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數學學習的感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摘要:探究中小學數學教育歷來是師范生首要的責任,而要完成這點的前提便是對數學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本文從自身多年學習數學的感悟入手,分析了不同階段的數學學習情況,向大家展示了作者這一代對數學的認知。
關鍵詞:數學;教育;感悟;認知
首先,我想說數學無所不在,生活中無處不應用著數學,不只是單純的計數以及算賬,數學更是與思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記事起,第一次入門應該是在小學一年級時候數學老師的教導中,開始了解數學,懂得了數學的重要性,更是明白了學習數學有著怎樣巨大的幫助。在不斷的接觸和運用中對數學越發感興趣,這也是我大學選擇數學這個專業的主要原因。從最開始的十以內的加減法到后來的算術題,父母都能感覺到我對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感覺到我學習數學得心應手的一種狀態,從小時候的奧數班到后來選擇理科都是基于這樣的原因,我可以毫不猶豫的說:“我是真的愛這一門課程?!?/p>
下面講一下我學習數學的幾點感悟。
從小學時老師對于我的教導就使我懂得了學好數學的重要性。那時期末考試第一次將一百分拿回家,父母相當高興。后來流行起報奧數班,在父母都沒有意識的情況下我主動和母親說我想報班。對于父母來說,孩子想要學習多少錢都愿意花,上午說的,下午便帶我去奧數班報名。在此也非常感謝父母的支持,雖然當時家里家境比較貧寒,但是母親義無反顧的讓我去學習。一個好的環境對于學習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此在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學習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數學更是從來都沒有低于九十五分。
后來上了初中,進了全城區最好的班,班中高手云集。那時我記得有的同學說男生在理科上有天生的優勢,比較好笑的是班里女生幾乎都很認同這一點,甚至老師教育一些學習成績相對比較差的男同學時候也是說某某女孩學的那么好,你一個男孩子腦袋這么好怎么能如此差勁等等,當然我也沒少當老師的激勵人物。當時我記得在八年級時老師在一次數學小考時候說了一句話讓我一顆不服輸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一次我考了全班第二,第一是一個男孩子,老師拿著我倆的試卷與其他人對比,之間說了一句話,原話是這樣的:“其實男孩子在理科上的學習能力是要比女孩子強的,也不知道為什么,歷年男孩子整體要比女孩子理科的成績好一些,所以趙金榮同學已經是相當優秀了。”或許老師的話是當時對我的一種認可,可是我卻不能理解,同樣是學生,為什么大家都會那么理解呢?我不服輸,在以后我更是對于數學加大了學習力度,在九年級的最后一次月考,我終于如愿的考過了那個男孩,但是內心卻在想,有什么意義,當時偏科是有一些,導致只有數學比他高倆分,總分卻要低一些,最終說服自己的理由很堅定,我數學比他強…
中考其實并不是很理想,但是在父母的幫助下再一次進入當地重點高中,班里有本地的同學也有有外地的,各個班更是群雄并起,學習壓力可想而知。公認的最難最煩最頭疼的科目就是數學,也是因為這樣很多同學在分文理時選擇了學習文科,當時我進了理科的一個中等的班,按當時母親的說法應該是實驗班里比較差的一個班,其實反過來想想,班的好壞按當時人們的說法應該是決定于授課的老師。高中不同于初中,競爭環境相當激烈,但是我從未放棄,雖然不是全校前幾名,但也在全校前100名之內,整個高中三年里,對于數學的執著從未減弱,更是被數學的奇妙深深的吸引著,期間數學也有過全校前幾名的時候,但是奈何大神在民間,更多的是驚訝于一些奇才的解答方式,有些時候讓你耳目一新,實為感嘆。
到后來高考,依然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數學專業,這個選擇與小學時候老師的啟蒙有密不可分的原因,如果當時不是老師的詳細講解和毫無保留的付出,或許現在的我完全是另一個樣子,所以我堅定的選擇了數學。
第一次回家母親檢驗我的學習成果的方法是教弟弟數學,當時弟弟正在讀高中,男孩子比較貪玩,弟弟更是將貪玩這倆個字解釋的淋漓盡致,常常使母親犯難,但是弟弟的頭腦卻是相當好的,在母親的威逼利誘下弟弟終于拿出課本向我“求教”,好笑的是當時我為了激勵弟弟居然把中學老師說的天生優勢說給弟弟聽,弟弟也是莫名其妙的有了動力,母親知道后也非常高興。再后來我在閑暇時間找了兼職做起了家教,當然也是輔導小學和初中的數學,雖然每一次拿到的錢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卻為自己的舉動感到非常自豪!
