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會安全的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今天的會議對于確保我區今年及今后一個時期的安全生產,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區建設局將認真貫徹會議精神,嚴格落實目標責任制,為確保全區安全生產態勢穩定作出積極的貢獻。
建設局負責全區建筑安全和燃氣安全的管理工作,(來自)任務繁重,責任重大。2005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國家、省、市關于安全管理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按照建設“平安嵐山”、“平安建設”、“平安燃氣”的目標要求,樹立科學發展觀,以安全管理為核心,以抓隱患整改為重點,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工作思路,狠抓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強化監督檢查力度,確保了全區建筑、燃氣行業平穩、健康、快速發展。
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年,今后一個時期將是嵐山建筑業大發展的黃金期,建筑規模不斷膨脹,同時,隨著嵐山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全區燃氣使用普及率和供氣規模也將日趨擴大,建筑施工和燃氣使用安全生產態勢不容樂觀。為此,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生產常抓不懈的思想,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繃緊質量安全生產這根弦,絕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放松,要殫精竭慮,真抓實干,堅決遏制住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一、狠抓治理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工作。建筑市場秩序的規范是建筑施工質量和安全生產的著力點。一是嚴格基本建設程序管理,進一步理順關系,形成各部門聯動。二是加強招標投標管理,切實發揮好招標投標作用。三是繼續加大執法監察力度。今年要在治理規避招標和假招標;治理不按規定辦理有關手續,逃避政府監督管理;治理轉包、掛靠和違法分包等三個方面繼續加大執法監察力度,在抓好經常性檢查、重點檢查和拉網檢查的同時,把工業園區、鄉鎮建筑市場及房地產開發市場作為檢查的重點對象,發現問題,及時按有關規定處理,保障建設市場的健康發展。
二、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切實加強對施工安全和燃氣使用的監督管理。繼續嚴格執行安全報監制度,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承諾制度等。全面開展安全標準化活動及文明工地創建活動,推行《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評價標準》和《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提高企業和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控制能力。以建立規范有序的燃氣市場秩序為目標,突出抓好嵐山區燃氣專業規劃和管理體制創新這兩個重點,強化監督檢查、宣傳教育和規范管理三條措施,進一步加強燃氣監督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盡快形成責權明確、管理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安全監管體系。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強化教育培訓,嚴格持證上崗制度。從維護和保障每一個工人的合法權益著眼,高度重視建筑業及燃氣行業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建立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年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加強進入新的施工現場和崗位,以及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時對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
四、夯實企業基礎工作,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在建筑業企業中廣泛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在認真貫徹執行國家、(來自)行業和地方有關管理規定和強制性技術標準及規范的同時,制定企業內部安全生產的標準化規定,全面規范生產流程的每個環節和每個崗位。建立和落實質量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培訓教育制度、專項施工方案專家論證審查制度、現場消防安全責任制度、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制度。施工企業要按規定設置質量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加大安全生產投入,積極采用安全生產評價等方法,全面加強安全生產基礎工作。
【關鍵詞】社會主義 市場經濟 安全生產
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不僅影響了職工家庭的幸福,還給企業的正常生產的進行造成了阻礙,甚至隱性的影響到了社會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造成了不良影響,阻礙了經濟建設的健康發展。因此,在這安全事故頻發的發展時期,針對性的加強安全生產,提高安全生產意識,與完善安全生產制度顯得十分重要。
一、強化安全生產的監管
在市場經濟有利的條件下企業對于利潤,尤其是巨額利潤的盲目追求,不僅僅導致了生產、生活資料生產、再生產過程中的內在的矛盾,而且導致了人類自身生產和再生產的種種危機,同時也導致了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治理的不安全性。企業的生產必須是安全的,以人為本,法人負責。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是用金錢買不來了,絕對不能,也不允許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經濟的暴力,那是可恥的。現在企業要在加強安全生產知識教育的同時,也必須按照《安全生產法》等相關法律操作并給落實。
作為管理工作者,應各負其責,嚴格管理監督。只有這樣才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保障好員工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公司的良好發展。所以各行業管理部門應各司其職,認真把生產監督好;否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目標就難以實現。
在管理的過程中,管理人員也應當自覺遵章守法,依法行政,認真履行職責。杜絕違章指揮,違章生產。提高安全的門檻,從而實現安全生產。
二、加強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在生產的過程中,經常因一些小問題出現一些大的安全事故。就是因為生產人員安全意識不高;違章生產,缺乏安全知識。比如:近日在武漢發生的一起案例,員工落在造紙廠缺氧的廢水池中,其他員工缺乏安全知識,盲目下池求人,因被救人的驚慌掙扎,和水池的缺氧;一人拉一人,導致四人死亡。由此可見必須提高員工的文化程度與安全意識,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知識等培訓,轉變員工的觀念。同時企業也應提高生產的安全措施,給員工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保障員工的安全與健康,實現安全生產,文明生產。
三、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保證安全制度的正常實施
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也任重而道遠。安全生產責任如果不落實,生產安全的設施再完善,制度再嚴謹都沒有任何作用。所以在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同時,要大力加強安全生產的責任建設,使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要位,落實安全生產的責任機制,履行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更精細的提高監管力度。且對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上崗作業,堅持“國家監察、群眾監督和勞動者遵章守紀、企業負責、行業管理”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創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秩序與安全生產環境,這對于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進步,這種安全生產改造肯定能盡快的實行,只是在實施的過程中肯定會有一些困難,我們應該盡力去克服,營造一個無事故的安全生產環境。
參考文獻:
[1]祁有紅,祁有金.第一管理:企業安全生產的無上法則(全新升級版)[M].北京出版社.2009-6-1
[2]中國安全生產協會注冊安全工程師工作委員會,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安全生產管理知識(2011版)[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1-05-01
關鍵詞:轉型時期;社會失范;規范重建
中圖分類號:C9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11)01-0091-02
