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議范文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議

第1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議范文

【關鍵詞】綜合廢棄物 農村生活垃圾 模式

一、貴州省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發展、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與日俱增。這些垃圾不僅污染環境、破壞了城市景觀,而且傳播疾病,影響人體健康,成為社會公害之一。

我國城鎮約80%的城鎮生活垃圾采取了處理措施,處理方式以衛生填埋為主,有少部分采取焚燒或其他技術,其中發達地區垃圾焚燒處理占比較大。

目前貴州省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行的有82個,在建的有12個,停運的有2個。運行的處理總規模達到11482噸/日,在建的處理規模為6260噸/日。

貴州省內垃圾收運系統僅地州城市及各縣城建有垃圾轉運站,建成的處理總能力達到13480噸/日,在建的處理規模為800噸/日。

貴州省城鎮垃圾各種處理方式所占比例圖

二、貴州省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目前全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總結為經濟欠發達,面積較大,受教育程度較高地區適宜于源頭分類減量就地消納,適度集中處理的模式;經濟較發達,面積不大地區適宜推進城鄉一體化模式。如:四川大力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全省8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了治理;山東全面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70%的縣市區實現了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安徽已全省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方案;廣西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興建農村生活垃圾收集清運設施達到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目的等。

目前貴州省農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5%以上,農村生活垃圾產量占全垃圾的45%左右,但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現狀基本是空白狀態,極少部分得到有效治理。

三、貴州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的突出問題

貴州山地居多,容易發生洪澇災害和泥石流災害,因此,農村村寨大多散布于山腰之上或山間平壩中較高的區域。村寨生活垃圾至今無統一規范的處理方法,往往就近拋灑于房前屋后,任由日曬雨淋,一定程度上對下游田地和水源造成了污染。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1)我省農村生活垃圾占比較大,約占全省垃圾的45%,農村垃圾產量約為13000噸/日,城鎮生活垃圾產量約為16000噸/日,而我省現有的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僅為17742噸/日,轉運能力為14280噸/日,轉運設施及處理設施能力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2)數量龐大,成分日趨復雜。

(3)隨意傾倒,難以收集處理。

(4)城市垃圾下鄉,加重負擔。

(5)危害嚴重。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體、大氣,傳播疾病;影響環境衛生。

(6)缺乏有效的環衛機制。農村上一級政府基本沒有健全的環衛機構,有的部門雖然意識到垃圾的危害性,但是均停留在設想上、形式上,投入力度及執行力度遠遠不夠。

四、貴州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

1、治理模式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的加快,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設施建設迫不容緩。“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指導意見”、“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劃的意見”等要求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由于村莊數量較多,情況繁雜,對村莊生活垃圾治理需根據實際情況分門別類的針對設置治理模式。如把村莊分為城市規劃區內的村莊、鄉鎮規劃區內的村莊、近城鎮的村莊、遠城鎮的村莊等;城市規劃區內的村莊生活垃圾納入城市生活垃圾收運體系與城市生活垃圾一并處理;鄉鎮規劃區內的村莊生活垃圾納入鄉鎮收運系統進入鄉鎮轉運站一起運至城市垃圾處理設施進行處理;近城鎮村鎮生活垃圾采取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進行處理;遠城鎮村莊的生活垃圾采取戶定點、組分類、村收集、村處理的模式進行處理等。

2、收集設施的設置

城市規劃區內的村莊生活垃圾處理納入城市收運系統,無需單獨考慮收集設施;鄉鎮規劃區的村莊生活垃圾收集后進入鄉鎮轉運站,只需設置移動式垃圾收集箱(2-3m3)和配套的小型垃圾收運車;近城鎮村莊垃圾收集需設施移動式收集箱(2-3m3)和配套的小型垃圾收運車,若考慮戶定點、分類收集還需根據需要設置收集桶和分類池;遠城鎮村莊設置收集桶、收集車和簡易處理設施。

3、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管理體系

完善垃圾治理的管理體系,指定相應的管理機制,是落實垃圾有效收集和處理的重要保障措施。建立管理機構,落實責任主體。做到縣指導、鎮主管、村執行,環衛工人落實,村民配合。層層責任考核,多方位監督。引進市場競爭機制,提高服務質量和運行效率;同時探索收費體制,保證生活垃圾治理設施的正常運行。

建議

建設美好鄉村,必須扎實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是廣大農民所盼,農民群眾要求治理“垃圾圍村”的基本要求,必須要滿足;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是環境保護所需,生活垃圾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必須予以解決。

第2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議范文

關鍵詞 生活垃圾;現狀;問題;建議;鄉鎮;安徽蚌埠

中圖分類號 X79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1-0243-01

Existing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Household Garbage Disposal of Villages and Towns in Bengbu City

DENG Ze-hua

(Bengbu Environmental Monitor Station in Anhui Province,Bengbu Anhui 233040)

Abstract Main compon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ousehold garbage of villages and town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rought by domestic rubbish of villages and towns were analyzed.Corresponding contamination control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household garbage disposal of villages and towns in Bengbu City.

Key words household garbage;status;problems;suggestions;villages and twons;Bengbu Anhui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垃圾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于體制問題缺少有效的制約手段,很多偏遠鄉鎮垃圾處置僅僅采取簡單的選洼地堆放方式,生活垃圾不斷污染土壤、河流水體、污染大氣的現象依然存在,影響了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的生活,如何對鄉鎮生活垃圾進行資源化、無害化處置,是目前各級政府部門不容忽視的一大環境問題。蚌埠地處我國南北分界線,并且位于皖北、淮河中游、京滬和淮南鐵路交匯點,是安徽省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總面積5 952 km2,總人口367.81萬人。蚌埠市轄龍子湖區、蚌山區、禹會區、淮上區等4個區和懷遠、五河、固鎮等3個縣,共設36個鎮,19個鄉(其中民族鄉1個)。近幾年,蚌埠市鄉鎮經濟發展全面提速,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口居住密集,由此產生的生活垃圾數量不斷增加。

1 鄉鎮生活垃圾主要成分及特點

蚌埠市鄉鎮生活垃圾主要有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4類。可回收垃圾是指能夠進行回收循環使用和資源利用的廢物,如紙制品、塑料制品、各種類別的廢金屬物品、有色和無色廢玻璃制品及舊紡織衣物和紡織制品等。廚余垃圾組分相對簡單,有機物質含量多,有毒有害物質含量少。

鄉鎮生活垃圾特點:一是總量少,變動性強。鄉鎮人口規模較城市小,以每人每天1 kg的平均產生量計算,絕大多數鄉鎮生活垃圾日產總量不足50 t,同時其產量和組分易受燃料種類、節令變化和集市貿易等因素影響而發生較強的波動。二是產生源分散。鄉鎮的生活垃圾產生源點多量少,布局分散,不利收集。三是可資源化物質比例低。鄉鎮居民的生活水平較城市低,垃圾可資源化的成分較少。

2 鄉鎮生活垃圾帶來的環境問題

2.1 垃圾處理層次低,處理方式落后

鄉鎮本身經濟條件差,垃圾處理環保設施幾乎為零,基本上是露天垃圾堆放場。大多數鄉鎮沒有能力建設一定規模和符合國家相關要求的垃圾衛生填埋場,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個別申請專項污染處理資金的鄉鎮前也是規劃中或者是簡易的垃圾填埋場[1-4]。

2.2 垃圾淋溶液流入水體,污染水質

蚌埠市地處平原,淮河蚌埠段支流遍布三縣鄉鎮,資金問題制約了垃圾衛生填埋場的全面建設。鄉鎮生活垃圾大部分在堆放場露天堆放,或傾倒在河邊、湖畔。由于垃圾中有機物的分解和雨水淋溶,將某些微生物和有害化學物質帶入水體、滲入地下,污染了部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質[5]。

