠晚期,它變成乳白色。胎兒在宮內缺氧時,會造成腸部蠕動亢進并將胎便排入羊水,使羊水污染。因此,羊水的性狀直接反應胎兒在宮腔內是否缺氧。胎兒缺氧越嚴重,羊水顏色越深。胎兒輕度缺氧時,羊水是淡黃色的;重度缺氧時,羊水就是深綠色的。
解決辦法:缺氧會導致胎兒窘迫,在產程中,醫生會根據羊水的性狀來了解胎兒在宮內的安危。通過胎心監護儀,人們可以監測胎兒的心率變化,并根據羊水的性狀、污染程度,決定分娩時機。如果宮口開大,短時間可以分娩,醫生就會促進宮縮,必要時采取胎頭吸引或產鉗助產。如果羊水重度污染,胎兒嚴重缺氧,醫生會果斷決定剖宮產,讓胎兒以最短的時間迅速脫離惡劣的環境。
宮縮乏力
隨著產程進展,子宮收縮逐漸增強,收縮時間變長,間隔時間變短,強有力的宮縮促使分娩繼續進行。但是有的準媽媽宮縮并不是隨著產程而增強,這就必然使產程時間拖長,這種狀況被稱作宮縮乏力。宮縮乏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宮縮乏力的原因:子宮肌肉的收縮力一開始就很弱,或是子宮肌肉水腫妨礙收縮。多胎、羊水過多等原因也會造成宮縮乏力。
繼發性宮縮乏力的原因:如果骨盆狹窄、胎頭位置不正,分娩就將無法正常進行,產婦就會感到疲憊,宮縮也會變得不協調。除此之外,產婦心里緊張、呼疼不止,也會使產程拖長導致宮縮乏力。
解決辦法:凡準備自然分娩的產婦,一定要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聽從醫生和助產士的指導,解除心理壓力。心理因素是決定自然分娩成功的關鍵。不論何種原因,如果宮縮一直很微弱,都可以用宮縮劑加強宮縮。如果是準媽媽身體疲憊導致宮縮乏力,可給藥休息,或散散步調節心情、吃點東西恢復體力,這樣強有力的宮縮就會再次來臨。
如果子宮口全開,宮縮逐漸減弱,這時可以適當使用催產素使宮縮加強。同時,產婦應盡量進食易吸收的飲料或巧克力從而提起精神盡快分娩。
產程延長
初產婦平均分娩時間為12~16小時,不過每個人的分娩進度不同,稍有拖延也不一定就是異常。但是,如果超過平均時間過多而胎兒仍未娩出,就是產程延長。
產程延長,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宮縮乏力;其次是胎兒頭和骨盆不相稱,胎頭進入骨盆腔的方向異常造成胎位異常,使胎頭無法下降;第三是軟產道問題,宮頸水腫或堅韌使宮口不再開大,或臍帶纏繞妨礙了分娩進行。
解決方法:可以采取措施加強宮縮,或是讓產婦休息,同時還可以及時人工破膜。如果采取相應措施后分娩仍無進展,可能是胎頭與骨盆不相稱,就只能選擇剖宮產手術了。
胎盤早剝
胎盤是胎兒與母親之間營養、氧氣和廢物轉換的器官,這就要求胎兒出世前胎盤功能必須保持正常。但是,胎盤有時會“擅離職守”,會提前從子宮壁剝離,這是非常危險的。準媽媽雖無法知道胎盤剝離,但腹部會產生強烈的疼痛,這是因為子宮壁的血管因破裂而出血。這時,如果血液流出體外就能及時發現,但子宮口若被堵塞,血液會積存在子宮與胎盤之間,從而導致大量出血,使胎盤發生剝離,直接威脅胎兒和母親的生命安全。發生胎盤早剝的產婦大多數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它有時會使胎盤血管痙攣而缺氧,繼而發生血管破裂造成胎盤早剝。所以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準媽媽要注意及時治療,控制病情發展。同時,孕婦要慢些走路,不要磕碰腹部,以防外力碰撞造成胎盤早剝。平時,如果有無痛性出血或腹部不緩解的疼痛,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解決辦法:為了挽救胎兒的生命,醫生會實行急診手術。如果是在臨產前發病,通常會立即進行剖宮產。孕婦在孕期要加強產前檢查,積極預防與治療妊高征。合并高血壓病、慢性腎炎等病癥的高危妊娠者,應加強管理,妊娠晚期避免仰臥位及腹部外傷。
臍帶異常
臍帶隱形脫垂是指臍帶到達胎兒先露部前方而受到壓迫。
臍帶脫垂是指胎膜已破,臍帶進一步脫出于胎先露的下方,經宮頸進入陰道內,甚至經陰道顯露于外。
臍帶纏繞于胎兒頸部和身體,胎兒娩出時臍帶可能會受到拉扯或壓迫,稱為臍帶纏繞
關鍵詞胎膜早破 早產 保胎治療 圍生兒
資料與方法
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收治妊娠28~36+6周,PROM孕婦126例,占同期住院分娩總數的2.3%,平均孕周34+3周,平均年齡26.2歲。其中初產婦94例,經產婦32例,單胎120例,雙胎6例,胎兒總數132例。