“失范”(anomie)一詞由法國社會學家杜爾凱姆最早提出,后經美國社會學家默頓對“失范”概念做了進一步發展。社會失范,是對社會的規范喪失或者陷于混亂這樣一種狀態的表述,一般是指舊的社會規范被破壞,社會成員失去了行為標準與約束,新的社會規范尚未形成,使得社會成員處于混亂的、相互沖突的社會“規范”中,神會呈現出無序化局面。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原有社會規范被打破,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社會規范尚未形成或并未被社會成員普遍接受,約束效力較低。由此,社會生活中出現一系列權威缺失、價值缺失、道德缺失等“真空”狀態,從而導致大量的失范行為(包括犯罪行為)發生。
一、社會轉型期的失范現象
ァ兜鼻拔夜社會失范的類型分析》(作者:陳 程)一文按照失范發生的領域及性質將我國當前出現的失范現象歸納為以下六類:經濟失范、政治失范、道德失范、知識失范、秩序性失范和風氣性失范。本文選取的兒童被傷害事件,主要涉及其中的經濟失范、道德失范和秩序性失范問題。
プ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引出一系列問題奶粉之后,一連串的公共安全和衛生突發事件,頻繁指向年幼的孩子:山西問題疫苗導致兒童致傷致殘;2009年8月,陜西省東嶺冶煉廠所在工業園區周邊兩個村的713名兒童中,至少有615人鉛中毒;與此同時,湖南武岡一家未經環保部門審批的精煉錳廠,產生的鉛污染致使1300多名兒童中毒;江蘇大豐、湖南郴州、河南濟源、福建龍巖等地區均因污染發生兒童中毒事件。2010年3月23日,在福建南平,對社會不滿的“失敗者”直接將屠刀揮向了學校的兒童。
二、社會失范產生的原因
ザ哦凱姆將畸形的勞動分工和癌癥進行了比較。他認為,某些癌細胞通過不同的方式不停生長,但并未形成一種可以被其他所有細胞分享的新的共有的機能,卻引發了一種突變的過程。社會有機體中的情況也是如此,某些細胞的膨脹也是以他者的犧牲為代價的。一系列“兒童血鉛中毒事件”,正是生產企業在利益欲望膨脹過程中,以犧牲兒童安全為代價的的產物。目前由于我國環境保護監管還存在漏洞,使某些排污超標的企業抱有逃脫被制裁的僥幸心理,即使被制裁,也因為懲罰力度較輕,造成了現有規范失效,成為經營者為追求利益而超標排污,不惜犧牲環境和他人生命健康為代價的一個重要原因,具體表現為:
1.違規行為缺少制度制裁和有力監管
ブ撇酶怕實拇笮∈俏ス娉殺敬笮 ⑽ス嫘形發生數量多少和程度大小的決定性因素。杜爾凱姆認為,當社會發生變化,傳統規范又不能對新出現的情況作出有效的回應時,失范的社會現象便由此而生。由計劃經濟過渡而來的市場經濟時代下,我國大量經濟行為、社會行為既不受舊規范的約束, 也缺乏新規范可循,導致對社會監控不力。我國工業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對環境保護相關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實施存在著滯后現象,使有的企業抱著僥幸的心理, 進行“經驗違規”有意識偏離新體制的要求, 冒風險超標排污,出現經濟失范行為。
2.違規行為懲罰力度不夠
ゼ囁睪統頭J潛Vと禾宄稍弊袷毓娣兜鬧匾函數。根據國務院頒布的《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分別對企業廢水、廢氣、固體廢物排放超標做了詳細的費用征收計算。有專家指出,目前環保部門對污染企業的懲罰嚴重偏輕,對企業主來說根本觸及不到他們的痛處。由于社會對企業污染環境行為制裁不嚴,企業為越軌行為付出的成本并不多,而收益卻是成本的幾倍甚至更多,在權衡成本和收益后,企業便可能選擇違規排污。
3.社會基本矛盾長期存在
ジ=南平實驗小學“3.23”兇殺案這樣行為失范的出現,宏觀上講,主要是由社會經濟因素造成。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的經濟增長較快,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是,落后的生產力又使中國各種社會關系、社會基本矛盾處于長期緊張狀態: 即社會生產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長期存在。目前,我國社會生產發展仍然不能充分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的雙重需要;社會還不能為逐年增加的勞動人口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形成了巨大的社會壓力;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其固有的弊端長期影響到社會的各個方面,社會沖突、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4.多元價值觀引發社會心理失調
ジ=南平實驗小學“3.23”兇殺案,兇手的犯罪行為屬秩序性失范,重要原因是由于其扭曲的心理因素造成,即所說的社會心理失調癥。由于社會急劇變革,造成已有多元價值觀念的沖突與碰撞, 進而導致道德規范這一社會規范內化的重要手段功能弱化,引起社會主體心態發生巨大變化,產生如公眾冷漠心態與相對剝奪感心態等過渡性、反常性的心理失調癥狀。若失調狀態不及時消解與調適,積累下來會造成社會成員對社會不公的怨恨,最終導致失范行為發生。
ゴ由緇嶁睦硌У慕嵌榷言,公眾冷漠是一種無意識的集體行為。由于功利心態的強化, 道德感的淡漠化,公眾責任感日益喪失,呈現出來一種冷漠心態,即公眾冷漠。兇手在交代作案動機時,提到自己婚姻和事業均不順,而“周邊的人看不起他”,導致其心理失衡,最終選擇了極端的方式報復社會。周圍人對兇手冷嘲熱諷、冷眼相看,應該說對兇手最終行為的發生,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
ビ牘眾冷漠相聯的另一種心態即相對剝奪感心態。隨著社會貧富分化加劇、城鄉二元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個人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社會地位隨之發生變動,社會成員不由自主地將自己的利益得失與他人進行比較時產生的一種不平衡心態。兇手將自己的遭遇與周圍人比較,認為自己很不幸,又無力改變現狀,“覺得活著沒意思”,正是在這樣一種失衡的心理狀態下,將屠刀揮向了手無寸鐵的無辜兒童。
三、社會規范的重建
1.構建現代社會新的道德規范體系
ザ哦凱姆認為:“一個規范只有當人們認為公正而且甘受約束時才有真正的效力,如果它只是靠習慣勢力和壓制來維持,那么,平靜與和諧只是假象,紊亂和不滿就會暗中滋長。”法治雖然具有絕對權威和相對的穩定性,但卻存在潛在的效應差異性和時空的滯后性。而個人所具有的道德精神則能促使或引導人們自覺遵守法律。因此,德治的推行將不斷優化變化著的人,減少規范制定和實施制度過程中潛在的負面效應。新的道德規范體系的建立,需從以下三個層面著手:
サ諞弧⒐菇ㄉ緇峋神,發揮社會價值對社會成員的凝聚作用
ド緇峒壑怠⒚褡寰神對社會、民族有著重要的整合和凝聚作用。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打破過去的計劃經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一部分人的社會價值觀在急劇變革中漸漸走向極端――拜金主義盛行、個人利益、享樂主義至上。因此,新形勢下必須與時俱進地構建與社會時展相符合的社會價值體系,凝聚人心、整合社會,為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精神支持。
サ詼、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發揮企業職業倫理的規范作用
ハ紙錐,我國職業道德缺失嚴重,許多企事業單位未明確自身所應肩負的社會責任,頻繁出現經濟失范現象。杜爾凱姆認為只有對與職業活動關系密切的群體做出有效規定的情況下,職業活動主體才可能認識到自己的責任與功能。因此,職業倫理應更貼近具體的社會生活,為人們提供最廣泛、最直接、最持久的道德生活環境,這樣才能具有更強大的道德力量。
サ諶、進一步培育和完善公民個人品德
サジ齙納緇岢稍斃形聚沙成塔,最終對社會發展產生不可忽視的作用。對于個人來說,如果自身缺乏規范意識和良好的個人品德,社會規范、職業倫理等等這些外在的東西很難起作用。因此,必須采取有利措施,培育和完善公民個人道德,使處在個體之外的社會價值和社會規范內化成個體自覺遵守的道德品質,從而提高社會運行效率,減少社會運行成本。
ト粽府官員具備起碼的社會責任感,在金錢利益面前能夠保持人民公仆的價值操守;若企業管理者能夠公平競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不忘兼顧社會效益,上述兒童傷害事件恐怕是不會發生的。
2.完善保障社會規范實施的控制手段
ハ執社會價值觀多元化,人們不再一味相信傳統社會時期宗教所宣揚的“神的判決”和“極樂世界”的誘惑,因而道德只能通過在現實制度上建立起善惡報償的獎懲機制而實現,即讓破壞社會發展的行為受到制裁,對促進社會進步的群體進行獎勵,最終使道德規范深入人心。建立在現實社會制度之上的社會機制,是轉型期中國社會新的規范體系確定的外力保障,是社會規范賴以實施的手段。進一步加強法制建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強化人們的集體歸屬感,鞏固社會制度基礎。在我國社會轉型過程中,新舊體制的交替無可避免地帶來的監控漏洞,進而造成局部性的社會失控。因此,重構社會規范體系,應重視完善控制手段和社會監督系統的建設,保證社會規范強有力的實施和監督。
四、結語
ノ侍餑譚邸⑽侍庖咼繅約捌淥危害兒童安全問題,讓我們把關注的焦點投放到“社會公共衛生安全”議題中,但事實上,這只是社會安全問題的一部分而已。我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社會總體上是一個控制度低、失范度高的社會,隨著人們物質欲望的增長,不擇手段地追逐金錢、財富等利益的失范行為將成為未來主要的社會問題。因此,必須完善新的社會控制機制,有效發揮社會規范作用,以實現社會和諧,優化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這一目標的實現,有賴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統一市場的發育成熟,有賴于意識形態的重新構筑,有賴于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社會失范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現象,消除社會失范任重道遠,需全體社會成員為此付出不懈努力。
おげ慰嘉南祝
[1]鄭杭生. 社會學概論新修. 3 版.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
[2]麻美英. 現代社會的失范和規范的重建 浙江社會科學 2000年第5期.
