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療廢物處理與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醫療廢物;環境污染;處理現狀;處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X327 文獻標識碼:A
1 醫療廢物的來源及危害
醫療廢物指的是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傳染性、腐蝕性、毒性和其他危害的廢物。醫療廢物包含的種類有很多,大致有被病人的血液、體液、排泄物等污染的廢品;醫療機構收治的病人而產生的生活垃圾;病原體的培養標本、菌種、毒種和培養基等;使用過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及器械;過期被棄的醫藥用品;手術及其他原因被棄的人體壞死器官、組織等等。這些醫療廢物攜帶了大量病菌,如若處理不當,極易造成對自然環境中的水體、土壤和空氣的污染,會導致所在地區生態環境破壞和疾病的傳播,對人體產生危害。
2 我國對醫療廢物處理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自“非典”之后,國家已經開始重視醫療廢棄物的處理,先后出臺了多項法律、法規來規范醫療廢棄物的處理。如各個地區和一些人口密集的縣級單位,被要求建成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理設施,而對這類廢棄物的處理技術、方法近年來也在不斷創新。但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在對醫療廢棄物的管理、監督、科研投入等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如:我國目前對的醫療廢棄物的處理法律法規還不完善,缺乏配套的實施細則;在一些環保法律法規中對廢棄物的收集、運輸、處理尚缺乏明確的規定;醫療廢棄物管理部門職責不明確,權責不清;對一些違法、違規行為監管不當;對醫療廢物的管理缺乏參與和主動監督意識,致使對醫療廢棄物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不能從源頭上得到控制;我國對醫療廢棄物的處理方式還是以浸泡、焚燒和填埋為主,在對醫療廢棄物處理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改進方面還遠遠落后于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有些處理失當的廢棄物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等。如何做好醫療廢物的處理工作仍舊是目前醫療、環保工作的重點。
3 醫療廢物處理的對策分析
3.1 國內處理醫療廢物的主要方法及其優缺點對比分析
目前國內處理醫療廢物的主要方法主要有高溫焚燒、熱解、衛生填埋、化學消毒、電磁波滅菌、壓力蒸汽滅菌、干粉滅菌以及等離子體等八種方法。這幾種方法的優缺點如下表1所示:
由上表分析可知,幾種主要處理方法相比較而言,高溫熱解焚燒處理醫療廢物的技術在減少廢物量、無有害物質產生和資源再利用等方面較有優勢,且投入的成本較低,操作也較為簡便,可作為國內醫療廢物處理研發的方向。
4 醫療廢物處理的管理對策、措施
4.1 完善各項法律法規,明確各部門職責并加大監管力度
建立和完善對醫療廢物處理的各項法律法規及其實施細則;制定對醫療廢物的集中處理標準、衛生監測標準;制定和出臺醫療廢棄物處置的收費等標準降低醫療成本。加大對醫療廢物施行規范化管理。明確各級管理部門職責,使醫療廢物管理法制化、規范化。各級管理部門要各盡其責,編制醫療廢物管理檔案,要讓相關法制法規真正落實、執行,同時應加大對醫療廢棄物處理的監管和服務,對不履行監管義務的嚴格追究其責任。
4.2 提高環保意識,做好醫護和醫療廢物處理人員的管理和培訓工作
提高環保意識,定期對醫護和醫療廢物處理人員進行法制和處理技術的培訓。以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對醫療廢物的收集、運送、貯存以及處置過程嚴格監督控制。加強護理人員和廢物處理人員對醫療廢物的危害、分類處理等知識的認知教育,并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知識培訓;強化他們的法律和環保意識,是醫院對醫療廢物管理的最基本環節。培訓的目的是要將對醫療廢物的管理變為相關工作人員的自覺行動,有效處理好醫療廢棄物。同時也應做好對醫療廢物正確處置的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建立群眾全員積極參與的良好環保氛圍,形成社會合力共同加強對醫療廢物的監管。
結語
加強對醫療廢物處理的監管,無論是從環保角度,還是從疾病控制角度來說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尋求一種高效、簡便而節約經費成本的方法和技術,是解決當前醫療廢物處理中存在問題的必由之路,建立和完善科學的法律法規,并嚴格的監管也是預防醫療廢棄物污染的重要途徑。以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為目的,針對現實情況尋求一條科學而可以持續發展之路,也是將來醫護和環保研究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參考資料
[1]李慧平,王小萬.國際醫療廢物分類及其特點[J].中國醫院管理雜志,2004(24).
