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產品分析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關鍵詞:層次分析法,方案選擇,應用
一、問題的提出
企業為了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吸引顧客,必須提高其產品作為商品的價值。為此,要對產品各原理方案進行分析評價,新產品方案的選擇評價是一個群體決策問題,其決策思路是先分別求出每一個方案的所有決策者的偏好意見的集結值,然后對其排序進行決策。在國內的研究中,產品方案選擇的方法一般有直接評分法和確定方案系數評價法等,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事物進行量化且有一定的科學性, 但也存在著一些缺陷。層次分析法是為解決復雜問題評價而產生的,它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分析方法, 適合于解決產品方案選擇等量化和評價問題上。
二、層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層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是美國運籌學家T.L.Saaty于上個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在處理復雜的決策問題中,進行方案比較排序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把復雜的決策問題層次化,把決策問題按總目標、子目標、評價標準、直到具體措施的順序分解為不同層次的結構;上一層元素對相鄰的下一層次的全部或部分元素起支配作用;然后利用求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辦法企業管理論文,求得每一層的各元素對上一層次某元素的權重,然后通過加權和的方法遞階歸并,求出最低層(供選擇的方案或具體措施)、最高層(總目標)的相對重要性,從而對最低層各元素進行優劣等級的排序。
1、構造出層次結構模型各層次的判斷矩陣
依據AHP原理和程序,聘請有關專家,自上而下對產品各構成部件指標進行兩兩重要程度判斷比較,構造判斷矩陣。為了使因素之間進行兩兩比較,得到量化的判斷矩陣,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提出:人們區分信息等級的極限能力為7±2,引入1~9的標度,如表1所示。根據標度表構造產品各構成部件各層級指標的兩兩判斷矩陣如表2所示:
表1 標度值表表2 層次分析法中兩兩比較判斷矩陣
1
關鍵詞:農產品安全檢測 儀器分析方法 未來趨勢
農產品是人們懶以生存的必備食物,但是近年來由于農藥殘留等影響農產品安全問題的不斷出現,使得農產品安全檢測成為關注的焦點。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進步,社會生產技術不斷創新發展,在農產品的生產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技術被廣泛應用,從農作物的種子培育到栽種,再到生長發育,最后到農產品產出,每一個步驟都已經浸透了各種現代化的技術,這些現代化技術使得農產品生產過程簡便,耗費勞動力少,產量增加,但是同時,也給農產品安全問題帶來了未知或者已知的威脅。其中,過量化肥以及農藥的使用是已知的影響農產品安全問題的重要因素。所以農產品安全檢測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傳統的人工檢測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安全隱患檢測需要,所以在目前農產品安全檢測方法中,最為常用的儀器分析方法。本文主要探析農產品安全檢測儀器分析方法及未來趨勢。
一、儀器分析方法
在農產品安全檢測中,儀器分析方法具有靈敏性強、檢測速度快以及準確性高等特點,已經逐步取代傳統的人工檢測方法,成為最常用的農產品安全檢測方法。目前,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經常將多種儀器以及多種儀器分析方法結合起來使用,以達到更精準更快速的檢測目的。其中,常用的儀器分析方法主要有:光譜儀器分析方法(包括熒光儀器分析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以及紅外光譜儀器分析法等)、色譜儀器分析方法(包括色譜質譜儀器聯用分析技術、氣相色譜儀器分析方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譜儀器分析方法等)、生物傳感技術、高效毛細管電泳儀器分析法以及氨基酸自動儀器分析法等。
二、農產品安全檢測儀器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探析幾種常見的農產品安全檢測儀器分析方法:包括色譜儀器分析方法以及光譜儀器分析方法。
1.光譜儀器分析方法
光譜儀器分析方法包括熒光儀器分析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以及紅外光譜儀器分析法等。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分析法:該方法是利用電子儀器使農產品產生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是農產品在吸收電磁輻射波(波長要在兩百納米到七百五十納米之間)后產生的光譜。該方法主要用于檢測農產品中含有的鐵、鋅、銅以及鉛金屬礦物離子等是否超標。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是利用離子發射光譜儀發射等離子體,使用等離子體最為激光發射源,分析檢測農產品的原子吸收光譜,檢測其中含有的銅鋅等金屬離子,以及鍺、鍶以及硒等稀有元素。
紅外光譜儀器分析法:該方法能夠檢測農產品中含有的水分、脂肪、蛋白質、纖維素、氨基酸以及灰分含量,還能夠檢測出農產品中含有的保鮮劑以及防腐劑成分,而且還能夠檢測農產品經過加工后的質量等。
熒光儀器分析法:該方法主要用于檢測農產品中的鉛離子。
2.色譜儀器分析方法
色譜儀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色譜質譜儀器聯用分析方法、色譜核磁共振儀器聯用分析方法、氣相色譜儀器分析方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譜儀器分析方法等。
色譜質譜儀器聯用分析方法:質譜儀的原理是利用一束電子流攻擊被檢測物體,然后將形成的正離子碎片圖譜記錄下來,產生定量質譜圖。該方法是利用質譜圖對農產品的組成成分進行分析檢測,在對農藥殘留的檢測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色譜核磁共振儀器聯用分析方法:核磁共振成像形成共振波譜,能夠顯示農產品中含有的不同類型氫原子的情況,這就可以從中看出農產品中含有影響安全的物質。
氣相色譜儀器分析方法:是一定溫度條件下,該方法可以將農產品中含有的部分化學物質氣化、快速分離并檢測出來,適用于檢測農產品中含有的獸藥殘留、農藥殘留以及氨基酸等化學物質。
高效液相色譜儀器分析方法:該方法應用非常廣泛,具有快速高效等特點,主要是利用液相色譜儀檢測農產品中含有的營養成分、毒素、添加劑、污染物、農藥殘留以及獸藥殘留等。據了解,有約80%的化合物可以通過液相色譜儀進行分離檢測。
三、農產品安全檢測儀器分析方法的未來趨勢探析
隨著現代化技術的不斷發展,農產品安全檢測儀器分析方法也越來越先進,其未來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檢測儀器更加靈敏,檢測儀器體型更小、智能化加強,所需的檢測環境趨近常態等。
檢測儀器更加靈敏:據目前儀器分析方法中使用的檢測儀器發展趨勢來看,檢測儀器將越來越精密、靈敏性越來越強,選擇性將越來越高,并且可能將會不斷推出具有特殊用途的檢測儀器。
檢測儀器體型更小、智能化加強:這是未來檢測儀器的核心發展趨勢,檢測儀器將會趨向微型智能化發展,并且其使用程度也會越來越普及,方便攜帶、使用簡單,技術化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使用高新技術,非傳統儀器技術(例如非破壞、非侵入、在線、多維、多參數、原位以及高通量等分析儀器)將被更廣泛使用。
所需的檢測環境趨近常態:目前仍存在一些檢測儀器需要在一定溫度或者一定壓強的環境中才能發揮作用,但是同時人們也研制出了新的不需要特殊環境的檢測儀器,在未來,能夠在常溫常壓檢測農產品安全是儀器分析方法發展的另一個方向。
四、結論
隨著農產品安全問題的不斷發生,安全監測儀器分析方法開始被廣泛關注,本文主要探析了農產品安全檢測儀器分析方法以及其未來趨勢,農產品檢測儀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色譜儀器分析方法、光譜儀器分析方法以及其他儀器分析方法。其未來趨勢主要包括:檢測儀器更加靈敏,檢測儀器體型更小、智能化加強,所需的檢測環境趨近常態等。
參考文獻
[1]李亮輝,葉健強,程勇,等.現代儀器分析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2,14:225.
【摘要】目的 評價經導管射頻消融治療房顫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方法 68例房顫患者接受三維標測系統(Carto XP或EnSite 3000)指導下經導管射頻消融治療,其中陣發性房顫49例,持續性房顫19例。49例陣發性房顫行環肺靜脈前庭隔離術,消融終點為雙側肺靜脈完全電隔離,持續性房顫在行環肺靜脈前庭隔離術基礎上再行碎裂電位消融,必要時加線性消融致雙向阻滯。結果 68例患者術后即刻均成功達到消融終點,手術過程中無并發癥發生。術后有8例出現了房性心律失常,其中4例為持續性房顫轉為陣發性房顫,2例3個月后再次行導管消融獲得成功,另2例拒絕再次手術,予口服胺碘酮控制心率;4例陣發性房顫發作頻率明顯減少、口服胺碘酮可維持竇性心律。其余60例患者均無房顫復發。所有患者術后隨訪中均未發現與導管消融有關的并發癥。結論 經導管射頻消融術治療房顫安全有效。
【關鍵詞】心房顫動;電生理學技術,心臟;導管消融術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catheter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catheter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AF). Methods 68 cas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with 49 cases of paroxysmal AF and 19 cases of persistent AF.Radiofrequency ablation guided by three dimensional electroanatomical system(Carto XP or EnSite 3000).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PVI) was performed in all cases. The end-point of ablation was complete electro-isolation of pulmonary veins in paroxysmal AF. Complex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s ablation and linear lesions ablation were performed in persistent AF. The end-point of ablation were the disappearance of complex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s and bidirectional block of linear lesions. Results Sixty-eight cases were successfully achieved the end-point after the ablation instantly. No severe complication was found during the procedure. Eight cases developed atrial arrhythmias after ablation. Four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F was converted to paroxysmal, and 2 cases underwent re-ablation successfully in 6 months; the other with paroxysmal AF decreased episode frequency and took amiodarone. Other 60 cases were not recurrence. No complication was found during the follow-up. Conclusion Catheter abla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treating AF.
