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提高生活質量的建議范文

提高生活質量的建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提高生活質量的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提高生活質量的建議

第1篇:提高生活質量的建議范文

[中圖分類號] R737.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8-001-02

婦科惡性腫瘤主要包括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外陰癌、絨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腫瘤。多年來醫務工作者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對于她們生存期的生活質量了解并不多,通過查閱有關文獻,現綜述如下:

1 生活質量的定義 生活質量1975年作為主題詞收入NIM,是一個人在社會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機能能力和主觀感覺,是包括生物和社會心理內容的綜合概念。生活質量是一個多維概念,涉及的范圍至少包括三個方面:即身體狀況、心理狀況和社會支持狀況,也包括性、精神、治療滿意和職業功能等。

2 生活質量測量的目的和意義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生活質量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生活質量的測量能夠作為評價治療結果的終點和治療反應的預測;生活治療的測量也能提供關于康復需要的信息和適當的三級干預,促進患者的康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3 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現況 惡性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相關癥狀,如惡心、嘔吐、厭食、尿失禁、障礙等,嚴重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其中障礙是導致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4 影響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

4.1 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 在對患者的調查中發現,經濟狀況不僅影響婦科癌癥患者的生理狀況、心理狀況和自身滿意度,而且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總體水平。經濟水平較低的患者比經濟水平高的患者生活質量差,社會地位高的患者比社會地位低的患者焦慮和抑郁水平高。

4.2 疾病和治療相關因素 一般來說,隨著疾病的進展,生活質量會隨之下降。治療對生活質量的影響較大,患者各個方面的生活質量在治療過程中最低,治療后次之。治療前的化療患者稍好于放療患者,但治療后的放療患者卻好于化療患者。原因是臨床上化療時間長、副作用大,而且初診者治療后生活質量明顯低于復發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這是因為初診者常使用一些副作用大的治療方法,而復發者則使用溫和的、副作用小的治療方法,另外心理因素也是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復發者對許多可能的狀況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4.3 婚姻狀況 研究表明,已婚患者比未婚或離異患者有更好的精神狀態和生活質量。完美的婚姻、和諧的夫妻生活可以提高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

4.4 疼痛 疼痛能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各個方面,包括軀體(表現為疲乏、厭食、睡眠障礙、惡心、嘔吐等)、心理(表現為焦慮、抑郁、恐懼、無用感、注意力不集中、不愉悅等)、社會(表現為家庭抑郁、家庭支持、、就業、角色等)和精神(表現為不確定、、積極性的改變等)等領域。患者一般晚期都有疼痛,疼痛限制了患者的身體活動,降低了生活質量。

4.5 文化水平 在癌癥患者中,文化程度較高者比文化程度低的生活質量差。因為文化程度高者更了解自身疾病,思想壓力更大,心理狀態一時難以到位。

4.6 其他因素 性格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性格抑郁、內向者,心理承受能力差,患者不能面對現實,不善于宣泄和擺脫負性情緒,不善于與外界交流獲得支持,因而感到悲觀無助,生活質量低。

5 改善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

5.1 正確地估計患者的生活質量現況及其影響因素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前提 目前,對于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總體生活質量的調查不少,在護理實踐過程中,應加強對個體生活質量的評估。建議:(1)選用本國本民族現有的工具,盡可能減少跨文化差異;盡可能選用相應的評定工具而非心理評定工具來評定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2)結合國外量表,編制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量表來取代或補充現有的量表。

5.2 在不影響患者生存期的情況下盡量采取對生活質量影響小的治療手段和藥物 如保留年輕婦女的卵巢,可以保持一定的激素水平,改善生活質量。

5.3 努力控制癥狀,預防和減少并發癥,減少藥物的副作用 為疼痛患者解除心理壓力,支持其,可以減輕癌性疼痛,提高生活質量。晚期癌性疼痛建議用藥治療。當發生障礙時,激素替代治療、陰道劑、陰道擴張術等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

5.4 加強心理護理 患者普遍存在心理壓抑,而且心理壓抑是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心理干預能幫助患者減輕心理壓抑和改善生活質量。干預的措施有:(1)教給患者一些放松心情的方法。(2)提供疾病和治療的信息。(3)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并幫助其正確對待死亡。(4)爭取家庭和社會的支持和關愛。(5)根據自身特征采取個性化的干預措施。

綜上所述,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多重因素交互影響,對它的測量具有重要意義。作為醫務工作者應了解患者的生活質量,采取積極的干預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生存時間。

參考文獻

第2篇:提高生活質量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圍生期 健康管理 產婦 負性情緒 生活質量

圍生期是生命中的一個關鍵時刻,出于此時期的孕產婦生理心理問題特別突出,如何提高圍生期母嬰生命質量并達到圓滿結局,一直是產科醫療研究的重要課題。及時有效地進行健康管理,可以適當消除產婦圍生期負性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從而促進孕產婦身心健康,提高新生兒的質量。本研究對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建檔接受產檢并分娩的100名產婦進行不同方式的圍生期教育指導,旨在探討圍生期健康管理對產婦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先將具體研究方法及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隨機選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建檔接受產檢并分娩的10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組50例,于我院孕婦大學接受全面系統的產前健康知識教育講座及圍生期常規護理外,并接受圍生期健康教育管理和心理護理。對照組50例,產前于我院門診接受基本健康知識教育及圍生期常規護理。兩組產婦年齡、孕周、孕次、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的比較

1.2 納入標準:①年齡22-35歲;②孕期身體健康、精神狀態正常、無妊娠并發癥及內科合并癥;③預測胎兒體重為(3500±250)g(根據產前末次超聲檢查提示的胎兒雙頂徑、股骨長、腹圍進行計算)。[1]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組 除按常規于我院孕婦大學接受全面系統的產前健康知識教育講座外,由一名護師進行綜合健康管理教育。方案如下:①產前由臨床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進行孕期科學飲食、營養搭配、活動及休息的指導,如孕早期應補充葉酸,餐后適度運動0.5h等,講解各時期胎動的不同特點,建議孕婦注意監測胎動,避免出現胎兒窒息的現象。向孕婦進行孕期妊娠生理變化的講解并向其詳細介紹分娩過程,強調產婦的精神心理狀態可影響孕產婦分娩的進展和結局,例如焦慮使產婦子宮收縮乏力、增加疼痛敏感性,加重產婦的恐懼和焦慮感,導致產程延長,孕婦產后出血和胎兒窘迫等。[2]減輕其分娩恐懼及心理壓力。講解孕期衛生與保健知識,避免出現尿路感染及腫塊,強調定期產檢的必要性。告知孕婦應密切觀察有無雙下肢水腫、陣發性頭痛、腹痛、頭暈、陰道流血流液等情況,謹防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流產、先兆早產等高危癥狀的發生,出現突發狀況及時來院就診。孕晚期告知孕婦及家屬提前準備好分娩所需物品,指導孕婦如何正確判斷正常與異常生理反應,對見紅、破水、規律性腹痛有一定的認知與正確的理解,及時入院待產。②待產時詳細講解各產程基本知識和不同特點,在不同產程中如何配合及注意事項。建議產婦進半流食,及時小便,排空大便,促進產程進展。規律宮縮后按摩子宮以減輕宮縮痛。③產時指導孕婦如何利用呼吸法鎮痛以及保持體力,密切監測產婦的各項生理指標,關注心理變化,不斷安慰鼓勵孕婦,分散對疼痛的注意力,減輕對分娩的害怕焦慮等情緒,使其建立信心,順利完成分娩。對于出現剖宮產指征的孕婦,做好剖宮產術前準備。④產后及時告知新生兒健康狀況,指導其進行母嬰接觸。醫護人員制訂健康教育計劃,指導產婦應用高熱量、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維生素和無機鹽的營養豐富的飲食,服用鐵劑和鈣劑。指導母乳喂養,講解母乳喂養的好處及出現異常如何處理,由護士協助母親為新生兒吸吮,指導產婦自我護理與保健。密切觀察產婦心理變化,給予持續心理疏導,預防產后抑郁的發生,發現異常及時處理。⑤出院后向產婦進行產褥期自我護理及新生兒護理的宣教。產婦應注意休息,及早下床,注意個人衛生,每日清潔外陰,預防產褥期感染等疾病,合理安排性生活,做好避孕措施,尤其是剖宮產術后的產婦,兩年內注意避孕。指導產婦及家屬如何從哭聲、大小便中判斷新生兒是否出現異常,如何逐步增加喂奶次數,每日給新生兒在38℃水溫下沐浴1次,沐浴后用安爾碘棉簽清潔臍部,保持臍帶干燥清潔,避免大小便污染。換尿布時用溫水擦凈臀部并用鞣酸軟膏擦涂臀部,預防紅臀等。建議產婦產后42天進行門診產后回查,專業人員做好隨訪工作,提供24h熱線電話,提醒產婦辦理嬰兒出生證明及嬰兒預防接種手續,指導并幫助產婦順利度過產褥期。

