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智慧醫療心得體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 R698+.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11-097-01
陽萎是指在有及性興奮刺激的狀態下,不能,或不堅,以至于不能插入陰道,進行的病癥。陽萎一癥,就其發病經歷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陽萎兩大類。凡從來沒有過,或稍有一次也沒能將插入女性陰道者,屬原發性陽萎;曾經有過交媾經歷,后來突然或漸喪失功能的,屬于繼發性陽萎。依我十幾年臨床經驗所見,繼發性陽萎,占此病患者絕大多數的比例。
1 病因病機 祖國醫學從人體整體觀出發,將陽萎發病主要責之于心、肝、腎三臟,唐?王熹在《外臺秘要》中說:“五勞七傷陰萎,十年陽不起,皆因少小房多損陽。”隋?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虛勞陰萎候》中說:“腎開竅于陰,若勞傷于腎,腎虛不能榮于陰器,故萎弱。”清?沈金鰲在《雜病源流犀燭》中指出:“有失志之人,抑郁肝火,肝木不能疏達,亦致陽萎不舉”。說明陽萎與人的情志變化,肝臟的疏泄功能有很大的關系。陽萎病心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內經》中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正如《景岳全書?陽萎》篇說:“凡思慮焦勞憂郁太過者,多致陽痿?!标栁〉牟∫虿C錯綜復雜,結合臨床及古人論述,我把病因病機主要歸納為以下幾點:
1.1 先天生殖系統缺陷 性腺功能低下或缺少,稱“天”,也叫“天閹”,屬于原發性陽萎。
1.2 腎氣不足,命門火衰 多由早婚,房勞過度,少年誤犯,勞傷太過,以致腎精虧損,繼而陰寒內生,命門火衰,陰損及陽,以致陽痿不舉,這是繼發性陽痿的主要病因之一。
1.3 肝氣郁結 多愁思慮,氣機郁結,肝失疏泄,失其條達之性,使宗筋失用,發為陽萎。此類患者臨床較常見。近幾年由于人們工作壓力,生存壓力,婚姻不穩定,造成人們心理壓力過大,成為主要病因之一。
1.4 肝經濕熱 多由食肥甘厚味,飲酒無度,飲食失節,脾胃乃傷,運化失職,積濕生熱,下注肝經,浸漬日久,致使宗筋馳縱失用,筋萎而不起,發為陽萎。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此病因也成為陽萎發病重要原因之一。
1.5 心脾虧損,心腎不交 本病多由素體虛弱,思慮過度,久病失于調養,加之素體腎水不足,心火因思慮過度而擾動,心火不能下交于腎,腎水不能上濟于心,使心腎協調關系被破壞,出見了一些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癥狀,致使陽萎,此類患者過于憂愁思慮,過多考慮疾病的后果,形成心腎失交,惡性循環,不易治療。
1.6 藥物影響 臨床上很多藥物往往對產生很強的抑制作用,如甲基多巴、利血平、胍乙啶、甲氰米呱、胃復安等,長期服用都可引起陽萎。有人自我感覺有陽萎,懷疑自己性能力不強。不經醫生診斷治療和指導,濫用壯陽藥,一味蠻補,致使經絡壅滯,病情更為加重。此類患者臨床較常見,是繼發性陽萎的病因之一。
2 治療
2.1 心理調節 陽萎病肉體上并無痛苦,但精神上負擔極大。所以醫生要從高度關心的態度取得病人的信任,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許多患者病史多在數年,十年以上,羞于告人,難以啟齒,自己默默忍受。最后迫于女方壓力才就診。所以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首先端正認識,調節不合理心理狀態,正確對待,摒棄自暴自棄思想,堅信通過正確的科學的治療,一定能恢復性健康。
另外,妻子在丈夫心理調解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因為性生活是夫妻雙方的事情,變指責、厭棄為關心體貼,變被動等待為主動,有利于丈夫的心理調解,使陽萎早愈。
2.2 中藥治療
2.2.1 腎氣不足,命門火衰 癥狀多見:腰膝酸軟、神疲無力、頭暈耳鳴、小便清長、畏寒肢冷,不能或不堅,舌淡脈多沉細無力。治宜:填腎精,益腎氣,溫補命門。方藥:附子10克(先煎)、肉桂10克、熟地15克、杜仲15克、山藥20克、甘草10克、當歸10克、枸杞子10克、菟絲子20克9(單包)、羊火葉25克、巴戟天15克、遠志15克,水煎服。
2.2.2 肝氣郁結證 癥見胸悶不舒,太息多怒、精神郁郁不樂,時口苦,舌苔薄白,脈沉弦。治宜:疏通肝腎。方藥:補骨脂15克、升麻10克、柴胡15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牛膝10克、蜈蚣2條、羊火葉20克、香附10克、枸杞子10克,水煎服。
2.2.3 肝經濕熱下注證 癥見:舉而不堅,陰囊潮濕或癢,溲赤莖痛、急躁易怒、咽干口苦,兩肋發脹,或伴有少腹脹痛,舌苔黃膩,脈弦數。治宜:清利肝經濕熱。方藥:龍膽草15克、柴胡10克、黃芩10克、半夏10克、厚樸10克、蔻仁10克、通草10克、梔子15克、菟絲子15克(單包)、黃柏10克、白芍10克、當歸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
2.2.4 心脾虧損,心腎不交證 癥見:陰萎不舉、淡漠、心悸怔忡、易驚、失眠多夢、食少納呆、腰膝酸軟、舌淡、脈沉細。治宜:補益心脾、益腎興陽。方用:黨參15克、白術15克、茯苓10克、黃20克,當歸10克、遠志15克。酸棗仁15克、菟絲子15克(單包),巴戟天15克、枸杞子10克、五味子10克,水煎服。
關鍵詞:心律失常 中醫藥治療 體會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379-02
臨床上按發作時心率的快慢分為快速性和緩慢性,前者常見過早搏動、心動過速、心房和心室顫動等;后者以常見竇性緩慢性心率失常和各種傳導阻滯。中醫根據臨床表現歸屬于“心悸”、“怔忡”、“驚悸”和“脈結代”范圍[1]。近些年來,中醫藥治療心律失常的研究得到了深入的發展,詳細報道如下:
1 癥候研究情況