【Key words】Atrial fibrillation; Electrophysiologic techniques, cardiac; Catheter ablation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顫)系臨床上最常見的室上性心動過速。據Framingham的研究報告,該患者群發病率為0.5%左右,且隨年齡增長該發病率增高[1]。在一般人群的總患病率在0.4%,成人患病率在0.5%~0.95%之間,60歲以下的患病率為1%,隨著年齡增加,房顫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在75歲以上人群可達10%。房顫常見的并發癥有血栓栓塞、心衰、心動過速性心肌病等,該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輕者影響生活和工作質量,重者可致殘、致死。治療房顫最理想目標是恢復竇性心律并長期維持竇性心律,維持竇性心律可以消除癥狀、改善血流動力學、減少血栓栓寒性事件和消除或減輕心房電重構[2]。如今導管消融治療陣發性房顫的成功率已經高達90%[3],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有一定基礎和經驗的電生理中心,導管消融治療可以作為發作頻繁癥狀嚴重的特發性房顫的一線治療[4,5]。近年來對于肺靜脈和肺靜脈前庭在房顫觸發與維持中作用的認識,使旨在消除心房顫動觸發和維持機制的導管消融技術得到很快的發展,出現了節段性肺靜脈電隔離術、環肺靜脈線性消融術、左心房線性消融術、自主神經消融術和心房碎裂電位消融術等[6],目前導管消融治療的主要策略:對于陣發性房顫行肺靜脈電隔離術致雙向阻滯,持續性房顫則在肺靜脈電隔離的基礎上加上其他術式如CFAE消融+左、右心房線性消融術等。本院于2006年4月至2010年12月共對68例房顫患者應用經導管射頻消融術治療,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68例患者均為在本院住院并接受導管消融術的房顫患者,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齡44-82歲,平均(60.50士15.26)歲。68例中49例為陣發性房顫,病程6月至30年,平均(8.54士7.18)年,左心房直徑(32.2士4.55)mm。19例為持續性房顫,病程1月至5年,平均(2.39士0.91)年,左心房直徑(37.43士5.67)mm。所有患者術前均行相關檢查排除嚴重器質性心臟病如二尖瓣中度以上關閉不全、心衰2度以上的心肌病、未能控制的冠心病等,有14例患者合并高血壓病,8例患者合并穩定型冠心病,2例合并風濕性二尖瓣狹窄(PBMV術后),1例合并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
1.2 術前準備 所有患者術前均行經食管超聲心動圖檢查排除左心房、左心耳血栓。術前7d開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支,每天兩次,術前12h停用。19例持續性房顫患者術前口服華法林抗凝至少3周,維持PT國際標準化比值(INR) 2.0-3.0。高血壓者口服降壓藥物至血壓達標(
2 手術方法
陣發性房顫:行環肺靜脈前庭線性消融致肺靜脈電隔離;
持續性房顫:先環肺靜脈前庭線性消融致肺靜脈電隔離,如心律仍然為房顫,進行碎裂電位消融;如果心律未能轉為竇性,接下來行心房內線性消融;心律仍然為房顫,最后行同步電復律。具體手術方法見后。
2.1 導管放置及左心房三維構建:分別經右鎖骨下靜脈穿刺,插入10極冠狀靜脈竇電極至冠狀靜脈竇;經股靜脈插入4極電極導管置于右心室心尖部;經股靜脈穿刺送入SL1 Swartz鞘及房間隔穿刺針,經房間隔穿刺,送入Swartz鞘,分別沿鞘管將 Navi Star冷生理鹽水灌注大頭導管送入左心房。穿刺后靜脈注射肝素100 u/kg,并在手術過程中每小時補充1000 u。分別以左前斜位45°及右前斜位30°投照行肺靜脈造影,觀察各支肺靜脈的開口。使用三維標測系統(Carto;Biosense Webster或EnSite 3000,ST.JUDE MADICAL)進行左心房三維電解剖重建,大頭導管盡可能到達左心房的各個部位,參照與參考電圖相關的局部心內膜激動時間(local endocardial activation time,LAT),采集數據,構建左心房;采用將標測導管插入每條肺靜脈2~4 cm后慢慢回拖的方法,同時結合肺靜脈造影的結果標記各支肺靜脈開口部位;結合透視和心內電圖標記二尖瓣口的部位。
2.2 環肺靜脈前庭線性消融:結合左心房三維重建圖及X線透視,大頭導管于同側肺靜脈前庭(肺靜脈開口外1~2 cm處)行大環消融。設定消融溫度為43℃,最大輸出能量為30W,消融時生理鹽水流量1020 ml/h,停止時生理鹽水流量120 ml/h。每一靶點消融時間大于20 s,局部電位振幅降低50%以上再移動靶點,逐點完成預定消融線(見圖1),最終消融終點為肺靜脈電位完全消失(見圖2)并觀察半小時以上仍然未恢復。
2.3 碎裂電位消融:按照Nademanee 等[7]提出的碎裂電位(CFAEs)的定義:①心房碎裂電位,有2個或2個以上曲折和(或)基線在較長一段時間里持續曲折;②與心房其他部位的記錄相比,心房電位周長很短(≤120 ms),伴或不伴多組分的電位。CFAEs主要分布在房間隔、肺靜脈周圍、左心房頂部、左房室瓣環左后間隔區和冠狀竇口等部位[8]。消融方法是在房顫節律下,通過CARTO 系統或Ensite3000 記錄并消融(功率采用30 W,灌注速度17 ml/min)所有的CFAEs。如在消融過程中房顫轉為竇性心律,視為達到終點(圖3)。
2.4 心房內線性消融:
2.4.1 左心房頂線消融:左心房頂部線連接左右肺靜脈隔離大環,在左房頂部腹側(見圖4)。當消融導管與頂壁平行時,功率采用30 W,當導管與左房頂壁垂直時,功率采用25 W,灌注速度20-50 ml/min。消融終點為頂線與兩側肺靜脈隔離環相連,頂線兩側完全電隔離。房顫持續時,消融終點只能是消融線上局部電位的消失。恢復竇性心律后于左心耳起搏時,若在頂壁隔離線標測到連續雙電位且激動在肺靜脈周圍繞道傳導,從足到頭方向激動左房后壁,則證明頂線已達到完全隔離。
2.4.2 左房室瓣環峽部消融:在慢性房顫患者,若在左房的其他操作不能終止房顫或房顫終止后出現左房室瓣環峽部依賴性折返房速,則進行左房室瓣環峽部消融。消融線從左房室瓣環心室側開始慢慢回撤并順時針扭轉導管到左下肺靜脈側,有時需要延伸消融線到LAA 基底部,來達到峽部阻滯。功率可加大到38-40 W,灌注流速加大到60ml/min 來達到透壁性的損傷。房顫終止后竇性心律下驗證左房室瓣環峽部消融線的完整性。
2.4.3 右心房線性消融和(或)上腔靜脈消融:完成左心房及其相關結構消融后,若房顫未終止,需尋找使房顫持續的其他可能的起源,包括RA和SVC。在右心房消融的靶點是顯示復雜電活動或電活動起源的部位,消融條件是功率20-30 W,灌注流速17 ml/min。最后,所有患者都行右房室瓣環峽部的消融致雙向阻滯。
3 術后處理
(1)抗凝治療:術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克賽4 000u,Q12h或其他)3d,持續件房顫患者同時訂服華法林抗凝,維持INR 2.0-3.0;3個月后如無房顫發作停用華法林。(2)口服胺碘酮治療:開始劑量0.2,每天3次口服,共7d;第2周改為0.2,每天2次口服,共7d;第3周起改為0.2,每天1次維持,共3個月。(3)于術后3-5d復查24h動態心電圖、超聲心動圖。
4 隨訪
患者出院后每月隨訪1次,內容包括患者自覺癥狀、體表12導聯心電圖,必要時行動態心電圖檢查;3個月后改為每2個月隨訪1次,內容同上。復發定義為:(1)早期復發:術后1個月內行動態心電圖記錄到任何形式持續時間大于l0min的有或無癥狀性房性心律失常;(2)晚期復發:自術后第4個月始在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情況下仍有癥狀性房性心律失常發作或者記錄到持續的無癥狀性房性心律失常。
