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老人壓瘡護理范文

老人壓瘡護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老人壓瘡護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老人壓瘡護理

第1篇:老人壓瘡護理范文

關鍵詞 臥床老人 看護者 壓瘡 知曉率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3)24-0052-03

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體衰多病導致長期臥床者逐漸增多。在長期臥床老人中壓瘡的發生率極高,且壓瘡發生后久治不愈,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造成身心傷害,降低生活質量,而且增加醫療費用,給社會及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1]。臥床老人的看護者大多缺乏醫學護理的知識及技能,不當的護理極易引起壓瘡發生,或已有壓瘡進行性惡化。本次研究旨在通過調查,了解社區臥床老人的壓瘡危險因素及看護者壓瘡護理知識掌握情況,從而使社區護士的指導更有針對性。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在本中心實行家庭醫生簽約的70歲以上老人中,篩選出長期臥床的老人66人,其中男33人,女33人;年齡(83.2±7.1歲);臥床年限平均(7.7±8.7)年;患≥3種慢性病25人,以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為主。

看護者均為女性,平均年齡(63.1±13.3)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31人,初中及以上35人。

1.2 方法

1.2.1 一般情況問卷

一般情況問卷包括老人及看護者基本信息,老年人臥床時間、慢性病情況、生活習慣等。老人生活習慣包括:飲食、排尿、活動、翻身、吸煙、飲酒、洗浴、更換內衣、整理床單位9項。良好飲食習慣的標準:每周高脂飲食≤2 d、甜食≤2 d、腌臘食品≤2 d,辛辣刺激食物≤2 d,富含蛋白質食物≥3 d,新鮮蔬菜水果≥300 g/d,符合以上4項及以上者為飲食習慣良好。

1.2.2 看護者知識問卷

自制壓瘡預防知識問卷,共40道是非題,每題答對給2.5分,滿分為100分,每份問卷≥70分為合格。知曉率=合格人數/調查人數×100%。

1.2.3 Branden量表

Branden評分量表是目前公認,較理想的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從感覺、潮濕、活動、活動能力、營養、摩擦/剪切力6個方面對患者進行評估,總分6~23 分,18分為預測壓瘡風險的臨界值,其中15~18 分低危;13~14 分中危;10~12 分高危;≤9 分極高危。Braden量表分值越低,說明病情越重,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越高[2]。

技術指導員對負責調查的護士進行集中培訓,采用上門調查方式,先講解調查目的、重點、調查表的特點及填寫方法,由調查員對臥床老人進行Branden量表評估,壓瘡知識問卷由看護者獨立完成,并當場收回。

1.3 統計學處理

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2.1 Branden評分及影響因素

社區66名長期臥床老人Branden平均分為(14.8±3.2)分,其中≥18分31人,

2.2 看護者壓瘡防治知識知曉率

66名看護者壓瘡防治知識平均得分(68.0±11.4)分,其中≥70分27人,

3 討論

3.1 看護者缺乏預防壓瘡知識是患者壓瘡發生的重要原因

調查結果顯示,66位長期臥床老人中,53.0%存在壓瘡風險。而看護者壓瘡防治知識知曉率僅為40.9%。與尹莉芳[3]的研究結果:“發生壓瘡的大部分原因是看護者缺乏相關知識和技能,防護意識差,重視不夠造成的”基本一致。說明開展社區壓瘡知識健康教育和加強老年照護者的業務培訓非常重要。通過社區護士及時有效的干預,進行照護者壓瘡預防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才能有效地預防壓瘡發生,達到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4]的目的。

3.2 社區長期臥床老人壓瘡發生的危險因素

3.2.1 臥床時間

臥床時間越長,老人Branden評分越低,壓瘡發生的風險越高。可能臥床老人大多機能減退,營養狀態較差,皮膚長時間受壓血運不暢,加上大小便對皮膚刺激,極易發生壓瘡。

3.2.2 營養不良

飲食習慣不良的老人,Branden評分越低,壓瘡發生的危險性越高。王艷等[5]研究表明,社區臥床老人由于臥床時間長、未給予合理的營養支持對壓瘡發生影響大。應對長期臥床的老人進行營養評估,給予有效的營養支持。

3.2.3 皮膚長期受壓

翻身間隔時間長的老人,其Branden評分低,壓瘡發生的危險性隨之增高。經常翻身可以改變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的狀況,降低壓瘡發生的風險。翻身時切忌拖、拉、推,以防擦破皮膚;翻身后應在身體著力空隙處墊海綿或軟枕,以增大身體著力面積,減輕突出部位的壓力。受壓的骨突出處要用海綿或海綿圈墊空,避免壓迫。

3.2.4 整理床單位不及時

不每天整理床單位的患者,Branden評分低。這與尹莉芳[3]和李玲香等[6]的觀點一致。及時整理床單位,清除床上的硬物、渣屑及床單的皺折,可避免對皮膚的刺激,對預防壓瘡發生有重要關系。不可讓患者睡在潮濕的床鋪上,也不可直接睡在橡皮墊、塑料布上。在整理床單位過程中,應加強對皮膚的觀察,便于及時發現壓瘡苗子,早期處理,促進愈合。

3.3 加強看護者壓瘡防治知識培訓

調查顯示,看護者壓瘡防治知識知曉率與文化程度相關。文化程度高的看護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渠道多,健康信息面廣量大,對壓瘡的預防和治療有比較清醒的認識,看護老人的知識及技能更加全面。目前臥床老人看護者大多是外來人員,文化程度偏低,本身存在諸多不良生活習慣,與患者交流困難等,在臥床老人壓瘡預防護理上存在明顯不足,這與梁顯華等[7]的研究相一致。隨著居家養老的人越來越多,加強看護者的教育培訓越來越重要。有一支培養有素的看護者隊伍,居家養老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董軍芳, 劉菊新. 腦卒中病人預防壓瘡的護理體會[J]. 全科護理, 2011, 9(18): 1639.

[2] 李敏, 康丹, 易冬秀, 等. Braden評分法在預防壓瘡中的應用[J]. 現代護理, 2010, 7(20): 108-109.

[3] 尹莉芳. 院外壓瘡預防性護理研究現狀[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0, 7(18): 101-102.

[4] 朱彤華, 居淑勤. 30°側臥位翻身法對長期臥床患者防治壓瘡的作用[J]. 上海護理, 2012, 12(2): 27-30.

[5] 王艷, 鄭國榮, 高金華, 等. 老年患者院內難免壓瘡與院外帶入壓瘡的危險營養因素分析[J]. 華南國防醫學雜志, 2011, 25(6): 487-489.

[6] 李玲香, 程小文. 家庭護理致老年慢性病患者壓瘡相關因素分析[J]. 齊魯護理雜志, 2011, 17(6): 30-31.