2.3 垃圾污染嚴重

鄉鎮一般采取簡易堆填或焚燒處置的方法進行垃圾處理,導致垃圾腐爛發酵,臭味不斷,且病菌增加。縣級的垃圾填埋場缺乏合理的設計和運行管理方法,無法對環境進行有效保護,使得周邊的生態環境得到嚴重污染。部分鄉鎮為解決垃圾占場問題,就地設置焚燒爐,但不能充分燃燒“白色垃圾”等,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帶來了傳播疾病的危險隱患[6-9]。

3 鄉鎮生活垃圾處理采取的措施

蚌埠市農村清潔工程自2010年實施,55個鄉鎮中,至今已完成39個鄉鎮農村清潔工程,投入資金4 680萬元,其中2012年實施的10個鄉鎮的農村清潔工作已經全部完成,由市、縣住建部門集中采購的垃圾壓縮機、板車、小型垃圾運輸車、垃圾桶已分發到鄉鎮并投入使用。初步建成了“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生活垃圾綜合整治處理模式,形成了村有保潔員、鎮(鄉)有環衛隊的保潔隊伍,建立了生活垃圾治理一系列基本制度,實施農村清潔工程的鄉鎮鎮區實現了生活垃圾處理的全覆蓋,有效改善了人居環境。

4 鄉鎮生活垃圾處理建議

在蚌埠市“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基礎上,部分距市、縣區較近或規模較小的鄉鎮可以依托市級或縣級生活垃圾填埋場進行垃圾處理,建議經濟條件較好的或距離縣區較遠的鄉鎮率先建設鄉鎮垃圾填埋場。

4.1 從源頭抓效率防污染

鄉鎮負責各村收集的生活垃圾的轉運工作,在運輸過程中,建議借鑒國內其他鄉鎮的先進經驗,采用“預壓塊裝箱式”轉運方式,即將收集的垃圾通過垃圾壓縮機壓成整塊運送到縣級垃圾處理廠處理,避免造成沿途環境污染。

4.2 嚴格鄉鎮生活垃圾填埋場選址

在有條件的鄉鎮,可以建立小型垃圾填埋場地,減少生活垃圾轉運中產生污染的同時,也減輕了縣級垃圾填埋場的運行壓力。但一定要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要求,選擇符合區域性環境規劃、環境衛生設施建設規劃的區域,特別是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區域內。

4.3 鄉鎮生活垃圾填埋場的建設要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

應因地制宜考慮生活垃圾填埋場產生的滲濾液、大氣污染物(含惡臭物質)等因素,根據其所在地區的環境功能區類別,綜合評價其對周圍環境、居住人群的身體健康、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影響,確定生活垃圾填埋場與常住居民居住場所、地表水域等敏感對象合理的防護距離。生活垃圾填埋場場址的位置及與周圍人群的距離應依據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確定,并經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4.4 嚴格按照規定建設工程

鄉鎮生活垃圾填埋場一定要按照規定建設防滲、滲瀝液處理、雨污分流及地下水導排、填埋氣導出及處理等工程,切實保證對地表水、地下水及環境空氣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5 參考文獻

[1] 郜宗智.農村生活垃圾帶來的環境問題及治理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9):295.

[2] 張士娟.蚌埠市鄉鎮垃圾處理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7):236-237.

[3] 凱.淺議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和綜合利用[J].環境研究與監測,2013,26(2):40-42.

[4] 王俊起,王友斌,李筱翠,等.鄉鎮生活垃圾與生活污水排放及處理現狀[J].中國衛生工程學,2004,3(4):202-205.

[5] 楊榮金,李鐵松.中國農村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探討——三級分化 有效治理農村生活垃圾[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6,31(7):82-86.

[6] 劉永德,何品晶,邵立明,等.太湖流域農村生活垃圾產生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05,24(3):533-537.

[7] 顧衛兵,喬啟成,花海蓉,等.南通市農村生活垃圾現狀調查與處理模式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08(3):283-286.

[8] 曾偉,鐘本和,趙紅衛.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的現狀和發展前景[J].湖北植保,2004(2):28-29.

第3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議范文

關鍵詞:農村垃圾 現狀 解決方案

一、引言

近年來,農村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惡化幾乎成為一對孿生兄弟。經常可以看到農村鄉間,塑料袋亂飛、垃圾成堆、污水橫流,垃圾隨意丟棄,甚至出現垃圾圍村現象。農村垃圾處理成為困擾當地百姓生活的一大難題。為積極引導農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生活習慣,對農村垃圾實施無害化處理,各地大都在積極探索農村垃圾處理運作的新模式,農村垃圾處理方式正在由過去的隨意排放向無害化處理轉變。 在此背景之下,本文試圖分析目前農村垃圾處理現狀及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解決方案。

二、農村垃圾處理現狀分析

1.農村的垃圾處理缺乏完善的垃圾處理系統和運作機制,呈現出處理主體個體化、分散化,技術水平低,處理簡單、隨意,環境污染嚴重等特點。

2.產生量大、成份復雜、循環利用率不高。農村垃圾主要以渣土為主,占垃圾總重量的56%,組成成分包括建筑、混泥土渣,燃料的灰分,家禽糞便,動物食品骨骼等;其次是廚房類,占垃圾總量的24%,如動植物食品的去除物,剩飯菜,洗漱殘渣和油污垢等;隨著農村商品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化纖產品特別是塑料垃圾所占的成分以及處理成本也不斷提高。

3.農村生活垃圾收集和運輸已無法滿足當前新農村建設的需要。農村垃圾一般由村內自行收集,垃圾的處理主要采取單純填埋、臨時堆放、焚燒、隨意傾倒三種處理方式。

4.保潔人員隊伍不夠穩定。目前,以廣西某縣為例,該縣共425個行政村配備了1407人的保潔員隊伍,專門負責農村垃圾收集處置、設施使用和維護、村莊及河道公共環境的日常保潔等工作。據調查,1407人的保潔員隊伍中,年富力強的不多,因此只能簡單的對垃圾進行清掃,而不能真正發揮保潔員指導、監督、宣傳教育的作用。部分保潔員自我要求偏低,缺少工作的橫向比較,工作缺乏深度,不夠全面,致使垃圾清運、處置和垃圾箱外的垃圾清除不及時,垃圾的分類、翻曬、堆放均不規范。

5.農村居民垃圾危害意識低下。農村生活垃圾之所以隨意傾倒,一方面是農村居民傳統的生活習慣,養成了生活垃圾房前屋后隨意傾倒的處理方式;另一方面是由于農村居民對垃圾造成環境嚴重危害的認識不足,缺乏環境保護的主動意識,給垃圾治理帶來了難度。

6.基礎設施不健全。基礎設施建設是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的基本物質前提。長期以來,農村公共財政政策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重視生產性投入,對農村的公共環境衛生的投入少,導致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基礎設施匱乏,管理也很不規范。

三、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解決方案

1.及時出臺相關立法和條例

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需要法律法規作保障。地方環保部門應和

農村的行政部門聯合制定適宜當地的環保條例,并將其付諸實施,以此來規范農村居民對生活垃圾的處理,實現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有法可依,從而保障農村良好的生活環境。

2.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環保意識

進行廣泛的宣傳發動,號召廣大農村群眾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己任,改善生活環境,促進生態環境平衡和農業持續發展。同時,發揮新聞媒介的作用,通過加大環保宣傳教育力度,提高農民環保意識,營造出一種人人宣傳、個個參與的管理氛圍,減少生活垃圾污染的發生和擴散。