尹克春等[2]研究表明心律失常的臨床特點的中醫辨證分型排列依次為痰濁阻滯、血瘀氣滯、心脾兩虛、肝腎虧虛、水飲凌心、心陽不振。同時不同證型血管病變支數有差異,虛證主要為三支血管病變,實證則主要為雙血管病變。陳英等[3]研究發現各分型的心律失常發的發作高峰時間均為23∶00~1∶00,而室上性早搏、成對室性早搏、室上速發生頻數最低點在9∶00~11∶00,由此證明了中醫“心病者,日中慧,半夜甚、平旦靜”的科學性。
2 辨證分型
謝心等[4]總結心律失常治療包括3個方面:①心病從肝論治,肝火疏泄不及或太過的治療原則不同。如肝臟疏泄不及,則主張以剛克柔,采用疏肝活血、疏肝理氣、疏肝清熱等方法使其氣血和調、氣機條暢、心脈通暢。如肝臟疏泄太過,則主張以柔克剛,采用平肝熄風、平肝潛陽、清肝瀉火等方法使其肝體充實、肝氣沖和、氣血暢通。②心病從腎論治,根據患者腎中陰陽盛衰情況分別給予溫腎陽、補腎氣、滋腎陰治療法,可選用二仙湯、二至丸、真武湯等方劑。③針對心悸本虛標實的基本病機,提倡益氣養陰。
3 各型心率失常的中醫藥治療
3.1 補養心血法。適用于心血不足,血脈不充實,脈氣不連續。癥見心悸不安、面色不華、頭昏目眩、健忘少寐、脈細弱而數、舌淡紅,選用炙甘草湯加減,方含熟地、黨參、炙甘草、麥冬、當歸、白芍、阿膠等。兼陽虛者加桂枝,兼血瘀者加丹參、川芎、紅花、郁金,兼痰火者加竹茹、赤芍、瓜蔞。
3.2 補益心氣法。適用于心氣不足,不能鼓動血脈的正常運行。癥見心悸不寧、神疲體倦、氣短疲乏、自汗、苔薄白、舌淡、脈結代,選用五味子湯加減,方含五味子、黃芪、黨參、麥冬、丹參、柏棗仁等。氣虛伴濕阻者加厚樸和蒼術,氣虛兼血瘀者加紅花、丹參和赤芍,氣虛痰阻者加石菖蒲、法半夏、天南星和云茯苓。
3.3 健脾養心法。適用于脾氣虛弱、運化失職、氣血生化乏源、心血虧損,不能貫注心脈。癥見心悸怔忡、神疲乏力、面色不華、腹脹便溏、食欲下降、舌淡嫩、脈結代,選用歸脾湯加減,方含黨參、黃芪、白術、茯神、當歸、桂圓肉、熟地、丹參、生姜、大棗、桂枝等。腹脹者加厚樸和枳殼,便溏者加茨實和薏苡仁[4]。
3.4 溫補心陽法。適用于心陽不振、心失溫煦、血脈運行不正常,癥見心慌、心悸、氣短乏力、手足不溫、形寒怕冷、腰膝冷痛、舌淡苔白、便溏浮腫、脈沉細結代,選用參附湯加減。若心陽虛衰加劇,陽虛水泛,肢體浮腫不能平臥,選用真武湯。若陰虛欲脫,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脈結代或者細微欲絕,選用四逆湯加減,回陽救逆。
3.5 滋陰降火法。適用于陰液不足,陰不制陽,虛火亢盛,擾于心脈,導致心脈運行不正常。癥見心悸不寧、五心煩躁、頭昏耳鳴、口干欲飲、舌紅苔少、腰膝酸軟、手足心熱、脈細促代等,選用天王補心丹加減,方含柏棗仁、天麥冬、沙參、當歸、元參、生地、苦參、五味子、龍齒等。
3.6 豁痰通脈法。適用于心脈郁阻,痰濁阻滯,血脈運行失常。癥見心悸怔忡、咳嗽咳痰、心胸痹悶、嘔吐、脘痞食少、苔白膩、舌淡紅、脈沉滑遲緩或結代,選用溫膽湯加味,方含陳皮、茯苓、半夏、菖蒲、郁金、雍白、瓜蔞、枳殼、丹參等。痰熱者加竹茹和黃連[5]。
3.7 化瘀通脈法。血瘀導致心律失常者,往往繼發于心氣或者心陽虧虛。氣為血帥,心氣或者心陽不足則無力運行血脈,不利血行,繼而瘀血阻滯心脈。癥見心悸、氣短、心胸疼痛,嚴重者胸痛徹背、背痛徹心、面唇暗紫、舌有瘀斑、脈細結代,選用血府逐瘀湯合丹參飲加減,方含桃仁、丹參、紅花、川芎、赤芍、郁金、檀香。氣虛者加人參和黃芪,陽虛者加桂枝和附子,氣滯者合用四逆散。
3.8 清心瀉火法。適用于心脈失寧、心火亢盛。癥見心悸、心煩易怒、頭昏失眠、面赤口渴、口舌糜爛、小便短赤混濁、便秘、舌尖紅、苔黃膩、脈小滑數,選用瀉心湯或導赤散加減,方含生地、竹葉、麥冬、黃連、梔子、苦參、甘草梢、蓮子心等。
3.9 清熱解毒法和寧心安神法。
3.9.1 清熱解毒法。適用于外感風熱邪毒或者外感風寒暑濕,郁而化火,擾于心脈,導致心律失常。癥見怕冷發熱、心悸、胸痛、胸悶、舌淡紅、苔薄白、脈浮數或疾或促或結代,選用銀翹散加減:連翹、大青葉、板藍根、銀花、蒲公英、丹皮、紫花地丁、苦參、丹皮、赤芍。
3.9.2 寧心安神法。適用于因情緒刺激、驚嚇而導致的心律失常。癥見心悸不寧、坐臥不安、善驚多恐、胸悶不暢、多夢易醒、舌淡紅、苔薄白、脈數或疾或促或結代,選用安神定志丸加減,方含黨參、遠志、茯神、珍珠母、磁石、龍齒、朱砂等。
雖然抗心律失常的西藥不斷更新,但是臨床上單純西藥治療始終不能完善其不良反應的缺陷,西藥幾乎都有負性肌力作用,有些甚至能導致新的心律失常。眾多研究表明中藥制劑能有效降低心律失常的發生率,且無毒副作用。中藥分子量大,具有多靶點特性,不影響離子通道,能調節離子通道功能,相比西藥療效更佳。我院在中藥方劑治療心律失常方面,臨證用藥,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吳沛田.快速性心律失常中醫辨證需注意什么[J].中醫雜志,2008,49(5):471
[2]駱瓊,葉瑞林.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心律失常30例臨床觀察[J].新中醫,2007,39(7):23~24
[3]王武軍.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合并室性期前收縮65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2008,40(3):49~50
關鍵詞:冠心??;心絞痛;中西醫結合
冠心病心絞痛是臨床心血管內科的常見疾病,該種疾病的發生主要是因代謝異常的脂質在光滑的動脈內膜上沉著形成白色斑塊,從而導致動脈腔狹窄、血流受阻、心肌缺血[1]。近年來,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的不斷調整,使得該種疾病的發生機率明顯的升高,加之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形成,也導致了冠心病心絞痛的發生機率、死亡機率大幅度升高。對于該種疾病的治療,以往臨床多是采取西醫藥物進行治療,但是長期臨床實踐顯示效果并不理想,且西醫藥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治療期間極易導致患者出現諸多的不良反應。