5 結果
5.1 導管消融的即刻和近期效果 68例患者的平均消融時間為手術時間(198士46)min,平均曝光時間(45±43)min。除術中出現心包填塞1例,經穿刺抽液后緩解外,無術中心臟破裂、術后肺靜脈狹窄等嚴重并發癥。術后觀察5-7d出院。術后即刻成功率為100%,術后繼續住院5-7d。其中有8例發生了房性心律失常:4例為短陣房速,3例為陣發性房顫,1例為持續性房顫,后者通過電復律轉為竇性心律,出院前所有患者均為竇性心律。
5.2 導管消融的安全性 68例患者術后至出院前患者無心累、呼吸困難、咯血等不適,查體未見頸靜脈怒張,未捫及奇脈,心臟聽診未聞及心包摩擦音。僅2例出現無壓寒癥狀的少量心包積液。
5.3 隨訪結果 術后隨訪時間為5-36個月,復發8例,其中2例原持續性房顫僅采取肺靜脈電隔離術的患者,術后1d開始出現陣發性房顫,1個月逐漸轉為持續性房顫,在首次手術后6個月再行射頻消融術成功,已經分別隨訪13個月和18個月(停用胺碘酮和華法林10個月以上)無復發。2例持續性房顫復發患者拒絕再次手術,現予胺碘酮和華法林治療;4例陣發性房顫患者術后房顫復發,但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明顯減少,正在服用胺碘酮維持竇律。所有患者均無與肺靜脈狹窄有關的勞力性呼吸困難或咳嗽等表現。
6 討論
房顫的治療是當今臨床上倍受關注的一個問題,傳統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不理想,安全性亦不容樂觀,近年來開展的導管射頻消融已經成為根治房顫的較有效的方法,也是臨床心臟電生理學最受關注的熱點之一。導管消融可根治房顫,改善患者的癥狀、預后及心功能,而不用擔心抗心律失常藥物的相關不良反應。
目前在有經驗的電生理中心導管消融治療陣發性房顫的成功率可達90%左右,AHA/ACC及中華醫學會等權威機構認為導管射頻消融可做為特發性房顫的一線療法;在有經驗的中心對于持續性房顫,也可選擇合適的病例進行射頻消融治療[6]。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68例患者手術即刻均達到消融終點,近期成功率為88.2%,除少量心包積液外,所有病例未發生心臟穿孔和肺靜脈狹窄等導管消融相關的嚴重并發癥。術后5-7d內有8例出現了房性心律失常,其中2例隨訪期間證實為房顫復發(1例持續性房顫僅采用肺靜脈電隔離術),其余心律失常均消失。長期隨訪(大于三個月),另有6例(共有8例)復發,其中4例為陣發性房顫術后復發服用胺碘酮能維持竇律;4例持續性房顫術后復發,其中2例于首次術后6個月時再次消融成功,另2例拒絕再次手術,其中1例為風心二狹PBMV術后二尖瓣瓣口再次變窄,其余60例隨訪未見復發。上述結果提示導管消融治療房顫是安全有效的。
導管射頻消融術治療房顫雖取得了較好療效,但復發率仍較高,其原因較多[9,10]:(1)肺靜脈與心房間電傳導恢復,可能是初次消融靶點不夠精確,或僅是損傷,并未真正達到肺靜脈電隔離;(2)多肺靜脈起源,射頻消融僅僅隔離部分肺靜脈;(3)初次消融時位置在靜脈內過深,肺靜脈口還有殘余心肌組織可致房顫;(4)肺靜脈的電重構;(5)肺靜脈內有迷走神經叢,刺激肺靜脈內的神經叢能誘發房顫;(6)相鄰肺靜脈間也可能存在電連接;(7)存在肺靜脈起源以外的靶點未能消融。由于技術逐漸成熟,安全性顯著提高,目前最嚴重的2個并發癥(肺靜脈狹窄和左心房-食管瘺)發生率已降至1%以下。房顫導管消融術的理想適應證是沒有明確器質性心臟病的陣發性房顫(特發性房顫)患者,目前在一些有經驗的中心已開始對左心房明顯增大、有器質性心臟病或心力衰竭的房顫患者進行導管消融的臨床研究,房顫的類型也由陣發性擴展到持續性和永久性房顫[3]。
鑒于現階段抗心律失常藥物和植入抗心律失常器械治療房顫的臨床效果均不令人滿意,而導管消融治療對于相當一部分房顫患者獲得較好的療效,同時并發癥的發生率也可接受,因此,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在有一定基礎和經驗的電生理中心,導管消融治療可以作為發作頻繁癥狀嚴重的陣發性房顫和伴有腦卒中高危風險(例如既往有腦卒中史)持續性房顫的一線治療。在不久的將來,導管消融治療應該是最有可能使房顫得以徹底根治的治療措施[6]。
參考文獻
[1] Prystowsky EN, Benson DW, Fuster V, et a1.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 statement for hea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subcommittee on electrocardiography and electrophysiology,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 Circulation, 1996, 93(6): 1262-1277.
[2] Prystowsky EN.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therapeutic options and clinical decisions[J]. Am J Cardiol, 2000, 85(10A): 3D-11D.
[3] Huang CX. Reinforce the study of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by catheter ablation[J]. Chin Med J (Engl), 2005, 118(14): 1147-1149.
[4] Lip GY, Tse HF.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J]. Lancet, 2007, 370(9587): 604.
[5] Fuster V, Ryden LE, Cannom DS, et al. ACC/AHA/ESC 2006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mmittee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J]. Circulation, 2006, 114(7): e257-e354.
[6] 黃從新,張澍,馬長生等.心房顫動: 目前的認識與建議-2010[J]. 中華心律失常雜志, 2010, 15(5):328-369.
[7] Nademanee K, Schwab M, Porath J, et al. How to perform electrogram-guided atrial fibrillation ablation [J] Heart Rhythm, 2006, 3(8): 981- 984.
[8] Sanders P, Berenfeld O, Hocini M, et al. Spectral analysis identifies sites of high-frequency activity maintaining atrial fibrillation in humans[J] Circulation, 2005, 112(6): 789-797.
[9] Earley MJ, Abrams DJ, Staniforth AD, et al. Catheter ablation of permanent atrial fibrillation: medium term results[J]. Heart, 2006; 92 (2): 233-238.
[10] Seow SC, Lim TW, Koay CH, et al. Efficacy and late recurrences with wide electric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for persistent and permanent atrial fibrillation [J] Europace, 2007, 9(12): 1129-1133.
