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科普小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倍他樂克;更年期心律失常;普羅帕酮治療
更年期婦女,其卵巢功能由盛轉衰,受這一變化影響會發生復雜的生理以及心理改變,其中較常見病癥為心律失常[1,2]。由于內分泌發生變化,患者會有胸悶、煩躁以及氣短等心律失常癥狀出現,進而引起心理變化。本文主要分析倍他樂克聯合普羅帕酮治療更年期心律失常臨床治療效果,療效明顯,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從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更年期心律失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0)與觀察組(40)。本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失眠、胸悶以及氣短等癥狀,通過24h動態心電圖監測或心電圖檢查,確診為心律失常。對照組中,年齡為45歲~64歲,平均為(55.34±6.34)歲;病程為1個月~1年,平均為(5.34±1.34)個月。觀察組中,年齡為46歲~66歲,平均為(55.43±6.56)歲;病程為1個月~1.2年,平均為(5.22±1.13)個月。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P>0.05,無統計學意義,但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更年安(國藥準字Z20013130,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樂仁堂制藥廠,規格0.31g)治療,6片/次,3次/d,1個療程為2w,持續4個療程治療,治療期間配合使用谷維素與維生素。觀察組采用倍他樂克聯合普羅帕酮治療,倍他樂克(國藥準字H32025390,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口服,50mg/次,2次/d;普羅帕酮(國藥準字H13021670中諾藥業(石家莊)有限公司),100mg/次,2~3次/d,1個療程為2w,持續4個療程治療。
1.3療效評價標準 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患者早搏正常,恢復正常血壓,無不良情緒,即為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有效緩解,患者早搏減少,血壓接近正常,不良情緒緩解,即為有效;治療后,血壓、早搏、癥狀等無任何緩解,甚至加重,即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統計分析采用SPSS 14.0軟件,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采用例(%)表示,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采用x±s表示,P
2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00%,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501,P
3討論
在女性更年期中,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為卵巢功能衰退,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會發生明顯降低,造成內分泌變化,存在異常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情況,對女性患者工作與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最近幾年來,女性生活壓力加大,發生更年期心律失常概率明顯增加,對女性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產生嚴重影響[3]。對于女性來說,心律失常有著較大威脅,需要采取相關措施防止加重病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確保睡眠充足,失眠會使女性心臟負荷加重,這會引發心律失常,所以女性更年期時要確保睡眠充足,緩解不良情緒,避免發生心律失常;保持良好的心態,對于生活心態要豁達,切忌大喜大悲,以免對心臟產生沖動刺激;更年期女性患者,需要定期來院檢查,一旦出現問題及時處理,嚴格遵醫囑服用藥物,防止用藥不當使得病情加重。
更年期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常與更年期一起治療,倍他樂克屬于β受體阻滯劑,在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療中得到普遍應用,同時在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與胸痛等治療中,效果較為明顯。但倍他樂克需持續用藥,劑量過大會引發低血壓、心動過緩、肢端發冷等癥狀,通常采取聯合用藥方法。普羅帕酮是一種譜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藥物,擁有競爭性β受體阻滯作用與膜穩定作用,能使心肌興奮度得到明顯降低,并且能夠高效作用于心房傳導纖維、心肌,普羅帕酮藥效持久、起效快,在心律失常治療中效果明顯;不良反應小,臨床以舌麻、口干等輕度癥狀為主要表現。倍他樂克聯合普羅帕酮用藥,通過抗心律失常藥效起到協同作用,消除患者臨床癥狀,同時能減少倍他樂克使用劑量,不良反應明顯減少。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0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雷晉,李彥.益心舒膠囊治療更年期女性心律失常療效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07(09):111-115.
[2]易輝,梁晉川,吳音,等.胺碘酮聯合倍他樂克治療室上性心動過速伴高血壓的療效[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2,04(06):98-100.
