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化學實驗結晶方法范文

化學實驗結晶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學實驗結晶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化學實驗結晶方法

第1篇:化學實驗結晶方法范文

1.1實驗平時成績考核

(1)實驗預習報告。學生應該對以下幾部分進行充分預習,并體現在預習報告上:實驗原理和實驗目的(查閱相關資料認真理解);實驗所用儀器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實驗所用原料和產物的物化性質;實驗的難點;實驗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處理方法。這五項占5分。

(2)課堂問答。課堂問答不僅能夠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而且能夠加深學生對預習知識的再次理解。例如在講授重結晶提純法的時候,當老師提問重結晶的概念時,此時學生立即在腦海中搜索重結晶的概念,已經會的同學相當于又復習了一遍,而記憶不牢固的學生此時會翻書找到對應的答案,加深對重結晶概念的理解。課堂問答占5分。

(3)實驗操作。在課堂上認真、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實驗操作是非常必要的。實驗操作以20分計。

(4)實驗能力。實驗能力的考核是建立在正確的實驗操作上的,實驗能力的考核包括:實驗現象的正確觀察、實驗結果的處理、實驗臺的整潔、實驗紀律共計15分。以簡單分餾為例:實驗現象的正確觀察,通過觀察溫度計的讀數,準確收集各餾分計5分。實驗結果處理的規范性、準確性、真實性計6分。實驗臺的整潔占2分。實驗紀律占5分。

(5)實驗報告。實驗報告應該是對整個實驗過程的真實寫照。一份不具有真實性的實驗報告寫得再好也要以零分計,這樣既可以督促學生認真做實驗,也能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一份真實的實驗報告同樣也有著質量的優劣,一份好的實驗報告應該包括以下幾部分: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及藥品(藥品包括物化性質)、實驗裝置圖、實驗過程、實驗結果及處理、思考題、實驗反思八部分組成。共計10分。

(6)文獻翻譯。閱讀文獻是科研能力中至關重要但又最為簡單的一種技能,在整個學期的過程中要求學生翻譯2篇英文文獻,這樣既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又加深了學生對有機化學實驗的理解。文獻翻譯計5分。

1.2期末成績

期末成績應該由筆試成績和操作成績兩部分組成。筆試成績主要考察平時上課提問的問題,以及一些在此基礎上延伸的問題,計20分。操作考試主要是針對平時實驗操作、實驗能力的再次考察,計20分。

(1)筆試。筆試的出題范圍主要是課后習題、課堂問答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延伸。筆試卷面分占50分,換算成最終成績的20分。

(2)實驗。實驗的考核主要是對平時實驗操作、實驗能力、實驗報告等多種形式的綜合考查。占20分。

2有機化學實驗新考核方法的意義

2.1提高了學生學習實驗的主動性積極性

通過課前、課中、課后平時成績的考核方式,使學生意識到實驗報告只是實驗成績的一部分,其他很多方面都是組成實驗成績的重要部分,這就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大一部分轉移到課堂上來,提高了學生學習實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2培養了學生的科研能力

第2篇:化學實驗結晶方法范文

葛國文等[1]在對醫學專業畢業質量追蹤調查中發現,畢業生有明顯的科研后勁不足的跡象,其中動手操作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最為欠缺,這與醫學院校的實驗教學有著直接的關系,其中實驗教材的內容絕大多數為驗證性的內容,從根本上限制了學生潛能的發揮。潘慧娟等[2]及我們多年的實驗教學中的調查中得到如下結論:有較多的學生希望教師能作一些實驗教學改革,增加一些綜合性、設計性和開創性的實驗,給學生一個探索實踐的空間,以充分培養和發掘他們探索創新的興趣和科研能力。乙酰水楊酸對從事化學的人來說是一個較為熟悉的有機產品,在有機實驗教材中是經典的有機合成實驗[3,4]。本實驗的改進是,將其合成微量化和成組實驗,用離心沉淀代替了抽濾分離,使實驗時間大為縮短;乙酸酐和水楊酸的用量比例較教科書中大大減少;催化劑用碳酸氫鈉等對環境友好的試劑代替了濃硫酸,實現了安全化、經濟化、綠色環?;⒃诓僮魇掷m和裝置上作了簡化,使實驗能快速完成,全部實驗內容在3~4h內很容易完成,為學生開展探索性實驗創造條件。由于微型化學實驗可以大量節約化學原料,減少環境污染,并能適當減少實驗時間,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因此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

1 主要實驗儀器和試劑

1.1 主要儀器

10ml的小試管;15ml的離心管;2.5ml的注射器;恒溫水箱(±1℃);離心機; XT-4顯微熔點測定儀。

1.2 實驗試劑

水楊酸(C.P);乙酸酐(C.P,新蒸);無水碳酸鈉(C.P);無水碳酸氫鈉(C.P);無水硫酸氫鈉(C.P);無水硫酸鈉(C.P);磷酸氫二鈉(C.P);磷酸二氫鈉(C.P);磷酸三鈉(C.P);濃硫酸(C.P);95%乙醇(C.P);FeCl3水溶液(1%);HCl(1∶3) (C.P)。

2 實驗操作部分

2.1 乙酰水楊酸的合成方法及探索性實驗方案

2.1.1 合成方法

向10ml干燥的小試管中加入約0.20g干燥的水楊酸和20mg無水碳酸氫鈉作催化劑,用干燥的注射器加入0.3ml的乙酸酐。輕輕搖動后,放70℃的水浴中反應10min后取出,趁熱加入5ml的冷蒸餾水和1滴HCl(1∶3)溶液并不斷攪拌,然后置于冰水浴中冷卻30min,小心用玻棒壓碎結晶倒入15ml的離心管中,在離心機中離心分離,棄去上清液,并用冷水洗滌產品(3次,每次約0.5ml)后在離心機中離心分離,棄去上清液,得白色產品粗乙酰水楊酸0.22g,產率84%。