【關鍵詞】情景分析;多功能;音響;設計
在商品種類繁多的今天,單純的功能主義已經無法適應企業對產品設計的苛刻要求。深入研究并應用產品的創新設計方法,有助于設計師挖掘用戶需求,產生更加優質的解決方案。情景分析法能夠幫助企業或者設計者分析產品的使用條件,預測新產品的使用情景,使得設計過程更加客觀有效,因此值得被深入研究。本文通過對老人這一特定群體的消費行為、生活狀態、情感訴求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目前產品設計中所存在的缺陷,針對這些缺陷提出了一種創造性的解決方法,形成了概念設計方案。
1產品概念設計中的情景分析法
1.1情景分析法含義
情景分析法(ScenarioAnalysis)又稱為腳本法,是指在假定某種現象或某種趨勢將持續到未來的前提下,對預測對象可能出現的情況或引起的后果進行預測的方法。它是一種多因素分析方法,要求結合設定的各種可能情景的發生概率,研究多種因素同時作用時可能對預測對象產生的影響。情景可以直接使用歷史上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情景,也可以通過統計分析風險要素的歷史數據變動得到。
1.2情景分析法在產品概念設計中的應用
產品是指能夠提供給市場,被人們使用和消費,并能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的任何東西。產品的價值離不開其使用情景,設計師只有將產品置于一定的使用情景中,考慮使用情景中人、產品的行為狀態,才能夠充分發掘需求。本設計案例中,運用情景分析法進行創新設計的流程是,首先確定設計的主題并定位目標人群,其次通過對產品設計中所涉及的“人”和“場景”進行分析預測,探索主要問題,再利用快速草圖Sketch的方法進行解決方案的探索,最后利用3D打印及效果圖對設計的最終方案進行展示。
2基于情景分析的多功能音響設計過程
2.1設計主題及目標用戶定位
應用情景分析法進行產品概念設計首先需要確定設計的主題。主題的確定能夠幫助設計者明確設計的目標,縮小設計的范圍,同時所設定的主題應避免過于具體,以免對設計師的思維產生限制,本次概念設計的主題是“一款聽音樂的設備”。在確定了設計主題之后,需要定位產品的用戶群體并將設計目標具體化。目前市場上用于聽音樂的產品多種多樣,常用有Mp3、智能手機、CD、頭戴式耳機等,但研究發現這些設備的針對人群大都是年輕人。老年人由于生理狀況和消費能力均低于年輕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被市場所忽略。當前的老年人音樂播放設備市場混亂,充斥著設計簡陋、價格低廉的相關產品,給老年人的購物選擇及日常生活均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困擾。此外,考慮到與子女住在一起的老人相對較多,且比獨居的老人購買力更高,綜合考慮之后本項目將目標人群定位為:和家庭其他成員住在一起的老年人。本案例旨在設計一款老年人和其家庭其它成員都可以使用的音樂播放設備。
2.2使用環境調研及需求分析
(1)用戶深度訪談情景分析法要求通過對同類產品當下的使用情景進行調查,預測新產品可能所處的使用環境。本案例針對年齡在50-75歲之間,且有聽音樂習慣的老年人群進行了抽樣調查。調研地點選擇在蘇州,方式以深度訪談為主。調研的過程是先從和老人閑聊開始,逐漸將話題引至其生活娛樂方式,直到清楚地了解老人的家庭狀況、聽音樂的所用的設備、對設備的反饋等信息為至。調研部分詳細信息如下表所示。(2)產品使用情景分析情景分析法要求設計師對產品在不同環境中的操作方式、攜帶方式、放置形式進行考察,以此來預測新產品可能的使用情景。在本案例中,以一款市場已經存在的同類產品對以上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探索。探索結果表明,一款聽音樂的設備,其可能的放置形式、攜帶方式、操作方式如下圖所示。通過對調研結果的分析和整理,本文提取出了以下三個關鍵的設計目標:①充電方便。②歌曲容易更新。③放在家中的時候容易發現。④避免設備的浪費。
2.3方案概念設計
在確定了設計的目標之后,利用頭腦風暴的方法對創新設計的設計方案進行了初步探索,并用快速草圖的形式予以表達。其過程如圖1所示。經過對創意方案的探索,結合前期的調研結果,本文得出下面的創意方案:將普通家庭音響與可移動音樂播放器整合成為一個系統,形成一種即可當作家庭音響,又能用于外出攜帶的多功能的音樂播放設備。其具體創意設計方案如圖2所示。該方案的概念可以基本概況為:多功能音響>=便攜式播放器(A)+重低音音響底座(B)。當A和B在一起的時候,兩者作為一個一體的家庭音響整體使用,且底座B能給便攜式播放器A自動充電,并利用無線藍牙技術自動更新A中存放的歌曲。和普通音響不同的是,便攜式播放器A可以隨時被取下來,方便老人外出時攜帶。
2.4設計方案呈現
(1)3D打印方案驗證3D打印是一種新興的快速成型技術,利用該技術能夠拓寬設計師的創造性思維,便于設計方案的呈現、評審和交流,并有望縮短產品的開發周期。本案例在得到設計方案模型之后利用該新型技術進行了設計方案的驗證。將用3DMax所建的模型導出并用3D打印機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打印,對所得到的模型進行結構、形狀的分析,如圖3所示。分析結果表明,概念設計階段所產生的造型是可行的。(2)概念設計效果圖展示效果圖是對設計方案的精確呈現,它能夠表達方案的預期效果,是產品創意設計中的必要環節。本方案最終的方案效果如圖4所示。
3結論
本文從情景分析法的相關研究開始,著重介紹了情景分析法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并將其與產品概念設計流程巧妙結合,通過用戶調研、產品使用場景分析、草圖設計、方案呈現等階段,完成了一款創新型產品的外觀概念設計。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本文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中最明顯的是,調研過程存在調研群體太小的問題,容易使得設計師對需求的判斷產生不利影響。此外,就設計方案本身而言,某些同領域設計師反饋該方案中底座音響部分的揚聲器垂直向上,可能影響產品的音效。因此,本次設計只是對當前存在的若干問題的一種探索,其中所涉及的更深層次的問題還需要相關人員做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楊賽男.試論臺式音樂播放設備的設計[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5(04):126~127.
[2]劉蘭蘭.情境故事法在產品設計開發中的應用[D].無錫:江南大學,2008.
[3]趙琳.基于使用情境的家庭影院音響設計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3.
[4]楊艷石.3D打印技術驅動產品設計新模式[J].設計,2015(19).
[5]甘沖萍.音樂播放產品設計的發展設想及可能性概念的研究[D].上海: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2008.
1.封面
策劃書的封面可提供以下信息:①策劃書的名稱;②被策劃的客戶;③策劃機構或策劃人的名稱;④策劃完成日期及本策劃適用時間段。因為營銷策劃具有一定時間性,不同時間段上市場的狀況不同,營銷執行效果也不一樣。
2.正文
策劃目的
要對本營銷策劃所要達到的目標、宗旨樹立明確的觀點,作為執行本策劃的動力或強調其執行的意義所在,以要求全員統一思想,協調行動,共同努力保證策劃高質量地完成。
企業營銷上存在的問題紛繁多樣,但概而言之,也無非六個方面:
·企業開張伊始,尚無一套系統營銷方略,因而需要根據市場特點策劃出一套行銷計劃。
·企業發展壯大,原有的營銷方案已不適應新的形勢,因而需要重新設計新的營銷方案。
·企業改革經營方向,需要相應地調整行銷策略。
·企業原營銷方案嚴重失誤,不能再作為企業的行銷計劃。
·市場行情發生變化,原經銷方案已不適應變化后的市場。
·企業在總的營銷方案下,需在不同的時段,根據市場的特征和行情變化,設計新的階段性方案。
如一文案中,對企劃書的目的說明得非常具體。首先強調“9000b的市場營銷不僅僅是公司的一個普通產品的市場營銷”,然后說明9000b營銷成敗對公司長遠、近期利益對長城系列的影響的重要性,要求公司各級領導及各環節部門達成共識,完成好任務,這一部分使得整個方案的目標方向非常明確、突出。
分析當前的營銷環境狀況
對同類產品市場狀況,競爭狀況及宏觀環境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它是為指訂相應的營銷策略,采取正確的營銷手段提供依據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因此這一部分需要策劃者對市場比較了解,這部分主要分析:
a、當前市場狀況及市場前景分析:
①產品的市場性、現實市場及潛在市場狀況。
②市場成長狀況,產品目前處于市場生命周期的哪一階段上。對于不同市場階段上的產品公司營銷側重點如何,相應營銷策略效果怎樣,需求變化對產品市場的影響。
③消費者的接受性,這一內容需要策劃者憑借已掌握的資料分析產品市場發展前景。