3.創新投入機制,增添基礎設施

在自治區高雄副主席的指示下,農村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是提升對農村生活垃圾管理水平的關鍵,因此建議各級政府應加大對農村生活

垃圾處理方面的資金投入,設置垃圾箱、垃圾池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添置收集和運輸垃圾的各種車輛和工具,建立專門的農村生活垃圾清除部門,使農村生活垃圾實現定點傾倒、集中處理、專人負責。對于地處偏遠、無經濟能力解決垃圾規范處理的農村,政府應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專項資金扶持,建立片區垃圾集中投放點和填埋場,保證農村的生活垃圾都作無害化處理。

4.探索生態模式,鼓勵綜合利用

對此提出對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采取“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市)處理”為主,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則將城鎮周邊村莊納入城鎮污水統一處理系統;集中連片的村莊建設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居住分散的村莊建設小型人工濕地、氧化塘等。確保整治村莊的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60%以上,生活垃圾清運率達到10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0%以上。

5.加強人員配備和規范運行流程

首先要加強人員配備,依托當地衛生單位,確保分工合理、分工明確,同時,加強對有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規范操作程序,增強技術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是規范運行體系、規范工作流程、合理確定分工。農戶負責定點投放,做好自家的環境衛生,并按照垃圾袋裝的要求,將垃圾投放在指定垃圾容器內,村組負責定時清收,將本村的垃圾及時收集和清運到鎮垃圾中轉站,各鎮(街道) 負責集中壓縮,將各村的垃圾集中壓縮到垃圾中轉站的垃圾箱中。

四、結論

建設新農村,解決好農村生活垃圾問題是很重要的。由于農村環境的特殊性,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不能套用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辦法,需要因地制宜,靈活采用多種技術相結合的綜合處理方法。

參考文獻

第4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議范文

關鍵詞:農村生活垃圾;物聯網;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 X79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8-134-03

Abstract:In order to intelligently manage the rural household garbage in Quanjiao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we combine the GPS navigation,GIS technology,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o realize the informatization of the process of rural garbage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 this paper,we design a rural household garbage collection system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Our system will automatically activate the alarm when the garbage containers are full at the collection station and will also provide an optimal driven route for the garbage truck. We can also monitor the garbage truck and the workers in real time through this system. The proposed design scheme provides a way to realize the informatization and intelligentialization of the whole procedure of rural household waste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Key words:Rural living garbage; Internet of things;Informatization

近些年來,基于生活垃圾對人們日常生活、生產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各級政府開始高度重視生活垃圾的管理問題,全國各地大中城市陸續興建了一批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陸續出臺一些關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措施,開始對城市居民收取垃圾處理費,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迅速得到了提高,城市生活環境得到了大大改善[1]。但是,當前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關注卻遠遠不夠,絕大多數農村地區的生活垃圾還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農村“臟、亂、差”的現象普遍存在,很多村莊甚至出現了“垃圾圍村”的現狀[2]。

很多農村沒有指定的垃圾堆放場所、專門的垃圾處理處置系統,農村生活垃圾隨意傾倒于村前屋后的溝道、街道兩旁,并且農村生活垃圾處置方式也僅依靠焚燒、掩埋、堆積等簡單的措施,這樣容易導致有毒、有害物質通過大氣、土壤、地表、地下水體等進入生態系統,形成化學物質型污染,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而且加大了疫情、疾病的傳播風險,危害農民身體健康[3]。

為了進一步推動新農村建設,切實解決“三農問題”,2015年6月安徽省住建廳、環保廳、農委聯合印發《安徽省農村生活垃圾3年治理行動方案》。根據這一行動方案,全椒縣率先組織開展了“向垃圾宣戰”活動,采取PPP模式,打出“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參與治理”的組合拳,對全縣農村垃圾開展全區域一體化治理。全縣范圍內每2~3戶配置一個垃圾收集桶,每村至少配備一個深埋收集站,每鎮配1臺壓縮式運輸車,對保潔員收運車、深埋收集站、壓縮式運輸車全程“數字化、視頻化”定位監控、平臺管理。

基于全椒縣生活垃圾數字化管理平臺的建立,本文旨在運用物聯網技術來解決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過程的信息化問題,利用物聯網技術的可追溯性、動態性等優點來加強運輸過程的信息收集、動態監控能力,提高收運效率[4],從而實現農村生后垃圾的信息化管理,為決策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1 垃圾收運系統概述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傳感器、GPS/北斗系統、二維碼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5-6]。

本系統旨在利用物聯網技術來實現生活垃圾的智能化收運,為深埋收集站配置紅外傳感器,并通過傳感器來監測深埋收集站內生活垃圾的量,當收集站內的生活垃圾量達到收集站容量的80%時,收集站向系統發出滿桶預警,系統通過滿桶的收集站的位置分布利用GIS系統為運輸車輛智能規劃行駛路徑,從而提高生活垃圾的收運效率,實現收運過程的智能化。該系統的功能覆蓋農村生活垃圾從產生到處理或回收利用的全過程,包括為各環節配備的必要設施進行管理、對收運流程進行實時監管以及對工作人員的信息管理等[7-8]。

2 系統模塊功能

本收運系統包括基礎數據采集模塊、基礎數據管理模塊、車輛調度管理模塊以及系統管理模塊,如圖1所示。

2.1 基礎數據采集模塊 本系統中所要采集數據主要包括包含深埋收集站的基本信息、車輛的基礎信息、車輛在收運過程中的狀態、運輸人員的基本信息。由于數據是系統正常運作的基礎,因此要求數據的采集具有實時性和準確行。將深埋收集站的地理位置、車輛的車牌號以及所歸屬的管理區域、運輸人員的基本信息等寫入RFID標簽中,并給深埋收集站、運輸車輛、運輸人員分配相應的RFID標簽,并通過讀取RFID標簽的方式來完成數據的采集[9]。通過GPS定位、攝像裝置等來實現車輛的實時監控。

2.2 基礎數據管理模塊 本模塊包括了對深埋收集站的信息管理、運輸車輛信息管理、運輸人員信息管理和對收運途中的其他相關信息的管理[10]。

2.2.1 深埋收集站的信息管理 深埋收集站作為生活垃圾的起源點,是對農村生活垃圾管理信息化的源頭,通過傳感器來實現填埋桶的預警功能,當垃圾收集量達到收集桶容積的80%的時候,填埋桶通過無線通信向系統發出滿桶預警信息,系統通過判斷需要轉運垃圾的收集站的位置進行車輛及人員的調度以及車輛收集路線的規劃。

2.2.2 運輸車輛信息管理 運輸車輛在運輸過程中是動態的,通過GPS對車輛的位置信息進行管理[11],同時通過對車輛行駛速度、油耗、載重等信息的監管來實現對車輛的監管。當車輛不在規定的形式路線行駛時系統會提示管理人員對車輛狀態進行查看,以規范運輸車輛的管理,減少運輸成本。

2.2.3 運輸人員的管理 每個運輸人員由管理員進行駕駛車輛的分配,在車輛進行調度時,根據運輸人員的工作狀態來進行人員的調度,當駕駛員在同一天駕駛時間達到設定值時,系統將不會給該工作人員進行任務分派,從而避免駕駛員疲勞駕駛[12]。

2.3 車輛調度管理模塊 本模塊包括地圖信息管理、車輛運輸歷史路線信息管理、運輸車輛動態信息管理、運輸車輛報警信息管理等功能。

2.3.1 地圖信息管理 主要包括地圖的擴大或縮小的管理,在后期運營中隨著填埋式收集桶的增多或減少,地圖信息會發生變化,管理人員可在此模塊中進行地圖的修改[13]。