1.3.2 對照組 于我院門診接受產前基本健康知識教育,入院后常規產程觀察及護理,未進行圍生期健康管理。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呈正態分布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根據資料性質分別采用t檢驗及檢驗。以P <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孕產婦負性情緒明顯較少,生活質量較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2。

表2 兩組負性情緒比較

注: = 9.244, P < 0.05

表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注: = 9.208, P < 0.05

3. 討論

分娩對產婦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應激反應,產婦缺乏分娩的相關知識,對產婦做好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3]圍生期對初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對提高孕產婦及其家屬們改善相關行為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教育活動,增強圍生保健意識,促進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有重要的現實意義。[4]專業有效的健康管理對孕產婦負性情緒與生活質量均有影響。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產生負性情緒的孕產婦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圍生期對孕產婦及家屬進行健康管理,可降低孕產婦負性情緒的產生率,減少產后抑郁的發病率。研究組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圍生期對孕產婦及其家屬進行健康管理,可顯著提高孕產婦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

進入21世紀,衛生保健工作的中心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5]隨著醫療服務模式的轉變,健康管理越來越受到醫護人員的重視。在圍生期關注孕產婦的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對其進行健康管理,有助于孕產婦樹立正確的分娩觀念,消除其對分娩的恐懼焦慮心理,減輕其心理負擔,保持良好精神狀態。本組研究結果表明,在圍生期常規的護理基礎上,實施圍生期健康管理后,與對照組相比,孕產婦產生負性情緒比例較小,生活質量提高,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綜上所述,圍生期對孕產婦健康管理可有效消除孕婦負性情緒,提高孕產婦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大力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展,張雪茹,于欣等.圍生期健康教育對初產婦分娩方式影響的研究[J/CD].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2,8(3):320-322.

[2] Dunkel Schetter C,Tanner L.Anxiety, depression and stress in pregnancy: implications for mothers, children, research, and practice[J].Curr Opin Psychiatry,2012,25(2):141-148.

[3]張海紅,產前產后實施健康教育干預的效果觀察,健康教育:2012,50(26):121-122.

第3篇:提高生活質量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評價體系;生活質量;客觀指標;因子分析

中圖分類號:F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1-0-02

城市是人類生活活動最為頻繁的區域,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城市在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物質條件和精神上的享受的同時,也使得環境受到污染、交通開始擁擠、住房緊張、精神緊張,帶來了一系列城市居民生活的問題。隨著廣東經濟的快速發展,廣東城市居民的生活已經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著收入差距擴大、發展不平衡等不如意的情況。通過構建一個以客觀指標為主的衡量廣東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研究體系,找出目前能夠較好的反映或制約廣東居民生活質量的因素,提出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計劃,對促進廣東城市和區域經濟健康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及其測量指標

我國學者對于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研究已經有近半個世紀,但是對于生活質量的理解至今仍然沒有達成共識。對生活質量的研究主要通過客觀指標、主觀指標和主客觀結合進行研究。客觀指標主要是通過運用能夠計量的社會經濟指標來衡量人們需要得到的滿足程度,客觀指標主要運用社會、經濟、環境和健康指標來表示。對于客觀指標的選擇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發展補充,從傳統的以國民經濟賬戶模式,到引入更多環境、社會、生活、醫療等其他因素的用來衡量生活質量的指標。主觀指標主要只是考慮個人的主觀感受,比如幸福感、滿足感、成就感等方面來反映生活質量。主客觀結合的指標主要的將生活質量定義為既包含客觀人類需要的滿足的客觀指標,也包含個人和群體的主觀福利和滿足感的指標,在物質基礎、生活設施、醫療、安全、喜好上建立生活質量,是以經濟指標衡量的社會質量指標和個人幸福滿足感共同構成的,需要運用主客觀兩個方面的指標才能真實地反映居民的實際生活狀況。

主觀感受一般是以客觀作為其基礎條件,而且主觀感受具有較強的相對性,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因此,本研究主要是通過客觀指標來衡量居民生活質量。結合廣東城市的實際情況,我們構建了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指標體系。指標體系包括經濟環境、教育環境、健康情況,生活設施、資源環境、就業與安全等6個子體系17個個體指標。如表1所示。

二、因子分析法在居民生活質量測量中的運用

1.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指標體系的因子分析結果

我們從6個子體系,17項指標構建了測量廣東省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指標體系。為了增加各個指標之間的內在關聯性、降低指標體系的復雜程度、增強指標體系的效度,同時也能更有效地運用實證數據來描述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我們以城市居民的數據作為基礎,對構建的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指標體系進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驟是:首先對不同維度的統計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然后對指標間相互關聯的數據實施一系列運算,找出其中對城市居民生活質量起到重要決定作用的一些基礎因子,得出一個能夠比較完整的揭示各指標內部關系的因子載荷矩陣,確定具體的因子模型,達到降維的目的;最后對提取出來的因子進行分析,計算其因子得分,合成一個綜合的分支,來綜合評價特定區域內某個方面的問題。

我們依據上述6個子體系、17項指標收集了廣東21個地級市2012年的截面數據,并根據上述程序對其進行因素分析(因子分析所得因子載荷矩陣結果見表2)。

以上五個公因子累積貢獻率達到84.502%,能夠很好地反映和衡量廣東2012年21個城市的居民生活質量狀況。整體上看,這六個公因子對生活質量影響力的區別較大,各項生活質量指標在廣東的城市發展中貢獻的程度有較大的不同。具體來說,第一公因子對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影響力占主要部分,其貢獻率為42.558%,可見,當地經濟環境、生活設施、健康情況對各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影響較大。第二公因子貢獻率為17.302%,這表明教育環境對城市居民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第三公因子、第四公因子和第五公因子的影響力相當,其貢獻率分別為9.612%、8.103%和6.928%,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程度較小,表明資源環境和就業與安全對居民生活質量的影響較小。

2.廣東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水平及其差異

為了描述廣東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水平以及21個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水平的差異,我們分別計算各城市在各個公共因子上的得分,并將進行得分排序(結果見表3)。

在第一個公因子方面,主要反映的是經濟環境、社會設施和健康情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的公因子得分均在1.0以上,表明這4個城市在經濟環境、社會設施和健康情況方面的優勢明顯。東莞和惠州在該方面的水平也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廣州、深圳市廣東省的兩個中心城市,經濟基礎較好,發展水平較高。珠海鄰近澳門,佛山、中山鄰近廣州,東莞鄰近深圳,能夠很好的接受中心城市經濟的輻射,發展速度較快。

