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傳播推廣策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新媒融合;移動互聯;微信平臺;微閱讀;微廣告;頂層設計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107-0076-03
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具有重要作用,而科學技術的傳播則承擔著普及和推廣科技知識以及其相關要素的作用。科技傳播的觀念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中國,目前我國的科技傳播已經從理論研究階段進入實際運行階段。
科技傳播承擔著把科技知識從其擁有者傳送到接受者,使接受者了解和分享到同樣知識信息的任務,它對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企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主體,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市場拓展維系著企業核心競爭力。新媒體融合的環境下,使用科技傳播手斷擴大品牌知名度,頂層設計的成敗直接關系著企業的的發展生命力。
1 新媒融合拓展科技傳媒手段
1.1科技傳播學的概念
科技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科技傳播行為和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及科技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系的學科。它是從傳播的社會功能出發,利用行為科學的研究方法,以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為基本理論,以科技信息的交流與傳播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新興邊緣交叉學科[2]。科技傳播,是科技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科技工作者進行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的基本支持。科技傳播是科技和社會的“血液循環系統”,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階梯。
1.2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網絡、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相對于報刊、廣播、電視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較之于傳統媒體,新媒體的形式隨著生活科技以及人們對于信息的需求,瞬息萬變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比如時下非常風靡的移動電視流媒體,數字電影,數字電視,多點觸摸媒體技術,重力感應技術,數字雜志等諸多形式。新媒體技術的應用體現了受眾群體對于信息的抓取更加的深入,希望得到更大程度上的互動,以及對于信息的重新自我詮釋,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經歷參與其中獲取自己最想得到的信息。
1.3企業與科技傳播的有機結合
企業市場拓展離不開企業文化、形象、產品性能等諸多科技傳播形式。
企業文化的傳播,是對企業文化的全面內涵和組成要素進行全方位的推廣和擴散。企業文化傳播,分為內部傳播和外部傳播。企業內部的文化傳播,又分為個體傳播和組織傳播;個體傳播是指企業里,認同與支持企業文化的員工,通過自己的工作或執行任務或做人做事來傳遞企業文化信息,去感染、感化周邊的同事;組織傳播是指企業通過完善內部報刊、廣播、電視臺、櫥窗、宣傳欄等渠道與舉辦企業文化征文比賽、文藝晚會、企業文化演講、評先進等活動及健全相關管理機制體制,來宣傳與推廣企業文化。
1.4 傳播是企業形象實踐的第一項工作。
作為一個形象塑造過程,傳播就是傳播者運用一定的傳播媒介與傳播對象相互作用的過程,即企業形象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1]。 企業形象傳播主要是指企業以外部公眾作為傳播對象,通過積極而主動的對外傳播方式闡明企業目標形象的宗旨,傳達企業為實現公眾價值所做出的努力。在企業形象傳播中,產品/服務、廣告、公關活動、CI設計是最常用的對外傳播方式。
2 新媒體時代的諸多表現形式
新媒體是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絡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
新媒體的形式隨著生活科技以及人們對于信息的需求,瞬息萬變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新媒體的特征具有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社群化。
1)網絡:是信息傳輸、接收、共享的虛擬平臺,通過它把各個點、面、體的信息聯系到一起,從而實現這些資源的共享;
2)APP應用軟件:中國互聯網信息研究中心權威數據顯示:每天有將近8000萬人在使用智能手機訪問各種APP軟件,智能手機與終端PC相比較,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APP應用軟件與電腦終端的最大區別在于,在智能手機全民覆蓋之下,APP應用軟件更貼近于生活,并且由于智能手機可以隨時隨地的查閱信息、攜帶方便等諸多優勢,應用人群大幅增加。企業APP軟件的開發就成為了新一道的商機;
3)IPTV:即交互網絡電視。一般是指通過互聯網絡,特別是寬帶互聯網絡傳播視頻節目的服務形式。互動性是IPTV的重要特征之一;
4)移動電視:作為一種新興媒體,移動電視除了傳統媒體的宣傳和欣賞功能外,還具備城市應急信息的功能。
5)博客:從傳播學角度對博客的研究中,有學者總結了博客的傳播模式及傳播性質,認為“博客突破傳統的網絡傳播,實現了個人性和公共性的結合”。
6)微信公眾平臺:是騰訊公司在微信的基礎上新增的功能模塊,通過這一平臺,個人和企業都可以打造一個微信的公眾號,可以群發文字、圖片、語音三個類別的內容。目前微信公眾平臺支持PC,并可以綁定私人帳號進行群發信息。
微信公眾平臺主要面向名人、政府、媒體、企業等機構推出的合作推廣業務。在這里可以通過渠道將品牌推廣給上平臺作用。用戶在你的App中看到的某個精彩內容(比如文章、歌曲、視頻等),TA想分享給微信朋友圈的好友們,點擊“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完成授權后,內容就可以發送到微信的服務器,好友在朋友圈中就能馬上看到這個內容了;
7)中科云媒:讓農民盡享科技魅力。,“中科云媒”是山西省科協基層科普設施建設工程的主要內容,也是山西科技傳媒集團自主研發的第一個跨平臺科普服務系統,通過將科普服務平臺建設與科普內容資源建設的有效集成,為農民提供服務。
據了解,“中科云媒”包括視頻點播、數字報刊瀏覽閱讀、供求信息瀏覽、農業氣象信息即時、病蟲害預警預報及防治方法、農資防偽識別及農產品溯源服務、農業政策解讀、全省各地主要農貿市場每日最新市場行情及價格曲線等多項服務。
3新媒手段科技傳播的商業價值
新媒體的發展將是未來媒體發展的新趨勢,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是通過電視,廣播,報刊,雜志,單一形式的完成的對于信息的傳播,而新媒體是集傳統意義的媒體的基礎上運用數字媒體技術開發創意完成的對于信息的傳播加工以及新的詮釋的一種新的媒體概念[3]。
2012年網絡零售交易規模達1.32萬億元,而到2020年,這一規模可能達到4.2萬億元。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與麥肯錫全球研究所都報告稱,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呈現高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網絡零售可占到中國消費市場10%-16%的份額。
網絡營銷的具體操作步驟為:
1)搭建企業網絡營銷平臺大的公司可以建立自己的網站,小的公司可以與有關網絡公司聯盟,在網上安一個“家”;
2)網絡推廣(搜索引擎的優化、商機、電子郵件、博客營銷……);
3)建立消費者數據庫。消費者是企業的戰略財產,企業必須重視借助網絡收集、分析消費者信息;
4)鎖定網上消費者。企業必須吸引消費者上網并且促使他們多次訪問和長時間瀏覽企業網站的營銷策略;
5)強調個性化。為了贏得消費者依賴,企業必須把每個消費者看成是獨立的、不同的個體;
6)重視差異化營銷、直銷。利用互聯網進行差異化營銷,大力開展包括E-mail營銷在內的直銷;
7)建立快速的顧客回應機制。包括對客戶意見和建議、投訴和抱怨的快速回應,以及快速的物流機制。要最大限度地抓住每一次與客戶交流的機遇,盡可能快地提供滿足顧客特有的時間和交付要求的服務。
在移動互聯網大肆發展的當下,掌握了最有市場的科技技術,就意味著掌握了市場經濟動向。APP應用軟件對于商家來說有何優勢呢?
我們打一個比方,一家服裝生產商,每次都要去找尋批發商來進貨,感覺挺麻煩的。利用APP應用軟件,服裝生產商可以將自身的產品信息到APP平臺上,而不需要經過批發商等中間環節,銷售更加便利,獲取的利潤也更加豐厚,而消費者也能夠購買到性價比最高的商品;同時通過APP軟件,商家還可以多方面展示自身的品牌、形象。
在APP應用軟件被人們所熟知、操作的越頻繁的年代,學會讓產品在上面的傳播和推送,無疑是一本發家致富的生意經。聚尚科技所推出業務,足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建立起自己獨一無二的APP應用,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現在,讓企業少走彎路,并在這一個彎道,成功的超過競爭對手,駛向成功的終點!
微信的消息群發功能,微信公眾平臺的主要功能的定位如下:微信主要價值:在于讓企業的服務意識提升,在微信公眾平臺上,企業可以更好的提供服務,運營方案上面;微信公眾平臺有很多方式,可以是第三方開發者模式;也可以是簡單的編輯模式;不管哪種模式,微信公眾平臺這里建議大家以內容取勝,不要隨意去刷粉絲,很容易封號。
群發推送:公號主動向用戶推送重要通知或趣味內容。自動回復:用戶根據指定關鍵字,主動向公號提取常規消息;另外就是1對1交流:公號針對用戶的特殊疑問,為用戶提供1對1的對話解答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新媒體的參與性非常強,不需要太為復雜的設備,技術以及人員的配備就可以實現你自己的新媒體作品,如當下非常熱捧的定格動畫。在新媒體技術還未誕生之時,人們想通過簡單的方式表達自己獨創的想法有些許困難,但當新媒體技術誕生后,你只需要一臺相機,一個剪輯軟件,以及你充滿創意的想法就可以完成一個新媒體的產物。
新媒體技術就是交互式媒體的展現,未來媒體的發展趨勢便是受眾與媒體之間更多更深層次的互動,從而為企業產品拓展市場創造商機。
4 企業科技傳播的頂層設計
那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候畢竟已經過去了,在如今,企業要想將自己的產品打入消費者的內心,使他們接受,認可,已經很難辦到了。因為同類的產品已經非常多,競爭力非常大。企業如何通過科技傳播。更好地開展營銷工作呢?