關鍵詞:環境法;生態安全;民商法;社會法
法律作為多元價值的所屬者,集合了自由、秩序以及正義等多元價值為一體,并由此構成了一個法律價值維度的對應體系。從一定意義上講,秩序即人與人、人與自然間存在或保持的某種穩定關系。而安全,則是相對于主體而言的,即主體在自身存在狀態上保持安全。就秩序與安全而言,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后者是前者的重點,即前者內涵價值的實質,便是后者。很大程度上,一個部門全體人員對安全觀的認知,其實可以直接反襯出其所在法制社會的進步。所以,從這一角度理解,法制社會的形成,可以代表社會轉型的成功。
一、民商法中對于交易安全的保障
(一)交易安全的不足
雖然從某種程度上講,民商法已經保障了交易的安全性,但是立足于民商法本身而言,其傳統的安全觀念,是在人和交易相對安全的基礎上構建而成的。所以,民商法的實質屬于針對個體本身的安全觀念,其最終目的是對個體的行為安全實施保護。另外,傳統意義上的民商法,其安全的內涵在于針對市場投機構建而成的合理秩序。也就是說,為該秩序設計的交易安全規則,僅僅只是對投機行為及其秩序進行的秩序化表達和公式化表達,并沒有社會安全這一整體觀念。就安全保障而言,其依靠的是人為監控和法律規則設防。但是,一旦某一行為危及社會整體安全時,民商法便嚴重缺乏法律相關的制約機制。在對環境資源進行市場配置時,由于環境屬于公共物品,該屬性決定了其不同于一般物品的交易。這不同主要表現為“交易的一方是政府,直接代表著環境公益,所以對合同的具體內容掌握著很大部分的監督權和管理權。以環境保護為基本目的,政府在交易中可以對標的物進行流轉和運用限制,而相關內容必須在合同條款中得以明確立項,這便給傳統意義上的合同法理論帶來全新的挑戰”。
(二)交易安全的確立
在民商法中,有一重要的概念,即交易安全。同時,該概念也是民商法中極其重要的一項價值。交易安全,顧名思義是指對成立且生效的法律行為主體進行保護和相信的信賴,且該法律行為具有屬實的交易性質。一言以蔽之,交易安全的重點在于對民事權利這一界限進行確定。在物權法中,其公式制度對交易安全的保障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如果無權不對其進行公式,那么在物權頻繁交易的狀態下,不僅無法保障物權交易的安全,連帶第三人的利益也會受到嚴重損害,這勢必會引發物權交易在秩序上的紊亂。而在債權法中,同樣對交易安全異常重視,無論是《合同法》制度,還是合同的保全制度,亦或是合同的抗辯權制度,都在推動和存進交易發展的基礎上,保障了交易安全的實現。不僅如此,商法領域也為交易安全確立專門的價值歸屬。
二、社會法對社會安定的保障
(一)社會安全的問題
就社會安全而言,其無論是對社會安全的維護,還是社會均衡發展的推動和促進,亦或是社會合作的增強,都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作為一個本位為社會利益的法律,社會法缺少了非常重要的部分,即沒有關注到生態環境這一關鍵問題。環境問題,其實不僅僅是經濟問題,同樣也是社會問題。從經濟這一視角分析,環境問題出現的原因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市場失靈、市場外部不經濟、規劃成本代際分配以及產權界定模糊等。而從社會這一視角分析,借助結構功能主義的理論,可以發現很大程度上,產生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價值觀的扭曲變形。所以,對社會成員的價值觀進行正確引導,使其發生轉變。不管是對社會環境的保護,還是對社會安全的維護,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但究其根本,無論何種理論模式,其核心內容都是社會系統本體的安全,并沒有對生態系統的安全進行考慮。所以,立足于社會安全觀,要想對環境問題和安全問題進行有效回應,就必須對環境問題相關的難題和挑戰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社會安全的確立
立足于法的價值,社會安全主要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針對交易安全,指社會整體的安全狀態。二,針對國家安全,指包含政治社會、市民社會等在內的人類社會整體的安全狀態。事實上,一旦社會成員生活于社會之中,就必然會產生生活風險。不管是年老疾病,還是自然災害,都是威脅社會成員生活和生存的主要風險。所以想要有效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盡可能地消除或減弱這些風險和威脅。由于我國經濟選擇的發展模式是外源性以及社會加速轉型等歷史和現實原因,我國社會安全出現了很多問題,不僅社會保障體系變弱、突發事件劇增,連帶信任危機也在不斷加劇。
三、生態安全的提出和生態安全的法律意蘊
(一)生態安全的提出
生態安全,其實是在繼承社會安全之后發展而來的,它引導人們從多元化的角度對社會安全和交易安全進行思考和研究。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生態安全已然成為社會穩定的決定性因素。故此,從某種程度上理解,生態安全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如此,便衍生出生態安全兩個層面上的意義。其一,生態安全是一種生態和人類環境之間和諧發展的狀態。其二,生態安全受法律直接保護,具有特定的法律意義。由此可見,生態安全的提出其實表明的是人民賦予其法律保護的急切渴望,而其發展則表明的是人民環境保護意識提升的迫切需求。鑒于目前我國環境的現實狀況,人民和政府都應該積極采取合理措施,以保護生態環境安全。
(二)生態安全的法律意蘊
就目前我國日益加劇的環境問題而言,為了滿足經濟、環境以及社會的客觀需求,法律自身也需要做出相應的改革。故此,生態安全在法律上便有如下層面的意蘊:其一,社會技術。這是生態安全的媒介,是利用傳統技術針對社會進行的改革和創新。其二,環境權利。環境權利是生態安全得以有效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現的方式主要是借助新型且先進的義務機制和權利機制。其三,人與自然。就生態安全而言,人和自然是其產生和發展的起點,其重點突出的也是兩者之間的自然聯系,而重點強調的,便是自然與社會安全的整體統一。總體來講,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是生態安全得以有效保護的根本,而生態安全則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對象,且會受到法律的直接保護。從生態系統的角度分析,無論是社會的存在,還是其發展,都不可能離開生態安全后獨立存在。所以,生態安全是全球人類的最終安全。
四、結束語
根據環境法可以知道,生態安全的發展已經超越了交易安全和社會安全,已然成為了法律安全中重要的秩序法基礎。所以,在我國生態文明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將環境安全和生態安全緊密結合,重點發揮其自身作用。
作者:劉淼杰 單位: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大學法學院
參考文獻:
[1]蔣春華.部門法本質問題的價值取向分析路徑探析———兼論環境法的本質[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3,02:48-55.