在第二個公因子方面,主要反映教育情況,廣州依然是在第一位,主要因為廣州作為廣東的省會城市和文化中心,在教育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深圳、佛山、惠州、東莞位置雖有后退,但然在較前位置,分別為第5、第9、第8、第10,而中山、珠海分別退后到第20、第21。在第一個公因子排名較后的湛江、茂名、揭陽、汕頭和梅州在這方面排名較前,分別為第2、第3、第4、第6和第7。

在第三、四、五公因子方面,對總體得分的貢獻率較小,主要反映資源環境和就業與安全的情況,中小城市在這兩個方面的得分比較高。

三、提高廣東居民生活質量的對策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還可以看出,廣東地區各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發展水平之間并不同步,差異比較大。所以如何提高廣東省的居民生活質量,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實踐性問題

1.提高廣東各城市居民生活質量,要盡力推動各個地區經濟之間的均衡發展

從廣東省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建立地區之間相互合作的經濟發展戰略,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發揮出核心產業的經濟帶動作用,孕育一個適合的經濟發展環境,調整經濟結構,使得各個地區健康快速均衡的發展經濟,從而提高城市的生產總值和居民的消費水平,改善居住的環境和生活條件。

2.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建設完善的文化服務體系

逐步建成較為完善的文化服務體系,協調廣東省內的城鄉和區域文化發展發展。提高公益性文化單位的服務質量,完善文化基礎設施的服務能力,保障人民群眾進行文化鑒賞、參加文化體育活動等基本文化權益,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3.加大教育事業投入,堅持優先發展教育

加快義務教育發展,使義務教育能夠均衡發展,積極扶持民辦教育,進行師資建設,提高教育辦學水平,推進中等職業教育能力建設,加快培養高素質專業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欽普.數理統計方法在河南地市經濟發展水平和分區研究中的應用[J].數理統計與管理,2002,21(3):268-274.

第4篇:提高生活質量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網絡游戲產業;理性上癮理論;文化產業經濟;生活質量

1.引言

本文研究意義體現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通過問卷,對理性上癮因素進行實證研究,為消費者理性上癮理論提供實證依據。結合行為經濟學消費理論、理性上癮理論,從其使人有益上癮的因素出發,進行實證分析,為網游產業發展提供可供參考的建議。

2.網絡游戲概念、發展現狀和理論解析

2.1 概念和發展現狀

網絡游戲,又稱在線游戲,依托互聯網,通過人與人之間互動達到交流娛樂的目的。最初在美國發展起來,之后韓國、日本將其作為支柱發展。中國的網游市場發展速度驚人。

作為發展迅猛的新生事物,吸引追求刺激、社交欲強烈的青少年網民。文化產業發展要肩負起傳承文化的使命。因此,要使網游高速發展同時,對消費者和社會負責任,就必須重視網游的屬性。

2.2 行為經濟理論及理性上癮

理性上癮理論基于行為經濟學和行為消費理論的發展,Becker和Murphy提出理性上癮理論,來解釋上癮消費行為。

理性上癮理論觀點有:一,其他條件一樣,年長者比較不關心當前消費未來影響,更容易上癮。二,區分有害上癮和有益上癮,前者是當前消費導向型,后者是未來消費導向型。三,對上癮物品未來價格增加的預期會減少當前消費量,是區分理性上癮和短視行為的主要方法。四,開始對有害上癮或者有益上癮的消費,通常是受成長帶來的焦慮、緊張等影響。

3.網游消費者上癮行為的研究綜述

網游作為一種休閑方式獲得了快速成長,網游提供休閑娛樂的數字化方式,同時也由于其體驗形態屬性,吸引了自我約束力差的人不良上癮。網游殘害青少年的負面報道就從沒停止過,甚至有人呼吁應該把網游從文化產業中剔除。究竟該如何對待網游的發展,急需理論和實證數據作參考。

網游產業在中國發展還較短暫,對網游上癮行為的實證研究還較少,學者們主要關注的是,從社會學或心理學角度,對網游過度上癮的消極影響進行實證分析。

但目前網游產業要贏得市場,罷黜社會對網游詬病急需要理論指導。本文對行為經濟學和行為消費理論,理性上癮理論,直到對理性上癮理論進行修正的自我約束問題進行綜述,通過區分有害和有益上癮,來研究網游上癮的實際影響。

4.網游消費者理性上癮行為實證分析

運用已有上癮測量問卷對調查對象上癮情況做了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消費者是理性的,過度上癮的消費者占少數;通常引起過度上癮的是那些以低俗的內容為題材的游戲。

本次調查主要是在網上采取隨機調查方式進行。通過把電子問卷放在玩家常光顧的網站,比如BBS游戲版、QQ群等。獲得100份有效數據,其中男性玩家80個,占80%,女性玩家20個,占20%。

問卷含二塊,一是網游理性上癮程度量表。二是生活狀況量表。

4.1 關于網游消費者上癮行為的調查

運用網游成癮量表,根據專家對網絡游戲成癮標準的設定,專家的平均分為65.75%,界定分數為6.575,即標準為7,就是說10個項目中,有7個做肯定回答者即為網游成癮消費者。結果表明雖然75%以上消費者能夠正確認識網游,使網游不影響工作學習和人際關系等。其他25%由網游占去很多自由支配時間,通過減少睡眠時間,減少和他人溝通交流的時間,影響身體健康。

4.2 理性上癮程度影響因素及其與生活質量相關關系

本文采用SPSS對網游成癮調查數據進行整理統計和分析。對網游消費者生活質量與理性上癮程度變化的相關性分析。

觀測每日游戲時間為自變量,生活質量各指標為因變量,來分析平均每天網游時間與消費者生活質量相關程度的相關性。

從數據結果得出,網游時間對生理、心理、教育生活質量有顯著影響,但是網游時間與玩家社會關系方面生活質量相關性不明顯。時間越長,現實生活幸福感越會下降。超4小時,總體生活質量明顯下降。超6小時,生理明顯出現不良反應,比如視力下降、肩背肌肉勞損等。超2小時,心理就會受到顯著負面影響。4小時內,教育質量差別并不明顯,超4小時,教育質量會明顯下降。綜上,理性程度降低的網游玩家,他們現實生活質量也會下降。網游消費者理性程度影響其生活質量。

5.網絡游戲產業發展建議

文化產業具兩重性,一是意識形態屬性,一是經濟產業屬性。在其發展中,政府扶持推動,能更好地引領其發展方向,提升文化產業質量;市場運作,則能夠更好配置資源,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政府與市場缺一不可。

從以上分析,看出網游產業發展勢不可擋,為使我國游戲產業健康發展,需要培養出本土化綜合素質高的游戲專才,開發出更多高質量,啟迪智慧,寓教于樂的優秀國產游戲軟件,同時要有政府和社會支持和監督,使網游產業肩負起傳承文化使命,健康發展。社會各方面應對玩家進行理性教育;同時適度提高游戲成本和稅收有利于控制消費者理性上癮程度。

6.結束語

通過實證研究,通過對網游消費者理性上癮情況調查發現,結論如下:平均每天網游時間超2小時,心理上就會出現明顯的負面反應;平均每天網游時間超4小時,教育的質量、總體生活質量會明顯下降;平均每天網游時間超6小時,生理和教育質量就會出現明顯下降;平均每天網游時間與消費者社會的生活質量相關關系不明顯。

本文在前人有關網游和消費者上癮體驗和生活質量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實證分析,提出通過對網游玩家進行理性消費教育和加強游戲中理性上癮因素,來提高玩家生活質量,進而提出促進網游產業集娛樂和文化、教育于一體,可以使消費者能夠從內而外的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劉鳳良,周業安,陳彥斌,于澤.行為經濟學-理論與擴展[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168-176.

[2]李菁.中學生網絡游戲消費行為的實證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9(4).

[3]中國網絡游戲產業發展現狀研究[D].河南:河南大學,2005.

