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公共關系與危機管理范文

公共關系與危機管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公共關系與危機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公共關系與危機管理

第1篇:公共關系與危機管理范文

關鍵詞:公共危機 管理

一、公共危機的管理主體分析

政府是公共危機管理中的最重要的主體,在公共危機治理中,政府的責任最大。政府作為社會的管理者和全體公民利益的維護者,理應承擔處理公共危機的責任。政府在公共危機管理中主要應具備兩方面的責任。第一,政府對于危機的預測能力。第二,政府對于危機的反應能力。

非政府組織作為區別于政府和私營企業的第三部門,是以公共利益為取向的非營利性組織。我國的非政府組織目前也在經歷一個史無前例的發展期。在政府對公共危機管理的不得當的一些方面,非政府組織起到了一個很好的補充作用。

二、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危機管理的優勢

首先,非政府組織的民間性。我國目前的非政府組織多是由基層群眾所組成的草根組織,由群眾組成,代表廣大群眾的利益,因此有著不同于政府部門的民間性。非政府組織的這一特性決定了它與廣大民眾的直接距離會更小,更能體察到民眾的聲音,能夠及時獲得民眾的需求信息并做出快速反應。同時,非政府組織多代表社會中的弱勢群體,能夠在公共危機的處理中向弱勢群體傾斜,保護低收入群體的利益。“非典”等公共衛生危機事件表明,只有平等尊重民眾的權力,社會整體的公共利益才能得到保障,若是弱勢群體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的話,強勢群體的利益也會因此受到威脅。在公共危機管理中,非政府組織這種對弱勢群體的傾斜性,在促進危機事件得以公平公正處理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二,非政府組織工作的專業性。非政府組織不同于政府部門的另一個優勢特征就是其組織成員多是某個領域的專業性人才,能夠在特定的公共危機處理中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從而做出更快更好的反應。我們從近幾年的眾多實例中可以看出非政府組織的志愿者的專業性在公共危機處理中的作用,成都的愛白中心是由來自全國各地的注冊心理治療師所組成的愛心機構,在汶川大地震中,該中心的心理治療師們負責整合及培訓災后輔導人員,再由他們到前線進行救助。

第三,非政府組織結構的靈活性。政府部門由于其特有的科層組織結構,特殊的價值取向和復雜的政治環境,導致其勢必會在公共危機的管理中表現出一定的滯后性,非政府組織正好填補了這一方面的空白。公共危機事件多是非常規下的突發性事件,危機發生時,正常的社會秩序遭到破壞,民眾陷入極大的恐慌之中,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能夠第一時間幫助災民,維護秩序,提供最直接幫助的組織,而非政府組織由于其組織結構的靈活松散,其決策系統的分散獨立,可以對危機事件做出即時反應。

三、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危機管理的困境

首先,法制的不健全為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危機的管理設置了門檻。我國對非政府組織的登記管理實施雙重管理原則。在我國,非政府組織的登記成立,不僅要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批準,還要找到一個與自身業務相關的部門,這樣的管理辦法固然加強了政府對非政府組織的管制并對各類非政府組織進行了有效的規范,但同時也提高了組建非政府組織的門檻,限制了其發展,使得大批專業性的非政府組織由于種種原因,一直得不到政府部門的認可,也就不能在公共危機的管理中發揮相應的作用。現如今,一些非政府組織由于找不到相對應的主管部門,轉而以企業的名義在工商部門注冊,或是干脆不進行注冊登記,這樣的不具有合法地位的草根非政府組織在我國占有很大的比重。

第二,經費的不足和人才的缺失使非政府組織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非政府組織多是從政府中剝離出來的,但社會轉型帶來的諸多問題又導致了這種剝離不徹底,非政府組織仍然可以說是政府的附屬機構,政府的財政撥款是非政府組織的最大財政來源,近幾年來,政府部門一方面減少了對非政府組織的撥款,一方面鼓勵非政府組織自行籌措運作經費,但非政府組織的非營利性決定了它不可能像私營企業一樣在買賣市場中獲得收入。資金的不足使非政府組織無法在災難救助中全面展開工作,無力迅速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投入到公共危機的管理中。

第三,傳統文化的缺陷導致非政府組織公信力不足。我國的非政府組織的發展還面臨著文化方面的挑戰。非政府組織是一個外來語,西方的非政府組織的發展有著來自文化方面的深厚積淀,發達的公民社會是其生長的土壤,這包括了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普遍的公民意識,自治觀念,法制觀念,公益精神等,而我國長期以來受依附性民臣文化的影響深遠,缺乏這方面的文化背景。

四、非政府組織與政府在公共危機管理中的合作關系

公共危機事件不同于一般的危機事件,公共危機事件覆蓋面極廣,一旦發生,危害極大,而且許多公共危機事件的發生具有不可預見性,因此公共危機的預防和管理是對公共部門的巨大挑戰。政府固然是公共危機管理的第一主體,承擔著最重大的責任,政府如果想對公共危機進行有效地管理,必須認清自身的缺陷,與非政府組織建立一種合作關系,對非政府組織進行扶持以使其能有效發揮特有的優勢,挖掘非政府組織的管理潛力,從而在公共危機管理中建立一種多主體相互合作的管理模式。

第2篇:公共關系與危機管理范文

關鍵詞:工單管理;設備運維管理;系統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14—0000—02

一、引言

我公司制造執行系統(MES)現有的設備管理子系統,是依據設備管理規程設計,其功能包括設備基礎信息、設備規程、輪保管理、點檢管理、管理、隱患管理、維修經驗庫等模塊,涵蓋了設備運維活動的全過程管理。系統經過幾年的應用,將企業設備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隨著設備精細化管理要求。系統顯出的問題越來越與現代設備管理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

(1)設備運維過程記錄數據錄入量大,運維過程操作流程復雜。

(2)設備運維過程信息分模塊展示,沒有將整個設備運維活動流程信息串聯起來,不利于設備管理人員的查詢。

(3)設備運維情況信息分散,數據較離散,對單臺設備進行數據查詢比較繁鎖,由于當前狀態信息不明,設備管理員缺少足夠的信息來實現對單臺設備的維護進行精細化管理。

設備運維活動過程的記錄與管理是設備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為提高設備管理各崗位人員完整、高效的記錄各項運維活動的過程信息,強化設備運維精細化管理,在MES系統設備管理中引入工單管理模式,以簡化系統管理流程,提高信息錄入效率,加強系統靈活性與適用性,規范設備管理行為,為設備運維過程的跟蹤、分析、績效評價提供完整的運維過程數據,實現設備運維活動的動態管理和控制。

二、工單管理及應用流程

(一)工單管理

工單管理:是對設備運維活動工單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管理,包括工單創建、工單檢查、工單評價、工單結束的全過程。