企業科技傳播的頂層設計、網絡營銷策劃就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企業開展科技傳播和網絡營銷要切實落實好幾個步驟,一定要弄好企業的計劃,也就是企業網絡營銷策劃書,而且企業要有對應的專職部門承接管理、實施等職能。
全面考慮問題: 要從市場出發,創意要有獨特性,創意要有可行性,團隊意識與分工協作; 隨時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以提升企業品牌和效益為目的,優秀的營銷策劃方案。
1)要嚴格遵循5w2h定律,設定科技傳播手段和形式
[4]5個w是指:
what:方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執行方案后要實現什么樣的目標?為企業能創造多大的價值?
who:誰負責創意和編制?總執行者是誰?各個實施部分由誰負責?
where:針對產品推廣的問題所在?執行營銷方案時候要涉及什么地方?單位?
why:為什么要提出這樣的策劃方案? 為什么要這樣執行等等?
when:時間是怎么樣安排的? 營銷方案執行過程具體花費多長時間?
2個h是指:
how:各系列活動如何操作? 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如何及時解決處理?
howmuch:在方案需要多少資金?多少人力? 這猶如打仗,要做到精打細算。 知己知彼,方為百戰不殆!
2)科技傳播、營銷策劃五大方案
(1)戰略整體規劃:市場分析、競爭分析、受眾分析、品牌與產品分析、獨特銷售主張提煉、創意策略制定、整體運營步驟規劃、投入和預期設定;
(2)營銷型網站:網站結構、視覺風格、網站欄目、頁面布局、網站功能、關鍵字策劃、網站SEO、設計與開發;
(3)傳播內容規劃:品牌形象文案策劃、產品銷售概念策劃、產品銷售文案策劃、招商文案策劃、產品口碑文案策劃、新聞資訊內容策劃、各種廣告文字策劃;
(4) 整合傳播推廣:SEO排名優化、博客營銷、微博營銷、論壇營銷、知識營銷、口碑營銷、新聞軟文營銷、視頻營銷、事件營銷、公關活動等病毒傳播方式;
(5) 數據監控運營:網站排名監控、傳播數據分析、網站訪問數量統計分析、訪問人群分析、咨詢統計分析、網頁瀏覽深度統計分析、熱門關鍵字訪問統計分析。
3)依據不同的受眾、不同的新媒體制定不同步驟
(1)明確企業要達到的階段性商業目標
企業在進行傳播營銷的時候,預期要到達兩個效果,一個是提升銷售業績,這個可以從網絡訂單客戶去驗證,另外一個是提升企業整體形象。
(2)新媒體環境下,網絡營銷環境分析
企業在做網絡營銷策劃的時候要順應與自己經營有關的宏觀要素,衡量相關網絡市場需求,評估網絡消費者購買行為,目標人群分析。
(3)科技傳播+網絡營銷:診斷分析策略
網站的域名空間程序策略:網站一旦選定域名推廣后就不要再更換了。網站風格的用戶體驗策略:做一個即能展示企業形象,又對搜索引擎友好,而且能誘導客戶消費的網站。網站關鍵詞搜索引擎優化策略:在書寫優化策略的時候不要把過程寫的太詳細了,把過程目標化酒可以。
(4)網絡上的許多網絡營銷策劃書。
電子商務覆蓋策略:只要能切身為企業盈利就是成功的網絡營銷,對電子商務平臺的分析應該是首要的和重點的。
橫向信息覆蓋策略:百科平臺策略,問答平臺策略,博客平臺策略,分類信息平臺策略,論壇平臺策略等,這些平臺依賴于有巨大的人氣和專業性內容劃分。
縱向信息覆蓋策略:百度系列策略,騰訊系列策略,阿里巴巴系列策略,谷歌天涯系列策略,門戶行業系列策略等。
網絡廣告投放策略:在選擇廣告投放時要做周密的調研,否則收益還沒有投入大。
口碑網絡營銷持續傳播策略:即時工具推廣策略,SNS社交化工具推廣策略,視頻推廣策略,重點論壇推廣策略。
5 結論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帶動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在這其中科技傳播扮演著企業與受眾聯系紐帶的角色,并對企業品牌文化的傳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企業能否在市場上站得住腳?需要用產品的市場份額占有率來說話。無論是產品的廣告投放,還是企業市場的知名度大小,都離不開科技傳播,那種傳統媒體的企業文化、形象宣傳早已成為過去,新媒融合時代下,就要用新媒體的表現手段,來提高市場的認知度。
不可否認,新媒體傳播的方式迅捷、內容及時更新,都會對企業來講重要意義。了解新媒體形式的科技傳播特性,企業要有配套的頂層設計和實施機構。只有科學研究市場,只有利用新手段適銷對路的研究走向市場的捷徑,方能使企業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翟杰全.論科技傳播[N].北京:光明日報,1998-9-4.
[2]郭慶光,楊琴,等.科技傳播學教程[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08:15-20.
[3]周志平.媒介融合:媒體未來發展的新趨勢[N].南京:傳媒觀察,2010,8(下半月).
―嘉士伯(Carlsberg) 創始人 J.C.Jacobsen
嘉士伯啤酒的長遠目標是否在于賺取利潤,這是一個需要時間檢驗的命題,而現在我們已經知道的是,作為1847 年創立的世界著名釀酒集團嘉士伯,近年來在中國的發展速度之快已不容忽視。以嘉士伯旗下的冰純嘉士伯為例,4 年前,冰純嘉士伯僅在中國大陸地區的5 個城市開始推出,到今天,冰純嘉士伯已擁有超過20 個主要市場。
近年來,對中國西部地區頻頻出手,2008年歐洲杯的“阿爾卑斯行動”,多年的音樂營銷包括提出冰純嘉士伯“不準不開心”口號等等,嘉士伯不斷亮劍,而在這些營銷手筆的背后,嘉士伯的整合傳播策略究竟何去何從?
嘉士伯的“西進運動”
從2003 年開始,嘉士伯就把占領中國的西部市場作為市場開發的核心戰略,有報道顯示,目前嘉士伯集團已在西部的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治區、云南省等設立了10 家獨資及中外合資企業,投資額已達20 多億元人民幣,占其在中國總投資的50%以上,在西部5 省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56%左右。
其實嘉士伯的營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早在2000 年,嘉士伯曾和眾多洋品牌初入中國的命運一樣,被迫將上海公司的控股權出讓給青島啤酒,基本退出中國市場。2003 年嘉士伯一改之前的中心城市戰略和品牌輸入戰略,不再一味要求控股,單獨辦廠,而是采取與當地主流、有市場領導地位的品牌進行合作的方式,這一策略使得嘉士伯在中國的西部地區銷售額有了較快的增長。
嘉士伯的整合傳播布局
據了解,嘉士伯的整合傳播推廣是高調的,而企業卻較為低調,事實上,嘉士伯有著自己的一套整合傳播運作體系。嘉士伯的中國區總部設在香港,在大陸地區,嘉士伯所有的整合傳播策略是由中國區市場部制定,鑒于中國大陸地區復雜的市場環境,嘉士伯根據公司業務在各地的發展情況進行評估,通過廣告公司、公關公司的支持協助,研究并制定每個市場的不同傳播策略。
目前,嘉士伯一共有三家最主要的傳播服務供應商為其服務,分別負責嘉士伯中國地區整合傳播策略的創意、媒介和公關活動,當涉及到線下活動的宣傳推廣、人員培訓時,都由嘉士伯自身的員工負責。
就嘉士伯旗下的產品而言,主要包括嘉士伯、冰純嘉士伯、怡樂仙地、桶裝生啤――丹麥桶。同時,嘉士伯又健力士和太陽啤酒在中國地區的銷售,而在這些所有的啤酒品牌中,冰純嘉士伯的品牌建設和銷售又成了嘉士伯資本投入的重中之重。冰純嘉士伯誕生于2004 年底,據嘉士伯相關負責人介紹,冰純嘉士伯就是為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地區消費者量身定做的產品,所以不難理解其在中國地區整合傳播策略的核心位置。諸如“阿爾卑斯行動”這樣的大型整合傳播活動,是嘉士伯在全球的品牌傳播策略的一部分,而最近針對冰純嘉士伯以“不準不開心”為口號的音樂營銷,則是中國地區自己策劃的整合傳播活動。
另外,不同于我國本土的啤酒品牌廣告投放策略,嘉士伯把廣告主要集中在夜場的售點,在大型的整合傳播活動之上予以大量的資金投入支持。
終端整合傳播推廣