對于數學的學習方法,我自己也有著一些感悟。數學是一種非?;畹臇|西,切忌死記硬背,重要的是培養對數學的一種認知思維,有些時候,越是出奇越是驚喜多多,越是著急越是難以想到,反而細細的品味卻發現樂在其中,或許苦思冥想了半天不知道的問題在一個哈氣的瞬間便有了答案。這么多話我只是想告訴大家,學習數學一定要有靈活的思維以及努力的態度,畢竟堅持才會勝利嘛。
讓我感悟最深的是收獲內心的沉靜和引發內心的思考,這兩樣東西于我而言彌足珍貴。不管在生活上或者學習上,懂得從內心深處思考不是那么容易。
能夠讓我直面自己的內心缺失,直面自己的短處,看清自己往后的方向。所有的思考,讓我不得不調整自己的生活態度和腳步,深感自己缺失的部分,必須加快提升才能更好處理接下來的事情。
有時候,忙真的是在忙嗎?忙得沒有時間打電話問候家人,忙得沒有時間鍛煉,忙得沒有時間培養興趣愛好,忙得沒有時間給自己充點電,忙得沒有時間閱讀??墒谴蠖鄷r候忙的時間都花在閱讀手機上的碎片信息,有多少個深夜睡覺前是關掉手機而不是合上書本。
一、著眼課型,合理把握講練時機
1、先講后練。如在復習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面積時,一般教師總是先讓學生說一說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再強調一下面積和周長的不同,使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面積這一塊知識的系統、輪廓,更加地清楚明了,然后再讓學生進行練習,做到胸有成竹。一般復習課上,既要對知識歸納、總結、強調,使學生了解知識的系統、輪廓,更重要的是要舉例說明知識的運用、考法,要多練,有些重要題型先由教師舉例說明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思路,再讓學生練。
2、先練后講。如在學習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前可以給學生三張數字卡片1,5,8,然后同桌合作擺出十幾減幾的兩位數減一位數的算式,另一位用筆記下所擺的算式,準備匯報。之后教師問:今天的挑戰是兩位數減一位數,如果遇到個位數字不夠時應該怎么辦?下邊那道題你們會算嗎?師;現在請小朋友觀察下邊那道題“15-8”,怎樣才能利用學過的知識來計算出15-8的結果,能夠直接口算的,要用口頭語言表述自己的口算過程:無法直接口算的,可借助小棒擺一擺,看誰的方法最多?