[4]謝勇.網絡游戲產業發展導向及服務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4.

第5篇:提高生活質量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新生代農民工 工作生活質量 差異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

1.問卷設計

本研究以工作生活質量的四個基本維度,即員工維度、工作維度、組織維度和社會維度為基礎設計相關調查問卷。問卷分兩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了性別、婚姻狀況、年齡、受教育程度、外出務工時間等內容。問卷第二部分即為員工、工作、組織和社會這四大維度內容的具體對應題項,每個題項都有確定與之對應的某個維度。要求回答者選擇自己最主觀同意的選項。選項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為衡量的標準,其中,5表示“非常同意”,4表示“同意”,3表示“基本同意”,2表示“不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5個程度反映了被調查者對于其工作生活質量四個維度的看法差異。

2.數據收集與分析

本研究以江浙滬地區的新生代農民工為調查對象,采用實地考察發放問卷,實時反饋的調查方式。共發放問卷630份,回收618份,其中有效問卷600份,有效回收率為95.2%。本次研究運用了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運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對新生代農民工工作生活質量進行差異性分析。

二、新生代農民工工作生活質量的差異性分析

1.新生代農民對工作生活質量的性別差異分析

從表1數據可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在工作生活質量的四個維度上的P值都大于0.05,即新生代農民工對工作生活質量的看法在性別方面沒有顯著的差異,性別并不是影響新生代農民工工作生活質量的顯著因素。但從各維度的均值可以看出,女性對于工作生活質量各方面的認可程度在每一個維度之上均要大于男性,也就是說女性的平均工作生活質量認可程度大于男性,筆者認為這與現實中的分工以及環境有很大的關系,例如男性對于工作承受更大的壓力,需要負擔更大的家庭責任,因此男性的總體工作生活質量水平較低也是很好理解的。

2.新生代農民對工作生活質量的年齡差異分析

由表2數據可知,無論是哪一個年齡段在工作生活質量的四個維度上的P值都大于0.05,即新生代農民工對其工作生活質量的認可程度在年齡方面沒有十分顯著的差異,年齡并不是對新生代農民工工作生活質量有顯著影響的因素。但從表中我們可以見得,16-25歲的新生代農民工對于組織維度的工作生活質量認可程度都略大于其工作維度方面的認可程度,也證實了上一個因素分析結論的有效性,即較為年輕的新生代農民工對于組織中的各種關系以及組織方面的工作生活質量水平都相對高一些,更愿意投入組織的各方面。

3.新生代農民對工作生活質量的教育程度差異分析

由表3中數據可知,首先在員工維度方面,各新生代農民工對于員工維度的工作生活質量水平的標準差隨著學歷的升高而大致呈不斷降低的趨勢,由此可以見得,學歷越高的人,對于關于自己本身的認識更為的統一且清晰,相同學歷的不同個體之間的偏差也更加的小。其次,隨著學歷的提高,新生代農民工在員工維度方面的工作生活質量水平也不斷的上升,這反應出學歷的上升使得新生代農民工對于自身的工作生活質量的認可程度也逐漸上升。最后,我們可以看到在工作維度和社會維度方面,P值小于0.05,即學歷對于工作維度和社會維度兩方面的工作生活質量產生了顯著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出,在工作維度上,隨著學歷的上升,個體在工作維度方面的工作生活質量水平逐漸增加。而在社會維度上,依舊是隨著學歷大致逐漸上升的情況,與工作維度的分析,以及年齡方面的分析相同,學歷較高的人更有可能關注社會政策,幫助條款,并且對自己的社會地位更加的認可,因此對于社會維度的認可度更高,與之相反,學歷較低的新生代農民工對于政策無法了解和理解,也更有可能認為社會對其沒有幫助,因此產生更低水平的工作生活質量。最后,組織維度方面,也存在著學歷較高者工作生活質量水平更高的趨勢。

4.新生代農民對工作生活質量的婚姻狀況差異分析

由表4數據可知,除了組織維度,新生代農民工的婚姻狀況無論已婚還是未婚,其他三個維度上的P值均大于0.05,這說明婚姻情況不會影響新生代農民工在員工,工作,以及社會維度方面的工作生活質量水平。而在組織維度上,P值小于0.05,說明在組織方面,婚姻狀況對工作生活質量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對此筆者認為造成這一原因可能是當一個人組建家庭之后,更加注重其家庭方面的因素,而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對于組織方面的關心以及組織中人際關系投入就變得相應的較少了。與此相反,未婚的較為年輕的新生代農民工們更多的在組織中進行社交,表達情緒,因此也更依賴于組織,與組織中的人進行交往聯系更多,對組織的認可程度也就更高,因此組織維度上的工作生活質量水平也就越高。

5.新生代農民對工作生活質量的外出務工時間差異分析

由表5中的數據可得,外出務工時間在工作生活質量的員工,工作,組織三個維度上的P值都大于0.05,即外出務工時間在這三個維度上的工作生活質量水平沒有顯著的差異。而在社會維度上,P值小于0.05,這表明,新生代農民工外出務工時間對工作生活質量中的社會維度有著顯著的差異。由表中可以看出,新生代農民工外出務工時間越短,社會維度方面的工作生活質量水平也就越高。這可能源于當新生代農民工外出務工時,由農業轉向非農業,或者說剛進入社會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對于社會角色的轉變,以及工作性質的改變,讓他們覺得自己的社會地位有所提升,角色有所改變,因此對社會角色方面更加的認可,并且外出務工時間不長,對于提高自己社會地位和工作環境的提升都有著較為美好的愿望。而隨著外出務工時間的增長,一部分新生代農民工可能已經擁有城市戶口,或者衣錦還鄉,而一部分新生代農民工可能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環境并沒有明顯的增加,甚至是原地踏步,長久以來,對自身工作生活質量水平的不滿可能會使他們不認同自己的社會地位,從而保持一個較低的工作生活質量。

6.新生代農民對工作生活質量的現企業工作年限差異分析

由表6數據可得,在員工維度和工作維度以及社會維度三個維度中,P值都小于0.05,這表明在現企業工作年限的差異會使得新生代農民工對工作生活質量的看法產生顯著的差異。

由表中數據可以看出,新生代農民工對于員工維度的工作生活質量水平在前期(1-10年)之間都較為平穩,即員工對于自身的工作生活質量的認識保持在一個相對合適且平穩的情況下,但在10年之上,員工關于自身的工作生活質量水平激增,這可能是因為當一個新生代農民工在一個相同的企業工作高達十年以上之久,那么他對自己的人生定位也就是明確的,不再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和期待,對自己的能力,未來都認識的比較深刻,即使對生活不滿也不會促使他們去改變現狀,因此他們關于自身的工作生活質量認可度會更高。在工作維度上,隨著在現企業年限的增加,新生代農民工關于工作維度方面的工作生活質量出現明顯差異,并且隨著在現企業年限的增加,工作生活質量水平逐漸增加的情況,這與現實情況不謀而合。在現實工作當中,如果一個人能夠在一個企業的年限越長,相應的也就越認可其工作和組織,從而工作生活質量水平也就越高。從表中還可以看出,隨著在現企業年限的增長,員工對于社會維度方面的工作生活質量水平是逐漸增加,不過在10年以上出現了一個反復,但注意到在10年及以上這一部分數據中的標準差值突然變大,這也可能是某些數據在這里出現了偏差。總的來看,在現企業年限越長的員工,其在社會維度方面的工作生活質量水平也就越高。