第2篇:老人壓瘡護理范文

關鍵詞: 老年人  高血壓  人性化護理

        高血壓病是嚴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影響其生活質量的常見疾病之一[1],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約有40%-50%患有高血壓病[2]。如果高血壓長期不能較好的控制,會引起心、腦、腎等靶器官受損,其致死、致殘率均較高[3]。我院115例老年高血壓病住院患者采取人性化護理,現將護理體會匯報如下。

        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115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男73例,女42例;年齡62-91歲,平均年齡(72.5±4.7)歲;病史8-32年,平均(9.9±2.5)年;其中合并心血管病者47例,腦梗死20例,腦出血12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2例;同時合并有1種并發癥者65人,占57.1%,有2種以上并發癥者12人,占11.2%;而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者7人,占6.1%,腎病合并高血壓者3人,占2.6%。115例患者均依據WHO 1999年的高血壓標準確診[4]。

        2 臨床特點 

        對115例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老年高血壓具有以下幾個臨床特點:①老年高血壓患者病程長,多數病程在10年以上;②常以收縮壓增高為主,脈壓差較大,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是老年人最常見的臨床類型[5];③患者血壓波動較大,個體日常行為活動能力日趨下降;④多數患者除具有高血壓病,常合并嚴重的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常并發或伴發與冠心病、心臟梗死、心力衰竭、糖尿病、腦梗死,高脂血癥等其他老年病[6];⑤高血壓分級多在2級及以上,高危、極高危比例高;⑥常多聯合應用多種降壓藥物才能控制血壓、服藥依從性差。

第3篇:老人壓瘡護理范文

【關鍵詞】 壓瘡;ICU;循證護理

循證護理(EBN)是受循證醫學的影響而產生的護理觀念,其強調在護理患者的過程中,應將個人的臨床護理專業現有的臨床科學研究證據與患者的價值觀和愿望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考慮,為每位患者提供最佳的護理方案[1]。壓瘡,也稱褥瘡,是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局部組織持續缺血、缺氧,營養缺乏,致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組織破損和壞死[2]。據美國國家壓瘡協會(The National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估計:美國有100萬人患有壓瘡[3],住院病人的發生率為5.1%~32.1%[4]。

2007-2008年我科針對ICU患者,進行循證分析、討論,從而制定相應護理措施,預防和治療壓瘡的發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臨床資料

將我科開展循證護理后2007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5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與未開展循證護理前2005年12月-2006年l2月收治的64例患者作對比研究。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差異無顯著性(P>0.05)。

2 方法與步驟

兩組患者均常規進行藥物治療,觀察組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按照循證護理方法對患者進行壓瘡護理;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常規護理方法。

2.1 觀察組根據已確定的護理問題進行系統查詢、求證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系統尋找關于壓瘡護理方面的研究及新進展。查詢發現:壓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濕是壓瘡發生的主要因素,糖尿病、營養不良是發生壓瘡的主要危險因素[5]。

對已發生壓瘡的護理措施主要有:積極治療原發病,改善全身營養狀況,解決局部組織受壓的問題,控制壓瘡演變及促進愈合等[6]。

2.1.1 營養護理 蔣琪霞等[7]應用動態護理對每例壓瘡患者實施個體化營養護理,提出壓瘡患者的營養攝入原則應提高熱量、高蛋白和高維生素。

2.1.2 臥位護理 在壓瘡發生的主要因素的解決中,分散垂直壓力,避免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濕、受壓時間是關鍵。陳茜等[8]認為90°翻身對外踝、粗隆部產生很大壓力,提出應仰位翻身左或右斜30°。坐位壓瘡患者使用氣圈墊臀部壓力過大,致局部血供減少,應采用泡沫塑料或硅膠墊,并限制床頭抬高。

2.1.3 創面護理 陳玖[9]通過研究表明按摩無助于預防壓瘡,且對已發紅組織有加重損傷的危險。在壓瘡創面的處理中,應根據創面情況選用外科清創術、化學清創術或自溶性清創,保持創面濕潤有利于肉芽組織的生長,而濫用抗生素不利組織生長[10]。陳茜等[8]認為碘酒、酒精對組織有破壞,主張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必要時針對感染菌局部或全身應用抗生素。鐘一萍[11]認為胰島素具有增進骨骼、肌肉對糖的利用,降低蛋白酶活性,促進糖元合成,使蛋白、脂肪合成增加而在壓瘡中被廣泛應用。段曉俠[12]認為使用康惠爾系列傷口濕性敷料[包括透明貼、潰瘍貼、泡沫敷料、清創膠、糊劑、粉劑、藻酸鹽由丹麥康樂保(coloplast)公司生產]治療壓瘡效果確切,療程短,換藥簡便,省時、省力、使用方便,值得臨床推廣。陳麗紅[13]在其綜述中列舉的相關學者用康惠爾增強型透明貼預防高危易發壓瘡病人及用于重度壓瘡效果顯著。樓大鈞等[14]證明加用康惠爾系列敷料換藥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病人的截肢率。

2.1.4 臥具及輔助設施的選擇 以往使用海綿墊預防壓瘡可增加床內溫度及濕度,導致皮膚溫度升高而加快組織代謝,對氧需要量增加,加大了壓瘡的易患性。氣圈法操作費力,需將病人抬起,氣圈材質較硬,局部長期使用,可使靜脈回流受阻致氣圈中間組織水腫,氣圈充氣過足或使用不當還可增加對皮膚的摩擦導致皮膚受損,而使用一次性橡膠手套制成水墊通過調節水溫,可起到減少汗液,降溫,避免潮濕或保暖及增加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15];氣墊床。

2.1.5 心理護理 趙虹等[16]指出,思維清晰的老人往往情緒低落,總認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贅,加上瘡面惡臭,大小便失控,自卑感很強,對此,護理人員應該用親切柔和的語調、樂觀開朗的情緒來感染病員,操作時與老人親切交談,介紹瘡面的情況,增加老人的信心,減輕自卑感。

2.2 對科研實證的有效性和實用性進行評審 對上述所有相關的壓瘡護理研究、實踐的系列文獻加以歸類綜合評價,如科研的嚴密性、結論的有效性及臨床可行性,結合科研結論得出最佳方案。將最佳的護理方案與以往護理的知識、經驗、患者需求相結合,制定出護理計劃。我們總結的護理方法是:(1)積極處置原發病,控制糖尿病血糖等;(2)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合理補充營養成分,動態監測營養情況,為控制壓瘡演變及創面愈合提供條件;(3)解除局部受壓,保持受壓部位清潔、干燥;(4)每2h翻身左或右斜30°,當病情需要床頭抬高時應同時將床尾搖高,以避免產生剪切力及摩擦力;(5)清除創面壞死組織,表面有膿性物時用3%過氧化氫和0.9%氯化鈉渦流式沖洗創面;無感染則不用抗生素;(6)根據創面的類型選擇不同系列的康惠爾濕性敷料進行預防和治療;(7)在做好壓瘡護理的同時做好基礎護理;(8)建立床頭翻身卡及預防壓瘡評估表以進行動態觀察壓瘡變化;(9)利用我們和患者接觸的各種機會與患者交流溝通了解其思想顧慮,做好心理護理。以推薦的方法為指導,責任護士根據患者的原發病,壓瘡的部位、大小及營養情況、心理狀態等制訂出最佳護理計劃,做到局部護理與全身護理相結合。

3 結果

通過循證護理確認的護理措施實施于觀察組患者,并密切監測實施后的效果。通過統計學處理發現,將循證護理應用于腦卒中臥床患者壓瘡預防與護理后,壓瘡的控制及其轉歸有了更好的效果,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注:經卡方檢驗,與對照組出院時比較,χ2=3.9237,P

4 討論

從表1可以看出:循證護理應用于ICU患者壓瘡的預防與護理工作中,可以減少患者的壓瘡發生率,促進患者壓瘡的轉歸。筆者在實踐中體會到,循證是臨床護理的基礎,并蘊含在臨床護理之中。壓瘡是臥床患者的常見問題,但由于導致壓瘡的原因不盡相同,所以解決的方法也不一樣。通過ICU患者壓瘡的預防與護理這一問題的循證過程,提高了護理質量,又豐富了護理人員的知識,進一步提高了護理的專業性和技術性。以實證為基礎的循證護理不僅注重經驗,更遵循科學證據,使護理活動有證可循。用循證護理指導臨床實踐,能促進臨床護理人員閱讀大量的專業相關資料,突破了只限閱讀單一教科書及有限的專業雜志,促進專業知識更新,能提高護理實踐的科學性,并促進臨床護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曉玲,成翼娟.循證護理學.護士進修雜志,2003,18(5):2.