1醫療廢物分類
醫療廢物分五類,分別為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病理性廢物、化學性廢物、藥物性廢物[1]。
1.1感染性廢物分組與處理
1.1.1感染性廢物分組:感染性廢物是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1.1.1.1棉球、棉簽、引流棉條、紗布及其他各種敷料;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及一次性醫療器械;廢棄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1.1.1.2醫療機構收治的隔離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
1.1.1.3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
1.1.1.4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
1.1.1.5廢棄的血液、血清。
1.1.1.6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及一次性醫療器械。
1.1.2感染性廢物處理
1.1.2.1醫療廢物中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應當首先在產生地點進行壓力蒸汽滅菌或者化學消毒處理,然后按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
1.1.2.2隔離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應當使用雙層黃色醫療廢物塑料袋密閉包裝,貼上中文標簽,產生科室對其進行登記后,由住院部統一回收,當日焚燒。
1.1.2.3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應將銳器與其他物品分開,將銳器置于利器盒中,其他物品用黃色醫療廢物塑料袋密閉包裝,并在黃色醫療廢物塑料袋或者利器盒上貼上中文標簽,產生科室對其進行登記后,由住院部統一回收,當日焚燒。
1.2病理性廢物分組與處理
1.2.1病理性廢物分組
1.2.1.1手術及其它診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的人體組織、器官等。
1.2.2.2醫學實驗動物的組織、尸體。
1.2.2.3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
1.2.2病理性廢物處理
1.2.2.1病理性廢物應用黃色醫療廢物塑料袋密閉包裝,貼上中文標簽,產生科室對其進行登記后,由住院部統一回收,當日焚燒。
1.2.2.2手術后產生的廢棄大肢體由病理科保存,定期由殯儀館收取后焚燒。
1.3損傷性廢物分組與處理
1.3.1損傷性廢物分組
1.3.1.1醫用針頭、縫合針。
1.3.1.2各類醫用銳器,包括解剖刀、手術刀、備皮刀、手術鋸等。
1.3.1.3載玻片、玻璃試管、玻璃安瓶等。
1.3.2損傷性廢物處理:廢棄的損傷性廢物,應放入利器盒密閉包裝,貼上中文標簽,科室對其登記后,由住院部統一回收,當日焚燒。利器盒密閉后不允許再打開。
1.4化學性廢物分組與處理
1.4.1化學性廢物分組
1.4.1.1醫學影像室、實驗室廢棄的化學試劑。
1.4.1.2廢棄的過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學消毒劑。
1.4.1.3廢棄的汞血壓計、汞溫度計。
1.4.2化學性廢物處理:批量的廢化學試劑、廢消毒劑及含有汞的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報廢時,應先到預防與感染管理辦公室登記后,預防與感染管理辦公室再交由專門機構進行處置。
1.5藥物性廢物分組與處理
1.5.1藥物性廢物分組
1.5.1.1廢棄的一般性藥品,如抗菌素、非處方類藥品等。
1.5.1.2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性藥物,包括:
1.5.1.2.1致癌性藥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環孢霉素、環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
1.5.1.2.2可疑致癌性藥物,如:順鉑、絲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
1.5.1.2.3免疫抑制劑。
1.5.1.3廢棄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1.5.2藥物性廢物處理:廢棄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藥品應統一交到藥品管理科、藥品管理科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標準進行處理。
1.6其它廢物處理:對使用后未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各種玻璃、一次性塑料、輸液瓶、輸液袋可視為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包裝后,與普通生活垃圾分開放置,貼上中文標簽,由住院部統一回收處理[2]。
2醫療廢物的收集、包裝及處理的幾個重要環節
2.1收集包裝:當盛裝的醫療廢物達到黃色醫療廢物塑料袋或者利器盒的3/4時,科室醫務人員應當使用有效封口方式,使黃色醫療廢物塑料袋或者利器盒的封口緊實、嚴密。
2.2一次性:放入黃色醫療廢物塑料袋或者利器盒內的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不得取出。黃色醫療廢物塑料袋或者利器盒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廢物污染時,應當對被污染處進行消毒處理或者增加一層黃色醫療廢物塑料包裝。
2.3醫療廢物處理
2.3.1貼簽:在黃色醫療廢物塑料袋或者利器盒上貼中文標簽的內容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需要的特別說明等。
2.3.2登記:各科室和住院部醫療廢物回收人員、焚燒人員應對醫療廢物登記。登記的內容包括:醫療廢物產生科室、醫療廢物交接時間、類別、重量、需要的特別說明、科室同回收醫療廢物專人雙方簽字、回收人員與焚燒人員雙方簽字,并保證兩個登記本信息一致[3]。
2.3.3日產日清:各科室對醫療廢物分類后由本科室在編醫務人員妥善保管,不得丟失、遺撒、播散。住院部醫療廢物回收人員在運送醫療廢物前,應當檢查包裝物或者容器的標識、標簽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將不符合要求的醫療廢物運送到焚燒爐。
2.3.4專人、專車:住院部專人用專車每天從醫療廢物產生地點將分類包裝的醫療廢物按照規定時間和路線運送到焚燒爐。下收的車輛應當使用加蓋、防漏、防遺撒、無銳利邊角、易于裝卸和清潔的專用車,并且使銳器與其它醫療廢物分開,確保醫療廢物在回收途中不被遺漏、丟失。對醫療廢物運輸車要每日沖洗、消毒一次。
2.3.5焚燒:焚燒員應設專職、專人,不得兼職醫療廢物運送等其它工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03