2.3.2 車輛運輸歷史路線信息管理 通過對歷史路線的查詢,可實時掌控運輸人員是否按規操作,加強車輛及運輸人員的規范性管理,為管理部門提供科學的管理依據。

2.3.3 運輸車輛動態信息管理 清運車的動態管理實現對清運車輛的遠程實時監控,需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調度中心向車載終端發出指令,終端會依照指令不間斷的傳輸定位數據給調度中心,經GIS做必要處理后,將車輛的實時位置顯示于電子地圖上,以達到對車輛的跟蹤定位[14-15]。

2.3.4 運輸車輛報警信息管理 運輸車輛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會向系統發出警報信號,后臺管理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向車輛發出相應的指令,這樣有利于車輛運輸過程中的安全管理[16]。

2.4 系統管理模塊 本模塊是為了方便后臺管理而設計的,工作人員考勤信息管理主要是為了考察工作人員是否按時上下班以及在上班時間是否在自己的工作區域內,以此來對工作人員進行監管。上層管理人員可在此模塊中對下級管理人員的權限進行設置[17]。

上述系統功能在技術上采用“平臺化、組件化”的設計思路,集成并綜合利用“3S”(GIS、GPS、RS)、智能手機嵌入式開發、無線視頻監控、多源數據交換、物聯網、傳感網、SCADA等關鍵技術進行設計開發,形成集多媒體展示、動態交互、無線數據采集、可視化管理、遠程監控、智能引導、應急指揮調度、統計查詢、決策分析等諸多功能于一體的收運數字監控系統[18-20],為進一步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收運信息化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

3 結語

運用物聯網技術建立智能化的生活垃圾收運體系,不僅能夠對生活垃圾處理的基礎數據資料的進行智能化采集、統計、分析保存,還能為生活垃圾處置的綜合調度、運行管理、遠程監控、輔助決策、處理經費提供可靠可信的依據,為各級領導提供決策支持,為生活垃圾運輸車輛規范化管理提供科技手段,提高垃圾運輸處理監管水平和垃圾調度的科學性、合理性。

參考文獻

[1]任蓉.城郊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1.

[2]吳丹.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問題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2.

[3]郭娟,賀文智.物聯網技術在城市生活垃圾收運系統中的應用[J].環境保護科學,2013,39(1):45-49.

[4]余寧.物聯網技術在垃圾收運監管體系中的應用[J].環境工程,2013,31(4).

[5]余波.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優化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學,2015.

[6]歷劍.物聯網技術之RFID識別[J].物聯網技術,2013(05):14-17,20.

[7]沈穎青.我國垃圾分類現狀對策建議[J].北方環境,2011,23(08):13-14.

[8]王華,畢貴紅,李勁.城市生活垃圾智能管理[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9.

[9]解振華.準確把握“十二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重大任務[J].中國經貿導刊,2011(09):5-6.

[10]徐金龍,朱躍釗,陳紅喜,等.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國際經驗、中國問題及優化策略[J].生態經濟,2012(05):161-164.

[11]楊學.生態城市經營模式及評價機制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態城為例[D].天津:天津理工大學,2010.

[12]Schutt D.,Hofestadt R. Bioinformatics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cs-new Aspects and Tasks for Computer science[J].Informatik Forschung und Entwicklung,1992(07):4.

[13]Stacey W.M.,Hertel N.E.,Hoffman E.A.Radioactive Waste Produced by Demonstration and Commercial Fusion Reactors Extrapolated from ITER and Advanced Databases[J].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1995(03):29.

[14]Chang N.B.,Chang Y.H.Fuzzy Optimal Operation of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ystems[C].Japan:Yokohama,1996.

[15]許崴.關于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決策若干問題的探討[J].科技管理研究,2013(07):205-209.

[16]孔旭.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固體廢棄物管理監控系統的研究[D].沈陽:沈陽理工大學,2013.

[17]張振花,王興峰,吳世洋,等.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進展[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3,31(11):35-39.

[18]傅麗萍.淺談上海市餐廚垃圾收運處置全程信息化監管設想及建議[J].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2013,6(7):25-28.

第5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議范文

垃圾分類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為了讓您在寫的過程中更加簡單方便,一起來參考是怎么寫的吧!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農村垃圾分類倡議書,歡迎閱讀!

農村垃圾分類倡議書1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重要內容,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突破點,是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途徑。為認真貫徹落實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山西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號召,市農委決定在省市縣三級美麗宜居示范村率先啟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帶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展開,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題破局。為此,我們倡議:

一、人人行動起來,爭做垃圾分類的踐行者。

農戶源頭按可爛垃圾(即廚余垃圾,也稱有機垃圾)和不可爛垃圾“兩分法”進行分類。經濟條件好的村按可爛垃圾(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分法”進行分類。每戶統一配置兩個垃圾分類桶,實現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資源化利用”。嚴格按照分類投放標準對生活垃圾進行合理科學處置,為和諧小家添幸福,為綠色大家增美景。

二、人人行動起來,爭做垃圾分類的擁護者。

每個村莊要合理設置聯戶垃圾分類桶、并配置垃圾運輸車輛將垃圾運輸至生活垃圾處理場集中處理。為此,希望廣大農民朋友積極配合,主動自覺將分類好的垃圾倒入指定垃圾桶、垃圾點,定期開展大清理大掃除活動,強力清除陳年生活垃圾,確保房前屋后、林地、道路、山體、河道、溝渠等各家各戶負責區域無任何可見生活垃圾。

三、人人行動起來,爭做環保建設的志愿者。

廣大農民朋友要自覺增強環保意識,做到不亂倒垃圾、不亂堆亂放,不亂貼亂涂,不損壞環衛設施,不破壞綠化林帶,不露天焚燒垃圾秸稈雜物,做好房前屋后、庭院內外環境衛生治理,克服生活陋習,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積極參加村集體組織的各項生活垃圾治理活動,用實際行動踴躍參與到垃圾分類治理中來,共同清潔家園、清潔村莊每一個角落,共同營造天更藍、水更清、地更潔、村更美的生活環境。

四、人人行動起來,爭做環境保護的監督者。

檢舉揭發各類垃圾亂堆亂放、亂貼亂涂、損壞環衛公共設施、破壞綠化帶的不文明行為。針對發現的問題,積極提出意見和建議。以主人翁的姿態理解、支持并積極參與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來,努力營造農村環境整治的濃厚氛圍。

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重在實踐、貴在堅持。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積極履行應有責任,助力掀起“美麗鄉村建設”行動的!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強有力的推動下,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長治的天一定會更藍,水一定會更清,地一定會更綠,我們的家園一定會更美好,我們的人民一定會更幸福!

農村垃圾分類倡議書2各位村民們:

自全縣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活動以來,我們的村莊變得整潔美麗了,這是我們共同參與,共同努力的結果,得之不易啊!我們要倍加珍惜,共同愛護這藍天白云,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共同為我們的子孫創造一個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生存空間!

可是,我們現在做的還不夠,我們的垃圾是運走了,卻又成為了一個新的污染源,長久下去,終有一天垃圾會運不出去的,我們要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

比如,我們的廚余垃圾和其它垃圾混在一起,給垃圾焚燒帶來了很大難度。廢舊電池,電子垃圾富含重金屬,污染我們的土壤、水源,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如果我們以舉手之勞,進行垃圾分類和回收,就可以讓垃圾減量,減少污染,甚至變廢為寶,利己利人!