工單管理模式:是基于管理流程,以任務管理為核心,重點強調過程監控和績效考核的管理模式。

工單分類:分為計劃性工單與日常性工單兩類。

1.計劃性:輪保工單、工單、點檢工單。

2.日常性:故障處理工單、維修工單。

(二)工單管理流程

工單管理流程包括工單創建、工單執行、工單檢查與評價等一系列的數據記錄與管理。

各類工單創建完成后,通過系統工單管理頁面,提醒各級用戶有新的工單發出,責任人查看后進行相應的點檢、、保養、輪保或檢查維修,并在工單中輸入相應的維護或檢查維修工作結果。工作結果輸入完成后,系統通過工單管理頁面,提醒設備管理人員進行工單檢查與評價。工單經管理人員的確認與評價后,對于檢查發現并記錄的未解決的問題,系統自動將問題轉換成設備隱患,為設備隱患管理提供詳細的信息來源。(如圖所示)

三、系統設計

(一)業務分析及設計思路

通過引入工單管理模式,以工單驅動設備運維各項工作。設備管理人員根據工單類型設置工單內容、設定流程、指派維修人員。設備維修人員接收到工單后,確認工單內容,進行必要的工作準備后,嚴格按工單內容執行。工單任務執行完成后,按填寫工作完成情況及遺留問題。設備管理人員查閱各工單,并對工單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與評價,從管理上監督各崗位維修人員按工單任務的執行,確保各項設備運維工作得到落實。工單的執行情況,以及評價信息(包括績效得分)為后期的設備運維過程跟蹤查詢、統計、分析等提供了完整的數據基礎。(如圖所示)

在各類工單記錄的基礎上,通過對各類維護、隱患、換件等工單信息進行分類匯總統計,實現設備運維過程的有效跟蹤、統計和設備狀態分析,從而提高設備信息化管理水平。(如圖所示)。

(二)系統功能設計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模塊:

1.設備運維過程跟蹤

設備運維過程跟蹤主要是將各類工單的執行結果進行匯總,直觀展示各項運維活動的執行情況,并從中發現存在問題,快速進行故障定位,為管理人員發現并解決問題提供一個快速、有效的信息依據。

設備運維過程跟蹤主要包括設備運維記錄跟蹤、設備隱患跟蹤、設備故障跟蹤、設備換件跟蹤、設備運維簡報、設備交接班本記錄。

2.設備運維統計

設備運維統計主要是以工單信息為基礎,依據部門的管理要求,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數據統計,并形成各類設備運維統計報表,為管理層提供多樣化的數據信息,并為各項設備績效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加強考核的科學性和公平性,促進管理水平的提升。

設備運維統計主要包括備件耗用統計、工單完成情況統計、設備隱患統計、設備故障統計、設備關鍵性指標統計。

3.設備狀態分析

在設備運維統計結果的基礎上,根據各業務部門的實際管理要求,有針對性的將系統中的故障維修信息、設備隱患信息、備件成本耗用信息進行分類匯總與統計分析,并以圖表相結合的方式綜合展現,以幫助管理者了解設備健康狀態信息,及時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使設備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增強設備故障分析解決能力,促進設備運維管理水平的提升。

設備狀態分析主要包括設備維修分析、設備隱患分析、備件成本耗用分析、關鍵測量設備報警與分析。

四、系統應用

(一)應用實效

工單管理模式實施應用后,設備管理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第3篇:公共關系與危機管理范文

當前,伴隨著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在影響企業生存發展的若干因素中,企業的供應鏈建設凸顯出了重要性。正如英國著名供應鏈專家Martin Christopher所說:“市場上只有供應鏈而沒有企業,21世紀的競爭不是企業和企業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因此,積極探索能夠適應未來競爭環境的供應鏈創新模式,日益成為了理論界和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所關注的焦點。

2 危機管理與學習型供應鏈

供應鏈是涉及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和用戶的供需網絡,供應鏈上的各個結點存在著內部管理和外部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極有可能帶來供應鏈上的突發事件,對各結點所具有的功能帶來極大破壞,并且隨著經濟環境不確定因素的增加,這種突發事件的發生概率激增。要有效的應對這些突發事件,筆者認為運用危機管理的理論和思想,可以在應對突發事件的過程中,降低突發事件的危害,優化企業決策,對事件的原因、過程及后果進行分析,有效集成各方面的資源,對突發事件進行有效預警、控制和處理。在危機管理的思想下,供應鏈建設是一個不斷完善、更新、學習的過程,也即建設新型的基于危機管理思想的學習型供應鏈。

傳統的供應鏈管理基本體現了三個核心思想:合作思想、集成思想、雙贏思想。上述思想已經不能完全適應今后的商業環境更為復雜多變的市場競爭,還應該加上“危機管理”的思想,建立一種能動態、敏捷地從危機事件中學習并能對危機進行快速響應的供應鏈——學習型供應鏈[1]。有人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公式:L<C=D。其中L代表的是學習速度,C代表的是變化速度,而D代表的是死亡。該公式表明,如果一條供應鏈的學習速度跟不上時代或環境的變化速度的話,那么等待它的就只有死亡[2]。學習型供應鏈通過對突發事件的學習,可以完善各結點及整個鏈條的應急預案建設、事故處理和事后完善環結,可以減少在不確定性環境中競爭的損失,提高供應鏈的可靠性,保證供應鏈管理目標的實現。通過學習——提升——再學習——再提升這樣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3],不斷提高供應鏈整體競爭能力,使供應鏈成為一個終生的學習者,如圖1所示。

3 建設思路

3.1 供應鏈危機預警建設

預警是指在突發事件實際發生之前對事件的預報、預測及提供預先處理操作的重要機制。盡管供應鏈中突發事件的發生具有突發性和偶然性,但重大事故的危機管理不只限于事故發生后的應急救援行動。危機管理是對重大事故的全過程管理,貫穿于事故發生前、中、后的各個過程,充分體現了“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危機管理思想,將這種思想運用于供應鏈的建設將大大提高供應鏈的整體安全性。

首先,要做好突發事件的預防工作。指通過各種手段,盡可能地防止事故的發生,實現本質安全。對供應鏈各結點及整體進行安全文化、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監管、安全培訓等方面的建設,通過不斷學習,相互交流,總結以往事故的教訓,吸取有價值的經驗,提高各結點的安全意識,使安全思想深入人心,使供應鏈網絡上的各結點時刻敏銳關注運作過程,及早地覺察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為后面的處理做好準備。

其次,要做好危機預警工作。指出現危機征兆后,危機大規模爆發前的危機管理,主要是發現信息、處理信息、確認信息和信息。信息處理是危機預警的前提條件,建立學習型供應鏈可以很好地完成這一工作。從圖中可以看出,在學習型的供應鏈中,在供應鏈層面上各結點的信息是共享的,任何可能導致危機發生的信息可以在供應鏈內的個體、團體及企業不同層次的相關單位相互交流傳遞,如原材料價格的變化、生產成本的變化、市場需求的變化、顧客偏好的變化等,某一信息可能主要對某一結點產生較大影響,該結點通過對該信息進行處理,采取相應措施并信息處理報告,其它結點可根據該報告決定自身的應對措施。這個過程經多次循環后,供應鏈的學習性可以進一步加強各結點的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從而不斷提高危機預警的及時性、科學性。

再次,做好危機預控工作。指發現和確認危機征兆后所采取的旨在迅速化解危機,避免危機擴大和升級,避免危機大規模爆發的實質性措施。這要求供應鏈上各結點必須結合各自特點,結合發生過的或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建立應急處理預案,預案要有針對性、全面性、可行性,隨著環境的變化要不斷完善更新,這樣才能在危機爆發初期消滅危機或限制危機的升級。