終端的整合傳播推廣,是所有酒類產品品牌整合推廣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終端整合推廣的創意和力度直接與產品的銷售掛鉤,并對品牌建設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嘉士伯中國區國際品牌經理黃坤表示,嘉士伯參與終端整合傳播的部門主要包括各地區的市場部門、業務人員和促銷人員,當嘉士伯有統一的整合傳播策略規劃時,國際品牌部都會將活動的重要信息進行傳達,并提供相應的資源如特殊主題的禮品、畫面設計以及主題活動的介紹等,但各地的市場部門都具有較大的自,針對不同的市場情況對大的活動策略進行調整。例如,近年來,冰純嘉士伯支持的明星演唱會門票并不對外發售,而是由各終端以產品促銷的方式進行派送,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度。
嘉士伯的“阿爾卑斯行動”
自1988 年開始,嘉士伯曾連續六次贊助歐錦賽( 也稱歐洲杯)、1990 年世界杯、歐洲聯盟杯、英格蘭足總杯、歐洲超級杯、歐洲足協杯等。在2008 年歐洲杯期間,嘉士伯在中國同中央電視臺合作,與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聯合推出《阿爾卑斯行動》在每周一的《天下足球》欄目中播出,參與答題的觀眾有可能成為親臨歐洲杯賽場,為最佳球員頒獎的幸運者。此次嘉士伯對中國觀眾的青睞,不難看出,嘉士伯希望在中國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品牌影響力,突出嘉士伯和足球的淵源。
為了配合與傳統電視媒體合作的欄目,嘉士伯還與新浪進行了合作。在新浪歐洲杯專題首屏通欄及嘉士伯調研廣告中,加入了網友競猜活動。通過設置一系列與比賽相關的問題,讓網民進行競猜及展望。此外,結合論壇、博客等互動產品,有效增加了消費者的互動體驗,進而加深了消費者對嘉士伯品牌的認知度。
為了表示對5.12 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哀悼和對四川同胞的支持,嘉士伯特意安排中國的頒獎球迷身著“四川 雄起”字樣的T恤衫為最佳球員進行頒獎,可見在重大突發事件之后,嘉士伯把公益活動的理念及時與體驗營銷的策略進行了結合。
冰純嘉士伯的開心營銷
從2004 年冰純嘉士伯出現伊始,嘉士伯就把其作為中國的主打產品,一方面,邀請香港著名設計師陳幼堅設計LOGO,另一方面制定了音樂營銷的策略,3 年來,冰純嘉士伯已經在十幾個城市舉辦了50 多場音樂活動,如2006 年的信樂團,吳克群,2007 年的五月天和梁靜茹,最近冰純嘉士伯又提出了“不準不開心”的口號,并繼續與五月天進行合作。
筆者獲悉,2008 年10 月,五月天將與美國知名搖滾演唱組合林肯公園(Linkin Park)合作,而冰純嘉士伯也是其中的贊助商之一,看來冰純嘉士伯是要把音樂營銷也進行到底。
冰純嘉士伯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整合傳播動作,嘉士伯中國區國際品牌經理黃坤表示,首先就其定位而言,冰純嘉士伯的消費人群主要定位“80 后”。一方面,“80 后”正日益成為高消費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80 后”的品牌觀念更強,也更容易接受高端定位的國際品牌;其次,就其銷售渠道而言,冰純嘉士伯在未來很長的時間內仍將立足夜場等高端渠道。
2008 年7 月,在《羊城晚報》上出現了冰純嘉士伯“開心候車亭”的新聞報道,這個“開心候車亭”設有專門的設備,可以測試消費者的開心指數,其廣告的創意形式可圈可點。另外,冰純嘉士伯還針對80 后目標消費
人群對于網絡的高接觸度,投放了一定數量的網絡廣告并在一些大型網絡論壇中對冰純嘉士伯所支持的藝人的演唱會門票贈送信息進行病毒式營銷宣傳。同時,冰純嘉士伯整合電視、平面、戶外等多種媒體資源進行廣告投放,并且在夜場銷售終端使用統一的宣傳物料、促銷人員標準用語、服裝服飾搭配、主題宣傳派對等。
結語
從嘉士伯的整合傳播手法上不難看出,體育營銷和音樂營銷是嘉士伯的兩大法寶,它們也是嘉士伯和冰純嘉士伯兩大產品的品牌整合推廣的戰略方針。但歸根結底,無論是“阿爾卑斯行動”還是冰純嘉士伯的“不準不開心”口號,嘉士伯都力圖通過借助為消費者提供體驗的契機輸出其品牌文化。
縱觀我國的啤酒企業,除了幾個知名的大啤酒品牌外,很少有啤酒品牌能夠去嘗試整合傳播策略的應用,而其啤酒產品品牌的個性整合傳播戰略更無從談起,我國的本土啤酒品牌更多的是線上廣告和線下促銷活動的簡單結合,而沒有真正重視起品牌整合傳播推廣的力量。當然,不可否認,啤酒的銷售和地區性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但從長遠看,隨著消費者品牌概念的不斷成熟和我國品牌啤酒企業的品牌建設也必將朝著整合的方向發展。
要想做好網絡營銷,首先得正確的認識什么是網絡營銷?
一、關于網絡營銷的概念剖析:
百度百科對網絡營銷的定義是:以國際互聯網絡為基礎,利用數字化的信息和網絡媒體的交互性來輔助營銷目標實現的一種新型的市場營銷方式。簡單的說,網絡營銷就是以互聯網為主要手段進行的,為達到一定營銷目的的營銷活動。
簡言之,網絡營銷=網絡+營銷。菜根譚認為網絡營銷應包含:網絡營銷策略規劃、網站平臺建設、網絡推廣、客服銷售、數據分析、團隊組建、運營管理這幾大模塊。網絡營銷工作必須以營銷為導向,以銷售為最終目的。
從項目管理運營角度來看,網絡營銷包含“計劃、組織、領導、控制”這四大管理運營的基本過程和環節。
由此可見,網絡營銷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而不能將做個企業網站、開展一些如論壇、博客、微博推廣等具體的網絡推廣工作片面的理解為網絡營銷的全部!
二、網絡營銷工作的七大核心版塊:
1、網絡營銷戰略規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只有通過對市場、競爭對手、目標受眾、自身企業品牌產品的360度洞察分析,才能科學合理的規劃出公司網絡營銷模式、提煉出獨特銷售主張(USP)、明確發展階段步驟、合理的規劃團隊、清晰投入和預期收益等。也只有理清了思路、明確了方向,方能“做正確的事,正確的做事”,實現企業持續盈利能力的增長。徹底解決企業網絡營銷難題,獲得突破性增長,實現超常規的發展和持續的盈利能力。
2、營銷型網站策劃建設
“網站打天下,轉化率是核心”!
企業網站是開展網絡營銷工作的基礎,若要使網站溢價增值,脫離同質化,實現銷售力、公信力、傳播力于一體,有效提升轉化率,成為真正的營銷利器,須以客戶體驗為核心。
關于企業營銷型網站,菜根譚的觀點是:技術永遠是為思想、為營銷所服務的!我們必須先從營銷角度來看待規劃網站,然后利用技術來實現。綜合營銷戰略、客戶體驗、建站功能技術、SEO等范疇,在分析行業、企業、客戶、競爭對手的基礎上,從網站定位、網站結構、視覺表現、銷售力、傳播力、公信力、技術功能這七大優秀網站(網店)必備因素入手,這樣才能建設一個真正的轉化率高的營銷型網站。
而當前網站建設服務行業的現狀是無營銷、無策劃,技術取向,功能至上。關于營銷型網站話題,菜根譚有發表過《營銷型網站規劃建設的七大要素》、《營銷型網站建設策劃的步驟》兩篇粗文,大家有興趣可去了解下!
3、網站銷售力策劃執行
要想自己的產品服務信息在網絡上從眾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必須通過產品和品牌的策劃運作,擴大同競品的差異化,突出產品品牌核心價值。
提升網站銷售力,該做什么?怎么做?
菜根譚認為,網站銷售力具體工作上一般主要體現在網站內容整體策略、網站品牌背書文案、網站服務產品銷售文案、資訊內容、網站廣告文案等方面的內容,尤其是網站產品服務文案。
商品展示是網站規劃的核心要素,能不能打動用戶,主要就是商品頁面是否具備強有力的銷售力。商品展示的銷售力其核心關鍵就在于提煉產品的核心賣點——USP,然后利用圖、文、視頻等各種形式圍繞和強化核心賣點。
另外就是網站關于公司和品牌或者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內容,也要有公信力,千萬不要隨意夸張,讓客戶不信任。
4、網絡推廣傳播
網絡推廣更應該理解為網絡傳播,即利用互聯網向目標受眾傳遞有效信息。菜根譚網絡營銷策劃機構認為可以從下面三點來全面的理解網絡推廣:
(1)從過程來說,網絡推廣要經過三個步驟:要首先確定目標受眾,即向誰說?再次,要策劃傳播內容信息,即說什么?第三,采取什么方式推廣,即怎么說?只有經過這三個有機組合的策劃,才能構成一個成功的傳播案,達到傳播的目的。
(2)從方式來說,網絡傳播推廣可分為:活動創意(這方式可細分太多了)、話題事件病毒、信息、互動游戲、創意軟文、圖片視頻多媒體等等。
(3)從傳播管道來說,網絡推廣可分為:SEM、SEO、論壇推廣、博客推廣、微博推廣、新聞軟文推廣、B2B平臺推廣、QQ(IM)推廣、電子書推廣、郵件推廣、廣告投放、廣告聯盟等等各種各樣的傳播管道形式。
21世紀,眼球已成為稀缺資源!傳播已成為企業營銷的最大難題!只有充分的利用網絡的互動、草根、娛樂、扎圈等文化特性和網絡技術手段形成病毒傳播的倍乘效果,才能徹底解決企業傳播難題!