關鍵詞:危險廢物;無害化;環境保護;廢物利用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工業水平逐漸得到了提升和發展,導致危險廢物逐漸累積。危險廢物,也就是工業生產形成的對自然環境和人體造成一定危害及污染的廢物。我國在危險廢物的處置與利用方面起步較晚,因此與危險廢物處理相配套的法律、法規以及設施都不健全。本文通過對具體問題的分析,研究危險廢物處置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危險廢物主要指的是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以及通過一定的方法辨別其具有危險特性的工業廢物。其特點主要是具有較強的毒性、腐蝕性和傳染性等。如果此類廢物處理利用不當,將可能對人體與自然環境造成較大危害。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經濟總量、城市規模都在不斷擴大,人民的消費水平也相應得到提高,由此而產生的廢物量也在不斷增加,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工業廢物、醫療廢棄物等。其中,危險廢物包含的主要種類有醫院臨床廢物,其中含有有機溶劑廢物、醫藥廢物;廢礦物油;工業處理污泥,其中包含含重金屬廢物等。而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渣也可能對環境存在危害,如一些漆皮、過期化學試劑、廢礦物油等,如果一直在倉庫中堆放著而不加以處理,將會對環境產生極大的影響。而醫療廢物中常常含有大量的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沙門氏菌等病原體,這些病原體將會通過各種途徑傳播到人體中,從而產生較大的毒性影響,而且此種污染的傳染期較長,擁有相當廣的傳播面,因此危害性更大。如果對這些有害的醫療廢物和工業廢物不進行及時的集中處理,就會對人體、環境都造成相當嚴重的污染,直接威脅到人體的健康。目前,全球危險廢物的年產量大于4×108t,我國危廢年產量的平均增速高達36.1%.同時,由于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水平有限,導致大量危險廢物引發各種污染環境事件,產生一系列環境及社會問題。由此可見,國家對危險廢物的處理和利用的重視程度,將會是保障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關鍵所在。
1現存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1.1企業對危險廢物認識不足
多數企業進行污染治理時認為完成水污染、大氣污染的治理即是環保的做法,卻忽視了危險廢物對環境的破壞力。相當多的企業缺乏關于危險廢物的處置與安全管理,企業的日常管理中也沒有危險廢物的處理,因此企業生產出的大量危險廢物出現堆積的情況,對自然環境和人體都會產生一定影響。企業對危險廢物的認識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1有些危險廢物被再次銷售
一些工業企業將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危險廢物不僅沒有按照國家相應標準進行申報、處理,反而作為副產品進行再次銷售,使得危險廢物流入市場。
1.1.2將危險廢物視作一般廢物
為了能夠更好的發展經濟,很多企業忽視危險廢物處理的重要性,將危險廢物看作是一般的廢棄物進行處理。這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環境問題。危險廢物的大量貯存,在占用土地資源的同時,成為了環境污染的潛在隱患。比如對于醫療廢物的處理,我國只有很少數城市對醫療廢物進行集中處置,絕大多數城市的醫療廢物由各地區的醫院進行分散處置,醫療廢物的集中處置率非常低。
1.1.3企業將危險廢物交給處置單位
企業在進行實際生產中,對危險廢物的處理和利用一般是先進行打包處理,而后統一交給處置單位。這些處置單位可能缺乏相關資格,處理手法不當,這將會導致對危險廢物的非法填埋,影響環境。
1.2環保職能部門監管力度不足
危險廢物處理和利用與廢水廢氣的處理有著明顯不同,因此進行監管時也應該根據其自身特點開展監管工作。集中處理處置危險廢物時的監管,就需要監管人員進行面廣、量大的環境監管,在危險廢物的轉移和運輸的全過程中監管人員都要做到全程監管,以防止運輸過程中危險廢物出現一些威脅到自然環境和人身安全的問題。就目前的危險廢物處理情況來看,在危險廢物轉移和運輸過程中,監管工作仍然存在較大漏洞,全程監管仍然沒有落到實處。
1.3設施建設進展緩慢、市場發展不平衡
地方政府不重視、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選址難以及資金落實不到位等各方面因素,阻礙了相當一部分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的建設進度。此外,在危險廢物貯存、再利用以及處置等方面設施建設不完善,進一步導致我國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市場的不平衡發展,總體較為緩慢。
1.4危險廢物利用處置整體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全國大多數城市危險廢物無害化利用和處理處置水平不高,技術和運行管理水平較低,特別是一些處置設施污染環境,部分省市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設施能力不足,利用處置設施標準不高,因此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行業整體水平有待發展。
1.5利用處置能力區域不平衡、結構不合理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行業繁多、市場和技術的變化相對不確定性,以及缺乏科學有效引導,導致我國危險廢物的處置能力出現區域不平衡和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同時,一些類別的危險廢物處置能力的不足,加劇了其無害化利用以及處置區域的不平衡發展。
2危險廢物處置利用問題對策研究
工業的發展導致了在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廢物越來越多,對危險廢物做到有效的監管、利用和處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當中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對于政府和環保職能部門而言,應該遵循“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原則進行危險廢物的處置與利用,提高對危險廢物處理利用的重視程度。
2.1提升企業對危險廢物的認知程度
由于企業對危險廢物的認識不合理,導致企業在發展中出現了危險廢物流向市場的現象。因此,提升企業對危險廢物的認知程度至關重要。應該在全市以及全省開展危險廢物規范化處理工作的開展,組織企業進行《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指標體系》以及危險廢物相應法律法規與管理方面進行學習,明確危險廢物的重要性。通過對危險廢物非法轉移、非法處置等帶來的重要風險進行講解,明確帶來的重要危害,使得企業意識到在工業發展中對危險廢物有效處理的重要性。面對互聯網和電視媒體的發展,應該借助相應平成危險廢物危險性的宣傳工作,通過身邊群眾的具體監督,形成社會共同監督的氛圍。
2.2培養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行業人才
隨著國家對危險廢物處理與處置力度的加大,必然引起市場對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的專業技術人才的強烈需求。但是在我國危險廢物的處理過程中,有效運行的處理設施的數量少,缺乏兼具豐富理論知識和深厚運營經驗的技術性專業人才。因此,建議對危險廢物監管重點源和持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或機構進行輪訓,同時在危險廢物處置單位或機構中,施行從業人員職業資格制度。
2.3促進危險廢物服務行業發展
加強危險廢物管理能力,及時推廣一些在危險廢物處理方面的成功經驗。對于危險廢物處理企業不要過于限制——既要將其看成是特殊的監管單位,又要將其看成經濟市場的正常企業。之后,隨著環境保護工作的進一步深化,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不斷加強,帶動危險廢物服務業的發展。
3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危險廢物數量逐漸增加,對危險廢物的利用處理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然而仍然有一大部分企業不重視對危險廢物的利用和處理,任由其污染環境。對此,國家和社會都應該采取各方面措施提高對危險廢物的利用和處理,例如提升企業對危險廢物認知程度,培養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行業人才,促進危險廢物服務行業發展等。
參考文獻
[1]鄒永利,金晶.我國危險廢物處置利用現狀分析[J].中國環保產業,2013(09).