如
臺灣一品牌的漱口水中策劃者對德恩耐進入市場風險的分析,產品市場的判斷頗為精彩。如對產品市場成長性分析中指出:
①以同類產品“李施德林”的良好業績說明“德”進入市場風險小。
②另一同類產品“速可凈”上市受普遍接受說明“李施德林”有缺陷。
③漱口水屬家庭成員使用品,市場大。
④生活水平提高,中、上階層增多,顯示其將來市場成長。
b、對產品市場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主要是對影響產品的不可控因素進行分析:如宏觀環境、政治環境、居民經濟條件,如消費者收入水平、消費結構的變化、消費心理等,對一些受科技發展影響較大的產品如:計算機、家用電器等產品的營銷策劃中還需要考慮技術發展趨勢方向的影響。
市場機會與問題分析
營銷方案,是對市場機會的把握和策略的運用,因此分析市場機會,就成了營銷策劃的關鍵。只是找準了市場機會,策劃就成功了一半。
a、針對產品目前營銷現狀進行問題分析。一般營銷中存在的具體問題,表現為多方面:
·企業知名度不高,形象不佳影響產品銷售。
;產品質量不過關,功能不全,被消費者冷落。
·產品包裝太差,提不起消費者的購買興趣。
·產品價格定位不當。
·銷售渠道不暢,或渠道選擇有誤,使銷售受阻。
·促銷方式不務,消費者不了解企業產品。
·服務質量太差,令消費者不滿。
·售后保證缺乏,消費者購后顧慮多等都可以是營銷中存在的問題。
b、針對產品特點分析優、劣勢。從問題中找劣勢予以克服,從優勢中找機會,發掘其市場潛力。分析各目標市場或消費群特點進行市場細分,對不同的消費需求盡量予以滿足,抓住主要消費群作為營銷重點,找出與競爭對手差距,把握利用好市場機會。
營銷目標。ビ銷目標是在前面目的任務基礎上公司所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即營銷策劃方案執行期間,經濟效益目標達到:總銷售量為×××萬件,預計毛利×××萬元,市場占有率實現××。
營銷戰略
a、營銷宗旨:
一般企業可以注重這樣幾方面:
·以強有力的廣告宣傳攻勢順利拓展市場,為產品準確定位,突出產品特色,采取差異化營銷策略。
·以產品主要消費群體為產品的營銷重點。
·建立起點廣面寬的銷售渠道,不斷拓寬銷售區域等。
b、產品策略:通過前面產品市場機會與問題分析,提出合理的產品策略建議,形成有效的4p組合,達到最佳效果。
1產品定位。產品市場定位的關鍵主要在顧客心目中尋找一個空位,使產品迅速啟動市場。
2產品質量功能方案。產品質量就是產品的市場生命。企業對產品應有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
3產品品牌。要形成一定知名度,、美譽度,樹立消費者心目中的知名品牌,必須有強烈的創牌意識。
4產品包裝。包裝作為產品給消費者的第一印象,需要能迎合消費者使其滿意的包裝策略。
5產品服務。策劃中要注意產品服務方式、服務質量的改善和提高。
c、價格策略。這里只強調幾個普遍性原則:
·拉大批零差價,調動批發商、中間商積極性。
·給予適當數量折扣,鼓勵多購。
·以成本為基礎,以同類產品價格為參考。使產品價格更具競爭力。ト羝笠狄圓品價格為營銷優勢的則更應注重價格策略的制訂。
d、銷售渠道。產品目前銷售渠道狀況如何對銷售渠道的拓展有何計劃,采取一些實惠政
策鼓勵中間商、商的銷售積極性或制定適當的獎勵政策
e、廣告宣傳。
1原則:
①服從公司整體營銷宣傳策略,樹立產品形象,同時注重樹立公司形象。
②長期化:廣告宣傳商品個性不宜變來變去,變多功能了,消費者會不認識商品,反而使老主顧也覺得陌生,所以,在一定時段上應推出一致的廣告宣傳。
③廣泛化:選擇廣告宣傳媒體多樣式化的同時,注重抓宣傳效果好的方式。
④不定期的配合階段性的促銷活動,掌握適當時機,及時、靈活的進行,如重大節假日,公司有紀念意義的活動等。
2實施步驟可按以下方式進行:
①策劃期內前期推出產品形象廣告。
②銷后適時推出誠征商廣告。
③節假日、重大活動前推出促銷廣告。
④把握時機進行公關活動,接觸消費者。
⑤積極利用新聞媒介,善于創造利用新聞事件提高企業產品知名度。6、具體行動方案。
根據策劃期內各時間段特點,推出各項具體行動方案。行動方案要細致、周密,操作性強又不乏靈活性。還要考慮費用支出,一切量力而行,盡量以較低費用取得良好效果為原則。尤其應該注意季節性產品淡、旺季營銷側重點,抓住旺季營銷優勢。
策劃方案各項費用預算。這一部分記載的是整個營銷方案推進過程中的費用投入,包括營銷過程中的總費用、階段費用、項目費用等,其原則是以較少投入獲得最優效果。費用預算方法在此不再詳談,企業可憑借經驗,具體分析制定。
方案調整。
企業產品不同,營銷目標不同,則所側重的各項內容在策劃編制上也可有詳略取舍。
農產品市場營銷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斷擴展、延伸,在營銷發展的新思路、新趨勢中出現了策劃營銷。它是在一般市場營銷基礎上的一門更高層次的藝術,其實際操作性更強。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好的農產品營銷策劃更成為企業創名牌,迎戰市場的決勝利器。策劃書是農產品營銷策劃的反映。在此談一談農產品營銷策劃書的編制的問題。如何撰寫農產品營銷策劃書呢?
一、農產品營銷策劃書編制的原則。
為了提高農產品策劃書撰寫的準確性與科學性,應首先把握其編制的幾個主要原則;
(一)、邏輯思維原則。策劃的目的在于解決企業營銷中的問題,按照邏輯性思維的構思來編制策劃書。首先是設定情況,交代策劃背景,分析農產品市場現狀,再把策劃中心目的全盤托出;其次進行具體策劃內容詳細闡述;三是明確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二)、簡潔樸實原則。要注意突出重點,抓住企業營銷中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深入分析,提出可行性的相應對策,針對性強,具有實際操作指導意義。
(三)、可操作原則。編制的策劃書是要用于指導營銷活動,其指導性涉及營銷活動中的每個人的工作及各環節關系的處理。因此其可操作性非常重要。不能操作的方案創意再好也無任何價值。不易于操作也必然要耗費大量人、財、物,管理復雜、顯效低。
(四)、創意新穎原則。要求策劃的“點子”(創意)新、內容新、表現手法也要新,給人以全新的感受。新穎的創意是策劃書的核心內容。
二、農產品營銷策劃書的基本內容。
策劃書按道理沒有一成不變的格式,它依據產品或營銷活動的不同要求,在策劃的內容與編制格式上也有變化。但是,從農產品營銷策劃活動一般規律來看,其中有些要素是共同的。
因此,我們可以共同探討農產品營銷策劃書的一些基本內容及編制格式。封面>策劃書的封面可提供以下信息:①策劃書的名稱;②被策劃的客戶;③策劃機構或策劃人的名稱;④策劃完成日期及本策劃適用時間段。因為農產品營銷策劃具有一定時間性,不同時間段上市場的狀況不同,營銷執行效果也不一樣。
策劃書的正文部分主要包括:
(一)、農產品營銷策劃目的
要對本農產品營銷策劃所要達到的目標、宗旨樹立明確的觀點(如:提高市場占有率;擴大產品知名度;樹立規模、優質、專業、服務的良好形象),作為執行本策劃的動力或強調其執行的意義所在,以要求全員統一思想,協調行動,共同努力保證策劃高質量地完成。
企業營銷上存在的問題紛繁多樣,但概而言之,也無非六個方面:
>企業開張伊始,尚無一套系統營銷方略,因而需要根據市場特點策劃出一套農產品行銷計劃。
>企業發展壯大,原有的營銷方案已不適應新的形勢,因而需要重新設計新的農產品營銷方案。
>企業改革經營方向,需要相應地調整行銷策略。
>企業原營銷方案嚴重失誤,不能再作為企業的行銷計劃。
>市場行情發生變化,原經銷方案已不適應變化后的市場。
>企業在總的營銷方案下,需在不同的時段,根據市場的特征和行情變化,設計新的階段性方案。
如:首先強調“農產品的市場營銷不僅僅是公司的一個普通產品的市場營銷”,然后說明農產品營銷成敗對公司長遠、近期利益對長城系列的影響的重要性,要求公司各級人員及各環節部門達成共識,完成好任務,這一部分使得整個方案的目標方向非常明確、突出。
(二)、分析當前的農產品營銷環境狀況
對同類產品市場狀況,競爭狀況及宏觀環境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它是為指訂相應的營銷策略,采取正確的營銷手段提供依據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因此這一部分需要策劃者對市場比較了解,這部分主要分析:
1、當前市場狀況及市場前景分析:
①產品的市場性、現實市場及潛在市場狀況。
②市場成長狀況,產品目前處于市場生命周期的哪一階段上。對于不同市場階段上的產品公司營銷側重點如何,相應營銷策略效果怎樣,需求變化對產品市場的影響。
③消費者的接受性,這一內容需要策劃者憑借已掌握的資料分析產品市場發展前景。
2、對產品市場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主要是對影響產品的不可控因素進行分析:如宏觀環境、政治環境、居民經濟條件,如消費者收入水平、消費結構的變化、消費心理等,對一些受科技發展影響較大的產品(如:計算機、家用電器等產品)的營銷策劃中還需要考慮技術發展趨勢方向的影響。
(三)、市場機會與問題分析
農產品營銷方案,是對市場機會的把握和策略的運用,因此分析市場機會,就成了農產品營銷策劃的關鍵。只是找準了市場機會,策劃就成功了一半。