3.2 供應鏈危機處理建設

盡管建立的危機預警機制,降低了突發事件的發生機率,但由于供應鏈自身的高復雜性,我們不能完全阻止突發事件的發生,但我們可以做到對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正確及時處理,減少其損失。筆者認為結合危機管理的思想,這一階段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即快速反應機制、指揮協調機制和人才儲備機制。

快速反應是學習型供應鏈的基本屬性,對于時間的合理把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危機處理的成敗。在危機發生后由于反應遲緩,采取措施不及時導致供應鏈斷裂的事例不勝枚舉。通過不斷的學習,可以實現如彼得·圣吉的《第五項修煉》中所說的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等方面[4],在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會使團隊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其中之一就是能夠大大提升各結點應對危機的快速反應能力。

指揮協調是指在組織中需要有強有力的領導者和領導團隊來進行具體的指揮及組織內外的協調工作,這是危機管理的基本要求,這項工作的好壞自然也決定了危機處理的結果。在供應鏈中的指揮協調不僅指某個結點也包括相鄰結點間及相關部門的協調,因為各個結點是一個利益共同體,這是供應鏈自身的特性決定的。危機管理需要一是改變原有的供應商、制造商、銷售商等各自分立、各行其是的低水平經營模式,創造更加緊密的功能體系,實現連續的、無縫的管理;二是打破部門、地區之間的壁壘,統籌部署,集成資源,發揮合力,協同作戰,提高戰勝危機的效率和效益。

人才儲備是上述兩項工作的基礎,指具有較高素質結構的專業人員及穩定的人員團隊。學習型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通過知識的共享、學習、轉移、創造,不斷豐富作為組織內的知識。各個環節的人員通過吸收知識、提高技能、實現彼得·圣吉所說的改善心智模式和自我超越。學習雖然是人的學習,但最終體現為整個供應鏈能力的提升。只有擁有這些處于生產實踐前沿,掌握豐富知識、技能和實際經驗的人員才能真正有效解決危機問題,這些人是供應鏈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建立學習型供應鏈,要明確人才隊伍的重要性,培養人才、儲備人才并合理利用人才。

做好上述三方面工作是供應鏈危機處理的基本保證。

3.3 供應鏈危機事后完善建設

事后完善是所有突發事件處理中必須面臨的一個問題,也是供應鏈提升競爭能力的關鍵一環。按照危機管理的思想,筆者認為學習型供應鏈危機事件善后處理主要應包括三方面:第一,供應鏈的修復重建。危機事件結束后,會對供應鏈造成一定的破壞,需要對一個或幾個結點進行修復完善甚至完全重建。在修復或重建的過程中,不能簡單的恢復原貌,必須學習吸取突發事件的經驗教訓,使自身靈活多變,增強抗干擾能力;第二,危機的總結。這是學習型供應鏈要做的重要工作,是學習循環的基礎。要明確什么類別的事件應該由哪一級部門和人員進行總結,總結要有針對性,要有指導意義,以便有更大的學習價值;第三,對相關人員和機構的獎勵與問責。一個公正公平的問責與獎勵機制即是推動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系統化、體制化、長期化的保證,也是促使學習型供應鏈學習的動力和加速學習循環的保證[5]。

4 結論

將危機管理的思想、理論和方法運用于學習型供應鏈的建設,能夠明顯提升供應鏈內各個結點及供應鏈整體的綜合競爭力,同時使供應鏈內各個結點由于原材料、價格、環境、成本等諸多因素變化可能導致的危機事件通過預警、事故處理、事故完善等環節進行科學及時處理,從而有效控制突發事件的發生、發展,使整個供應鏈成為一個高可靠性系統,使各企業在復雜多變、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保持長遠生存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福領,王立存.供應鏈企業采購風險預警的知識螺旋系統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1(4):78-81.

[2] 王天琪.戴爾獨特的供應鏈及危機管理體系分析[J].現代商業,2014(1):182-183.

[3] 邱靈,黃慧敏.供應鏈節能減排危機預警指標體系構建[J].商業經濟,2013(22):39-40.

[4] MARTIN C,CARLOS M,OMERA K.Approaches to managing global sourcing risk].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Interna-

tional Journal,2011,16(2):67-81.

[5] TUMMALA R,SCHOENHER T.Assessing and managing risks using the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Process(SCRMP)[J].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1,16(6):474-483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項目(GZ13D110

第4篇:公共關系與危機管理范文

[關鍵詞] 應急物流 危機管理 政府職能

2003年肆虐神州的非典疫情、2008年年初令人揪心的南方暴雪,進一步凸顯了建立健全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等方面的突發公共危機管理系統的必要性。而公共危機管理系統中的關鍵一環就是構建完善的應急物流子系統,以克服突發性事件所帶來的不穩定因素和公共危機。

一、應急物流概述

物流的概念起源于美國,一開始使用的英語詞匯是“Physical Distribution”,后演變為“Logistics”。美國物流管理協會對物流的最新定義是“物流是供應鏈運作中,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的,對貨物、服務和相關信息在產出地和銷售地之間實現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動和儲存所進行的計劃、執行和控制的過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的定義則是:“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到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

故物流首先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綜合了運輸、倉儲、流通加工、裝卸、配送和信息管理等具體過程;同時物流也是一種管理,這種管理充分利用網絡和信息,融合了現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 而所謂的應急物流,它是2003年中國爆發SARS疫情以后出現的新概念。關于應急物流的定義,較為國內學術界所認同的觀點是“應急物流是指以提供突發性自然災害、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性事件所需應急物資為目的,以追求時間效益最大化和災害損失最小化為目標的特種物流活動。” 應急物流作為一種特種物流,除了具有普通物流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外,還具有一下特征:

1.突發性與不確定性。應急物流是由突發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等方面的突發公共危機而引起的物流活動,故具有突發性與不確定性。盡管當今世界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對自然災害的預測亦日趨精確,但區域性的甚至全國、全球范圍內的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不絕于耳,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重大的威脅甚至毀滅性的打擊。譬如我國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1998年的洪災、2003年非典疫情、今年年初的南方暴雪,都給我們帶來慘痛的經歷,老百姓的生命和生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人們對災難引起的后果程度、物品需求的數量等等都無法準確預測,故由此引起的應急物流也必然帶有突發性與不確定性。

2.臨時性與緊迫性。應急物流活動是由突發性的公共危機引起的,因此不具有長期性和常規性,特別是應急物流機構往往都是根據需要臨時建立的,各種應急物流設置也都是臨時調配的,因此具有臨時性。但應急物流的活動卻具有緊迫性,之所以是應急物流,就在于其“急和快”。應急物資多具有搶險抗災、挽救生命之用,往往事關全局,故應急物流的速度決定了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后果的嚴重程度,故應急物流活動具有緊迫性。

3.弱經濟性與公益性。在災難面前,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成了第一位的選擇,而常規物流中的經濟效益原則和成本分析原則不再作為物流活動考慮的中心目標,因此應急物流具有明顯的弱經濟性。在應急物流中,更多的是社會公共事業物流而非商業物流,而公共利益相對于經濟利益也必然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故應急物流體現出了強烈的公益性特征。