此次我院對近期內接診的72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實施了中西醫結合治療,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現將治療體會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診的143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本病的相關診斷標準,同時排除了短期內存在急性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以及伴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符合標準的143例入選患者中男性患者有76例、女性患者有67例;患者的年齡大小從46~71歲,平均年齡為59.8歲;患者的病程長短從2年半~13年,平均病程為5.2年?;颊呒膊☆愋蛯儆诜€定性心絞痛的有70例、屬于不穩定性心絞痛的有73例,此外,有116例患者合并基礎疾病,其中46例患者合并高血壓、25例患者合并糖尿病、45例患者合并高脂血癥。按照患者的治療形式對患者分組,其中A組71例患者接受單一常規西醫藥物治療、B組72例患者在A組患者的治療基礎上增加中醫藥物治療,組間在上述各項資料上比對,無明顯區別(P>0.05)。
1.2方法 對A組患者實施單一西醫藥物治療,如:1次/d、75mg/次的阿司匹林口服治療、每1~2d1次、20mg/次長效消心痛口服治療。此外,對患者的基礎疾病進行對癥治療,如卡托普利的抗高血壓治療;二甲雙胍的降糖治療等。在A組患者的治療基礎上,對B組患者實施中醫益氣化瘀治療,藥方組成:桂枝6g、人參10g、赤芍、炙甘草、玉竹各12g、黃精、麥門冬各15g、川穹20g、黃芪30g。此外,根據患者的癥狀對藥物進行加減,如:對痰濁的患者,應增加薤白、栝樓各12g進行治療;對于寒凝的患者,應增加9g附子、3g細辛進行治療。中藥藥劑用水煎后,分早晚2次喂患者口服,持續治療1個月。
1.3療效評定及統計學處理 參照相關文獻,對治療后的臨床療效進行如下分級:將各臨床癥狀消失、心電圖檢測顯示恢復正常的患者記為顯效;將心絞痛發作次數較治療前比較減少超過半數以上,心電圖檢測顯示有所改善的患者記為有效;將各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心電圖檢測顯示無好轉的患者記為無效[2]。此外,觀察記錄A組患者與B組患者在治療期間所發生的不良反應事件。將上述評價內容所得數據均錄入統計學軟件SPSS12.6進行處理,檢驗方式為χ2檢驗,以P
2 結果
在療效方面,B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3.06%,明顯高于A組患者的64.79%(P
3 討論
臨床上將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引起的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暫時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臨床綜合征成為冠心病心絞痛。該種疾病是一種臨床心血管內科的常見性多發性疾病,近年來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的改善,其發生機率及病死率也不斷的升高,現已成為了目前威脅人類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3]。祖國醫學將本病歸類于"胸痹"、"真心痛"等的范疇。中醫認為本病的病灶雖然位于心臟,但其發生、發展與陰寒入侵肝腎、心臟功能,導致器官功能失調有關,中醫認為本病的病機為本虛標實,其中氣血陽虛為本虛,寒凝氣滯至痰瘀互結從而阻塞心脈引起疼痛為標實,因此對于本病的治療應以益氣化瘀、通絡止痛為主[4]。
對于本病的治療,現代醫學長久以來都主張以擴血管、抗凝、降脂等綜合治療為主,雖然療效尚可,但西藥所引起的諸多不良反應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因此其使用還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中醫藥是中醫學的瑰寶,近年來中醫藥物在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中取得了長足進展,其可靠的療效及較好的使用安全性備受患者的青睞。此次我院根據中醫理論對47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實施了中醫藥治療,藥方組成包括了桂枝、人參、赤芍、炙甘草、玉竹、黃精、麥門冬、黃芪等藥物。方中黃芪、人參具有補氣的作用;麥門冬、黃精具有促使氣血暢通的功效;川穹具有活血、通絡的作用;赤芍具有散瘀、破血、止痛的功效;桂枝具有調和陰陽、暢通氣機的效果。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對于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其關鍵在于保護患者的血管內皮細胞、降低患者心肌的氧耗、抗血小板凝聚等。上述藥物中,黃芪黃芪可以有效的加強患者心肌的抗氧化損傷,這樣可以有效的保護心肌細胞,且其具有較好的強心利尿作用[5];川穹、赤芍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改善血液循環、預防血栓的作用。中西醫結合優勢互補,可共奏改善血管內皮、擴張血管、抗血小板凝聚及增加心肌組織灌注等效果,因此療效理想。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臨床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時,對其實施中西醫結合治療后的療效是可觀的,且安全性較佳,應在各醫院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鄭連仲.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觀察[J].吉林醫學,2011,27(32):5700.
[2].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68-72.
[3]楊安民.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105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09,23(1):108.