1、針對產品目前農產品營銷現狀進行問題分析。一般營銷中存在的具體問題,表現為多方面:
>企業知名度不高,形象不佳影響產品銷售。
>農產品質量不過關,功能不全,被消費者冷落。
>農產品包裝太差,提不起消費者的購買興趣。
>農產品價格定位不當。
>銷售渠道不暢,或渠道選擇有誤,使銷售受阻。
>促銷方式不務,消費者不了解企業產品。
>服務質量太差,令消費者不滿。
>售后保證缺乏,消費者購后顧慮多等都可以是營銷中存在的問題。
2、針對產品特點分析優、劣勢。從問題中找劣勢予以克服,從優勢中找機會,發掘其市場潛力。分析各目標市場或消費群特點進行市場細分,對不同的消費需求盡量予以滿足,抓住主要消費群作為營銷重點,找出與競爭對手差距,把握利用好市場機會。
(四)、農產品營銷目標
營銷目標是在前面目的任務基礎上公司所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即農產品營銷策劃方案執行期間,經濟效益目標達到:總銷售量為萬件,預計毛利萬元,市場占有率實現。通過市場分析,找出市場機會,提煉自身優勢,確定銷售目標。例如確定的目標市場:以行業銷售為主(利潤和穩定市場)、渠道銷售為輔(提高知名度,擴大市場占有率);行業主要主要系指工礦,交通,建筑,
消防,制造,工廠等有一定采購規模的目標客戶;渠道銷售主要系指區縣級的加盟或者商。(五)、農產品營銷戰略(具體行銷方案)
1、農產品營銷宗旨:
一般企業可以注重這樣幾方面:
>以強有力的廣告宣傳攻勢順利拓展市場,為產品準確定位,突出產品特色,采取差異化營銷策略。
>以農產品主要消費群體為產品的營銷重點。
>建立起點廣面寬的銷售渠道,不斷拓寬銷售區域等。
2、農產品策略:通過前面產品市場機會與問題分析,提出合理的產品策略建議,形成有效的4p組合,達到最佳效果。
1)農產品定位。產品市場定位的關鍵主要在顧客心目中尋找一個空位,使產品迅速啟動市場。
2)農產品質量功能方案。產品質量就是產品的市場生命。企業對產品應有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
3)農產品品牌。要形成一定知名度、美譽度,樹立消費者心目中的知名品牌,必須有強烈的創牌意識。
4)農產品包裝。包裝作為產品給消費者的第一印象,需要能迎合消費者使其滿意的包裝策略。
5)農產品服務。策劃中要注意產品服務方式、服務質量的改善和提高。
3、價格策略。這里只強調幾個普遍性原則:
>拉大批零差價,調動批發商、中間商積極性。
>給予適當數量折扣,鼓勵多購。
>以成本為基礎,以同類產品價格為參考。使產品價格更具競爭力。若企業以農產品價格為營銷優勢的則更應注重價格策略的制訂。
4、銷售渠道。農產品目前銷售渠道狀況如何對銷售渠道的拓展有何計劃,采取一些實惠政策鼓勵中間商、商的銷售積極性或制定適當的獎勵政策
5、廣告宣傳。
1)原則:
①服從公司整體營銷宣傳策略,樹立產品形象,同時注重樹立公司形象。
②長期化:廣告宣傳商品個性不宜變來變去,變多功能了,消費者會不認識商品,反而使老主顧也覺得陌生,所以,在一定時段上應推出一致的廣告宣傳。
③廣泛化:選擇廣告宣傳媒體多樣式化的同時,注重抓宣傳效果好的方式。
④不定期的配合階段性的促銷活動,掌握適當時機,及時、靈活的進行,如重大節假日,公司有紀念意義的活動等。
2)實施步驟可按以下方式進行:
①策劃期內前期推出產品形象廣告。
②銷后適時推出誠征商廣告。
③節假日、重大活動前推出促銷廣告。
④把握時機進行公關活動,接觸消費者。
⑤積極利用新聞媒介,善于創造利用新聞事件提高企業產品知名度。
6、農產品營銷具體行動方案
根據策劃期內各時間段特點,推出各項具體行動方案。行動方案要細致、周密,操作性強又不乏靈活性。還要考慮費用支出,一切量力而行,盡量以較低費用取得良好效果為原則。尤其應該注意季節性產品淡、旺季營銷側重點,抓住旺季營銷優勢。
(六)、農產品策劃方案各項費用預算
這一部分記載的是整個營銷方案推進過程中的費用投入,包括農產品營銷過程中的總費用、階段費用、項目費用等,其原則是以較少投入獲得最優效果。
(七)、銷售增長預測與效益分析
該部分對營銷行動方案投入實施后的效益分析,包括農產品營銷后未來1-5年的銷售增長、利潤與收益分析、現金流分析、投資回報率等。
關鍵詞:atpsm;棉花;關稅減讓
我國自加人世界貿易組織后.按照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不斷對進口產品下調關稅,農產品方 面,關稅總水平持續降低,進口配額增加,進口糧食、水果、肉類等的價格都出現明顯下降。根據承 諾,2005年,我國的農產品關稅應降到15.6%,而實際上,2005年農產品關稅水平已經降至 15.35%,且關稅配額數量也達到了最高點。2007年,我國農產品關稅水平則更進一步降至15.2%.根據世貿組織的精神和宗旨,我國農產品方面將繼續降低進口關稅.
多哈回合談判中,農產品的市場準入是個焦點問題。農業貿易不斷自由化的競爭局面,對我國是 相當大的挑戰。我國是農業大國,但并不是農業強國,農業產業實際是我國的薄弱部分,農產品國際 競爭力較低.人世五年來。我國農業方面的貿易已經連續三年逆差,而且農產品相對價格也持續下 跌,大量進口直接減少了農民的就業機會。另外,我國農業人口眾多,其生存是首先必須考慮的問 題。這些都說明農產品貿易政策對我國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棉花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大田經濟作物.其生產覆蓋24個省市自治區.我國常年棉花播種面積一 般只占作物播種面積的3%一4%,而產值卻占整個種植業的7%一10%。棉花生產現金投入能獲得較高 的回報,一般比糧食作物高0.5—1倍。其產值占我國經濟作物的50%以七。我國近5年來的年棉花產 量與消費量分別占到了世界棉花產量與消費量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產國與 消費國。由此可見,棉花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而言是至關重要的經濟作物.
因此,探討我國在農業貿易談判中的立場對我國福利的影響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一、 關稅削減方案
結合世貿組織關稅削減的原則和各集團的提案原則,共模擬出七種政策方案,其主要區別在于削 減的基準和各層的削減幅度,包括美國方案、歐盟方案、g20①方案和g10②方案。具體方案整理如 下:
1.美國的削減方案 2.歐盟的削減方案 3.g20的削減方案 4.g10的削減方案
二、 模型選取及實證分析
筆者選用了unctad和fao合作開發的模型atpsm(agricultural tmde policy simulation mode1) 。這是一個比較靜態的局部均衡模型,模型包含161個國家和地區35種產品的數據,它不僅可以用來研究全球或地區性政策變動帶來的經濟影響,也可以用來研究單個國家政策變化帶來的影響,可 以計算出政策變化引起的數量、價格、政府收益、福利等變動.
該模型建立在如下基本假設的基礎上:第一,出口的變化是和初始的出口生產比率保持比例關 系,出口變動的比例等于生產變動的比例;第二,所有產品都是可以貿易的;第三,所有產品在不同 國家之間都是同質的、完全替代的;第四,在國內支持政策中只考慮ams的扭曲性影響;第五,配 額租按照貿易流進行分配;第六,配額分配完,配額外關稅或者實施關稅是國內價格的決定因素,而 配額內關稅對國內價格沒有影響;第七,其他非農業部門的改革對農業部門的改革沒有影響(劉合 光、程國強、蘇莉等,2006).
棉花的配額外約束關稅為40%,而應用關稅為21%(數據來源:atpsm),在此模型中按應用關 稅削減進行計算。棉花主要出口國為:美國、烏茲別克斯坦、澳大利亞、希臘、敘利亞。我國棉花進 口國為:美國、烏茲別克斯坦、澳大利亞、希臘。但由于歐盟作為一個整體是棉花進口國,因此選取 三個棉花出口國(澳大利亞、烏茲別克斯坦、美國)和三個棉花進口國(歐盟+、中國和印度尼西亞) 作為分析對象.
按照atpsm模型的假設,筆者在此研究配額外關稅削減的影響。研究中計算了按照不同關稅削 減方案進行關稅減讓后,我國棉花進口的關稅水平、數量、價格、福利、政府收益等的變化.
1. 不同關稅削減方案下的關稅水平
按照上述設計的減讓方案,我國棉花進口關稅削減幅度及削減后的關稅水平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g20方案4對關稅的削減幅度最大,其次是美國方案。歐盟方案、g20方案2和g20方案3削減幅度一樣,均為25%。g20方案1的削減力度最小,削減后關稅為17.85%。-
2.不同關稅減讓方案下進出口量及生產量變化
用atpsm模型對我國棉花進口關稅減讓的不同方案進行模擬分析.進口關稅減讓的不同方案進行模擬分析.各主要棉花出口國及進口國 的進出口量及生產量的變動如表6所示.
由于我國棉花進口關稅削減,使得國內棉花價格降低,需求量增加,從而世界棉花價格上漲,其 它國家的進口量下降,出口量和生產量增加.
世界進出口量在g20方案4下增加最多,達到了2.076%;其次是美國方案。而在g20方案l 下,世界進出口量僅下降了0.065%.
對我國而言,關稅削減幅度越大,棉花進口量增加得越多,生產量減少的也越多。對其它國家而 言,關稅削減幅度越大,出口量和生產量增加的幅度也越大,其它棉花進口國的進口量減少的越多.