二、應急物流系統的構建

在公共危機發生越來越頻繁的今天,一個國家要減少危機的發生,降低危機的損失,必須建立有效的危機管理系統。一個有效的應急物流系統應當包括以下幾個子系統:

1.應急物流保障系統。應急物流的保障系統包括基礎設施保障和法律制度保障,前者譬如各種通訊網絡、交通網絡、物資儲備、信息溝通等等硬件設置必須齊備、可用;后者則要求在災難發生時,政府在動員相關人員和社會資源時,能夠在法律上有法可依,在協調上暢通無阻,在預案上有所準備。譬如在法律保障方面,我國雖然亦有《抗洪法》等,但顯然無法涵蓋所有的公共危機,應當制定一部類似于《公共危機管理法》或《國家緊急狀態法》的法律,以規范應對公共危機時政府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2.應急物流指揮系統。所謂應急物流指揮系統,是指國家或地區在應對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等方面的突發公共危機中,為做好救援物資的籌措、運輸、調度、配送等工作而建立的一個特殊的物流指揮中心。應急物流指揮系統的設立和有效運作,必須依靠強有力的公共權力部分,必須有政府來領導和實施。本著減少結構層次,明確部門職責的原則,應急物流指揮系統又當由應急物流指揮系統本部和加盟物流中心或物流企業。應急物流指揮系統本部除中心領導機構外,應包括四個專業子系統,即信息、財人、物資與調控子系統,分別負責相應事務。

3.應急物流信息系統。應急物流信息系統事實上是應急物流指揮系統的一個子系統,由于自然災害及公共突發事件的不確定性,故對于一個應急物流指揮系統來說,信息的有效獲得和傳遞具有核心的意義。信息網絡中心可以依托政府公共信息平臺,建立完善的應急物流公共信息網絡平臺。此平臺可與應急物流指揮系統的中心領導機構、各子系統,以及相關的政府各部門譬如地震、氣象、衛生防疫、環保、交通等部門以及各加盟物流中心或企業保持密切的聯系,保持數據的不斷更新。應急物流信息系統還應是政府向公眾信息的平臺和公眾向政府反饋信息的渠道。

4.應急物流配送系統。應急物流系統功能的最終實現,取決于應急物流配送系統能否及時、準確地將相應物資輸送到目的地,故應急物流配送系統在整個應急物流系統中具有關鍵性的地位。如何建立一個高效的應急物流配送系統,可以從以下幾個途徑考慮:一是要有效整個社會資源,以市場化的手段與國內網絡覆蓋面廣、硬軟件設施齊備、行業信譽度高的大型專業物流企業簽訂協議,以取得他們的幫助和體諒;二是要大膽嘗試“軍地物流一體化”的應急物流模式,對軍地物流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和優化,以實現軍地物流兼容部分高度統一、相互融合、協調發展。

三、政府與應急物流系統的構建和實施

應急物流作為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等方面的突發公共危機的一種特種物流活動,本身具有弱經濟性和公益性的特征,這必然要求政府在應急物流系統的構建和實施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1.要發揮政府在應急物流指揮系統中的主導作用。應急物流指揮系統應當由政府來組建和實施,我們可以考慮在政府體系中國家公共危機控制指揮系統下建立一個常設的、專業的應急物流指揮中心,專門用于各種公共危機的應急物流指揮工作,保障應急物流高效、順利地實施。應急物流指揮中心領導機構,在本質上應該是一個政府工作機構,其根據政府程序和物流流程,依靠相關政策法規,協調政府各個部門,調配工作人員和應急物資,完成應急物資的儲備和配送。

2.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各類突發性災難災害的預測和預防能力。各種自然災害特別是特大自然災害嚴重威脅著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的安全,其造成的巨大損失正在日益加重,政府主觀部門要加大對氣象、地震、天文、物理、數學、遙感、地球物理、地質等研究部門的投入。另外一些公共危機如公共衛生危機和各種人為災害則可以通過加強預防和管理來消除潛在威脅,達到降低危機發生機率,甚至避免危機發生的目的。

3.政府部門要主持制定應對各種公共危機的應急物流預案并加強應急預案的演練工作。應急物流預案是現實中應急物流組織和運作的基本依據,故預案準備得充分與否將直接影響應急物流的實施效果。預案準備包括應急物流系統各類子系統的組建和調試、相關人員的培訓、應急物流物資的儲備、應急物流設施的準備,以及應急場景的假定、應急措施的制訂等內容。尤其要加強急預案的演練工作,定期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應急預案的演練,以使應急物流人員能夠應對危機,明確職責,同時,應急物流演練對預案進行查漏補缺,不斷豐富和完善應急物流預案的內容和可行性。

總而言之,應急物流系統作為公共危機管理系統的重要一環,當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我們也要加強對應急物流的研究,以成功應對各種突發性公共危機,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朱意秋.物流管理學:元活動及其集成[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5

[2]王之泰:現代物流學[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95,6

第5篇:公共關系與危機管理范文

關鍵詞:高速公路;機電設備;維護與管理

中圖分類號: TU997 文獻標識碼:A

機電設施的維護與管理是高速公路養護區別于一般公路養護的重要特征,也是保證高速公路正常運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機電設施的維護一般包括監控、收費、通信、通風照明、供配電系統維護以及消防等,這些工作往往具有技術要求高、程序復雜、危險性大等特點。

1高速公路機電設備維護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高速公路網的不斷擴大及完善,高速公路管理對機電設備系統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近幾年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機電設備系統更加完善,投資也在不斷增加。因此,做好高速公路機電設備的維護管理使其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顯得十分重要。其重要性具體概況如下:1)機電設備的可靠運行是高速公路正常營運的重要保證;2)發揮機電系統的最大功能和效益;3)提前預防設施病害的發生,及時治理隨時出現的損壞,盡可能延長設施的使用壽命,延緩大修周期,降低運營管理成本。

同時,高速公路機電系統具有技術集成程度高、設備分布廣、涉及面大、設備故障率高、技術更新快等特點,這就使得維護人員除了要熟悉設備的工作流程和維護規程,熟悉掌握和使用維護工具和儀器外還應不斷學習高速公路機電系統中使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以更好地服務于高速公路交通。

2高速公路機電設備維護與管理

收費系統、通信系統和監控系統作為高速公路機電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三大系統的正常、可靠運行是高速公路高速、正常、安全、舒適運行的保障。為此,提高高速公路機電設備維護和管理的工作水平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3收費系統的維護和管理

周維護要求維護員、電工完成對機電設備內部的細致除塵、除油工作及測試設備工作。

3.1維護員對車道設備進行細致除塵,按正常程序,關閉計算機,并關閉控制柜內部總空氣開關。對車道控制柜內部進行細致除塵;用刷子除去I/O隔離板、接線排、風扇、散熱片等上面的灰塵,并檢查風扇運轉情況。用抹布擦洗控制柜內壁。對票據打印機的內部除塵;打開打印機上蓋,用毛刷和皮老虎清理碎屑。對自動欄桿機的內部除塵;打開自動欄桿機,用抹布擦拭欄桿機內壁。