2.2 粗產品的精制

在2.1步驟中制得的上述各種粗產品加入約1.0ml乙醇(65%)水溶液,在熱水浴加熱至產品溶解完全,得到無色透明溶液,停止加熱后趁熱加入4.0ml溫熱的蒸餾水,如有結晶析出則在水浴中加熱至結晶完全溶解后移出水浴,讓溶液冷卻至室溫后,放入冰水浴中冷卻30min。冷卻結晶后,小心用玻棒壓碎結晶,使析出的結晶沉于離心管底部,在離心機中離心分離,棄去上清液,滴入10滴蒸餾水洗滌結晶,再離心分離出水分,取出晶體并在濾紙上擠壓、烘干。得白色結晶即乙酰水楊酸產品。產品在電子天平上稱量約得0.16g。

2.3 產品的檢驗

取少許乙酰水楊酸產品,用約1ml 95%乙醇溶解,加FeCl3(1%)溶液1滴,溶液不顯紫紅色,說明產品中已無水楊酸。

在XT-4顯微熔點測定儀中測定產品的熔點為136℃,達熔點時分解。

2.4 探索性實驗方案的設計

讓學生在其它反應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分別使用不同的催化劑(如無水碳酸鈉、無水碳酸氫鈉、無水硫酸鈉、無水硫酸氫鈉、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磷酸三鈉、濃硫酸和磷酸等)、不同的乙酸酐的用量、不同的反應溫度及反應時間等,這些反應條件由學生通過實驗結果分析來確定最佳的反應條件。

3 討論

3.1 本實驗的優點

一是用離心分離的方法代替了抽濾分離,比文獻[3,4]中的正常實驗減少了反應步驟,縮短了實驗時間,達到快速完成的目的;避免了產品在多個步驟中的損失,如粘在濾紙等,使產率大為提高,為實現微型化實驗提供有利條件;可進行成組實驗,為實現學生進行探索性研究的目標創造了條件。二是實驗采用微型化,藥品、試劑的使用量比正常的實驗減少10余倍,能養成學生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三是用碳酸氫鈉、碳酸鈉等作催化劑對環境友好的化學試劑代替濃硫酸等試劑,對操作的學生而言安全性大為提高,同時對環境保護起到積極作用,使綠色化學的觀念深入學生的心中;四是用注射器量取乙酸酐可提高準確性,也使實驗的速度大大加快,保證整個實驗能在預定時間里完成。

3.2 精減課時,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隨著醫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減少醫學基礎課程的教學課時數是大勢所趨,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讓學生完成更多的實驗,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實驗技能和科研素質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改革實驗教材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和探索性的實驗內容是提高醫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和培養他們的科研素質的最有效的途徑。本實驗由于使用快速微型化的實驗方法,使乙酰水楊酸的合成的時間大大縮短,為實現探索性實驗創造了條件,以往最少要兩次實驗課如今僅一次實驗課就可完成,達到了減少教學時數而教學內容不減少的目標。

3.3 指導學生將實驗報告寫成小論文

大學生在做醫學實驗時均應書寫實驗報告,這是因為實驗報告既是實驗課的重要內容,又是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時還是科研論文的第一手資料。小論文是一種新的模式,它介于實驗報告和畢業論文專題之間,其新穎、簡化、便于保存的特點更能激發學生的實驗熱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自信和寫作能力。

乙酰水楊酸的制備是有機化學合成實驗中重要的內容,其合成方法也有多種。在實驗教學中以教材提供的合成路線為主進行合成,學生在實驗前查閱其他教材、相關文獻或數據手冊,在對反應物、目標產物、中間物質的物理性質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選擇合理的實驗條件、設計實驗細節,以提高產率、減少副反應為目的,也可嘗試新的合成方法如微波合成等,也可就如何減少實驗誤差、及實驗室污染方面進行討論,形式多樣。在合成實驗中可以找到很多論文的題目。

參考文獻

[1]葛國文,劉軍,良.九0~九五屆醫學畢業生質量調查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雜志,2001(2):20-21.

[2]潘慧娟,朱躍,田菊雯.醫學生化學實驗學習情況調查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2,15(6):732-733.

[3]伍琨賢.有機化學實驗[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4.

第3篇:化學實驗結晶方法范文

關鍵詞:綠色化;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模式

1引言

有機化學實驗是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輕化工程、生物科學、食品科學、材料化學、動物科學、水產養殖等理工科專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也是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動手操作和科研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加劇,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實驗教學中的污染問題逐漸受到大家的關注。在有機實驗教學當中,每天會有大量的廢液、廢氣、廢渣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出去,不僅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1-3]。因此,如何減少實驗教學環節當中的排放和污染,實現有機實驗教學綠色化改革,是我校乃至全國高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4-9]。為此,對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和安排進行了初步改革,對綠色化有機化學實驗教學進行了探索。

2實驗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綠色化學意識

實驗室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綠色化學理念和意識的最關鍵的環節[10]。在實驗教學過程當中讓學生意識到化學實驗的必要性與危害性,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培養學生綠色化學理念,提高學生的綠色環保意識。要求在學生實驗之前,認真預習實驗內容與步驟,查閱資料掌握所用試劑、藥品、催化劑的基本性質,意識到其對身體健康及社會的危害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操作習慣和安全意識,規范學生基本操作,減少和避免取樣過程中樣品的揮發、泄露和灑落。實驗之后,引導學生對每次產生的廢液、廢氣、廢渣按照要求進行分類回收處理,杜絕亂丟亂放的不良習慣。

