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產業鏈形成范文

產業鏈形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產業鏈形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產業鏈形成范文

9月16日,規模浩大的全球汽車論壇在成都開幕,“唱響綠色未來”作為一項重要議題成為吸引眾人的一大焦點。在本刊2010年第8期封面故事中,曾以《非徹底革命》為題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做了較為詳細的論述。本期,新華信國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為我們展示了一份更為全面的新能源產業調查報告。

世界第一帶來石油消費攀升

2008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為6467.21萬輛,2009年我國汽車市場發生井噴,保有量達到7619.31萬輛,激增17.81%。2009年中國汽車產銷均破1300萬輛,2010年上半年破900萬輛。如此高速增長的汽車產銷量和保有量無疑將會為我國薄弱的石油工業帶來巨大的壓力。

1990年,我國的石油消費量為1.1億噸,2000年為2.2億噸,到了2009年,我國石油消費量增長為4.1億噸。也就是說,每10年我國石油消費量翻一番,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達6.9%。其中,2009年我國汽油消費量由2005年的4842萬噸增長為7000萬噸,柴油消費量由10968萬噸增至15000萬噸。如此嚴峻的形勢加上國際原油價格不穩等因素,對我國的節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此時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除了對汽車工業發展彎道超車的希冀以外,也是對我國石油工業壓力的緩解措施。

減排難以追趕先進水平

從我國的人均GDP和千人汽車保有量來看,都與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這說明我國的汽車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隨著人民購買力的提高,我國的千人汽車保有量尚有很大上升空間。這意味著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將達到相當龐大的數字,同時也意味著我國汽車產業的減排任務將會非常嚴重。

中國推出的計劃于2015年實施的新油耗法規,規定二氧化碳排放標準為每公里161克。而歐盟則計劃到2015年,歐洲新車二氧化碳平均排放將逐步降至每公里130克,2020年至95克/公里。美國通過的燃油經濟條例的目標是到2016年在美國銷售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每155克/公里。日本的目標是2015年155克,2020年115克。由此可見,即使在2015年達成既定目標,我國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仍然低于世界先進水平。

為了達到2015年的減排既定目標,歐美日都制定了相應的保障措施。歐洲制定了2015年強制實施,對超標碳排放按量處罰,超額越多,每單位罰款額越高。法國自2008年起對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00g/km的汽車獎勵5000歐元,對超過160克的汽車征最高2600歐元排放超標稅。美國計劃從2012年開始實施減排政策,同 時美國三大汽車公司、四大石油公司等30家企業組成了氣候變化戰略同盟,需求技術突破,目標是在2012年前完成成本控制與技術研發。而日本則采取“綜合途徑”,通過混合動力技術的普及、道路基礎設施和交通管理改善、引導環保駕駛等一系列措施,推進減排目標完成。

而由于我國汽車工業尚不成熟、減排技術普遍落后、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種種局限,我國對傳統汽車的減排很難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因此,此時發展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成為我國汽車行業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機遇。

發展電動汽車優勢明顯

從產業條件來看,我國具備發展電動汽車的各種優勢條件。

首先,我國鋰材料資源豐富。我國發展電動汽車的關鍵資源鋰金屬儲量豐富,可采儲量達54萬噸,居世界第三,遠高于美國(3.8萬噸)等西方國家。而我國驅動電機技術基礎較強,有大批的電動機生產企業,產業規模居世界第一位,僅中小型電機就有300個系列,產品資源豐富。并且,以中信國安、比亞迪等為代表的國內鋰動力電池廠商已進入量產階段,具備電動車產業化的先期能力。

其次,我國電力資源豐富。2000以來全國發電量年均增長11.6%,由1.4萬億千瓦時增至2009年的3.7萬億千瓦時。預計2020年中國發電總量將達7.7萬億千瓦時。而按照2020年達到3億輛的汽車保有量,單車百公里電力平均消耗量20千瓦時,年平均行駛里程15000公里計算,我國2020年汽車電力消費為0.9萬億千瓦時,僅占我國電力總需求的12%。由此可見,我國的發電能力能夠滿足大規模發展電動汽車的需求。

第2篇:產業鏈形成范文

為進一步落實《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規劃綱要》,早日把我省建設成為工業省、科教省、生態省,實現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現對盡快形成我省汽車產業鏈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一、要盡快整合汽車配套企業資源。目前為一汽配套廠家近400家,相互信息不溝通,均單獨和主機廠聯系,勢單力弱。為了進一步抓住今后幾年汽車市場迅猛發展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機遇,迅速拓展配套空間和市場份額,以及今后向省外其它汽車制造業拓展,建議由政府有關部門牽頭,成立包括全省汽車配套廠家、民營企業參加的吉林省汽車零部件配套協會,根據配套類型不同劃分若干分會。定期交流信息,研討和協作,根據汽車換型集中開發新產品,及時和國內外新產品對標,集中和一汽或其它汽車制造廠家聯系溝通,也可請一汽有關部門代表駐會并指導。這樣有利于達到產品系列化、模塊化;有利于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質量;有利于整合資源,進行產業重組,將有條件的企業做大并發展為全國供應商;有利于穩固和擴大配套份額;更有利于汽車零部件的研發和盡快形成產業化為主導的產業鏈。

二、大力扶持和加速培養或籌建一批高技術含量的汽車產品配套企業。高技術含量的汽車配套零部件壟斷性強,市場占有份額較穩固,且利潤率高,并且容易打入國內外其它汽車制造業并與國際接軌。以一汽大眾為例,目前為一汽大眾配套廠家,我省占1/3,且技術含量較低。高技術含量的如電器、橡塑密封件及活塞和精密沖壓件,多由江浙一帶生產廠供貨。

三、要有計劃地引進國外汽車制造企業。廣州最近在成功引進本田和豐田二汽車制造企業后,又與日產汽車合作在廣州建立基地,在整車制造業的輻射和帶動下,目前汽車零部件生產群落“三大體系、四大組團”已形成規模,僅白云區零部件產業占地就達51平方公里,形成工業園區,成立了以汽車零部件研發與產業化為主導的863產業化促進中心,極大地促進了零配件的發展和迅速帶動了上下游產品的崛起。為應對汽車行業的激烈競爭,使我省汽車產業迅速發展,穩固長春“國際汽車城”的地位,建議再引進國外1~2家大的汽車制造企業。這樣,將會更快促進我省汽車產業鏈的形成,推進我省工業省建設目標的實現。

(作者系省人大代表,一汽四環制品有限公司總工、高工)

第3篇:產業鏈形成范文

關鍵詞:產業鏈;商業化;迪斯尼

中圖分類號:J21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24-0035-01

中國動畫在經歷過輝煌過后,就進入了低谷時期,處于一個不穩定的過渡轉型階段,目前,國內的動畫公司主要是央視動畫、上海美影和湖南三辰。央視動畫的《西游記》的成功有目共睹,上海美影的《我為歌狂》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原創動漫初次嘗到了甜頭。另外還有一些動畫公司的探索也不容忽視,如《喜羊羊與灰太狼》flas的成功。從這些動畫中可以看出我國商業動畫市場有巨大的潛力,全國能消費卡通的人約2億,但這一市場產生的利潤有8成被日美卡通攬去,全國每年要播長達30萬分鐘的動畫片,其中只有2―3萬分鐘是國產片所占的份。

卡通藝術既是現代文化的產物,又是現代商業社會強烈競爭的產物,所以無論它的創意、形式、風貌還是運作方式,無不滲透著商業因素。從美國迪士尼與日本動畫的發展中不難看出,充分的商業化以及產業鏈的形成是動畫產業走向成功的必備條件。

在美國動畫的發展初期,商業化的雛形已經形成,而在其中表現相對成熟的就是以動畫形象作為品牌特征的商業模式。首先推出明星米老鼠,以及之后以米老鼠的朋友出現的各種動畫角色,從個體明星到群體明星,通過諸多動畫形象品牌群體,迪士尼動畫事業又向前跨了一大步,創作模式開始確立;之后是從短片創作到長片創作戰略的轉變,迪士尼的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使迪士尼王國自此確立了動畫史不可替代的位置,華特選擇了童話故事的改編,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幾乎都被制作成為了動畫片,其次,迪士尼動畫是整個迪士尼產業的核心內容,同時輻射到了傳統文化產業、品牌授權等領域,商業模式已經完全成熟和發達。每一部動畫片的成功都會帶動相關的衍生產品,迪斯尼商店也遍布各地,讓大人孩子出門就看到迪斯尼所塑造的明星品牌,感覺到迪斯尼的存在。再者,就是迪士尼優秀的動畫團隊,長期以來,美國動畫制作分注重有效地協調上百人的制作與發行精英梯隊,以形成有序而高效率的運作程序。