5、網絡營銷數據分析
網絡營銷這個系統性工程的核心就是銷售轉化,而數據統計分析是將網絡營銷系統各環節有機整合的重要環節,數據可以讓我們發現問題,從而調整策略、解決問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通過建立涵蓋搜索引擎排名監測分析、網站訪問統計分析、網站咨詢統計分析、網站銷售統計分析等一整套科學數據分析,提升企業網絡營銷運營策略和效率。
重視并用好數據監測統計分析,是提高網絡營銷效率、優化網絡營銷效果的重要一環。毫不夸張的說,數據分析是網絡營銷的支點,利用好能產生巨大的能量。
6、網絡營銷團隊
很多中小企業開展做網絡營銷工作的就一兩個人,沒有太多預算雇請組建一個完整的團隊。其實,網絡營銷項目運營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策略來統籌全局。如果預算充足可以組建專業團隊來做,如果預算少,一兩個人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思路清晰、策略目標明確,日常執行形成規范化,這也是項目運營規劃。
至于團隊運營管理。需要多少崗位?各崗位的職責權限怎么規劃?崗位招聘、培訓、薪酬、考核、激勵怎么弄?團隊日常管理又怎么管?等等。這也需要依托總體戰略來配置組建和管理,不同的網絡營銷策略模式,需要的人員是完全不同的。
7、健全的客服銷售體系
但對于企業的品牌推廣和重點產品推廣方面,如何清晰地了解推廣思路、把握整個推廣過程,并且能夠隨時考量推廣效果,尤其是反應到銷售方面的效果,估計不僅是營銷策劃機構一直在解決的問題,而且也是企業最愿意看到的量化結果。
在贏道顧問從事陶瓷營銷、涂料營銷、地板營銷及其它細分櫥柜領域的營銷推廣時,如果處于贏道顧問所建立的“三階段”中第二階段,一般會為櫥柜企業的品牌推廣和產品推廣劃分成兩大模塊,然后圍繞每個模塊設計推廣策略和創意。而這其中又分為獨立的網絡推廣、協同地面市場活動的推廣兩部分。
櫥柜第一模塊:品牌定位與推廣,也即確立企業品牌的行業定位和專注細分領域,以公益活動、企業品牌故事、百萬博客、品牌消費族群主題漫畫傳播為主要推廣手段
第二模塊:產品定位與推廣,以產品的知識營銷、事件營銷、活動營銷、促銷活動網絡支持、產品消費族群主題漫畫傳播為主要手段,
兩模塊的推廣渠道,一般都涉及到了網絡媒體、網絡論壇、社群網站、IM工具、網絡博客、電子郵件等六種,推廣內容主要以新聞、評論、帖子、博客日志、IM短信息、電子報、動漫/圖片、網絡專題、網絡視頻等九種形式為主。在飛信、手機等無線渠道方面,目前尚未進行專門的運作。
第一模塊的品牌推廣中,要為企業品牌找準專注市場的行業定位,圍繞這種定位設計具體的創意,比如整個陶瓷領域,也可能是細分到玻化磚、拋光磚、健康石材、天然石材等領域;而涂料領域,則可能是整個涂料市場,也可能細分到環保涂料、健康涂料、兒童漆等,主要是依據企業在某個細分行業和市場上的技術實力、產品實力和現有規模、發展規劃,以便判斷。
品牌故事,也即為企業塑造1—3期故事,品牌故事的設計和內容也是有專門的策劃,投放的時間、選擇的渠道等,也都有針對性的安排。一般來講,品牌故事有這樣幾種路線,贏道顧問用得比較多。第一種是以企業的成長為背景,從一個成長故事中突出企業的奮斗、拼搏、勇氣、智慧,傳播品牌精神,打動人;第二種品牌故事以“愛情·婚姻·家”為背景,植入陶瓷、涂料、地板、門或其它家居櫥柜的品牌信息和產品信息,感動人;第三種則可能是以裝修為題材,涉及選材、裝修、監理等,植入品牌信息和產品信息,吸引人。還有其它一些方式,這里就先不提及。也許這些方式有一些策劃人都了解,但具體到內容的質量上、媒體的組合上、時間安排的巧妙上,就不一定能達到最佳效果。尤其是要做到數百萬的受眾影響,也不是一般的機構能操作。
“百萬博客”,則是由企業選一個代言人,或總經理,或某個代表人物,塑造100萬級的訪問量,通過個人博客塑造一種親民、專業、深度、高端的形象,通過個人形象傳遞和提升企業形象。同時借博客渠道傳播產品和促銷信息,影響人們的購買興趣和口碑傳播,創造櫥柜行業紀錄,領先同行。目前來講,贏道顧問會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幫助建設企業博客和代言博客,在塑造受眾量上也有不同的數量要求,30萬、50萬、100萬,甚至200萬,都有不同的企業接受。可以看出,博客的影響力不僅得到了個人的認可,而且在企業層面,其營銷價值也是有一定認可度的。“企業消費族群主題漫畫傳播”則是為企業目前的主流消費群體塑造一種形象,賦予一種含義,提煉一種標簽,形成同類消費者的一種歸屬,以生動的漫畫形式展現。
【關鍵詞】自媒體;地域文化;旅游產品;推廣;策略
自媒體是現代科技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每個人都能通過網絡平臺,完成信息資源的整合,成為信息的傳播者。自媒體并非面向個人的,而是面向社會群體的。將特定的傳播方式應用,或使用費規范性的信息平臺,個人媒體是常見的類型。現如今自媒體平臺諸多,在微博、公眾號等平臺之中,人們傳播各種信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能夠打破時間、空間的局限性,最終實現多點傳播以及創新互動等方式。而旅游是我國現代社會支柱性產業,現代科技不斷發展進步,人們能有更多的機會了解文化類型,并到達文化發源地,體會旅游的文明性、特色性。自媒體與地域文化宣傳,以及旅游產品推廣工作結合,能夠給人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去了解旅游產業的發展形勢,強化人們的基礎認知。當代人對文化有新的理解,且在平臺互動的過程中,能理解本地文化與旅游地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利用創新實踐策略,明確旅游文化傳播的要點,能夠將方法論與創新實踐策略結合,是一種推廣方式,本文結合實踐開展分析如下:
一、自媒體概述
學界對自媒體的定義,最初是參與式媒體,人們在網絡平臺之中及參與互動,作為新聞、信息傳播的主體,能使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最終實現私人化、平民化的信息傳播,信息共享能突破傳統媒體宣傳推廣的局限性,更注重自主化的信息傳播。現代社會在科技的引導之下,已經進入自媒體發展階段,大眾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信息,于是不會依賴主流媒體,獲得相應的信息資源,而是傾聽各方的聲音,人們能實現信息的接收與應用,大眾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有主動權,信息傳播最終從傳統的點到面的傳播,最終轉變為點到點的傳播。主流媒體在自媒體影響之下,需要將傳統的信息傳播模式調整,結合實踐優化傳播形式以及傳播策略,因此我國的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自媒體的支持。從自媒體發展實際來看,媒體發展以及技術應用,與人們的設想也有不同,自媒體產生之后,會對傳統媒介帶來沖擊和影響,當然也會遇到一些現實問題。比敢說在自媒體媒介應用期間,自發性的信息傳播,更多的是從“草根”開始,而民間群眾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管控與引導,傳播者的自律性不足[1]。所以在各種獨立個體信息傳播的過程中,者對信息的偏好以及目的性有所不同,由此一來在信息選擇以及價值判斷的過程中,有一定的傾向性,這種情形之下,信息應用的真實性、可靠性不足,在傳播倫理道德問題處理,以及信息真實性判斷的過程中,大眾可能會面臨信息失真的實踐問題,相對于傳統媒體還需要不斷地改進。在互聯網技術的影響之下,自媒體蓬勃發展,最終實現平民化與廣泛化的發展目標,在技術應用的過程中,自主性逐漸提升,自媒體的影響力也逐漸增強。現如今在公共事件分析或處理的過程中,自媒體傳播效應提升,甚至對政府部門相關事件裁決的執行力也有一定的作用。自媒體的傳播特征較為明確,使用點對點的傳播方式,能夠將受眾、編輯、記者之間的互動效率提升。受眾在過程中能接受相應的信息,同時也會成為信息的傳播者、創造者。這種圍繞受眾為核心的傳播方式,能夠突破主流媒體的局限性,能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甚至對媒體傳播議程設置也有一定的影響。在傳播輿情匯總與分析的過程中,政府部門要進行監督管理,面臨諸多的困難問題,出現傳播主體與信息內容之間的分離,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有一定的隨意性,自身的規律性還有待進一步探究。
二、新媒體技術對旅游者旅游決策的影響
調查研究表明,我國的網民數量龐大,且互聯網的普及度較高,互聯網技術對人們的現實生活有極大的影響。從旅游發展來看,不同旅游者的引導,造就了不同的旅游消費群體。新一代的旅游者,更注重獨立以及自主創新,對物質以及文化+的需求較多,希望能夠在旅行的過程中獲得精神享受。青年群體對社交軟件的包容度較高,日常使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軟件,能夠獲得個性化表達自我的機會,這是一種展現旅行蹤跡的新方式,在旅游宣傳方面也有著重要影響。從青年群體搜集旅游信息的情況來看,旅游企業或者景區宣傳人員,帶有目的性的宣傳景區,大眾的接受度不足。而選擇在社交平臺上獲取旅游相關的信息,這些信息往往是傳播者親身經歷的,的方式有所不同,在旅游的過程中,對自我的經驗分享,對景點有更加直觀的表述,旅游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進一步提升。社交平臺最大的特點是互動性,向傳播者詢問相關的信息,這種切實的體驗以及交流互動,本身的吸引力較強,人們會利用這種信息進行決策。