[2]馬波.論環境法上的生態安全觀[J].法學評論,2013,03:83-89.
[3]孔奕博.基于環境法上的生態安全觀透析[J].法制博覽,2015,13:87-88.
關鍵詞:公共安全;城市規劃;研究; 湘潭昭山示范區
Abstract:This research considered Xiangan zhaoshan representative area as the object of study. Based on the Public security theory, it aimed at establishing a thorough city security system and forming an emergency mechanism and equipping city security system with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contents of this paper include six parts: general situation of Zhaoshan’s public security; function division; planning for controlling flood and draining flooded field; planning for finding out major hazard source; planning for traffic safety; safety program for emergency. The research emphasizes on the content of city security and takes the city security as the goal to do the application study of city’s public security planning. It has its available significance and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city's safety integrity level.
Keywords:public safety;city planning;research;Xiangtan Zhaoshan representative area
中圖分類號:TU984.1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422(2012)05-0093-04
1 引言
公共安全是指城鄉及其人員、財產、生命線等重要系統的安全,重點是建立重大危險源、城鄉公共基礎設施供給、自然災害、疏散交通等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風險的安全防范體系。公共安全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鄉依法進行社會、經濟和文化活動,以及生產和經營等所必需的良好的內部秩序和外部環境的保證。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城市公共安全規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研究和建設城市公共安全規劃的體系,實施有效的城市公共安全規劃方案勢在必行。
近年隨著經濟的增長,人口及產業紛紛涌向城市,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化進程加快,各種自然因素、人為因素引起災害事故頻度和程度迅速增加,而且由于城市集聚了大量的人口、產業及財富,一旦發生災害,將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產生嚴重的社會影響,阻礙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均向人們提出了重視城市公共安全的警示。
據聯合國《減少災難的危險》報告,1990年,世界上共發生了261起自然災害,受災人數為9000萬;2003年,這兩個數字分別上升至337起和2.54億。13年間,全球受災人數幾乎增長了3倍。嚴重妨礙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秩序,對公共安全和社會生產力造成巨大破壞。人們對安全問題的廣泛關注,除了世界范圍內惡性滅害事件的客觀推動外,還有這更為宏觀的戰略政策背景。
因此,本文以城市安全為目標,進行城市公共安全規劃應用研究具有現實可行的意義,有助于提高城市的整體安全水平。
2 昭山示范區城市公共安全概況
2.1城市公共安全現狀
2.1.1地理位置
示范片區地處長、株、潭三市中心,從長株潭三市的區位分析,規劃區位于長沙、株洲、湘潭三市交匯中心,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距離三市均約20km,京廣鐵路、武廣高速鐵路、京珠高速公路、上瑞高速公路、320國道、107國道、芙蓉大道、紅易大道貫穿南北和東西,西面有湘江,水運條件優越,湘江航道向北可直達長江。具備良好的區位條件和交通條件。(圖1、圖2)
3 功能區劃
3.1.1 區域安全空間體系劃分
3.1.1.1區域用地及交通分析
昭山示范區現狀主要客貨運交通均依靠公路運輸完成。芙蓉大道即原107國道,紅易大道構成了“T”字形對外交通聯系通道,均為一級公路標準。京珠高速與上瑞高速以及蓮易高速呈“十”字形穿境而過,在示范區內尚無互通出口,最近的高速公路互通出口是位于示范規劃范圍南面約700m左右的竹埠港出入口。
3.1.1.2規劃區域的安全區劃
安全區劃一般分為三級――防災分區、防災圈和防災據點。防災分區以城市總體安全結構為基礎,以組團邊界、大的河流、綠化帶或交通通道為邊界,各自具有相對獨立的防災救災系統,同時各防災分區通過一級應急疏散通道相連,實現防災功能協調與相互應急救援。防災圈是公共安全規劃的最小獨立單元,可以街道為單位,具有相應規模的災害防御空間和應急救災空間,并具備六大防災系統――避難場所、疏散通道、消防、醫療、物資和治安。各防災圈通過二級應急疏散通道相互聯系,成為有機整體。防災據點是防災最基本單元,以社區為單位,具有組織協調應急救援、緊急疏散避難功能。
昭山示范區的安全區劃根據當地的實際現狀和總體規劃的要求形成為“三橫一縱一核五片區區”的整體分區,以規劃區內的交通主干與河流為分界,設立了5個防災區,7個人流交通防災疏散圈,5個防災據點,1個中心指揮所,境內主要道路為主要疏散通道,形成了城市完整的安全疏散體系。
3.1.2 安全通道及疏散
昭山示范區的安全通道主要以境內的交通道路為主,并在部分地方設置路障,以保證交通的暢通;人流及車流的疏散主要以各村部和城市廣場的開敞空間為據點組織防災避難疏散的需求,使城市安全的得到保證。
示范區的道路網在“兩橫一縱”的結構性路網基礎上,適應場地自然地形條件,滿足示范區建設要求,采用組團式格網布局。道路總體上按照干路和支路兩個等級進行布置。(圖3、圖4)
3.1.3 生命線工程
加強生命線工程建設,要害職能部門及生命線工程應配置自備電源,并有可靠的通信保障系統;加強道路系統建設,滿足避震疏散要求;供水、供力、通信等系統設施應按8度設防,加強消防設施建設,遠期形成城鎮救災減災系統;加強醫療設施建設,醫院門診及重要設施抗震標準應按8度設防。
4 防洪排澇規劃
4.1.1 防洪規劃
昭山示范區防洪工程體系為仰天湖防洪保護圈,保護圈長17.06km。仰天湖防洪圈目前只有仰天湖堤5750m,因此建議在仰天湖防洪保護圈段完善防洪堤的同時保證仰天湖休閑生態綠地與湘江的親水性。
4.1.2 排澇規劃
規劃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則,合理劃分排水分區,盡量減少輕低洼區排水負擔。考慮天然地面高程與洪水位的高差、高水位持續時間、低洼區現狀建設情況等,根據昭山示范區洪水和低洼區情況,經綜合分析,防澇措施以強排為主,盡量利用區內天然水面的調蓄削峰功能,減小排澇泵站規模。采取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方式,因地制宜,綜合治理,保證城市排澇安全。
4.1.3 預警系統
圖5-2是對干旱、暴雨、連陰雨、干熱風、冷暖災害等多種氣候災害的預警系統結構圖,系統共分三個大的模塊:基本氣候資料、監測分析、產品輸出。該系統利用歷史氣候資料和實時氣象資料,能對多種氣候災害進行實時動態監測與預警分析,可實現信息的自動采集、管理、分析及其服務的高度自動化。
4.1.4 應急體系