3.2電工每兩周對發電機組進行一次空載運行。具體步驟是一、合上充電機開關;二、檢查發電機組各指示燈是否正常;三、扭起紅色的緊急保險開關;四、斷開發電機出口油斷路器;五、啟動發電機運行五分鐘;六、關閉發電機。

月維護由維護員、電工清理所有機電設備內部灰塵,并對部分機械部分進行緊固、上油。

3.2.1維護員對車道設備進行深度除塵。①清洗票據打印機,切斷電源和數據線,打開頂蓋,拿出色帶架,將打印機反扣過來,左手拖住打印機,用右手將打印機內的剩余紙屑輕拍出。擰開打印機前部左右兩個螺絲,卸下打印機外殼。卸下時要小心操作,應先拔下內部連線。卸下后用皮老虎和刷子清除殘留紙屑。用抹布除去打印機內部油污,在打印機傳動軸上加注油,完畢后將打印機安裝還原。②對工控機內部的除塵。切斷電源,打開工控機蓋,用刷子清掃內部的灰塵。在清掃過程中要小心細致,以免損壞內部的電子器件。緊固接線排上連線,以防脫落。檢查風扇是否正常運轉,運轉不正常應及時更換。③對電動欄桿的深度維護 清潔電動欄桿的箱體,在機械傳動部位加注油。打開欄桿機外殼,清潔內部灰塵,用萬用表測試,自動欄桿機控制器電壓是否正常。

3.2.2UPS電池組的維護。電工每兩個月應對UPS電池組進行一次定期充電放電。UPS因長期與市電相連,在供電質量高、很少發生停電的使用環境中,蓄電池會長期處于浮充電狀態,時間長了就會造成電池化學能與電能相互轉化的活性降低,加速老化而縮短使用壽命。放電試驗做法是UPS帶載,然后斷開市電,使UPS處于電池放電狀態,放電持續時間視電池容量而定,當UPS發出嘟嘟聲報警時,恢復市電供電,繼續對電池沖電。一次全負荷放電完畢后,按規定再充電8小時以上。

3.3通信系統的維護和管理

3.3.1日常維護:抽檢沿線手孔、人孔、光纜設施清潔和安全性。

3.3.2月度維護。檢查電纜接頭部分和接線盒,保證電纜在緊急電話接線盒內的連接固定牢靠,外觀無破損、無蟲害,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檢查機房電纜進線配線箱避雷器是否完好。清潔光纜各備用尾纖接頭、法蘭盤等、并對光纜的各備用纖芯作導通測試,對不合要求的纖芯則重新做好熔接接續。每月巡檢沿線手孔、人孔、管道設施清潔和安全性。檢查井蓋丟失情況并抽檢子管堵頭。檢查干線支線管道、管箱,查驗溝槽、井蓋、槽蓋板等是否丟失損壞等。

3.3.3年度維護。每年(春末、初秋)對有電纜接頭的人井內的積水抽水一次,積水嚴重的要經常性抽水,防止電纜接頭長期泡在水中。每年檢查一次電纜的標識,人井內的設施,及時更新標識,固定好子管堵頭與品字架,電纜支架托板應該齊全完好。對電話電纜電氣性能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測。對光纜的各業務和備用纖芯的性能參數做一次完整的檢測和校正。

3.4監控系統的維護和管理

3.4.1車輛檢測器的日常維護:車輛檢測器系統自檢 ,記錄應真實、完整。自檢異常時,要報告處理,處理結果要落實;設備外觀完整性。機箱、探頭完整,基礎、支撐穩固,無明顯歪斜;設備工作狀態異常情況記錄。記錄應真實、完整;工作異常時,要報告處理,處理結果要落實。

3.4.2車輛檢測器的定期維護:視頻處理器,保證檢測器能夠存貯最近15天數據;光端機,保證光端機進行信號傳輸時誤碼率:

3.4.3氣象環境監控器日常維護:氣象檢測器系統自檢情況,記錄應真實、完整;處理結果要落實;設備外觀完整性,機箱完整,基礎、支撐穩固,無明顯歪斜;風速風向傳感器,運轉順暢,風向正確;設備工作狀態異常情況的記錄,記錄應真實、完整;工作異常時,要報告處理,處理結果要落實。

3.4.4氣象環境監控器定期維護:①基礎。基礎應無影響強度的裂紋;穩固、端正;在路基邊坡上或在易受臺風、洪水、路基變形等不利于維護的場所,應采取加固等措施;基礎周圍應進行硬化處理,基礎平臺保持平整、清潔,無泥土、不積水、無雜草;金屬基體無銹蝕;金屬機箱與接地極連接可靠,接地極引出線無銹蝕。② 支撐立柱。無明顯歪斜;外部清潔,無車輛濺落物等污漬及寄生動物巢穴;③防腐層完整、無銹蝕; ④避雷針、接閃器形狀完整,與接地極連接可靠。

結語

工程實踐情況表明,機電設施的維護與管理可有效地確保高速公路正常運營。文章從分析其重要性出發,針對機電系統的不同部分提出其詳細的維護管理策略,為機電設備維護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第6篇:公共關系與危機管理范文

1 化工企業機械設備管理

從理論上來講,化工機械設備是指對所有應用于化學工業生產的設備及儀器的總稱。它所涉及的工況領域比較寬泛,能量形式多且工作性質靈活。化工機械設備管理所涉及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主要包括固定資產管理、設備基礎資料管理、設備的使用和維護,設備的管理、設備的故障管理和診斷、設備的檢修管理、配件備品管理等,其中設備的管理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另外,為了延長設備壽命,化工機械設備的制造商為設備維護保養提供了必要的服務支持。管理和保養對化工機械設備正常工作有著重要作用,合理、有效的管理和保養能夠降低設備磨損,減少修理占用的時間,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轉,進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有效保障設備安全穩定運行。這兩種運行狀態在設備管理方面的表現形式各有不同:首先,化工機械設備的物資化運動狀態是由設備設計階段開始,歷經規劃、成形、投產、維修與養護、升級、撤廢的全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化工機械設備的技術性管理;其次,化工機械設備的資金化運動狀態是設備在投產、運行、收益等環節有關資金運行過程的管理,通常稱之為化工機械設備的經濟性管理。化工機械設備管理綜合了技術管理與經濟性管理的特點,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2 化工機械設備維修決策模式

化工機械設備的維修決策模式按照維修參照對象的類型分為三類:

2.1 以設備狀況為依據的決策模式

原化工部設計的有關化工機械設備日常管理、檢修周期以及驗收標準等制度章程為依據的決策模式提供了保障。它的缺點是過于固守規章制度而不考慮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態,致使維修工作流于形式,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或是維修過剩反而破壞了設備運行的狀態。

2.2 以狀態監測為依據的決策模式

該決策模式是一種在充分把握設備狀況的基礎上,根據設備故障出現的周期,針對故障類型及其發生的部位在合適的時機開展維修工作。其特點是根據設備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效能來確定維修方案,但是該方式需要實時監測設備的運行狀態,資金、人力消耗巨大,實際應用效果不佳。