[關鍵詞]醫療廢物 安全處理 焚燒 資源化 減量化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43-0388-01
隨著人口的不斷膨脹以及大氣污染程度的加重致使患病人群的比例不斷攀升,但相應醫療廢棄物的處置技術多年來卻沒有質的跨越。顯然,這中現狀勢必會導致大量的醫療廢物消化、處置、回收不徹底,繼而對大氣、水源、土壤等造成污染,故本文旨在通過技術層面來研究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的可行性。
知己知彼,方能制勝。要探討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的技術,我們必須對醫療廢物的來源、危害、形成機理、變化過程等有全面的了解。
醫療廢物是指在對人或動物診斷、化驗、處置、疾病預防等治療或醫學研究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液態或者固態的廢棄物。按照《醫療廢物管理調理》的分類方法,主要有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化學性廢物、病理性廢物、藥物性廢物。醫療廢物不但含有大量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病原微生物,而且本身還極易腐敗變質,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和腐蝕性.如果處理不當,不但可以造成對水土、空氣的污染,甚至可以導致人群傳染病流行和暴發.因此加強對醫療廢物的管理,無論是從保護環境還是從疾病預防和控制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醫療廢物不僅對土壤、大氣、水源等空間物質造成污染和空間污染,而且造成人們的生活環境畸形變質。
醫護人員對醫療廢物處理的意識不明確、配套設施的不完善以及各個醫院缺少對口收集的專用車輛是目前各個醫院普遍存在的狀況,如,縣級醫院和70%以上鄉鎮醫院醫療廢物大多數都由各單位自行焚燒處置,而少量鄉鎮醫院和村級個體醫療機構對醫療廢物未經任何處置程序即混人生活垃圾,甚至有些還直接流向社會,成為不法商販牟利取材的源頭。可見,我國醫療廢物管控的現狀是復雜的,也是缺少一套完整程序的。近年來,政府部門雖劃撥專項資金用于醫療廢物的收集、運送和處置,但對專項處理的技術研究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
一、醫療廢棄物處理的技術舉措
傳統的醫療廢物處理技術是掩埋和焚燒,但這兩種途徑都有各自的短板。掩埋屬最低級的醫療廢物處理方式,其不但對土壤、地下水源造成空問污染,而且所掩埋物質需要一個漫長的分解或降解周期,這顯然與當今的國情相違背。焚燒技術仍然是目前處理醫療廢物的主要方式,在亞洲和歐洲的許多國家,焚燒處理技術應用普遍,不過焚燒物質對大氣的污染是制約其發展的癥結所在。本文結合尾氣凈化、等離子體技術和再生利用技術來進一步研究醫療廢物安全處理的技術途徑。
1、高溫焚燒處理中的尾氣凈化技術
高溫焚燒處理技術仍是當今國內外公認的有效處理醫療廢物的方法。分析起來有:焚燒物適用范圍廣、高溫處理的廢物徹底、減量化的效果明顯,特別是尾氣凈化技術的發展,更是彌補了高溫焚燒技術處理醫療廢物的不足。
醫療廢物在形態上都由塑料、玻璃、棉紡制品組成,故它們在燃燒分解的過程中勢必會產生大量的煙塵污染物、酸性氣體污染物、二惡英類污染物等,這些細微顆粒或氣體攜帶醫療廢物中一些難以去除的病菌將直接進入人們的呼吸系統,長此以往變為健康的隱形殺手。
目前,尾氣凈化技術中對煙塵顆粒的控制主要采用水膜除塵器、靜電除塵器和袋式除塵器,通過在排煙口加裝濾網或布袋收口、電極吸附等裝置,在醫療廢物高溫焚燒后氣體直接連通該除塵系統,進一步過濾顆粒I生的物質。不過,袋式除塵器收集的粉塵極易附著在塘壁上,造成出灰口堵塞或漏氣。
醫療廢物的復雜性決定了其在焚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酸性氣體,而其中的氯氫化物很難用常規的方法去除。根據GB18485―2001標準的限值規定,去除酸性尾氣的方法大致分濕法、于法噴霧干燥法幾種。相比較之下,濕法酸性氣體去除技術具備反應速度快、設備簡單、去除效率高的優點,但其缺點是對設備腐蝕嚴重,反應后產生的污水又是另外一種污染源;干法去除技術是采用CaO來中和酸性氣體,并通過未參與反應的吸收劑來使得中和后的物質結晶、凈化的目的。綜合來說,干法去除很好彌補了濕法的缺點,但其去除酸性氣體的效率實在很低。二惡英類物質是高含氯醫療廢物的必然產物,同時,經研究證明,其也是致癌的主要原因,故如何降低焚燒爐內二惡英類含量的技術措施十分重要。首先,在焚燒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爐內煙氣在850℃時懸浮2s以上,并減少煙氣在200℃~400℃范圍的留存時間,然后通過物理萃取、化學降解或這催化、吸附等途徑去除二惡英類物質的排放。根據GB18485―2001的規定,二惡英類物質排放標準不得大于1.mgTEQ/Nm2
2、子體技術
等離子體法近年來處理醫療廢物的一項創新型技術,其利用離子體電弧窯中產生的萬度高溫瞬間殺死醫療廢物中的微生物、摧毀殘留的細胞毒性藥物、藥品和有毒的化學藥劑,并使之無從辨認。從理論上講,任何化合物在電弧窯中都可轉化為玻璃體狀的物質,經這種方法處理后的醫療廢物可以直接填埋,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目前僅廣州、深圳城市利用等離子體技術處置醫療廢物。
當然,還有高溫的滅菌法、電磁波滅菌法、化學消毒法等,不過就目前醫用廢物的品類組成、結構分析來講,這幾種方法都無法大范圍的推廣應用,故在這里就不再一一贅述。
3、再生利用技術
醫療廢物的再生利用技術是一種很大膽的嘗試,被業界稱為“靜脈行業”。其主要是對初始的醫療廢物進行歸類整理,然后針對每一類別的廢物采用物理、化學或其它方式進行徹底殺菌,并嚴格在全封閉狀態下執行運輸、分類、清晰、殺菌、儲運、再加工等工序,最終使得每一件醫療廢物變廢為寶,重新被應用。
醫療廢物的再生利用技術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同時這也是專業技術人員在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醫療廢物安全處理應遵循的原則和標準
我國醫療廢物的處理在各個方面都處于落后階段,而且這種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間的不匹配更是加劇了醫療廢物對空間物質的破壞,因此,為徹底扭轉這種局面,相關部門必須盡快制定醫療廢物處置的標準流程,并寫入相關的法律法規,給予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與保護,另外,衛生部門還需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力度,特別是對于醫療廢棄物的處置要對口建立嚴格的考核處理方案,遵循醫療廢物安全處理的原則與標準。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廢物處置原則是每一個醫療機構在醫療廢物處置時必須遵循的,同時這些原則也是醫療廢物安全處理技術所要達到的層面。
我國醫療廢物處理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在技術方案、管理辦法和監控制度方面都需要向發達國家學習,同時也要注重創新,研究可操作性強的醫療廢物處置技術,從而保證一種健康、和諧的環境。
參考文獻
【關鍵詞】手術室;醫療廢物管理;醫院感染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6455(2010)07-0247-02