(1)重點部位:大壩、圍堰工程和臨時生產、生活設施及施工現場。
(2)應急方案:
①內部報警。②.對外報警。③人員撤離(若需要)。④抗洪搶險。⑤搶救。⑥搶救財物。⑦現場消毒和疾病預防。⑧善后處理。由辦公室人員負責。
5 重大危險源布點規劃
5.1 重大危險源的安全控制措施
1)首先要保證危險源安全運行和儲存的設備、設施本質安全化。本質安全化是安全生產中的一個必備條件,對于重大危險源而言,則是十分必要的。每個公司的工業鍋爐,國家對其設計、制造、安裝都制定了國家標準,并且安排了定點廠家,由主管部門委派專業監督人員對每臺鍋爐的制造進行監察,這就保證了鍋爐的制造質量,也是本質安全化的重要一環。
2)常規的防范措施不可忽視。企業的廣大員工在對重大危險源的管理中逐步積累出一些經驗來預防危險源的逆變。對于化工企業各種油、氣、化學危險品儲罐為確保安全而常用的水降溫措施,定期試驗安全閥,定期清洗儲罐,定期防腐除銹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辦法,也是不可缺少的預防手段。
3)增強人員的安全技術素質,提高安全操作的標準化程度。人的不安全行為是造成危險源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增強危險源管理人員的安全技術素質,是預防事故發生的關鍵環節。從事危險源管理,操作的人員必須事先經過專業培訓、考核,合格后發給證書,才能上崗作業。在日常工作中,還應不斷地進行學習、教育,掌握各種監測儀器、儀表的用法,緊急避險措施的實施辦法。
4)對于各個公司所排出的有毒廢氣廢水廢渣都應引進最新的設備及方法進行環保處理后再進行妥善的排出。
6 交通安全規劃
6.1 昭山示范區道路交通安全概況
6.1.1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規劃目標
建議昭山示范區道路交通安全規劃的具體目標是規劃20年內降低道路死亡10%,規劃20年內減少道路碰撞數10%,減少行人碰撞次數,提高重型車輛道路交通安全,減少運輸車輛碰撞事故,提高運輸交通安全。
6.1.2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控制措施規劃
①改善道路基礎設施
對昭山示范區道路和交通設施情況多渠道開展調查研究,主要措施包括:改善道路設計,提高道路技術標準和路面質量,加快干線道路的改造,實行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分離。另一方面,增加和完善各種標志、標線與信號管制等配套交通安全設施。在主要的十字交叉路口設置紅綠燈和互通式立交,主要道路兩側如果沒有實體的依仗應設計防護欄,以減少事故的發生。
②交通事故黑點
通過對昭山示范區內所有的交通道路事故易發生的地點,如陡坡路窄無提示牌,尤其是某些交叉路口最容易發生事故,對于這些地方應選擇各個角度設置顯眼易見的減速提示牌提醒行人和司機。
③設置綠化防護帶
昭山示范區境內的道路交錯復雜,還有鐵路干線穿插而過,在重要道路與鐵路兩側結合道路綠化設置相應面積的綠化防護帶。
6.1.3道路交通事故應急交通方案
①道路交通事故應急交通方案
由昭山示范區交通主管部門建立應急領導小組,設立指揮中心,加強監測與預警,建立應急機動力量,對事故進行分級并建立相應的響應機制,組織警力和相關責任單位及時處理事故。
② 加強道路交通事故救援
建議在昭山示范區西邊城區采用智能交通引導,在獲得路面交通的信息前提下,選擇最佳路徑進行救援;高快速路則嚴格管理,保障救援車道的暢通。
此外,考慮到昭山示范區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建議:
在交通量大、交通事故頻發路段,增設一個車道,加強交通監控管理,使之專供救險車輛使用;目前昭山區內主干路基本有公交專用道,在加強管理(限制非公交車占用)的前提下,將其作為交通事故的緊急救援通道;建立實施飛機救援系統,建設與之配套的專用機場,重大交通事故及緊急情況下使用直升飛機救援。
7 突發事件安全規劃
7.1 防火消防
7.1.1規劃原則
明確功能分區,便于防火隔離和加強易燃企業防火防爆建設。工業倉儲用地相對集中,并用道路、綠化帶與其他功能區分隔;居住區建設要充分考慮消防要求,建設管理好消防通道及消防設施,取締棚戶區,逐步解決一些火災隱患點;加強公共中心保護工作,對一些重要公建設施要重點保護;城鎮建筑按有關規范,實行防火設計,提高耐火等級和內部消防能力,降低火災發生和蔓延的可能性。集貿市場或營業攤點的設置,不得堵塞消防通道和影響消火栓的使用。
7.1.2防火分區
消防規劃根據昭山示范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及建設基本情況,綜合評價引起火災的危險程度及火災所能造成的災害程度、影響程度,將昭山示范區按消防保護標準劃分為甲、乙、丙三類消防安全保護區域。
7.1.3防火工程規劃
7.2 突發衛生事件
突發事件一旦難以避免地到來,就必須啟動緊急處置機制進行應對。因此,緊急處置機制的建設是應對突發事件的核心環節,直接關系應對的質量與效率。
7.3 突發社會安全事件
突發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發事件、恐怖襲擊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經濟安全事件以及規模較大的等。
建立健全高效的社會安全事件預警系統,需要全面整合社會信息資源,構建完善的信息網絡,暢通信息通報渠道,建立準確及時的信息收集、報告、分析、研究體系,及時對信息進行分析評估,對社會安全安全隱患進行預測。
7.4 突發事件安全機制
7.4.1建立和完善信息公開機制
向社會提供真實可靠的公共信息是政府和媒體的社會責任。尤其是在全球化時代,這些信息不僅關系到本國公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還直接與外國公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相聯系。信息的公開,特別是對那些涉及到重大公益的災難性信息,就更應該及時準確地提供給公眾。
第一,逐步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第二,建立預警信息機制。第三,構建多層次的信息平臺。第四,建立與新聞媒體之間的溝通和合作機制[媒體作為政府主體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的喉舌和宣傳工具。
7.4.2建立干部問責機制
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了違反本法應負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一是地方各級政府和縣級以上政府部門違反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的處分責任,包括不作為的法律責任和亂作為的法律責任;二是有關單位不履行法定義務的行政處罰責任;三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的法律責任;四是單位和個人不服從或者不配合行政機關應急處置的法律責任;五是單位或者個人的侵權責任;六是突發事件應對中的刑事責任。
7.4.3建立心理危機干預管理機制
第一,建立社會支持系統。第二,進行認知干預。第三,提供準確信息。第四,幫助居喪者順利度過悲哀過程。第五,提供積極的應對方法。第六,配合藥物治療。第七,建立與完善心理危機干預機構和網絡。
7.4.4建立公共財政應急機制
公共財政應急機制是防范和化解公共風險的最后一道防線,自然也是應對突發事件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各種公共突發事件一旦來臨,財政總是難以置身事外。
8 結語
城市公共安全規劃是城市規劃的重要內容。在規劃內容上,新的城市公共安全規劃比傳統防災減災規劃更豐富、更綜合系統化,不僅包括傳統自然災害、火災事故等,更包括生命線系統保障性規劃、公共衛生、應急體系規劃。在規劃層次上,從傳統的預防工程延伸到預防、應急、恢復重建的工程及非工程性管理建設體系。在規劃的科學性層面,增加了公共安全研究的內容,新的公共安全規劃更力求與規劃評價的內容結合,提升規劃的科學性。在規劃的空間體系層面,進行圈層化設計,強調綜合避難圈和應急救援圈的建立,形成公共安全的空間系統。
參考文獻:
[1] 董華,張吉光. 城市公共安全―――應急與管理. 安全科學于工程出版中心. 2006.