三、幾點建議

1.政府與企業應當針對不同年齡段新生代農民工人群制定不同的關懷政策

根據調查,未婚的,年紀相對較小的新生代農民工對于政府,社會政治政策更加的關注,因此對于他們的幫助和教育培訓將會更加的有效果和易于被接受。對于年長的新生代農民工來說,家庭因素對于他們更為重要,因此政府應當發展一些對于新生代農民工家庭方面有利的相關政策,例如之前的新生代農民工子女就業問題的落實,其實還存在很多問題。子女就業問題只是其中個例,這些問題都是年齡偏大成家的新生代農民工更關注的問題。

企業方面也不應該完全依賴政府政策,企業也應當注重關于新生代農民工在不同年齡段方面不同的差異情況作出針對性的福利對策,比如針對25歲以下年輕的新生代農民工提供員工團建活動,給年齡稍大成家的新生代農民工提供親子活動等,這不僅能夠提高新生代農民工對于企業的認可程度,也有利于降低企業自身其他福利費用成本,增加福利費用效益。總而言之,政府機關,勞動部門以及各企業應當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制定不同的政策策略才會更加的有效果。

2.政府與企業應當加強對于本地新生代農民工的關注程度

研究表明,外出務工時間越長,在本企業時間越短,則新生代農民工對于其工作生活質量的認可程度也就越低。因此政府應當針對這個現象,對歸屬于本地的新生代農民工推出更加合適的優惠福利政策,增加新生代農民工在自己本地進行就業的概率。這不僅有助于他們能夠穩定的生活,擁有更高水平的工作生活質量,也有助于分擔大城市外來人員過多的城市壓力。另外企業也應當敏感的察覺到這個問題,對于長期在本企業務工的新生代農民工針對性的進行特殊的照顧扶持,增強其對企業的歸屬感,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在本企業工作的新生代農民工的工作生活質量,也有利于減少企業招聘培訓成本。

3.政府與企業應當制定更完善的培訓就業服務體系

由調查顯示出,學歷越高的新生代農民工,工作生活質量水平也就越高,因此勞動部門應當針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更多的,更專業的相關職業技術培訓,就業培訓,發展出一套使新生代農民工能夠更廣泛接受的培訓服務體系。另外可以減輕新生代農民工接受再教育,考取資格證書的成本,增加新生代農民工變成更加優秀人才的可能性,這些都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新生代農民工的工作生活質量。另外企業也應該有適當適合的培訓機制,或者說利用培訓合同的簽訂,在日后逐步收回培訓成本的形式來提供員工培訓政策,這不但有利于提高員工的效率和綜合素質,也有利于最終提高企業的組織績效。

參考文獻

[1]惠青山,何花.基于工作生活質量(QWL)結構的激勵策略研究[J].生產力研究,2005(7):176-177

[2]許傳新.落地未生根――新生代農民工城市社會適應研究[J]南方人口,2007(4):52-59

[3]王桂新,沈建法,劉建波.中國城市農民工市民化研究――以上海為例[J].人口與發展,2008(1):2-23

第6篇:提高生活質量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肺康復;訓練;肺疾病;生活質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慢性氣流受限為特征的疾病,病情呈進行性發展【1】,其患病率,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至2020年將居疾病死亡原因的第三位【2】,居我國疾病負擔首位。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而肺康復治療(PRP),可增強呼吸肌和外周肌的力量,改善呼吸困難癥狀,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質量。我科對126例COPD穩定期患者實施6個月的肺康復訓練,取得滿意效果,現通報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科門診隨診和出院隨訪的COPD穩定期患者126例,隨機分成訓練組和對照組,年齡53-84歲,平均年齡76歲,80歲以上占15%,病史6-31年,吸煙史占60%,兩組年齡、性別、病情、生活質量方面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入選標準:(1)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于2008年制訂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治指南》。(2)COPD穩定期病人。(3)意識清楚。

1.2 方法

患者均予常規的護理,訓練組在此基礎上增加肺康復訓練指導,6個月后給予問卷調查。

穩定期COPD患者肺康復措施包括(1)最適當的藥物維持治療。(2)戒煙:講解吸煙危害,介紹成功戒煙的方法,給患者樹立自信心。(3)長期氧療:堅持家庭化氧療,流量1-2升,每天吸氧15小時以上。(4)健康教育:主動了解患者的年齡、性別、職業、生活方式等,以熱情和藹的態度向患者講解慢性阻塞性肺病發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的誘因、發病特點。制作健康教育卡片、處方、宣傳冊,發給患者及家屬,指導患者堅持藥物維持治療,培養正確的生活方式,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保持平和心態。同時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堅持定期門診復診。(5)呼吸鍛煉包括:縮唇呼吸、腹式呼吸、深慢呼吸等。(6)體能訓練包括:騎車、步行及力量訓練等,而運動鍛煉最為推薦下肢運動【3】。

1.3 評價方法及標準

患者經過6個月肺康復訓練后,由經過問卷調查培訓的呼吸科護士進行測試,測試中使用統一指導用語,向研究對象詳細介紹調查的目的及填寫方法,當場收回問卷。測試方法:根據表1.COPD評估測試(CAT)呼吸問卷進行測試,包括8個問題,涵蓋了癥狀、活動能力、心理、睡眠和社會影響各個方面,每道問題從0到5分,總分0至40分,分數越高則疾病越嚴重,而且CAT評估測試大于等于2分的差異/改變量,即可以提高臨床意義[4],影響程度:0分為正常;小于10分輕微;10-20分為中等;大于20分為嚴重;大于30分為非常嚴重。統計學方法用X2檢驗。

2.結果

兩組患者呼吸困難情況比較見表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影響比較見表3

表2示 在呼吸功能障礙程度評定中,訓練組明顯改善,感受呼吸功能障礙減輕32例占50.8%。

表3示 訓練組影響生活質量36例占57.1%,對照組影響生活質量53例占84.1%,兩組影響生活質量比較經X2檢驗,(P

3. 討論

生活質量是個人處于自己的生活環境中對本身生活的一種自我感受,是人們處于生活文化和價格體系中的自我感覺,與生活目的、期望標準及其關注問題有關,COPD患者長期受疾病和缺氧的折磨,肺功能嚴重受損,機體免疫力達到嚴重破壞的程度,病情遷延,反復發作,日常生活難以自理,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

本次調查顯示,COPD穩定期患者,經過6個月的肺康復訓練后,呼吸功能障礙程度評定中,訓練組明顯改善,感受呼吸功能障礙減輕32例占50.8%;在生活質量方面,不能從事任何活動,生活不能自理即非常嚴重者僅占4%,比對照組12%明顯減少,呼吸鍛煉在增加肺通氣,減少病理無效腔,提高通氣/血流比例的同時,可以鍛煉膈肌和腹肌,增大呼吸時胸腔容積的變化,提高通氣量,可使病人的呼吸功能得到改善,氣體交換功能增強,動脈血氧分壓提高,而騎車、步行及力量訓練能提高病人的有氧代謝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加運動耐力。

4.小結

肺康復訓練是以循征醫學為基礎,結合多學科,為有癥狀的慢性肺損害病人設計個體化綜合方案,慢阻肺全球倡議(GOID)中指出,肺康復內容主要包括運動訓練、教育、營養建議、社會和行為干預等,本研究主要是呼吸鍛煉、體能訓練及教育。經過肺康復訓練,能改善COPD穩定期病人呼吸困難癥狀,提高靜息時SaO2, 隨著運動耐力的增加日常自理能力得以改善。因此,醫院、社區聯合開展針對性的COPD疾病知識教育、肺康復訓練等活動,可改變患者的行為,提高其對疾病的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慢性阻塞性肺病發病機制及治療現狀.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11(8):206

[2] 陳琴,姜小鷹,房曉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照顧認知與自我效能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2):234-238