[關鍵詞] 中西醫結合;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茵梔黃注射液
[中圖分類號] R7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8(c)-058-02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期的一種常見病癥,近年來有增多趨勢,若黃疸出現時間早,程度嚴重均可造成神經系統損害,甚至死亡。我院2005~2008年采用中藥制劑茵桅黃注射液佐治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50例,與常規治療比較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5~2008年住院治療的符合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診斷標準[1]的新生兒100例,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日齡2~27 d,平均6.2 d;出生體重(3 154±310)g;胎齡(39.36±4.20)周;黃疸原因:感染因素31例,早產兒12例,ABO溶血1例,窒息、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IE)9例,母乳性黃疸2例,其他2例。對照組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日齡2~27 d,平均5.9 d;出生體重(3 178±315)g;胎齡(38.80±3.90)周;黃疸原因:感染因素28例,早產兒10例,窒息、HIE11例,母乳性黃疸2例,其他2例。以上病例均以間接膽紅素增高為主。兩組病例日齡、性別、胎齡、出生體重、基礎疾病大體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治療:①藍光照射。根據黃疸程度每天給予8~24 h藍光照射2~3 d。②酶誘導劑。苯巴比妥鈉5 mg/(kg?d)口服,連用3~5 d。③減少膽紅素的腸肝循環。媽咪愛1 mg/(kg?d)口服,連用5~7 d。④合理喂養及基礎疾病對癥支持治療。糾正酸中毒、保暖、預防低血糖、抗感染,母乳喂養者暫停母乳24~72 h。
1.2.2觀察組 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茵梔黃注射液1~2 ml/(kg?d)加入10%葡萄糖20 ml靜滴,每天1次,連用3~5次。
1.3 療效判斷
治愈:黃疸完全消退,血清膽紅素降至正常,好轉:黃疸明顯消退,血清膽紅素未降至正常而要求出院,無效:黃疸未見消退,自行要求出院或轉院。
1.4 統計學方法
兩組間療效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治愈44例(88%),好轉4例(8%),無效2例(4%),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治愈31例(62%),好轉10例(20%),無效9例(18%),總有效率為82%,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941 2,P
2.2 不良反應
治療組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發生。
3 討論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一種臨床病癥。其原因復雜,由于新生兒血腦屏障機制尚未成熟,或受到低氧、感染等因素影響時血腦屏障作用遭到破壞,或血漿蛋白含量不足等,當血清未結合膽紅素明顯增高時,容易進入腦內導致神經細胞中毒性病變,引起膽紅素腦病即核黃疸導致預后不良,尤其是早產兒、低體重兒黃疸重,持續時間長,對神經系統的毒害作用更加明顯,可遺留永久性的神經功能缺陷,如癲癇、腦癱、共濟失調等。近年來認為不同的種族和地域、不同的胎齡和體重有不同的膽紅素峰值,特別對于低體重和高危新生兒,生理范疇內的血清膽紅素水平也有發生膽紅素腦病的危險性[1-2]。因而,在臨床工作中,尋求一種切實有效的降低血清膽紅素濃度以避免膽紅素腦病出現及防止腦性癱瘓發生的方法,尤為重要。
常規治療方法中,藍光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已得到公認,2000年全國新生兒黃疸與感染學術研討會制訂的《新生兒黃疸干預方案》中確定其為首選治療方法,但光療還沒有明確證據能夠表明可以減少腦損害和改善神經系統的預后[3]。苯巴比妥鈉為酶誘導劑,誘導肝細胞微粒體增加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生成,增加未結合膽紅素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的能力,從而增加肝臟清除膽紅素的功能,使血清膽紅素下降,但酶誘導劑見效慢,早產兒療效較差,且有嗜睡的副作用[4]。媽咪愛主要由糞鏈球菌和枯草桿菌組成,口服可有效地建立腸道正常菌群,促進膽紅素還原成尿膽原、糞膽原,隨糞便排出,但退黃作用較弱。對嚴重病例需采用換血等方法,因基層醫療條件有限,不能全面開展治療,加上部分患者經濟條件的制約,亦不能及時轉到上級醫院進一步治療。
茵梔黃注射液主要成分為茵陳、山梔子、大黃、黃芩等,根據現代醫學研究這些藥物協同作用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5]。其中,茵陳有祛濕熱、利膽、利尿作用,梔子有清三焦濕熱作用,茵陳與梔子合用有促進膽汁分泌的協調功效[6],加速了膽紅素的代謝與排泄,減少肝腸循環,降低血中膽紅素濃度,達到治療高膽紅素血癥的作用,而且無毒副作用[7-8]。另外,該藥還有較強的抗菌、抑菌作用,在有感染因素時,可起到殺菌作用以減少細菌對紅細胞的破壞作用。本文對100例患兒隨機分組觀察治療效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2%,治療組加用茵梔黃注射液,療效高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38-441.
[2]韋桂寧.雙歧桿菌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7):84.
[3]杜立中.高未結合膽紅素血癥的光療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4,4(2):77-78.
[4]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247-256.
[5]董陽深,陳巖峰,紀經智,等.中西藥合用治療嬰兒肝炎綜合癥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12(16):756.
[6]蘇南湘.茵梔黃注射液治療膽總管結石40例[J].湖南中醫雜志,2001,17(3):40.
[7]董永綏,董志華,吳蘭芬,等.茵梔黃注射液治療嬰兒肝炎綜合征機制探討[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2,12(1):26-27.
我院近15年用尿激酶(UK)對急性心肌梗死(AMT)的患者靜脈注射進行溶栓治療135例,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所有病例均 符合WHO的AMI診斷標準,按全國AMI尿激酶溶栓方案放寬溶栓時間至24小時以內[1]。本組中男84例,女51例,平均年齡56.8歲。
1.2 梗塞部位:前壁、廣泛前壁35例,下壁54例、下壁+右心室+正后壁23例,高側壁23例。
1.3 發病至開始溶栓時間:2小時以內34例,6小時以內68例,12小時以內22例,24小時以內11例
1.4 給藥及觀察方法:18導聯心電圖,心肌酶譜,肌鈣蛋白,出凝血時間,血小板及凝血酶原時間,阿司匹林300mg立即嚼服,辛伐他汀40mg口服,尿激酶100~150萬單位,溶于100mL生理鹽水,30分鐘內滴完。溶栓結束后,記錄胸痛緩解時間,心電監測有無再灌注心律失常,溶栓后2小時內每0.5小時描記心電圖一次,同時測定肌酸磷酸激酶(CK)及肌酸磷酸激酶的同工酶(CK-MB),觀察ST-T演變及酶峰值時間,24小時后每天做心電圖及心肌酶譜一次,連續5天,同時觀察副反應。
1.5 冠脈再通標準判定:a.胸痛在2小時內緩解。b.最大抬高的ST段在2小時內下降>50%。C.出現再灌注性心律失常。d.CK和CK-MB峰值前移至16小時以內。其中具備2條以上可以判定再通,但a和c不能搭配。
2 結果
2.1血管再通:發病2小時以內靜脈溶栓治療34例,再通31例,再通(91.2%),6小時以內再通達44例(65%),12小時以內再通6例(26%),24小時內再通4例(36%)。
2.2轉歸:本組135例患者經住院治療死亡13例(9.6%)合并心衰26例(19.3%),休克7例(5.1%),溶栓后再閉塞5例(3.7%)
3 討論