3合理安排實驗內容與順序,開設串聯反應和多步反應

傳統有機實驗是孤立的單個實驗,實驗的目的就是為了合成某個化合物,而且所合成的化合物沒有實際用途,其處理和排放都會對環境帶來負面的影響。我們通過合理的設計實驗內容和調整實驗順序,將單個的實驗內容串聯成一個系列,或者開設多步反應,既能使得學生掌握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又使得每步反應產物都能用于下一個或者下一步反應,前一實驗的產品成為后一制備實驗的原料,提高藥品的利用率。減少了藥品購置成本,同時也減少了污染和排放。酯化反應是必須掌握的基本實驗操作之一。在實驗當中我們開設了苯甲酸乙酯的制備實驗,此實驗以濃硫酸為催化劑,苯甲酸和乙醇為反應原料。我們有計劃地安排苯甲酸的制備、純化實驗,將實驗系統有機地串聯起來,鞏固和加強各實驗之間的聯系,掌握各官能團之間的轉化方法,實現教學效果和綠色環保的雙贏。我們首先安排苯甲醛的歧化反應,在堿作用下,苯甲醛發生歧化反應得到苯甲醇和苯甲酸,掌握和理解了歧化反應的原理及其應用。將得到的苯甲醇用于微波條件下高錳酸鉀氧化制備苯甲酸,掌握和鞏固醇的氧化反應內容。前面兩種反應所得到的苯甲酸一起用于苯甲酸的重結晶實驗,不僅將所有的苯甲酸得以回收,同時掌握和理解了采用重結晶提純固體化合物的方法和原理。將重結晶所得到的苯甲酸純品繼續用于苯甲酸乙酯的制備實驗,實現了苯甲酸的回收利用,減少了其排放導致的污染,實施方案如圖1所示。仲醇、叔醇主要采用格氏試劑與醛酮反應進行制備,其制備過程涉及諸多基本操作技能。我們開設了2-甲基-2-己醇的制備實驗,采用丁基溴化鎂格氏試劑與丙酮進行反應,再水解得到目標產物。因此我們先開設正丁醇制備正溴丁烷的實驗,在正丁醇與溴化鈉和濃硫酸進行反應得到正溴丁烷。將得到的正溴丁烷進行純化、干燥后用于丁基溴化鎂格氏試劑的制備,最后與丙酮反應、水解得到目標化合物。如圖2所示,整個串聯化實驗過程中,掌握了格氏試劑的制備方法和無水實驗操作原理和技能,避免了正溴丁烷的排放和處理,同時掌握和鞏固了三級醇的制備方法。多步驟反應的開設是本科有機實驗當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多步驟實驗的訓練,能夠進一步鞏固學生實驗基本操作,提高實驗操作技能,提升實驗教學質量,減少和避免廢棄物的排放。局部麻醉劑對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備實驗涉及四步反應,如圖3所示。第一步反應是將對甲苯胺用乙酸酐處理將其轉變成相應的酰胺,避免在氧化過程中氨基被氧化。第二步是將對甲基乙酰苯胺中的甲基氧化成相應的羧基,得到相應的羧酸鹽。第三步是將得到的乙酰氨基苯甲酸鹽進行水解酸化得到對氨基苯甲酸,最后是將對氨基苯甲酸在濃硫酸催化下與乙醇發生酯化反應得到對氨基苯甲酸乙酯。整個反應過程涉及到氨基的保護,芳烴側鏈的氧化,酰胺的水解及酯化反應,操作涉及步驟多,知識覆蓋面廣。長鏈烷基苯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藥物、光電材料及液晶材料中間體,長鏈烷基苯不能通過傅克烷基化直接進行制備,需要先傅克?;雽孽;?,再采用黃明龍還原法還原得到,具體制備路線如圖4所示。這種教學模式使得每個每步反應產品都能得到回收利用,減少了藥品購買開支和廢棄物的處理與排放,也對學生操作要求更高。雖然是單個的實驗,但一旦實驗失敗、產品量不足或產品純度不夠,后續實驗可能無法進行,使得學生必須認真規范地對待每一個每一步實驗。同時將所學理論知識系統地串聯起來,充分調動了學生實驗操作的積極主動性、探索性和嚴謹性,培養和增強了學生綠色環保意識。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綠色化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模式的實施的嘗試,培養了學生的綠色環保意識,減少和避免了廢棄物的排放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積極主動性。在今后的實驗教學中,將結合教學形式、內容進一步不斷研究和探索綠色化實驗教學方法,從源頭上杜絕污染物的排放,徹底實現有機化學實驗的綠色化。

參考文獻:

[1]林寶鳳.基礎化學實驗技術綠色化教程[M].科學出版社,2003:2-3.

[2]仲崇立.綠色化學導論[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

[3]曹小霞.推進高?;瘜W實驗綠色化[J].科技管理研究,2011,(24):87-89.

[4]馬志成,項光其,張衛兵,劉妙昌.基礎化學實驗綠色化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3,3-5

[5]閔恩澤,吳?。G色化學與化工[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

[6]梁起,黃華珍,唐建鋒,卓文珊.“綠色化學”實驗的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4,2l(1):109-111.

[7]王曉紅,郝臣.有機化學實驗綠色化教學模式探討[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10(4):85-86.

[8]楊國玉,徐翠蓮.有機化學實驗綠色化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0,13(4):26-28.

[9]宋桂苓.綠色有機化學實驗的探索和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8):989-991.