[2] 吳越,吳純.基于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規劃研究――以長株潭城市群為例.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9.
[3] 沈莉芳,陳乃至.城市公共安全規劃研究[J].規劃師.2006.
[4] 吳越,康光宗,楊禹華.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區重大危險源安全規劃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6.
>> 強制醫療如何強制 刑事強制醫療程序探究 論刑事強制醫療程序 刑事強制醫療程序適用思考 解密強制醫療 精神病人刑事強制醫療制度研究 我國刑事強制醫療程序研究 我國刑事強制醫療程序初探 淺議新刑事訴訟法中的強制醫療程序 新刑事訴訟法視野下的強制醫療 試論新刑訴法下刑事強制醫療程序的檢察監督 對刑事訴訟中強制醫療程序的認識 對刑事訴訟中強制醫療程序的解構與完善 我國精神病人刑事強制醫療制度的缺陷與建議 強制醫療執行監督的實踐探索 完善強制醫療制度的設想 強制醫療案辦理攻略 關于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程序的分析 淺論我國精神病人刑事強制醫療程序的構建與完善 淺析對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及其法律監督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2013-05-12].
[3]汪海燕,王迎龍.如何完善我國刑事強制醫療程序[J].學術界,2012,(10).
[4]范肖冬.對未危害社會安全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采取強制醫療措施的可行性探討[J].中國衛生法制,2009,(5).
[5]方志堅.強制醫療:防衛社會還要保障人權[N] .檢察日報,2003-08-20.
[6]盧建平.中國精神疾病患者強制醫療問題研究[C]//王牧.犯罪學論叢(第六卷).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8:29.
[7]劉俊榮,肖玲.精神障礙患者非自愿住院醫療的倫理審視――兼評中國《精神衛生法(草案)》中的非自愿住院醫療制度[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
[8]李娜玲.刑事強制醫療程序的法律思考[J].人民司法,2012,(1).
轉型期社會公正和諧社會當前,社會公正成為社會各階層廣泛關注的一個重大問題。經過30年改革開放,我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均GDP從改革開放初200多美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6767美元,但現在社會不公現象日益凸顯,由此引發了種種社會矛盾沖突。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涉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應該讓正義成為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首要價值,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來看待。
一、社會公正的界定
(一)公正與公平的區別
公正所側重的是社會的基本價值取向,并且這種價值取向具有正當性。公平帶有明顯的“工具性”,強調對待人或事情的“同一尺度”,至于尺度本身是否具有正當性,則不予考慮。公平應當服從于公正,對于公正,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定義:就是給每個人他(她)所應得。每個人應該得到的給了就是公正的,不該得到的給了就是不公正的。問題是,“應得”包括哪些具體內容,在不同的時代條件下,人們對于社會公正的理解不一樣。
(二)社會公正的基本規則
在現代社會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公正包括以下四項基本規則:(1)基本權利的保證(底線的規則),就是一個人出生以后,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智商高還是智商低,就具有了與他人平等的一樣的基本權利。(2)機會平等(事先的規則)即凡是具有相同能力、相同意愿的人,他們的發展前景應當是大致平等的,即機會平等。(3)按照貢獻進行分配(事后的規則),財富如何進行分配?應當依據勞動、技術、資本投入多少得到分配。(4)社會調劑(調劑的規則)財富分配完,有的人多,有的人少,時間一長差距又大起來,會使群體之間產生一種隔閡,甚至抵觸,對社會安全形成了不利的影響。也不利于社會資源的開發,無論從社會的合作團結,還是從社會資源開發、長遠效率來看,都有必要進行再次分配,社會調劑。
(三)社會公正的基本價值取向
社會公正價值取向:一是讓全體公民共享社會發展成果;二是為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第二個價值取向不要停留在共享這個層面,如果停留在這個層面,時間一長,肯定是平均主義的社會,沒有了活力。兩個價值取向缺一不可,共享強調底線的確保,自由發展強調不封頂,有多大創造了盡情發揮,如果人的能量大批地自由發揮出來,對整個社會的貢獻是極大的。
二、中國現階段社會結構層面上的不公現象
我國城鄉差距較大,社會不公聚焦點都在貧富差距問題上,主要在社會結構層面,至少存在三個明顯不公:
(一)從基礎階層或是從民眾層面看
我國貧富差距持續加大,社會階層趨于固化,已引起一系列社會問題。從基礎階層或是從民眾層面看是社會主要群體的弱化趨向,大量的工人和農民的生活十分困難。以個體心理與社會心態的映射關系為基礎,從社會階層角度出發,民眾層面與社會現實條件下公正世界信念對不同社會階層的個體與社會功能。在理論方面嘗試對公正民眾層面、基礎層面領域進行拓展,同時也有助于了解不同社會階層民眾的公正社會信念狀況,為培育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提供建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從較高位置的階層層面看
精英群體起著不可替代、甚至是引領性的作用,現代社會越來越離不開精英群體。精英群體分經濟精英群體、政治精英群體和知識精英群體。三大精英群體互動規則應當是:分工明確,邊界嚴格。但現在精英群體出現了利益結盟的跡象,由此所產生的腐敗現象,至少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涉案金額越來越高;二是腐敗方式五花八門;三是惡性案件開始出現,這無論是對社會安全、黨的公信力都有危及。
(三)公共投入優先順序的優先次序
對執政黨和政府來說,最主要的職能就是維護公平正義、改善民生,這個職能是通過公共投入來實現,這就引申出一個重大問題,對公共投入的優先順序怎樣安排才是公平合理,現代社會建設比較成功的國家,無不印證了就公共投入優先順序而言應當以民眾基本需求為基本著眼點,這是規律,也是結論。即所有公共資金在最早支出的時候首先考慮基本民生問題,只有改善差不多才考慮其他。在公共財力相對有限的情形之下,公共投入不可能在多個方面同時實施,同公共事業相關的各種難題不可能同時解決,在某個具體時段當中公共投入必須有重點地進行。也就是說,公共投入應當有一個次序的排列,最為重要者理應置于優先的位置,而不能被顛倒。公共投入問題的優先次序不僅事關社會的公正問題,而且直接影響到社會經濟發展的整體質量。如何來確定公共投入的優先次序問題呢?應當本著先考慮基本的民生問題、再考慮發展的原則來進行安排。我們可以去結合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來進行思考。馬斯洛把人的需要體系分為五個層次。這五個層次的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排列順序分別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一般來說,前一個需要層次得以滿足之后,便會出現對后一個需要層次的要求。對于公共投入的順序而言,道理也是一樣的。就公共投入的次序而言,有基礎者、次基礎者、再次基礎者之分,因而其優先程度也有區分。顯然,基本的民生問題屬于基礎者,應當放在優先的位置。
三、應對思路與措施
我國社會不公問題是在社會急劇轉變時期出現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曾遇到這些問題,解決社會不公關鍵是要有歷史責任感,敢于擔當的勇氣。
(一)以社會公正為依據進行基本的制度設計和政策安排
中國面臨的社會矛盾問題復雜多樣,千頭萬緒。應當立足于社會公正來制定基本的制度和基本政策。
第一,社會公正是一個事關基本制度設計層面上的問題。社會公正不僅是一個事關扶貧解困具體政策層面的問題,更是一個事關基本制度層面的問題。社會公正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屬性,社會公正是社會主義制度的首要價值,就是指這一層意思。
第二,準確把握社會公正的基本立足點。社會公正的基本立足點應當是客觀、中立的。國家對于社會各群體的基本態度應當是,站在社會整體的立場上,以維護每一個社會成員和社會群體的合理利益和基本權利為基本出發點,不管這個人是窮人還是富人,不能厚此薄彼。現在社會公正我們提倡共享和自由發展,強調共享還要維護每個人的基本權利,公平正義。例如,關于拆遷問題,有地方強拆,不保障基本權益,有地方補貼離譜照成新的不公,由此應該看到,社會公正應該是一碗水端平,客觀中立,以維護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為出發點,都應得到一視同仁的保護。