第一個實驗是1分鐘叫賣自己的缺點。“大家先做個1分鐘自我介紹吧,不過我們的介紹有點反傳統,要用1分鐘介紹一下自己缺點。”梁嘉歆認為,其實所謂的缺點也有可能在別人看來是優點,只是我們的認識不一樣而已。比如說“倔強”的另一種解釋可能是堅持、不輕易放棄。這是來自于梁嘉歆自己的觀察,“人們在介紹自己的缺點時往往更加真誠、坦率,而不像介紹優點時那樣喜歡添油加醋。”
大家熟絡起來,便開始了第二個實驗1分鐘形象改造。有時候打破生活的惰性只需要從外形改造開始。生活中的小彤是一個文靜而矜持的乖乖女,她的愿望是做一個志愿者,去幫助那些生活在底層的艾滋病患者。梁嘉歆問她,你能忍受周圍親朋好友的非議嗎?于是小彤決定去做一個化身超人的嘗試,不顧原來的美女形象,披紅掛綠用彩布把自己裹成奇怪的咸蛋超人造型到繁華的大街上扮演雕塑,這對于平時的她來說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但這個不一樣的時刻讓她覺得,“打破自己生活中的惰性思維其實可以從改變自己的形象做起,這個實驗真的很好玩。”
實驗最開心的部分當然是最后的一個環節——瘋狂想法集合站。參加的每個人都有一個小小的渴望完成的夢想,這個夢想可以是五分鐘前忽然迸發出來的奇思妙想,可以是上個月開始設定的計劃,也可以是懷揣已久的人生理想。梁家歆告訴我們:“六十秒的分享雖然不足以完成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兒,但可以讓靈感復制,讓自己突破,或者學到幾個沒聽過的新詞兒,這已經足夠了。”
有人提出在廁紙上引入商業廣告,以解決廁紙的費用問題,說不定衛生紙就能普及到中國每一間廁所;有人想到偏遠山村里,給那些從未見過照片的人拍照,并把拍立得照片送給他們……小彤說,無數次在北京擠地鐵的經歷給了她豐富的素材,她打算生產“我在某站下車,到站請叫醒我”的貼紙,供地鐵嗜睡者使用。每個人的夢想有大有小,但分享夢想的過程是美好而激情的,在短短幾分鐘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宣讀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需要勇氣,更需要堅持。
這個好玩活動得到了不錯的反饋。有人問:“這個活動的意義在哪?”梁嘉歆沒想那么多,“我只是覺得這個活動很好玩,想讓大家知道人生中有那么1分鐘,能夠聽到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就這么簡單。”
1~5分鐘微課程
2010年8月,梁嘉歆從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研究生畢業。她發現身邊的好多年輕朋友都因為環境的沉悶漸漸喪失了生活的熱情和求知的快樂,于是就想,能不能創立一個點燃大家生活激情的平臺呢?和自己的專業一結合,她還真找到了一個不錯的方式,那就是1分鐘微學堂。“這是一個好玩的心理微知識體驗社區,我想用它讓大家刷新思維,做出行動改變。”
1分鐘學堂的網站開起來后,梁嘉歆發現自己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可以派上用場了。她首先開設了1~5分鐘的好玩的微課程,分享簡單有趣實用的心理學微知識。以網絡為平臺,打破地域的界限,只要能用電腦和手機上網就能獲得新知識。“這些知識能讓大家避開灰暗心理的陷阱,獲得更多的生活正能量。”
有一次,在廣外的一次活動中,大學生小美向梁嘉歆吐槽這陣子的苦惱,為什么總是感覺自己的能力不如別人,即使去參加一些培訓班的學習也沒多大幫助?梁嘉歆告訴她,這在心理學中叫做“習得性無助”。有人受過幾次挫折后就會形成習慣性的消極心理,認為自己天資不夠,再努力也是白費。其實通過有意識的心理調節是可以克服它的。
回去后,梁嘉歆決定把這個小知識與更多人分享。在1分鐘學堂里介紹“習得性無助”時,梁嘉歆沒有采用傳統冗長的公開課形式,而是上傳了一段小視頻。視頻里面那頭“大笨象”被戴上了鐵鏈,即使有一天鐵鏈松開了,它也再沒去掙脫束縛。看了這個視頻,有過和小美同樣經歷的人對自己的心理狀況一下子有了清醒的認識。在視頻后面,梁嘉歆還貼心地加上了克服“習得性無助”的一些小貼士,告訴大家怎么讓“大笨象”解脫束縛。