3不同關稅減讓方案對各國福利的影響
用atpsm模型對我國棉花進口關稅減讓的不同方案進行模擬分析,各主要棉花出口國及進口國 的福利變動如表7所示.
可見,我國棉花進口關稅削減后,世界總體消費者剩余減少,生產者剩余增加,凈收益增加。世界凈收益增加的幅度為:g20方案4>美國方案>歐盟方案(g20方案2、g20方案3)>g10方案> g20方案1.
(1) 棉花進口國方面 中國作為關稅削減國家, 消費者剩余增加的幅度: 案>g20方案l.
生產者剩余減少的幅度: 案>g20方案1.消費者剩余增加,生產者剩余減少,政府收益減少,凈收益增加. g20方案4>美國方案>歐盟方案(g20方案2、g20方案3)>g10方 g20方案4>美國方案>歐盟方案(g20方案2、g20方案3)>g10方 政府收益減少的幅度:g20方案>g10方案>歐盟方案(g20方案2、g20方案3)>g20方案4> 美國方案.
凈收益增加的幅度:g20方案4>美國方案>歐盟方案(g20方案2、g20方案3)>g10方案> g20方案l.
其它棉花進口國(如印度尼西亞和歐盟)消費者剩余減少,生產者剩余增加,凈收益減少。凈 收益減少的幅度為:g20方案4>美國方案>歐盟方案(g20方案2、g20方案3)>glo方案>g20方 案l.
(2) 棉花出口國方面
棉花出口國(如澳大利亞、烏茲別克斯坦和美國)消費者剩余減少,生產者剩余增加,凈收益增 加。凈收益增加的幅度為:g20方案4>美國方案>歐盟方案(g20方案2、g20方案3)>g10方案> g20方案1.
三、 結論
多哈回合中,農產品市場準入一直是各國談判的核心內容。筆者分析了在各個不同的關稅減讓方案下,我國棉花進口關稅削減后,對我國及其它各國的影響。分析結果表明:g20方案4的削減幅度 最大,對進出口量及福利的影響也最大;其次是美國方案;g20方案1的削減幅度最小,影響最弱.對于我國而言。雖然關稅削減幅度越大,對我國總體福利及消費者剩余改善越明顯,可是對我國棉花 生產者的損害也越大.
由于棉花的經濟回報較高,比糧食作物高出0.5—1倍,因此全國棉花主產省從事棉花種植的農戶 比例較高,并且在主產省農戶家庭經營中,棉花收入占現金收入的比重也較高,這表明棉花產業在棉 農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1998—2001年全國棉花平均每畝純收益181元,高于 糧食、油料和烤煙的純收人。尤其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大力發展棉業可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和農民增收 致富。但享受補貼的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棉花大量進入中國市場,對我國棉農造成很大的沖擊,在 2005年3月,只有68%的國內棉花獲得加工廠采購,870萬噸原棉仍然留在農民手中。雖然2006年 發達國家取消了對棉花的補貼對我國棉農是一個利好消息.但也可以看出我國棉花產業沒有形成規模 化生產。小農戶對風險的抵抗能力較差.
因此,從保護我國棉花產業來看,在談判中應避免選擇削減幅度過大的方案,而選擇將棉花作為 敏感產品或者特殊產品少削減或者不削減。從長期來看,農產品關稅削減、農產品自由貿易是必然趨 勢,關稅的保護水平會不斷下降。這就要求我國在尋求短期內關稅保護的同時,不斷發展農業科技, 提高農業的生產力水平.大幅度提升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使我國的農業產業發展壯大,這才是 我國提升農業競爭力的最根本途徑.
注釋:
① g20為農業談判“20國協調組”,包括阿根廷、巴西、玻利維亞、智利、中國、埃及、卉巴、危地馬托、印度、印度尼兩亞、 墨西哥、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巴拇圭、菲律賓、南非、坦桑尼亞、泰同、烏拉圭、委內瑞拉、津巴布韋.
② glo為農業談判“10國協調組”,主要包括日本、韓國、瑞士、挪威、中圍臺北等成員.
【參考文獻
【關鍵詞】成品油出口;價格;固定費用;效益
一、前言
隨著國內煉油能力擴張,國內成品油市場需求有限,煉油企業產品內貿銷售困難;后續市場情況仍舊不容樂觀,預計2020年國內煉油產能在8.5億噸左右,原油加工量6.1億噸,相應成品油產量4億噸,成品油需求量3.6億噸(預計“十三五”期間經濟增長6.5%)。國內煉油產能過剩將成為常態,成品油出口則成為保持加工負荷、降低單位費用、爭取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措施。
受原油價格波動及市場供需影響,國際市場成品油價格震蕩幅度較大,對于出口企業效益存在很大影響,出口是否存在邊際效益,效益情況如何是企業生產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現以單獨煉油企業為例,對煉油企業出口效益進行研究分析。
二、測算條件
1.測算企業基本情況
設定煉油企業月度正常負荷為80萬噸,煉油產品為汽油、航煤、柴油、液化氣、燃料油等常規煉油產品。
相應產品收率情況:為便于計算分析,除汽油、航煤、柴油外,其余產品按照其它產品歸類;加工量降低時,相應產品收率不變。
2.完全費用
企業月度固定費用為160元/噸,變動費用80為元/噸。
三、測算方案
以加工量的變化及產品內外貿銷售量變化對比最終效益差。
方案1:
國內市場需求旺盛,企業調整加工量至100萬噸,產品全部內貿銷售。
方案2:
國內市場需求有限,企業調整加工量至100萬噸,汽油、航煤、柴油產量20%出口。
方案3:
國內市場需求有限,企業加工量維持在80萬噸,產品全部內貿銷售。
四、方案效益測算結果及分析
1.測算結果
根據上述測算基礎條件,測算結果見下表:
2.測算結果分析
方案1:通過提高加工量、攤薄單位費用,3個方案中效益最好。
方案2:通過提高加工量,攤薄單位費用,但是由于內貿需求有限、部分產品出口。因出口價格低于內貿價格,產品平均價格低于方案1和方案3,但是在固定費用相同的情況下,攤薄了單位固定費用的同時,當期出口產品收入對應較方案3多支出的變動費用和原油成本后仍舊存在邊際效益。
方案3:由于內貿需求有限,如不安排產品出口,考慮產品出廠,加工量只能維持正常水平,單位費用較高,最終效益在三個方案中最差。
五、結束語
在國內煉油能力過剩、市場有限的情況下;做大成品油出口是保持加工量、爭取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實際出口運行中要根據內貿市場需求和出口產品價格及時進行效益測算,并對出口品種進行合理調整,確保發揮煉油剩余產能的同時,開拓國際市場,為煉油企業做大、做強,走向國際市場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鐘飛,王小強,楊之琪.2015年中國成品油出口情況及趨勢.國際石油經濟.2016,24(3).
[2]方婷婷.我國成品油貿易出口面臨的困境及應對措施.對外經貿實務.2016,(4).