3、邊講邊練。如在給一年級的小朋友上完解決問題這一課內容后可以先出示如下圖示①讓學生先用三句話來說一說,再列式計算,再請學生說說圖①為什么用加法算?待學生理解求一共有多少朵用加法算后教師隨即將大括號下面的“?”改成6,而將“?”移至左邊的4朵紅花上邊,再讓學生用三句話說一說這副圖的意思,然后再列式計算,說說為什么用減法算?即圖②,接著把“?”移至兩朵綠花上面,再說說三句話,怎樣列式計算?即圖③。三副圖學完以后,讓學生仔細觀察,總結一下為什么第一題用加法算,后兩題要用減法來算,你是怎樣想的?從而得出:大括號下面是“?”表示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算,而大括號下面總數已經知道了話,要求一部分就要用減法來算,要求紅花有幾朵就要用總數減去綠花的朵數;反過來也一樣。通過邊講邊練,加強對比,讓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更上一層樓。
二、根據內容,巧妙設定練習類型
1、操作練習。“我聽見了就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這是華盛頓圖書館墻壁上的三句話。它說明了動手操作的重要性。教師要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聯系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布置實踐性的作業,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去體驗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學生在完成這一系列實踐作業的過程中,不僅培養了與人合作、收集信息、學以致用等多種能力,而且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關鍵詞:感悟;探索;興趣;實踐;創新;合作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計算機作為信息時代的主要載體和工具,正擔負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課程,計算機在各級各類學校被設置成必修課,而且由于計算機教育貼近現實,有著其他課程無可比擬的可操作性、實用性、時效性,作為素質教育的一環,在素質教育中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作為一名中學信息技術專職教師,我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和對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探索,淺談幾點在教學過程中的感悟: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感興趣時,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異常活躍,求知欲異常強烈,能夠發揮出潛在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如果教學只是一味地教學生軟件的使用方法,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失去對信息技術課學習的興趣。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將學習的知識融入一些形象、有趣的活動中,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興趣。
二、動手實踐,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
“實踐出真知”。只有在實際操作中,學生才會發現和處理許多問題。教學中,我主要采取下面的方法。
1.優化教學時間結構
要為學生動手實踐提供更多的機會,首先要提供時間上的保障。在教學中,我發現當我講授時間較長時,學生就會產生厭煩心理,興趣也會銳減。所以我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努力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合理調整教學內容,盡可能使每節課教師講述的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讓學生更多地動手實踐。
2.采用多種實踐形式
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動手實踐決不能簡單等同于放手讓學生獨立操作。教師應該隨時了解學生的操作狀況,對發現的一些共性問題,要面向全體進行指導,并根據教學內容適時采用學生演示,獨立探究、小組合作等多種形式組織課堂教學。
對于一些新授內容,讓已會操作的學生演示操作過程,不但為他們提供了動手的機會,而且調動了這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識有了一定的認識后,就放手讓學生獨自進行操作,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對于一些疑難問題,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共同解決。
三、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素質教育倡導的是學生全面發展,不只包含體力和智力,還包括情感、意志、信念等非智力因素。信息技術學科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有著廣泛的素材。我在教學過程中努力挖掘這些素材,著重培養學生以下素質:
1.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精神是一個先進民族的靈魂,而創新能力不足是制約我國國際競爭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我們必須培養大批有創新能力且能做出成果的優秀人才。
在進行畫圖軟件教學時。我讓學生在學會了當堂課的教學知識點后獨立設計一幅繪畫作品。如果自己獨立設計有難度,可以參照教材中的例子,但也明確要求學生對原作品進行自己的加工,不得照搬。
學生學習PowerPoint軟件后,我設計了讓學生改編“龜兔賽跑”的任務。學生興趣極高,有的課后查閱圖片,有的把在家畫的圖畫帶來掃描。經過努力,他們都設計出了自己改編的作品,對原來的故事賦予了新意,竟然還有學生在演示文稿中用上了英文解說詞。這樣的任務不僅使學生復習鞏固了所學習的知識,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而且養成了與其他學科融會貫通的好習慣。
為了調動學生創新的積極性,在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對有所創新的作品及時表揚。長期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自然會得到較大提升。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中,合作名列其中。協作的意識和能力是當代人應該具備的生存本領。對學生進行合作意識的培養是信息技術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教學中的合作可采用小組合作、大組合作和全班合作的形式開展。學生可以在組內交流和討論問題,共同解答疑難,傾聽他人建議。要展開這些合作,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學生的網絡知識。要幫助學生解決合作中的技術難題,使學生學會如何使用局域網相互共享資料,如何使用Internet獲取小組以外的資源。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意識,不刪除和修改別人的文件。
四、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每個人都不可能懂得所有的計算機知識,甚至對同一軟件的不同版本都難以做到熟知。學生對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渴望學習到新的知識,而由于時間限制,難以全部滿足學生的需求,甚至一些問題教師也未必能夠解答。這就要培養學生自己獲取問題答案的能力。在未來的社會中,自學必將成為每個人終身教育的一種重要途徑。自學需要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強烈的進取精神,這種能力和精神必須從小培養。
教學過程中,我首先給學生設置有興趣的任務,然后讓學生看書自己尋找答案并進行實際操作。有時,我還讓學生自己查閱軟件自帶的幫助,如在學習如何為PowerPoint演示文稿打包時,就讓學生根據軟件幫助中的提示自己進行操作。經過長期的培養,學生學會自己查閱書本、軟件的幫助,上網,求助他人等自學手段后,就會把這種行為內化為習慣,進而升華為自學的能力,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會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做到“以學生為本,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參考文獻:
1.劉敬發.教學創新探索與實踐.