三、自媒體時代旅游產品推廣實際情況
(一)旅游文化產品開發不夠深入
不同地區的地域文化特點不同,因此可以利用的資源條件也有所不同。我國有很多的旅游城市,調查研究表明,在城市資源應用期間還有一定的局限性。比方說沿海城市,在進行旅游資源開發階段,對海岸線景觀開發,但是歷史文化資源融合程度不足。在內陸地區,個別古城只注重懷古,在城市建設發展的過程中,現代化的發展特質未能有效展現。所以旅游資源單一匱乏的情況始終存在,在旅游產品體系建設的過程中,存在諸多的不足。
(二)旅游產品營銷管理工作存在問題
從傳統旅游業運營管理實際來看,無論是文化類的旅游產品,還是常見的旅游藝術產品,在營銷推廣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傳統媒體推廣主要是通過電視臺、廣播等媒體平臺,在人流量較大的區域進行宣傳。但是官方網站或者其他社交平臺,推送的信息相對較為匱乏,缺乏有效的信息,在旅游產品營銷管理期間存在問題。通過傳統的管理方式,不能保障信息的有效性,所以在產品營銷管理期間存在為。在博覽會、平面廣告、電視播報等方面,合理宣傳旅游資源以及旅游產品,能夠實現技術推廣的目的,但是受眾的接受范圍未能有效地覆蓋,最終的宣傳管理效果不足,在產品品牌以及知名度等方面,對新媒體以及自媒體技術的應用力度不足,在產品以及景點宣傳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對品牌形象構建的影響力不足。
(三)文化旅游產品創新力不足
不同地區的生態資源不同,在文化發展的過程中,民俗風情以及資源分布情況的差異,使得城市有自己的特點。為發展旅游業,做好文化產品的推廣與研究工作,旅游紀念品研發的過程中,要更好地滿足大眾期待。調查研究表明,有不少地區發展旅游業,所提供的文創產品粗制濫造,在質量管理的過程中,未能實現統一的管控引導,不能滿足游客的文化產品觀賞、應用的體驗感。全國各個地區的景區,在文創產品原創性這一方面,紀念品的差異相對較小,文創產品不能反映當地的風景特點,對于游客來講紀念意義是有限的,在品讀文化或者觀光游覽的過程中,人們對文化產品的認同感明顯降低。旅游紀念品創新應用的過程中,需要有潮流文化結合,展現地方的特色性。我國的故宮以及秦淮河的文創產品,之所以能夠大范圍的推廣,不僅是因為設計階段有精準的構思,而且在創作的過程中,歷史與現代是緊密聯系的。比方說在故宮售賣的文具、化妝品、腐蝕等等,都是人們在現代生活之中廣泛應用的產品,將文化產品的應用性提升,融合地方的文化特色,是文化產品設計以及推廣階段的重要工作,顯然有很多地區在實踐期間存在不足。
四、自媒體時代背景之下,實現地域文化旅游產品推廣的相關舉措
(一)利用自媒體分享體驗,實現信息傳播
在文化旅游產品構建的過程中,以符號經濟為基礎,做好文化產品的設計與應用,確定消費取向之后,完成物質性消費過渡到體驗感的傳遞,消費主體能展現旅游產品的文化功能,能展現文化產品的個以及美感等,顯然這一市場定位,有別于一般的物質消費理念,人們能獲得更多的精神體驗感,而不是單純地追求物質條件。消費社會人們所需要的物質有所不同,所以消費的經濟形式,也是一種體驗經濟的展現。用戶在消費的過程中分享經驗,價值聚焦能有效實現信息傳播的目的。在進行旅游文化產品推廣期間,就需要關注文化的概念策劃,要將品牌的人文關懷性以及價值體驗感,在消費主體轉變以及消費過程中,經過符號的解碼以及完善,在消費主體以及消費使用的過程中,能展現地域文化的獨特體驗感,最終能強化產品的價值,并完成符號經濟的策略優化。在符號經濟時代,旅游產品推廣策略合理利用,是品牌符號泛文化信息的傳播,在實踐過程中,能夠將文化因素與體驗互動、品牌建設等工作全面落實,能夠給信息傳播與應用奠定良好條件。在技術應用階段,自媒體能夠給消費活動提供助力,尤其是地域文旅產品的品牌推廣,相對于以往能提升自身的豐富度與高效性。在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以及現實虛擬技術應用期間,將傳播媒介優化應用,并改變交流互動的方式。游客在旅行過程中,利用自媒體平臺,能夠將幾何倍數增長的信息受眾量確立,將自媒體視為基礎,將品牌推廣管理的方式轉變,自然空間合理利用,能夠實現技術的滲透、分割,并將人與人之間的空間關系構建。利用自媒體找到目標受眾群體,并做好策劃與管理,將自媒體傳播以及營銷管理平臺構建,將文化旅游產品營銷管理方式合理利用。突出技術應用優點,將數字化管理平臺構建,后續在傳播媒介應用的過程中,能強化地域之間的交流互動,自媒體以及其他的新興技術手段的應用價值由此提升。
(二)構建文化符號,實現暢銷的目標
在當前地域文化發展的過程中,旅游產品的文化符號特征不明確,多半是人們在感受異域風情期間,隨處可見的一種。因此主流生活商品以及價值設計、營銷策劃相關工作,本身的差異性較大。將傳統工藝技術合理利用,不僅能讓人們感受異域風情的吸引力,而且文化旅游商品,還能將文化推廣以及產品價值展現[2]。分析旅游地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將生活產品有效推廣,能夠將文化價值的認同感、聚焦性進一步提升,最終地域文化在場生活之中,對各項工作的主導性不斷提升,人們對生產以及價值消費的方式有基本的理解。現如今文化競爭的本質,就是文化產品象征性、傳播力之間的競爭。在產品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將廣義的生產行為與產品消費管理相關工作進行包裝,構建特殊的形象,并建立系列化的符號產品,此時的旅游產業與文化建設之間的關聯性,也由此展現。從消費者心理應激消費行為實際來看,消費是一種系統性的符號操控行為,商品在消費的過程中,被編碼之后會形成符號。商品有自身的符號特點,而且經過編排之后,受到社會產品的主體影響。在消費活動之中,商品本身沒有多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商品的意義以及象征符號,對購買者帶來的影響。產品有一定的象征性,或者能幫助人們向更高的團體之中進發。分析編碼所依據物品的差異,而不是物品功能、屬性的差異,產品本身的符號象征,能展現一種地位或等級。從旅游產業發展實際來看,做好文化產品的開發與設計,要結合當地的景觀特點以及歷史背景進行。比方說在南京夫子廟,文化旅游產品之色的手繪明信片等產品,在創作的過程中,能將南京的文化發展,與歷史背景結合,金陵這一別稱是浪漫又多情的,品牌構建之后,在旅游文化活動指導階段,有核心作用。品牌符號合理利用,必然能夠在旅游文化推廣,以及消費引導的過程中,提升產品的銷售量,甚至能在全國范圍之內,打造品牌形象。
(三)構建多元化的文化傳播形態
應用自媒體的過程中,要分析旅游文化相關企業的實例,探索文化的基本構成,了解自媒體的形態特征以及基本屬性,將網絡傳播文化的特征以及特色逐步展現。在發展地域文化,實現旅游產品推廣的過程中,也需要加強網絡文化的研究分析。網絡文化的覆蓋面較廣,網絡搜索文化、游戲、購物等等,都是文化的基本構成。找到實現區域文化傳播的有效方式,不僅要滿足當地人民的生活習慣,同時也需要契合消費者的需要。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分析現如今的旅游發展理念,以及文化傳播、旅游產品設計的具體方式,了解游客的文化認同感,做好文化宣傳與管理[3]。地方政府管理部門,也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責任意識,將宣傳網站以及自媒體平臺構建,分析視覺文化因素,在網絡文化傳播階段的具體表現,分析在網絡環境之中,如何處理文化形象,展現文化審美特點的有效方式。做好潮流因素的把控,實現地域文化的宣揚與應用,最終實現主流價值觀以及文化發展觀念的滲透,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展現旅游業的影響力。
(四)合理利用旅游產品設計,做好自媒體宣傳
地方特色的美食、歷史文化等等,對于當地人來講都是比較熟悉的。但是對于外地的游客來講,有很多文化都是陌生且新鮮的。所以在文化產品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從現有的包裝入手,優化設計環節,注重品牌特色性的文化建設,將包裝的特色性展現出來,從新媒體平臺開始,制作相應的圖文宣傳頁,面向全國甚至世界的游客進行宣傳。此時在文化產品創造的過程中,視覺效果會更好,通過包裝設計以及新媒體宣傳的方式,地方特色的文化產品設計完成,在產品宣傳以及推廣的過程中,代表性也會更強。在文化產品推廣期間,以文創設計為基礎,輔助應用自媒體技術手段,需要設計人員以及宣傳人員,做好文化的深層次探索,完成富有特色性的旅游紀念品的設計,最終實現旅游文化產品的推廣。
參考文獻:
[1]王成宇,李明.芻議自媒體時代下重慶地域文化傳播與發展的研究策略[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31(001):146-149.
[2]張兵,艾昌勇.自媒體時代的旅游微營銷策略研究與實踐——以都江堰為例[J].企業導報,2016,(13):104-105.