按國內溶栓方案1[1],AMI溶栓時機宜在AMI發病后6小時內,再通率在40%~70%,且冠脈內溶栓與靜脈內溶栓效果接近。后者簡單易行,適合基層醫院。本組病例發病至溶栓時間2小時以內的冠脈再通率達91.2%,6小時以內再通率達65%,說明溶栓治療越早,血栓溶解效果越好,而使梗塞的冠脈再通率最高,所以應抓緊時間,及早進行溶栓治療。對于就診時間超過12小時以上的,如果患者有胸痛癥狀,我們也應給予積極的溶栓治療,效果也非常顯著。本組12-24小時之內的患者共11例,再通率達36%,說明也可使部分患者冠脈再通,也可減少并發癥及病死率。文獻記載冠脈完全閉塞可能是間歇性的,側枝循環的存在可使部分缺血的心肌細胞未發展到不可逆的改變,有人認為,延遲溶栓可以保留心外膜下一層心肌,減少心肌變薄及重塑并為其它冠狀動脈提供側枝血流[2]。因此在嚴格掌握禁忌癥的同時,可將溶栓治療時間延長到24小時內,但要觀察并發癥及副作用的發生,從而提高我們基層醫院對AMI的治療效果。基層醫院由于不能進行緊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就診的AMI患者當時又不能及時轉至有條件的上級醫院進行緊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所以溶栓治療在基層醫院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掌握好適應癥及禁忌癥,及早進行溶栓治療,對搶救患者生命,延緩并發癥的發生無疑有著非常重要意義。本組患者135例,經積極溶栓治療,死亡僅13例(9.6%),說明溶栓治療可以挽救大多數患者的生命,且尿激酶價格便宜,副作用少,使用方便,適合在基層醫院使用。
參考文獻:
方法:將10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58例和對照組50例。對照組進行一般的糖尿病知識教育。觀察組進行糖尿病知識強化教育,針對每例患者反復進行個體化指導。對兩組病人定時、定點監測教育,跟蹤隨訪。
結果:觀察組健康意識增強、不良生活方式改變明顯,按時用藥率達100%,飲食控制率達93%,血糖控制理想率達93%,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
結論:糖尿病知識強化教育提高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老年糖尿病患者 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4-0190-02
1 臨床資料
1.1 對象。研究對象為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社區醫院治療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共108例,均為離退休人員。文化程度小學以上。其中,男68例,女40例,空腹血糖(11.36±2.26)mmol/L,餐后2h血糖(17.35± 3.6)mmol/L,糖化血紅蛋白(9.4±3.8)%,均符合糖尿病診斷新標準:糖尿病癥狀+任意時間血漿葡萄糖水平≥11.1 mmol/L或空腹血糖≥7.0 mmol/L或OGTT實驗中,2h餐后糖水平≥11.1 mmol/L。
1.2 方法。根據治療人數先后登記次序,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單號為觀察組,雙號為對照組。觀察組58例,對照組50例。觀察組實施知識強化教育護理,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教育方法。兩組在年齡、病程、文化程度、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X±S表示,兩組均數比較用成組t檢驗;兩組計數資料用X2檢驗。
2 實施過程
2.1 評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病程以及運動、飲食、用藥、血糖情況,既往病史以及臨床表現。由主管護士將每個患者的情況詳細記錄。
2.2 尋找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糖尿病有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引起的繼發性糖尿病。飲食療法、運動療法和藥物治療是控制糖尿病發生發展的基本方法。老年糖尿病的發病特點:①糖尿病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與老年人糖耐量降低有關。②病情輕,癥狀不典型、容易漏診。③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并發癥嚴重而多見。④高滲性昏迷死亡率高。在強化知識教育過程中注意:①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與哪些因素有關;②怎樣有效低控制血糖,預防并發癥;③患者以及家屬的心理護理。
3 護理
3.1 對照組的護理。病人在住院期間進行一般性的糖尿病知識教育,發放糖尿病相關資料,以自學為主,可向醫護人員咨詢。宣傳資料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識、運動以及飲食治療、藥物治療、自我監測等。
3.2 觀察組護理。
3.2.1 制定個體化護理方案 由主管護士發給健康教育卡片,上面記錄有科室電話、血糖自我監測技術、胰島素自我注射技術、用藥指導、運動種類的選擇以及注意事項,自我保健方法,復查時間等內容。針對老年人記憶力、聽力欠佳,動作緩慢等特點,采用語言教育,書面教育,實施操作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反復教育指導。
3.2.2 飲食調節 合理的飲食調節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包括:①總熱量每千克標準中25~30kcal,根據每日所需熱卡安排每餐食譜,保持足夠熱卡和相對健康的體重;飲食宜低脂、低糖,適當增加蛋白質和膳食纖維;②糾正影響糖代謝的不良飲食習慣,如嗜甜食,飲酒,晚餐進食過多等;③應適當補充鋅、鎂等微量元素;④因上午甘糖元分解旺盛,易發生早餐后高血糖,故早餐要少,三餐比可分為1/5、2/5、2/5,進餐時間要有規律;⑤對患者家屬同時進行飲食治療教育,有助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的執行。
3.2.3 適當運動。適當運動可促進脂肪和糖代謝,降低血糖,運動時間宜在餐后1~2h開始,以免發生低血糖,運動量適宜的標準為:運動后有微汗,感覺輕松,食欲睡眠良好,雖稍感乏力,肌肉酸痛,但休息后可消失,次日體力充沛。選擇步行、體操、打太極拳等。
3.2.4 用藥護理。反復向患者宣講糖尿病的用藥原則,科學用藥的益處,知道患者掌握常用藥物的種類、作用以及副作用,牢記用藥時間,將藥分別裝入盒內,標明日期以及時間,防止漏服,多服或不按時服,嚴密觀察藥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指導患者以及家屬熟料掌握胰島素的注射方法以及注射部位的選擇。
3.2.5 心理護理。糖尿病病程長,病情反復,患者易產生緊張、焦慮、恐懼、消極、悲觀情緒,這些不良情緒對血糖控制不利,要避免精神刺激和過度勞累。護理上耐心傾聽患者述說,開導、啟發患者,增強治療信心,鼓起生活勇氣。
4 結果
4.1 降糖效果判斷標準。經降糖、對癥治療以及上述綜合護理措施,6個月后觀察組血糖控制良好50例,一般4例,空置率為93%;對照組分別為10例、16例、差24例,控制率為5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4.2 兩組教育前后自控能力比較情況。教育前,兩組病人的自控能力較差,表現為每日攝取熱量較多,每周主動運動治療次數少,自我監測血糖次數少。觀察組在強化教育后,病人飲食控制、主動運動次數以及監測血糖次數增加(P
5 討論
【關鍵詞】 依達拉奉; 血塞通; 進展期; 腦梗死
中圖分類號 R743.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31-0170-02
急性腦梗死指局部腦組織由于血液供應缺乏而發生的缺血性壞死,是神經內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發病72 h以內的進展期,腦神經組織仍有恢復的可能,早期用藥治療很關鍵。回顧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采用血塞通分別聯合依達拉奉、紅花注射液治療進展期腦梗死各36例的病歷資料,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72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均在發病72 h內收治入院,經頭顱CT或MRI確診,并排除出血性腦梗死。將其隨機分為依達拉奉組和紅花組,各3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神經功能缺失評分和血流動力學指標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1.2 方法