(二)建立一個初級民生保障體系
初級民生保障體系的基本內容初步做到: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初級民生保障體系的基本特征是低水準、廣覆蓋、有實效。在現有基礎上我國每年追加一萬億就夠了,民生保障體系建立起來意味著共享邁上了巨大臺階,意味著內需拉動邁上了巨大臺階,有了保障,民眾敢于動用自己的錢來消費,內需就會上去。對黨的信任就是看政策能否給自己帶來實惠。社會安全隨之會得到極大的改善,執政基礎也會得到極大鞏固。初級民生保障體系建立起來意味著從基本面上可以穩定中國社會。
(三)形成一個合理、公正的社會分配結構
關鍵詞:城市燃氣;安全管理問題;解決措施
引言
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是我國整體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的重要體現,是我國提前進入現代化科學技術發展階段的表現形式。燃氣工程是城市發展的重中之重,影響著我國經濟的繁榮發展。由于燃氣具有易燃易爆以及有毒性、易揮發的特性,導致城市居民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所以必須重視燃氣的安全管理工作,這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影響著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
1 城市燃氣安全管理問題分析
1.1 管道施工質量不滿足要求
施工質量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分別是管道防腐層的施工質量以及管道的焊接質量,在對防腐層進行施工作業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三種類型的問題,分別是防腐層材料的質量相對較低、防腐層與管道外壁之間連接不緊密以及防腐層破損問題,這三種類型的問題都會使得管道外壁的腐蝕速率加快,進而對管道的運行安全產生較大的威脅。由于城市燃氣管道的走向以及結構都相對較為復雜,所以焊接點的數量遠遠超過了長輸管道,如果焊接質量較低,則管道的承壓能力也將降低,管道的使用壽命大大縮短,進而影響管道的使用安全。
1.2 城市燃氣安全管理不夠完善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劇,城市規模的不斷增大,帶來更多機會的同時也帶來更多隱患。但是我國目前的城市管理還存在很大的漏洞,管理制度不健全,權責不清,出現問題時無人去解決,也并不知道如何解決;另外對于燃氣管道工程也沒有詳細的管理規章,無法保證燃氣管道的質量;最重要的是由于施工單位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在建設過程中影響管道的質量,而某些施工單位存在的違法違規操作問題,更是影響城市燃氣工程的質量。
2 加強城市燃氣管理的對策建議
2.1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深化燃氣管理人員安全管理意識
從分析燃氣事故的原因中不難看出,即使是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仍無法確保燃氣用戶在使用時不出現問題。所以,燃氣企業要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深化燃氣工作人員安全管理意識。燃氣管理人員應該立足于當前城市燃氣安全管理現狀,明確當前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問題,積極結合安全管理工作內容及要點,全面深化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識與安全管理素養,定期參加安全管理培訓、技術經驗交流、安全知識競賽等活動,高度重視燃氣用戶用氣安全。每次安檢除檢驗燃氣器具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安全工作外,更應注重提醒燃氣用戶正確使用燃氣,如建議用戶平時加強自檢,保持室內通風,使用完畢及時關閉氣源閥門,避免火災和中毒事件的發生,切實為城市燃氣用戶提供穩定、安全的燃氣供應服務。
2.2 提高管道設計質量
在進行管道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完全根據設計規范內容對管道進行全面的設計。首先,城市燃氣管道必須與其他設備和建筑物之間保護合理的距離,如果地下設施的分布較為密集,工作人員無法根據安全距離對管道進行設計,則需要對燃氣管道添加安全保護設施,以防止建筑物或其他設施對燃氣管道的運行產生影響;其次,如果城市內非常容易出現內澇問題或者其他類型的地質災害,則設計人員需要加強燃氣管道防腐方面的設計內容,同時盡可能提高管道材料的強度,全面保障管道運行的安全性。
2.3 立足于可靠性展開維修管理工作
燃氣設備維修管理工作要立足于設備的可靠性和設備故障后果,制定行之有效且系統性較強的維修策略,通過全面分析和評價設備故障,來制定一個既經濟又安全的維修策略。對于故障后果的評價包含:第一,潛在的設備故障,目前不會影響社會安全運行,當故障發生后會造成巨大危害;其二,安全故障;其三,運行故障;其四,非運行故障。而診斷上述故障的方法有:結合設備性能檢測、人的感官檢測以及狀態檢測等。除此之外,上述故障的維修辦法有應用檢查診斷技術,確定開展預防維修工作;定期維修或者是檢查之后運用的維修方法,用在視情維修方法的延伸;故障之后維修,應用在不重要的設備上。立足于可靠性的維修管理策略,相關人員結合故障程度,全面分析各設備的故障就功能,系統研究出每臺設備的針對性維修方案。
2.4 完成材料的質量檢驗
由于天然氣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的特性,燃氣管道材質在選擇上必須有所重視,這是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所以在燃氣管道工程施工前首要進行的就是做好材料選購和質量檢驗工作,確保所選購的材料其規格和性能指標能夠保證施工的各項要求,并具有相關的質量認證證書。在施工材料進場前還需對建筑材料進行二次復檢。其次,對于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一定要做好保存工作,避免環境因素或人為因素對材料造成損害。最后,在進行施工作業時,要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選擇最為適宜的回填槽材料,延長燃氣管道的使用壽命。
2.5 加速改造老舊燃氣網
由于燃氣管網十分龐大以及年久老化問題,單單通過維修管道來解決老舊燃氣管網損壞的問題十分困難,并且會造成很大的工作量,比如在燃氣管道漏點排查方面,所以只有加速改造老舊燃氣管網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大多數老舊的燃氣管網多數都發生在老舊城區,改造的方面不僅僅局限于燃氣管道,各類城市基礎工程的多次維修給燃氣管道實際的改造工作帶來了很多的障礙,所以相關單位應該事先做好老舊燃氣管網的線路梳理工作,整合整個線路中需要改造的方位,并且提前做好風險管控工作,一旦發生意外情況能夠得到及時的處理。另外,在管道線路整合完畢后,應該事先報告給相關部門,最后由政府相關部門統一規劃實施整改工作。
2.6 積極向燃氣使用用戶進行宣傳教育
在現代化社會背景下,積極向燃氣使用用戶進行宣傳教育,不僅可以讓用戶可以合理且安全的運用燃氣設備,還能慢慢的提升用戶的安全防范意識以及維護管理觀念,從而有效規避和預防安全事故出現,確保用戶生命財產安全,為社會安定發展提供有利條件。據相關調查顯示,在最近幾年發生的燃氣事故,多半都是因為用戶欠缺安全應用意識,和沒有認識到城市燃氣設備維護管理的現實意義。無法第一時間發現設備異常情況以及損壞部位,致使燃氣發生泄漏情況,另外盲目的運用電器,導致明火爆炸事故屢見不鮮。從此能夠看出,積極向燃氣使用用戶進行宣傳教育勢在必行。通過采用多元化的手段向用戶普及正確且安全用氣的知識、燃氣設備維護管理的知識等,讓社會群眾都能做到正確且安全的運用煤氣,減少煤氣事故發生率,保證社會安定。
結語
總而言之,一切燃氣事故的發生都是由于管理不嚴導致的,所以必須加強城市燃氣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科學的、合理的、完善的、確實可行的安全管理體系應盡早提上日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后面的各個環節。燃氣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十分細致,雖然這個任務很艱巨,但我們必須要不斷地學習先進管理辦法,不斷地總結完善,攻克這個難關。
參考文獻
[1]王洪章.城市燃氣工程施工及安全生產運營管理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 ,4 (6 ):161-162.