第4篇:化學實驗結晶方法范文

高中化學實驗的知識很多,學生在復習時會有無從下手的感覺,這就需要我們在復習過程中加以引導,本文僅從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和常見物質的分離、提純及鑒別方面的內容談談在復習過程中的一些看法。

一、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主要包括:常用實驗儀器的選用與洗滌,常用藥品的保存與取用,物質的溶解、加熱、蒸發與結晶是,蒸餾、萃取與分液、過濾、溶液的配制,酸堿中和滴定,常見氣體的制備、凈化、收集、實驗裝置氣密性的檢驗,實驗儀器的裝配等。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是正確進行化學實驗的前提,是提高化學實驗能力的基礎。在復習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時,除結合課本復習外,還應到實驗去,對照實物或掛圖,回憶以前做過的實驗,有條件的可以將重點實驗重做一啟遍,邊操作,邊思考,或利用多媒體演示裝置把重點實驗演示一遍,以便達到深刻理解,熟練掌握。

例:實驗室制備硝基苯的主要步驟如下:

(1)配制一定比例的濃硫酸和濃硝酸的混合酸,加入反應器中;

(2)向室溫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蕩,混合均勻;

(3)在50―60℃下發生反應,直至反應完全;

(4)除去混合酸后,粗產品依次用蒸餾水和5 %的NaOH溶液洗滌,最后再用蒸餾水洗滌劑;

(5)將用無水氯化鈣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蒸餾,得到純凈的硝基苯。

請填寫以下空白:

(1)配制混合酸時,操作應注意的事項是

。

(2)步驟(3)中,控制溫度在50―60℃下進行,常用的方法時 。

(3)步驟(4)中洗滌、分離硝基苯應使用的儀器是

(4)步驟(4)中粗產品用5 %的NaOH溶液洗滌的目的是。

(5)純硝基苯是無色、密度比水(填“大”或“水”)

,具有氣味的油狀液體。

分析:本題以現行高中化學實驗為基礎進行命題,主要是考查實驗中有關的實驗操作,實驗方法的選擇,常用實驗儀器的選用,實驗原理的描述及有關物質的基本性質等知識與技能。題目以苯的硝化反應實驗為載體來設問,所提出的問題許多都在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操作中具有普遍的意義。

濃硫酸和濃硝酸的配制,是學生沒有親自實踐過的操作,但是可以由初中化學重點學習的濃硫酸稀釋的操作進行遷移,這在分析中要注意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弄清楚在配制兩種密度不同的液體的混合液時的操作方法。

第二小題,控制反應溫度在50―60℃(100℃),就采用水浴加熱的方法,這一小問因為要涉及使用溫度計,所以可把中學實驗中要用溫度計的實驗總結一下,讓學生仔細體會各個實驗中溫度計使用方法不同的原因何在。

第三、四兩個小題,意在向學生傳遞一個信息:實驗中制得的硝基苯僅是粗產品,其中除主要含有硝基苯外,還含有殘留的混合酸和其他副產物,從而加深學生學生對有機化學反應特點的認識。第三小題還考查學生對硝基苯在水中的溶解性的了解和分液漏斗的使用,因此在這里也可以引導學生回憶相關知識,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 常見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鑒別:

物質的分離、提純,在實驗操作方法上涉及到物質的溶解、過濾、蒸發與結晶,蒸餾或分餾、分液、萃取,升華、滲析、洗氣及氣體的干燥與凈化。在化學原理上涉及到試劑的選擇及加入順序的確定等。物質的鑒別主要涉及利用物質的特性或離子的特征反應,限用給定的試劑,限用一種試劑或不用其他試劑,把有關物質或離子鑒別出來。

在進行物質的分離時一般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被分離的物質要盡量分離完全;

2、被分離的物質在分離后要復原為原來的狀態;

3、分離后不得帶入新的雜質。

關于物質提純實驗應遵循的原則:

1、除陽離子雜質用陰離子,除陰離子雜質用陽離子,將有關的雜質離子轉化為沉淀或氣體;

2、所選用的試劑應不帶入其他無關離子(除雜不加雜);

3、為使雜質離子除“凈”,所加試劑應“稍過量”;

第5篇:化學實驗結晶方法范文

從天然藥物化學實驗的教學實踐出發,對其中蘆丁的提取、分離和鑒定實驗進行了微型化探討,并進行了有益的教學嘗試,教學效果得到了較大改善。

【關鍵詞】 天然藥物化學實驗; 微型化; 教學實踐; 蘆丁

研究微型化學實驗的初衷是為了實驗室的安全和環境保護,2005年教育部、國家環??偩至岁P于加強高等學校實驗室排污管理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級教育和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將高校實驗室、試驗場列入環境監測范圍。而天然藥物化學實驗中用到的揮發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試劑很多, 實驗產生的“三廢”回收處理問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經費等等,同時因實驗時間較長,難在規定的學時內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所以減少試劑用量和縮短實驗時間成為天然藥物化學實驗亟待解決的問題。改變教學手段,實施微型實驗是勢在必行的。本研究以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中蘆丁的提取分離為例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1 從教學實踐現狀出發,激發學生興趣

蘆丁的提取分離是實驗大綱中一個必做項目。蘆丁有比較廣泛的用途,在醫藥上用做高血壓病的輔助治療,在食品中做抗氧化劑,化妝品上做防曬霜成分之一。因其在槐米中含量為20%~25%左右,所以通常選用槐米做提取實驗原料。蘆丁提取有幾種方法:甲醇回流提取法、水直接提取法、超聲波提取法等。甲醇提取法雖然很快就能觀察到晶體,但提取率很低;水提取法時間較長,容易導致蘆丁水解,提取率不及堿提酸沉法;超聲波提取提取率較高但雜質含量多,收率較低。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選用工業上用的堿提酸沉法。能從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有效的活性成分(蘆丁的價格2.00元/mg),學生非常有興趣,但經過制藥工程2004、2005年級學生163人的教學實踐,發現教學效果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抽濾困難,真空泵及水槽中到處是液泡;因溶液量大調節酸堿度需用石灰乳及濃鹽酸,不易控制,而且教室中鹽酸的氣味很刺鼻;酸沉及重結晶的時間較長,很難在規定的教學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通常需要在1~2 d的時間完成;大部分同學做出來的產品顏色呈褐色或偏綠色與標準品顏色相差較大;大量的殘渣很浪費,而且不好處理?;谶@樣的情況,我們發動學生進行思考,從原料取樣量、過濾、酸堿度上對原有操作進行改進。提出的問題很現實,再加上學生也想在短時間內完成實驗內容,所以該實驗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2 從實驗微型化出發,改變實驗條件