隨著《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頒布實施,醫療廢物的監督管理越來越引起臨床重視,加強手術室醫療廢物的管理是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防止疾病傳播、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環節。
2004年1月我院手術室以《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為指南,嚴格手術室的醫療廢物管理,進行了科學分類、專人管理。強化手術室醫護人員的防護意識,規范護理行為,手術室工作人員的銳器傷明顯減少,傳染病感染率為零,有效預防了院內感染,取得了成效,現將管理體會介紹如下:
1 建立健全手術室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根據《醫療感染管理規范》制定手術室醫用廢物分類、回收管理制度及相關獎懲制度,制定各級護理人員在手術醫療廢物管理中應遵循的規則。清潔衛生員的工作要求等。
2 加強對手術室護理人員培訓
組織全體護理人員認真反復學習《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部門規章,提高防護意識,讓手術室全體人員具備如何處理、分類和收集醫療廢物的知識、自覺依法行事。針對薄弱環節,采取有目的、有計劃的選派人員參加有關醫療廢物管理的培訓班,做到人人自覺履行在醫療廢物管理中護理人員的責任、義務和權利。
3 保潔人員的培訓,注重加大對保潔人員的培訓及考核力度
保潔人員由于文化水平低,又不懂得醫院感染知識,對醫療廢物的危害性不了解,致使醫用、生活、感染性垃圾未做到分類放置、密閉運送處理,致各類垃圾的混放,垃圾袋、箱密封不嚴、垃圾袋重復使用、垃圾桶不及時保潔等問題的出現,增加了醫院環境污染和醫院感染的潛在危險性。為保證醫療廢物管理的規范化。我們定期組織保潔員認真學習《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要求他們熟練掌握和熟記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理過程中的各項規定和要求,指派專人對保潔的工作進行示范指導,并對手術室每日醫療廢物管理進行檢查監督,嚴格做到醫療垃圾分類放置、及時清運。每月對保潔員進行醫療廢物管理的法律、法規、各項規章制度、醫療廢物管理流程的考試,并與其經濟效益掛鉤,獎懲并舉,使手術室醫療廢物的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措施得力、監管到位、獎罰分明。
4 嚴格醫療廢物的管理,專人負責,由一名主管護士作為院感質控員
生活垃圾與醫療垃圾嚴格分類放置,對一次性醫療廢物、專人發放、專人按數回收、集中消毒毀形、送院感進行焚燒,避免流入社會,污染環境和回流市場,引起醫源性感染,造成社會公害。
5 醫療廢物的科學分類與正確處理
5.1 銳利廢物的處理:每一手術間放置一個銳器盒,該盒必須具有不損漏,能防刺穿,不會出現破裂,易于焚燒等性能。主要用于收集手術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輸血器針頭,動靜脈留置針、手術刀片、縫針、麻醉穿刺針等銳利廢物,手術結束后由巡回護士封口,送至污物存放間指定容器,最后由院感科統一回收處理。
5.2 非銳利廢物的處理:將非銳利廢物分類放置,即未被血液,體液污染(包括一次性無菌物品包裝袋、藥品包裝袋等)的廢棄物用黃色垃圾袋放置,生活垃圾(如辦公室垃圾)用黑色垃圾袋放置。更衣室、污物間、手術間分別設置大小合適的垃圾桶,根據要求,桶內放置不同顏色的塑料袋,當裝滿3/4時立即封口扎緊送至污物存放間,由院感科統一回收處理。
5.3 一次性用品的回收處理
5.3.1 一次性注射器、吸引器皮管、吸引器頭、吸引器瓶及氣管插管等的處理: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取下針頭,針頭放入利器盒內,針管充滿消毒液,浸泡在5%的84消毒液,作用時間30分鐘,如為肝炎病毒、結核桿菌、性病等病人的用物,浸泡濃度1,作用時間為30分鐘,消毒后放入黃色垃圾袋內,而一次性引吸器皮管、頭、瓶等使用后毀形,然后放入黃色垃圾袋內,由院感科統一回收處理,吸引瓶內盛裝血液用1∶1 84消毒液倒入瓶內,作用時間30分鐘,然后倒入專門指定下水道。
5.3.2 一次性尿管、尿袋、手套等塑料廢棄物處理:使用后,引流液倒在指定下水道,廢棄物放入黃色垃圾袋內,由院感科回收處理,如有傳染病先浸泡消毒再放入黃色垃圾袋內。
5.3.3 感染手術敷料的處理:我們通常用一次性敷料,用后裝入雙層黃色垃圾袋內,扎緊并注明感染手術敷料,由院感科回收統一送處理場焚燒。血紗布,鹽水墊用0.584液浸泡后裝入黃色垃圾袋內,統一送處理場焚燒。
5.4 死嬰、殘肢等廢棄的手術標本處理:我們在標本存放間里設置盛裝特制紙箱并貼上標簽,標簽上注明種類、病人姓名、住院號、床號、日期、巡回及洗手護士的姓名,手術切下來的殘肢或死嬰放入黃色垃圾袋內,如為感染標本則需用雙層黃色垃圾袋扎緊封死,然后按要求置于特制紙箱內,保潔員及時送醫院廢物處理中心,交付給專管人員,并雙方簽名,注明科類、數量,交接時間。
6 體會
6.1 制度健全、措施完善,使手術室各級醫護人員執行各項相關操作時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各級醫護人員都嚴格按要求進行醫用廢物分類放置和處理,使手術室醫療廢物處理盡快達到衛生部要求標準。
6.2 提高了各級醫務人員的法律意識、環保意識,將手術室醫療廢物的相關知識及醫療感染知識作為年終考核的主要內容, 使各級護理人員都認識到管理好手術室醫療廢物是預防和控制手術室感染的關鍵。
6.3 提高了手術室各級人員工作中的不良習慣,使手術室各項操作規范化,并采取逐級帶教方式,使手術室各級人員都熟練掌握并經常檢查督促,逐步做到按規定處理手術室廢物。
6.4 手術室是醫院感染監測與控制的重要部門,手術室醫用廢物的管理,是控制手術室醫源性感染的重要環節,對其進行科學的、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由于我們加強了醫療廢物的管理,增強了手術室工作人員的自身防護意識,減少了銳器刺傷的發生,防止了傳染性疾病的傳播,一年來未發生因銳器刺傷傳染乙肝、丙肝、梅毒等。降低了無菌手術感染率,提高了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衛生部、國家環保總局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和警示標識規定,期刊論文,中國護理管理,2004(1)
[2] 任小英、鄧敏,護理人員工作中被針刺傷調查及對策,期刊論文,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3(3)
醫療放射性廢物是指在放射性核素的醫學實踐中產生的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濃度超過國家規定限值的液體、固體和氣載廢物redlw.com。國際原子能機構(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 IAEA)提出了放射性廢物新的分類體系,將固體廢物分為3大類:免管廢物、低中放廢物(又分為短壽命低中放廢物和長壽命低中放廢物)和高放廢物。免管廢物的典型特征為其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濃度小于或等于清潔解控水平。免管廢物盡管從物理角度上認為有放射性,但其放射性含量很少,因此,可使用常規技術和方法使其獲得安全處置,無需考慮其放射性 IAEA安全導則中給出了“排除”、“豁免”和“解控”的概念。“排除”適用于來自天然存在的放射性物質照射方面的定量指導;“豁免”是指免除“基本安全標準”中概述的實踐要求,“解控”與“豁免”類似,但具體而言,與使獲準的實踐范圍內的放射性物質不再受監督管理機構的進一步控制有關。該導則為監督管理機構提供了這些概念的適用性。我國標準GB 9133-1995《放射性廢物的分類》將固體廢物分為豁免廢物、低放廢物、中放廢物和高放廢物豁免廢物定義為對公眾成員照射所造成的年劑量值<0. O1 ,對公眾的集體劑量不超過1人的含極少放射性核素的廢物,低放廢物為放射性比活度的固體廢物;低放廢液為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濃度(4x1護Bq/L;低放廢氣為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濃度。