第7篇:提高生活質量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

肝硬化;護理干預;生活質量本科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肝硬化112例,對其中56例患者治療前后實行積極地護理干預,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樂觀的思想情緒,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肝功能的恢復、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減輕了家庭和社會經濟負擔,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住院治療的肝硬化患者112例,其中男80例,女32例;年齡45~72歲,平均(58.5±5.5)歲,病程5~35年。均符合1995年第五次全國傳染病寄生蟲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肝硬化診斷標準,行給氧、抗感染及應用保肝和利尿劑等治療后,患者處于穩定期。排除理解能力太差,語言障礙及并存在其他影響生活質量疾病的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干預方法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系統的健康教育。而對照組患者只進行常規治療及護理。

1.2.1 提供醫護咨詢服務 建立健康咨詢檔案,將健康教育內容編制成冊,發給患者和家屬;由專職護士采用電話聯系的方式對患者和家屬每周隨訪1次,內容包括:休息及適量運動、自我情緒調節、是否戒煙酒、飲食調節、負面心理、治療效果。出院后患者健康教育達到預期目標后改為每月1次。定期上門訪診。訪診時給其帶一些關于肝硬化護理技巧的小冊子或光盤,再對其在照顧患者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一一給予解答。每個月把照顧者組織在一起,請專家講解肝硬化的最新知識、護理技巧。

1.2.2 溝通交流 肝硬化患者一般病程長,癥狀不易改善,預后差。患者與家屬常有悲觀失望情緒。家庭訪診時,護士應理解和同情患者及家屬,應給予關心、支持和安慰,創造安靜、舒適的休養環境,使患者心情愉快,運用醫學知識耐心解答問題。指導照顧者多與患者溝通,并依靠非語言行為與其進行交流,如微笑、握手等,使患者得到心理支持。同時指導照顧者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采用安慰、鼓勵、暗示等方法對其進行指導,培養患者對自身疾病的承受能力。告知照顧者對患者的照顧技巧,用理解、寬容、誠懇的態度對待患者,盡量滿足患者合理要求。

1.2.3 健康宣教 對患者家屬同步進行健康教育知識宣教和生活習慣、飲食結構方面的指導,定期進行重復強化教育,讓患者及家屬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識,明白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會造成肝臟損害。只有嚴格遵守醫護人員與之共同制定的飲食計劃和矯正不良習慣,才能使治療取得滿意效果,減少并發癥發生,促進肝功能恢復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3 問卷調查 采用問卷調查法,由主管護師以上的專業人員對肝硬化患者及健康體檢者進行問卷調查。參考文獻采用生活質量問卷,問卷為自評式多維度評定。采用評分法對結果進行評分,再進行轉換處理。觀察并比較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情況,分析影響肝硬化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兩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

2 結果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結果見表1。可以看出,經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在四大生活質量評分方面有顯著差異。所以,護理干預對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質量有積極影響。

3 討論

肝硬化是我國常見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我國肝硬化占內科總住院人數的4.3%~14.2%,發病高峰年齡在35~48歲。

生活質量是一個人社會生命和日常生活的機能動力和主觀感受,是一個包括生物醫學和社會心理集合概念,也是在新的醫學模式下產生的全面評估患者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總體健康狀況的一個綜合體。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質量普遍下降,腹部癥狀、疲勞、全身癥狀、活動、情感職能、焦慮各個因子明顯低于健康對照組。具體來說,肝硬化患者主觀滿意度較差,在生活質量的各個方面,患者對自己健康和身體狀況評價最低,由于肝功能嚴重受損,給日常生活和經濟造成沉重負擔,心理負擔較重,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以致主觀滿意度較差。

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患者對肝硬化有正確的認識,從心理、飲食、活動、用藥等各方面給予干預和指導,可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治療護理的依從性,減少肝功能的反復異常,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對肝硬化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是穩定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護理干預,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充分發揮社會及家庭支持系統的作用,從而使患者及時就診、定期復診、增強保健意識和治病信心,最終達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同時建議對不同的照顧者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指導。對文化程度較高的照顧者,訪診時多給他們帶一些關于肝硬化的書籍、光盤,每隔1~2個月集中講解肝硬化國內外最新研究動態。對文化程度較低、接受能力差的照顧者,每周進行1次或2次單獨指導,如有需要適當增加次數,隨時電話咨詢指導。輔導時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并讓其他照顧者多向其傳授護理技巧。本文資料顯示,經過護理干預的肝硬化照顧者反映良好,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參 考 文 獻

[1] 肖順貞.護理研究.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64.

第8篇:提高生活質量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 整體護理干預;乳腺癌;生活質量;影響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3.171

臨床醫學中, 乳腺癌給患者的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 屬于難以治愈的惡性腫瘤, 不僅具有極強的發病率, 同時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是女性非常重要的器官, 在對乳腺癌患者治療過程中應該從女性出發確定合理的治療計劃, 提升患者生活質量[1]。本文主要探討了對乳腺癌患者手術治療過程中給予整體護理干預的臨床護理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擇取本院于2014年2月~ 2015年2月期間診治的60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 各30例, 實驗組年齡在38~59歲, 平均年齡(39.7±13.1)歲, 參照組年齡在39~61歲, 平均年齡(40.1±12.7)歲,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1. 2. 1 參照組 對參照組患者施以常規護理, 主要有飲食護理、術前準備等。

1. 2. 2 實驗組 實驗組患者給予整體護理干預, 具體護理對策如下:①患者手術治療開始之前, 護理人員必須做好相應的術前評估, 擬定有針對性護理計劃;②觀察患者心理狀態, 對其情緒變化有比較全面的了解, 做好心理疏導, 向患者闡述乳腺癌疾病的相關知識, 促使患者對疾病的發生發展有深入的認識, 并對治療方法有清楚的認知;③立足患者社會角色, 從而降低患者不良情緒, 使其可以正確面對化療, 時刻關注患者不良反應, 從而增強戰勝疾病信心;④做好相應的健康宣傳教育, 讓患者做好面對疾病給其自身帶來的缺陷, 做好預后工作[2]。

1. 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之后的生活質量評分以及VAS疼痛評分。使用VAS疼痛評分作為評定標準, 0~3分:輕微疼痛, 可以忍受, 但是不影響休息。4~6分:疼痛影響休息, 給予相應處理方案。7~10分:疼痛難以忍受, 影響睡眠與食欲。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VAS評分比較 參照組VAS評分為(7.4±1.9)分, 實驗組VAS評分為(3.7±1.7)分,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9489, P

2. 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參照組生活質量評分為(68.8±

19.9)分, 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88.6±10.1)分,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8596, P

3 討論

乳腺癌是臨床中較為嚴重的惡性腫瘤, 對患者生活質量及健康具有一定的影響, 需要對患者予以手術治療, 從最大限度減輕患者痛苦, 提升治療效果。但是由于乳腺癌疾病會影響患者的美觀, 這在某種程度上會造成患者心理困擾, 護理人員必須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借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3]。

乳腺癌手術治療過程中, 對患者施以乳腺根治術, 或是給予改良根治術, 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患者的美觀度, 使其產生強烈的自卑感, 失去女性曲線讓患者具有一定的心理陰影, 這時需要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心理疏導, 緩解患者不良情緒, 從而降低患者免疫功能, 影響治療效果。護理人員應依據患者具體情況擬定相對應的護理對策, 提升護理效果。

乳腺癌患者實施手術治療過程中還需對患者給予社會支持, 這主要是因為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由于身體的缺陷導致社會對其產生歧視, 這就體現出社會支持的重要性, 可以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 增強臨床治療效果, 最終提升患者生存質量[4]。護理人員在乳腺癌手術治療過程中還需給予相應健康教育宣傳, 主要涵蓋乳腺癌知識、治療方法、護理措施, 增強患者對疾病治療的信心。整體護理干預是從患者的多個方面對其進行干預, 讓患者對疾病的相關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 從而能夠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疾病治療。本次研究中獲得了相對較好的臨床研究成果, 且這一研究成果與李海霞[5]觀點保持一致, 這說明本次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在今后的臨床中可以積極擴大應用范圍。

綜上所述, 乳腺癌作為臨床中的惡性腫瘤已經引起醫學上高度關注, 根據患者具體患病情況擬定有針對性治療對策, 但是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會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 尤其是患者的缺失, 所以必須對患者給予整體護理干預以緩解患者不良情緒, 增強臨床治療效果,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建議在臨床中積極推廣這一護理對策。

參考文獻

[1] 孫燕.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手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中國現代醫生, 2012, 9(50):112-113.