第4篇:產業鏈形成范文

面對利差的不斷縮小,商業銀行不得不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和利潤來源,大中商業銀行最先意識到小微金融的價值,為解決其融資困境,紛紛建立了自己的供應鏈金融專門品牌及專業化運營體系,在供應鏈金融產品的開發走在了前沿。新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在被不斷推出,而城商銀行受到規模、實力、網絡、地域品牌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制約,僅憑傳統的“散、單”貸款模式定位于小微金融服務已經很難滿足自身發展要求。因而,城商銀行需要憑借更為豐富靈活的金融產品來維系住原有客戶群體并深度挖潛,提供更加全面的、符合小微企業發展需求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供應鏈金融的概念

供應鏈金融一詞是商業銀行在傳統信貸業務及各類中間業務基礎之上延伸出來的,深發展銀行在國內商業銀行領域內較早嘗試供應鏈金融服務,他們在與中歐工商國際學院共同編寫的一書《供應鏈金融---新經濟下的金融》中對供應鏈金融這一概念的定義是:供應鏈金融是指在對供應鏈內部的交易結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運用商品貿易融資的自償性信貸模型,并引入核心企業、物流監管公司、資金流導引工具等新的風險控制變量,對供應鏈的單個節點企業乃至整個供應鏈提供封閉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結算、理財等綜合金融服務。這一定義重點強調了基于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企業的緊密聯系,上下游企業基于供應鏈既是關聯企業又負有連帶責任;另一方面,將銀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業的購銷行為,增強其商業信用,促進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協同關系,提升供應鏈的競爭能力。

三、城市商業銀行供應鏈產品和風險機理分析

整理國內城商行供應鏈金融產品,我們發現各家銀行均做了很多努力,擴大自己的供應鏈信貸業務,如下表1。可以看到,一方面城商行根據自身情況,開發了基于行業供應鏈符合小微企業需要的產品和服務,產品數量豐富;另一方面產品同質性很強,基本上是傳統貿易融資的擴展,缺乏實質意義上的創新。

表1 國內部分城商行供應鏈金融產品

為了對城商行開展供應鏈融資業務有更清晰的認識,我們將各類產品按其不同特點可歸納為預付賬款融資、存貨融資及應收賬款融資這三種模式,然后分別分析其主要產品和風險形成機理。

(一)預付賬款融資

預付款融資是依托核心企業為下游提供融資渠道的商業模式,銀行通過控制融資企業對其上游供應商提供的貨物的提貨權為手段,向融資企業提供融資的行為。具體運作模式如下圖1此種模式下商業銀行具體的產品包括:先票后貨、保兌倉(亦稱為廠商銀)、進口信用證項下未來貨權、國內信用證。

注:(1)簽訂合同(2)獲取貸款(3)銀行審查(4)倉儲監管協議(5)賣方發貨(6)買方繳款(7)開立銀行承兌匯票(8)買方繳存保證金(9)買方提貨(10)賣方回購。

1、產品分析

(1)先票后貨

先票后貨是指授信客戶依據核心企業與其簽訂的銷售協議,在取得銀行授信額度的情況下,銀行向賣方支付全額貨款,賣方按照銷售協議及其他相關協議安排貨物的生產和備貨,同時,銀行取得該批貨物的抵質押權,作為授信擔保。

(2)保兌倉

保兌倉模式為先票后貨模式的變形,仍為授信客戶交納保證金,銀行據此將全額款項付給與其簽訂購銷合同的上游核心企業,客戶分批次向銀行還款,銀行通知核心企業放貨的一種預付融資方式。

(3)國內信用證

國內信用證是在國內企業的各項交易中,由銀行根據申請人要求,銀行按照信用證的條款要求,在規定期限內憑規定的單據在指定地點付款的書面保證文件。國內信用證獨立于貿易合同之外,是一種的有條件的銀行支付承諾,但必須依賴于真實貿易背景下的貨物單據。

(4)進口信用證項下未來貨權

進口信用證項下未來貨權是國際貿易項下預付融資的一種形式,開證行根據進口商的申請,在進口商交納一定比例保證金后,為其開立出口信用證,由于企業授信評級資質無法達到開證要求,因此,銀行通過控制信用證項下單據所代表的貨權作為還款的保障。

2、風險分析

預付賬款融資解決了供應鏈鏈條上的采購階段的資金短缺問題,為經銷商或生產商取得上游企業的產品或原材料融資。但其存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通過分析預付賬款融資模式運作原理可得出預付賬款的風險有以下方面:

(1)核心企業風險

核心企業這里指的是供應鏈鏈條上的生產商,為下游企業融資承擔著擔保和連帶責任。核心企業對供應鏈金融業務影響體現在其生產能力突然變化對履行賒銷合同的影響。生產者到期交不出商品的風險,如原材料價格上漲、工人罷工、企業管理層人化、設備重大損壞等,都會影響商品生產。因此,核心企業生產能力的變化可能使銀行無法及時取得質押物,質押權落空,銀行面臨授信風險。

(2)融資企業風險

融資企業風險是指由融資需求方帶來的風險,主要包括融資企業的信用風險,即融資企業履行合同所規定的還款義務或信用質量的變化給銀行帶來損失的可能。融資企業是銀行預付賬款的第一還款人,客戶的規模、運營狀況都對預付融資業務有著最直接的影響。另一方面,當融資企業面對產品價格下降,而預付賬款融資鎖定的價格高出了現有的市場價格時,將大大提高其違約的可能性。

(3)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是指由不完善的內部程序、員工、信息科技系統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損失的風險。預付賬款融資業務的操作環節相對較多,人為的因素占比較重,面臨的操作風險主要由銀行內部控制不到位和外部信息不對稱引發。在銀行對于供應鏈上企業進行整體授信時,須對借款人的過往經營狀況、借款原因、行業狀況、所處產業政策等進行詳細審查,還必須對其核心企業狀況進行審查及考察整個貿易合同的真實性,謹防借款人、擔保方虛構貿易合同,詐欺貸款的行為。

(二)存貨融資模式

存貨融資指授信企業將其自身擁有的生產、流通環節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作為抵質押物,向銀行申請授信融資,具體運作模式如下圖如2,其具體產品包括靜態質押、動態抵質押及倉單質押。

1、產品分析

(1)靜態質押

靜態質押是授信企業將其自身擁有的生產、流通環節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作為抵質押物,向銀行申請授信融資,銀行審核通過后,委托第三方監管公司作為貨物實時動態的監管人履行對貨物的監管職責,進而向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企業若想提貨,必須打款贖貨,不支持以貨易貨。

(2)動態抵質押

相較于靜態抵質押業務,動態抵質押突出特點就是更為靈活,銀行根據企業提供存貨的價值為其核定一個授信額度,同時設定一個最低限額,在這一限額基礎上,企業可以自由提貨,到達臨界值或低于限額則需要補充保證金,同時也允許補貨。動態模式也支持企業以貨易貨。

(3)倉單質押

倉單質押分為標準倉單質押和非標準倉單質押,標準倉單質押授信業務通常質押標的為在期交所注冊并生效的標準倉單,該倉單為有效的物權憑證,倉單作為有價證券,具有很強的流動性,銀行一旦面臨風險,標準倉單具有很強的變現能力。而非標倉單的質押則是銀行憑借授信客戶提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或倉儲企業出具的用于表明質押物信息的倉單為質押物,客戶對倉單進行背書后,向銀行申請融資。

注:(1)簽訂協議(2)交付質押物(3)貨物驗收、監管及評估(4)貸款申請(5)出具證明(6)發放貸款(7)償還貸款(8)通知發放貨物(9)取得貨物。

2、風險分析

基于存貨的供應鏈融資可以充分利用上下游企業的存貨資產融資,與此同時也面臨風險,與預防賬款融資模式不同,其風險圍繞存貨產生。

(1)供應鏈系統風險

存貨融資的授信是基于整個供應鏈系統、單個企業狀況已經不再是重點的考察對象,整個供應鏈鏈條的行業狀況、運營績效、核心企業的信用狀況、協調能力都對存貨融資產生影響,因此要建立對整個供應鏈系統的風險控制。

(2)存貨風險

存貨風險是指由存貨狀況變化帶來的損失可能性。在存貨融資中起著關鍵作用的就是作為質押物的存貨,存貨的貨權歸屬、變現能力、價格波動情況、易存儲程度都是開展業務必須考慮的因素。