2.3 以設備狀況和狀態監測為依據的決策模式

該模式融合了前兩種決策模式的優點,摒棄不足的組合模式。

3 化工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主要缺陷分析

3.1 化工機械設備在管理方面的缺陷

油是決定系統穩定運行、關系化工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效果的關鍵部分。企業的生產活動所投入的資金與最終收益都與油管理存在密切的聯系。油能夠有效減少機械設備摩擦、延長設備服務年限,進而確保化工產品的質量達到設計要求。

3.1.1 油管理制度不到位。這種現象存在于一些小型的化工企業,這些企業往往是重視維修,而對油管理崗位的設立不重視,甚至不予設置,當然也不會有相應的管理制度。

3.1.2 設備在設計環節對油的忽略。在化工機械設備的規劃、設計階段,設計人員在油的選擇上,過分依賴歷史數據,而未客觀考慮所選的油是否與機械設備的使用條件相匹配,因而所選的油可能不完全符合設備的適用條件,反而會破壞設備正常的運行狀態。

3.1.3 用機械油替代油。這主要是由于使用進口的油成本高,投入會比較大,而我們國產的油品種又比較少。以上原因造成了我國大部分的化工企業會用比較廉價的機械油取代油應用到設備上。

3.2 化工機械設備在維修方面的缺陷

化工機械設備維修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及時排除故障點,將設備的損壞程度降到最低是設備維修的關鍵所在。

3.2.1 儀表控制故障屢有發生。首先是測量流體實時流量的儀表設備工作狀態不穩定,如零點不穩定,測量誤差大,有時也不顯示;其次是溫度變送器的輸入與輸出信號顯示不正常,有時存在誤差。

3.2.2 機械密封泄漏缺陷。端面膜與機械材質相互接觸的緊密程度關系到機械的密封效果。通常情況下,端面膜主要包括液相、氣相、氣液混合相三種形態。當密封液體處于飽和狀態發生相變時,端面膜的反壓力會超出限定值,進而破壞密封黏合效果,這與端面膜的形態沒有太大的聯系。

4 化工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的改善措施

通過對化工機械設備故障分析,基于管理權責和維修決策模式,檢修人員應該根據設備實際運行狀態,依照技術規范對機具設備進行調試,重點處理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

4.1 化工機械設備在管理方面的改善措施

4.1.1 選用合適的油。油的選擇應該遵循高性能和多級化的原則,例如在油中添加適量的硫或者氯試劑,用以提高效果。又例如使用多級油,在啟動系統初期,多級油可以降低關聯設備的磨損程度,保證在高溫、低溫兩種極端運行狀態下粘合效果依然能滿足設計要求。在生產過程中為了減少能源消耗,使用機械油時不宜頻繁換油。

4.1.2 油的日常管理規范

①編制基礎管理資料。技術資料應以卡片或賬目的形式詳盡記錄油的油箱儲油量、使用周期、消耗量、油品替代等內容。

②定時定期觀測狀態。定期觀測化工機械設備的狀態,如發現元件磨損等隱患應及時采取解決措施,做好檢測記錄。

③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各生產班組必須按規定的交接班流程做好交底工作。在交底記錄中詳細說明設備狀態,以便日后查閱。如果設備運行中出現故障,管理者可調出交接班記錄落實相關責任。

4.2 化工機械設備在維修方面的改善措施

鑒于上述化工機械在設備檢修上普遍存在的問題,維修人員可以從三方面入手著力改進設備檢修效果:

4.2.1 測量流體流量設備的故障處理方法:①檢查顯

示器接口是否松脫,及時固緊松動的接口,按指定位置安裝轉換器。②排查流量計電源接線與等級是否正確。③檢查內部保險管和變壓器,確保其穩定運行。

4.2.2 溫度變送器的故障處理方法:①檢查電源能夠

正常供電,同時確保設備儀表線路接觸良好。②根據現場溫度傳感器一內部變送器一PLC模塊的處理方式,檢查各類元件能否正常工作。

4.2.3 機械密封泄漏故障的處理方法:①結合設備的

工作情況設計密封機械,選擇耐磨且服務年限長的材料。②切忌過于重視密封介質的內外端材料的一致性,由于其外端跟內端接觸物質不同,所以其外端性能只需符合設計要求即可。③嚴格遵守機械密封零部件管理制度,對機具零部件實行規范化管理。

第7篇:公共關系與危機管理范文

【關鍵詞】 化工機械設備 管理與維修 措施

化工機械設備是化工企業生產設備和機械設備的統稱,承擔著化工企業生產的主要任務,在化工機械設備中,會有受到化學原料的影響,使得化工機械設備的運行質量和轉化效率不夠理想,嚴重時還會導致化學原料泄漏的威脅。通過對化工機械設備的管理和維修,提高機械設備的運行效率和運行質量,規避安全隱患的發生,促使化工企業的生產水平可以得到保障,實現化工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1 化工機械設備的管理與維修的主要內容

1.1 化工機械設備管理的主要內容

化工機械設備的管理主要包括化工設備的運行管理和使用管理。針對化工設備的運行管理,需要由專業的管理人員對化工設備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和油選擇和管理,使得化工設備的可以始終處于穩定的運行狀態。使用管理,主要是在化工機械設備使用過程中,使得操作人員可以嚴格的按照操作標準和規范進行操作,減少失誤操作的情況發生,提高化工機械設備的運行質量。并嚴格的對化工機械設備的防腐管理,提高設備的防腐能力,促使設備的使用壽命可以得到提升,規避安全隱患。

1.2 化工機械設備維修的主要內容

化工機械設備的維修,主要是針對出現故障或是損壞的化工機械設備,對其故障或是安全隱患進行處理,可以采用零件更換、修理、清洗等措施,使得設備的故障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促使化工機械設備的運行質量和運行效率得到提升。并強化化工機械設備的維護水平,使得機械設備的故障幾率得到控制,規避安全隱患。

2 化工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的問題分析

現階段,化工企業是國內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化工企業的生產效率,需要嚴格的對化工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的問題進行分析,為提高管理和維修質量提供參考。

2.1 化工機械設備管理不夠完善

管理是影響化工機械設備正常運行的重要因素。首先,化工機械設備管理的制度不夠健全,缺乏良好的制度約束,使得化工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和防腐管理不夠理想,不能有效的對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控制。此外,機械設備油使用過程中,會出現其他機械油代替油的現象,縮短了化工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

2.2 化工機械設備維修保養不夠徹底

維修保養的是促使化工機械設備穩定工作的重要內容,維修保養的規范程度不夠,使得維修過程中,不能及時發現設備存在的隱患,使得密封泄漏。而且,安全附件的維修保養不夠及時,影響運行人員的正常判斷。導致安全隱患的發生。

3 化工機械設備的管理與維護的措施

3.1 化工機械設備管理的措施

首先,需要完善化工機械設備的制度,針對化工機械設備的使用情況,制定完善的日常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日常檢驗和使用制度,使得相關運行人員可以嚴格的對化工機械設備進行檢驗,實施日、月、季度等檢驗周期,擴大日常管理的效果。并制定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將設備管理的安全責任納入到考核體系中,有效的提高化工機械設備的管理質量。其次,加強對化工機械設備的油和防腐材料的質量控制,降低材料質量不佳引起的質量問題。最后,科學的對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監控系統進行使用,通過數據采集系統對各個設備的運行狀態數據進行采集,并由數據分析部分對這些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如果出現異常,及時發出警告,促使化工機械設備管理人員可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3.2 化工機械設備維修的改善措施