2 李小寒.護理學基礎,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81-87.

3 Klebust J.Interrupting the pressure ulcer cycle.Nurs Clin North Am,1999,34(4):861-871.

4 李平.對壓迫性潰瘍預防指南的評估.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2,21(3):120.

5 李偉.壓瘡護理新進展.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20-21.

6 楊英華,戴寶珍,顧沛,等.實用癥狀護理學.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6,52-62.

7 蔣琪霞,陳芳,趙霞,等.褥瘡患者圍手術期營養護理的方法及效果探討.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0):41-42.

8 陳茜,成翼娟,王晉,等.循證護理在褥瘡護理中的臨床實踐.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1):846-847.

9 陳玖.褥瘡護理的綜述.護理學雜志,1999,14(6):375-376.

10 劉莉華.中藥在褥瘡局部治療中的應用.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0):51-52.

11 鐘一萍.使用胰島素外敷治療褥瘡.護士進修雜志,2002,17(7):486.

12 段曉俠.濕潤療法在壓瘡護理中的應用.中華全科醫學,2009,7(4):429.

13 陳麗紅,駱燕,閻微. 密閉性敷料在傷LI治療中的研究進展.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14(14):1610.

14 樓大鈞,朱麒錢,金華偉,等.康惠爾系列敷料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療效觀察.實用糖尿病雜志,2006,2(4):26-27.

第4篇:老人壓瘡護理范文

關鍵詞:壓瘡;危險因素;誤區;預防

1 壓瘡的由來

壓瘡又稱壓力性潰瘍(pressure ulcer,PU)最早稱為“褥瘡”,來源于拉丁文。“decub”,意為“躺下”,因此容易使人誤解為壓瘡是“由躺臥引起的潰瘍”。是指是由一切壓力、剪力、摩擦力導致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血液循環障礙,局部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的軟組織潰爛和壞死。實際上,壓瘡不僅只局限于臥床的病人,也可發生于無法站立而長久坐位及強迫的患者坐位如整形外科裝置的病人、禁止翻身由于疾病影響采取強迫的患者都會因壓迫皮膚而能發生,所以稱為壓瘡更科學一些。Cinsdule提出在9. 3 kPa 壓力下組織持續受壓2小時以上就可出現不可逆的細胞變化。如今從潰瘍發生的生理病理學角度認識,壓瘡是由于受壓而引起的,關鍵在于壓迫。正常的毛細血管內壓力為12~30mmHg。當局部壓力>16mmHg,即可阻斷毛細血管對組織的灌流。當局部壓力>30~35mmHg,持續2~4h, 即可引起壓瘡局部組織受壓,毛細血管血流受到壓迫的結果是組織缺血及低血氧(缺氧)。解除壓迫血流又進入組織,受壓區域變得充血,這種現象叫做反應性充血。原因是局部發紅突出,機體向缺血的組織供氧。局部血管擴張的防護機制是對缺血短時發生自然代償的反應。在達到危急時界限前如果解除壓迫并經過反應性充血,就可以恢復已遭受損害的循環。如果組織受壓大于4.25kpa的壓力作用于毛細血管時間較長,血管就發生萎陷并形成血栓。持續壓迫阻塞血流,干擾淋巴循環,組織喪失氧,營養素及代謝受阻。細胞產生有毒的代謝產物導致組織酸中毒,毛細血管的滲透性增加,產生水腫,而最后細胞發生死亡,再修復已成不可能。 exton-smith及sherwin調查了自主身體的運動與褥瘡的發病率的關系,斷定,每晚運動多于20次的人比活動次數少的人產生褥瘡的可能性極少。barbenel et al也認為運動性減少是褥瘡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結果表明,邏輯上是不活動或不能運動的病人,不解除壓迫就會導致組織產生潰瘍。

參考文獻

[1]王彩鳳, 巫向前. 壓瘡形成機制研究進展[J ] . 護理學雜志, 2007 ,22 (1) :74277.

[2]張慶玲, 劉玉馥, 謝剛敏, 等. 壓瘡研究進展[J ] . 護理研究, 2007 ,21 (5) :131921321.

[3]謝小燕, 劉雪琴, 徐世元. 外科術后患者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分析[J ]. 護理雜志, 2006, 23 (5) :426.

[4]馮聰勤, 史露露, 焦晶晶, 等. 手術中壓瘡危險因素及相關護理[J ] .中外健康文摘(醫藥月刊) ,2008 ,5 (3) :1972198.

[5] 葛兆霞.壓瘡護理的研究進展[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護理版),2006,2(2):81

[6] Ayello EA, Braden BJ. How and why to do pressure ulcer risk assessment [J]. Adv Skin Wound Care,2002,15(3):125.

[7] 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Pressure ulcers in adults: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M]. Maryland: AHCPR Publication,1992:13-35.

[8]鄭曉靜 褥瘡預防的管理[J]護理管理雜志2007.4(6):40.

[9]吳秋紅 壓瘡防治過程的管理[J]職業與健康2009.25(4):426. [10] 王玉紅. 壓瘡的臨床預防與護理[J]. 中國醫藥導報, 2007,4(17):80

第5篇:老人壓瘡護理范文

[關鍵詞] 循證護理;老年股骨頸骨折;并發癥;應用

[中圖分類號] R473.6[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7(c)-105-02

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疾病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股骨頸骨折在老年疾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據統計,其發病率為老年人骨折總發病率的68.41%,嚴重威脅著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1]。由于老年股骨頸骨折部位特殊,術后病程長,臥床時間長,并發癥多,對護理要求高和難度大的特點,那么如何做好術后的觀察護理,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是老年股骨頸骨折術后患者早日康復的關鍵。為了探討應用循證護理模式預防老年股骨頸骨折術后并發癥,2006年5月~2007年9月,我們對86例老年股骨頸骨折術后的患者應用循證護理模式進行護理,收到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為2006年5月~2007年9月入住我院的86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其中,男34例,女52例;年齡55~84歲,平均68歲。經加壓空心釘內固定術74例,髖關節置換術12例;住院天數10~20 d,平均14.5 d。

1.2方法

1.2.1確定問題 老年股骨頸骨折術后患者特點是體弱多病,長期臥床,疾病恢復緩慢,術后易出現各種并發癥。通過對86例老年股骨頸骨折術后患者的具體情況分析,我們確定需要循證的護理問題為壓瘡、墜積性肺炎、尿路感染與便秘、深靜脈血栓、髖關節脫位等并發癥。

1.2.2循證方法 我們查閱相關資料,尋找證據,對資料的可靠性、實用性進行分析、評論,并將所獲得的證據和護理專業技能、臨床經驗、患者的愿望及需求相結合,制訂并實施護理方案。

2護理

2.1壓瘡的護理

查閱相關文獻了解到,壓瘡多發生于長期臥床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年老體弱,皮膚抵抗力低下,受壓部位缺乏脂肪組織保護,無肌肉包裹或肌層較薄的骨隆突處,易導致神經麻痹,血液循環障礙,皮下組織壞死而形成壓瘡,發生率達10%~25%[2]。因此,我們采取相應措施預防壓瘡:①患者入院后按護理體檢等程序對其進行全身皮膚評估,壓瘡患者按破損的部位、面積、程度及時記錄于入院評估表上,同時上報護理部。②使用防壓瘡氣墊床,同時自制小棉墊置骶尾部,可防剪切力,能減輕護士的體力勞動,對預防壓瘡有較好療效。③建立床頭翻身卡,一般每2小時翻身1次。如有皮膚發紅,增加翻身次數,每小時翻身1次。準確記錄翻身時間、臥位、皮膚情況、護士及家屬簽字,同時要進行嚴格床頭交接班。注意翻身時呈5°~ 10°,使患肢處于外展中立位,并呈一條直線,軟枕放于兩腿之間并支撐背部。④加強皮膚護理。每日溫水擦浴1~2次,大小便污染應及時清理,并涂油劑或爽身粉等。⑤避免物理刺激,減少皮膚摩擦力。保持床鋪清潔、干燥、無皺褶和渣屑。⑥局部按摩。對骨突處部位,如:骶尾部、肩胛部、股骨大轉子、足跟、內外踝等部位,每次翻身后按摩10~15 min,以促進血液循環。⑦改善全身營養。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以提高身體抵抗力。本組入院時1例壓瘡患者淤血紅潤期,通過全體護士周密的護理而痊愈。魏先等[3]認為全體護理人員對壓瘡問題的重視和預防意識的提高是防治壓瘡的基礎。