(3)信用風險

存貨融資的信用風險包括核心企業信用風險和融資企業信用風險。對于融資企業,必須考慮其財務狀況、經營情況、規模和行業發展情況等。此外,還必須考察核心企業的實力、對供應鏈的信用擴散程度,供應鏈整體協調能力。這些都可能影響履約還款義務,對銀行整體授信產生影響。

(4)操作風險

存貨融資也面臨包括銀行人員操作的流程風險以及合同制定的疏漏,例如,在以貨易貨時,必須重估貨物的屬性(包括貨權、價格波動情況、變現能力、易儲存狀況),這方面的錯誤會帶來風險。

(三)應收賬款融資

應收賬款融資其實主要針對授信企業實現產品或服務銷售后的應收賬款及各種對應的權益所提供的金融服務,包括保理、福費廷、商票保貼業務,其運作模式如圖3。

1、產品分析

(1)保理

保理即保付、托收保付,是貿易中以托收、賒賬方式結算貨款時,融資企業為了規避風險而采用的一種請求第三者(銀行)承擔風險的做法,包括國內保理和國際保理。

(2)應收賬款質押授信

應收賬款質押授信是指在銷售階段,基于賣方企業的應收賬款作為貸款支持的質押標的而進行的融資。

(3)商票保貼

商票保貼是對符合一些商業銀行指定條件的企業,以書函的形式承諾為其簽發并承兌或背書轉讓或持有的商業承兌匯票辦理貼現的一種授信行為。

注:(1)貨物交易(2)應收賬款單據發出(3)單據質押(4)付款擔保(5)信用貸款(6)購買生產要素(7)銷貨收款(8)支付賬款(9)合同注銷。

2、風險分析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的風險要點在于應收賬款,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1)融資企業風險

應收賬款融資的交易對象是應收賬款,融資企業作為其債權企業,其轉讓或者質押的應收賬款是否真實存在、企業的經營狀況、信用狀況等都對業務開展有重要的影響。

(下轉第275頁)

(上接第273頁)

(2)債務企業風險

應收賬款融資業務中債務企業是第一還款人,債務企業的實力影響到最后應收賬款的收回,例如福費廷產品中銀行買斷應收賬款票據,放棄了對融資企業貼現款項的追索權,一旦債務方破產,銀行將面臨資金損失風險。

(3)法律風險

應收賬款轉讓的確認及合同條約是否符合相關法律,將影響合同的有效性,一旦應收賬款合同無效,銀行資金就可能面臨無法回收的風險。

(4)應收賬款風險

應收賬款風險來源主要是財務報表欺詐、應收賬款產品和價格欺詐等人為操作風險。例如,應收賬款的債權和債務企業可能為了獲得更高的授信額度,兩者聯合,共同虛構交易行為或者交易價格、數量,導致應收賬款的不真實或實際應收賬款的數額遠遠低于銀行的授信額度,造成銀行差額損失的風險。

(5)管理風險

應收賬款融資業務的管理風險是指業務運作過程中因信息不對稱、管理不善、判斷失誤等帶來銀行損失的可能。例如,如果銀行未能及時有效地管理應收賬款融資下應收賬款使得債務企業未到期還款,或銀行工作人員審查企業出錯,給銀行帶來的損失只能由銀行自己承擔。

四、城市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控制

三種模式風險控制要點各有不同,存貨類融資最關鍵的風險來源于存貨,存貨屬性的變化對風險的產生有至關重要的關系。預付賬款融資風險管理要點在供應鏈上企業有真實的貿易背景,而應收賬款融風險要點是融資方的應收賬款的真實性及后續的現金流追蹤問題。針對三類融資模式風險分析,可總結出城商行以下措施以控制業務開展的風險。

1、嚴格市場準入,慎重選擇核心企業

核心企業負有還款的連帶責任,保證銀行貸款的安全收回。因此,應該建立科學的合理的市場準入原則及其標準,并且要求核心企業有嚴格的上下游企業進入、推出機制。

2、完善銀行內部控制體系,減少不必要的操作風險

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對風險進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和糾正的動態機制,實現銀行內部控制目標,減少供應鏈金融產品帶來的風險。

3、加強與物流企業合作,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統,減少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物流企業在供應鏈融資模式中起著第三方監管作用,對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查或存貨價值評估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4、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第5篇:產業鏈形成范文

關鍵詞:區際產業轉移;行業技術溢出;經濟增長方式;影響因素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5.01.19

中圖分類號:F406.3;F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409(2015)01-0087-05

Linkage Studies on Intra-industry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of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in the Inflow Area

――A Case Study for Gansu Province

GUAN Ai-ping, CHEN Chao

(School of Business,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Abstract:Based on the 16 industrial sectors panel data from Gansu province over the 2006 to 2011 perio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economic growth modes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intra-industrial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The results show that intra-industry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is not beneficial for the shift of industrial economic growth from extensive mode to intensive mode, while inter-industry forward spillover effect has an obvious propelling function.Industrial development level, degree of opening, and human capital level have obvious influences on inter-industry technology spillover.

Key words:inter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industrial technology spillover;economic growth modes;influential factors

引言

自從MacDougall發現在FDI過程中伴隨技術溢出效應以來<sup>[1]</sup>,作為深度FDI結果的區際產業轉移便被賦予了更加重要的現實意義。早期理論界對產業轉移技術溢出效應的研究往往從行業內角度出發,且結果存在爭議。如:Caves對加拿大和澳大利亞<sup>[2]</sup>、Behrman 和 Wallender對美國<sup>[3]</sup>、Nadiri對歐盟、陳濤濤對中國的研究都發現了FDI具有比較明顯的行業內技術溢出,并極大提升了承接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而Aitken 和 Harrison(1999)、Djankoc 和 Hoekan、Kinoshita(2001)對委內瑞拉和捷克等國的研究則得出了相反的結論。針對這種情況,相關學者們開始關注行業間的垂直技術溢出效應。Javorcik認為FDI通過后向關聯提高了立陶宛企業的生產率<sup>[4]</sup>,王蒼峰則將我國行業內技術溢出與行業間的前后向聯系做了對比<sup>[5]</sup>。從研究方法上來看,Grilliches早在1979年就指出,技術的外溢具有隨地理距離衰減的特征,而以往的研究幾乎沒有將距離因素納入考慮。隨著空間計量技術的不斷成熟,我國學者也開始從空間維度重新考慮產業轉移的技術溢出問題。如:陳琳、趙放和劉秉鐮等人就分別用空間計量手段考察了產業轉移過程中的技術溢出效應[6,7],并取得了積極的成果。造成產業轉移行業內技術溢出效應不顯著的另一個原因被認為是承接地對技術溢出的吸收能力不足。Keller、賴明勇等人認為人力資本水平是影響吸收能力的關鍵因素;張存菊則利用面板數據分析了區際產業轉移的粘性問題<sup>[8]</sup>。張宏、許和連、李平、關愛萍、李娜等人著重從行業開放度、技術差距、市場競爭、知識產權保護和吸收能力的門檻效應等方面進行了探究<sup>[9~11]</sup>。

通過對文獻進行梳理不難發現,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缺乏創新已經成為我國區際產業轉移行業內技術溢出研究的一大障礙,因此必須將行業間技術溢出效應也歸入研究體系,同時將技術溢出與經濟增長方式聯系起來進行聯動研究才能在相關領域更進一步。尤其對于我國西部地區來說,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顯得比追求經濟增長本身更加緊迫。因此,本文從空間角度研究區際產業轉移行業技術溢出效應對甘肅省工業經濟增長方式的影響,以期發現一些有用的結論;同時采用分位數回歸方法深入剖析行業內技術溢出的影響因素,力圖找出制約甘肅省行業內技術溢出吸收能力的關鍵要素。

1 指標構建、計量模型的設計與變量說明

1.1 甘肅省工業經濟增長方式評價

由于全要素生產率(TFP)可以全面和動態地反應經濟總量的變化,尤其是強調了技術因素對產出的影響,因此我國理論界通常采用該指標來衡量經濟增長。但遺憾的是其無法反應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因此,本文借鑒了趙文軍等人的做法<sup>[12]</sup>,選用全要素生產率對產出的貢獻率(RTY)來反映經濟增長方式的變化。

假設i行業在t時間的生產符合C-D生產函數,即:Y=AitKαitLβit。由此可知,產出增長的變化率gYit(ΔYit/Yit)取決于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率gAit(ΔAit/Ait)、資本增長率gKit(ΔKit/Kit)和勞動增長率gLit(ΔLit/Lit)的變化。即存在:

gYit =gAit +αgKit +βgLit(1)