2.張劍平.信息技術教育:概觀與展望.
關鍵詞: 初中數學 總復習 數學思想方法
1.研究考試說明,把握方向
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市中考數學試卷基本按8∶1∶1的難度命題。試卷結構穩定,層次分明,突出雙基,重視能力,難易有度,較好地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計算過程不繁雜,計算量不大,題型是學生常見、比較熟悉的,沒有偏怪題。筆者堅信中考命題是始終以《考試說明》為依據,因此在初三數學總復習的備考中,教師首先要認真研究《考試說明》,準確定位教學目標,確保教學目標既不能拔高又不能降低,不能隨意擴充、拓寬,在知識點的難度控制上,也應該以考試說明要求中的三個層次界定,必須對每個知識點屬于哪個層次的要求清清楚楚,增強復習的針對性。只有把握準復習的方向和深廣度,才能減少復習過程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復習效率。對于考試說明已經淡化的知識點,不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否則會事倍功半。同時要研究近年中考試卷,認真研究試卷是怎樣考察數學的各個知識點的,其難易度怎么樣,等等。此外,加強對中考命題趨勢、信息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備考才有針對性。
2.重視基礎,回歸課本
課本是數學知識的系統載體,是教學大綱的具體體現,立足課本,抓好基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學是根本。在教學中要抓住課本、立足基礎、注重概念、定理的發生、發展過程,對課本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示范性和思考價值的例題習題,加強引申、推廣和變式教學,探究并揭示一些有價值的新結論,總結出一些有規律的東西,使學生在復習時既有熟悉感又有新奇感,在興趣盎然中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與鞏固。
3.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數學能力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和精髓,只有運用數學思想方法,才能把數學知識與技能轉化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體現數學的學科特點,才能形成數學素質??倧土曋校陟柟虜祵W基礎知識的同時,深刻領會數學思想方法,重視數學思想的滲透,強化解題訓練,通過體驗問題解決的過程,讓學生體會蘊含在其中的思想方法。如告訴了自變量與因變量,要求寫出函數解析式,都需要用到函數的思想,教師要讓學生加深對這一思想的深刻理解,多做一些相關的題目。再如方程思想,它是利用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聯系和制約的關系,通過建立方程把未知量轉化為已知量。
4.分層設標,分類推進
復習中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明確目標,分類推進,抓住主干,針對學生實際、始終抓住復習內容的重點復習。一方面,設計按照課標要求,保證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獲得與一定的訓練,以基礎題為主體而不片面追求解題的難度、技巧和速度。另一方面,考慮到學生發展的差異和不平衡性,題組的選擇與編排設計要體現一定的彈性和梯度,突出層次性,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采取分層設標,分類推進的辦法,即根據學生的具體水平分為若干層次,要求學生分層達標。
5.抓規范訓練,提高解題能力和準確率
在學生中經常會出現會了但做不對,對了而不全面的現象,引起這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學生審題不仔細、解題粗心、書寫不規范。所以要加強學生對數學概念、定理、原理的理解,在平時的測試和訓練中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細節,要嚴格要求他們書寫的規范性,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很多學生在中考時不注意審題,單憑感覺,主觀判斷,把題目中的信息審不全,或審不出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從而錯失了很多的分數。在平時的訓練中要嚴格要求學生認真審題,題目可以多讀幾遍,直到讀懂題目,避免審題不清而導致解題錯誤。在對習題和試卷的分析、講評、示范過程中,給出評分標準,引導學生規范答題踩準得分點,減少過失性失分。
我們在復習中會發現,剛剛考過并糾正過錯誤的,再考類似題目時學生還是會出錯。這是由于學生不去認真分析錯誤原因,甚至不去訂正而引起的。因此教師對學生出現的錯誤不僅要求學生糾錯,還要出一些類似的題目進行強化,才能真正達到糾錯的目的。
山里的希望