1 醫療放射性廢物的來源
1.1 醫學診斷、治療用放射性進口藥品
2010年我國放射性藥品鑰-99 ( yy Mo)和得-99 m進口量最大,約為4. 80 x 10 `4 Bq,隨后逐年增加,2014年達到1. 27 x 10 `5 Bq,增長約3倍;碘-131(`3`I)核素每年進口量在10`4 Bq量級內,2014年有所下降;另外涉及的放射性藥品核素還有‘zs I `磷-32 ( 3z P)以及銘-89( }y Sr),見表1。
我國每年進口的放射性藥品中,yy Mo和yy,Tc約占63. 00% , I約占33. 00% , `z5 I約占4. 00% oyy"'Tc藥物是目前國內SPELT應用最廣的藥物,可用于心、腦和腫瘤等各種疾病以及人體幾乎所有器官的顯像診斷,需求量最大。通過對上述放射性藥品進口核素以及數量的分析,可推斷進口藥品中醫療放射性廢物主要集中在yy, TC sTc ,及“yS:等核素。的放射性
1.2 醫學診斷和治療過程中產生的放射性廢物在醫學診斷和治療活動中產生的醫療放射性廢物主要包括沾有放射性的醫療廢物、正電子放射性藥品和一些長壽命核素。其中沾有放射性的醫療廢物主要指乳膠手套、棉簽、針管、試劑瓶、接受核醫學診療后病人的排泄物、放射性廢液、病人住院治療時用過的物品、氛-133放射性廢氣以及發生放射性污染時去污用的棉紗、動物實驗過程中注射過放射性核素的動物尸體、組織以及接受核醫學診療后病人的排泄物。這些廢物主要含Te;正電子放射性藥品和一些長壽命核素包括:正電子診斷藥品如碳-C ,氮-13、氧一15以及 , SPELT顯像診斷用藥和治療用藥嚴粒子源等放射性廢物管理。
2 放射性廢物管理
2.1 美國放射性廢物管理情況美國對醫療放射性廢物進行了精細化管理,將放射性醫療廢物定義為包括放射性動物尸體、含水放射性溶液、可壓縮固體廢物和液閃廢液等。放射性廢物分類為短壽命干固體廢物、中長壽命干固體廢物、廢液閃瓶以及動物尸體等廢物redlw.com。對于短壽命干固體廢物(半衰期<120 d),首先進行稱重記錄,然后根據其半衰期將其裝人不同的存儲容器進行衰變處理,根據核素種類確定需要貯存衰變的時間,當劑量水平和環境水平相當時,可以當作非放射性醫療垃圾處理,見表2。含有中長壽命衰變核素的干廢物(半衰期>120 d ),一般采用壓縮的方法進行處理,見表3。測量桶的表面劑量使之符合運輸的規定。液閃廢液作為液體廢物進行處理,瓶子使用機器將其壓碎,作為干廢物處理。動物尸體冷凍包裝稱重后冷存。在收集之前,確保動物尸體等廢物已經凍結包裝且體質量不超過10 kg。如果沒有凍結,要先凍結包裝好再收集。只含 ;H和‘4C這2種放射性核素且兩者活度濃度均低于50 nCi/g的動物尸體送至動物焚燒廠作為非放射性污染動物焚燒。含有其他核素的動物儲存直到核素衰變到可接受的水平。
2.2 我國醫療放射性廢物管理情況
對于醫療放射性廢物,比較規范的程序是首先根據核素種類和半衰期的不同,將醫療放射性廢物分別裝到專用垃圾袋并標明核素名稱和日期,垃圾袋滿后送到醫院的放射性廢物專用暫存室,最后向放射性廢物處理中心提交申請,送貯到城市庫貯存;廢液一般先排人專用衰變池進行衰變處理,待環保部門監測達標后,排人醫院污水處理站,;對于氣體或氣載放射性廢物,如易揮發的核素,分別通過各自的通風系統,經活性碳過濾器過濾后,排人大氣中。具體包括以下幾種方式:①由生產單位供給的專用注射室所用藥品均放置在防護套內,使用完畢后將廢注射器放人防護套內,退回供藥公司;其余藥物的注射器放人專用防護箱內,產生的一般放射性廢物集中處理;②廢舊的放射性核素發生器(淋洗柱)一般由生產單位收回;③除去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動物尸體外,大部分固體廢物如注射器、針管、疑似污染口杯、棉球和放免管等一般會放置10個半衰期后按照一般廢物處理。④對于醫學研究過程中產生的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動物尸體,比如動物腫瘤部位埋人251粒子源的,考慮251粒子源密封,不會彌散分布到動物全身,實驗結束后將動物尸體中的粒子源取出,尸體作為醫療垃圾進行焚燒,注射過“c和‘SF的動物尸體活度小于0.1m,凍存于冰箱內。
關鍵詞:生活垃圾;危險廢物;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
收稿日期:20130521
作者簡介:杜艷麗(1980—),女,河南長垣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環境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3)07022602
1 引言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
2 固體廢物對環境的危害
固體廢棄物如果處理不當,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可以通過環境介質大氣、土壤、地表等進入生態系統,破壞生態環境,導致不可逆的生態變化。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對土壤的污染。固體廢物的堆存,破壞地表植被,改變土地利用類型,引起水土流失。更為嚴重的是固體廢物及其滲濾液中所含的有害物質會改變土壤的性質和結構,對微生物的活動產生影響,還可能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體健康。
(2)對水體的污染。固體廢物對水體的污染有兩種途徑:一是向地表水體中直接傾倒廢物,導致水體的直接污染;二是在堆放過程中,產生的滲濾液流入江河、湖泊或滲入地下而導致水體受到污染。
(3)對大氣的污染。露天堆放或者填埋處理后的廢物,釋放出有害氣體、產生毒氣或者惡臭,造成區域性空氣污染;在廢物運輸及處理過程中釋放出有害的氣體和粉塵污染大氣。
3 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現狀
固體廢物處理處置中最受關注的是生活垃圾、危險廢物、電子廢物和一般工業廢物。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急劇增加的固體廢物超過了生態系統的承載力,而且其任意堆放和不合理的處置使自然生態系統遭受破壞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
3.1 生活垃圾處理情況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不斷加快,我國生活垃圾的產生量呈逐年增加趨勢。到2011年為止,生活垃圾處理廠(場)2039座,填埋設計容量達35.9億m3,堆肥設計處理能力達到2.1萬t/d,焚燒設計處理能力達到2.2萬t/d,運行費用為59.1億元。全年共處理生活垃圾63.6億t。另外在生活垃圾清掃、收運方面,全國城市共有9萬余臺市容環衛專用車輛及設備。