2.2墜積性肺炎的護理

由于老年患者呼吸道黏膜萎縮,纖毛運動不良,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滯留,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也隨著年齡增長而減退,且分泌物增多,黏度高,故分泌物易于滯留氣管內[4];長期臥床,活動減少,使呼吸道內的痰液不易咯出,易造成墜積性肺炎,我們采取應對措施如下:①遵醫囑及時準確、合理使用抗生素。②鼓勵患者臥床時做擴胸、深呼吸運動。③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排痰,方法:深呼吸2次,第3次吸入屏氣2~3 s后,深咳3次。④協助患者叩背,即手掌五指并攏,掌心空虛,拍打時用腕力和肘關節力,由下而上,由外側向中間順序叩擊,每次2~5 min,促進痰液排出。⑤必要時超聲霧化,α-糜蛋白酶4 000 U、地塞米松5 mg、慶大霉素8萬U,加生理鹽水10 ml或沐舒坦15~30 mg,本組2例術后發生肺感染,經上述處理后痊愈。

2.3尿路感染及便秘的護理

老年人思想保守,通過減少飲食來防止大小便帶來的不便,因此,護理人員要悉心關愛老人,開導老人,向老人及家屬說明飲食治療的重要性,消除顧慮,使其積極配合治療。還要保持會陰及清潔,每日早晚清洗2次;留置尿管者,每日尿管護理2次,并進行膀胱沖洗,每日更換尿袋1次,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鼓勵患者多飲水,每日2 000~3 000 ml,每日尿量保持在1 500 ml以上,達到生理性沖洗,促進細菌排出;每日進粗纖維、易消化飲食,避免進食牛奶、糖等易產氣食物;每日以臍部為中心,順時針按摩腹部,必要時使用開塞露或清潔灌腸。經上述指導后,無一例發生尿路感染,有2例發生便秘,經上述處理消除。

2.4深靜脈血栓的護理

查閱文獻顯示,深靜脈血栓是人工全髖關節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發生率為40%~70%[5]。股骨頸骨折術后由于手術使血管內膜損傷及長期臥床血流緩慢,血液呈高凝狀態,易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6]。注意觀察患肢皮膚是否發紅,皮溫是否正常,有無疼痛、腫脹、觸及條索感等。如患肢疼痛、腫脹、發熱,及時做B超檢查,如有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忌做按摩,膝關節不能屈曲,以防血栓脫落引起肺及其他器官栓塞。鼓勵患者在床上主動活動踝關節、膝關節或予關節被動活動器鍛煉,病情允許時早下床,進行行走練習。遵醫囑準確給予低分子肝素鈣4 100 U,每日1次皮下注射或口服華法林等抗凝藥物,隨時復查凝血象。本組有3例術后發生深靜脈血栓,經溶栓治療痊愈。

2.5髖關節脫位的護理

其發生率為0.2%~6.2%,也是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絕大多數發生術后1個月[7]。術后患足穿矯正鞋,使足尖向上,患肢下墊一軟枕并保持15°外展中立位,以防止髖內收和外旋造成髖關節脫位[8]。注意觀察雙下肢是否等長、疼痛,觸摸手術部位有無異物突出感,若有脫位應及時報告醫生。指導患者翻身(兩腿間夾1個枕頭),取物、下床的動作應遵循一個原則即避免內收屈髖。術后鼓勵患者盡早活動,根據個體差異,2~3周可指導患者扶雙拐下地,患肢不負重。恢復期,不盤腿,不做矮凳,以防髖關節脫位。本組有1例老年患者術后髖關節脫位,經手術糾正。

3結果

本組86例患者,住院天數10~20 d,平均14.5 d,獲得隨訪81例,隨訪率達94.19%,隨訪時間4~12個月。術后發生并發癥8例占9.88%,墜積性肺炎2例,便秘2例,深靜脈血栓3例,髖關節脫位1例,無尿路感染發生,入院時1例壓瘡患者痊愈;患者及家屬滿意率由干預前的90.12%提高至97.53%。

4討論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及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醫學需求的不斷提高,循證護理應運而生。循證護理是以客觀證據為主,強調以臨床護理經驗為基礎,以最佳證據為指導,將護理研究和護理實踐有機結合,使護理真正成為一門以研究為基礎的專業,避免了護理工作的盲目性和主觀性,使護理活動有證可循、有證可依[9]。我們通過對86例老年股骨頸骨折術后患者應用循證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將最新科研結果與臨床經驗、患者需求相結合,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有效地改善了患者和家屬的護理知識缺乏的狀況,提高患者和家屬對護理問題的依從性,有效地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發生率由干預前的24.69%降低至9.88%,從而提高了護理質量[10]。

循證護理模式對預防老年股骨頸骨折術后并發癥的實施,使護士的職能有了很大的轉變,護士不僅是提供照顧者、健康教育者,還是合作者和協調者,體現了護理工作由簡單的完成到對患者全方位的護理模式的轉變,加強醫護人員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感情溝通,不但使患者在住院期間身心得到良好的醫治,而且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實施家庭干預中起到關鍵作用。隨訪81例,患者及家屬滿意率由干預前的90.12%提高到97.53%,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對社會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具有較好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Maynard Fm, Bracken Mb, Greascy G,et al.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al classficatiln of spinal cord injury[J].Spinal Cord,1997,35(5):266.

[2]張世民.壓瘡研究新進展[J].國外醫學:護理學冊,1995,14(5):193-195.

[3]魏先,龔敏,殷梅妹,等.預防截癱患者發生壓瘡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10):784-785.

[4]錢信忠.中國老年學[M].鄭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89:109-822.

[5]呂厚山.人工關節外科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176-575.

[6]杜克,王守志.骨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198.

[7]杜杏利,方汗萍,陳海霞.31例人工髖關節置換患者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0,15(9):532.

[8]華蕾,宋艷霞,孫燕.34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患者的康復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8):599-600.

[9]王新田.循證護理對護理學發展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4A):61-62.