診斷:胎膜早破合并早產,指發生在妊娠28~36+6周,胎膜在臨產前破裂者,且最終為早產者。
治療:入院確診后,對于
統計學方法:采用X2檢驗。
結 果
胎膜早破的原因:分娩方式為陰道分娩95例,剖宮產25例,剖宮產率24.5%。剖宮產原因中因胎兒宮內窘迫12例(占18%);胎盤原因2例(前置胎盤1例、胎盤早剝l例,占8.0%);雙胎4例(占16%);妊娠高血壓疾病2例(占8.0%);胎位橫位1例;瘢痕子宮2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1例;臍帶脫垂1例。
新生兒結局:孕
討 論
胎膜早破的原因:多認為與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性感染,羊膜壓力升高,胎先露部高浮,宮頸內口松弛,胎膜結構異常等相關聯。本組資料中以引產、流產史占首位(133例中占26.2%),流產或引產可致宮頸損傷而繼發感染,并在妊娠后期導致胎膜破裂。其次是不明原因者(25例占19.8%),分析認為可能其中一部分為感染導致羊膜炎而使羊膜結構破壞,進而導致胎膜早破為主要原因。占第三位的胎位異常為17.5%。因此,為使胎膜早破的發生率降低,在計劃妊娠時行婦檢是必要的。積極治療下生殖道炎癥,減少流產、引產的發生,孕期定期檢查,系統管理,及早糾正臀位、橫位,并對其他不利因素做到及早發現及處理,降低母嬰并發癥及圍生兒病死率。
胎膜早破合并早產的處理:胎膜早破后可導致母嬰并發癥,且破膜時間越早其危險性就越大;安胎時間越長,母嬰并發癥就越多。胎膜早破與早產同時存在,加上多數孕婦及家屬對此認識不足,使處理變得復雜化。正確處理胎膜早破合并早產可降低圍生兒死亡率。①對于發生于孕28~34周,胎膜早破不伴感染,羊水深度≥3cm者,囑病人絕對臥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肛診及陰道檢查,密切觀察產婦體溫、心率、宮縮及白細胞計數,給予宮縮抑制劑,抑制宮縮>48小時后,使用糖皮質激素促使胎肺成熟,能夠發揮最大作用,提高圍生兒存活率。盡早使用宮縮抑制劑后,孕34~36周的孕婦,胎兒存活率較高,肺成熟后可盡早終止妊娠。②糖皮質激素可以促進胎兒肺成熟,并可減少新生兒腦室出血及壞死性小腸炎的發生,但它可降低機體抵抗力,從而繼發感染或掩蓋已經存在的感染。因此掌握用藥的最佳時期頗為重要。Chen等指出需根據胎膜破裂時的孕周來決定是否應用糖皮質激素。孕>34周,胎肺己成熟而應慎用,孕28~34周必須用糖皮質激素,以降低RDS及IVN的發生。③抗生素的應用。對破膜后是否給予預防性抗生素,多數學者認為預防性用藥對產婦發病率的減少作用甚微,且圍生兒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并不減少。此外,抗生素通過胎盤,可使新生兒日后產生抗藥性。但由于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為感染,且破膜后其防護性作用消失,加上宮縮時的負吸作用,陰道內細菌可上行感染,故對破膜時間>24小時已有明顯感染征象者,我院常規應用抗生素。④選擇終止妊娠時機。孕>34周者,圍生兒的并發癥及死亡率均明顯降低,所以無感染征象者應盡可能保胎至孕34周后終止妊娠。若有感染發生則隨時終止妊娠。⑤無產科指征及無感染征象者,盡量陰道分娩。宮口開全后為預防顱內出血,可行會陰側切助娩。合并產科指征者選擇剖宮產術。
參考文獻
1 董金潮.早產和胎膜早破.實用婦產科雜志,1998,14(3):1242
[關鍵詞] 妊娠期高血壓;胎盤血流;纖維聯接蛋白;重度子癇前期
[中圖分類號] R71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09)08(a)-035-03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on pregnancy,HD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也是產科常見疾病,是孕產婦和胎兒、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分為5種類型: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其中子癇前期又分為輕度子癇前期和重度子癇前期兩型,而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發病早、病程嚴重,臨床處理困難,母嬰預后極差,而唯一能治愈的方法是終止妊娠,因此,日益引起臨床重視[1]。