微型實驗不僅僅是表現為減量和小型化,更是對實驗裝置的設計改造,對實驗方案的改進與探索。例如我們常常需要根據實驗要求和具體情況,尋找適合材料或方法來改善方案,這也是發揮師生的自主創新精神的好機會。

為了便于過濾,我們從微型化出發,以減少過濾溶液的體積。結果發現溶液量縮小后雖然利于過濾,但實驗效果并不好,不易觀察到現象。經過進一步實驗對其中的一些細節進行了改動:原料稱樣量由以前的40 g減小到2 g(考慮槐米中蘆丁的含量、估計的提取率及后面的重結晶和鑒定實驗);分別用飽和石灰水代替石灰乳,15%HCl代替濃鹽酸調節pH(原因是溶液用量縮小后,酸堿調節pH的用量減少,所以要降低酸堿的濃度,否則溶液pH易過量);pH由以前的4~5調節至pH=3~4(目的是減少酸沉時間);加熱時用表面皿蓋住燒杯以減少水分的損失。條件改變后,實驗教學質量和效果都得到了較大改善。

3 從實驗目的出發,力求實驗效果

改進后的方法經過制藥工程2006級學生112人的實踐,效果明顯優于以前。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每一個學生均可做完整的實驗,一方面原料用料少,不會增加原料購買量(2 g/組,以前20~40 g/組),另一方面用到的耗才很普通,常規,不會增加額外耗才費用;實驗現象明顯,在短時間內能觀察到整個提取、分離和重結晶現象,以前重結晶需要放置過夜;用到的原料量縮小10~20倍后,溶液易過濾,不會產生大量的氣泡,布什漏斗內也不會有大量的濾渣堵塞孔道,從而使過濾容易時間縮短;用料少,提取液體積少,容易調節酸堿度;用料減少后并沒有影響實驗效果,提取率較以前的3%左右提高到10%左右,收率也保持在50%~60%左右;實驗時間縮短,在4 h內能完成提取、分離及簡單的鑒定實驗;產品與對照品比較一致(外觀呈淡黃色晶體;熔點:172~175℃;經色譜鑒定, Rf與對照品一致)。

此方法簡單可行,經過制藥工程4個教學班(2006級)的實踐,效果顯著,完成了大綱中規定的教學任務,同時也避免了學時與實驗時間不一致的矛盾。它不僅可用做天然藥物化學實驗的實驗指導,同時也適合于相關課程如《天然產物開發與利用》的課程實驗指導。

4 微型實驗教學實踐中揭示的幾個問題

小型、微型化儀器精致美觀,引發了學生的實驗興趣。由于溶液量少,使學生普遍更加注意觀察實驗現象,關注實驗條件和精度純度,操作上粗枝大葉、不規范的現象大大減少,工作臺、桌面也明顯整潔。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提出的問題也比平時多,反映出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有所提高。

實驗微型化后試劑用量少。半微量通常只有常規用量的~,微型實驗則通常只有常規用量的1/10,甚至更少,水電耗用大大減少,除節省資源、能源外,減少實驗中的“三廢”,大大改善實驗室的空氣環境,有利于保障師生健康,減少了固體廢棄物處理費用。

半微量法和微量法的實驗時間大為縮短,克服了以往實驗課普遍超時,工作量大的問題??稍谟邢薜恼n時內安排更多的實驗項目或進行設計性、開放性實驗,豐富教學內容。

第6篇:化學實驗結晶方法范文

一、認真研究考試說明和高考試題

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中規定了實驗復習的范圍與考查要求,高考試題具體體現了考試說明的要求。認真研究高考試題和試題分析,能夠了解命題專家對某些問題的見解,有利于豐富我們的視野。

例1.(2004江蘇)有兩個實驗小組的同學為探究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硫的反應,都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通入SO2氣體,將帶余燼的木條插入試管C中,木條復燃。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第1小組學生認為Na2O2與SO2反應生成了Na2SO3和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設計一種實驗方案證明Na2O2與SO2反應生成的白色固體中含有Na2S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小組學生認為Na2O2與SO2反應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還有Na2SO4生成。為檢驗是否有Na2SO4生成,他們設計了如下方案:

上述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_。請簡要說明兩點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Na2O2+2SO2=2Na2SO3+O2

(2)取白色固體,加稀H2SO4,產生能使晶紅溶液褪色的氣體。

(3)不合理。①稀硝酸能將BaSO3氧化為BaSO4。

②如果反應后的固體中還殘留Na2O2,它溶于水后能將SO32-氧化為SO42-。

啟示:本題是考查學生綜合能力的一道好題,不僅緊密聯系課本知識而且考查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學生在解答(3)問時如果不能回到題干中仔細閱讀Na2SO3生成的反應,則就不容易尋找到第二個理由。

二、重視教材中實驗的拓展與延伸

高考中的實驗題有不少源于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或是它們的整合、重組、遷移,因此化學實驗復習中應當予以重視,幫助學生弄清每個實驗的目的、原理,并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在積極的思考中鞏固相關實驗知識。

例2. 為了測定乙醇分子的結構簡式是CH3―O―CH3還是CH3CH2OH,實驗室利用如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測定乙醇與鈉反應(H<0)生成氫氣的體積,并據此計算乙醇分子中能與金屬鈉反應的氫原子的數目。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 指出實驗裝置中的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若實驗中用含有少量水的乙醇代替相同質量的無水乙醇,相同條件下,測得的氫氣體積將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③ 請指出能使該實驗安全、順利進行的關鍵實驗步驟(至少指出兩個關鍵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廣口瓶中進氣導管不應插入水中,排水導管應插到廣口瓶底部

②偏大

③檢查實驗裝置的氣密性;加入稍過量的金屬鈉;從漏斗中緩慢滴加無水乙醇。

啟示:本題考查了乙醇的結構的經典實驗,教材中有裝置圖,沒有講具體實驗方法,為測乙醇結構,必須使一定量的乙醇完全反應,鈉應足量;同時應減少乙醇的揮發損失,乙醇要逐滴加入;準確測定氫氣的體積,裝置必須有良好的氣密性。①如何方便地測得滴入燒瓶的乙醇體積?②如何減少乙醇的揮發損失?③實驗結束時如何正確讀取氫氣的體積?量筒內導管為何不能太短?