[2] 王敏, 黃春紅, 雷艷.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求醫問藥(下半月), 2012, 11(10):132-133.

[3] 劉愛紅.綜合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手術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全科護理, 2015, 34(13):3479-3481.

[4] 張志霞.整體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手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中國醫藥指南, 2014, 36(12):358.

第9篇:提高生活質量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 生活質量;精神衛生;對比研究;學生保健服務

【中圖分類號】 G 47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08-0969-03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mong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Henan Province/ GUO Yu-qi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45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quality of life(QOL) about the high school teacher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improving their QOL.Methods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was adopted to do psychological tests among 363high school teachers from urban and rural. ResultsThe male teachers were more adaptation than the female, and the female had more mental stresses, the teacher who had a sound body also can bear more pressures, the married high school teachers had a more colorful spiritual life than the single's, but they felt more pressure than the single's in the material life, teachers of suburban had a significant better material life than the rural teachers, the key high school teachers had much better material life and subjective feeling than the teachers not from key high schools. Teachers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also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quality of life.ConclusionThe factors including gender, marriage or not, from suburban or rural and discipline all had influences to the quality of life of high school teachers.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high school teachers' status of life and enhancing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Quality of life;Mental health;Comparative sutdy;Students health services

【作者簡介】 郭玉琴(1955- ),女,河南鶴壁人,大學本科,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健康心理學,心理咨詢與治療。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教育系,河南 450001。

近年來,關于教師的心理健康、職業壓力問題成為研究的熱點。多項研究表明,中學教師比大學教師和小學、幼兒園教師承載了更多的壓力,存在著較多的心理問題[1-3]。主要是因為中學生處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渡期,教育者不僅要研究自己的教育對象,還要探索與時俱進的教育策略,方能適應教育工作的需要。高中教師不但面臨這樣的挑戰,而且背負著學生升學擇業的壓力。事實上高中教學質量的評定標準依然是以高考升學率為主,升學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普通高中的生源,也就間接地影響了學校及教師的生存[4]。本研究對高中教師的生活質量進行調查,通過高中教師對自身生活

質量的自評,探索其生活狀況及在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為教育部門提高高中教師的生活質量提供理論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以參加河南省內繼續教育培訓的高中骨干教師為研究對象,對其生活質量進行調查,發放調查問卷380份,回收有效問卷338份,回收率為89.35%。其中男性186人,女性152人。

1.2 方法 采用問卷法,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5]對被試進行測查。該問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被我國學者多次使用。量表包括4個維度16個因子,即物質生活狀況(住房、經濟、社區服務、生活環境)、軀體功能(睡眠與精力、軀體不適感、、運動與感覺)、心理功能(精神緊張度、正負性情感、認知功能、自尊)、社會功能(社交與支持、業余娛樂、學習與工作、婚姻與家庭)。采用集中答卷的方法,在1周內完成取樣工作。測試結果統一用SPSS 10.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

2 結果

由表1可見,男、女教師在生活質量的諸多因子上差異不大,其中在工作學習因子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男教師的工作學習狀況好于女教師;在精神緊張度因子上,女教師高于男教師,表明在生活中女教師比男教師更易感到緊張和壓力。自感身體健康的教師在認知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方面強于身體不健康者,但自感身體健康的教師卻比自感身體不健康的教師有著更強烈的身體不適感。已婚教師與未婚教師在心理功能維度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已婚教師心理功能總體上高于未婚教師,主要表現在2個因子上:精神緊張度較未婚教師高,認知功能方面較未婚教師的主觀感覺好。已婚與未婚教師在物質生活維度上差異也存在統計學意義,其中住房上的差異尤其顯著,表明已婚教師的住房條件明顯不如未婚教師;已婚教師的身體不適感顯著高于未婚教師,而未婚教師的滿足方面明顯低于已婚教師;在業余娛樂生活和婚姻家庭2個因子上,已婚教師與未婚教師之間差異達到統計學水平,表明已婚教師在這2個方面的生活質量明顯好于未婚教師。城市教師與農村教師相比,在物質生活上尤其是住房和社區服務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城市教師的物質生活條件明顯好于農村教師。重點高中教師在社區服務、正性情緒、自尊、物質生活方面均明顯好于非重點高中的教師,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表1 河南省不同人口統計學指標高中教師生活質量得分比較(x±s)

人口統計學指標人數統計值住房經濟社區服務生活環境睡眠與精力軀體不適感運動與感覺

性別 男 18613.80±2.8112.57±2.0713.61±3.9213.57±3.6112.12±1.6713.17±2.5816.72±3.9715.98±4.98

女 15213.09±3.7312.15±2.1212.98±2.6312.71±4.1411.87±1.2313.68±2.8415.81±4.3714.72±6.21

t值1.9881.8321.6892.0321.532-1.7221.9982.063

P值0.05>0.050.05>0.05

是否健康 是 24813.72±3.7212.42±1.6713.52±4.5913.49±4.1612.72±8.2113.67±1.1116.71±5.7215.57±2.15

否 9012.82±4.2212.27±1.7212.79±4.0512.34±5.0310.04±8.2912.65±1.7714.14±5.2214.98±2.65

t值1.8891.7221.3282.1132.6384.7913.7282.085

P值>0.05>0.05>0.05

婚姻狀況 已婚17712.36±3.5712.06±4.8113.49±2.1113.48±3.1612.17±1.5113.57±1.9716.82±3.1814.19±7.13

未婚16114.71±4.0213.52±5.8213.15±2.2112.86±3.1211.83±1.5613.21±1.3115.75±3.6416.76±8.24

t值-5.678-2.5011.4661.8072.0321.9522.877-3.065

P值0.050.05

城鄉 城市20614.41±6.7211.67±4.5914.72±6.5113.69±3.1712.96±8.0113.50±1.3216.81±5.6115.46±1.17

農村13212.03±6.0113.49±5.3611.15±6.0812.39±3.9710.52±9.4013.24±1.2715.53±5.9915.37±1.23

t值3.301-3.3195.0303.3162.5461.7891.9860.687

P值

是否重點學校 是 15414.69±6.2312.71±3.1613.61±2.1713.21±5.9112.97±8.2513.49±1.9716.65±7.1215.58±2.17

否 18412.47±5.9512.10±2.0513.09±2.4611.52±5.2011.20±8.4713.32±1.4016.02±7.6115.27±1.73

t值3.3332.1302.0362.7881.9360.9220.7781.455

P值0.05

人口統計學指標人數統計值精神緊張度正負性情緒認知功能自尊社交與支持業余娛樂學習與工作婚姻與家庭

性別 男 18613.89±3.3415.72±3.2616.72±2.1318.42±2.3614.52±2.1315.78±5.3714.21±2.0913.69±3.62

女 15214.65±3.2615.13±2.4716.59±1.3017.68±2.3114.17±1.3214.02±5.0513.51±2.0712.97±3.53

t值-2.2031.8350.6572.8871.7623.0683.0691.834

P值0.05>0.050.05

是否健康 是 24813.69±7.9415.49±1.3716.87±2.1618.13±1.4214.59±5.1215.32±6.6114.09±7.9813.51±3.17