國內外學者對HDCP發病前的高危因素及相關信號有過很多分析研究,以期預測HDCP的發生與預后,降低其發病率和病死率,現就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胎盤血流監測及纖維聯接蛋白在預測重度子癇前期預后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 重度子癇前期的概念
子癇前期是一個妊娠特異性的綜合征,發病的病理生理基礎是血管痙攣,由于血管痙攣而導致血流阻力增加,從而發生動脈高血壓。同時,內皮細胞的激活、受損,發生血管的改變以及周圍組織的低氧,可能導致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發生出血、壞死以及其他臟器功能紊亂。重度子癇前期患者會發生一系列臟器功能的病理性損害,被認為是血管痙攣和缺血的結果[2]。
重度子癇前期的臨床特征表現為收縮壓≥160~180 mm Hg,或舒張壓≥110 mmHg,24 h尿蛋白>5 g,血清肌酐、尿酸升高,并出現少尿(24 h尿500 ml以下),可伴有肺水腫,微血管病性溶血,血小板減少,肝細胞損害(AST、ALT升高),胎兒生長受限或羊水過少??梢园l生嚴重的并發癥,常常累及心、肝、腎、胎盤等器官,出現頭痛、視覺障礙、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痛等[3]。
重度子癇前期可分為早發型和晚發型兩種類型,其中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受到國內外學者的普遍關注,但是,尚沒有統一的界定標準,一般以32周或者34周為分界線,32周或者34周之前發病者稱為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之后發病者稱為晚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我國學者楊孜等研究認為,若以孕32周為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的界定線,則分娩結局的統計學差異更明顯;而以孕34周為界定線,則胎嬰兒死亡率只與終止妊娠的孕周有關,而與發病孕周無相關性[4-5]。因此,認為以孕32周為界定線劃分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更能準確地反映發病孕周與分娩結局的關系。
2 彩色多普勒監測胎盤血流
重度子癇前期會導致母體的許多不良結局,發生嚴重的并發癥,但主要是引起特定的終末靶器官的損害,而導致胎兒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子宮胎盤血液灌注的減少、引起胎兒宮內低氧。對高危妊娠人群的監測,特別是對于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的監測,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監測胎盤血流是對胎兒非侵入性檢查的一種良好手段。臍動脈是胎兒從母體獲得營養的唯一途徑,而子宮動脈血供情況直接影響胎盤循環狀況。因此,檢測兩者的相關血流動力學指標,可很好地預測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的子宮-胎盤-胎兒循環有無因血管痙攣出現異常改變,以及病變程度。有研究表明,胎兒臍動脈和主動脈血流速度波形異常時,與胎兒宮內發育遲緩(IUGR)的發生存在密切關系,當血流指數升高,舒張末期血流速度降低,消失甚至出現反向血流時,IUGR的發生率增高;在判斷羊水過少導致臍帶受壓、胎兒受損方面敏感性和特異性可達90%~100%,提示胎兒預后不良[6-7]。
應用彩色多普勒監測胎盤血流的指標,一般采用胎兒臍動脈的收縮末期最大血流速度和舒張末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S/D)、搏動指數(PI)、阻力指數(RI),以及母體子宮動脈的S/D、PI、RI、血管內直徑(D)。有研究顯示,患者組胎兒臍動脈和母體子宮動脈S/D、PI、RI值均高于對照組(P