兩組均予調整血壓和顱內壓、營養腦神經組織藥物、理療和治療基礎疾病。依達拉奉組:血塞通400 mg加入10% 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中靜滴,1次/d;依達拉奉30 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50 ml中靜滴,2次/d。紅花組:血塞通400 mg和紅花注射液20 ml分別加入10% 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中靜滴,1次/d。均為兩周一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治療期間觀察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和肝腎功能、血脂、血糖等變化,注意有無皮疹、粒細胞減少、異常出血傾向等。
1.4 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等綜合判斷:評分減少>90%為基本治愈;減少46%~89%為顯效;減少20%~45%為好轉;減少
1.5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兩組患者均完成治療,有少數患者出現皮疹和胃腸道反應,無肝腎功能損害和異常出血傾向等嚴重反應。兩組在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率、神經功能缺失評分、部分血流動力學指標、治療依從性等方面進行比較,依達拉奉組明顯優于紅花組(P
3 討論
3.1 疾病基礎
急性腦梗死是由于腦部供給血管突然血流中斷造成腦組織急性缺血性損傷引起神經功能缺失,其中腦組織缺血是主要環節[1]。腦血栓形成是腦梗死最常見的類型,約占全部腦梗死的60%。在動脈閉塞后6 h以內,腦組織的缺血性改變是可逆的,爭取超早期靜脈溶栓治療,但對醫院人員設備、技術條件和患者的要求都很高,基層醫院開展較困難。在發病72 h內為該病的進展期,病變處的腦神經組織開始腫脹變性、局部軟化,此為靜脈治療的窗口期。因此,應力爭在發病72 h內早期確定個體化和整體化治療方案,依據患者自身的危險因素、病情程度等采取多科室一體化治療,以最大程度提高治療效果和改善預后。
3.2 優勢比較
血塞通主要成分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三七提取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提高T-PA活性,延長凝血時間,能增加腦血管流量,擴張腦血管,改善血流動力學,降低腦缺血腦組織需氧含量,對缺氧所致的腦損傷具有保護作用,廣泛應用于缺血性腦血管疾病[2]。依達拉奉是一種自由基清除劑,能干預梗死缺血區半暗帶的病理生理變化,減輕再灌注損傷;可增加梗塞周圍局部腦血流量,抑制脂質過氧化,從而抑制腦組織細胞氧化損傷,阻止腦水腫和腦梗塞的進展,抑制遲發性神經元死亡,有效改善神經缺損癥狀[3]。紅花注射液具有較好的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及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可減輕缺血性腦水腫,抑制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的細胞凋亡。本研究中將依達拉奉和血塞通聯用,采取中西醫相結合的辦法治療進展期腦梗死,在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率、神經功能缺失評分、部分血流動力學指標、治療依從性等方面均明顯優于血塞通聯合紅花組。
3.3 注意事項
中藥注射劑在治療腦梗死方面有較顯著地療效,廣泛應用于臨床;但由于提煉工藝、純度和劑型等方面的缺陷,容易出現皮疹瘙癢、惡心嘔吐胃腸道反應,甚至會出現過敏樣反應或過敏性休克,應特別注意。使用前應仔細詢問患者用藥史和過敏史,嚴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療程和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配制;嚴禁混合配伍,謹慎聯合用藥;首次用藥時滴速不宜過快,加強監測;使用時嚴防過敏反應或其他嚴重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使用依達拉奉聯合血塞通治療進展期腦梗死,具有簡易方便、安全有效、療效確切、患者治療依從性等優點,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陳小飛,王建紅,王天棟,等.依達拉奉聯合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10):1209.
[2]張寬軍.血塞通、低分子肝素鈣聯合治療腦梗塞的臨床觀察[J].包頭醫學,2010,34(4):202-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814-8824(2010)-03-0074-02
腎病綜合征是多種腎臟病理損害所致的一組比較頑固的多種病因引起的臨床癥候群,最基本的特點是大量尿蛋白,常伴有低蛋白血癥、水腫和高脂血癥,即 “三高一低”癥狀,臨床中的治療難度較大。但如若輔以中醫中藥灌腸,并施行有效的護理措施,會使患者明顯改善癥狀,延緩病情進展。我院從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腎病綜合征患者36例,均符合《內科學》腎病綜合征的診斷標準[1]。通過輔以中藥灌腸治療后,收到了較好的治療效果,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36例患者,男19例,女17例,年齡16~65歲,平均年齡41歲。其中氮質血癥期21例,尿毒癥期15例。
2 治療方法
2.1 藥物組成 益母草50g,大黃25g,黃柏30g,桂枝30g,煅牡蠣30g。
2.2 煎藥方法 用冷水約600 mL將藥浸泡15分鐘,煎煮2次,每次30分鐘,兩次的藥汁合在一起濃縮至200 mL左右,保留灌腸,早晚各一次,15天為一個療程,間隔3天再進行下一個療程。對伴有水腫、水電解質紊亂、高血壓、貧血、酸中毒等給予相應的有效治療。
3 護理
3.1 一般護理
3.1.1 注意休息 如嚴重水腫、高血壓要臥床休息,并保證一天良好充足的睡眠,必要時給予適量的鎮靜催眠藥。慎防感冒。
3.1.2 做好飲食護理 水腫、高血壓者嚴格控制食鹽量,每天3克左右;低蛋白者,補充適量的優質蛋白;有氮質血癥的腎病綜合征患者,進食蛋白質少了,就一定要多吃一些碳水化合物(如蔗糖、葡萄糖)去補充,此外應多吃維生素豐富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忌辛辣。腎病綜合征病人常伴有高脂血,因此,應限制蹄、肥肉及富含動物脂肪的食物。
3.1.3 做好心理護理 查對無誤后向患者解釋灌腸的目的,藥理作用及注意事項,以取得患者的同意和良好配合,并保護好患者的隱私,做好保暖措施。
3.1.4 做好皮膚護理 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擦傷和長期受壓。
3.1.5 準確記錄出入量。
3.2 保留灌腸的護理
3.2.1 灌腸前囑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側臥位;藥溫保持在40℃左右(用手感覺到熱而不燙為宜)。
3.2.2 灌腸用的管道選用柔軟的輸液管大小的,插入深度20~25 cm左右,操作時一定動作輕柔,緩慢插入,同時與病人傾談,分散其注意力,緩解其緊張情緒。藥液的滴速根據病人的耐受力調節(一般80~100滴/min),以無便意為原則。藥液保留時間至少2小時。
3.2.3 灌腸后患者的臀適當墊高,以延長藥物保留時間。
3.2.4 嚴密觀察病情,如有心慌,汗出,腹部疼痛不適,以及出現腹瀉等癥狀都立即停止灌腸。
4 結果
26例腎病綜合征患者中,配合中藥灌腸后,惡心、嘔吐、納差、乏力等癥狀減輕,腎功能明顯改善,尿毒癥患者做透析的間隔時間明顯延長,病人整體感覺療效良好。治療前后比較如表1。
5 討論