——大連理工大學赴青海玉樹暑期調研團實踐感悟
2013年的八月,幾個充滿愛心,滿懷真誠的熱血青年踏上了他們的公益之行。他們背著重重的行李坐上了大巴車,前往支教調研的地點——青海玉樹。
青海玉樹,聽著肯定不會陌生,20__的那場地震都使我們記住了這個地方。。藏區,高原,深山。。這些看上去很艱難的因素都沒有阻撓我們前進的步伐。經過了一天一夜的高原跋涉,隊員們達到了支教地點玉樹州囊謙縣。開展為期十天的支教調研。
到達支教地點后,我們將隊員均分為兩隊,一隊負責支教,一隊負責走訪學校調研。
在短短的十天時間內隊員完成了各項活動。8月7日在一位專職志愿者的帶領下,調研隊員從囊謙縣城出發趕往娘拉中心寄校,進行助學金的發放與登記 這次助學金發放一共有29個娘拉中心寄校學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好心人士的認捐,發放金額每人600元。這29個孩子是全校班主任根據對學生的了解,各方面綜合考慮而選取的。
同時在調研過程中,隊員們還走訪了多家貧困家庭進行家訪,了解情況。并在日后為貧困家庭聯系相應的捐助者。
另外,留在學校的一批隊員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支教活動,并且在這期間舉辦了唱歌、跳舞等文藝活動。和孩子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在支教期間我們結識了兩位非常偉大的人。一位我們支教地的南加校長,他為了孩子放棄了原本優越的生活,辦他現在的這所完全免費的公益學校。另一位麥兜姐姐,她是一位專職志愿者,為了心中的夢想,她把自己的一聲都獻給了公益事業。他們給我們這個公益實踐團隊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見,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收獲了很多,也使我們今后能更好的去進行公益。
關鍵詞:復習策略;少講精練;總結方法;三輪復習
一、精心設計,準備從分
教師在上課前應認真地鉆研教材,探究教材中每個知識點的潛在功能,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我們應該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充分估計并多方面準備。課堂教學,首先我們要全面了解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差異性。同時,要深入了解學生心理發展的一般特點,更要吃透教材,預設目標,活化教材,精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結構。
二、少講精練,及時引導
教師在課堂上要少講,多引導和觀察,命題要有針對性,注重學生思維過程,把時間和空間盡可能留給學生,用足用好課堂四十五分鐘。練習題要精練,避免重復、機械,死記題目,提倡探究、多題一解、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的效果。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率。
三、思想滲透,總結方法
在數學知識的掌握中,學生只有領悟數學規律和思維方法,才算掌握了數學知識的核心。在教學中,我們要滲透數形結合規律,對應規律,化歸規律,而且要對知識進行梳理,引導學生在解題后進行反思,及時做好課堂簡要摘記,注意總結數學規律和解題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意識,也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系統整理,精心設計三輪復習
初中數學內容多而雜,其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蓋在三年的教科書中,學生往往學了新的,忘了舊的。因此,必須依據課標規定的內容和知識要點,精心編制復習計劃。幾年來,我都把數學復習分三輪進行:
第一階段:章節復習
必須強調學生系統掌握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過好課本關。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①對基本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不僅要正確敘述,而且要靈活應用;②對課本后練習題必須逐題過關;③每章后的復習題帶有綜合性,要求學生必須弄會弄懂。
第二階段:分塊復習
本階段要特別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初中數學知識加以系統整理,依據基礎知識的相互聯系及相互轉化關系,梳理歸類,分塊整理,重新整合,變為系統的條理化的知識點。
第三階段:綜合復習