第6篇:老人壓瘡護理范文

關鍵詞:老年人;安全;護理

安全是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需要。人口老齡化現象日益明顯,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衰弱、身心功能退化,常可影響安全[1]。護理人員應意識到其重要性,加強老年人的安全保障措施,保證老年人安全[2]。下面僅就老年人常見安全問題及護理分析如下。

1跌倒

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在護理方面要注意幫助老人熟悉環境,加強對方位、布局和設施的記憶,以協助其感覺器官的作用。衣褲、鞋不宜過于長大,盡量不穿拖鞋。穿脫襪子、鞋、褲應坐著進行。室內應有足夠采光,地面或地毯保持平整無障礙物,地面應避免受潮,盥洗室應裝坐便器,并設有扶手。澡盆不宜過高,盆口離地不應超過50 cm,以便于進出,盆底墊膠氈,以防老人滑倒。盡量夜間不去廁所。如夜尿較頻,應在睡覺前準備好夜間所需物品和便器,必須下床或上廁所時,一定要有人陪伴。

2誤吸、誤食

老化引起神經反射性活動衰退,吞咽肌群互不協調,引起吞咽障礙、消化功能降低、咀嚼困難、唾液分泌減少,使老人在進食過程中嗆咳或發噎[3]。在護理方面要注意食物少而精、軟而易消化,保證足夠營養。進食要合適,盡量采取坐位或半臥位。要求老人注意力集中,進食時準備水或飲料,每口食物不宜過多。臥床老人可將頭部抬高并偏向一側,吞咽困難老人給鼻飼飲食。老年人內服藥與外用藥應分開放,標記鮮明,發給時向老人講清楚,以免誤食。

3墜床

多見于意識不清或意識清楚但自身平衡功能減退而不能回避險情的老 人[4]。首先加強醫院硬件建設,根據患者病情發放床擋,教會指導患者如何使用,必要時給予保護性約束。護士加強病房巡視,尤其是夜間,及時了解患者需要,提供幫助。病情重者要求留陪住。意識障礙的老人應有家屬或護工陪護。睡眠中翻身幅度較大或身材高大的老人,應在床旁用椅子護擋;如果發現老人睡近床邊緣時,要及時護擋,必要時把老人推向床中央,以防老人墜床摔傷。意識障礙的老人多晝眠夜醒,夜間需特別注意防止發生意外。

4壓瘡

是由于外力作用導致局部皮膚及皮下組織的損傷而形成的,尤其好發于老年患者身上。積極評估患者全身情況,是預防壓瘡的關鍵一步,首先護士應在入院期間對患者進行壓瘡危險評估,病情變化時及時評估。入院后,日常保持床單元及皮膚的清潔干燥,協助或指導患者家屬翻身1次/2 h。翻身時避免推、拉、拖等動作,注意每天觀察患者的皮膚情況,至少1次/d。尤其是對于那些局部已不再受壓力,而皮膚依然發紅的部位。保持皮膚干燥清潔,當皮膚受到汗液、大小便等浸漬后,要馬上洗干凈。使用海綿或者柔軟的布來清潔皮膚以減少對皮膚的損傷。每天清潔皮膚,洗澡可以保持舒適和清潔。對消瘦或已經發生褥瘡的患者給予氣墊床、氣圈,翻身枕等,避免按摩軀體的骨突出處,按摩會擠壓皮下組織從而引起損傷,使患者更容易發生壓瘡。如果患者躺在床上,需要至少更換1次/2 h,減少對骨突出處的壓力.

5防燙傷、燒傷

老年人對冷熱感覺不靈敏。沐浴、熱敷、使用熱水袋時,應嚴格掌握溫度及使用時間,以防燙傷。醫院內易燃,易爆物品較多,病區除備用滅火器等防火措施外,還應加強煙火管理,如:禁止抽煙,私自使用電器等。對于揮發性強的易燃藥品,應加強存儲保管工作。此外還應注意安全用氧。醫院的電路及各種電器設備,應定期檢查維修,以免電線老化,短路,引起火災。患者自帶的家用電器,護士需先檢查再使用。病房內不準使用易燃液體,如:酒精燈等,以免引起火災。

6注意給藥安全

根據醫囑給藥,嚴格三查七對一注意。詳細了解患者有無過敏史,對已知過敏的藥物嚴禁使用。對花粉過敏的患者,囑其不宜去花園散步,一旦出現變態反應,應立即脫離過敏源,進行抗過敏處理[5]。老年患者由于智力,記憶力的減退,因給藥時要明確區分內服藥及外用藥,標記要鮮明,發藥時向病員講解清楚,指導其用藥,發口服藥時必須送要到口,以免誤食,并觀察用藥后的反應。夜間或睡眠中服藥時,一定要把老人叫醒后再服,以防嗆咳。粉劑藥應裝膠囊或加水混成糊狀后再服。服用安眠藥的患者,上床后再服用,以免應藥物起效后上床不及時跌倒。

7防止交叉感染

嚴格無菌技術操作,防止差錯事故發生。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對疾病的抵抗力弱,應預防感染新的疾病,斌哥之間避免互相走訪,尤其是患呼吸道疾病或發熱的老人,加強滅蚊,滅蠅,虱,維護環境清潔,有利于預防傳染疾病的發生。

8加強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善于與患者溝通,尊重患者的權利及人格,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良好的服務態度,精的技術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總之,護理人員應及時解決存在和潛在的護理問題,盡可能避免及控制各種不安全因素,做好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護理。

參考文獻:

[1]昌杰.淺談內科老年患者的護理[N].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0.

[2]邵永春.內科整體護理中的健康教育.湖北民族學院學報[N].醫學版,1999.

[3]張梅欽.淺談內科疾病社區護理實踐[J].MedicalJourna.2002.

第7篇:老人壓瘡護理范文

【關鍵詞】 美皮康; 壓瘡; 濕性愈合理論; 臨床效果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Mepilex in prevention of pressure ulcers HUANG Ying-qiong,XU Ye-hua.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Provicial,Chengdu 61007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Mepilex in prevention of pressure ulcers.Methods 45 high-risk pressure ulcers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unit from December 2008 to January 2010 were specially nursed using Mepilex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ges. The effectiveness of Mepilex is then evaluated.Results 32 cases skin problems, about 71%, were cured. The effectiveness reaches 98%.Conclusion High-risk pressure ulcers patients are carefully and scientifically nursed using Mepilex. Good results are obtained.

【Key words】 Mepilex; Pressure ulcers; Wet healing theory; Clinical effects

長期臥床患者皮膚出現的最嚴重問題是發生壓瘡(pressure ulcers)。有文獻報道,一般醫院壓瘡的發生率為2.5%~8.8%,最高可達11.6%[1]。脊髓損傷患者的發生率在25%~85%,且8%與死亡有關。老年住院患者發生率為10%~25%,發生壓瘡的老年人較無壓瘡的老年人死亡率增加4倍,如壓瘡不愈合,其死亡率增加6倍[2]。一旦發生壓瘡,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加重病情,延長康復時間,嚴重時可因繼發感染引起敗血癥而危及生命。因此長期以來,對壓瘡的防治一直是基礎護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評價護理工作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護理學領域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2008年12月~2010年1月筆者所在科采用美皮康來預防和治療壓瘡患者,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08年12月~2010年1月入住筆者所在科采用Braden Scale評分評定為壓瘡高危的患者(Braden Scale評分小于16分)作為研究對象。

1.2 方法 接診后護士對患者的全身情況及壓瘡的局部情況、影響因素、危險因素等進行全面的評估,采用Braden Scale進行評分,判斷其嚴重性及預后,對壓瘡高危患者填寫壓瘡報表,并在護理記錄單上記錄,采用NPUAP 2007壓瘡分期方法,對各期壓瘡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和措施。

1.2.1 可疑的深部組織損傷 此期患者嚴禁強烈和快速的清創,早期使用水膠體敷料,使表皮軟化,自溶性清創,并密切觀察傷口變化。

1.2.2 Ⅰ期壓瘡 應用氣墊床,定時翻身,改善局部供血供氧,減少摩擦,減輕局部壓力。此期應用超薄型美皮康吸收皮膚分泌物,保持皮膚的pH值并維持適宜溫度。

1.2.3 Ⅱ期壓瘡 用生理鹽水沖洗創面及周圍皮膚,用干棉簽將創面及周圍皮膚擦干,再用美皮康敷料粘貼傷口,超過邊緣2 cm。滲液少時用超薄型,中等量滲液用普通型,大量滲液及骶尾部用有邊型,根據創面滲液情況可3~5 d更換一次敷料。