三、及時歸納總結,給學生系統化的實驗知識

在基礎理論、元素化合物、有機化學部分復習過程中,學生已經接觸到較多的化學實驗知識。因此,進行化學實驗復習時應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將實驗知識系統化,避免簡單重復。

例3. 知某純堿試樣中含有NaCl雜質,為測定試樣中純堿的質量分數,可用下圖中的裝置進行實驗。

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① 按圖組裝儀器,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 將a g試樣放入錐形瓶中,加適量蒸餾水溶解,得到試樣溶液。

③稱量盛有堿石灰的U型管的質量,得到b g。

④從分液漏斗滴入6 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產生氣體時為止。

⑤從導管A處緩緩鼓入一定量的空氣。

⑥再次稱量盛有堿石灰的U型管的質量,得到c g。

⑦重復步驟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質量基本不變,為d g。

請填空和回答問題:

(1)在用托盤天平稱量樣品時,如果天平的指針向左偏轉,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裝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將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換成濃度相同的鹽酸,測試的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變)。

(4)步驟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驟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該試樣中純堿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還可以用其他實驗方法測定試樣中純堿的質量分數。請簡述一種不同的實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樣品重,砝碼輕

(2)防止空氣中的CO2和水氣進入U型管中

(3)偏高

(4)把反應生成的CO2全部導入U型管中

(5)判斷反應產生的CO2是否全部排出,并被U型管中的堿石灰吸收

(6)[106(d-b)/44a]×100%

(7)答案略

討論題:

(1)如何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

(2)步驟④中稀硫酸要逐滴加入試樣溶液中?

(3)步驟⑦中“U型管的質量基本不變”的標志是什么?

(4)你能根據實驗裝置圖設置出實驗步驟嗎?

四、強化審題方法和答題規范訓練

考試是通過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習題來實現的。良好解題思路的形成和嚴謹規范的答題需要教師在作業、試卷的批閱和習題講評中加以引導,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

(南通2006一模)下面是某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請你參與并協助他們完成相關學習任務。

【研究課題】探究草酸晶體受熱分解的產物。

【查閱資料】該小組同學通過網絡查詢,獲得草酸及草酸晶體的一些相關知識:

備注:草酸晶體失去結晶水后,175℃以上開始分解。

【提出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產物中的氣體可能是CO、CO2或它們的混合物。

【設計方案】(1)請設計完成“猜想(1)”的實驗方案[用簡要的實驗裝置圖表示,要體現所使用儀器(加熱和夾持儀器不必畫出)和試劑]。

(2)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繼續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猜想(2)”的實驗探究。已知:A、C、F中盛裝澄清石灰水,B中盛裝濃NaOH溶液,D中裝有堿石灰,E中裝有CuO。

①證明分解產物中有CO2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證明分解產物中有CO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未連接裝置G,要達到同樣的目的,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討論】小李同學繼續查閱相關資料發現:草酸是二元弱酸,酸性比碳酸強,在受熱分解過程中有少量升華;草酸鈣和草酸氫鈣均為白色不溶物。小李通過進一步研究,對實驗中CO2的檢驗提出質疑。試根據相關信息,指出原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實驗的改進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咎岢霾孪搿?1)草酸晶體中含有結晶水,受熱時會有水生成

【設計方案】(1)

(2)①裝置A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裝置C中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裝置E中黑色氧化銅變為紅色固體,裝置F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不寫全不給分)②在裝置F出氣導管的末端放一個燃著的酒精燈。

第7篇:化學實驗結晶方法范文

本教學設計依據《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對物質分離與提純的學習要求和“必修1”模塊的功能定位。高中化學課程要有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化學學科特點,加深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有利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對學科本質的認識,提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1]。 

教學設計的核心目標是:重新審視和梳理已有的化學基礎知識,體驗化學家研究化學物質的基本思路。能夠根據混合物的性質特點,選擇不同的分離方法對物質進行分離。本設計對學生認識萃取的相關障礙點進行了分析,尋找特殊事例為突破口,構建萃取本質的一般模型。形成了認識萃取的有效途徑——建構模型的教學設計思路。 

二、教材呈現及學情分析 

1. 學生的認識發展分析 

在初中《化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對物質的分離和提純方法的體驗是分散不成體系的。如在學習水的凈化時知道過濾是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物質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隨著對物質溶解性的認識,知道了從溶液中析出晶體的過程叫結晶。知道從海水中提取氯化鈉用蒸發結晶的方法,從硝酸鉀溶液中獲得硝酸鉀采用冷卻結晶的方法。學到化石燃料時認識分餾可以將石油分離成汽油、煤油等。尤其是學習油脂時借助拓展視野欄目的圖片信息中,從大豆中提取油脂用了熱水浴蒸發掉己烷─蒸餾的原理。植物油和水互不相溶且分層─這些零散的認知為本節課學習過濾、結晶、分液和蒸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 教材呈現 