這個階段,除了重視課本中的重點章節之外,主要以反復訓練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常以章節綜合習題和系統知識為重點的綜合練習題為主,適當加大模擬題的分量。對教師來說,主要任務是精選習題,精心批改學生完成的練習題,及時講評,從中查漏補缺,鞏固復習成效,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選綜合練習題要注意三個問題:第一,選擇的習題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規律性。第二,習題要有啟發性、靈活性和綜合性。第三,習題的側重點要結合本地區的中考特點和知識的難易程度。
[關鍵詞] 無肝素血液透析;凝血;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59.5[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6(c)-106-02
The prevention care of blood clotting complications in the blood returning after the heparin-free hemodialysis
LI Zhiting, BAO Qunmei, CHENG Jianping, LIN Qiuhua, HUANG Chunxia, MA Jieru
(The First Hospital of Zhaoq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Zhaoqing526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hoose a suitable way of blood returning after the heparin-free hemodialysi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lotting complications, and to alleviate the financial burden of patients. Methods: From April to December 2008, 100 patients treated with heparin-free hemodialysi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inuous blood returning method was used in one group(50 cases), while intermittent blood returning method was used in the other group(50 cases). To compare the extent of pipeline clotting after blood returning of these two methods. Results: The pipeline clotting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ontinuous blood returning method. Conclusion: Continuous blood returning is a simple, convenient method, and has less clotting complications, it can reduce the financial burden of patients.
[Key words] No heparin hemodialysis; Coagulation; Nursing
血液透析是治療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和藥物中毒的最佳療法,血液透析過程中常使用肝素抗凝劑以防止血栓的形成,以免導致透析器和透析管道堵塞[1]。雖然肝素在防止血栓形成、保證血液透析療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增加了出血的危險性[2]。在血液透析過程中,肝素抗凝劑的使用還加重了患者各臟器出血的發生率,對于有高度出血傾向的患者,如消化道出血、腦出血、凝血功能障礙、血小板減少癥及近期手術后的患者,如采用肝素鈉或低分子肝素抗凝劑進行血液透析,會加重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對于有高度出血傾向的患者,必須采用無肝素血液透析。因為血液透析中未使用肝素抗凝劑,發生凝血幾率更大,所以在護理工作中,無肝素血液透析抗凝血技術顯得很重要,尤其是無肝素血液透析結束時。2008年4~12月我院血液凈化中心采用血液連續回血預防凝血技術,取得良好效果,現將方法及護理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以2008年4~12月血液透析結束時采用血液連續回血法的患者50例為觀察組,其中,急性腎功能衰竭22例、慢性腎功能衰竭28例;男34例,女16例;最小年齡15歲,最大78歲,平均49歲;高危出血原因:消化道出血36例、血尿5例、血小板減少癥3例、近期手術后6例。抽取2008年血液透析結束時采用血液間斷回血法的患者50例為對照組。
1.2 治療方法
采用瑞典金寶公司生產的AK-95S型血液透析機,GFS12型透析器,透析面積為1.2 m2,血流量為250~300 ml/min,透析液流量為500 ml/min,為碳酸鹽透析液,治療時間為2.0~2.5 h。