[2]趙興華.城市燃氣泄漏的危險分析與安全防范對策[J].中國石油石化,2017 (8 ):25-26.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一種現代企業的安全管理模式,是先進的安全管理方法,在當今世界先進企業中得到廣泛的認同和應用。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有責任、有義務為職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安全保證;企業工會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者,維護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健康合法權益,是工會組織履行維權職責的重要任務,也是發揮國有企業工會組織特殊作用的重要方面。因此,在企業推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過程中,研究和探討做好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方式方法,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切實加強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認識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企業安全工作中一種全新的工作標準,做為工會工作者,必須加強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認識,才能在構建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這項工作中發揮工會組織的特殊作用。所謂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就是企業通過一系列標準為勞動者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以及企業對職業健康安全工作進行控制的思想理念及管理方法。其目的就是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改善物的不安全狀態,形成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使企業為職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職工也具有我能安全、我會安全的能力,從而有效控制風險、確保安全生產和員工的生命安全與健康。通過推進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工作,促使企業有效控制和降低各類危險、危害和事故風險,強化安全生產管理,更進一步保障企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和職工的健康安全。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強調通過系統化的預防管理機制徹底消除各種事故和疾病隱患,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企業通過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安全生產管理在內的所有生產經營活動實現科學化、規范化和法制化。作為鋼鐵企業,盡管在貫徹、實施《安全生產法》的過程中,通過大力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安全觀念、管理、行為、物態文化建設等方面已經建立了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體系的框架,逐步走上依法管理的軌道,企業安全管理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是要建設成為精品板材基地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鋼鐵企業,在各項管理工作中也必須積極地與世界接軌。要建立具有鋼鐵企業特色的現代安全管理模式,就必須用先進、現代的安全管理方法,規范安全管理工作,提升鋼鐵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績效。建立和運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這一系統化、程序化的現代管理模式,就能夠促進鋼鐵企業由傳統安全管理向現代安全管理的快速轉變。因此,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強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工作。工會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設當中,維護企業整體利益的同時,維護職工的切身利益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充分認識工會勞動保護工作肩負的責任
目前,鋼鐵企業技術改造任務繁重。在尋求企業生存和更大發展、特別是在技改建設的過程中,片面強調“時間就是金錢”,追求速度、搶工期的現象普遍存在,施工現場交叉作業、施工環境惡劣,職工的健康、人身安全受到較大威脅。在這種情況下,非常需要工會組織切實加強勞動保護工作,維護職工的權益。現實的工作需要工會勞動保護工作必須得到切實加強。
工會勞動保護工作還肩負著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的重任,必須切實做好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維護好職工安全健康權益。同時,開展好工會勞動保護工作對促進企業發展、建設和諧企業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三、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工作中做好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途徑
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工作中做好工會勞動保護工作,要突出工會工作的特點,積極參與到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當中。1、做到“源頭”參與。“源頭”參與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障。在企業制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針目標、勞動保護工作條例、規定等重大事項和規章制度時,工會要代表職工參與這些規章制度的制定,參與影響作業場所人員職業健康安全的任何變化的討論;參與職業健康安全事務。要站在職工的立場思考問題,提出意見,從而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就職工關心的勞動保護問題,與行政展開積極的對話、協商,使職工的利益得到切實的維護。在代表職工與行政簽定的集體勞工合同中,對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內容定期檢查落實。2、做到過程參與。在具體工作中,一是要發動和組織職工搞好危險源普查辨識、等級評定、措施制定、以及預案編輯工作,協同行政部門在醒目的地方、部位懸掛警示標識,提示職工注意安全;二是在職工衛生健康方面,注意噪音、有害氣體等方面對職工身心健康的侵襲,建議并督促改善工作環境,設立隔音間、安裝有害氣體報警器,配備必要的 血壓測量儀器,時刻關注職工的身體狀況,做到及時預防和治療,同時還要定期組織職工進行健康體檢;三是注意勞動保護的佩帶,教育和培養職工文明的行為規范,樹立良好的企業職工新形象。3、檢修施工中有效參與。工會應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職工代表對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中的職業健康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是否做到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進行監督和視察,從根本上維護職工始終在良好的環境下工作。同時,對發現違章指揮、強令工人冒險作業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現明顯重大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有權提出解決的建議;發現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情況時,工會要責無旁貸地向行政建議組織職工撤離危險場所。4、做好檢查和視察,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環境。工會組織一是可以依法組織職工參加安全生產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維護職工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定期組織員工代表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情況做現場調查;二是可以通過獨立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必要的指導,同時還可以給予必要的考核和處罰,以達到促進工作的目的;三是可以組織職工代表就勞動保護發放標準、配備范圍、以及質量等有關勞動保護工作進行專項視察,從而推動工會勞動保護工作不斷發展;四是要不定期組織開展有益于職工職業健康安全的競賽活動,并且把職業健康安全作為班組建設的重要內容,與生產安全部門聯合開展班組安全競賽,營造鋼鐵企業特有的安全文化氛圍。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