為此,我們倡議,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1、對可回收利用垃圾進行回收,變廢為寶。

2、對有毒有害物質進行分揀,交保潔員聯系相關部門進行處理。

3、建筑垃圾由農戶自行集中到建筑垃圾消納地。

4、單獨設置垃圾桶,專門投放煤灰等無污染的固體廢棄物,由保潔員統一運送到建筑垃圾消納地。

5、剩余飯菜喂禽畜,其余廚余垃圾由保潔員清運到漚肥池。

6、其他垃圾集中到一個桶,由保潔員集中清運到垃圾中轉站,進行二次分類。

日常生活中我們倡導: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少使用塑料袋、節約資源,杜絕浪費。請大家積極響應我們的倡議,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垃圾分類,環保我先行。

農村垃圾分類倡議書3廣大村民朋友們: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是一項民心工程,事關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事關農村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

接受國家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驗收,展示全鎮農村衛生整潔、環境優美、適宜人居的良好環境,做到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再生資源變廢為寶,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工作,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齊心協力,共同推動,需要建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長效機制。為此,我們倡議:

一、人人動手,從我做起,積極參與農村環境治理

廣大人民群眾要把環境衛生意識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自覺增強衛生意識,踴躍參加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動,自覺做好“門前三包”,提高環境保護意識,改變陳舊的環境衛生觀念,充分認識到環境衛生的重要性,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堅持從我做起、帶頭示范,推動農村環境面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二、個個行動起來,爭做環保的建設者

全鎮人民要自覺增強環保意識,養成文明、衛生的生活和生產習慣,做到不亂倒垃圾、不隨地吐痰。不亂堆亂放,亂貼亂畫。不亂搭亂建、不露天焚燒垃圾秸稈雜物、不亂擺攤設點,不損壞環衛設施,不破壞綠化林地,自覺維護清潔,克服生活陋習,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三、全民參與,立說立行,積極營造村莊優美環境

希望廣大村民能夠積極行動起來,及時清理自家房前屋后道路兩旁河道內外的垃圾和亂堆亂放,拆除違章搭建,清理溝渠河塘,共同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村里每一個角落,共同營造天更藍、水更清、地更潔、村更美的生活環境。

四、齊心協力,當好農村環境保保護的志愿者

積極加入到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中,參加村組開展的各項生活垃圾治理活動。檢舉揭發各類亂堆亂放、亂貼亂涂、損壞環衛公共設施、破壞綠化帶的'不文明行為。敢于與一切不文明的行為作斗爭。

五、樹立新風,強化監督,積極爭做優美環境維護者

創造整潔、優美、綠色的新農村環境,實現城鄉同治,改變羊牯村的環境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讓我們一起去關心環境,愛護環境,從今天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為美麗農村、舒適農村而努力奮斗!參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是講衛生、講文明的體現。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家園一定會更美好,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文明、更進步。

立即行動起來吧,從自身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以良好的生活習慣,愛護我們的家園,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為創建干凈、衛生、整潔、優美的人居環境做出積極貢獻。

農村垃圾分類倡議書4各位村民朋友:

在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都會產生垃圾,生活垃圾大量占用土地,污染環境,危害人們的健康。環境隨意地堆放,不僅會造成環境的污染,滋生大量的蚊蠅和細菌,直接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會造成更大的資源浪費。生活垃圾正是當今世界十大環境問題之一。

讓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將我們日常的生活生活垃圾分類分為兩大類進行處置。

請將剩菜剩飯、菜葉果皮、腐爛瓜果、魚類內臟、零食碎末、爛葉、各類谷殼、筍殼、殘次水果及飼養動物的糞便放入綠色的可堆肥垃圾桶,村里將集中運至垃圾資源化處理站處理。

請將其他不可腐爛的生活垃圾放入紅色的不可堆肥垃圾桶,村里將運至垃圾中轉站進全市統一處理。

垃圾分類要從我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倡議大家不亂扔垃圾,學會垃圾分類。這樣做即減少污染,又節約了資源。讓我們一起努力吧,我們的村莊會變得更加美麗、空氣會更加清新、水源會更加清澈、居住環境會更加舒適!

讓我們從家庭垃圾分類做起,行動起來!

農村垃圾分類倡議書5親愛的村民朋友:

當今社會,節能減排,低碳生活,實現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已成為主題。隨著近幾年來,科技的日益發達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的垃圾量也在逐年攀升,如何及時有效地處理這些垃圾及提升我們的生活環境、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等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系。

為此,我們積極響應上級有關部門的號召,堅持綠色環保的理念,以支持社會經濟建設,推動環保事業發展為目標,從今年開始將實行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當然,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您的支持與協助。我們真誠的邀請您和我們一起來創建一個美好的綠色生態家園。

實現垃圾分類的主要是請您將剩菜剩飯、骨頭、菜葉果皮、殘次(腐爛)瓜果、禽畜和魚類內臟及零食碎末等可腐爛的垃圾與金屬、玻璃、塑料、電池等不可腐爛的垃圾分開裝袋,并準確投入到相應的分類垃圾桶里,使可腐爛垃圾回收經發酵處理后成為有機肥,達到資源循環利用、節約資源的目的。

通過這樣的方式做到垃圾處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參與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是講究公德,講究文明的體現;是建設美麗兩豐、綠色兩豐的具體行動;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為子孫后代造福的崇高事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家園一定會更美好,社會也一定會更文明、更進步!希望您立即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以良好的生活習慣,嶄新的生活面貌,愛護我們的家園,保護我們的環境,為創建美麗兩豐、綠色兩豐做出貢獻。

第6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議范文

隨著城市垃圾向農村轉移、化肥農藥過量施用、農村生產和生活垃圾治理不力等問題日益突出,農村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作為農業大省的吉林省,優良的農村生態環境是提高廣大農民生活的有力保障,也是吉林省的寶貴財富。但當前,吉林省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因素,研究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吉林省農村環境污染現狀

當前,吉林省農村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影響農民身體健康、制約現代農業發展、障礙鄉村旅游產業提質升級的主要因素之一。吉林省農村環境污染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水污染。主要分為地表徑流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是鄉鎮企業排放的未經處理的污水、廢水;畜禽養殖所產生的糞便、污水,其中,以畜禽養殖場產生的廢物污染為主;農業生產中使用的化肥、農藥等隨降水進入農村水體所產生的污染;農村居民隨意排放的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所產生的污染等。這些污染導致農村水體富營養化或有毒物質含量高,不僅污染環境,也對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二是大氣污染。大氣污染有:農村居民獲取生活能源和取暖燃燒秸稈、木柴或燃煤而產生的煙塵;畜禽養殖產生的糞便、廢水等沒有進行無害化處理,進而產生的惡臭氣體;生活垃圾長期堆放所產生的腐化氣體等,都會污染大氣環境。

三是土壤污染。對土壤產生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農業生產中長期、過量使用化肥和農藥,未被吸收的部分殘留在土壤中,導致土壤理化性狀發生改變,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板結、變硬等問題。此外,在長期采用覆膜種植技術的地區,由于無法降解的地膜大量殘留在土壤中,也對土壤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四是農村固體生活垃圾污染。農村居民的固體生活垃圾對環境的污染十分嚴重。由于缺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和完善的垃圾處理程序,加之農村生活生產缺少規劃,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極低,絕大部分都是露天堆放,或遺棄于河道、池塘里。而且生活垃圾是不斷產生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在堆放中不斷產生有毒氣體和病菌、釋放有毒物質,對農村環境造成了極大影響。

2農村環境保護政策分析

2.1政策體系

當前,我國還沒有從國家層面制定專門的農村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因此,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開展主要依據是與環境有關的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