將式(1)兩邊同時除以gYit可得:

1 = gAit/gYit +αgKit/gYit +βgLit/gYit(2)

對式(2)進一步變形可得:

RTYit=gAitgYit=(Ait-Ait-1)/Ait-1(Yit-Yit-1)/Yit-1(3)

其中,RTYit代表全要素生產率對產出的貢獻率指標,其值上升說明經濟增長方式趨向集約化和內涵化,反之則說明經濟增長方式趨向粗放化和外延化。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數法對行業全要素生產率進行測算,投入變量設定為行業i在t時間的固定資本存量K和勞動投入L,產出變量則是對應的總產值Y,L和Y的值由《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中相關數據平減得來,固定資本存量K的計算采用永續盤存法,以2000年為基期進行盤存。

根據式(3),可得出甘肅省16個工業行業2006~2011年經濟增長方式的變化趨勢,見表1。

通過表1可見,16個工業行業在6年間經濟增長方式起伏較大,部分行業在中間年份一度出現向集約化轉變的趨勢;但總體而言,行業經濟增長方式仍未擺脫依靠資源投入的模式。本文將從行業內技術溢出效應的角度探討區際產業轉移對甘肅省工業經濟增長方式的影響。

1.2 計量模型的設定

1.2.1 經濟增長方式傳統面板模型的建立

在借鑒Kugler(2001)等人相關研究的基礎上,本文從行業內和行業間兩個層面對區際產業轉移的技術溢出效應展開聯動研究,并將考察其對工業經濟增長方式的影響。基礎回歸模型如下:

RTYit=β1Kit+β2 Lit+β3RDi(<sup>t-1</sup>)+β4LnGAPi(<sup>t-1</sup>)+β5Hit+β6Fit+β7Bit+μit(4)

其中,被解釋變量RTYit如前文所述,Kit和Lit分別表示i行業t時間的資本和勞動投入,分別采用經過永續盤存的行業固定資產凈值年平均余額和當年行業從業人員數來表示;變量RDi(<sup>t-1</sup>)用來衡量甘肅省工業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其值由新產品開發經費支出來表示,考慮到研發投入對技術水平的影響可能存在一定的時滯,故采取滯后1年;變量LnGAPi(t-1)反映行業內甘肅和外省的技術差距水平,同樣做滯后1年處理。Hit為行業水平技術溢出效應指標,由國內省外投資對行業固定資產合計占比計算得來,這里用國內省外投資作為區際產業轉移的指標;變量Fit、Bit分別代表行業間的前向和后向技術溢出效應,即用來衡量行業總投入中有多少來自于上游和下游行業中的省外投資,其計算方式如下:

Fit=∑i≠jαijHjt

Bit=∑i≠jβijHjt(5)

其中Fit表示行業i的中間投入來自上游行業j的份額,Bit表示上游行業i中提供給下游行業j的份額。

1.2.2 經濟增長方式空間面板模型的建立

本文嘗試將空間距離因素加入模型以對區際產業轉移技術溢出效應形成約束。借助陳琳<sup>[6]</sup>的研究方法,將傳統回歸模型轉化為以下形式:

RTYit=β1Kit+β2Lit+β3RDi(<sup>t-1</sup>)+β4LnGAPi(<sup>t-1</sup>)+β5wHit+β6wFit+β7wBit+μit(6)

相比式(4),將空間權值矩陣w與技術溢出的變量Hit、Fit和Bit進行連乘處理,以控制技術溢出效應隨距離因素所造成的衰減。考慮到本文從行業層面開展研究,因此選取行業間的技術距離構建空間權值矩陣,參考潘文卿(2011)等人的方法,使用甘肅省2007年投入產出表中產業部門直接消耗系數結構向量的角余弦(產業相似度)來計算,具體方法如下:

Φij=∑akiakj∑a2ki∑a2kj

Dij=1-Φij(7)

其中,Φij為產業相似度,aki和akj分別表示第i產業部門與第j產業部門直接消耗系數結構列向量的第k個位置的元素,Dij為行業間的技術距離。計算中涉及到的行業直接消耗系數來源于《2007年甘肅省投入產出表》,并采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其余年份的產業相似度。最后利用行業間的技術距離,便可以得出基于行業間聯系的空間權值矩陣。

1.2.3 行業內技術溢出影響因素回歸模型的建立

在綜合比較國內外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文著重從行業對外開放程度(OPEN)、產業發展水平(ID)、人力資本水平(L)、行業自主創新能力(RD)和行業技術差距(GAP)四個方面來考察其對行業內技術溢出效應的影響。回歸方程設計如下:

Hit = β1OPENit + β2IDit + β3LnLit + β4 RDi(<sup>t-1</sup>)+ β5 LnGAPi(<sup>t-1</sup>)+ μit(8)

其中Hit為水平技術溢出指標,OPENit為行業開放程度,用t年國內外省投資占i行業工業總產值的比來表示;產業發展水平IDit的計算由t年i行業工業銷售額占甘肅省規模以上工業行業銷售總額的占比得出;人力資本水平、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和行業技術差距指標的選取同上文。

1.3 數據來源及變量說明

基于數據可得性,本文選取甘肅2006~2011年16個工業行業進行實證研究。國內省外投資數據由甘肅省商務廳的原始統計資料整理得來,并利用以2000年為基期的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進行平減;新產品開發經費支出(RD)來自歷年《甘肅發展年鑒》,缺失數據利用SPSS軟件中的線性趨勢法進行插補,并以45%的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和55%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加權合成指數作為平減指數對該數據進行平減。行業技術差距(GAP)的值則通過DEAP2.1軟件中的多階DEA方法得出。產業發展水平(ID)則通過相關年份的《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計算得來。

2 實證結果及分析

2.1 行業技術溢出效應對工業增長方式的影響實證分析

考慮到上文設定的式(4)和式(6)可能會產生系統內生性問題,因此本文參照Arellano和Bond(1991)的研究,采用系統GMM方法對其進行估計。使用Stata 11.0對式(4)、式(6)進行系統GMM回歸并進行過度識別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從實證結果可以看出,在不考慮距離因素的情況下,模型選取的工具變量全部有效,不存在過度識別問題。行業內水平溢出并不利于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轉向集約,甚至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有副作用;而行業間前向技術溢出則極大地促進了經濟增長方式走向集約化,后向溢出則對這種改變的貢獻并不顯著。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西部省份的自主創新能力還未形成規模,因此從行業內角度來看,要素投入仍是經濟增長的“源動力”;在這種情況下,行業間的前向技術溢出更能發揮“及時雨”的作用,當省外優勢產業投放于行業上游時,能夠及時帶動下游產業的自主技術創新,并通過競爭效應促進上游企業的技術水平,從而使經濟增長方式走向依靠技術的集約模式。同時不難發現,當模型中逐步加入控制變量(RD、GAP)時,人力資本因素越來越不利于經濟增長方式發生改變。可見,西部省份人力資本水平還較低,無法有效吸收技術溢出效應。最后,同業技術差距因素明顯提升了經濟轉型的動力,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經濟發展如果向以技術為依托的集約化轉變,一定的技術空間是必要的。

而在空間面板范式下,考慮了行業技術距離的行業內技術溢出與行業間前向溢出結果與傳統面板下的研究如出一轍。可見,技術溢出效應的擴散難易程度并不能顯著影響經濟增長方式的改變。與前文不同的是,在不涉及同行業技術差距因素(GAP)時,行業間后向技術溢出效應同樣不利于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究其原因,很可能是由于行業內技術差距對行業間技術差距形成了干擾,且在考慮行業間技術距離因素的情況下,處在下游的省外轉移產業很難將技術溢出傳遞給上游的本省企業,因此造成經濟增長方式趨于保守。同時,隨著空間距離思想的引入,資本要素投入對經濟轉型的正效應得以充分發揮,而人力資源投入則恰恰相反。從原理上講,同是要素投入作用效果卻迥然不同,這也說明了甘肅省工業資源配置上的不合理,人力資本水平低仍是制約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的主要障礙。

2.2 行業內技術溢出效應影響因素的實證結果分析

為了更加詳細地考察在不同的行業內技術溢出條件下,各種因素對這種溢出的貢獻力度,本文采用Koenker和Bassett(1978)的分位數回歸理論開展實證研究,利用Eviews7.2軟件可得具體結果如表3。