①腎病綜合征患者各種代謝廢物堆積于體內,常常刺激胃腸道而出現惡心、嘔吐、納差等癥狀,以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口服湯藥應達到的療效,而用濃縮的中藥湯劑保留灌腸,由直腸直接吸收藥物,使藥物直達病所,臨床療效明顯,且不經胃的消化作用,對胃無刺激性,尤甚適用于惡心、嘔吐,不欲進食患者,它具有蕩滌腸胃,推陳致新,活血化瘀、瀉火解毒之功。②藥理研究表明,大黃有強大的解毒作用,能刺激腸道壁分泌大量的水分,使尿素氮、肌酐等代謝廢物的排泄隨之增加,從而降低了血肌酐、血尿素氮的水平;同時以大黃為首的活血化瘀藥可改善微循環,加速血流,改善血流動以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腎修復。③益母草利水消腫,能改善和增加腎臟血流量,使腎小球或腎小管的病變得到修復和再生,以消除腎臟炎性病變和尿中蛋白,恢復腎功能。④黃柏解熱抗炎,桂枝溫通經脈、助陽化氣;煅牡蠣有吸附,收斂、制酸止痛等作用,輔佐大黃對廢物的排泄。⑤通過大量的臨床試驗證明,上述藥物合用,具有清除代謝廢物,減輕腎臟負擔,有效保護殘余腎功,延緩腎衰進展的作用。中藥外用灌腸是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安全有效的最佳治療方法之一。
來到新的環境,我即將踏上新的工作崗位。這是人生中的一次轉變,是從學生到醫生的轉變,更是從單純的校園生活到社會生活的轉變。對于一個新上崗的員工來說上崗之前有很多情況需要去熟悉,去適應,所幸醫院給我們這些新的成員提供一次寶貴的培訓機會。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醫生崗前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閱。
醫生崗前培訓心得體會1來到新的環境,我即將踏上新的工作崗位。這是人生中的一次轉變,是從學生到醫生的轉變,更是從單純的校園生活到社會生活的轉變。對于一個新上崗的員工來說上崗之前有很多情況需要去熟悉,去適應,所幸醫院給我們這些新的成員提供一次寶貴的培訓機會。20--年3月24日到26日,我參加了醫院組織進行的為期3天的新員工崗前培訓,受益匪淺。
在這次崗前培訓中,我對成都三院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從醫院的發展史到醫院的現況、醫院的辦院宗旨、服務理念、硬件設施、行為規范等都有了一個深入的認識。同時我還認真學習了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職業禮儀運用、醫患溝通技巧、醫療安全及防范、院內感染等相關知識,了解到了以后在工作中會遇到的常見問題以及解決的辦法。要融人集體,要先了解這個集體的文化。我們醫院一直堅持“服務第一、質量第一、信譽第一”’的辦院宗旨。今天的規模是幾代醫人的努力,今天我們能有機會在這樣的醫院工作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需要釋放激情與創新,堅持走救死扶傷的道路。今年是醫院服務質量管理年,我們作為新職工加入,力爭起添磚加瓦的作用,為醫院發展作更大的努力。
在培訓中,燕院長要求我們對待工作要勤奮、對待組織要敬業、對待上級要誠信、對待自己要自信。他剖析得非常透徹,發人深醒,不由地想起大學老師對我說的:作為醫生,一定要手勤、口勤、眼勤、腦勤,要有細心、愛心、耐心、責任心、忠心,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更好得服務于病人。做任何事要做得最好很難,但我們要力求做得更好。在今后的從醫路上,我們要以優秀員工,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多為三院盡一份力,成為一位當之無愧的醫務人員。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章制度與規程,規范我們的行為,促進人員的管理。通過各部門領導對各自部門規章制度、工作程序的介紹,讓我們了解了工作中各部門的操作程序,為以后的相關工作提供了執行依據,為臨床工作帶來便利。醫生工作職責為我們明確了工作內容與責任,有利于提高我們的責任心,做好各自的本職工作,臨床工作中各項基本操作要求的學習,有利于我們進一步提高操作
通過為次崗前培訓,我還認識到在醫院醫護人員與患者及家屬關系融洽,將有利于醫囑、護囑的執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建立良好的工作與人際關系對我們個人專業素質的提高和服務質量,服務意識的提高有重要意義。作為一名醫務人員做到微笑是最基本的,‘微笑可以給病人帶來溫暖、安慰和希望;同時醫務人員還應對病人予以寬容,做到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為人著想,要好好用 所學去實踐,真心地關心他人,這樣才能做一個受歡迎的人,才能更好的融入社會這個大家庭。
醫生崗前培訓心得體會2俗話說:“玉不啄,不成器?!眲倧拇髮W校門走出來的我們過慣了在大學中慵懶散慢的生活,自身的個性也得到了充分地展現,但當我們走上各自的工作崗位時,這一切都是那么地行不通,然而,我卻有幸地參加了--醫院20--屆新員工的崗前培訓,自己的內心是深有體會。
首先,通過集體上課,用專業知識來提升人,通過各位前輩、老師給我們授課讓我們對醫療的各個方面,各項程序都有了一個清晰的了解,給我們撥開了天空中的迷霧。
其次,用臺醫文化感染人,--醫院是座百年老院,歷史文化悠久,在這里人才輩出,走在醫院的每條小道上,都是踏著百年的歷史沉淀,“仁心仁術,濟眾博施”是臺醫的院訓,在這一個禮拜的崗前培訓中,我們充分地體會到了這一點,尤其是陳院長對我們這樣說到,“把簡單的事做好了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其實這其中包含了一個哲理,從小事做起,不要好高騖遠。第三,用拓展訓練鍛煉人,這是一個考驗集體智慧的項目,在這三個項目中,我們三隊完成了其中的兩項內容,而求生這一項沒有按時完成,大家心中都很難過。
后來,經過總結才知道,雖然我們已經盡力了。但是我們沒有一個真正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各自發表著自己的見解,而最終可供執行的方案卻不多,所以最終導致了我們的失敗,從中,我得到團隊協作是如何的重要,遇見困難時要群策群力,大家不能互相埋怨,只有勁往一處使,才能最終克服困難獲得成功。
這幾天,我一直在思索這樣的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的院領導要讓我們進行這樣一個崗前培訓,而不讓我們直接到各自的工作崗位去。此時,我才明白,這是為我們今后更好地在自己崗位上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讓我們能更好地融入到臺醫這樣一個大的環境中去,而事實是我們的確感到了不一般,人是要有點自知自明。
在這里學會如何做人,如何處世,是自己要努力的。院領導的良苦用新就是要將我們打造成臺醫明天的棟梁!“滾滾長江東逝水,怎拒那涓涓細流。”正是因為我有了臺醫的博懷容納了我們。我們才得以發揮自己的所學,真的,我要感謝臺醫!帶著我們的青春與活力,一起去探索美好的明天。
醫生崗前培訓心得體會3來到新的環境,我即將踏上新的工作崗位,對于一個新上崗的員工來說上崗之前有很多情況需要去熟悉,去適應,所幸醫院給我們這些新的成員提供一次寶貴的.培訓機會。9月1日到5日,我參加了醫院組織進行的為期5天的新員工醫院感染崗前培訓,受益匪淺。
在這之前我從來都不曉得,什么是醫院感染的真正的概念,因此本次培訓主要圍繞醫院感染基礎知識、院內感染的控制、預防、醫療廢物及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等,還進行圖文并賞,這一個個舉例的實例真是讓人觸目驚心啊,尤其強調對各項操作中如何預防醫院感染的細節,讓我對醫院感染產生深深的敬畏。如:血液傳播的艾滋病、梅毒、sara、事件等等,諸多實例的講述,帶動了大家投入到醫院感染的控制監測和干預、醫院感染爆發的處理流程、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醫療廢物管理的相關內容的學習。
在這培訓的過程中,讓我明確了在醫療護理工作中不僅要做好外源性感染的預防,而且要加強內源性感染的預防措施。掌握了判斷院內感染的原則,既能及時發現醫院內感染的苗頭,加強防范措施,又能避免草木皆兵,誤把物理、化學因素造成的炎性反應當作院感跡象。強化了無菌觀念、無菌技術操作的重要性,它不僅可以避免醫源性感染的發生,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措施。促使護生自覺遵守無菌操作的原則。
這次院感崗前培訓中讓我學會了,首先要學會保護自己,提高了自我的防范意識,還讓我對和平醫院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從醫院的發展史到醫院的現況、醫院的辦院宗旨、服務理念、硬件設施、行為規范等都有了一個深入的認識。同時我還認真學習了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醫療安全及防范、院內感染等相關知識。培訓雖然短暫,但我所受的啟迪和教育對我以后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僅使我在短時間內了解到了有關信息和服務技能,更重要的是向我傳遞了一種信息,即學習是進步的源泉,我將以醫院主人翁的姿態積極投身到醫療衛生工作中,不斷學習實踐,不斷提高自己!