國家層面上,主要有2013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強調了對農業資源和農業環境的保護,是直接的法律依據;2010年環境保護部的《農村生活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作為環境保護部的政策性指導文件,適用于指導農村居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糞便和廢氣等生活污染防治的規劃和設施建設。其他方面,《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管理辦法》、《關于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等均以規范性文件的形式,對農村環境保護提出了指導意見。

吉林省層面上,《吉林省環境保護條例》對生活環境及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污染治理作出了詳細規定,但缺少對農村環境保護的專門關注。2014年《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實施意見》,提出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主要實施“六大工程”,重點完成30項整治建設任務。《關于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吉政發〔2011〕26號)提出到2015年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具體任務。2015年的《吉林省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指出要加快改善全省水環境質量,切實維護水生態系統健康,保障人民群眾用水安全。

從政策體系上分析,不論是國家還是吉林省,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仍不完善,環保法律的缺位也造成農村環境污染問題處理難、污染主體責任落實難的現狀。

2.2完善農村環境保護政策體系的建議

一是國家立法機構應著眼于農村環境保護的緊迫性、重要性,及時出臺專門適用于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二是國家發改委、農業部、環保部等部委針對全國農村環境污染普遍存在的問題,制定具有廣泛指導作用的法規、規章。 三是吉林省有關部門應針對農村污染物減排,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農村生態保護與治理,農村環境風險防范、環境應急體系建設等關鍵環節,加快農村環境污染控制相關法規體系構建,明確農村環境保護的責任主體,加大農村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同時,應采取引導、激勵型政策手段為主,抓好農村環境污染的源頭防治,推廣生態農業和環境友好型農業。

第7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議范文

一、農村垃圾處理現狀

1.目前農村垃圾的處置除少數村(主要是省級衛生村)采用簡易垃圾填埋外,大部分農村垃圾都是隨地堆放,主要傾到地點是“六邊”:路邊、河邊、村邊、田邊、塘邊、屋邊;部分農村企業的工業廢棄物隨意傾到在工廠企業的附近。

2.目前農村糞便的處置基本以家庭戶廁、公廁化糞池、三格式倒糞池貯存,滿溢后自然滲透排放為主,由于部分化(貯)糞池的建造未按無害化要求(三格式)建造,原先建造的化糞池部分是二格式或一格式,因此未經真正的無害化處理而直接排放到河里和田里,但目前還存有少量露天糞缸,部分糞便還得不到無害化處理。

.3近幾年來農村養殖業的無序管理造成的污染也比較嚴重。一方面養殖戶的環保意識較差,畜禽糞尿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到河里或堆放在路旁污染環境;另一方面大多數養殖戶缺乏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的措施,要用先進的無害化方法處理,成本較高,養殖戶難以承受。

4.農村生活垃圾、糞便處置嚴重滯后。

雖然我國各地制定了環境衛生專業規劃,但在管理職能上沒有延伸,規劃的制定上對鄉鎮的環境衛生專業不是編的很細致和深透。按照國家環保的要求,在農村垃圾的運轉處理上,應實行城鄉一體化,即:組保潔,村收集,鎮壓縮、運轉,縣(市)統一填埋、焚燒或垃圾資源化處理。由于農村環衛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農村環境臟、亂、差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城鄉環衛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影響城鄉統籌發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二、垃圾污染環境的危害

1.對土壤環境的影響。若農村生活垃圾不加以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導致可利用土地資源減少,還容易污染土壤環境。殘留毒害物質不僅在土壤里難以揮發降解,而且能殺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壞土壤的腐解能力,改變土壤的性質和結構,阻礙植物根系的生長和發育,“白色”垃圾在土壤中長期存留,不易降解,嚴重影響農作物生長,導致糧食減產。

2.造成水資源的嚴重破壞。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我國人口總量的增加,加上農村分散居住的特點,使得農村的生活垃圾成為環境的重要污染源。農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對洗衣粉、塑料制品的倚賴性高,這些日常用品產生的大量污染都得不到有效處理和排放,加之農村對廢棄物的回收率極低,殘留地膜和塑料廢棄物因其自然條件下降解時間長,對環境產生長久影響。因此,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污染也就沒辦法得到根除,處理不及時或不當,成為嚴重的生活廢水。目前,我國農村飲用水還存在著氟砷超標、鐵錳超標、苦咸等問題。

3.存在傳播疾病的危險隱患。

農村生活垃圾,使井水變綠,使河水變臭,使近年來農村患病人數猛增。要么是突發心臟病,要么是突發腦溢血,還經常得一些莫名其妙的怪病。即使轉移到垃圾場地,由于現在的生活垃圾成分相當復雜,既沒有分類,也沒有任何處理,甚至沒有掩埋,所散發的廢氣和造成的污染,無論給運輸沿線的農民,還是給垃圾場地附近的農民的生命健康帶來了不容低估的威脅。

三、解決建議

一是要搞好宣傳教育,通過環保下鄉、科普宣傳等形式,引導農民改變生活陋習,樹立文明生活意識,爭當保護環境的促進者;

二是要加強管理,建立固定的垃圾處理場所,使農民能夠定時定點投放垃圾,還要安排專人定時清運,提高農村垃圾的收集率、清運率、處理率;

三是要加大監督處罰力度,制定鄉規民約等,形成環境保護的監督機制。有關部門要經常檢查,對于那些亂棄亂堆垃圾、污染生活環境的農戶進行批評教育,限期整改,并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處罰,營造“保護環境光榮、污染環境可恥”的良好氛圍。

四是建議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分期分批地投入到農村,逐步解決農村垃圾處理資金不足的問題,解決村屯垃圾集中轉運、處理過程中的人力、設備設施所需費用,盡早結束農村垃圾無人管理的歷史。

五是應認真貫徹我國現行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該法規定:“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環境防治的具體辦法,有地方性法規規定”,各鎮、鄉、行政村應遵照“垃圾誰產生誰負責”的原則,對垃圾收集、儲存、利用、回收生產過程制定相應的措施。

六是狠抓運行機制,垃圾常清化。一方面,政府要明確“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拓寬投融資渠道,改善投融資環境,實行開放式的市場運行,鼓勵民間投資介入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行;另一方面,也要體現“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政府要出臺相關政策,逐步在各地實行生活,生產垃圾收費制度,明確垃圾收費相關事宜,在使垃圾得到有效的減量的同時,彌補財政投入的不足。

四、2014年先進典型

福建省政府加強農村環境連片整治

福建省政府下達《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責任書》,明確要求列入部、省確定的2014~2014年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區域,要切實解決危害群眾健康、影響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

2014年5月,福建省政府與財政部、環保部簽署了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區工作部省協議,將閩江、九龍江、敖江流域列為2014-2014年整治的示范區域,目前此項工作已正式啟動。

省政府要求,各地要明確工作責任,確保配套資金到位,突出抓好“水源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示范工程。責任書明確要求,示范區域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應達到以下目標:示范區內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飲用水源保護設施和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截污設施基本完善,取締保護區范圍內排污口,使農村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達到95%以上。示范區內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到妥善處理,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治理設施長期穩定運行,污水達標排放,整治村莊的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生活垃圾清運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示范區村莊畜禽養殖布局符合當地政府劃定的畜禽養殖“兩禁”區要求,做到人畜分離、畜禽集中養殖、集中治理,養殖廢棄物做到無害化處理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和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0%。示范項目所在市、縣要成立專門工作機構,所在鄉鎮要建立專門環保機構,并配備專門工作人員,建立農村環保工作長效管理機制,制定規范的鄉鎮環境保護規章制度。同時,示范工程完成情況將作為下一年度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資金安排的重要參考依據。

