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數學知識點整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自主學習
初三的第一輪復習目的是讓學生全面掌握初中數學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實、系統地了解數學知識,形成知識網絡。但課堂上的度有時難以把控,講簡單了,好的學生不愿意聽;講復雜了,基礎差的學生聽不懂。我在每講下一節內容之前,布置學生以課本為基礎,深鉆課本,不能脫離課本,把書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下一節內容的知識點的脈絡,并且根據每個知識點出一題簡單的相關練習。在每上一節課時,請一個學生在講臺上自己做小老師將知識點和大家共同交流,并共同解決相應練習。鼓勵在座位上的學生在聽的同時,要能找出和自己整理的知識點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如果覺得自己準備的小練習比講臺上的同學出的練習好的話,可以舉手補充和大家共同交流。這樣講的學生既緊張又盡量表現優秀,聽的學生既興奮又想找出不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
實際生活中,超市開張之前需歸類上架,在開張的時候才不至于手忙腳亂。而初三的第一輪復習后也類似于將知識點歸類上架,在應用時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對號入座。與其教師的一味灌輸,不如讓學生在自我組織、自我參與的過程中準確掌握每個知識點,使知識掌握得更扎實,更靈活,印象更深刻。很多次的實驗證明:所有的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的學習,都一定是自主學習。要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就必須最大可能地創設讓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的情境與氛圍。
二、合作學習
一個班級的整體成績離不開每一個學生,一個學生的整體成績離不開每一門功課的平衡。而到了初三下學期,有部分學生完全喪失了學數學的信心,又有部分學生數學成績始終平平,提升幅度不大。到中考之前,每一個學生都有向上的欲望,但由于基礎種種原因,課堂上的內容又不能完全聽懂,搞明白。他們的內心焦躁不安,膽大的可以找老師,膽小的不敢問老師,或由于自尊心的緣故不好意思問其他同學,這樣日積月累,只會越拖越差,造成班上的兩極分化的嚴重現象。
考慮到上述原因,我按照學生的學習狀況將他們分成若干小組,小組中有基礎好的,有基礎差的。我對每一小組的合作學習提出了如下要求:
1.下節課的知識點整理歸類,包括小練習的選擇可組內交流合作完成;
2.對課堂上聽不懂的,可在課后請教本組聽懂的同學;
3.對于一些難題可在課后合作解決;
4.教者必須是教授方法和思想,不得代為作業;
5.每一次月考后,評出最佳合作小組,給予獎勵。
三、探究學習
所謂探究學習即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發展情感與態度,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
初中的數學探究學習體現在時時刻刻:
1.在概念的教學中體驗知識形成過程,進行探究性學習;
2.對實踐性作業的探究;
3.在定理、法則的發現中進行探究性學習;
4.在例題、習題的引申拓展中進行探究性學習;
5.對數量關系、變化規律的探究;
6.數學問題在實際應用中的探究。
其中的1、2在新知識的教授和學習中經常用到,而3、4、5、6這幾方面是在中考復習階段尤其要重視的。探究性的試題是中考題的熱門考點,每個知識點都可涉及到,除了對知識的熟練掌握和應用外,對探究性試題的解題方法的研究到位是解決此類題目的法寶之一。
另外,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新能力的提高,不是通過教師的講解、灌輸達到的,而更多的是通過自己的探究和合作交流、體驗得來的。因此我在講解中考題時,盡可能放手于學生,留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先嘗試;在嘗試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相互提問共同探討;解完題后,引導學生對解題過程進行整理反思,概括解題思路,提煉數學思想方法。同時對題目進行拓展變式,應用遷移,從而使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融會貫通,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