否 9015.72±8.5015.36±2.0516.09±2.6317.97±1.5913.74±5.8114.08±6.4013.36±8.5112.85±3.30

t值-2.0320.6662.7560.8631.9781.5330.7281.669

P值0.050.050.05>0.05>0.05

婚姻狀況 已婚17714.67±3.1715.71±3.5116.92±2.3118.43±8.1315.17±5.3915.92±4.9114.18±3.0614.02±2.08

未婚16113.75±2.3015.17±3.2116.38±1.7217.71±9.0513.47±6.4113.96±5.6713.58±2.0713.17±2.38

t值3.0231.4662.4090.7682.6393.3962.0853.419

P值0.050.05

城鄉 城市20614.29±0.6715.61±2.1617.01±4.2118.71±8.1215.12±7.7216.18±8.7114.32±3.5213.72±7.91

農村13214.14±0.9915.21±1.5716.11±3.7217.12±7.5213.18±7.8513.13±9.5813.23±3.7712.81±8.59

t值1.6551.8331.9991.6882.2333.0112.6920.982

P值>0.05>0.050.05

是否重點學校 是 15414.56±2.7115.89±3.0916.77±1.4618.90±5.6915.30±6.3915.10±2.1614.21±4.1213.96±5.97

否 18413.95±2.8815.09±3.6716.57±1.4517.41±6.5013.58±8.2814.90±1.9313.63±3.8412.87±6.95

t值1.9882.1371.2552.1242.0990.8961.3331.529

P值0.05

3 討論

從調查結果來看,高中男教師的工作學習狀況好于女教師,更能夠適應高中的工作學習狀態;而女教師的心理壓力較大,常體驗到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表明男教師在工作學習中有較多的積極體驗,女教師則容易感到緊張焦慮。這與性別差異不無關系,一般來說,男性對事業投入的精力較多,對工作較為專注,對工作績效的期望也較高,容易在工作中體現出積極的狀態,獲得成就感;而女性參加工作之后,面臨戀愛、婚姻、家庭、子女等問題時,常要比男性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工作上的投入和積極體驗就相對少一些,加之高中教師工作量大,責任重,女性在身心承受能力上均不如男教師,故容易體驗到較大的心理壓力[6]。提示教育部門或學校給予女教師以更多的關心和鼓勵,適當減輕她們的工作量,提高她們的福利待遇,以使她們減輕心理壓力,提高工作學習的滿意度。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從健康狀況上看,自感身體健康的教師在軀體功能、認知功能和心理功能上均好于自感身體不健康的教師,表明身體健康者比身體不健康者更能以良好的身心狀態投入工作、生活之中,這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自感身體健康的教師卻比自感身體不健康的教師有著更強烈的身體不適感,這可能是因為身體不健康者經常處在身體不適的狀態之中,對身體不適已缺乏敏感性;而身體健康者則會對由工作、生活壓力帶來的身體不適較為敏感。建議教育部門建立完善的教師醫療保健制度,為高中教師尤其是農村高中教師定期進行身體檢查,采取積極的身心保健措施,及時緩解高中教師的身心壓力,使其以健康的身體和輕松愉快的心態投入工作。

已婚教師的業余娛樂生活和婚姻家庭狀況明顯好于未婚教師,其心理功能和認知功能也好于未婚教師,這表明已婚教師生活的穩定感較強,在家庭生活和業余生活中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對自己的生活滿意度有所提高,生活狀態較為積極、放松[7]。但與未婚教師相比,已婚教師卻面臨著較大的物質生活壓力,最突出的是住房問題,許多教師結婚生子以后是三代人住在一起,家庭內部的活動空間較小,甚至影響到夫妻生活的質量,而房價的攀升使改變住房條件成為一個大難題,許多教師因此而感到較大的心理壓力。同時結婚以后,家庭、工作都要照顧,無形中耗費了較多的體力和精力,已婚教師比未婚教師更容易感到身體不適[8]。建議教育部門和學校在教師的住房問題上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盡可能減輕教師的家庭負擔。同時關心未婚教師的生活,豐富他們的業余文化生活,為他們提供同齡人交流的場所和機會,以滿足其精神需求。

在住房、社區服務、物質生活3個方面,城市教師顯著優于農村教師。明顯地看出農村高中教師的生活條件較差,生活很艱苦。事實上不僅是高中教師,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生活條件與城市相比均有著較大的差距[9]。艱苦的生活條件使得農村教師承受了比城市教師更大的心理壓力。有調查表明,教師焦慮癥狀檢出率為43.3%,抑郁癥狀檢出率為48.7%,高于全國正常人群心理障礙發生率(20%)[10]。有些教師為了緩解心理壓力,爭取好的生活條件,不得不通過考研究生、考公務員等脫離農村的工作[11]。建議教育部門和地方政府在政策和經費上給予農村教育更多的支持,盡可能地改善教師的生活條件,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使其安心于農村的教育工作。

從重點中學和非重點中學的比較來看,重點高中教師在社區服務、正性情緒、自尊、物質生活方面明顯好于非重點高中教師。我國普通高中學生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升學,升學率成為社會評價學校好壞的唯一標準。重點高中升學率高于非重點高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生源是經過中招選的高分學生,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也高于普通中學,教學設備條件也較好);加之有一部分學生是通過繳納高額擇校費進入重點高中的,其自主掌握的經費也比一般中學多。由于升學率較高,學生、家長、社會都對重點高中寄予期望。相對于非重點中學,重點高中的教師物質條件高,自我感覺好,自尊并受到社會尊重是自然的事。筆者呼吁,應從改進人才選拔制度、完善素質教育方案入手,從根本上縮小重點中學與非重點中學的差距,提高教育的公平性,使每位教師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都能有良好的感受[12]。

4 參考文獻

[1] 劉電之,馬前廣.新課程改革背景中教師心理壓力及其緩解.教育科學論壇,2005,6(8):10-12.

[2] ROBERT AC, DENISE M. Stress and strain from family roles and work-role expectations. J Appl Psychol, 1984,69(2):252-260.

[3] YANG X, GE C, HU B,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 life and 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teachers. Public Health, 2009,123(11):750-755.

[4] 朱從書,申繼亮,劉加霞.中小學教師職業壓力源研究.現代中小學教育,2002,3(2):50-54.

[5] 李凌江,楊德森.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汪向東,王希林,馬弘,編著.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88-100.

[6] 吳紹琪,陳千.高級知識女性群體主觀生活質量指標體系初探.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5,17(4):56-59.

[7] 孫鈺華.工作生活質量:追求教師工作與生活的和諧發展.比較教育研究,2008,4(3):83-87.

[8] 賈海薇,王文生,朱正威,等.工作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及評價指標.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2):134-139.

[9] MALACHY B, EMILY M. Teachers' knowledge about epilepsy and attitudes toward students with epilepsy: 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 Epilepsy Behav, 2006,8(2):397-405.

[10]李向陽.農村高中教師心理健康現狀的調查研究.現代教育科學,2006,4(3):64-65.

[11]韓文根.改善教師生存狀態-從“工作體”向“生命體”回歸.教育探索,2006,7(3):89-91.

[12]石學斌.師德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提高教師生活質量.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1(2):93-96.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色欲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 内地自拍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欧洲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本码视频| 国产一二视频| 男女好痛好深好爽视频一区| 国产女人爽的流水毛片| 中国少妇内射xxxx狠干| 97成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麻豆v国产精华液好用吗| 色偷偷88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久久特级毛片| 99成人无码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暖暖 在线 日本 免费 中文| 五月婷婷激情四射| 色婷婷久久免费网站|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r老牛网站| av天堂精品久久久久| 蜜桃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 www夜片内射视频在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小说| 日本一区二区三深夜不卡| 肥老熟妇伦子伦456视频| 毛色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村妇激情内射| 国产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极品老师腿张开粉嫩小泬|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av剧情md精品麻豆|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口爆 |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免费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