有報道認為,子宮動脈血流異??赡鼙饶殑用}血流異常出現的更早、更常見。以子宮動脈血流評分(UAS)作為指標,異常UAS提示子宮胎盤血流受損,且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圍生期預后明顯相關。而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子宮動脈血管阻力異常發生率明顯增高,其子宮動脈血管阻力受累程度明顯加重,反映了子宮動脈受累程度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嚴重程度有明顯關系,若UAS>3,其圍生期預后不良[10-11]。Yazicioglu等[12]對477例孕婦的前瞻性研究顯示,母體子宮動脈舒張期雙側切跡早期預測中重度先兆子癇的敏感性為82.3%,陰性預測值為97.7%,任何切跡作為篩查工具的敏感度為88.0%,但陰性預測值僅為6.6%。Spencer等[13]的研究結果則顯示,單獨用22~24周時子宮動脈PI篩查先兆子癇,FPR為5%時DR為54.7%,結合11~13周血清PAPP,則其DR可達62.1%。
3 纖維聯接蛋白預測
纖維聯接蛋白(fibronectin,FN)是一種存在于血液、體液及各種組織中的糖蛋白,來源于肝細胞、庫普弗細胞和內皮細胞,是細胞外基質和體液的主要組成成分之一,具有多種功能,在維持機體完整、發揮防御功能及維持機體內環境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按其分布的不同,纖維聯接蛋白可分為血漿型和細胞型兩種,血漿型FN分布于血漿中,主要來源于內皮細胞,當內皮細胞受損傷時,FN的合成增多;細胞型FN則廣泛分布于人體內細胞表面,其含量變化的程度與細胞受損的程度有關[14]。
由于纖維聯接蛋白合成與分泌和內皮細胞密切相關,近些年來,人們提出了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內皮損傷學說,并且被許多的實驗和臨床研究所證實。該學說認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最主要的生理和病理改變就是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當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時,會釋放出一系列的血管活性物質,如血管收縮因子、內皮素、血栓素等,而血管舒張因子的產生減少,引起血液濃縮,全身小動脈痙攣,胎盤絨毛退行性變,宮內缺血低氧。重度子癇前期患者所發生一系列臟器功能的病理性損害,被認為是血管痙攣和缺血的結果[15-16]。其中,患者血漿纖維聯接蛋白濃度的升高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有意義的指標。
有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血漿中的纖維聯接蛋白濃度較正常孕晚期婦女有顯著升高,并且重度子癇前期及子癇患者血漿中的纖維聯接蛋白濃度值均較輕度子癇前期顯著增高,認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血漿中纖維聯接蛋白濃度隨著病情的發展而發展,病情越嚴重,這種升高越明顯。通過結合患者凝血功能指標的研究,表明纖維聯接作為血小板整合素的一個配體,也參與了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參與了凝血功能的變化,雖有消耗,但由于內皮細胞損傷,纖維聯接蛋白卻持續產生,故其血漿濃度仍然增高。因此,認為血漿纖維聯接蛋白可作為血管內皮損傷的檢測指標之一,用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診斷及監測[17-18]。也有研究者通過研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陰道分泌物中纖維聯接蛋白水平的變化,發現先兆流產與先兆早產者FN的水平均明顯升高,認為對孕婦作常規陰道分泌物中FN檢測,可作為預測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可能的流產、早產及動態觀察保胎療效的客觀指標[19]。