此外,2010年全國1633個縣城(人口約1.4億)產生生活垃圾6317萬t,進行無害化處理的數量為173251萬t,無害化處理率僅為274%;其中直接進行衛生填埋處置為887%,進行焚燒處理為668%,進行堆肥處理為213%。全國19410個鎮(人口約139億人)、13735個鄉和721個鄉鎮級特殊區域(人口約0361億人)以及2798萬個自然村(人口約7688億人)的生活垃圾管理和處理處置還沒有建立基本的管理體系。
3.2 危險廢物處理情況
根據環境統計年報,2011年全國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34312萬t,綜合利用量17731萬t,貯存量8235萬t,處置量9165萬t,傾倒丟棄量001萬t,全國工業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處置率為765%。危險廢物集中處理(置)廠(場)644座,醫療廢物集中處理(置)廠(場)260座,危險廢物設計處置能力達到353萬t/d。
我國危險廢棄物集中處置能力的區域分布極不平衡,在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集中處置能力較高,而在其他地區則相對偏低。特別是在有色金屬采礦選礦和冶煉較為發達的西南地區,其集中處置能力無法滿足生產需求。
33 一般工業廢物處理情況
2011年,全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323億t,綜合利用量195億t,貯存量60億t,處置量70億t,傾倒丟棄量433萬t,全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為599%。工業固體廢物傾倒丟棄量超過20萬t的省份有云南、新疆、山西、貴州和重慶,這5個省份的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占全國工業固體廢物傾倒丟棄量的784%。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傾倒丟棄量超過50萬t的行業依次為煤炭開采和洗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這3個行業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傾倒丟棄量占統計工業行業固體廢物傾倒丟棄總量的710%。
一般工業廢物的主要去向是綜合利用,如我國2011年水泥產量為2085億t,而水泥熟料生產量為1307億t,其差值778億t主要為工業固體廢物用作水泥的混合材,僅水泥混合材一項所利用的一般工業廢物量就占其產生總量的241%,綜合利用總量的399%。如果路基材料、水泥骨料等建筑材料生產所利用的固體廢物,建筑材料工業所利用的一般工業廢物可以占到其產生總量的4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一般工業廢物的綜合利用水平也依賴于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
3.4 電子廢物處理情況
目前,我國已成為家用電器生產和消費大國。據統計,我國電視機的社會保有量已經達到35億臺,冰箱、洗衣機也分別達到13和17億臺。隨著電子產品更新速率越來越快,這使得電子廢棄物的數量翻倍增長。據有關資料,今后我國每年將至少有500萬臺電視機,400萬臺冰箱,500萬臺洗衣機要報廢,每年還會有500萬臺電腦。如何將電子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回收處理,已經成為當前影響我國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以及再生資源回收再利用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4 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產業發展的建議
目前我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雖也制定了一些法規、條例與標準,但是由于缺少相應的細則,依法管理有一定難度,應盡快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
4.1 開展固體廢物基礎數據調查和預測工作
在我國固體廢物基礎調查和研究方面,加大國家投入,尤其是戰略性和前瞻性問題。,加強基礎調研工作,對固體廢物產生源統計,建立起一套從國家到地方的長效與統一管理機制,為國家環境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4.2 加快關鍵技術研發
針對固體廢物產生量大、種類多、成分復雜、性質差異很大的特點,需要研究開發不同的處理與利用技術。由于固體廢物種類很多,現階段不可能一一進行研究,應首要研究那些利用價值較高、產生量大、對環境影響程度深的固體廢物,以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為重點,加強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技術。
4.3 加強宣傳,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
改進消費觀念,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理念,是有效利用城市固體廢物的決定因素。加強對公眾的宣傳力度,為城市固體廢物的減少及回收利用做出努力,可以從細微處著手。例如降低一次性商品的使用,選購無害的綠色包裝商品,建立可操作性較強的垃圾分類及回收體系等。
4.4 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政府的引導和扶持
進一步完善我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的技術研發費用較大,很多經營都是微利甚至不盈利的,因此,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作用很重要。對于城市固體廢物循環利用,政府直接管理手段主要有融資幫助、環保專項基金支持、鼓勵固體廢物回收企業投資等,同時強調以經濟激勵手段作補充。
4.5 加強多層次合作交流
建立固體廢物系統技術咨詢服務體系,開展信息咨詢、培訓宣傳、技術推廣等;發揮各類各級環保社團組織特別是環境科學學會和環保產業協會等在學術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國際合作渠道,借鑒學習其他國家在固體廢物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和技術,開發適合我國固體廢物管理和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技術的評估原則和標準、評估方法、評估程序等。
5 結語
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不能僅靠單一技術手段來解決問題,而是需要多種技術有機組合進行綜合治理,包括前端分類收集等手段。同時,固體廢物處理處置也絕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需要全社會多方面參與的綜合社會管理問題。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的目的也不是單純“銷納”廢物,而是涉及可持續性發展的資源保護及再生,今后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技術的發展方向將會充分體現這個原則。
參考文獻:
[1] 白術波,王彥偉.固體廢物的處理與利用[J].廣東化工,2011,38(2):141~142.