對示范工程未按計劃進度實施、未完成預定任務目標或資金落實不到位、資金使用違規違紀的,將采取追繳上年度中央和省級財政已下達資金、核減或停止下達本年中央及省級財政資金。

五、城市垃圾處理現狀

目前我國每年產生近10億噸垃圾,從全國總體來看,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還有很大缺口。去年全國600多個城市共清理垃圾1.6億噸,縣城的生活垃圾8000多萬噸,農村的生活垃圾約1.5億噸。全國生活垃圾產生量約4億噸。另外,每年還有5億噸左右的建設垃圾。中國的垃圾總量基本上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此外,還有餐廚垃圾1000萬噸左右。

一面是堆積如山、即將被塞滿的垃圾填埋場,另一面則是居民的持續反對和抗議垃圾焚燒的“困局”,讓中國城市在垃圾處理問題上所面臨的環保技術和公共行政事務處理“雙重壓力”再次凸顯無遺。

近年來,隨著環保建設引起重視,各地都在大力推進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設施建設,一個令人憂慮的現象逐漸顯現:因垃圾處理廠選址問題引發的矛盾沖突此起彼伏,不僅影響了垃圾處理廠的建設速度,更潛藏諸多社會不穩定因素。

另外,目前各類垃圾處理技術層出不窮,良莠不齊,從國內到國外,打著各類旗號和示范項目的很多,但建成后運行不了或是造成嚴重污染的也比較常見。可供選擇的成熟穩定的垃圾處理技術只有填埋和焚燒,而現在城市用地十分緊張,大型填埋場選址更是難上加難,垃圾焚燒又因污染問題遭到市民特別是一些專家的嚴重質疑而無法取得環保支持。

國家建設部門主張推行垃圾焚燒的方式,并在其規劃中提出在“十一五”期間,東部發達省份的垃圾焚燒量應達到30%以上。國家環保部門對垃圾焚燒也持支持意見。但社會上一些環保專家和環保人士卻對此并不認同,他們認為垃圾焚燒實際上是二次污染,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

目前一些土地資源相對比較緊缺的發達國家,一般都采用垃圾焚燒的方式,如日本、韓國、丹麥等。

六、解決問題的建議

城市垃圾處理亟待建立一套垃圾處理長效發展機制來加以解決。為此,我們建議:

一是針對垃圾源頭管理問題,應逐步建立基于處理設施的垃圾分類標準,根據垃圾分類

二是制定垃圾處理中遠期規劃,解決選址問題,推進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對于一個快速發展的城市來說,中遠期規劃應該是對未來城市功能布局的一個解決方案。對于規劃中的垃圾處理設施,不能輕易改變周邊的設施建設。

三是提高垃圾處理費收費標準,保證垃圾處理企業正常運營。從理論上講,垃圾處理企業的主營收入應該是垃圾處理費,而目前,各地的垃圾處理費在20-30元/噸之間,普遍偏低。政府應參照污水處理費標準的制定,在科學測算的前提下,制定垃圾處理費的指導標準,各地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進行調整。

四是提高垃圾發電補貼標準。對不同的焚燒技術一視同仁,只要尾氣排放達標,電價補貼應一樣。按各地垃圾熱值確定發電量,并在一定范圍內確定一個數作為補貼依據。

第8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議范文

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事關中原經濟區建設,是惠及廣大農民的“民生工程”。為促進我市農村環境保護長效運行管理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漯河市審計局于2013年4月對全市2011~2012年度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了審計調查。此次審計涉及全市兩縣三區,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7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項目資金2 578.5萬元,使示范區內村莊生活率達到≥90%;生活垃圾定點存放清運率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80%;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85%;自來水普及率≥95%,村民飲用水衛生合格率100%。通過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使整治范圍內農村飲用水水源地得到有效保護,農村生活污染、畜禽養殖污染、面源污染等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村地區環境質量不斷提高。

1 我市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中存在的問題

漯河市2011~2012年度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項目資金均能按要求撥付使用,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是已建成的污水處理設施沒有正常運轉,項目沒有發揮應有的社會效益。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排水管網不完善,造成污水收集難,污水處理后排放難。在開展項目時只看重對工程建設的過程,不重視完成的實際成效,沒有考慮到從幾個方面來治理農村環境,沒有考慮農村的實際情況,經審計實地查看多個項目設施,實施區實際的污水處理量相當低,查看進、出水口基本無水進出;有些項目都安排在離農民不容易看到的地方,不僅增加了管網的布局和建設的成本,而且項目也未納入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系統,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很難真正地收集和治理生活污水,遠未達到項目實施計劃要求,造成了管看不管用現象。如在臨潁縣幾個村由于排水管網沒有完善,新型社區正在建設;有的是小區入住率不高生活污水較少,收集污水量小,導致污水處理設施不能正常運轉發揮作用。

(2)運行費用得不到有效保障。“重建設輕管理”,設計時只預算初建投資,沒有預留運行、維護、管理需要的經費;各縣、鄉財力比較薄弱還沒有建立環保管理機構,缺乏環保專業人才,拿不出資金長效運行所需經費,影響整治工作的推進效果。

(3)生活垃圾處理滯后。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也越來越多,在加上農民對隨手亂扔垃圾的陋習難改,就形成了垃圾遍地,垃圾圍村的現象比比皆是,路旁、河溝、地頭到處都是傾到的生活垃圾。各種塑料袋滿天飛舞嚴重的污染環境,甚至有些農民為了圖省事,不負責任的就地焚燒生活垃圾、生產垃圾,不經設備處理的垃圾,產生的有毒有害煙霧直接污染了大氣。

(4)是畜禽養殖污染嚴重。畜禽養殖小區、畜禽散養密集區和養殖專業村每天都要排放大量的糞便和廢水,可這些糞便極少數是經過事先處理過,大多數是直接排放水體和隨處丟棄或直接還田,會將飲水源地造成污染。

2 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1)對已建成的污水管網要及時納入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系統,縣環保部門及村委會應積極與縣污水凈化處理中心溝通協調,爭取早日將村污水管網并入縣城鎮污水管網,確保項目完工后無遺留問題,徹底解決項目區污水處理問題。

(2)加強對項目建設后期的維護和管理,尊重當地群眾意見,按照農村環境保護規劃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建立村級環境管理機構和隊伍,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模式;市郊和城郊村采取“戶分類、村收集轉運、市縣處理”模式;少數偏遠、有條件村莊可直接收集處理,防滲掩埋,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市郊和城鎮周邊村莊建設生活污水收集管網,納入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系統;規模較大的村莊建設集中污水處理設施;相對集中的多個村莊統一建設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連片治理;相對偏遠、分散村莊建設小型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確保項目能夠長期有效發揮應有的社會效益。

第9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議范文

一、近幾年我市農村能源生態建設取得的成績

1、農村清潔可再生能源利用不斷取得新進展

我市積極推廣太陽能、沼氣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努力改變農村能源主要依靠電、煤、薪柴的狀況。近年來,我市通過清潔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項目的帶動,全市已建設清潔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鄉鎮20個,累計推廣太陽能光熱用戶22.6萬戶,采光面積45.2萬m2,相當于年開發標煤5.43萬噸。已建設戶用沼氣池1.44萬只,相當于年開發標煤0.45萬噸。2012年全市農村清潔能源利用率已達到77%。