從實證結果可以看出,行業開放程度在任何分位數水平上均可以顯著地促進行業內產生技術溢出效應,這說明只要一個行業接受產業轉移,對外省先進技術持包容態度,才能更好地激發行業內技術溢出,從而提升經濟發展水平。而對產業發展水平而言,較低和較高的分位數水平對技術溢出效應作用明顯,中間分位則不太能夠發揮作用。可見在產業轉移進入的初期,一個積極發展的朝陽行業更能夠激發行業內產生技術溢出,同時在技術溢出比較穩定的時期,其作用同樣明顯。人力資本水平則隨著分位數的提高對行業內技術溢出效應的促進作用逐漸下降,說明對于我國西部落后地區的產業發展而言,行業內技術溢出越難發生,越應該從人力資本角度著手去思考對策。行業技術差距因素則隨著分位數水平的逐漸加大,對行業內技術溢出的影響由負轉正,但并不顯著。這反映了只有存在較大的技術空間,才更易于產生溢出;而行業自主研發水平則剛好相反,從理論上不難理解,行業自主研發水平越高,越能夠抑制外部技術的進入。

3 結論及政策啟示

本文對甘肅省承接區際產業轉移行業內技術溢出效應進行聯動研究,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第一,通過使用傳統面板模型和空間面板模型對甘肅省工業行業經濟增長方式展開對比研究發現,無論是否考慮行業間技術距離,行業前向技術溢出效應都非常利于經濟發展由粗放轉向集約,而行業內技術溢出效應則不利于這種轉型發生。同時隨著空間因素的加入,資本與人力投入對經濟增長方式的影響作用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技術距離確實對研究結果具有放大作用。遺憾的是,當從經濟增長方式角度對區際產業轉移技術溢出效應進行研究時發現,甘肅省工業經濟增長方式依然以要素投入為主,并未顯著向集約化增長發生傾斜。

第二,當對影響行業內技術溢出效應的相關因素開展研究后發現,行業開放度無疑是產生行業內技術溢出的關鍵,而產業發展水平和人力資本水平雖然能夠促進行業內技術溢出,但通過分位數回歸足見其作用路徑卻并不相同,前者在較低和較高分位數水平較為明顯,后者則伴隨分位數水平上升而上升。行業自主研發水平和同業技術差距則在較低分位水平不利于產生行業內技術溢出,不同的是,在高分位水平同業技術差距對技術溢出的影響由負轉正。

基于以上實證分析結論,提出以下幾點政策建議:首先,加大力度引進上游行業區際產業轉移,同時著重提升甘肅人力資本水平與資本投入之間的協調性,為行業內技術溢出效應的承接做好鋪墊。對于同業技術距離與自主研發則要因地制宜地進行篩選,優先發展技術差距大具有相對劣勢的行業,以促進經濟增長方式向技術主導型發生

轉化。其次,繼續保持工業行業對省外資金技術的吸引政策,通過行業的開放態度從宏觀層面為外省區際產業轉移保駕護航。更重要的是,必須積極對產業轉移技術溢出的進程加以觀察,以便在不同的溢出階段針對具有不同發展水平和創新能力的行業進行配套要素投入,盡可能實現行業內技術溢出效應的最大化,切實帶動甘肅省乃至我國西部地區實現產業升級,實現經濟“又好又快”增長。

參考文獻:

[1]MacDougall G D A.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Private Investment from Abroad:A Theoretical Approach[J].Economic Record,1960,36:13-35.

[2]Cavas R E.Multinational Firms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Host country Markets[J].Econometrics,1974,41:176-193.

[3]Behrman J,Wallender H.Transfers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Withi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D].Cambridge Press,1976.308.

[4]Javorcik B S.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irms? In Search of Spillovers Through Backward Linkag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94(3):605-627.

[5]王蒼峰.FDI、行業間聯系與溢出效應――基于我國制造業行業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08(3):73-89.

[6]陳琳.FDI的前后向關聯和中國制造業企業生產率的提升――基于地理距離的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11(2):48-53.

[7]趙放,劉秉鐮.行業間生產率聯動對中國工業生產率增長的影響――引入經濟距離矩陣的空間GMM估計[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2,29(3):34-48.

[8]張存菊,苗建軍.基于Panel-data的區際產業轉移粘性分析[J].軟科學,2010(1):75-79.

[9]張宏,楊曉雯.FDI行業間溢出效應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以山東為例[J].經濟管理,2009(11):62-67.

[10]李平,隨洪光.知識產權保外對外商直接投資溢出效應影響的研究――基于中國高技術產業的實證分析[J].經濟評論,2007(6):73-77.

第6篇:產業鏈形成范文

[關鍵詞]電子商務;紅橙;農業;產業升級

[中圖分類號]F3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3)34-0091-02

1廉江紅橙的產業現狀

廉江市位于湛江雷州半島的北緣,在廉江西南部一帶,肥沃土壤和充足的陽光是天然的紅橙種植基地。當地政府規劃青平、高橋、雅塘、石頸、長山、塘蓬、石嶺7個鎮作為發展紅橙重點鎮。歷經五十多年的生產經驗積累,廉江紅橙已經具有極高的國際品牌。然而隨著知名度的提升,潛伏著很多隱患。首先,本地市場上也出現了很多假冒廉江紅橙的其他柑橙;其次,紅江橙遭遇大面積黃龍病,導致大量橙樹枯死;再次,外貿市場又面臨來自加州新奇士橙的競爭。

綜上種種,廉江紅橙的品牌優勢不斷下滑,產品出現滯銷現象,廉江紅橙產業未來出路令人擔憂。隨著信息產業的崛起,通過電子商務信息化的技術手段來進行市場拓展,實現產、供、銷一體化,走電子商務化道路,將是廉江紅橙產業的未來發展的方向之一。

2 電子商務對廉江紅橙產業的影響

廉江紅橙產業,過去由于信息不暢造成某一年份大批量種植紅橙,豐收時紅橙大量積壓,同類產品惡性競爭反而賣價過低,遭受嚴重損失,同時影響下一年的種植積極性,形成惡性循環。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為廉江紅橙產業由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轉型升級,成為了本文要研究的內容。

2.1 電子商務指引農業生產更加符合市場需求

廉江紅橙產業依托于當地的自然環境及農民對農產品的市場行情判斷,若盲目種植容易導致供需不平衡。由于果農本身素質及能力有限,所收集到的信息的質和量方面均存在不足,果農習慣于根據直覺或習慣進行種植,其結果就是農產品生產失衡,近幾年當地果農賣果難的現象就充分說明這種種植方式不適應市場的需求。

電子商務是指在互聯網的環境下,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各參與方進行各種商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l]。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果農可以即時獲取第一手的信息[2],并利用這些信息指導種植、利用網絡推銷農產品,避免供求不平衡。電子商務拉近了供需雙方的距離,以其特有的準確性和便捷性的特點提升廉江當地果農種植紅橙的積極性,提高果農收入,有效調節了供求不平衡現象,對穩定農村發展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2.2 電子商務加快了農產品流通速度

首先,物流業的發展解決了農產品的運輸問題。廉江紅橙所在的生產地區偏遠,對保鮮要求高,依賴于物流業的快速運送,流通速度越快,對農產品而言越好。其次,電子商務的發展,方便果農更快、更準確的尋找市場。在電子商務交易的環境下,紅橙的交易各參與方可以降低中間商的交易成本,有效調節了供需不平衡狀態,提升果農的利潤,提高其種植的積極性。廉江市當地政府已經建立了針對廉江紅橙產品信息網,為果農提供了準確及時的生產和銷售信息、拓寬了紅橙產品經銷的市場空間,廉江紅橙產業正走在信息化的道路上。

電子商務是一種新型的商務模式[3],它的出現對于廉江紅橙產業實現產、供、銷一體化有較大的影響。電子商務這一個平臺,對提升了廉江紅橙產品的競爭優勢,由第一產業向以信息化指導的第三產業的轉型及升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3 電子商務對廉江紅橙的產業升級影響

隨著農業信息化的發展,不少果農紛紛上網,利用網絡信息指導生產、銷售,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賣果難的問題。由于農產品的生產周期比較長,生產者承擔著巨大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果農若能通過各種信息渠道預測、規避風險,就能有效增加收入,避免供求不平衡。

隨著廉江市當地信息技術的不斷深化和完善,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應用也比較深刻影響到當地果農,對當地的產業升級帶來深遠的影響[4]。廉江紅橙產業升級面臨挑戰及機遇。由于長期以來產業結構不合理,廉江紅橙產業以第一產業為主,具有深加工、高附加值特點的第三產業發展滯后。電子商務信息產業的發展,大幅提升廉江紅橙產業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轉變的比重,并改善第三產業生產落后及布局不均的局面,可以大幅提升其產業升級力度。