蘇教版《化學1》的第一專題中,用一單元章節的篇幅介紹研究化學的實驗方法,將過濾、結晶、蒸發、萃取、分液等實驗方法逐一介紹。從萃取操作介紹的前后知識點來看,教材將萃取與分液作為一個整體進行介紹,使得學生正確區分萃取和分液產生困難。從萃取操作上來看,教材采取在溴水中加四氯化碳,振蕩、靜置,但插圖上加入的四氯化碳與溴水體積相近,也未突出四氯化碳與溴水的分界面,使得振蕩前后實驗現象對比不夠鮮明。教材的知識呈現在一定意義上使得萃取的學習變得困難[2]。 

3. 學生認識障礙點分析 

學生對于溴、碘單質和四氯化碳的物理性質不熟悉。萃取、分液必須依賴溴、碘單質和四氯化碳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質特點,顯然增加了學生對萃取過程理解的難度。由于學生對萃取、分液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如何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尋找新知識的生長點,成為本節課課堂教學設計的一個難點和重點。 

三、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過濾、結晶、萃取和分液、蒸餾等分離物質的實驗技能,能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物質分離、提純的實驗操作。初步學會根據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性質差異,選擇恰當的分離方法對物質進行分離。(知識與技能) 

(2)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運用以實驗為基礎的研究方法。以分組對比試驗為抓手建構萃取本質的一般模型。(過程與方法) 

(3)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細致觀察、一絲不茍的實驗態度。提煉實驗現象背后呈現出的知識價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四、教學主要流程與設計意圖 

活動1 喚醒記憶有效銜接 

學生回憶:請依據混合物中各組分性質的差異,選擇恰當的分離方法分離下列混合物:⑴除去氯化鈉固體中混有的少量泥沙        ;⑵從氯化鈉溶液中獲得固體氯化鈉         ;⑶從硝酸鉀熱飽和溶液中獲得硝酸鉀固體         ;⑷從海水中獲得純水         ;⑸從石油中獲得汽油、煤油        。 

有效銜接:學生小組合作交流設計方案 

(1)實驗室中用KClO3在MnO2催化下受熱分解制取氧氣。從反應后的KCl和MnO2的混合物中分離、回收這兩種物質,需要使用哪些分離方法?如何洗滌二氧化錳?怎樣證明二氧化錳已經洗滌干凈?請簡述實驗方案。 

(2)現有混有少量氯化鉀的硝酸鉀粉末,請參照課本圖1-11的溶解度曲線,設計實驗方案提純硝酸鉀。如何洗滌氯化鉀晶體才能確保其溶解損耗量最?。?nbsp;

(3)某些地區的自來水中含有Fe3+,實驗室可通過蒸餾自來水的方法獲得少量純凈的水(蒸餾水)。實驗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操作細節? 

第8篇:化學實驗結晶方法范文

關鍵詞:高考備考;化學實驗題;特點;啟示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高考化學試題變化愈來愈明顯,與傳統相比命題越來越靈活,內容越來越豐富,考查學生科學素養的特點日益突出,尤其是實驗成為考生較難把握、 較易失分的題型,針對這個問題,對2013年及其近幾年的高考化學實驗題進行分析,揭示其試題特點,最終為實驗復習教學提供有效指導?,F總結如下:

一、高考實驗題的命題特點

從實驗題命題內容及角度來看,試題的設問往往是圍繞實驗基本技能涵蓋內容展開, 同時兼顧了對元素化合物性質、化學反應本質的認識、流程圖的理解、簡單的化學計算,并融合了相關化學反應基本原理和理論等內容。詳細情況如下:

1.以化學實驗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作為考查基礎

化學實驗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化學實驗的基礎,主要有分液漏斗、 容量瓶、滴定管等儀器的科學使用,以及關于萃取、分液、過濾、結晶等基本操作技能,還有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滴定實驗、晶體制備、物質的定量分析等等基本實驗是2013年化學高考實驗題中考查的重點。

如2013年浙江高考第28題,考查物質的分離與提純,物質含量的測定,滴定的操作及最基礎的實驗所需的儀器等。考查學生對實驗操作過程的掌握程度,定性與定量實驗的設計和實驗數據的處理能力等。不難、不偏,考查的都是課程標準要求的學生最基本的化學素養應該具備的基本的能力??梢姡呖歼@個主要的選拔考試,也從以往的重知識量,重習題的難度的形式轉變成作為普通公民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而這往往是一些教師容易忽略的,甚至在高三復習中,總認為這些最基本的,最基礎的學生都會,或者是這些最簡單的高考都不會考,而這些想法恰恰違背了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要求。就今年高考命題所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物質的分離與提純也是課標中對學生要求的實驗能力的一項基本能力。

又如,2013年山東高考第11題4個選項全都是有關基本實驗基本技能的,涉及到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就有蒸發、結晶、過濾、分液、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配制。本題考查實驗儀器及基本操作,旨在考查學生基本實驗能力。由此可見,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識是高考的基礎和重點,在平時的教學中規范地進行化學實驗是高考復習最有效的基礎。

2.以化學學科主干知識為考點

化學實驗是研究化學方法的一種,通過化學實驗可以驗證化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等知識,因此化學實驗的命題緊扣化學學科核心知識,考查學生對化學基本概念 基本理論和基本規律的理解,實驗所需要的儲備知識,以及通過實驗總結出的實驗結論更是命題的關鍵,并且多知識點、多層面、多角度、多方位地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2013年福建高考第24題,本題以ClO2 為載體,考查了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書寫、配平、根據得失電子守恒的計算、沉淀溶解平衡、電解原理的應用。試題呈現形式新穎、內容要求綜合,試題將化學知識有機融合在實驗題目中,但解決問題的落腳點全在學科主干知識上。又如2013年大綱全國卷第29題更是加大力度對元素化合物性質及其轉化關系的考查,問題中讓學生從鋁土礦提煉鋁的流程圖中書寫5個化學方程式。“萬變不離其宗”的基礎知識,主干知識永遠是高考的重點。