2、農林牧廢棄物資源化開發利用不斷取得新突破

我市圍繞省“811”環境污染整治行動,以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排泄物治理和資源化利用為重點,按照“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的治理原則,積極推廣“能源生態型”、“能源環保型”、“綜合利用型”等不同模式的沼氣工程和“三沼”綜合利用技術,全市累計推廣沼氣工程742處,沼氣池容積11.19萬m2,形成年處理養殖污水456.41萬噸,年產沼氣873.78萬m3,折合標煤0.63萬噸。同時,以低碳農村試點鄉鎮建設為載體,積極探索農林業生產加工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在相關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農林廢棄物致密成型、碳化、氣化等工藝研究,并進行了產業化生產,產品深受市場歡迎。

3、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減量化處理不斷取得新實效

近幾年,我市注重農村生活污水及垃圾處理,努力改善農村環境。

一是完善生活污水處理模式。根據我市農村經濟、地理、生活習性等不同情況,先后形成了適用不同建造條件,不同出水要求的“無動力厭氧生物處理”、“微動力厭氧+好氧生物處理”、“人工濕地處理”、“氧化塘+阿科蔓生態基處理”和“戶用生活污水凈化器”等五種技術模式,這些模式在“美麗鄉村”等項目建設中被廣泛應用。據統計,全市已累計建污水凈化池總容積達34.2萬m3,形成了年處理農村生產生活污水4185.27萬噸的能力,直接受益農戶22.59萬戶。

二是積極探索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新模式。我們先后在富陽市洞橋鎮等“六鎮一鄉”建設了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處理工程,建立了生活垃圾運輸、分揀、處理、綜合利用體系,使項目地區農村生活垃圾基本實現了無害化、減量化處理,項目生產的有機垃圾肥符合《城鎮垃圾農用控制標準》,可以用于農業生產。

4、農村能源實用技術研發不斷取得新成果

近年來,我們加快研究農村能源開發新技術,大力推廣實用新工藝、新模式,走資源化、能源化、肥料化發展之路,推動了全市農村能源生態建設上檔次、增實效。

一是開展技術研究。我們先后承擔了多項省市科研項目,如浙江省科技廳《農作物秸稈生物氣化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及杭州市科技局《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技術的研究與示范》等課題,在全國性學術刊物上發表數十篇論文,獲得國家專利5項,技術水平達到省內領先水平。

二是創新推廣模式。我們結合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積極推廣沼肥,形成了種植業(飼料)-養殖業(糞便)-沼氣池(沼氣、沼肥)-種養業(優質農產品)循環模式。我們不斷完善大中型沼氣工程處理工藝,提出了從治理為主向資源化利用轉變的多種技術路線。

三是拓展應用領域。近幾年,我們不斷拓寬農村能源生態建設內容,在水產養殖、養豬、雞場育苗、花卉苗木上應用推廣了地源熱泵、太陽能集中供熱系統;在太陽能殺蟲燈、太陽能路燈、庭院燈、草坪燈基礎上,試點推廣了太陽能光伏瓦發電,大大拓展了傳統的農村能源利用范圍。

二、農村能源生態建設對新農村建設的促進作用

農村能源生態建設不僅能夠增加能源供給、減少環境污染,而且在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1、有效促進了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我市農村有著較為豐富的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資源和農林廢棄物等資源。農村能源生態建設就是通過合理開發可再生資源和農林廢棄物資源,以清潔能源等形式源源不斷應用于農民生產和生活中,有效增強了農村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

2、有效促進了農村生態環境改善

農林牧生產加工廢棄物亂堆、亂放、亂燒,不僅污染水質和空氣,而且還存在安全隱患。通過農村能源生態建設的手段,實現了農林牧業廢棄物能源化、肥料化,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另外,通過推廣農村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技術,促進了農村衛生處理設施改造,有效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

3、有效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

太陽能殺蟲燈和沼肥在現代農業中的廣泛運用,有利于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以沼氣為紐帶的“豬-沼-菜”、“豬-沼-果”模式,將種植業與養殖業有機聯結,實現了向資源循環利用型的生態農業轉變。農林廢棄物致密成型技術實現了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拉長了農業產業鏈,實現了農業資源的再生增值。

4、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節支

通過推廣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能有效降低農民生活能源支出。通過開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廣“豬、沼、作物”等農村能源生態模式,能有效降低化肥、農藥、能源等生產成本支出。通過推廣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技術,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能有效控制由于污水、垃圾、煙塵等傳播的疾病,減少了農民就醫支出。

5、有效促進了新型農民培育

農村能源生態建設涉及能源、環境、生物、農業等多個專業領域,技術含量較高。通過農村能源生態建設項目的培訓和指導,能使廣大農民群眾掌握一些基本知識,激發和培養農民學文化、學技能、學管理的興趣,有助于培育“有技能、懂管理、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三、加快農村能源生態建設的幾點建議

我市應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和新農村建設,積極推廣農村能源生態新技術,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促進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和農村生態有機融合。

1、強化科技研發,提高農村能源生態技術自主創新能力

我市應加強與在杭科研院所和民營企業的合作,加大對沼肥綜合利用、生物質固化、太陽能光電熱等前沿技術攻關力度,增強農村能源生態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同時,要繼續引進和吸收國內外農村能源開發利用最新技術、最新產品,并結合杭州實際,加以推廣和示范。

2、依靠政策引導,促進農林牧廢棄物資源化開發利用產業化發展

農林牧廢棄物的開發利用前景良好,但也存在著收集成本高、生產企業的分布不合理等問題。我市應加強調研,摸清農林牧廢棄物資源分布情況,提出合理的布局建議,引導民營企業有序開發,避免盲目投入。同時,要出臺扶持政策,加大對廢棄物開發利用產業化的補助力度,提高民營企業開發利用廢棄物資源的積極性,并鼓勵農民收集廢棄物,改善農村環境,增加農民收入。

3、拓展運用領域,發揮太陽能、地熱能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促進作用

隨著農村能源技術的進步和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村能源建設與農業產業的結合越來越緊密。我市應加強農村能源新技術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應用,在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功能區大力推廣太陽能集中供熱、太陽能殺蟲燈、地源熱泵等新產品,提高太陽能、地熱能的利用水平,減少農業生產中的能耗成本,進一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建議出臺相關的財政補助政策,引導和鼓勵農業企業開發利用可再生清潔能源。

4、加強部門合作,推進光伏等綠色能源在農村的廣泛應用

農村擁有更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和利用資源的有利條件。近幾年,我市在不斷拓展光熱利用途徑的同時,也開展了光電技術的試點推廣工作,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目前中央、省、市相關部門對光伏產業的發展都有較好的政策。但由于管理部門條線較多,而且關注的重點是城市。因此,下一步我市應整合有關部門力量,加大對農村的投入力度,積極推進光伏在農民生活、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红杏亚洲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用舌头去添高潮无码视频| 欧美在线黄| 人妻少妇邻居少妇好多水在线 | 免费人成视频网站在线观看18|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少妇xxx做受| 久久午夜福利电影|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彩花|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 一区二区乱子伦在线播放| 亚洲女同视频在线观看| 蜜臀av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线观看不卡| 高清高速无码一区二区| 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一卡二卡三卡视频| 少妇和邻居做不戴套视频| 亚洲精品尤物av在线网站|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艳妇糸列短篇| 青青青视频蜜桃一区二区|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 极品老师腿张开粉嫩小泬|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乱黄|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品爱网| 暖暖 在线 日本 免费 中文| 亚洲国产av剧一区二区三区| 熟女俱乐部五十路六十路av| 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免费做a爰片久久毛片a片 | 久久亚洲第一视频黄色| 日本精品巨爆乳无码大乳巨| 久久人体视频|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福利100合集 在线播放| 韩国日本亚洲精品视频| 影音先锋女人aa鲁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