電子商務對廉江紅橙產業升級所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組織體系、農業生產過程以及農產品流通領域上。

(1)廉江紅橙產業組織整體化。為了應對全球農業競爭,廉江紅橙產業生產迫切需要改變當前零散的農業生產模式,打造具有區域性的產業巨頭。這種農業產業巨頭,代表當地果農利益,果農可以參與公司利潤分紅,提高其種植積極性。

(2)廉江紅橙產業生產信息化。首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5],促進農業生產過程自動化、信息化。其次,在農業項目選擇方面,通過電子商務信息的及時化、準確化以及全面化拓展銷售市場,以降低市場波動導致的損失。

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廉江紅橙網上交易進一步變為現實,一方面要利用網絡向全球本地優質農產品資源信息;另一方面,開設網上廉江紅橙網上超市,逐步實現網上交易;最主要的是通過網絡供求信息,廉江紅橙產業服務,讓當地果農學會利用信息指導生產和規避風險。

4 結論和建議

電子商務對廉江紅橙的產業升級具有積極的意義和影響,使得當地的紅橙產業實現組織整體化、農業生產信息化、產品銷售網絡化,能更快更好地利用信息來規避風險,避免供求不平衡的現象。

4.1 廉江紅橙產業電子商務的發展的不足

(1)網站建設水平不高。由于廉江市地處粵西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網絡營銷市場尚未成熟:對于廉江地區的果農而言,普遍存在網站建設水平不高、運營機制與網絡營銷難以整合等問題。

(2)電子商務應用普及深化程度不足。廉江當地紅橙產業電子商務的發展,目前還面臨一些現實困難。首先,在傳統渠道與網絡渠道的融合方面存在問題;其次,開展電子商務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不足;最后,缺乏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吸引、留用與培養的條件與機制。

4.2 相應的政策建議

(1)加大信息建設投入。電子商務是在計算機互聯網等信息化條件下發展的產物。當地政府及企業必須加大網絡硬件、軟件的投入建設。

(2)普及電子商務的應用。首先,加強當對電子商務在傳統與網絡渠道的融合;其次,完善當地電子商務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再次,提供良好條件吸引留住電子商務專業人才。

總而言之,加快廉江紅橙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建立健全的現代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一方面,廉江紅橙產業結構調整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響應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政府要完善網絡基礎設施,積極培養電子商務人才;加強農產品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及時為農民提供有效信息。

參考文獻:

[l]戴建中.電子商務概論(高等學校電子商務專業規劃教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中國互聯網研究與發展中心.C11中國電子商務指數報告[EB/OL].http://.cn/2012.

[3]張國棟.電子商務發展對中國產業升級的影響[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09.

[4]于春暉.產業經濟學教程與案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5]楊路明,李倩.電子商務對傳統企業的轉型研究[J].經濟與管理,2003(7):21-22.

第7篇:產業鏈形成范文

[關鍵詞]電子商務;網絡水軍;產業鏈;四維對接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8.155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5)08-0204-02

隨著Web 2.0的發展與普及,海量網絡用戶通過微博、論壇、電商網站等媒介內容,使網絡承載了大量信息。在巨大商機誘惑下,虛假意見和垃圾信息也被廣泛制造和傳播,該類危害的源頭俗稱網絡水軍。目前,網絡水軍一般指因商業利益驅動,受雇于網絡推廣公司或網絡公關公司,為他人發帖、回帖或制造輿論的網絡人員。

作為一種新型網絡商業模式,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速,并逐步覆蓋傳統零售業務,憑借網購這一新穎的消費模式,成功吸引廣大消費者的眼球。網絡水軍在巨額利益的驅使下也將目光投向電子商務領域。近幾年,京東、淘寶等國內主要電子商務平臺都采取相應舉措,限制水軍錯誤行為。在電商平臺中,所有這些進行虛假交易,發表虛假評論的垃圾信息制造者統稱為電商水軍。

傳統電商水軍規模較小,雇傭方式簡單,主要針對目標商品發表具有重復性、煽動性或者無關評論。隨著行業發展與用戶辨別力的增強,傳統電商水軍的影響力大幅減弱。而新型電商水軍則憑借豐富的欺騙策略,朝規模化、制度化方向發展,行為模式上越發趨同于正常用戶,區分度下降,逐步形成一整條非常完整的產業鏈。

產業鏈是產業經濟學的概念,一般指在一種最終產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所包含的各個環節構成的一個完整鏈條。將產業鏈的概念引入到電商水軍研究中,有助于更加清晰地掌握電商水軍運作方式,揭示電商水軍背后所隱藏的利益糾葛。目前,電商水軍組織形成了由上游需求層,中游中介層,以及下游服務提供層組成的一條產業鏈(見圖1)。

1 電商水軍產業鏈構成分析

1.1 產業鏈上游

電商商家處于產業鏈上游,在整個產業鏈運作過程中處于核心地位,商家的需求帶動了電商水軍的產生和發展。隨著電商商家的增多,競爭壓力激增,為占據競爭優勢、獲取高額利潤,商家采取多種方法來推廣店鋪,如淘寶網直通車等。然而在高度信息化的電商平臺上,店鋪信譽度和商品的評論信息對用戶最終購買選擇的影響更直接。于是,電商商家開始雇傭網絡水軍,以不真實的信息粉飾自身業界商譽,提升口碑,甚至惡意詆毀同行業競爭者,誤導客戶選擇自己的產品與服務,從而達到提高利潤的目的。

1.2 產業鏈中游

網絡公關公司以及網絡推廣公司(以下簡稱網絡公司)處于電商水軍產業鏈的中游,起中介作用。目前這類公司主要業務是識別電商商家的推廣需求,組織網絡水軍開展網絡活動,是水軍行為的決策者和具體指揮者。但電商平臺推廣有別于微博、論壇等炒作活動,目的并非是讓網民接受并參與話題討論,不需要精心設計炒作的各個環節來確保話題足夠吸睛,其博弈雙方是網絡公司與目標客戶群,實際目的在于以“刷銷量”“刷好評”的方式提高店鋪好評度。

隨著目標客戶對虛假評論識別能力增強,在雙方博弈中,如何避免被目標客戶識別其推廣行為成為網絡公司關注的焦點。因而在水軍的結構上,網絡公司所挑選的水軍個體越發呈現出賬號差異與地域差異:賬號級別參差不齊、IP地址所覆蓋地域范圍越發寬廣、監督難度陡增。在購物行為方面,網絡公司會要求水軍使用多樣化的搜索、購買以及支付方式。在評論內容方面,網絡公司也會設計符合目標商品的針對性評論,使交易看起來更加真實。

1.3 產業鏈下游

廣大水軍用戶處于電商水軍產業鏈的最底層,是網絡活動的執行者。他們受雇于網絡公司,根據網絡公司的安排直接參與產品篩選、貨款支付以及交易評論的整個過程,以最終的評論結果賺取傭金。

電商水軍身處電商推廣活動的第一線,有以下三大特征。

(1)危害性:電商水軍不斷制造網絡垃圾,擾亂客戶的消費選擇,破壞電商行業的競爭風氣,危害電商行業的長遠發展。

(2)隱蔽性:水軍行為越發趨同于正常用戶,其欺騙策略也逐漸多樣化,識別難度加大,隱蔽性驟增。

(3)驅動性:水軍行為反映其背后經濟體的目的和意圖,其從事危害行為的驅動力也是經濟體所給予的利益誘惑。

2 基于四維對接模型的電商水軍產業鏈形成機制分析

2.1 產業鏈形成機制的“4+4+4”模型

“4+4+4”模型,即四維對接模型,由中南大學吳金明教授提出,他認為產業鏈是基于產業上游到下游各相關環節的由供需鏈、企業鏈、空間鏈和價值鏈這4個維度有機組合而形成的鏈條。

根據四維對接模型,產業鏈形成的內在規律即:從供需鏈內部的需求鏈和技術鏈的對接開始,引起產業鏈的載體――企業鏈對接并形成一定的空間布局。由于產業鏈內不同地區和形式的企業鏈價值實現方式不同,直接導致產業鏈在組織形式、空間布局及供需流動上的特色與差異,這些差異會促使2.2 基于四維對接模型分析電商水軍產業鏈形成機制

初期,網絡中存在許多熟悉網絡環境并且了解電商平臺運作方式的用戶,電商商家出于在短時間內提高信譽度的目的,直接雇傭用戶對目標產品實施虛假購買,供需鏈內部的需求鏈和技術鏈實現了對接,從而引起企業鏈的有效對接,市場中出現網絡推廣組織,但企業仍未形成規模,多集中在網絡比較發達的地區,空間鏈以及價值鏈都不太完整,這是產業鏈的初級形態。