1.2.4 Ⅲ~Ⅳ期壓瘡 滲液多,黃色壞死組織覆蓋的傷口,先用雙氧水沖洗創面,再用生理鹽水將雙氧水沖洗干凈,然后將美鹽剪成小片貼在創面上,外用普通型美皮康敷料覆蓋,根據滲出液的多少每日或隔日更換一次。6 d后,創面壞死腐爛組織完全清除,創面呈現鮮紅色肉芽組織,注意保護,促進肉芽生長,創面涂以潰瘍糊,仍以美皮康覆蓋保持濕潤環境。

1.2.5 不可分期壓瘡 傷口清創是基本的處理原則。有壞死組織或腐肉、硬痂時,清創去除壞死組織,才能準確評估壓瘡的真正深度、確定分期并做出相應處理,減少感染。

1.3 療效判斷標準 (1)治愈:紅腫消失,皮膚顏色轉正常,破潰創面愈合,結痂脫落;(2)顯效:紅腫或破潰創面縮小,無分泌物,肉芽組織生長良好;(3)好轉:紅腫或創面無擴大,滲出物減少;(4)無效:滲出物減少,紅腫或創面擴大[3]。

2 結果

2.1 患者基本情況 從2008年12月~2010年1月,筆者共入組45例壓瘡高危患者。該組患者的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其中Braden Scale評分小于12分者占24%,NPUAP 2007壓瘡分期Ⅱ期及以上的占33%。

2.2 療效判定 使用美皮康對上述治療組患者的皮膚問題進行精心科學的護理,治愈率達71%,有效率達98%,結果詳見表2。

3 討論

3.1 壓瘡的定義

3.1.1 傳統定義 壓瘡是由于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組織營養缺乏,致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組織破壞和壞死。又稱“壓力性潰瘍”。

3.1.2 2007 NPUAP壓瘡的新定義:指皮膚或皮下組織由于壓力,或復合有剪切力或/和摩擦力作用而發生在骨隆突處的局限性損傷。

3.2 壓瘡的分期 NPUAP 2007壓瘡分期法將壓瘡分為如下六期:(1)可疑的深部組織損傷:皮下軟組織受到壓力或剪切力的損害,局部皮膚完整但可出現顏色改變如紫色或褐紅色,或導致充血的水皰。與周圍組織比較,這些受損區域的軟組織可能有疼痛、硬塊,有粘糊狀的滲出、潮濕、發熱或冰冷;(2)Ⅰ期:骨隆突處的皮膚完整伴有壓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紅斑,深色皮膚可能無明顯的蒼白改變,但其顏色可能與周圍組織不同,可表明“處于危險狀態”。(3)Ⅱ期:真皮部分缺失,表現為一個淺的開放性潰瘍,伴有粉紅色的傷口床(創面),無腐肉,也可能表現為一個完整的或破裂的血清性水皰;(4)Ⅲ期:全層皮膚組織缺失,可見皮下脂肪暴露,但骨頭、肌腱、肌肉未外露,有腐肉存在,但組織缺失的深度不明確,可能包含有潛行和隧道;(5)Ⅳ期:全層組織缺失伴有骨、肌腱或肌肉外露,傷口床的某些部位有腐肉或焦痂,常常有潛行或隧道;(6)不明確分期:全層組織缺失,潰瘍底部有腐肉覆蓋(黃色、黃褐色、灰色、綠色或褐色),或者傷口床有焦痂附著(碳色、褐色或黑色)。

3.3 壓瘡的評估

3.3.1 壓瘡的局部情況 包括壓瘡的部位、大小、分度、組織形態、氣味、滲出液量、潛行隧道、有無存在感染以及周圍皮膚情況、患者一般情況、基礎疾病等都需要認真評估并詳細記錄。

3.3.2 壓瘡的影響因素 包括內在因素如營養不良、運動障礙、感覺障礙、急性病、年齡、體重、血管病變、脫水等;外在因素如壓力、剪切力和摩擦力、潮濕等;誘因如坐、臥的姿勢,移動患者的技術,大小便失禁,個體的社會狀態和吸煙等。

3.3.3 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 研究表明,應用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RAS)是簡便的最具預測能力的方法。美國臨床研究顯示,使用Braden Scale評分法(見表3)對高危患者采取措施后,壓瘡的發生率下降了50%~60%[4]。國內,謝小燕等[5]在內外科、老人院、ICU中對Braden Scale進行了廣泛的信度與效度檢驗,認為其是信度和效度較好的壓瘡RAS。

Braden Scale評分分數6~23分,越低越危險。(1)輕度危險:15~16分;中度危險:13~14分;(2)高度危險:10~12分;(3)極度危險:9分以下。當總分小于16分時,需在護理記錄單上記錄,小于12分時提示患者有90%~100%的可能會發生壓瘡。Braden計分結果顯示,高、中危者必須給予有效減壓的措施,加強皮膚護理和營養護理,有所側重給予預防教育,才能降低PU發生率。對低危者和無危者重點是加強預防教育,教會患者及其家屬自護技巧,特別是在臥床期間要加強翻身和皮膚清潔護理,同時加強預防性監測[6]。

3.4 濕性愈合理論基本原理 (1)無痂皮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組織的再次機械性損傷。(2)濕潤、低氧/無氧、密閉狀態下的微酸環境環境:許多學者驗證了密閉性敷料利用相對密封與保濕原理,形成創面低氧或相對缺氧的微酸環境能抑制刨面的細菌生長、促進成纖維細胞的生長,刺激血管增生,從而更利于創面修復。濕潤環境可加快表皮遷移速度。(3)發揮了滲液的重要作用:不粘連創面,避免再次機械性損傷,減輕了疼痛,為創面的愈合提供了適宜的環境;保留在創面中的滲液可釋放并激活多種酶和酶的活化因子,這些酶和密閉性敷料本身(如美皮康)能促進纖維蛋白和壞死組織的溶解,有效地發揮酶學清創作用。滲液還能有效地維持細胞的存活,促進多種生長因子的釋放,刺激細胞增殖。(4)白細胞功能增強。(5)避免神經末梢暴露于空氣中,減輕疼痛。(6)保持創面恒溫,利于組織生長。

3.5 美皮康 美皮康是一種自粘性軟聚硅酮敷料,軟聚硅酮層粘著傷口周圍干燥易損的皮膚,在傷口周圍創造了密閉的環境;傷口滲出物通過軟聚硅酮涂層上的小孔滲透出去;吸濕層轉輸滲出物到上一層;T型散布層水平地散播滲出物,并傳輸滲出物到下一層的超級吸收層;敷料上部的超級吸收層可包含大量滲出物;最外層的聚氨酯背襯可使水份以水蒸汽的形式蒸發出去而液體和細菌不能透過,可加速創造出利于傷口愈合的濕潤環境,利于在濕度、溫度和pH值方面加速瘢痕的形成,促進傷口的愈合,有效地預防壓瘡的發生。一方面,美皮康避免潮濕、摩擦及排泄物等對局部皮膚的直接刺激,起到預防壓瘡作用;更為重要的是美皮康這樣一種軟聚硅酮敷料具有其獨到的特點:溫和粘性;更換敷料時不會有殘留;垂直吸收,防止浸漬,保護傷口周圍正常皮膚,能使傷口和周圍皮膚創傷最小化,是傷口護理領域技術的一大進步[7]。

4 總結

壓瘡是臨床護理工作常見的并發癥之一,“預防壓瘡發生”被認為是最經濟的壓瘡護理手段。將護理工作重點從事后處理轉移到事前預防,提高了預防壓瘡的有效性。壓瘡的預防專家曾說:“明確最困難的疾病,控制我們所能掌控的事情,對抗潮濕、摩擦力和剪切力”。

精心科學的護理可以將壓瘡的發生降到最低程度,針對皮膚護理美國提以下規程:(1)評估壓瘡危險因素;(2)評估皮膚是否完整及其皮膚動態變化;(3)每2 h翻身1次;(4)保持床頭低于30°角;(5)降低身體與床和椅之間接觸表面的壓力;(6)將肢體放置于特殊位置以支撐身體不移動或滑動;(7)保持皮膚清潔、光滑、干爽;(8)避免骨突出處受壓。在此基礎上結合美皮康的使用,防止了過度潮濕、摩擦力和剪切力,對壓瘡的防治取得了滿意的效果,這種措施對患者、醫療機構以及護理科學領域均帶來利益,此法已在全院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于青,于蘭.壓力性潰瘍危險因素的評估.護士進修雜志,1996,11(2):7-8.