化工機械設備維修是促使化工企業可以持續穩定運行的重要因素,為了提高設備的運行效率需要規范化工機械設備的維修流程和維修技術,避免維修過程中對化工機械設備的損壞,提高維修效率。另外,需要強化對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由專業的技術人員組成檢修隊伍,定期的對化工機械設備進行檢測檢驗,轉變原有的事后維修方式為預防的方式,從而有效的提高化工機械設備的運行質量,促使化工機械設備的服務年限和服務水平可以進一步得到提升。還需要嚴格的對化工機械設備的安全附件進行管理,定期的進行校準,及時對不準確的進行更換,提高化工機械設備的運行質量。

4 結語

化工機械設備是推動化工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提高化工機械設備的運行質量和運行效率,需要嚴格的對化工機械設備的管理和維護進行控制,并結合管理和維護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強化措施,促使化工機械設備的運行質量和運行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規避安全隱患的發生。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規范維修流程,使得管理和維護的有效性得到全面的發揮,推動化工企業的生產水平提升,實現化工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劉莉莉,王樂平.探究化工機械設備管理及維修保養技術[J].化工管理,2014,12:152.

[2]劉龍興.化工機械設備的管理與維修分析[J].科技資訊,2013,24:145.

第8篇:公共關系與危機管理范文

【摘要】本文以基層單位檔案工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筆者的理解和工作經驗,對如何做到管理精細化作出一番探究,并提出建設性意見供參考。

關鍵詞 基層單位;檔案工作;管理;精細化;問題;措施

基層單位,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其運行和管理工作都沒有得到外界的關注和重視,作為記錄基層單位工作和發展的主要文獻資料——基層單位檔案的管理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價值。如何才能夠做好基層檔案工作管理、如何才能夠在減少人力、物力的方式上更好、更有效地完成建檔、管理以及查閱等各項工作內容,如何才能夠讓基層單位檔案工作與時俱進的同時最大程度地做好各項工作,管理精細化或許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答案。

一、基層單位檔案工作管理存在的問題

檔案的管理,是一個單位、企業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但是對于絕大多數單位,特別是在人力資源以及軟硬件等方面存在嚴重不足的基層單位來說,檔案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名存實亡。就基層單位檔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而言,主要分為以下幾大類:第一,社會、單位到員工對于檔案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認識不夠,投入也不夠;在單位中,檔案管理工作基本屬于“冷門”,都不是大家愿意接手進行管理的工作;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有許多,上至企業領導下至每一個單位的職工都需要對自身的這種錯誤認識以及信息的傳遞負責。第二,基層單位檔案管理體系不完善、管理意識不夠強;大家認為檔案管理是可有可無的內容,不到使用的時候基本不會接觸到,同時對檔案管理的相關方法以及措施也很少有所涉及,這些問題間接地反映出基層單位在檔案管理工作中沒有具體的管理措施,也沒有日常的檢查和管理工作,對于檔案管理工作相關內容知識的培訓機會也是少之甚少。第三,檔案管理的軟、硬實力都不夠,在信息更新上嚴重滯后,沒有專業的人才進行具體的工作管理,也沒能做到與時俱進,引入先進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設備更是遙不可及,在檔案管理上存在著嚴重的不標準、不到位等一系列的問題;專業人才的缺乏是基層單位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最大問題之一,而企業檔案工作管理認識不足的同時也導致企業中每個職工對于檔案管理工作一知半解;而沒有統一的管理措施和管理體系機制則使得管理方式落后,年限久一點的檔案資料在保存的過程中發生丟失,給相關工作的展開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總而言之,基層單位檔案工作管理問題嚴重,發展以及改革勢在必行,任重道遠。

二、基層單位檔案工作精細化管理措施

要想解決基層單位檔案工作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那么對基層單位檔案工作管理做出相應的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具體言之,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精細化管理的措施才能夠將基層單位檔案工作做好。首先,無論是基層社會、單位還是單位的職工都需要從思想上以及實際行動上對單位檔案的管理工作提高重視以及關注度,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本單位的檔案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的改革和管理,將檔案管理工作列入日常的主要檢查內容,而這項深入改革的措施則需要落到實處,如何才能做到讓全體員工和整個社會都對基層單位檔案工作能夠有一個更高的關注度呢。第一,我們需要改變對檔案管理工作的舊思想、過去式的認識,從社會認可度、崗位職稱、工作內容重視度等方面給檔案管理工作一個更為輕松的環境;在保證外部環境相對寬松的同時,我們需要從內在因素著手對基層單位檔案工作管理展開改革,在統一對基層單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思想的基礎上,我們還需要在實際行動中有著強力的表現,這需要我們的單位領導發揮自身的帶頭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將檔案管理工作放到一個較為重要的位置上,自己帶頭學習檔案管理工作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自己帶頭對單位檔案管理工作進行負責,甚至在人數不多的單位中,可以采取輪班的方式對檔案工作進行管理。其次,引入專業的檔案管理人才以及管理方法和手段,定期對單位的員工開設相關的講座以及學習的機會,讓職工對檔案管理工作以及檔案的認識有一個更為系統、全面的提高,使得檔案管理工作能夠在發展的過程中更好地傳遞下去。檔案管理工作看似十分的簡單,甚至在外人看來就是一個可有可無、沒什么技術含量的工作,但是深入到具體的工作中會發現這是一個龐大的工作體系,包含了許多工作內容,需要我們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構建合理的管理方式和系統才能夠將檔案管理工作行之有效地一直延續下去。因此專業的技術人才對于檔案管理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而讓每一個職工了解和認識檔案管理工作的實質和內容則可以使得本單位的檔案管理工作以及相關手續的辦理更為高效。同時,完善檔案管理的體系,結合互聯網、計算機平臺等先進的技術,讓檔案管理能夠做到標準化、系統化,進一步推動檔案信息化建設。

三、基層單位檔案工作管理發展展望

基層單位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檔案工作管理上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在發展中遺留下來的問題也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但是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只要我們能夠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那么,將基層單位檔案工作的管理做得更精細化、標準化乃至系統化并非癡人說夢。但是,這也需要我們把握好方向和原則,對基層單位檔案工作管理存在的問題不能視而不見,應該痛下決心進行深層次的改革和完善,在改革的過程中應該克服各個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努力將各項改革措施和手段執行下去,推行開來。當改革措施取得一定成效后,需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對管理措施進行適應性的調整,但工作不能夠半途而廢,而應推行到底。只有這樣,發展之路才能走得更為長久;同時,對于檔案管理工作我們需要在全國的基層單位建立一個適用性較為廣泛的管理體系和機制,推行一些管理效率和較為先進的管理措施,讓各個基層單位在檔案工作管理中學習和參考,根據自身單位的自身具體情況,發展出符合自己單位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的檔案工作管理方式,形成檔案工作管理“百花齊放”的局面,讓基層單位檔案工作管理體系更全、更新、更好。

四、結語

通過上文,從基層單位檔案工作管理存在的問題、基層單位檔案工作精細化管理措施以及基層單位檔案工作管理發展展望等方面展開一番剖析可以看出,我國基層單位檔案管理工作在發展的過程中遺留下來許多的問題,深化改革難度較大,發展之路任重而道遠,基于基層單位檔案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改革的形勢更是刻不容緩,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我們需要從普及社會對檔案管理的重視度、重新建立檔案工作管理體系和機制,讓其成為基層單位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成為大家的共識,共同將單位的檔案管理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參考文獻:

[1] 齊建華. 淺談新時期檔案和諧管理模式的構建[J]; 湖北檔案,2008 年Z1 期.