1.3 操作方法
血液透析結束或發生2級凝血時,迅速在血液透析循環管路的基礎上,在泵前小管處用輸液管接上一瓶新的生理鹽水(500 ml), 不用關閉血泵,將血流量調至100 ml/min,拔出動脈端針頭,左手拿無菌紗球按壓動脈端穿刺針口,泵前小管前的動脈管用空氣回血,待血回到泵前小管后,右手拿止血鉗夾住泵前小管前的動脈管,并打開泵前小管輸液管的夾子,再用生理鹽水回血,此時再將動脈端穿刺針口包扎好,避免血流間斷2~3 min,可預防患者透析管道及透析器的血液凝固。
1.4 觀察指標
用肉眼觀察透析器凝血情況。分級標準:0級為無凝血且透析器僅數條纖維凝血;1級為透析器束狀凝血且動靜脈小壺壁有輕微凝血;2級為近半數纖維凝血且動靜脈小壺壁有凝血塊;3級為透析器和透析管道完全堵塞,需要更換透析器和透析管道或提前下機[3]。
2 結果
無肝素血液透析結束后進行透析器和透析管道凝血程度觀察。觀察組50例患者中,發生0級凝血10例,1級凝血28例,2級凝血12例,3級凝血0例。對照組50例患者中,發生0級凝血4例,1級凝血15例,2級凝血19例,3級凝血12例。所得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 1 透析結束后透析器和透析管道凝血程度比較[n(%)]
3 討論
對于有高度出血傾向的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時,如采用肝素鈉或低分子肝素抗凝進行血液透析,會加重其出血,甚至危及生命。采用無肝素血液透析可以有效地避免出血的發生,而無肝素血液透析最主要的并發癥就是凝血,由于患者有出血傾向,有時患者使用止血藥,使患者的血液呈高凝狀態,還由于受促凝血因素影響,如血流量不足、輸血、低血壓、未按時沖洗透析器和透析管道等,均容易引起透析器和透析管道凝血,因此,行無肝素血液透析時應配合采取如下預防透析器和透析管道凝血的措施:要選擇好血管通路,保證足夠的血流量,在患者能耐受的情況下,血流量盡量為250~300 ml/min,因為血流快可減少凝血機會,也可提高血液透析效率;根據患者凝血時間的長短,每隔15~60 min快速沖洗透析器和透析管道1次,隨時輕拍透析器和靜脈壺;在無肝素血液透析過程中盡量避免輸血或輸入脂肪乳、血漿等膠體物質[4],要加強巡視,密切觀察透析器和透析管道中的血液顏色是否加深、靜脈壺是否變硬、透析器是否出現黑色線條、靜脈壓及跨膜壓是否增高等。如出現凝血現象,尤其是出現2級凝血時,如果采用血流間斷回血法,即回血前先將血流量調至100 ml/min,關閉血泵,拔出動脈端針頭,并將動脈端穿刺針口包扎好,然后將拔出的動脈端針頭插入生理鹽水瓶(500 ml)再回血,此過程無形中使血流間斷2~3 min,導致透析管道及透析器的血液凝固,不能將透析管道及透析器的血液驅回患者體內,造成患者失血。這時應迅速采用連續回血法將透析器和透析管道中的血液驅回患者體內,防止透析器和透析管道發生凝血致患者血液丟失。
[參考文獻]
[1]梅長林,葉朝陽,趙學志.實用透析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60.
[2]于仲元.血液凈化[M].北京:現代出版社,1994:93.
[3]陳香美.現代慢性腎衰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133-135.
人們常常這樣描述吳老師:
用心去擁抱事業;
用愛去擁抱生活;
用情去繪畫風采。
上過吳老師課的孩子們常常被她高尚的師德、優秀的人格以及獨具魅力的教學藝術所深深地感染著。吳老師是在用心、用愛與孩子們交流,她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尊重和信任。
一、永葆童心,做孩子們真誠的朋友。
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一書中寫道:“如果我跟孩子們沒有共同的興趣、喜好和追求,那么我那通向孩子們心靈的通道將會永遠堵死,做孩子的朋友,永葆童心,世界在我們面前將永遠是燦爛的陽光。”我覺得吳老師在這點上更值得我自己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走近學生,了解學生,永葆童心,做學生的朋友。如果學生喜歡你,那他們就一定會喜歡上你的數學課!
二、讓數學變得容易些
讓數學變得容易些,首先教師自己要充分去備課,把“人為的拔高”降低一點,把抽象陌生的數學變成具體的感受和體驗,其次還要不斷地整合教材,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三、讓學生學會學習
吳老師認為:“讓學生學會學習”是時代對教育的呼喚,是未來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個人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所必需具備的能力。在吳老師的經驗中,她認為讓學生學會學習,首先要讓學生主動地提出問題,會提問題意味著學生會發現問題,自己發現問題,然后自己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提問、學會學習。學生才會學得有興趣、有積極性!提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