[2] 張世民.壓瘡研究新進展.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5,14(5):193-195.

[3] 劉麗華.0.2%活力碘乙醇液配合氟哌酸粉劑治療壓瘡效果觀察.護理學雜志,2005,20(13):13-14.

[4] Bergstrom N,Braden BJ,Boynton P,et al.Using a research-based assessment scale in clinical practice.Nursing Clin North Am,1995,30(3):539-551.

[5] 謝小燕,劉雪琴,李漓.應用Braden量表評估壓瘡危險因素.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2):941-942.

[6] 蔣琪霞等.應用Braden計分表預測及預防壓瘡的護理研究.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3,19(11):3-4.

[7] 程克林,溫大翠.濕性愈合療法治療下肢靜脈性潰瘍32例.中國藥業,2008,17(19):55-56.

第8篇:老人壓瘡護理范文

1 創面手術中的風險

除常發生的跌倒、墜床、角膜損傷、燒灼傷、壓瘡、低體溫等風險外,患者年齡大、基礎病多,術中出血、病情變化帶來的生命體征改變,容易引發意外風險。

2 風險防范措施

2.1術前充分評估風險: 針對整形手術室護士年輕,臨床經驗不足的特點,術前有針對性進行術前風險評估非常重要。具體做法是接到手術通知后,巡回護士認真進行術前訪視,做到“一查二看三溝通”。仔細查閱病歷,了解患者有哪些基礎病,曾做過什么手術,對哪些材料藥物過敏,化驗檢查結果等;到床旁看患者狀態,意識、創面;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有無接受手術的心理準備,針對性進行宣教;與患者家屬溝通,了解患者家庭關愛社會支持情況;與手術醫師溝通了解術式及用物。護士根據得到的信息準備器械、敷料。術晨早交時護士匯報訪視及術前準備情況,護士長組織全體護士對手術進行風險評估。對有基礎病、心理問題、創面大、特殊感染、高齡、小兒等。提出重點防范措施。對病情重的患者,護士長要在術前一日親自床旁訪視,了解第一手資料,制定全面準確防范措施。

2.2術中措施到位

2.2.1防跌倒、墜床:對有基礎病的高齡患者和無自理能力的小兒患者,安置要穩,扶老人從擔架車移至手術床,巡回護士在一側固定擔架車,器械護士在床對面零距離保護,用手臂攔在患者肩背部,緩慢躺下。避免只用口頭指導患者,警惕老人聽力弱、動作不協調過猛倒下發生墜床的危險。小兒患者護士要親自把孩子抱到手術臺,有哭鬧的小孩護士要守候在旁邊。術后防性低血壓引起跌倒,由于術中緊張、疼痛、過多出汗,手術結束患者過猛坐起或下地易出現性低血壓,眼前發黑,跌倒。所以手術結束護士要囑咐患者緩慢移動,下地后不要馬上邁步,手不離床,有人攙扶坐輪椅或推車送回病房。

2.2.2防燙、燒灼傷:使用電凝止血時,負極板緊貼于靠近手術肌肉豐富區域,術中巡回護士檢查負極板粘貼情況。有些不能粘貼負極板的患者,易用雙極電凝止血。對老人、孩子、不能溝通的患者,護士更要注意巡視。防消毒劑灼傷,待各種皮膚消毒劑完全干后再鋪無菌單。

2.2.3膜損傷:對全麻和意識不清患者,在潔凈手術室手術中要特別注意眼角膜保護。涂抹眼膏后,用手輕合眼瞼,使之閉眼后,用貼膜由上向下粘貼保護。

2.2.4防壓瘡:對體質很弱患者在受壓部位做防護。枕部、骶尾部墊凝膠墊,足跟不可用液體袋。保持床單干燥。術中護士要給予受壓部位減壓。側臥時用頭圈減少耳朵受壓。不可給予按摩干預的部位,涂抹油,也可防止壓瘡。

2.2.5術中低體溫:臨床上低體溫是指人體核心體溫低于35℃[2]。持續4h以上低體溫,患者死亡率可達40%[3]。創面修復患者中的老人、幼兒和難愈大創面患者體質虛弱接送途中、術中消毒、輸液等都會帶走熱量,如果不注意保溫,極易出現低體溫。手術室的室溫低于21℃時,患者往往出現體溫過低[4]。所以,術前巡回護士把室溫度設定在25℃,待消毒鋪單后,再降至22℃左右(利于醫護人員操作)。從患者進到術間后,各項操作都要注意保暖,如粘貼電極片,導尿等都以最小暴露為宜,操作完及時給患者蓋好。液體要提前備在術間,避免輸入過涼液體。

2.2.5防術中病情變化:給予心電、氧飽和度全程監護,必要時吸氧。器官功能衰竭的備好急救車。術中巡回護士要隨時觀察病情變化。有麻醉醫師時,管理好靜脈通道、隨時執行醫囑。局麻時要注意監護儀上指標變化,心率增快或減慢及時反饋給臺上醫生。分析原因給以相應的處理。大創面手術時還要注意吸引瓶中出血量,及時報告術者。出現異常心電圖要注意患者突發心臟病的可能。必要時采取分期手術,以保證患者安全。

3 總結

創面修復術,以表面小、輕、淺掩蓋大、重、深;復雜創面患者年齡分布偏大; 難愈創面患者伴隨基礎病重;手術多為局麻下進行等特點增加了手術中風險和護士承擔風險的責任。面對護理人員的年輕、臨床經驗不足,巡回中不宜察覺風險前兆的實際情況,前移防范措施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賈赤宇,柴家科.以循證醫學的視角分析我國目前創面修復領域的不足及改進措施[J].創傷外科雜志,2007,4(9):379.

[2]王芳,陳芳燕,楊潔艷.一例大面積燒傷患者低體溫的護理[J].護理雜志,2010,9B(27):1405.

[3]于丁寧,李 鐸.低體溫的危害及治療[J],國外醫學外科學分冊,2004,19(24):66-68.

第9篇:老人壓瘡護理范文

【關鍵詞】 高齡患者 圍手術期 護理

【Abstract】 Aim to discuss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elderly orthopedic patients. Methods the outcomes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of 60 patients over 75y were Collected during 2008-03 to 2011-12. Results all patients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care after explanation of the disease, preoperative tension elimination,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limb function training well. Conclusion it is key point to insure operation success that perioperative well nursing of elderly orthopedic patients. That not only decrease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ut also increased nursing quality effectively and is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to patient's recovery.