清潔生產審計(CleanerProductionAudit)也稱清潔生產審核,是審計人員按照一定的程序,對正在運行的生產過程進行系統分析和評價的過程;也是審計人員通過對企業的具體生產工藝、設備和操作的診斷,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掌握廢物的種類、數量以及生產原因的詳盡資料,提出減少有毒和有害物料的使用、產生以及廢物產生的備選方案,經過對備選方案的技術經濟及環境可行性分析,選定可供實施的清潔生產方案的分析、評估過程。
清潔生產審計是企業實施清潔生產的一種主要技術方法和工具,也是實施清潔生產的基礎。由于世界各國對清潔生產經常使用不同的術語或表述,清潔生產審計在不同國家也有著不同的名稱。例如,美國環保局最早針對有害廢物的預防,建立推行了廢物最小化機會評價,后來將這一技術方法推廣為對一般污染物開展的污染預防審計;聯合國環境署(UNEP/IEO)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將其稱為工業排放物與廢物審計。我國自開展清潔生產工作以來,清潔生產審計一直是這項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許多清潔生產項目都是首先從清潔生產審計入手,找出污染和浪費的原因,制定相應的清潔生產方案。
應當說明的是,清潔生產審計只是實施清潔生產的一種主要技術方法,這種方法能夠為企業提供技術上的便利,但它并不是惟一的方法,對于一些生產過程相對簡單明了的企業,清潔生產審計方法顯得過于煩瑣,沒有必要。因此,在一般情況下,是否需要進行清潔生產審計由企業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決定。但是,對超標排放污染物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企業,必須實施強制性的清潔生產審計。
二、清潔生產審計的主要內容
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都存在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的因素,因此環境問題不是僅存在于生產環節的終端,而是貫穿于與產品有關的各個階段,包括從原料的提取和選擇、產品設計、工藝、技術和設備的選擇、廢棄物綜合利用、生產過程的組織管理等各個環節,而這正是清潔生產的理念之一。清潔生產審計作為推動清潔生產的工具,也需要覆蓋產品的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從生產的準備過程開始對全過程所使用的原料、生產工藝,以及生產完工的產品使用進行全面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并付諸實施,以實現污染預防、提高資源利用率的目標。清潔生產的主要內容可分為三個主題:
(一)生產過程中耗用資源的審計
1、能源審計。能源利用,特別是燃煤造成的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危害人類環境的酸雨主要是由于燃煤引起的。開發利用對環境危害較小甚至無害的清潔能源,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源審計的內容包括:企業清潔能源的利用情況,企業開發降低污染或根絕污染的能源替代技術情況及其效果,企業能源的利用效率等。
2、原材料審計。原材料作為加工的對象,一方面原材料毒性大小對生產產品的毒性大小有直接的影響;另一方面原材料耗用數量與廢物排放數量呈正比關系。原材料審計的內容主要是查明企業是否盡量選用對環境無害的原材料,否則,應分析企業所用的原材料毒性或難降解性;查明產出的產品對環境是否有危害及其危害程度;檢查企業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回收利用原材料及其回收利用程度。
3、工藝技術審計。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工藝技術水平對生產過程產生廢棄物和污染物的狀況有重大影響。企業采用先進技術,加強生產工藝技術改造,設計合理的工藝流程,不僅可以減少廢棄物的排放,而且可以將減污任務分配到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降低減污成本。因此,審計人員應檢查企業是否不斷進行工藝技術改造,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減少廢棄物的排放;檢查企業是否開發減污工藝流程,注意是否在生產工藝流程的上游進行污染控制;評價工藝技術改造的實際效果。
4、設備審計。作為技術工藝的具體體現,設備的實用性及其維護、保養情況均會影響生產過程中廢棄物的產生。因此,清潔生產審計應對設備的使用、更新、維護、保養情況進行審查。
(二)清潔產品審計
清潔產品,包括節約原材料和能源、少用昂貴和稀缺的原料的產品;利用二次資源作原料的產品;使用過程中和使用后不含危害人體健康和環境的產品;易于回收、利用和再生的產品;易處置降解的產品。清潔產品審計的內容包括:檢查企業清潔產品的設計情況,選擇最佳的設計方案;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高效地利用資源;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是否對用戶及其用戶的環境有不利的影響;產品在廢棄后是否會使接納它的環境受害;企業是否注意回收與利用技術的開發,變有害無用為有益有用;產品的包裝物是否對環境有不利的影響,及其包裝物的回收利用情況。
(三)清潔管理審計
任何管理的缺陷都是產生廢棄物的重要原因。審計人員應檢查清潔生產管理系統的建立健全及其運行的科學性、有效性;檢查清潔生產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核實清潔生產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及其影響因素;檢查清潔生產政策和措施的落實和效果。
三、清潔生產審計的主要程序和重點
清潔生產審計作為管理審計的組成內容,主要以企業為主組織實施,通常由專家或者企業技術人員按照一定的技術規程進行。考慮到清潔生產審計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而且不同行業所適用的清潔生產審計方法會有所不同。根據國外清潔生產審計方法,結合我國清潔生產審計的實踐,可以將整個審計過程分解為具有可操作性的7個步驟或階段,即籌劃與組織、預評估、評估、備選方案產生與篩選、方案可行性分析、方案實施以及持續清潔生產等7個階段。
(一)籌劃和組織
籌劃與組織是實施企業清潔生產審計的準備與策劃階段,這一階段關系到清潔生產審計工作的實施效果。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有三項:一是開展宣傳教育,排除清潔生產審計的障礙。為使企業全部人員了解清潔生產審計工作的意義,需要安排專人負責清潔生產的宣傳工作,通過廠報、板報、有關會議、印制宣傳材料等方式,組織工段、班、組長學習清潔生產知識,鼓勵全廠員工填寫合理化建議表,調動全廠職工開展清潔生產的積極性。二是組建清潔生產審計小組,推選審計組長、選擇審計組成員、明確審計任務。審計小組的成員數目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確定,一般情況下全時制成員由3到5人組成,應具備的條件是:(1)具備企業清潔生產審計的知識或工作經驗;(2)掌握企業的生產、工藝、管理等方面的情況以及新技術信息;(3)熟悉企業的廢棄物產生、冶理和管理情況以及國家和地區環保法規和政策等;(4)具有宣傳、組織工作能力和經驗。三是制定審計工作計劃,包括工作目標、工作內容、進度安排、預期效果等。
(二)預評估
預評估是清潔生產審計的初始階段,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起點。主要任務是調查工藝中最明顯的廢物和廢物流失點;耗能和耗水最多的環節和數量;原料的輸入和產出;物料管理的狀況;生產品、成品率、損失率;設備的維護和清洗等。在此基礎上確定審計重點,制定清潔生產目標,初步提出實施無/低費方案并實施。同時對已發現的問題可以及時地提出解決的辦法和措施。
該階段的主要工作有兩項:一是進行現場考察。現場考察的主要內容有:廠貌、原料的購置和貯存、生產工藝和技術、設備的利用與維護、產品的性質與銷售、環境污染的控制等。二是確定審計重點。確定審計重點的原則是:該審計重點應有明顯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具體方法可采用權重總和法,該法主要依據各備選審計重點在各因素中所占的權重總和來確定。一般應考慮6個因素:(1)物耗、能耗大的生產單元;(2)污染物產生和排放量較大,超標嚴重的環節;(3)生產效率低下,嚴重影響正常生產的環節;(4)易出廢品的環節;(5)對操作人員身體健康影響大的環節,及生產工藝落后的老大難部位;(6)事故、維修多的部位,以及難操作且易造成生產波動的部位。
(三)評估
該階段主要是對已確定的審計重點進行物料、能量、廢物等的輸入、輸出定量測算,對生產全過程(從原材料投入到產品產出)全面進行評估。尋找原材料、產品、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及其運行與維護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物料、能源損失和污染排放的原因。主要有五項工作:一是準備審計重點資料,包括收集資料、編制審計重點的工藝流程圖、編制單元操作工藝流程圖和功能說明表、編制工藝設備流程圖。二是實測輸入輸出物流。三是建立物料平衡。包括進行預平衡測算、編制物料平衡圖、闡述物料平衡結果。四是分析廢棄物產生原因。包括原輔料及能源、技術工藝、設備、過程控制、產品、廢棄物、管理、員工。五是提出和實施無/低費方案。
(四)方案的產生和篩選
本階段的任務是根據評估階段的結果,對產生的各種方案進行篩選歸類,推薦可實施的多個中/高費方案,對前階段無/低費方案的實施效果進行核定和總結,并繼續實施無/低費方案,并編寫清潔生產中期審計報告。
(五)可行性分析
在無/低費方案實施的基礎上,對推薦的中/高費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對篩選出來的備選方案進行技術、環境、經濟評估,并分析對比各方案的可行性,推薦可供實施的方案。
需要指出的是,在對方案進行技術、環境、方案確定后,對于一些無費或少費、容易實施的方案,應立即付諸實施。一般情況下,管理類、包裝類方案較易得到實施,對于投資大、回收期長的方案應作詳細的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一是進行市場調查,包括調查市場需求、預測市場需求、確定方案的技術途徑。二是進行技術評估。主要分析其技術先進程度、技術指標、所需要的技術培訓及在本行業中推廣的價值等。三是進行環境評估。主要分析污染物種類和量的變化及可能削減的環境保護治理費用等。四是進行經濟評估,主要評估其投資支出、運行費用、效益、投資渠道、投資分配等。包括清潔生產經濟效益的統計方法、經濟評估方法、經濟評估指標及其計算、經濟評估準則。五是推薦可實施方案。
(六)方案實施
清潔生產方案的實施分兩步:第一步是實施投資費用較少或無投資費用、收效明顯、容易實施的方案。此類方案的實施應貫徹邊審計邊實施的原則,它們的實施不僅有利于使企業迅速受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企業推行清潔生產的信心。第二步是實施投資較大,投資期較長,涉及面較廣的方案。這些方案可能有:改變原料、工藝的方案,更新關鍵設備、提高產品檔次的方案、關鍵車間或工段的搬遷等。實施這類方案的一般步驟為:一是籌措資金,組織方案實施。方案實施的資金來源可能有:企業自籌、環保投資貸款、世行貸款、發行債券或股票等,應對這些資金的數量和有效使用時間作詳細分析,并據以列出方案實施的時間安排,確定各實施階段的資金額,明確各實施階段中企業內的主管部門及其責任。二是匯總已實施的無/低費方案的成果。三是驗證已實施的中/高費方案的成果。技術評價、環境評價、經濟評價、綜合評價。四是分析總結已實施方案對企業的影響,分析方案是否收到了預期效果和存在的問題,以確定相應的解決辦法。匯總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對比各項單位產品指標、宣傳清潔生產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