小美告訴梁嘉歆,這些微課程不僅理解起來特別容易,更重要的是,她對自己的生活狀態有了更加奇妙和深刻的認識。小美還用這些心理小藥方對癥下藥,從感興趣有把握的小事情比如插花開始做起,試著和插花興趣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不久,自信心便一點點地回來了,現在她已經是學校社團里的社交達人。
看過微課程的同學們也紛紛在梁嘉歆的微博上留言,“原來應用這些心理暗示的正能量,真的可以每天改變一點點,日積月累能造就一個巨大的進步。”
更多項目,更大聯盟
有一次,梁嘉歆看到一個動漫,故事里的蒼蠅只有1分鐘的生命,于是它開始了生命的倒計時,拼命地完成自己的各種愿望,例如和蝴蝶跳一支舞,和另一只蒼蠅談一場戀愛。梁嘉歆突然想,自己何不也來做一個蒼蠅計劃呢?像動畫中的那只蒼蠅一樣,如果生命只有1個月,不如就用1個月實現夢想,把夢想轉化為行動吧。
蒼蠅計劃在線上一提出來,就得到了不少人的響應,有人終于下定決心啃完某本晦澀的哲學書籍;有人想給最親愛的人寫一封信;有人想去旅行……梁嘉歆還鼓勵大家在網上不斷更新自己實現夢想的進程和狀態,讓參加蒼蠅計劃的人彼此打氣,彼此監督。
“實現夢想的關鍵是邁出第一步,”梁嘉歆自己也有一個蒼蠅計劃,那就是實現25歲前去土耳其的夢想。“這夢想拖延了很久,以前我總是找種種借口,覺得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或者沒有找到好的同伴等等,但這次我一定要在1個月內搞定簽證、機票、路線、籌集經費等所有事情。”于是,她把1萬多字的去土耳其蒼蠅計劃在網上,希望有人支持她,并表示會收集沿途各個地方的明信片寄給大家。沒想到真的有不少人回復表示支持,甚至從不同的城市把錢匯到她的淘寶賬戶,鼓勵她行動的勇氣。當梁嘉歆帶著玩具熊,踏上夢想中那個曾經的哈圖撒王國土地的時候,她覺得夢想成真的感覺真的很棒。
從這次事件開始,梁嘉歆和團隊成員們發現1分鐘學堂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于是飛屋夢想號、心理微課小賽、1分鐘實驗室等一系列有趣和搞怪的項目陸續產生了。
“我們就是想通過一系列有意思的活動讓大家突破自己,其實很多夢想都是能夠實現的。”通過互聯網線上線下的互動,網友們還能得到一些奇怪的機遇。例如在2012年3月, 1分鐘學堂了一個真人圖書館的計劃,小美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應征了,沒想到真被選中成為了參與者。真人圖書館中沒有紙質書,而是收集了形形的、有著特殊經歷或者新鮮體驗的人作為“真人書”。小美通過和他們面對面交談的方式來“借閱”真人書,聽每個人講述他們的故事,還可以針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互相溝通。一場閱讀下來,小美感覺自己的人生視野打開了不少,“真沒想到,原來世界還有精彩的另一面。”
正是憑借這樣的奇思妙想,一分鐘學堂得到了MaD組織(MaD,make a different,由香港當代文化中心2010年創立,是一個面向亞洲各地16至30歲的青年人,以創意、創業、社會創新和創建發現為主軸的創意組織)的關注,并成為香港MaD在內地資助的為數不多的社會創新項目。“接下來,我和隊友們計劃在更多高校中發展1分鐘學堂的聯盟,讓1分鐘實驗室在多所高校接連開花,和更多人分享這些有趣的活動。”
鏈接:
目前1分鐘學堂開展的項目有:
微課程:1~5分鐘的好玩微課程,分享簡單有趣實用的心理學微知識。
蒼蠅計劃:如果生命只有一分鐘,你會怎么過呢?用1個月時間開始你的夢想計劃,把夢想轉化為行動。
飛屋夢想號:提供各種實踐夢想機會的信息平臺,包括各種實習、創新比賽、游學和奇怪的機遇。
心理微課小賽:心理微課程視頻設計比賽,采用大眾評委和專業評委評審,用各種新奇方式啟發心理團隊開發好玩實用的心理科普課程。
1分鐘實驗室:瘋狂新人類育成實驗室,通過一系列反傳統思維的瘋狂行為實驗啟發年輕人刷新思維,作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