【Key words】 elderly patients perioperative period nursing

當今社會隨著人們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在醫療活動中,需要手術的老年患者將逐漸增多,但由于老年人的臟器功能生理性衰退,并常合并慢性疾病,再加上營養不良、血容量不足等不利因素,對麻醉和手術耐受力降低,危險性增大。而骨科手術又會對患者產生比較強的壓力和心理恐懼。這就給醫療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驗。所以做好骨科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對老年患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08年3月~2011年12月,我科對60例75歲~96歲骨科高齡患者行手術治療,經精心護理,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2008年3月~2011年12月,我科共收治60例75歲~96歲高齡患者,平均年齡85.5歲,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粗隆間骨折21例,股骨頭壞死15例,股骨頸骨折20例,尺骨骨折4例。

2 術前護理

2.1心理護理 做好老年手術患者心理護理,讓他們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積極健康的情緒,對手術治療和促進康復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老年患者因突然的骨折,生活不能自理,預想不到的打擊使老年人不知所措,心理上失去平衡,加上肢體的疼痛,情緒波動很大。護士應主動熱情、親切地接待患者,細致介紹住院環境及主管醫生護士,安慰患者,使患者很快地適應病房的環境,并盡快協助醫生給患者進行處理,讓老人有受重視的感覺。術前醫生護士應進病房進行訪視,主動介紹自己,說明手術的過程和麻醉方式,使患者對手術和麻醉有初步的理性認識。結合患者的病情,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解和介紹疾病治療的有關知識,在介紹病情時,醫護人員的談話內容應保持一致,以免因內容不一致引起老人的猜疑,加重老人的心理負擔。爭取家屬配合,給患者更多的關心、體貼,老年人在患病時特別希望得到親人的關懷,我們應該盡可能地多陪伴患者,給予精神安慰,滿足合理需求,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

2.2飲食護理 術前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營養知識 宣傳,讓其明白合理飲食對疾病康復的作用,根據患者不同情況進行正確指導。應注意以下幾點:①給予易消化、優質蛋白、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的食物。②飲食要有規律,不可時饑時飽,應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③為了促進老年人的排便能力,防止便秘,可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等含纖維素高的食物。④老年骨折病人,由于鈣的吸收利用減少,常發生骨質疏松、骨折愈合時間延長或不愈合。因此,宜給老年人服用鈣劑或進食含鈣高的食物。

2.3術前常規準備:如血、尿、糞便常規、出血凝時間,肝腎功能,心電圖,核磁共振等,常規備皮,青霉素皮試等,要求吸煙者禁煙,指導患者在床上大小便,深呼吸鍛煉肺功能,對精神過度緊張,難以入眠者,適當鎮靜藥物以保證睡眠。

2.4 術前合并癥的護理 由于老年患者大多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等內科疾病,了解患者各系統功能,積極治療原有疾病并遵醫囑給予降壓、降糖藥物等,以免原發疾病影響手術。

3術后護理

3.1術后一般護理 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每小時測生命體征1次、觀察患者意識情況、尿量、血氧飽和度等的變化。給予氧氣吸入,冬季注意保暖。注意傷口出血及引流情況。

3.2疼痛的觀察和護理 術后24 h內,患者疼痛較劇,而老年人對疼痛的耐受力較差,我們及時采用藥物止痛措施,防止引起并存病的加重,如血壓升高、心率增快,甚至胸悶、氣促等。強調注意藥量不可過大。術后3 d仍疼痛較劇者,注意的變換,保持正確、舒適的,抬高患肢,利于靜脈血回流,避免患肢腫脹而致的脹痛。另外,結合體溫的變化,注意傷口有無感染情況。在行早期功能鍛煉前,應用止痛藥,也可減輕活動引起的疼痛。

3.3原發病的護理

積極控制血糖、血壓、使術后血糖控制在7.0—11mmol/L,血壓控制在130-140/70—80mmHg,積極糾正貧血、低蛋白血癥,加強呼吸道管理,定時翻身、拍背,鼓勵有效咳嗽、深呼吸、防治肺炎,肺不張的發生,加強引流管護理,保持引流管通暢,觀察引流液量的變化,引流管脫落及時更換。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對煩躁不安的患者,需按時使用鎮定劑,本組60例老年患者經積極治療,癥狀得到控制。

3.4術后并發癥的護理 老年患者在術后常有并發癥,為肺部感染、壓瘡、心血管疾病造成器質性病變,男性老年患者還有可能因前列腺肥大引起尿潴留等,另外老年患者在術后臥床不動,容易伴有不同程度的便秘[1]。對以上我們采取了針對性的護理,患者因年老體衰所產生的肺部炎癥和咳嗽反射減弱,痰液阻塞情況下易造成墜積性肺炎,在術前首先要帶引導患者如何做深呼吸并囑每日堅持,術后也應對患者咳痰加以重視定時為患者叩背幫助咳痰,如發現痰液黏稠應給予祛痰藥物進行緩解。對于壓瘡我們采取護理人員定時對患者進行翻身、床單用品換洗,保持患者使用清潔干燥的床單被褥。同時對患者局部血液循環采取溫水擦洗并按摩的方式,必要是可貼減壓貼,防止壓瘡的形成。對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應將患肢稍抬高20~30°并進行定時按摩,手術出血導致靜脈壁有一定損傷,易造成下肢靜脈栓塞。對患者的踝關節做一定活動,膝關節也應做一定被動屈伸活動促進靜脈回流,此時盡量避免在患肢靜脈輸液。老年前列腺肥大引起尿潴留患者極易引起尿路感染,手術后囑咐患者多喝水每日應保持在2 000 ml,排尿防止感染。在拔除輸尿管的同時應囑咐患者盡量采取自行排尿,可有效防止尿路感染。另外患者在術后不能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及便秘,因此對術后的飲食也應做好指導,水果、蔬菜、粗纖維、高熱量、高蛋白等食物應在術后多食用,必要時給予排便相關處理或口服蓖麻油[2]。

3.4康復指導

骨科手術,無論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有一個適應過程,尤其是年老高危的病人。在護理過程中,我們向患者反復強調術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使其認識到,只要有頑強的意志,不怕痛苦,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就能取得比較好的手術效果,從而最大限度爭取到患者的積極配合。在此基礎上,我們首先鼓勵患者做患肢遠端功能鍛煉,再鼓勵患者做全身活動。一般術后第2天做踝關節主動伸屈活動促進下肢靜脈回流,收縮股四頭肌、臀肌等,使肌肉保持一定的張力,防止肌肉萎縮。鼓勵患者自動活動雙上肢,握拳、屈伸肘腕關節、前屈后伸、外展內收肩關節等活動,保持上肢肌力同時有助于保持呼吸功能正常。功能鍛煉由幫助患者被動運動逐漸過渡到主動活動,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可操之過急,直到功能恢復。

4體會

通過對老年患者手術前后的護理配合,我們體會到:術前認真細致精心的護理及心理護理;術后對患者進行心電監測、防止壓瘡、防止感染、原發病、并發癥的護理等,可提高手術患者安全和手術的成功率。掌握老年患者手術前后的護理配合要點與外科手術的成功是與手術前后正確而周密的護理配合分不開的。

參考文獻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的性格特点| 无遮挡边吃摸边吃奶边做|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极品|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又大又粗又爽18禁免费看|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熟妇女人妻丰满少妇中文字幕 | 国产免费黄|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97在线国产视频| 欧洲日本一线二线三线区本庄铃|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久久www免费人成人片| 成人做爰视频www网站小优视频| 久久中文骚妇内射| 四虎影视久久久免费| 午夜理论片yy8860y影院| 欧美三级a做爰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在线看| 性色a∨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视频国产永久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色戒|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成人做爰视频www网站| 国产欧美国日产高清| 国产在线观看毛带| 免费va国产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欧美性色黄大片www喷水|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玩弄少妇高潮ⅹxxxyw|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色欲网| 最新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 麻豆精品导航|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av天堂永久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