[2] 林紅棉. 我國機關檔案管理模式改革研究[D]. 廣西民族大學,2011 年.

第9篇:公共關系與危機管理范文

【關鍵詞】薪酬契約 債務契約 盈余管理 相關性

一、文獻回顧

國外很早就研究契約動機:Watts和Zimmerman(1986)指出只要存在契約和監督成本,管理人員對會計程序的操縱就存在。Sweeney(1994)認為以違背借款合同的企業為樣本與控制樣本比,其更多地利用了能調增盈利的會計政策。國內對于契約動機的相關研究如下:黃文伴、李延喜(2011)指出高管年薪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負相關。薄瀾,馮陽(2014)發現,債務契約會促使管理層進行盈余管理來降低債務違約的風險。

二、理論與研究假設

(1)報酬契約動機。管理報酬契約制定和執行的依據是會計盈余。管理人員預測企業的盈余達不到報酬契約所規定的約束條件時就有動機進行盈余管理。基于此提出假設H1:管理層的薪酬考核標準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高。H2:管理者持股比例與盈余管理的非線性相關。

(2)債務契約動機。債權人與債務人在簽訂債務契約時,會規定運用會計數據的約束條款防范經理人員做出損害債權人利益的投資與融資決策。當約束條款不能滿足時,經理人員將用盈余管理手段來避免違約行為。因此提出債務契約假設H3:債務融資比率越大,盈余管理幅度越大。

三、實證分析及結果

(一)樣本選取

本文選取了2009年之前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上市的公司作為研究對象;為避免非契約動機對本文研究結果的影響需滿足以下條件:以民營上市公司為初選樣本;剔除兩職合一的公司;剔除ST,*ST企業;剔除當年增股及年報中披露下年度預計增股的企業;剔除數據不全的樣本。最終得到182個符合條件的年度民營上市公司。數據來源于CSMAR和RESSET數據庫,使用的統計軟件為SPSS,EXCEL。

(二)盈余管理的計量

本文選擇截面修正Jonse模型作為計量盈余管理的工具。模型如下:(1)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計回歸參數α1,α2,α3

TDAit=α1(1/Ai(t-1))+α2(ΔREVit-ΔRECit)/Ai(t-1)+α3(PPEit/ Ai(t-1))+ε

TDAit為估計期總體應計利潤=(第t年凈利潤-第t年經營活動凈現金流)/第t-1年總資產

Ai(t-1)為t-1年總資產

ΔREVit為主營收入變動

ΔRECit為應收賬款變動

PPEit為第t年固定資產總額

ε為方程的殘差

i為第i家公司

(2)將系數帶入NDAit=α1 (1/Ai(t-1))+α2 (ΔREVit-ΔRECit)/Ai(t-1)+α3(PPEit/ Ai(t-1))+ε

NDAit為第i家公司事件期的非可控應計利潤

經理人操縱的可操縱性應計利潤:DACit= TDAit-NDAit

(三)模型的建立

檢驗各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影響被解釋變量的經驗模型如:

|DAC|=α+β1RMO+β2RMO2+β3RMO3+β4CCD+β5DAO+β6SIZE+β7INO+β8FBM+ε

|DAC|:盈余管理的衡量變量可控性應計利潤的絕對值

RMO2:管理層持股比例的平方

RMO3:管理層持股比例的立方

CCD:管理層報酬

DAO:負債權益比

SIZE:公司規模

INO: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比例

FBM:董事會開會次數

ε:殘差

(四)實證檢驗

回歸方程的檢驗:

(1)回歸模型的擬合度檢驗。在橫截面數據的情況下,本文研究數據決定系數為0.724,修正決定系數為0.715可以接受本文所使用的回歸模型。

(2)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本文建立的回歸方程的F值為56.473,對應的Sig.值為0.000,在顯著性水平為0.05 的假設條件下,方程的總體通過顯著性檢驗,可以用線性關系描述和反映解釋變量和各自變量之間的關系。

(3)多重共線性的檢驗。由多重共線性檢驗可知,Pearson系數的絕對值最大為0.354,不超過0.8,所以對于本文所選樣本,各因變量之間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

回歸結果:以可控性應計利潤的絕對值|DAC|作為盈余管理程度的變量,采用SPSS分析軟件對所收集并篩選后的數據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如下:

由回歸結果看,在顯著性水平0.01下,變量RMO,DAO通過了檢驗,在顯著性水平為0.05下,變量CCD,FBM,RMO2通過了檢驗,說明這些變量與被解釋變量密切相關。而變量SIZE,INO,RMO3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

四、結論

基于回歸結果分析得出:管理層報酬與盈余管理程度呈現顯著正相關關系。說明管理層報酬越高,管理層越有動機進行盈余管理以獲得較高報酬,與假設H1一致。管理層持股比例與盈余管理程度的相關關系是非線性的。在不同的區間,其管理層的持股比例和盈余管理程度相關性不同。負債權益比與盈余管理程度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與研究假設 H3 相一致。負債權益比較高時,民營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會采取盈余管理措施進行規避風險。

五、建議

(1)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形成抑制盈余管理的內部約束機制。首先, 要設立審計委員會和引入獨立董事制度。其次應以會計盈余信息為基礎的短期激勵的基礎上,再加上以公司有形資產價值與無形資產價值信息為基礎的長期激勵,作為管理報酬契約的執行依據設計激勵契約。

(2)增強信息透明度,加強信息的流動,在企業中建立一種通過主管部門強制執行使得信息在企業各利益相關人之間流動的企業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Watts, R. Zimmerman, J.L 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 First Edi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1986.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传媒| 三叶草欧洲码在线|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主播 |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香| 亚洲精品一区中文字幕乱码 | 国产老妇伦国产熟女老妇视频|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在线| 2019日韩中文字幕mv| 一本一本久久久久a久久综合激情| 欧美性爱一区二区三区无a|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精品国产杨幂在线观看福利|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欧美浓毛大泬视频| 天堂在线观看av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三级丰满少妇高潮| 亚洲Av午夜精品a区| 无码高潮久久一级一级喷水| 久久精品99国产国产精|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国产人久久人人人人爽| 亚洲亚洲亚洲亚洲亚洲天堂| 久久综合伊人77777麻豆|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国产无遮挡吃胸膜奶免费看|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 日本护士╳╳╳hd少妇| 欧美日本道免费二区三区|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一二区在线视频| 又大又黄又粗又爽的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被公侵犯的漂亮人妻| 国产熟妇高潮呻吟喷水| 乱子伦av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