Ostlund E 等的研究顯示,在妊娠早期如果血漿中纖維聯接蛋白水平升高,則可發展成為先兆子癇;而先兆子癇患者如果伴有器官受累則其血漿中纖維聯接蛋白水平明顯高于不伴器官受累者,認為血漿纖維聯接蛋白值可作為重度子癇前期患者預后的一個指標[20]。
胎兒纖維連接蛋白(fetal fibronectin,fFN)的研究則主要用于對先兆早產孕婦的預測。有研究者對有先兆早產癥狀的孕婦進行陰道后穹窿分泌物中fFN的測定,并追蹤這些孕婦的妊娠結局。結果先兆早產孕婦fFN的陽性率為61.5%,陽性孕婦中7 d內、14 d內、37周前分娩率分別為22.7%、41.3%、65.3%;陰性預測值分別為100%、100%和87.2%。認為fFN陽性對先兆早產孕婦發生早產有一定的預測意義,陰性預測短期內不發生早產的價值則較大[21]。
總之,重度子癇前期是妊娠高血壓疾病中臨床癥狀和預后都較為嚴重的一種類型,對其預后的預測指標研究也比較多,除了以上預測預后研究處,很多重度子癇前期的病因、病理生理方面的研究進展也為其的預測提供了新的想法和思路。如胎盤生長因子、妊娠中的免疫因機制、Fas/FasL機制、易感基因以及基因多態性等,都為重度子癇前期的預測奠定了基礎,擴展了其研究思路。
[參考文獻]
[1]高玉鳳.重度子癇前期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08,127(5):88-90.
[2]廖麗君,賀晶.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的治療進展[J].國外醫學?婦產科學分冊,2007,34(2):140-142.
[3]肖成煒.重度子癇前期孕婦器官受累情況與新生兒預后的關系[J].蚌埠醫學院學報,2007,32(4):410-412.
[4]楊孜,王伽略,黃萍,等.重度子癇前期臨床發病類型及特點與圍產結局的關系[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6,41(5):302-306.
[5]Bombrys AE, Barton JR, Nowacki EA, et al. Expectant management of severe preeclampsia at less than 27 weeks' gestation: maternal and perinatal outcomes according to gestational age by weeks at onset of expectant management[J]. Am J Obstet Gynecol,2008,199(3):2471-2476.
[6]駱麗芳,黃柱安,王振花.彩色多普勒監測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子宮動脈及胎兒臍動脈血流的臨床分析[J].河北醫學,2007,13(4):395-397.
[7]Mari G, Hanif F, Kruger M. Sequence of cardiovascular changes in IUGR in pregnancies with and without preeclampsia[J].Prenat Diagn,2008,28(5):377-383.
[8]潘麗華,紀學芹.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子宮動脈及胎兒臍動脈的血流動力學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32):5-6.
[9]曾素清.臍動脈血流速率異常對高危妊娠的預測[J].中國醫藥導報,2005,2(15):82-83.
[10]劉貴鵬,李輝,于晶,等.子宮動脈超聲多普勒血流監測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06,35(4):423-424.
[11]Costa SL, Proctor L, Dodd JM, et al. Screening for placental insufficiency in high-risk pregnancies: is earlier better?[J].Placenta,2008,29(12):103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