給中國本土企業的品牌速成套餐
•品牌戰略規劃
•品牌形象規劃
•整合行銷傳播策略規劃
•顧客滿意服務體系規劃
品牌戰略規劃
規劃品牌的涵蓋領域和子品牌系列,并對整個品牌的培育、發展和管理做出階段性規劃
制定品牌的憲法,成為一切廣告、公關、促銷活動的依據
品牌形象規劃
品牌形象首先是傳播的標準件
以形象統合品牌資產,超越地域、文化和語言,傳播品牌的核心價值,實現品牌的接觸管理。
整合行銷傳播策略規劃
----我們喚起市場對您的需求
我們不是在為您推出產品或品牌,我們致力在市場上喚起一種需求,而這一需求只有您能滿足,讓消費者和您一起演繹品牌的故事,構建您的品牌資產。
所謂整合,就是用一個策略,主導所有推廣工具和傳播渠道。
顧客滿意服務體系規劃
顧客滿意的基本原則,是讓顧客得到超出期望的滿意服務。
力創通過對顧客滿意服務體系的規劃、培訓和傳播,讓您的顧客對您旗下的任何一個分支機構或銷售終端,都懷著同樣的期望,并得到同樣的滿意。
所以,這里有“期望”和“滿意”兩個標準件。調查顧客的“一般性期望”是開展工作的基礎。
•制定顧客滿意服務體系時,給每一個環節的工作人員一個準確的顧客導向的角色定位和服務理念,遠勝于100條行為規范。例如迪斯尼對售票員的定位:“你不是在售票,而是在進行迪斯尼和顧客的第一次溝通。”
•所謂“顧客滿意”,厘清“顧客”的概念并不容易,不僅涉及購買決策的環節,更包括使用商品的社會環境。
•整個顧客滿意服務體系,就是一個接觸管理系統,厘清與顧客的接觸點,并規劃服務體系,是基本的工作方法。接觸點來源于過程,需模擬顧客的購買流程和我們的服務流程。
顧客滿意服務的工作項目
•建立標準——總服務理念。讓顧客懷著何種期望,如何傳播喚起這一期望,又得到何種滿意。
顧客導向下從上到下的角色定位和行為準則。
•厘清對象——顧客的范圍。
•服務流程的具體行為規范
•建立滿意度的調研體系,規定執行周期和內部信息溝通制度。
整個顧客滿意服務體系,就是一個接觸管理系統,厘清與顧客的接觸點,并規劃服務體系,是基本的工作方法《品牌規劃手冊》,具體內容包括:
(1)品牌屬性
(2)品牌核心價值
(3)品牌個性
(4)品牌利益點
(5)品牌特定人群分析
(6)傳播概念
(7)品牌培育、發展及管理發展規劃
2、根據對企業VI體系的全面了解,規劃新的面對國內市場的VI體系,形成《VI手冊》,具體內容包括:
(1)基本設計部分:
A、標準字(中、英文)
B、標志
C、標準色
(2)應用設計項目
A、信封、信紙、便箋紙/其它辦公用品
B、名片
C、包裝(3款)
D、說明書
E、海報(2款)
F、終端形象設計(柜臺、專賣店各一款)
整合行銷傳播策略及策略執行
1、根據調研結果,制定市場及傳播戰略,形成《整合行銷傳播大綱》,具體內容包括:
(1)商品定位
(2)消費群定位
(3)市場區域定位
(4)營銷組合(價格,通路分析)
(5)廣告策略
(6)促銷策略
(7)公關策略
(8)媒介策略
2、根據《整合行銷傳播大綱》,制定99年廣告計劃,具體內容包括:
(1)廣告目標
(2)廣告運動階段劃分
(3)各階段廣告主題
(4)媒介安排(媒介策略及媒體購買安排)
3、根據品牌推廣及營銷推進需要,制定《促銷活動執行方案》,具體內容包括:
(1)活動目的
(2)活動主題
(3)活動時間及地點
(4)活動綜述
(5)活動計劃
(6)活動準備工作
(7)活動工作安排
(8)活動期媒介安排
(9)相關宣傳設計
4、根據品牌推廣及營銷推進需要,制定《公關活動執行方案》,具體內容包括:
(1)公關活動目的
(2)公關活動主題
(3)公關活動內容
摘要:旅游
>> 云南旅游品牌發展與對策分析 本溪旅游品牌營銷的對策分析 陜西民俗旅游品牌網絡傳播路徑與對策探析 錦州旅游品牌營銷對策 浙江寧海縣前童古鎮旅游品牌傳播策略分析 福州“溫泉之都”旅游品牌電視傳播策略 旅游品牌形象的要素及其傳播 遵義紅色旅游品牌的創新傳播 區域生態旅游品牌建設與傳播研究 揚州運河文化旅游品牌傳播的策略探討 我國鄉村旅游品牌營銷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石河子地區打造度假村旅游品牌的對策分析 杭州城市旅游品牌發展的對策 湖北旅游品牌的游客認知問題及對策 嵊泗旅游品牌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蕭山打造休閑旅游品牌的策略分析 分析九江旅游品牌形象塑造 萍鄉旅游品牌的打造思路分析與闡述 酉陽旅游品牌推廣 常州體育旅游發展對策分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高靜,肖江南,章永剛.國外目的地營銷研究綜述[J].旅游學刊,2006.
[3]Park S Y,Petrick J F.Destinations perspective of branding[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
[4]Pitchard A,Morgan N J.Culture ,identity and tourism representation:marketing Cymru or Wales [J].Tourism Management,2001.
[5]李蕾蕾.旅游點形象定位初探[J].旅游學刊,1995,10(3).
[6]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設計初探[J].旅游學刊,1998,(1).
[7]張鴻雁.城市形象與城市文化資本論――中外城市形象比較的社會學研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關鍵詞:整合營銷傳播男士護膚品品牌傳播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女性向來擁有護膚的專利,男性則被認為不應該過多注重外表,而現代消費觀念則倡導男性護膚。但是,盡管男士護膚品市場前景誘人,其品牌傳播還存在諸多不足。尤其是傳播途徑單一,沒有運用整合傳播的思路,讓受眾多方位的接觸到品牌。這正是本文要研究的主題――整合營銷傳播視角下的男士護膚品品牌傳播策略。
一、整合營銷傳播的內涵
整合營銷傳播注重消費者導向,并且重視和其建立和維持良好的關系,通過整合多種傳播手段,提升品牌資產和品牌價值。與以單向傳播和產品為中心的傳統營銷理論相比,整合品牌傳播理論無疑是個巨大的進步與飛躍。
二、我國男士護膚品市場現狀及傳播中的問題
(一)我國男士護膚品的市場現狀
1.品牌眾多,產品豐富;2目標市場呈階梯型分布。
(二)男士護膚品品牌傳播中的問題
1.廣告內容同質化嚴重;2.有沿襲女士護膚品之嫌;3.傳播媒介相對傳統。
三、男士護膚品品牌的傳播內容策略
(一)“男士需要護膚”
1.功能性動機。男士經常會面臨皮膚油的問題,特別是工作了一天以后,會顯得滿面倦容。歐萊雅針對該問題,準確定位于幫助男士“橫掃倦容,去除油膩,還各位型男清爽面容,精神百倍有活力”,正好能滿足男士的在清潔方面的需要。
2.社會性動機。社會性購買動機是男士選購護膚品的重要動機之一。在與女往時,擁有干凈清爽的形象能給自己加不少分。歐萊雅抓住男性這方面的心理,倡導男性使用護膚品,“由內而外地酷”,以俘獲心儀的她的芳心。
(二)“護膚要選擇我們的產品”
當男性認識到護膚的必要性,產生購買需求以后,便要進入下個階段――選擇護膚品。對于男士護膚品來說,品牌傳播的要點就是“差異化”。各大護膚品品牌都有潔面乳、爽膚水、面霜、防曬霜等產品,目標受眾多定位于有購買能力且注重形象的中、青年男性。面對類似的產品、相仿的受眾群體,大家的傳播信息內容難免雷同,產生同質化現象。此時,如何在傳播中擁有自己的特色,讓目標顧客記得住而且擁有好感,就顯得尤為重要。
四、男士護膚品品牌的傳播工具策略
(一)廣告傳播策略
1.廣告創意策略。(1)獨特的銷售主張(USP)。獨特的銷售主張是能為顧客種提供競爭對手不能輕易模仿的實質性利益,即獨特的賣點。(2)創建品牌形象。品牌與人樣,擁有自己的個性和形象。品牌形象在產品的營銷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辨識性作用,當消費者認為某品牌的形象與自己的性格、形象相符時,很可能對該品牌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對其青睞有加。
2.廣告訴求策略。(1)理性訴求。從男性的消費心理來看,運用簡潔明了的理性訴求,往往更能吸引男性受眾。因此在做男性護膚品廣告時,適宜采用精確簡單的語言文字,直接闡述產品的特點以及能帶給他們的利益,使他們在短時間內清晰準確的了解產品。(2)感性訴求。廣告的感性訴求方式是種訴諸于消費者的情感的信息傳達方式,旨在采取感性的說服方式,使消費者對廣告和產品產生好感,進而購買使用。
(二)網絡傳播策略
1.微博傳播。微博傳播具有病毒式的傳播特點,其傳播的速度和廣度都是傳統媒體無法企及的。微博當某個品牌的特定事件正好觸及網友的關注點時,就很有可能迅速被轉發,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在掌握傳播特性以后,男士護膚品完全可以通過策劃,實現品牌推廣。
2.微信傳播。(1)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是如何吸收關注者,即“粉絲”。針對該問題,現在比較常用的做法是在推廣活動中,對顧客的關注進行獎勵,比如掃二維碼關注企業平臺即可免費體驗產品或得到禮物等。二是如何維持關注度。這個問題的難度則更大,畢竟當用戶發現該平臺推送來的都是廣告信息時,很可能會取消關注或者屏蔽信息,這樣來之前在推廣上的努力就會付之東流。因此,公眾平臺所的信息必須注意信息質量,絕不能成為廣告器。(2)朋友圈傳播。朋友圈中的傳播方式大體上有兩種,是分享,二是“集贊”。
關鍵詞:O2O;補貼推廣;多智能體仿真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06.22
中圖分類號:F724;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409(2016)06-0096-08
Abstract:Under the back ground that O2O platforms use subsidy policy strategy to seize the market, multiagent simulation models are built to analyze the subsidy policies 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strategy in different supplydemand situations in this paper.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market is short for supply, the key subsidies objects focus on the service providers.When the market is over supplied, key subsidies objects will be transferred to the customer and the optimal subsidie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in the state of short for supply.In case of that advertising effects of new platforms is weak,improving the user experience of new platforms will expand market share,weaken its negative effects and reduce the optimal subsidy when the market is over supply.The influence of wordofmouth on the subsidy policy with a low advertising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 when the user experience of new platforms is at high level.