醫生崗前培訓心得體會4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未能來到北京,高考時與北京的擦肩而過也成為了心中的遺憾。這次有幸作為南昌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的一名實習生來到首都北京,來到海淀醫院,迎來為期一年的本科實習階段的學習,我感到非常榮幸!
雖說離開家上學也有3年多了,但初到北京,心情激動的同時還是有著些許忐忑與擔憂,擔心自己能否很好地融入新的環境,能否順利度過自己的實習生活。但從下火車的那一刻起,海淀醫院醫教科馬向濤主任和黃彥老師細致周到的安排與關懷讓我很快打消了疑慮。他們嚴謹的工作態度,輕松愉快的工作心態,求真務實的工作理念,還有獨特的人格魅力為初來乍到的我上了生動的第一課,也讓我對自己在海淀醫院未來一年的實習生活充滿了信心。
崗前培訓是一名臨床醫學實習生走上實習崗位的必經之路。在為期2天的崗前培訓中,我們對海淀醫院的歷史沿革,組織結構,科室設置等相關信息進行了學習與了解,對常見的問題如相關醫療法規、規章制度、醫療質量、醫患關系、安全保衛等進行了系統的培訓,對進入臨床實習前如病歷書寫、院內感染,傳染病防治等重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從海淀醫院 李院長,醫務處李主任以及馬主任、汪老師、董老師等幾位領導、老師每一堂耐心的授課中,我們感受到醫院從領導到各級科室老師對我們的重視,同時他們也對我們實習生提出了希望與要求,在今后的實習中,我一定會謹記各位老師的教導,努力爭取在實習階段取得優異成績,順利完成學業。
作為本次南昌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臨床專業實習生的組長,同時也作為一名學生黨員,能夠來到海淀醫院學習,對我本身來說已經非常榮幸。如何在今后的實習生活中帶領同學們更好地完成學業,如何做好學校、同學、醫院之間的溝通,如何在同學們中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領導同學們盡快融入醫院實習環境與生活是我今后一段時間需要多思考的地方。
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我相信在海淀醫院、同學們以及學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本次--級南昌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實習生一定能夠順利完成實習階段的學習,也希望我們的到來能夠為海淀醫院今后的工作增光添彩!
醫生崗前培訓心得體會5懷著激動與自豪的心情,我很榮幸地成為川大華西醫院隊伍中的一員。當然最難的不是工作的繁重,而是無形的精神壓力,超負荷的精神壓力。由于全醫院甚至全社會都關注著患者的病情動態,對我們的工作既是鼓勵,更增加了心理壓力。我們必須以十二分的精神來工作,以100分的滿意來上交這份生命的答卷。對于一名規范化護士來說,上崗之前有很多情況需要去熟悉、去適應,所幸醫院給我們這些新的成員提供一次寶貴的機會。6月13號開始我參加了護理部組織進行的為期一周的護士規范化崗前培訓。雖然培訓時間很短,但是從中學到的'知識卻是終生受益的。
通過此次培訓學習,我對醫院文化、發展歷史及托管民生醫院的概況,醫院的辦院宗旨、硬件設施、行為規范、服務理念及愿景都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同時我還認真學習了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職業禮儀運用,醫患溝通技巧,消毒隔離與職業防護,護理核心制度及護理程序等相關知識,了解在以后工作中會遇到的常見問題及解決的辦法。
其次,這次培訓也使我們的執業素質有了提高,為我們能夠快速成長為一名有修養,有素質,有能力,有水平的護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幫助我們在平凡的工作中發現專業的價值和自身的價值。常言道:三分治療,七分護理。作為一名臨床護士,我們與病人接觸最密切,應該給與病人親人般的關懷,時刻了解他們的需要,滿足他們的需求,要用我們的愛心去幫助每一個患者。這不僅能提高醫院的護理質量,同時給患者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
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章制度與規程,規范我們的行為,促進人員的管理?!蹲o士與法》使我們增強了法制觀念,強化法律意識,為依法執業找到理論依據。
通過護士長對護理的核心制度、護理程序的講解,我們了解了工作中各項工作的操作程序。護士工作職責為我們明確了工作內容和責任,有利于提高我們的責任心,做好本職工作。作為護士一定要腦勤、眼勤、口勤、手勤,要細心,有愛心、耐心、責任心,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要更好的服務于患者。
通過這次培訓,我還認識到建立良好的工作與人際關系對我們個人專業素質的提高和服務質量,服務意識的提高有重要意義。醫護人員與患者及家屬關系融洽,將有利于醫囑、護囑的執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這次的培訓雖然短暫,但我所受的啟迪和教育對我以后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如何成為一名令人尊敬的好護士是我奮斗的目標,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時刻謹記自己是一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護理之路,如履薄冰,因為有了醫院溫暖大家庭的支持,有了各位護理前輩的指導,我有信心做好護理工作,走自己選擇的路,而且將走穩走好,一直走下去,為廣大病患奉獻自己的青春與熱情。
醫生上崗前的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醫生崗前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醫學崗前培訓學習心得體會5篇
關于醫院醫生入職培訓心得體會6篇
醫生崗前培訓心得體會
醫生崗前培訓心得體會5篇
關于醫生培訓心得體會范文5篇
醫生崗前培訓工作心得體會
關于醫院醫生崗前培訓心得體會5篇
醫生崗前培訓心得體會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