[2] 姜 鑫,邊增光.關于我國固體廢物處理利用發展現狀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0(6):70.
21納入血站質量管理體系血站應將醫療廢物的處理作為生產過程中安全與衛生要求的質量要素,按照質量體系實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2建立管理組織機構指定專門的安全與衛生負責人實施管理和監督,建立站、科、組三級管理網絡,責任到人。
23建立人員培訓制度制訂安全與衛生培訓計劃,培訓所有員工,明確工作區域的醫療廢物的分類、處理及責任,針對泄露危害,特別要對廢物收集人員和保潔人員進行重點培訓。3血站醫療廢物的處理要點
31醫療廢物的交接交接是醫療廢物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首先要根據科室的工作性質和工作時間確定合理的收集次數和收集時間,由專職收集人員到科室收集。收集到的醫療廢物送到醫療廢物暫存處,再與暫存處管理人員進行交接。最后暫存處管理人員還要與醫療廢物運輸及焚燒人員進行交接。以上人員和廢物處理單位人員在交接過程中均要填寫相應的交接記錄,嚴禁口頭交接。
32醫療廢物的轉運分為站內轉運與站外轉運兩種。站內轉運要有專用的運輸通道,不能與人員通道混用,并定期清潔消毒。站外轉運是指醫療廢物由暫存處到焚燒地點之間的運輸過程。醫療廢物的轉運要由專職人員負責,運輸工具(車輛)要有明確標識,并定期清潔消毒。醫療廢物包裝規范,防止中途泄露[2]。
33醫療廢物的泄露醫療廢物裝袋、交接、運輸過程中如發現血液或樣本泄露,按照WHO消毒規程規定應先消毒,再清潔[3],消毒時要保證足夠的作用時間,對次氯酸溶液接觸時間需要10~15 min才能保證滅活效果[3]。泄露在血站經常發生,不能用拖把、抹布一擦了之。
34醫療廢物的儲存醫療廢物的暫時儲存時間不得超過2 d,應設在遠離醫療區、人員活動區等以外的區域,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和防滲漏、防鼠、防蚊蠅、防盜及預防兒童接觸等安全措施。暫存處的設施、設備要定期消毒和清潔[2]。
35醫療廢物相關的法律意識血站應加強培訓,認真學習、落實衛生部《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提高法律意識,報廢血嚴禁它用,采血耗材等應嚴格管理不允許外流,真正從源頭杜絕醫療廢物的污染。4血站醫療廢物管理急需解決的問題
41職業暴露后的處理對于職業暴露與防護,各級血站均已建立、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及應急預案,但在實施過程中,有些措施血站尚不能獨立完成。如HIV感染后,根據美國CDC建議,暴露1~2 h以內進行高效抗艾滋病毒治療,如超過2 h仍應考慮預防治療[4]。但大部分血站并未準備抗艾滋病毒藥物,為了及時有效地進行防護,必須與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配合。
42醫療廢物的處理方法目前我國大城市已建立或正在建立醫療垃圾集中處置中心,但還有很多城市沒有集中處置中心,大部分血站的醫療廢物處理都是交給當地醫院的焚燒爐進行焚燒處理,這就存在醫療廢物的轉運、交接等方面的隱患。如果這些問題處理不好,很容易造成醫療廢物的二次污染,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參 考 文 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國家環保總局.醫療廢物分類目錄.2003-10-10.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03-06-16.
[3]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艾滋病項目.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張欽輝,高峰,主譯.日內瓦:WHO,2002:26-27,104.
一、各醫療衛生機構應確定醫療廢物處置工作負責人和相關管理人員,具體負責本單位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工作。各醫療衛生機構應做好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中轉、臨時貯存的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安全防護等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工作,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
二、各醫療衛生機構必須將全部醫療廢物集中交處置中心進行處理,醫療廢物不得轉讓、買賣;已經委托其他機構代為處置醫療廢物的單位也要納入全市集中處置,已有的的醫療廢物處理設施應及時拆除,不再使用。
三、各醫療衛生機構應建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制度,必須按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要求搞好分類集中、分類貯存;要按照相關規定規定建設醫療廢物暫貯設施。
四、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應抓緊與醫療衛生機構簽訂委托處置協議,逐步擴大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收集面,力爭盡快覆蓋到全市范圍。
五、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應加強對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的專業技術、安全防護及應急處理等相關知識的培訓,并按照國家規定的環境保護和衛生標準處置醫療廢物,確保醫療廢物做到無害化處置。
六、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到各醫療衛生機構收集醫療廢物,在與醫療衛生機構交接醫療廢物時應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