Key words:O2O; subsidy promotion; multiagent simulation
引言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普及,O2O作為一種新型電子商務模式發展迅速,一種形式是Online to offline,消費者在線上預訂產品或服務并完成在線支付,然后在線下的實體店取貨或享受服務[1],另外一種形式是Offline to Online,與前者流程相反,O2O電商平臺主要通過從商家與顧客的交易中抽取傭金或收取廣告費進行營利[2]。然而對于新進入市場的O2O平臺企業,需要與先期進入市場的平臺企業進行競爭來獲取市場份額,大部分平臺企業除了利用廣告等傳統促銷手段外,還采用了補貼推廣的方式來吸引顧客。但是對于補貼策略的選擇,平臺企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對最優補貼額及補貼比例的確定,補貼推廣期、用戶體驗水平、顧客口碑等各種因素對補貼策略的影響等問題還沒有清晰地認識。
當前對O2O模式的研究多集中于O2O產品及服務的選擇、O2O的運作模式及雙渠道零售商的定價上[3-9]。但對O2O平臺推廣策略研究較少,O2O模式下的雙渠道供應鏈顛覆了原來傳統渠道的價格競爭模式,價格機制和補貼水平成為決策的關鍵要素,因此,本文運用多智能體仿真方法,建立由顧客、服務商、O2O平臺構成的仿真模型,研究不同供需情境下O2O平臺的補貼推廣策略以及不同參數變化對這種補貼策略的影響。
1顧客與服務商交易模型
11模型基本假設
(1)區域市場中已存在一個O2O交易平臺,并先期占據了整個市場,且該平臺不會再做推廣活動;新進入的平臺需要采取廣告和補貼策略進行推廣以擴大市場占有率。
(2)當顧客有服務需求時,只能通過O2O交易平臺發送訂單請求,且一次只在一個平臺上下單,不會同時使用兩個平臺;服務商則通過O2O交易平臺接收訂單并完成交易。
(3)顧客和服務商在區域市場內隨機分布,服務商需要先到達顧客所在位置才能為其提供服務。
(4)顧客和服務商只有在新平臺成功交易一次后,才可能會向小世界中的好友推薦新平臺。
(5)當推廣期結束后,顧客與服務商選擇新平臺的機率僅依賴于新平臺的用戶體驗偏好。
12顧客與服務商交易流程
當市場內有新平臺進入時,會涉及到用戶的狀態變化、平臺的選擇與轉換等問題,假設原有平臺為Oa,新進入市場的平臺為Ob,服務商和顧客的狀態分為ST1,ST2和ST3。
ST1:用戶不知道新平臺Ob,只在Oa平臺上進行交易。
ST2:用戶知道Ob并在移動終端安裝了Ob的應用,但從未使用Ob平臺。
ST3:用戶已經在Ob平臺上進行過交易。
(1)服務商和顧客的狀態轉變機制
在區域市場中,CCi|i∈1,n與PPj|j∈1,m分別表示顧客與服務商集合。當顧客Ci有服務需求時,首先通過O2O交易平臺下單,服務商Pj則通過O2O交易平臺接單并完成交易,顧客和服務商ST1、ST2和ST3的狀態轉變如下:
ST1到ST2:用戶狀態的轉變受新平臺Ob廣告效果和用戶小世界好友推薦的影響。對于廣告的影響,用戶由ST1到ST2轉變的間隔時間TT服從指數分布TT=exponentialAe,其中Ae為廣告效果,即單位時間內顧客平均接收廣告并安裝App的次數。對于好友的推薦效果,假設所有Ci∈C與Pj∈P間存在小世界網絡Nl,其中l為N中最大連接好友數。當Ci或Pj的Ue>05時會向好友推薦Ob,Ue為用戶對平臺的體驗偏好。設好友間的平均聯系頻率為Cr,對好友的平均說服力為Co∈0,1,則Ci或Pj向好友有效推薦Ob的間隔時間為Tc=exponentialCr*Co。當顧客和服務商接收到好友的推薦信息時,就會由狀態ST1轉變為ST2。
ST2到ST3:此時顧客或服務商受廣告或小世界好友的推薦已經知道了Ob,這里Ob的廣告包括使用平臺時的補貼優惠。用戶接觸到Ob的廣告時,會有一個初始的轉化率Tr。因每個用戶對推廣補貼的偏好程度不同,Usi,Usj分別為Ci與Pj對Ob的補貼效果偏好,1-(1-Tr)(1-Usi),1-(1-Tr)(1-Usj)分別表示Ci與Pj接收到新平臺廣告宣傳時由ST2到ST3的轉變概率。
(2)顧客下臺的選擇與轉換機制
當顧客產生服務需求時,必然涉及到Oa與Ob平臺的選擇與轉換。當顧客Ci的狀態為ST1時,只在Oa下單;當顧客Ci的狀態為ST2時,以概率1-(1-Tr)(1-Usi)選擇Ob下單;當顧客Ci的狀態為ST3時,以概率1-1-Uei1-Usi選擇在Ob下單。其中,Uei為Ci對Ob的用戶體驗偏好。
當顧客在一個平臺下單后,若等待時間過長,超過其等待限度,顧客將撤消在該平臺上的訂單請求,并在另一平臺重新下單。平臺轉換的最長等待時間Twi=exponential1Tw ,其中,Tw為平均最長等待時間。
當前下臺為Ob時,下單后等待訂單確認的時間超過等待時間時,用戶將轉換到Oa來重新發送訂單請求;當前下臺為Oa時,若Ci的狀態為ST1,此時將繼續等待不轉換平臺;當顧客知道或用過平臺Ob時,超過等待時間,顧客將從Oa轉換到Ob重新發送訂單需求。
(3)服務商接臺選擇機制
當服務商Pj的狀態為ST1時,僅從Oa接單;當服務商Pj的狀態為ST2時,以概率1-1-Tr1-Usj優先選擇在Ob接單;當服務商Pj的狀態為ST3時,以概率1-1-Uej1-Usj優先選擇在Ob下單。其中,Uej為Pj對Ob的用戶體驗偏好。
(4)服務商的平臺接單機制
服務商Pj對于顧客Ci所下訂單會首先計算單位時間收益Ej。在原有平臺Oa中,Ej=PSiTSi+TMji,PSi表示為顧客Ci提供服務的價格,TSi為服務時間,TMji為服務商Pj到達顧客Ci所處位置的時間。而在新平臺Ob中,Ej=PSi+SpTSi+TMji,Sp為新平臺對服務商的補貼。對于Oa或Ob,Pj均選擇Ej值最大的訂單。
若平臺Oa或Ob中沒有訂單,則服務商Pj經過一個接單間隔時間TPj后重新選擇接臺。
(5)平臺最優補貼決策機制
假設新平臺Ob在推廣期加大補貼推廣力度可以提高推廣期結束時的市場占有率,但當推廣期結束后,顧客與服務商選擇新平臺Ob的概率僅依賴于用戶體驗,所以新平臺Ob的市場占有率R的理論最大值為Rt=11+μ,μ為新平臺用戶體驗均值。市場占有率R的實際最大值Ra可能受某些因素的制約,不一定能達到理論的最大市場占有率Rt。考慮補貼成本的話,能達到最大市場占有率的決策不一定是最優決策,假定存在一個滿意度水平α,然后在滿意度α水平下通過比較分析找出最優的補貼策略S*。
在補貼策略S中選擇2個關鍵因素π和θ,π表示平臺Ob的每單交易中對顧客和商家的補貼總額,θ表示每單補貼額π中對顧客的補貼比重。S(Sk(πk,θk)|Rk≥α?Rt)是市場占有率達到滿意水平的所有補貼策略的集合,S*即為達到滿意度水平α下的最優補貼策略。若在滿意度水平α下,推廣期結束后的市場占有率沒有達到滿意的市場占有率,則不存在最優的補貼策略S*π*,θ*。
2仿真模型構建
本文運用Anylogic70進行仿真建模,分別定義了3類智能體:顧客智能體、O2O交易平臺智能體、服務商智能體。其中,顧客智能體與O2O平臺智能體定義的變量如綜合上述分析,隨著服務商數量的增加,市場由供不應求向供過于求的狀態轉變時,最優補貼策略由全部補貼給供應商轉變為全部補貼給顧客,且在供不應求時的最優補貼額π*顯著小于供過于求的補貼額。
除了服務商數量m會引起供求關系的變化外,顧客數量n、顧客的平均需求間隔時間Td、顧客每次的平均服務時間Ts、服務商的平均接單時間間隔Tp、還有服務商到達客戶的速度v,這些參數的變化均會引起供求關系的改變。
(a)服務商數量(m)(b)市場供不應求(m=40)
(c)市場供求平衡(m=50)(d)市場供過于求(m=60)
32平均用戶體驗對補貼策略的影響
在區間[06,14]改變平均用戶體驗μ,不同市場狀態下的最優補貼策略如圖2所示。在供不應求的市場中,在把補貼額全部補給服務商的情況下,隨著平均用戶體驗水平μ的提高,最優補貼策略基本沒有變化。但在供過于求的市場中,當補貼額全部分配給顧客,隨著平均用戶體驗水平的提升,最優補貼額逐漸下降。
33廣告效果對補貼策略的影響
在區間[0025,0100]改變廣告效果Ae,不同市場狀態下廣告效果與市場占有率之間的關系如圖3所示。在兩種市場狀態下,當廣告效果較弱時,推廣期結束后新平臺的實際最大市場占有率低于理論最大市場占有率,且廣告效果越弱,則實際的市場占有率越低于理論市場占有率,這可以稱作低廣告效果的不良影響;當廣告效果足夠強時,推廣期結束后實際最大市場占有率接近于理論最大市場占有率。
為檢驗在廣告效果較低時,新平臺平均用戶體驗水平對市場占有率的影響,在區間[06,14]改變新平臺平均用戶體驗水平μ,補貼分配比重θ取值為{0,05,10},市場占有率與平均用戶體驗水平的關系如圖4所示。當廣告效果較低時,實際最大市場占有率Rb低于理論最大市場占有率Rt,Rb/Rt的大小受μ的調節,當μ
市場占有率的關系
34初始轉化率對補貼策略的影響