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越來越多的電商商家參與到與網絡水軍的合作當中,商家的競爭重心也由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的競爭,轉移到雇傭水軍的規模和發表虛假評論的數量和質量上。電商商家業務需求越發豐富,網絡公司結合所拓展業務逐步細化內部分工,水軍個體的活動領域也有了主次之分。社會分工程度達到新的高度,企業鏈進一步發展,并實現了與供需鏈和空間鏈的相互對接,從而促進產業鏈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隨著電商平臺技術的發展,電商水軍也不斷適應新環境,發展新手段。電商平臺上的不真實信息指數化增多,電商商家對網絡水軍的依賴性更強,兩者之間的關聯關系越發緊密,利益往來更為頻繁,市場更加活躍,電商水軍產業鏈逐步成型。

3 決策建議

電商水軍的出現,嚴重擾亂了電子商務環境。要從源頭上防治電商水軍的泛濫,營造氛圍良好、無污染的電商平臺,需要政府部門、電商商家和網絡用戶的共同努力。

網絡用戶應主動學習,增強辨別能力,在不為利益所惑以致誤入水軍團體的同時,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協助進行水軍識別。

電商商家應強化法制觀念,合法經營,將經營重點放在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上,自覺抵制與網絡水軍的合作,維護電商環境的清潔,監督舉報帶有水軍性質的可疑評論者、可疑評論信息和幕后商家的違規行為等。

政府部門需要完善法制,通過制定各種法律政策規范網民行為,強化監管,把好網絡準入、信息過濾、事故問責等關卡,對網絡水軍施行正向引導,加強公眾道德素質與社會責任感建設投入,強化道德約束等。

主要參考文獻

[1]莫倩,楊珂.網絡水軍識別研究[J].軟件學報,2014(7):1505-1526.

[2]杜燕,關萍萍.從傳播學角度看網絡水軍的宣傳策略及產業鏈條[J].現代視聽,2012(6):41-46.

[3]劉青.典型產業鏈研究方法述評[J].科技和產業,2014(11):62-65.

第8篇:產業鏈形成范文

關鍵詞 全產業鏈 價值創造 可持續發展 愛伲集團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1研究意義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有了長足的發展,以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為核心主導的“公司+農戶”產業化經營模式,在幫助農民進入市場,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提升農業競爭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頻繁出現的食品質量不安全、農業技術創新不足、農產品價格不穩定等問題說明我國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還不完善,尤其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它既是社會熱點問題,也是政府部門急需解決的難點問題。因此本文立足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以云南省“愛伲集團全產業鏈運作模式”為剖析對象,對全產業鏈運作模式的形成、治理及對我國農業產業化進程的主要貢獻進行探索與詮釋。

2全產業鏈運行模式的內涵

本質上,全產業鏈運營模式分為縱向一體化和緊密型多元化。其中,縱向一體化是全產業鏈運營模式的其中一個層次,指企業對一條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進行控制,從上流源頭到最終銷售,產業鏈上的信息、服務、產品均由一個企業進行監控。而緊密型多元化主要指在一個企業中,有多個產業鏈,不同于縱向一體化,緊密型多元化是一個橫向概念,即公司在橫向上有多條產業鏈,且這些產業鏈的多個環節之間有緊密的聯系,使各產業鏈之間能夠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即不同產業鏈之間在品牌,渠道,運輸甚至財務等環節都可以實現橫向一體化的整合。

3愛伲集團全產業鏈模式分析

3.1建立全產業鏈模式動因分析

3.1.1追求或控制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生產或加工農產品的最初原料都來源于自然生態環境。但是工農業的發展造成了“水體一土壤一生物一大氣”的農業立體污染,生態環境中的危害因子成為農產品主要的危害來源。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就應該遵循自然生態規律,讓農業產業鏈與食物鏈、生物鏈密不可分。依據我國現有的農業產業組織現狀,分散原子化的組織模式是不可能實現這樣的控制目標。而全產業鏈的運行組織模式是可以實現農業產業鏈各環節的無污染。在實踐中,一些敢于創新實踐的企業正是基于這樣的思維邏輯,逐步發展出具有行業和企業特色的全產業鏈控制模式。

3.1.2追求產業鏈網絡的協同作用

追求產業鏈網絡協同包括了三個層面的協同。一是單一產業鏈內部上下游之間的縱向協同。即企業通過產權滲透或管理滲透集成產業鏈內的上下游各個環節資源,尤其注重整合種養源頭資源,在源頭建立生產種養基地。二是多鏈之間的協同效應,即企業在全產業鏈網絡內共享有形或無形資源,利用潛在的范圍經濟獲得經營多種產品和服務,降低總的經營成本。三是環向協同效應。在全產業鏈形成的縱向和橫向交叉的網絡內,各個交叉的節點通過復雜的技術經濟聯系往往又會形成不同的“環”,不同產業鏈中不同環節之間可以實現環向協同效應。

3.2愛伲集團實現全產業鏈的途徑

3.2.1“公司+農戶”模式

愛伲集團將公司利益與上游原料提供者利益精密聯系,以期實現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愛伲集團全力尋找理想的企業經營模式,在不懈的努力探索中,不斷完善了“公司+農戶+基地+科技”等多種合作方式。這一經營模式的關鍵在于取得以下幾個方面:與政府維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尋找合適的基地點、引進需要的先進技術。

3.2.2設立自主生產基地

愛伲集團目前分別在倮德和曼中田建立了咖啡種植基地,其中倮德咖啡種植基地達6000畝,其次曼中田咖啡種植基地達4000畝,愛伲集團咖啡種植基地共達總面積10000畝。愛伲集團為了提高咖啡種植產量和質量,在保留基地原物種的同時,不斷增加基地的物種多樣性,并通過設立自主基地的方法,對上流資源進行直接掌控,以達到解決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源頭。

4愛伲集團產業鏈創造和實現的價值

4.1實現“從牧場到餐桌”、“從種子到杯子”全程質量控制

“愛伲集團”通過多年的探索實踐,突破常規“企業+農戶”的組織模式,采用“公司+農場”和“政府牽頭+企業運作+科技支撐+農戶參與”的一體化組織模式,并建設高原生態牧場和咖啡種植示范基地,吸收原耕地上農民為農業產業工人,實行特色農業的規模化生產、經營,并也實現了“從牧場到餐桌”、“從種子到杯子”全程質量控制。

4.2企業農業技術的創新

自愛伲集團全產業鏈運營模式的實施之后,愛伲集團的科技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新品種的開發,愛伲集團2009年從國外引進多個咖啡品種培養技術,包括卡杜維拉薩切、卡多埃瑞吉納等三十多個咖啡品種,并在曼中田莊園進行實驗性種植。二是聘請澳大利亞畜牧專家研制復合營養舔磚和復合營養舔劑,育肥場的牛糞經無害化處理后為公司咖啡產業提供有機肥料。三是加工技術的突破,從國外引進多條咖啡加工生產線,極大限度地提高了愛伲咖啡產量以及質量。

4.3提高愛伲集團經營業績

愛伲集團全產業鏈運營模式是集縱向一體化和緊密型多元化為一體的經營模式。從橫向特性來看,愛伲集團旗下的餐飲業、旅游業和咖啡業內之間可以實現產業鏈內資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從縱向特性來看愛伲集團從產業源頭做起,整個咖啡產業鏈形成了選種制種、育苗、咖啡園地選擇、咖啡加工生產線、咖啡包裝、咖啡銷售的垂直聯結形式。這樣的形式有利于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并提高農業產業投入產出比,擴大企業的增收空間,增加農業資本的報酬率。

參考文獻

第9篇:產業鏈形成范文

關鍵詞:傳統出版;數字出版;產業鏈

一、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產業鏈的比較分析

所謂產業鏈是指一定地域空間范圍內具有技術或經濟關聯性的一系列產業部門或企業。產業鏈是由社會分工引起的,在市場交易機制的作用下形成與變化,其目的在于實現和創造產業價值。出版產業鏈是從出版到發行以及分銷等各個環節的所有參與企業基于圖書出版價值實現與增值目的所形成的整體。