3.以與社會生產、生活相關素材為考查載體

新課程高考化學實驗題的選材背景都與社會生產、生活相聯系。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從化學角度去分析和解決實際生產、生活問題。對2013年高考化學實驗題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化學生產技術的工藝流程題已成為新課改后高考的熱點和主流題型,在全國各省份高考化學所使用的 1 5 套試卷中,除重慶、天津、福建高考的實驗題沒有采用工藝流程圖,其余12套試卷均以常見的原料和生產工藝為載體,考查學生應用化學反應原理和理論來制備和分離提純產品,并運用綠色化學、增大產率等觀點分析實際生產中的各種問題。真正落實課程標準中選拔學生的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前提下,做到“學以致用”。真正考查學生生存、生產能力。

例如,2013年江蘇高考第16題,氧化鎂在醫藥、建筑等行業應用廣泛,考題以菱鎂礦為原料制備高純度氧化鎂的工業流程呈現給學生,考查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混合氣體的分離及收集等知識。又如,2013年全國卷Ⅱ第27題,氧化鋅為白色粉末,可用于濕疹、癬等皮膚病的治療,考題以純化工業級氧化鋅的制備流程呈現給學生,考查物質除雜、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簡單計算等知識。結合化學工藝流程考查化學實驗比單純考查實驗難度又上升了一個檔次。有關生產工藝中的技術所涉及的化學反應與目前學生所具備的化學知識雖然還有一定距離,但往往起點高,落點低,萬變不離其宗,考題仍然是以化學實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考查基礎,以化學學科主干知識為考點。

二、由高考實驗題引發的啟示

1.源于教材,注重基礎

第9篇:化學實驗結晶方法范文

求;實驗內容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07—0040—01

實驗在化學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瘜W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走出學習困境,也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有利于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筆者就如何提高初中生化學實驗能力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分析典型實驗,闡明實驗規律

一般而言,每一類化學實驗的原理、裝置、操作等方面總有規律可循。因此,筆者在講每一類實驗中的第一個實驗時,首先向學生分析這類實驗的設計原理和內容要求,再指導學生親自動手完成實驗。在此基礎上師生通過分析、對比,共同總結出此類實驗的規律,以期達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目的。如,通過做“粗鹽的提純”的實驗,我引導學生總結出制作純凈的晶體物的實驗原理和所需要的基礎知識以及實驗操作方法。

在實驗原理和基礎知識方面,讓學生著重掌握:組成混合物的各種物質的溶解度;混合物中各類物質的性質和它們之間能否相互發生反應,弄清反應條件。在實驗技能方面讓學生掌握:各種玻璃器皿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有關物質的溶解、過濾、結晶、再結晶的操作方法。

二、根據實驗要求,正確選用儀器

1. 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性質、反應條件等選擇儀器?;瘜W教材里提到化學反應的條件有:常溫、加熱、加壓、催化劑、光和電等。根據不同的反應條件、反應物的性質來制取新物質時,所需要的儀器也就不完全相同。因此,在初中化學講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時,著重向學生闡明兩點:凡是對固體物質進行加熱制取氣體時,均可采取制取氧氣的這套反應裝置;集氣的方法和操作,應根據氣體的溶解度、對空氣的相對密度、常溫能否與水或空氣中任一成分反應等因素而定。在講氨氣、甲烷等氣態物質時,就可以啟發學生通過對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性質、反應條件等因素的分析,找準實驗所需要的儀器、裝置,來完成制取上述物質的實驗。

2. 根據控制化學反應速度的要求來選擇儀器。在實驗室里,為了達到安全而又迅速地制取某種物質的目的,有些反應需使反應速度加快,有些要控制生成物的量等。因此,在實驗中,要采用適應這些要求的裝置。如,在講實驗室里制取氯氣時,就著重向學生講明教材中選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長頸漏斗的理由。這樣分析、講解,讓學生在進行實驗設計時就能正確地選好儀器。

三、分析典型實驗,培養操作技能

正確的實驗操作,不僅是保證安全和獲得實驗效果的先決條件,也是培養學生實驗技能的重要途徑。

1. 剖析一個典型實驗,可講清一類實驗的操作規范。如通過實驗室里制取氧氣的實驗,可歸納總結出下述操作規范:儀器的選擇、連接和固定;裝置氣密性的檢查;藥品的取用;加熱方法;氣體的凈化和干燥;氣體的收集和放置;裝置的拆卸。

2. 通過對某些實驗操作的分析,向學生闡明實驗操作的要點。筆者在分析某些實驗操作時,為了讓學生學得會,記得牢,總是把操作要點總結成幾個字或幾句話,以便學生記憶。如,在配制一定體積的摩爾濃度溶液時,在分析演示的基礎上總結出:稱(對固態溶質要稱,對液態溶質要量)、溶(溶解)、洗(洗滌容器的內壁)、?。ㄏ♂屩寥萘科康目潭龋┧淖峙渲品?。

四、根據實驗內容,做好演示實驗

91精品网站| 欧美寡妇xxxx黑人猛交| 看免费真人视频网站| 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看全色黄大黄大色免费久久 |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女人在线| 熟妇人妻系列aⅴ无码专区友真希|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视频精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欧美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韩国|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v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自产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欧美综合区| 艳妇臀荡乳欲伦交换在线播放| 亚洲ⅴ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 香蕉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夏|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真实国产乱啪福利露脸 |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 国产91色| 国产又爽又大又黄a片| 免费人成年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狼人av在线免费观看| www.狠狠| 人妻夜夜爽av性色大片|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巨大乳女人做爰视频在线看|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av鲁丝一区鲁丝二区鲁丝三区| 国产成人8x视频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