在區間[00005,00035]改變平臺初始轉化率Tr,其與最優補貼策略的關系如圖5所示。Tr越大,最優補貼策略的補貼額越低,當Tr上升至較高水平時,最優補貼額降為0,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新平臺本身的初始轉化率很高,就不再需要進行補貼推廣。
35補貼效果系數對補貼策略的影響
在區間[0001,0010]改變補貼效果強度系數λ,其與最優補貼額的關系如圖6所示。補貼效果系數越高,單位補貼額對用戶的吸引力越大,就會減小給用戶每單的補貼額,即補貼效果系數越大,每單最優補貼額越小。
36補貼推廣期對補貼策略的影響
在區間[20,90]改變補貼推廣期t,廣告效果取值為{0025,02},在兩種廣告效果下,補貼推廣期與市場占有率、最優補貼策略和總推廣費用的關系如圖7所示。圖7a、b、c表示在Ae=0025時,補貼推廣期對補貼策略的影響,圖7d、e、f表示在Ae=02時,補貼推廣期對補貼策略的影響。
在Ae較低時,隨著推廣期的延長,新平臺的市場占有率會逐漸增加達到并超過滿意的市場占有率,最后接近理論的市場占有率;若推廣期較短,在Rb/Rt
在Ae較高時,隨著推廣期的延長,新平臺的市場占有率會迅速接近理論的市場占有率,最優補貼額逐漸降低,但總的推廣費用變化不大,說明推廣期長短對推廣成本沒有影響,但考慮到推廣的時間效應,盡可能在短期內迅速占領市場,因此,可以采用在較短的推廣期內提高每筆交易的補貼額的措施。圖7補貼推廣期對補貼策略的影響
37口碑傳播對補貼策略的影響
在用戶的小世界網絡中,影響口碑傳播的因素分別為:個體的最大好友連接數l、平均聯系頻率Cr、平均說服力Co,用戶向好友推薦的前提是基于對平臺的體驗水平。此外口碑傳播的強度與好友數、聯系頻率、平均說服力的關系如表3所示,在聯系頻率、平均說服力不變的情況下,好友數越多,則口碑傳播強度越大;聯系頻率和平均說服力對口碑傳播強度的影響與之相同,在聯系頻率和好友說服力不變的情況下,選取小世界網絡連接數,分析其對補貼策略的影響。
口碑傳播受廣告效果和新平臺的平均用戶體驗水平的影響,在區間[0,5]改變網絡連接數l,廣告效果Ae分別取值為{0025,01},平均用戶體驗取值為{06,14},在廣告效果和新平臺平均用戶體驗處于高低兩種水平下,網絡連接數與市場占有率和最優補貼額的關系如圖8所示,圖8a、b表示在Ae=0025時,用戶口碑對推廣策略的影響,圖8c、d表示Ae=01時,用戶口碑對推廣策略的影響。
在Ae水平較高時,低用戶體驗水平下的網絡連接數的增加對實際的市場占有率幾乎沒有影響,雖然會引起最優補貼額的波動,但影響有限。但在高用戶體驗水平下,隨著網絡連接數的增加,實際的市場占有率會趨于理論的市場占有率,最優補貼額也迅速下降,并趨于穩定。當新平臺的用戶體驗水平較高時,口碑傳播對補貼策略有一定影響,并且對在Ae水平較低時的影響強度要高于對在Ae水平高時的影響,這有助于彌補新平臺低廣告效果的不良影響。因此,當新平臺具有高用戶體驗水平時,尤其在廣告效果較低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用戶的口碑傳播擴大市場占有率,如強化O2O平臺應用中的分享功能與機制,以達到節省補貼推廣費用的目的。
4結論
本文運用多智能體仿真方法對O2O平臺補貼推廣策略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得到結論如下:
(1)考慮到市場內的供求關系,當服務市場由供不應求的狀態轉變為供過于求的狀態時,新平臺補貼策略實施的重點將由商家轉移到顧客。同時,在兩種市場狀態下提高新平臺用戶的平均體驗水平,都會擴大新平臺的市場占有率,但在供不應求的市場中,提高新平臺的平均用戶體驗水平不會對最優補貼策略造成較大影響;但在供過于求的市場中,提高新平臺的平均用戶體驗水平會降低每單的最優補貼額。
(2)在新平臺的廣告效果較低,推廣后實際市場占有率小于α滿意度水平下的市場占有率的情況下,在該滿意度水平下不存在最優補貼策略,且廣告效果越弱,實際的市場占有率越低,這可以稱作低廣告效果的不良影響。此時若想找到一個最優補貼策略,需要降低滿意度水平;當廣告效果足夠大時,推廣期結束后的實際最大市場占有率接近理論最大市場占有率并存在最優補貼策略:在供不應求的市場中把補貼費用全部分配給服務商,在供過于求的市場中把補貼費用全部分配給顧客。同時,在廣告效果較低時,提高新平臺的平均用戶體驗水平,可以提高新平臺的市場占有率,使其達到滿意的市場占有率。
(3)在新平臺的廣告效果較低時,延長推廣期可以使實際市場占有率達到滿意水平下的市場占有率,此時存在最優補貼策略。同時,新平臺也可以提高廣告效果,縮短推廣期,以同樣的推廣費用迅速占領市場。
(4)新平臺的初始轉化率越大,最優補貼額越低,當初始轉化率達到很高水平時,最優補貼額降為0,在這種情形下,由于平臺本身的初始轉化率已經很高就不再需要進行補貼推廣。
(5)補貼效果系數越大,即單位補貼額對用戶吸引力越大,新平臺進行補貼推廣時的每單最優補貼額越低。
(6)在新平臺具有高用戶體驗水平時,口碑傳播會對補貼策略產生影響,且對低廣告效果時的補貼策略影響程度更大。因此,在平臺具有高用戶體驗水平,尤其是同時處于低廣告效果的情況下,可以充分利用口碑傳播,如強化O2O平臺App應用中的分享功能與機制,以彌補低廣告效果的不良影響,節省補貼推廣費用。
在上述結論中,本文僅考慮了區域市場中新平臺企業采用補貼推廣策略的情形,但在實際的市場競爭中,存在多個企業同時采取補貼策略進行競爭博弈的情況,并且用戶會同時選擇多個平臺進行操作,未來可以對這些問題進行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盧益清, 李忱. O2O商業模式及發展前景研究[J]. 企業經濟, 2013, (11): 98-101.
[2]陳佑成, 郭東強. 基于多案例分析的中國O2O商業模式研究[J]. 宏觀經濟研究, 2015, (04): 14-22.
[3]Bravo R, Hem L E, Pina J M. From Online to Offline through Brand Extensions and Allianc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Business Research, 2012, 8(1): 17-34.
[4]Chu J, Arce-Urriza M, Cebollada-Calvo J, et al.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hopping Behavior Across Online and Offline Channels for Grocery Products: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Household and Product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2010, 24(4): 251-268.
[5]Phang C W, Tan C, Sutanto J, et al. Leveraging O2O Commerce for Product Promo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 Mainland China[J].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4, 61(4): 623-632.
[6]劉鵬. 020本地生活服務電子商務模式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 2012.
[7]Gallino S, Moreno A. Integr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Channels in Retail: The Impact of Sharing Reliable Inventory Availability Inform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2014, 60(6): 1434-1451.
[8]Grewal D, Janakiraman R, Kalyanam K, et al. Strategic Online and Offline Retail Pricing: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2010, 24(2): 13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