傳統的出版產業鏈主要由出版社或出版集團、印刷廠、物流公司、銷售商等組成。其中,出版社或出版集團作為圖書產品的生產者,負責從出版行政主管部門拿到書號、圖書選題策劃、組織作者編寫圖書以及對圖書進行審稿校對等一系列工作,在整個產業鏈中居于核心地位。印刷企業主要負責將圖書內容印刷成冊,其中還涉及內容排版、錄入以及圖書外觀設計等一系列活動。印刷成冊的圖書產品需通過物流公司進行倉儲與運輸。圖書銷售商則包括圖書批發商和零售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不少網上書店已經發展成為影響力巨大的圖書零售商,如當當、卓越等。通過各類銷售商,圖書最終從出版社流向大眾,成為大眾的精神消費品,并最終實現其經濟或文化價值。

目前,數字出版發展的時間并不長,尚未形成清晰和成熟的產業鏈。從世界范圍來看,數字出版仍屬于新鮮事物,其產業鏈形態也在不斷地演化、發展。一些出版業發達的國家已形成了較為清晰的數字出版產業鏈。以美國數字出版業為例,根據譚學余的考察,其數字產業鏈主要包括內容提供商、數字圖書銷售平臺商、終端閱讀器生產商、圖書數字化服務商、技術提供商以及通信運營商等六類企業。①內容提供商就是傳統出版社或出版集團,在數字出版產業鏈中,他們仍然是圖書產品的提供者。數字圖書銷售平臺商主要是各類圖書產品的電子商務網站,如英格拉姆、亞馬遜的Kindle電子書店,數字圖書銷售平臺商通常也是圖書數字化服務商。終端閱讀器生產商主要為消費者提供電子書閱讀工具。技術提供商主要為電子圖書銷售平臺提供版權保護技術服務,以及為出版商和分銷商提供數字證書認證服務等。通信運營商主要提供數據傳輸服務。目前,一些有實力的平臺商及技術提供商(如亞馬遜、谷歌)已經開始介入數字圖書內容的創造、加工、整理以及銷售等多個環節,同時為讀者提供多樣化的、個性化的服務,從而形成有效的全產業鏈的數字出版盈利模式。其他國家如中國的數字出版產業多效仿與復制美國的產業鏈模式。

我們可以從企業鏈、價值鏈、供需鏈以及空間鏈等四個維度對一個產業鏈進行分析。從企業鏈來看,傳統出版產業鏈中的印刷企業、物流企業、各類實體圖書銷售商(實體書店)在數字出版產業鏈中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圖書數字化服務商、通信運營商、數字圖書銷售平臺商、技術提供商以及終端閱讀器生產商等。因此,除內容提供商以及部分銷售商(網上書店)相同外,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產業鏈中的企業主體幾乎完全不同。

不過,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數字出版產業鏈中的圖書數字化服務商類似于傳統出版產業鏈中的印刷企業,他們負責將出版商提供的圖書內容制作成可供銷售的電子圖書,也是為圖書內容提供物質載體。數字圖書銷售平臺與傳統出版中的圖書批發和零售商類似,不過他們銷售的是電子圖書而不是傳統的紙質圖書。通信運營商則類似于傳統出版產業鏈中的物流公司,只不過通信運營商實現的是電子圖書的即時傳遞。

從價值鏈來看,傳統出版產業鏈中“各環節的價值豐度曲線與‘微笑曲線’有著驚人的相似,即出版產業鏈上游的策劃、出版環節以及下游控制著渠道的發行環節附加值高,屬于出版產業鏈的高端,處于產業鏈中部的印刷環節附加值低,是出版產業鏈的低端”。②而在數字出版產業鏈中,與圖書內容密切相關的價值分成似乎也存在類似的“微笑曲線”,即出版和銷售環節具有較高的附加值,而其他環節的附加值低。但值得注意的是,數字出版產業鏈中,銷售環節與其他環節往往具有較大的重合性,即銷售商往往也是圖書數字化服務商、技術服務商或終端閱讀器生產商。由此來看,數字出版產業鏈中的價值“微笑曲線”有被“拉直”的趨勢。

從空間鏈來看,傳統和數字出版產業鏈本質上差別不大。傳統出版產業鏈中,出版商如果要將承載閱讀內容的紙質圖書銷售給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讀者,就離不開遍布全球的書店和物流服務。而數字出版產業鏈中,出版商如果想將電子圖書銷售給任何一位潛在讀者,就離不開通信運營商提供的遍布全球的通信網絡服務,并取決于是否有銷售平臺商在相應地區開通業務。

通過傳統和數字出版產業鏈的對比可知,無論是傳統還是數字出版產業鏈,內容提供商永遠都是產業鏈核心產品的供應者或產業鏈核心價值的創造者。從理論上來說,數字出版的迅速發展對傳統出版產業鏈的沖擊主要發生在非出版環節,如銷售平臺商對傳統書店的沖擊、通信運營商對傳統物流企業的沖擊、圖書數字化服務商對傳統印刷企業的沖擊等。

其次,選擇加入數字出版產業鏈的出版商對僅停留在傳統出版產業鏈中的出版商能夠構成競爭優勢,因為數字出版可以更便捷地將出版商提供的內容銷售給讀者。但這還取決于出版商能否對整個數字出版產業鏈實施有效控制或有充分話語權,并獲得豐厚的利潤。如果出版商被數字出版產業鏈中的其他主體制約,反而會削弱自身的競爭力。

最后,在各出版領域中,目前數字出版產業鏈主要對傳統的大眾出版領域沖擊較大,而對傳統的教育出版產業鏈沖擊有限,即使在發達國家也是如此。由此可見,數字出版也有其局限性,至少暫時還能為傳統教育出版產業鏈留下一片發展空間。

二、傳統出版社如何融入數字出版產業鏈

盡管數字出版并非沒有局限性,但目前來看它確實代表著出版業的未來,是大勢所趨。數字出版對傳統出版產業鏈的沖擊也已充分顯現出來。因此,如何順利融入數字出版產業鏈,在數字出版產業中充分發揮核心和主導作用,是當前中國傳統出版社或出版集團必須考慮的戰略問題。

其一,做精做強自身的核心業務——做好選題策劃、提供具有競爭力的閱讀內容。無論是傳統出版時代還是數字出版時代,閱讀內容始終是出版的基礎,誰能提供讀者喜愛的閱讀內容,誰就擁有了出版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傳統出版社在面臨數字化沖擊時,首要的任務還是挖掘有價值的閱讀內容,使自己無論是在傳統還是數字出版產業鏈中,都是產業鏈核心產品的供應商,始終處于核心環節,立于不敗之地。

其二,努力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傳統出版社現在正面臨著被諸如銷售平臺商等數字出版產業鏈主體控制的危機,可暫時拋開競爭心態,積極結盟抱團發展,共同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從而提升和維護在數字出版時代的產業地位和利益。例如,中國出版集團公司成立了數字傳媒公司,并邀約中國科學出版集團和北京、吉林、河北、安徽、廣東、湖北、陜西的出版集團發起共建中國數字出版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種戰略合作模式對一些中小型傳統出版社更有意義,因為它們各自的資金、人才和其他實力都相對薄弱,難以獨立實現轉型升級。

其三,實施紙質內容和數字內容的雙向轉化戰略。數字出版對傳統出版產業鏈形成了巨大沖擊,但數字出版也為傳統企業提供了機遇。一方面,傳統出版社可以將自身優秀的紙質出版物數字化,實現二次銷售,在更廣泛地傳播這些優秀閱讀內容的同時獲取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傳統出版社也可密切關注互聯網上優秀的數字內容,特別是經過讀者檢驗的數字內容加以紙質化,從而強化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

其四,加強版權保護,特別是數字版權保護工作。對圖書內容版權的保護,是出版社對自己核心競爭力和核心利益的保護。目前不少出版社對數字版權的保護還不是很熟悉,甚至還存在數字版權保護意識薄弱的問題。傳統出版社必須重視與加強數字版權的保護工作。

其五,加強數字出版人才隊伍建設。對傳統出版社而言,數字出版是一個重大的挑戰,也是一個重大機遇,應當有意識地通過培訓或引進建立起一支能夠應對或開展數字出版工作的人才隊伍,為融入數字出版產業做好準備。

(陳嵐嵐,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圖書策劃室主任、編輯)

注釋: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 97se亚洲综合| 亚洲秘av一区二区三区| 情侣黄网站免费看|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综合网| 202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AVtt手机版天堂网国产| 亚洲一级无码AV毛片久久|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97在线公开视频| 超级碰碰色偷偷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91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青青草免费公开视频| 高清色本在线www|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 国产18禁黄美女网站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中国免费av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www.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洲|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国产一区在线不卡| 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 |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va视频v|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毛片av在线尤物一区二区| 强开小婷嫩苞又嫩又紧视频韩国| 中国猛少妇色xxxxx| 亚洲永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色偷偷综合网|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吗| 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日韩高清国产一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